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女孩電影
A. 幾個小男孩把一個假扮男孩的小女孩褲子扒掉了卻發現她是個女孩,那部電影叫什麼我記得挺感人的,是大
電視劇《三個和一個》。
片長:4集 時間:1988年 出品:上海電視劇製作中心
演員名單
吳俊 陳兵 費宏 劉子楓 張文蓉飾玉花媽媽 張震瑋
劇情簡介
三個男孩在一輛破汽車裡面發現了一個小男孩,和他成了好朋友,經常給他送吃的,後來還給他帶了衣服,一定要幫他換上,他不肯,結果被幾個男孩扒了褲子硬要替他換,結果才發現「他」是個女孩。 三人狂跑,後又說「既然她是女的,咱們就更應該幫助她!」回來找女孩劉玉花,她說出了真相,她家在鄉下,媽媽生了個弟弟,對她冷落了。她家每個月都能收到從上海城裡寄來的匯款單,也聽風言風語說她是抱來的孩子,去問爸爸,爸爸笑呵呵地說,誰說的?看你跟爹長的多象!玉花信以為真。後來因為要看弟弟不能上學,玉花和媽媽生氣,媽媽私下和爸爸商量把玉花送回給她親媽,爸爸不同意,被玉花偷聽到,玉花下決心要到上海找親媽,她拿了匯款單來到上海,因為是個女孩子老是被流浪兒欺負,所以忍痛剪了辮子,理了個男孩頭。因為沒有地址找不到匯款人所以暫時住在破車里。三個男生決定幫助玉花找媽媽。他們按照匯款單上的郵戳來到郵局蹲守,終於等到填寫劉玉花家地址匯款的阿姨,於是偷偷跟蹤,阿姨上了公交車,出示了月票,他們只好買了三張到終點站的票,半路跟阿姨到樓梯里,眼看阿姨要進家了,他們,攔住阿姨問她認識劉玉花嗎?阿姨一愣,說不認識,扭頭走了,卻又在臨走前回頭看了他們一眼,憑這一眼,他們認定這個阿姨和玉花一定有不同尋常的關系。 三個男生幫助玉花的事情在學校傳開了,善良的班主任和妻子把玉花接到家裡吃住,買了新衣服,補習功課,准備給她留辮子,又給玉花鄉下的父母寫了信,玉花看到了班主任准備發出的信,偷偷離開了班主任家。後來暈倒了,查出了有先天性心臟病,住院動手術,醫院里有很多全國各地患與玉花一樣病的孩子等待手術,小福建的手術失敗了,父母沒有責怪醫生,理解地說有思想准備,玉花的手術很成功。 後來玉花的親媽媽向後來的丈夫說出了一切,說她在下鄉的時候生過一個孩子,丈夫帶著兒子收拾行李氣急而去。
所獲獎項
1989年兒童劇《三個和一個》獲第七屆大眾電視金鷹獎
B. 最早以前看了一部電影是世界上只有一個女孩,男的都娶不到媳婦,那是什麼電影
《沒有女人的國家》 從第一場戲開始就抨擊了印度社會歧視女嬰傳統的恐怖:女主角被抬進產房,她的丈夫在外面焦急地踱步,突然聽到嬰兒啼哭聲,當他聽到「是女孩」時,接過嬰兒,就馬上把她扔進井裡溺死。「明年一定要生個男孩」他喃喃道。濫殺女嬰之風,使現在印度許多鄉村和城鎮里都匱乏新娘。本片女主角卡爾基到了出嫁年齡,她的父親向男方提出10萬盧布的聘禮,誰知一家大戶出了50萬盧比,讓卡爾基做他膝下5個兒子的老婆。卡爾基嫁過去後,每周除了每天和一個丈夫同寢外,餘下2天還被他們的父親佔有。卡爾基受盡凌辱。
C. 急求一部電影的名字,主角是一個小女孩!!!
是不是這個?
