電影純真年代裡的第一幅油畫女人
㈠ 有關於電影純真年代裡面的一幅畫的意思,請較高人!
這個問題好高深啊,的確也是,像波提切利筆下的女神就沒見有畫mao。
大約是更能體現純潔高尚。
㈡ 有一幅油畫,我記得好像是個半裸的女人手持武器,背景是好多人跟著她向前沖。她是個女英雄
作品賞析
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引導人民》是德拉克羅瓦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之一。畫家以奔放的熱情歌頌了這次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參加的革命運動。高舉三色旗的象徵自由神的婦女形象在這里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特徵。她健康、有力、堅決、美麗而樸素,正領導著工人、知識分子的革命隊伍奮勇前進。強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戲劇性效果,與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充滿著動力的構圖形成了一種強烈、緊張、激昂的氣氛,使得這幅畫具有生動活躍的激動人心的力量。
本畫取材於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事件。1830年7月26日,國王查理十世取消議會,巴黎市民紛紛起義。27至29日為推翻波旁王朝,與保皇黨展開了戰斗,並佔領了王宮,在歷史上稱為"光榮的三天"。在這次戰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萊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壘上舉起了象徵法蘭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萊爾把這面旗幟插到巴黎聖母院旁的一座橋頭時,中彈倒下。畫家德拉克洛瓦目擊了這一悲壯激烈景象,又義憤填膺,決心為之畫一幅畫作為永久的紀念。
畫上展示的巷戰場面,是畫家在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壘戰的草圖的基礎上定稿的畫面。圖中那位在硝煙中一手高擎三色旗,一手提槍,奮勇當先,正在召喚群眾前進的青年姑娘,既是起義參加者的真實寫照,又是自由女神的象徵。她旁邊的少年鼓手正揮動著手槍,急速向前奔跑。另一邊頭戴高帽的大學生正意志堅定地注視著前方。他身後有兩個工人揮舞著尖刀,表情剛毅,顯示出憤怒的神色。在他們後面還有許多起義群眾。前景右側有兩名政府軍的士兵倒斃在地上,左側躺著一位為自由而獻身的起義者。一名受了重傷的青年工人正抬頭仰望自由女神的三色旗,期待著自由的來臨。他的上衣、露出來的一角襯衣和腰帶正好是三色旗的顏色。如果仔細觀賞,還可以隱約看到北塔樓上飄揚的一面共和國旗幟。
作品背景
這幅畫取材於1830年法國7月革命事件。1815年拿破崙下台後,逃亡國外的路易十八重返法國當國王,這就是「波旁王朝」的復辟,封建勢力重新猖獗。1830年7月,路易十八的繼承人查理十世企圖進一步限制人民的選舉權和出版自由,宣布解散議會。巴黎市民聞訊紛紛起義。他們拿起武器,走向街壘,為推翻這個復辟的波旁王朝浴血奮戰,最後佔領了王宮,查理十世逃亡英國。《自由引導人民》這幅畫所展示的硝煙彌漫的巷戰場面,正是表現了巴黎市民英勇戰斗的情景。引導他們前進的是一個「自由女神」的形象,她一手拿槍,一手高舉大革命時期的三色旗,成為畫面構圖的中心。緊跟她前後左右的是工人、市民、孩子、學生等。他們手持武器,踏著血跡和屍體奮勇前進。硝煙彌漫的背景中隱約出現巴黎聖母院教堂的輪廓。整幅畫氣勢磅礴,色彩與明暗對比強烈,結構緊湊,用筆奔放,充分展現了浪漫派繪畫的風格特點,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自由引導人民與酷玩樂隊專輯、Google主頁的相關內容英國搖滾樂壇進入新世紀之後崛起的最受歡迎搖滾樂隊之一的Coldplay,在出道10年來第四張專輯《Vivalavida》的封面中,引用了德拉克羅瓦的這幅《自由引導人民》,並頗受好評。Google網站在離開中國市場前,曾有「我的個性主頁」版塊。其中有一個模版,就是有以《Vivalavida》為主題,《自由引導人民》做背景的。