野女孩 Ulvepigen Tinke
故事梗概:
男孩拉魯斯在一次放牛時偶然遇到了飢餓狼狽的小女孩汀克,善良的他於心不忍把食物分給了小女孩,從此二人成為了好朋友。對於拉魯斯來說,汀克神秘莫測,她從來不說起自己的父母,也不說自己住在哪。在拉魯斯的執意要求下,汀克終於同意帶他去自己的家裡看看。那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啊,在深山的一塊空地上,雜草叢生,歪歪斜斜的有兩間小木屋。更令拉魯斯吃驚的是,汀克的媽媽居然已經死在床上很長時間了。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拉魯斯決定幫汀克把媽媽埋葬起來,然後偷偷地把她帶回主人家。
紙終究包不住火,很快汀克就被女主人發現了,看到這個伶俐漂亮的小女孩,她喜歡極了,想要收留汀克做女兒。因為她除了一個白痴兒子哈太德外,再也沒有其他孩子了,她做夢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這樣一個漂亮的女兒。但這個想法卻遭到了丈夫的反對,他認為這個小女孩的性格極為乖張,堅決要把她送到公安局去。但最終還是沒有拗過妻子,小女孩汀克被允許暫時留在家中。女主人對小汀克百依百順,但嚴格限制她與放牛男孩拉魯斯的交往,這引起了汀克的很大反感。
在警察的又一次審問中,汀克說出了媽媽臨終時的願望,就是讓她去找外公。原來汀克的媽媽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大家族裡,年輕時的她十分叛逆,與家裡的一個叫做艾瑞克的男傭工一起私奔,近十年杳無音訊。幾經周折,警察終於找到了汀克的外公外婆,並把汀克接了回去。但外公一直不相信這個小女孩是大女兒莎拉的孩子,更不相信莎拉已經死了,他堅信女兒還活著,就在美國。而汀克也因為不小心丟了媽媽留給她的項鏈,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
汀克叛逆的性格引起了外公的不滿,不顧眾人的反對,強行把她送到了奶奶家。在回來的路,外公意外遇到了小男孩拉魯斯,並看到屬於女兒莎拉的項鏈。此時,他不得不相信汀克就是自己的外孫女。滿懷愧疚的外公重新找到外孫女,並向她道歉,小汀克也原諒了他。祖孫二人重新和好,更讓汀克高興的是外公為了不再讓她寂寞,把拉魯斯從原來的主人家贖了出來,讓他陪伴小汀克。
精彩視點:
《野女孩》是莫頓•科勒特2002年推出的假日強檔影片,該片曾獲得2003年丹麥最大影展羅伯特電影節羅伯特獎的提名,被喻為是丹麥最出色的兒童片之一。高度密集式的笑料給觀眾帶來無限歡樂,使此片一躍成為丹麥電影史上總票房排名第九的兒童題材影片。
電影製作精益求精,可以算得上是當年挪威電影界的最大贏家之一。而片中詼諧搞笑的故事和孩子天真無邪的童趣更讓人忍俊不禁。本片打破傳統的敘事結構,讓整個故事充滿驚喜,而導演細膩地處理主角之間關系的轉折,更使本片有別於一般的兒童題材影片,而增添許多張力。
D. 英國勵志真實電影、主角是一個女孩、他的命運很悲慘
風雨哈弗路
E. 陳坤演的一部電影講的是他和一個女孩幾十年從小到大的感情故事,那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從小到大?是女孩子變成女人的話應該是電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和周迅演的。
F. 尼古拉斯.凱奇的電影 劇情大概是他偷了個女孩的耳環,然後他變成了女人,那個女孩變成他
不是尼古拉斯凱奇,是羅伯施奈德的變身辣妹
類型:校園、喜劇
級別:PG-13(性幽默、語言、毒品)
發行:試金石影業Touchstone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2年12月13日
官方網站:www.AreYouHot.com
[劇情]
本片的主角是一名在學校中廣受歡迎、紅得發紫,同時卻又極其勢力、尖酸刻薄的高中辣妹。講述的是在經過一次上帝別出心裁想出來的奇妙懲罰後,主人公終於明白自己的膚淺和刻薄的故事。只不過,這回影片中的上帝實在有些脫線:懲罰的內容竟然是讓辣妹變成男人!?!
這位「可憐」的辣妹,就是校園中年輕的高中拉拉隊隊長--潔西卡(瑞秋·麥克亞當斯飾)。潔西卡是全校最炙手可熱的校花,她的男友是校橄欖球隊的四分衛,過著羨煞眾生的「完美」生活。但是,就在她自信自己的人生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上帝卻沒有放過懲罰和教育她的機會!終於,同學的詛咒生效了,潔西卡的身體突然變成了一個三十幾歲的猥瑣男人!而在熬過噩夢一般的早晨之後,她(或他)發現了更恐怖更糟糕更殘酷的事實是:她還要以這付「可怕」的身體去面對羞辱、繼續原有的校園生活,她依舊要率領隊員贏得拉拉隊比賽、更不能錯過重要的畢業舞會……
如今的潔西卡不但每天早上必須先刮完鬍子才能出去見人,同時還得想辦法在時限之內破解咒語,變回女兒身,生活中更得忍受同學和好友對她的冷嘲熱諷。這些經歷對於這位昔日的校園之星來說,簡直是噩夢中的噩夢,地獄中的地獄。不過在這一切折磨和尷尬事的背後,她終於也發現,自己一直以來是一個多麼膚淺、刻薄的人。從此,她決定再也不要去做過去的自己!而上帝呢,會再給她一次機會嗎?
[不搞怪死不休的羅伯·施奈德]
其貌不揚的菲律賓混血兒羅伯·施奈德,是近三年來在美國影壇中最引人注目的喜劇明星之一。作為亞當·桑德勒的好友和昔日夥伴(桑德勒也在本片中客串了一把),羅伯·施奈德也繼承亞當·山德勒一系的表演風格:在新生代的戲謔背後不乏深邃的哲理和20世紀末特有的純真善良氣質,在大笑之外更有值得回味劇情。但是,羅伯·施奈德又與亞當·山德勒不同,或許可以說施奈德更加傾向於暴力派,他的表演總是在挑戰生活中非常規的極限。在1999年第一部由他擔任主角的電影《哈拉猛男秀》(Deuce
Bigalow: Male Gigolo)中,他被迫從一個清潔工變作牛郎,接下了一件比一件稀奇的工作,包括大象一般的肥婆、超高的巨人、隨時隨地都會睡著的病人、控制不住罵臟話的少女,最終更溫馨的愛上了斷腿女郎,實在是離奇爆笑之外又有令人會心一笑的驚喜。接下來在2001年的《人面獸心》(The
Animal)中,施奈德演出了一個更富挑戰、移植上動物器官的男人,在又一次刺激觀眾心臟的同時,當之無愧地拿下1千萬美元的豪華片酬。
今年,就在他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哈拉猛男秀》上映後整整3年零3天,施奈德更進一步徹底犧牲,要在《變身辣妹》中親身體驗各種女人才會做的事--做臉、塗面膜、脫毛等活動一樣不缺。除此之外,他必須一直扮演娘娘腔的男人,得跟其它的女人搶男人,還得尷尬地學會使用女人身上的「工具」。整部電影充滿性別錯亂的笑話,雖然說這些也正是羅伯·施奈德最擅長的類型,不過能做到此種極限領域,這一等一的搞笑天分即使在好萊塢也屬首屈一指的了。
G. 有一個外國的電影 講的是一個女孩 他父母是探險家 把從別的地方接到來上學 剛開始她很土
應該是電影《賤女孩》,改編自蘿瑟琳·魏斯曼(Rosalind Wiseman)撰寫的非虛構小說《女王蜂與跟屁蟲》(Queen Bees and Wannabes),該書描述高中女生的社交小團體,以及對於這些女生的影響。
基本劇情如下(核對下吧~):15歲的青春少女凱蒂(林賽·羅韓 飾),跟隨她動物學家的父母在非洲長大,那裡艱苦的自然環境,養成了凱蒂堅強勇敢的性格。凱蒂覺得自己已經學會了適者生存這個道理,可是,當她回到美國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時,她突然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弱肉強食,要比自然界的更可怕。凱蒂經過漫長的旅行,終於回到了美國,來到伊利諾斯州的一所普通高中學習。活潑好動的凱蒂很快就認識了一群新朋友,她有幸進入一個小圈裡,有了許多新女伴。不過,習慣了在非洲生活的凱蒂,在新環境里卻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幾次暗地裡被人罵為「老土冒」。