㈢ 是一幅畫,畫中有個女人,頭上纏著頭巾,好像是幅名畫。貌似不是中國的。女人也很清秀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
該畫描繪了一名身穿棕色衣服,佩戴黃、藍色頭巾的少女,氣質超凡出眾,寧靜中淡恬從容、欲言又止的神態栩栩如生,看似帶有一種既含蓄又惆悵的、似有似無的傷感表情,驚鴻一瞥的回眸使她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光彩奪目,平實的情感也由此具有了凈化人類心靈的魅力。
(3)電影純真年代裡的第一幅油畫女人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7世紀中期正是荷蘭的文化藝術逐漸失去其本來的文化特色的特殊時期,在荷蘭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賦予人民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好像春雨復甦大地,萬物覺醒。
這也使得美術擺脫了宗教和宮廷的束縛,更加廣泛地面向世俗生活。新興資產者和市民階層為了給自己樹碑立傳,美化生活環境和附庸風雅,大量訂購油畫。
基於這樣的創作土壤,畫家們也不再關注社會重大題材的表現,而是更多地注重對生活細節的描繪以迎合資產階級和市民階層的審美趣味。
「荷蘭小畫派」在這樣的氛圍中便應運而生了。維米爾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即正是畫家在這個時間段內所作,並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據說,畫面里的女主人公是以他當時年僅14歲的長女瑪利亞為模特兒的。
㈣ 以前有一幅著名油畫,內容是戰爭中一個女性裸露上半身,舉著步槍領導眾人戰斗,這畫叫什麼
《自由引導人民》。
《自由引導人民》(法語: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是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而創作的一幅油畫。
畫家以奔放的熱情歌頌了這次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參加的革命運動。高舉三色旗的象徵自由神的婦女形象在這里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特徵。
她健康、有力、堅決、美麗而樸素,正領導著工人、知識分子的革命隊伍奮勇前進。強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戲劇性效果,與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充滿著動力的構圖形成了一種強烈、緊張、激昂的氣氛,使得這幅畫具有生動活躍的激動人心的力量。
(4)電影純真年代裡的第一幅油畫女人擴展閱讀:
《自由引導人民》取材於1830年七月革命事件,該畫又名「1830年7月27日」,是紀念1830年7月27日巴黎市民為推翻波旁王朝的一次起義。
1815年拿破崙下台後,逃亡國外的路易十八重返法國當國王,這就是「波旁王朝」第二次復辟,封建勢力重新猖獗。
1830年7月,路易十八的繼承人查理十世企圖進一步增強皇權,限制人民的選舉權和出版自由並宣布解散議會。
1830年7月26日,巴黎市民聞訊紛紛起義。他們拿起武器,走向街壘,為推翻這個復辟的波旁王朝浴血奮戰,27至29日為推翻波旁王朝,與保皇黨展開了戰斗,最後佔領了王宮,查理十世逃亡英國。在歷史上稱為「光榮的三天」。
在這次戰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萊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壘上舉起了象徵法蘭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萊爾把這面旗幟插到巴黎聖母院旁的一座橋頭時,中彈倒下。畫家德拉克洛瓦目擊了這一悲壯激烈景象,又義憤填膺,決心為之畫一幅畫作為永久的紀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由引導人民