幸好,凱蒂溫順的性格為她贏得了幾個朋友的友誼,她也慢慢適應了新的學校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在微積分課上認識了一位男孩。男孩名叫亞倫(喬納森·本尼特 飾),他性感憂郁的氣質立刻吸引住了凱蒂,被他一雙迷人的電眼迷倒了。想不到的是,凱蒂迷上的男孩亞倫,卻是學校出名的青春女王、校花(瑞秋·麥克亞當斯 飾)的前男友。校花是這個學校里最風光的女孩,同時也是最潑辣厲害的女孩,當她知道凱蒂想跟她搶男孩時,校花抓狂了,處處與凱蒂作對。 被披上搶人男友的壞名聲後,凱蒂的日子不好過了。她遭到了圈子裡的人的懲罰,被她們侮辱,還被趕出了午餐桌,罵她是「賤女孩」。凱蒂明白在這所學校里,自己不過是個外來的學生,她更明白弱肉強食的道理,不過,她更清楚自己已經深深的愛上那個男孩了……
這里是網路的鏈接http://ke..com/view/434681.htm
這個是豆瓣的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9084/
可以過去看一下哈~都有劇照的~O(∩_∩)O~
H. 求一部變性人的電影,主要講一個男孩從小覺得自己是女孩,他的爸爸也一直把他當女孩養。「她」是個服裝設
我愛你愛她
這部集深刻、性感、浪漫於一身的正向現代寓言描述肯塔基三個年輕人的生活:羅比和從小最要好的朋友瑞奇─一個亮麗的變性女孩─從來沒交往過。苦於尋覓不著條件好的單身漢,瑞奇甚至都想乾脆和女孩約會算了。這時她遇上了苦等未婚夫自海軍返家的美少女法蘭雀絲卡。瑞奇和法蘭雀絲卡很快地成為好友,也許到了友達以上的關系,羅比因而必須誠實面對自己對瑞奇的感情。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5965348/
I. 有部電影是講一個男孩想要當女孩的,請問這個是什麼電影
名字是《玫瑰少年夢》
《玫瑰少年夢》是一部由法國,比利時,英國三國共同拍攝的愛情喜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生為男兒身卻懷女兒心的小男生-呂多維克的心路歷程。
《玫瑰少年夢》 - 劇情
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生為男兒身卻懷女兒心的小男生-呂多維克的心路歷程。在他看來,轉換性別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情了。他是一個滿懷希望又情感特別細膩的孩子,因而真的相信終有一天,奇跡會降臨。毫無疑問,呂多維克想變成女孩子,而且他還戀上了自己的同學-同時也是他老爸同事的兒子-熱羅姆。故事由兩個小男孩被家人發現打算結婚開始展開劇情,當然這事無疑在他們那個平靜的市郊小區掀起軒然大波。逐漸地,呂多維克的家人驚訝地發現他想變成女生的念頭並非兒童的異想天開。於是他們相反設法改變他的傾向,但是絲毫未見成效。影片生動而又真實地展現了了鄰居及其老師面對這等離經叛道的激烈反應,但最終還是回復到皆大歡喜的結局上來。
《玫瑰少年夢》 - 關於影片
《玫瑰少年夢》「《玫瑰少年夢》其實講述了一個情節老套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在意鄰里街坊的閑言碎語,也不要因為自己異於常人而感到羞恥。」第一次執導故事長片的導演阿萊納·貝利內概括說。
劇中小男主人公由成穩且招人喜愛的新人Georges Fresne扮演,他扮演的呂多維克生為男孩,卻認為自己其實有著女孩的心思,並且天真的以為犯下這錯誤的上帝一定會改變他的性別。滿懷希望的他,再經由看過的那些童話故事的熏陶,堅信會有神力幫助他實現縹緲的願望:回復成他一直想要成為的女兒之身。當呂多維克說:「我現在是男孩,但是總有一天我要變成女孩的。」這句話對他來說理所當然。就好比說:「我總要長大的。」是一個道理。
電影劇照導演貝利內解釋說:「通常,很多影片都將性取向當作笑料處理。但我拍《玫瑰少年夢》,是想通過反映呂多維克的童真以及他那(對自己性別取向的)決絕,來讓觀眾對他的困惑有所觸動進而去理解這些異常的行為。電影中有很多搞笑的場面,但也不乏精心設計的戲劇沖突。」
當今的流行文化無疑反映了社會的變遷,就像Berliner分析的那樣:「性別概念的區分已經跟過往不太一樣了。」但即使兩性之間的界限再模糊,甚至於說異於通常意義上的性別特徵已經能被大眾接受甚至某些人引以為榮,但是針對個人性質的性別錯位-尤其是發生在兒童身上時-卻仍然是個禁忌。導演說:「據我所知,沒有人在這個年紀之前談及這個話題,就說性別意識產生的年紀。」但他同時表示這部電影並非要指出對於幼童來說哪種行為是正確的,哪種又是錯誤的。「拍攝該片的時候,我們並不關心呂多維克的將來會變成怎樣。可能影片中的某些情節會引發一些事情,也可能什麼都不會發生。」
《玫瑰少年夢》而取而代之的,貝利內、編劇Chris vander Stappen以及女性製片人Carole Scotta試圖想證實得是兒童怎樣去影響父母、鄰里甚至於他/她所處的社會群體。「對做父母的人而言,要接受他們孩子性取向的異常需要擁有莫大的勇氣-因為最使人害怕地是想像他們自己與常人有異或者說被他人視作異類會怎樣。」本身就是兩個孩子父親的Berliner指出,「鄰里街坊就像n面鏡子:當它們中的一面反映出扭曲的圖像,你就會盡你所能將它展現出來。」為了保持事先預設的故事主線基調,導演找來了法國演員Michèle Laroque跟Jean-Philippe Ecoffey,分別出演劇中的媽媽與爸爸,在拍攝的過程中,前者還一直提醒自己:「我不停地對自己說,如果這種事情發生我身上,我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影片講述的正是主角與普通成長期的小孩不同的經歷:一個孩子怎樣去發現自己中意的舉動在別人眼中卻有悖倫常。呂多維克就發覺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樣,結果去遭到成人社會的冷遇。這種冷遇並非是肉體上的,但卻更加令人痛苦。兒童在一個充滿各種可能的世界中成長,在他們眼中這是個詩意的、開放的世界,在這個小世界裡面,夢想與現實幾乎混為一團。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也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另一方面,成年人的思維定時已經深受外表、社會道德以及固有的什麼是正確的、什麼又是錯誤的觀點所影響。大人總是固執地認為,男孩就該喜歡藍色,只有女孩才愛粉紅。
《玫瑰少年夢》正因為女生裝扮成假小子比男生男扮女裝更容易被人接受,編劇Chris vander Stappen才要選擇從小男孩的視角展開這個故事。「男性對這種行為(性別錯位)付出的代價無疑更高。一個認為自己其實是個女生的小男生在其他堅信男人就該陽剛的男性群體中會引發恐慌,」他解釋說。「vander Stappen的劇本之所以吸引我就在於成功描繪了一個無拘無束、夢幻神奇的兒童天地,在那片天地之中萬物皆有可能,」製片人Carole Scotta評說,他創辦的「Haut et Court」電影公司就是靠短片製作及發行起家的。她那希望同他人分享發掘電影天才的熱情指引她找到貝利內跟vander Stappen來合作拍攝她的首部長片。電影拍攝資金一度周轉困難,一個當然是因為影片本身涉及的話題相當敏感,二個則是因為為營造片中小主人公呂多維克的夢境所做的特效花費頗多,盡管如此Scotta卻將拍片比作結婚,說道:「你一旦結婚總希望婚姻能白頭偕老,所以當然得找個合適的對象。」