㈤ 純真年代的人物介紹
紐蘭·阿徹爾
紐蘭在婚姻問題上的矛盾是他內心最激烈的掙扎。在19世紀70年代的男權社會中,婚姻對於女人來說,就是取悅男人,服侍男人;而婚姻於男人來說,可以是為了利益的擴充(如兩大家族的聯姻),可以是為了虛榮心的滿足,也可以是為了責任,總之無關真愛。紐蘭在與梅的婚姻中,深知梅的幼稚無知,但梅滿足了他所期待的一切,可以說是滿足了男性極大的虛榮心。幾千年來讓人因循守舊的習俗,梅背後的堅固的封建世俗束縛著紐蘭,壓抑著紐蘭內心對自由,對新事物的冒險。最終,紐蘭情不自禁地追求艾倫,那種對真愛的嚮往的狂熱是無法壓抑的。然而紐蘭似乎已經把遵循那個社會階層的道德風尚視為他的第二天性,他膽怯地不敢越雷池一步。這二者的矛盾就像是天桿兩邊的砝碼一樣深深的糾纏著他。當梅告訴他,她懷孕了。紐蘭頓時感覺這一重磅法碼壓向了天桿責任的一邊。多年後,梅去世了,紐蘭和兒子受到艾倫的邀請來到巴黎,但最終紐蘭沒有上樓,紐蘭最後的放棄,可以說是他的一種復雜的心境的體現,可能是他的銳利的視角,潛在的反抗意識在長期與梅的婚姻中被完全的湮滅,他已恐懼去接受任何新的事物;可能是他對艾倫的真愛已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是回憶。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已經完全的屈服於這個社會的強大壓力下。
梅·韋蘭
小說中的女主人公之一梅·韋蘭是一個典型的「家中天使」。她美麗純潔,富有活力。華頓夫人在書中不止一次地將地比作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黛安娜:「身穿銀白色服裝。頭上戴著銀白色花朵的花環,那位身材高挑的姑娘(梅)看起來就像剛狩獵歸來的黛安娜女神。」在紐蘭的眼中,梅就是紐約上流社會訓練出來的完美淑女的典範:「作為他歸同並信奉的這個社會制度的令人驚嘆的產物,這位年輕姑娘對一切都全然不知,卻又期待著得到一切。」和紐蘭的結合得到了雙方家庭的祝福和他們所屬的社會階層的贊美,真正可以稱為「金玉良緣」,註定有一個童話般的完美結局。
除了純潔優雅,梅似乎乏善可陳,至少紐蘭是這樣認為的:「假如優雅,到了最高境界竟變成其反面,帷幕後面竟是空洞無物,那將怎麼辦呢?」帶著智力上的優越感,他將梅歸類為膚淺狹隘的舊時代女性。直至梅提前告訴埃倫她懷孕的消息而成功將埃倫放逐,她更被貼上了「工於心計」的標簽。
事實上,梅在整個故事裡是處於一種失語狀態的。在接受了傳統家庭的教養和上流社會的熏陶之後,梅已然成為—個完美的「他者」,永遠生活在一個被觀察、被要求、被評判的氛圍里。梅純真但絕不無知,優雅但絕不缺少勇氣。在紐蘭懇求她將結婚日期提前時,梅敏銳地察覺到他的焦慮不安。她意識到可能紐蘭正為另一份情感困擾,因此說出了這段讓他驚異非常的話:「我一直想告訴你,只要兩個人真心相愛,我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即使他們的做法會違背公眾輿論,那也可能是對的。」連紐蘭都承認「這種置傳統全然不顧的態度表現出一種超乎尋常的東西」,只可惜他沒有深究罷了。
梅純良友善的天性不允許她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因此她支持紐蘭擺脫社會習俗的羈絆去尋求真愛,即使這是以犧牲自己為代價的,她也在所不惜。在這一點上,梅確實像她所酷似的那位女神,充滿勇氣和高貴。
埃倫·奧蘭斯卡
與梅的天真單純相比,埃倫·奧蘭斯卡顯然是完全不同的類型。她美麗自信、成熟坦率,有著更多的經歷和閱歷。她充滿藝術氣質和異國情調,正如紐蘭深切感知的那樣,她更像黃玫瑰,太絢麗太濃烈。這樣一個人物在19世紀70年代的紐約上流社會很明顯是一個「異類」。彷彿一個外來世界的「入侵者」,她介入了人們如一潭止水的生活,給他們帶來了無盡的話題。
埃倫的父母是歐洲大陸的漫遊客,在經歷了幼年的漂泊之後,她失去了雙親,被具有吉普賽氣質的姑媽收養。她從小接受了昂貴但很不連貫的教育,包括藝術和音樂方面。後來她與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波蘭貴族結了婚,而這位伯爵,據說「他不是跟女人在一起,就是去收集瓷器。而且他對兩者都不借任何代價」。在對自己的婚姻徹底失望之後,埃倫回到了紐約,尋求離婚。