《玫瑰少年夢》很多觀眾後來都會發現Veronique Melery為該片設計的布景所採用的艷麗色彩被攝影師Yves Cape恰如其分地拍攝下來。影片開頭,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是一片明亮的顏色跟展現城市繁榮生活的一場慶祝活動。但是當呂多維克意識到自己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且其他人開始對他及他的家人評頭論足的時候,現實世界的顏色於是黯淡下來。事實上《玫瑰少年夢》的視覺效果符合故事主線,像及蒂姆·波頓的《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1990年)。戲一開場,什麼東西都是明亮的,開放的,愉悅的和色彩斑斕的。然後,之前被許可的行為後來被指明是禁忌,結果呂多維克的世界就逐漸黑暗起來了。影片前半部分選用的艷麗的暖色系與後半部分採用的以藍跟灰為基色的冷色調截然相反。當呂多維克一家中產階級的平靜生活被打破的時候,影片的結構逐漸鬆散。導演貝利內:「我大量使用高角鏡頭,因為我喜歡『我們是我們自己的觀眾,看著我們自己來來去去』這種說法,另外這對我來說意味著居高臨下。」
《玫瑰少年夢》拍攝呂多維克的戲分很難在抓住小演員注意力、按照緊湊的拍攝計劃表演跟同時又得避免任何使小演員入戲太深而受到劇中角色影響的可能之間把握平衡(畢竟那是個有異常性別認同的角色,而演員卻是尚處在成長期的正常男孩)。小演員Georges Fresne身上兼具的脆弱與決絕正是導演所想要的。「相對於他那個年紀應該擁有的思想,他表現的過於成熟,並且為自己扮演的角色注入了作為一個真正的演員應有的想法,還努力去探求為什麼他所飾演的那個角色會做出那種舉動,」貝利內贊賞到。「大部分試鏡的小孩都沒辦法勝任這個角色,因為劇本不僅很貼近他們的現實生活還令他們渾身起雞皮疙瘩。」發夢與魔力,這兩件呂多維克的祖母伊麗莎白-一位在上世紀女權運動高潮時期得到成長並為自己的女兒選擇的循規蹈矩的生活方式深表遺憾的女性-給他的工具,成了小主人公生活中最美的一道風景線。這位寬容的祖母在呂多維克的家人威脅說不要他的時候收留了小外孫,並一起觀看後者喜歡的一檔名為「Pam」的電視節目,這時,她叫他閉上眼睛,這樣的話,世界就會變成他想要的那樣。他幻想著成為變成像Pam那樣的擁有魔力和一頭亮麗長發的仙女。「呂多維克通過發夢跟想像來逃避現實。而且對他來講,這兩樣跟呼吸一樣天經地義。人年齡越大,限制各種可能性發生的障礙越多。我覺得生活就像某種意義上的漏斗,」貝利內說。「這就是我拍電影的原因,因為這樣我就能嘗試創造任何東西。」曾經為彼得·格林納威的多部電影以及布賴恩·迪帕爾馬的《碟中碟》(Mission Impossible,1996年)系列做過特效的Eve Romboz在該片中運用經過處理的合成圖像來賦予本無生命的木偶以靈性,同時在其中添加了簡短的動畫片段用來以呂多維克的視角創造出一片奇幻的天地。影片中人造的色彩斑斕的木偶世界,並且反映出當現實與夢境發生沖突時,那鮮活的色彩是如何褪去光澤的。
《玫瑰少年夢》在劇中扮演呂多維克的媽媽-阿娜-的Michele Laroque在讀到電影劇本時大為所動,表示被故事中力圖營造的輕松及幽默氣氛所感染。至於飾演呂多維克爸爸皮埃爾的Jean-Philippe Ecoffey戲分相對不多,他在詮釋這個人物的時候相當注意,以避免自己演成個反面角色。「皮埃爾對待任何事情都很激進。比如兒子出現異常的時候,他是家中表現地最不能容忍的一個人,因為他喜歡任何事都中規中矩、不得出格。但最終隨著時間的推逝,他還是想開了,」Ecoffey解釋說,「這部影片反映的就是家庭以及人際關系,並且告訴人們怎麼去化解矛盾。」片中另一個重要的角色無疑是小主人公的奶奶伊麗莎白,這個角色落入Helene Vincent囊中,她演過很多法國電影,稱得上是老戲骨了。Vicent自己評價說:「伊麗莎白是一個完全正面的女性形象,她一直堅持自己自青春年少時所信奉的處世態度,也是她千方百計幫助自己的小孫子面對現實。我認為,這個片子的可取之處在於促使人們不要對『異端』抱有恐懼心理,而是通過愛來理解和接納。」
《玫瑰少年夢》故事發生在布魯塞爾市郊一個寧靜的社區裡面,呂多維克的事兒令鄰里驚慌不已,因為這可能會威脅到社區的和諧。說到呂多維克的小意中人-熱羅姆,則對父母言聽計從,但卻被小呂的獨特魅力所吸引。至於他的父母-阿爾伯特跟麗才特·布蘭夫婦在面對兒子的「出軌」時,絲毫不妥協,不僅對呂多維克一家冷言冷語,還想方設法疏遠、排斥他們。導演對此解釋說:「片中的成年人反應過激是因為在「我到底屬於這個世界上的哪個地方?我究竟是誰?」這個本原問題背後還隱藏著其他令人困惑的東西。影片本身並沒有從心理學上去解釋呂多維克為什麼會做出異常舉動,當然這背後肯定有原因,不過也因為片中牽扯到的問題比較難去把握。」最後,戲中最讓貝利內感到吃驚地是,主要夢想的幻滅跟人物沖突最終都回復到皆大歡喜的路子上來。
《玫瑰少年夢》 - 關於導演
導演阿萊納·貝利內在給扮演呂多維克的小演員喬治·杜·弗亥斯尼說戲《玫瑰少年夢》是比利時電影導演阿萊納·貝利內的處女長片。Berliner以優異的成績從位於布魯塞爾的比利時國家表演藝術和傳播技術學院畢業之後,曾為法國電視一台打工,參與拍攝其播出的多部電視劇。他在法國電視一台參與拍攝的劇集包括:《維克多先生》(Monsieur Victor,1993年),《La guerre des prives》(1993年),《Extreme Limite》(1992年),《榮膺》(A l'ombre de la gloire,1992年),《Les Galettes de Maimie》(1991年)。1990年,貝利內執導的短片《賭場》(Casino,1990年)入選當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相關單元。除了自己的導演職業,他還在比利時名導Erwin Provoost創辦的製片公司中充任劇本的熱心讀者與參謀,並在位於法國里爾的北下加萊省影視學校里教授編劇課程。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跟兩個孩子。
《玫瑰少年夢》 - 主創人員
導演 阿萊納·貝利內
編劇 CHRIS VANDER STAPPEN
阿萊納·貝利內
製片人 CAROLE SCOTTA
攝影 Yves Cape
錄音 LUDOVIC HENAULT
布景 VERONIQUE MELERY
演員指導 BRIGITTE MOIDON
服裝 KAREN MULLER SERREAU
剪輯 SANDRINE DEEGEN
配音混錄 PHILIPPE BAUDHUIN
THOMAS GAUDER
特效 SPARX
音樂 DOMINIQUE DALCAN
發行公司 比利時WFE
RTBF
法國HAUT ET COURT
LA SEPT CINEMA
TF1 FILM PRODUCTION
英國FREEWAY FILMS
《玫瑰少年夢》 - 公映爭議
該片被美國電影協會評定為R級,然而全劇自始自終沒有任何有關「性」的內容。因此這樣的決定有點誤導觀眾,就好說性別界定與性取向是一回事似的。
《玫瑰少年夢》 - 所獲獎項
提名
英國電視電影藝術學院獎:最佳非英語片獎
法國愷撒獎:最佳處女片獎
澳大利亞電影評論圈獎:最佳外語片獎
約瑟夫·普拉泰奧獎:比利時最佳導演獎
金衛星獎:最佳外語故事片獎
聖保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觀眾獎
獲獎
卡布爾浪漫電影節:金斯旺獎
歐洲電影獎:最佳劇本獎
佛羅里達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外語片評委會大獎
同志媒體獎:傑出影片獎
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約瑟夫·普拉泰奧獎:最佳票房獎
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水晶地球儀獎
烏克蘭Molodist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
薩拉熱窩電影節:影評人費比西獎
美國西雅圖同志電影節:最佳影片觀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