在紐蘭的眼裡,埃倫無疑是與眾不同的:「她身上散發著美的神秘力量,在她毫無做作的舉目顧盼之間有一種自信。」而且,不幸的經歷給她留下了烙印,「她異常地沉靜——她的動作、聲音、低聲細氣的語調都異常沉靜。」甚至在范相盧頓夫婦舉行的宴會上,盡管她是唯一一個年輕女子,但她的眼神卻似乎比紐約那些高貴的老年人還要成熟。而造就這種成熟所付出的代價,也是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
埃倫回歸紐約是追尋自由而來的。她渴望在紐約這個她服里「像第五大街那樣直來直去…一切都貼著誠實的大標簽」的美好世界裡重新出發,擺脫殘忍霸道地囚禁她的丈夫,忘卻所有難以言說的苦難,在家人溫暖的懷抱里,重新變成一個徹底的美國人。但是她沒有料到的是,「心地單純而又善良的紐約上流社會——她顯然對它的仁愛抱了過高的期望——恰恰是一個她休想得到絲毫寬容的地方。」埃倫的回來在她的家族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她所訴請的離婚更是一個不能提及的字眼,那無疑是一個巨大的丑聞。為了家族的名譽,他們情願犧牲埃倫的個人幸福。
㈥ 誰知道一部國外的電影,愛上了油畫中的女人
是這一部:Somewhere in Time (1980),譯名《時光倒流七十年》。
㈦ 一幅一個女人抱著一個白色動物的油畫
看你的回答我覺得應該是
這個叫《抱貂女郎》
樓上說的有出入
是達芬奇的
㈧ 記得看過一部外國電影,內容關於一幅油畫,畫的一個女性,圍著藍色的頭巾,金色頭發,側臉,上半身。謝啦
片名: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英文名:GirlwithaPearlEarring(2003)
你看看是不是這幅畫
㈨ 純真年代的幕後花絮
《純真年代》的原聲由《我的左腳》的配樂大師、埃爾默·伯恩斯坦擔任配樂,為表現19世紀末上流社會紙醉金迷的生活方式,大量的弦樂籠罩在古典樂怡人的氣氛當中。 斯科西斯花了七年時間研讀原著,當他決定將它搬上銀幕時又耗費兩年進行前置作業,由於背景為十九世紀的上流社會,故舉凡服裝、佳餚、豪宅裝潢、人物舉止談吐皆十分考究。 原定在1992年秋天發行,但馬丁·斯科西斯又對片子剪輯了一段時間,於是影片推遲了一年時間。 導演客串:(馬丁·斯科西斯)在梅的婚禮拍照片的攝影師。 影片獻給馬丁·斯科塞斯的父親查爾斯·斯科塞斯,他在影片即將完成時去世。斯科塞斯雙親的浮雕像在片中車站那場戲的場景中出現。 片中的三個主要演員:丹尼爾·戴-劉易斯、米歇爾·菲佛和維諾娜·賴德都是馬丁·斯科塞斯考慮其各自角色時的第一人選。 穿幫鏡頭 時代錯誤:當埃倫向紐蘭表白心跡的時候,可以在她身後的牆上看到一幅油畫「The Art, the Caresses, the Sphynx」,是由Fernand Khnoppf 在1896年創作的。影片設置的時間是在1870年代。 連貫性:在波士頓公園長凳上,紐蘭和埃倫坐著。當他坐下來的時候,他脫下了手套,我們可以看見他的婚戒。鏡頭轉向別處然後又回來,此時他戴著手套。然後他又把手套脫下。 時代錯誤:電影發生在1870年代。電影開始於一場「浮士德」的演出。這出歌劇第一次在紐約上演的時間是在1883年10月22日。 時代錯誤:在那個巴黎的長鏡頭里,可以看到後方的萬神殿和聖路易斯島,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築屋頂上的電視天線。 時代錯誤:Beaufort掛在紅色繪畫室里的兩幅畫:Le Printemps和《春的誕生》(The Birth of Spring),其作者是Bouguereau,實際完成於1886年,而影片反映的年代卻是19世紀70年代。 事實錯誤:紐蘭特和梅的孩子受洗禮時,牧師為孩子念的祈禱詞是:「聖父、聖子和聖靈。」(the Father, Son, and the Holy Spirit,而不是the Father, Son and the Holy Ghost)。實際直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聖公會修改了祈禱書後牧師才會在洗禮時說:「The Father, Son, and the Holy Spirit。」
㈩ 電影《純真年代》看後感
結局很傷感,也沒演到底見到面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