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可可什麼女人
① 看了<可可西里的美麗傳說>,有何感想
我在一個酒足飯飽、星月暗淡的晚上觀賞了此片,一個女人優雅的身影始終吸引著我的視線。美麗,這是赤裸裸的美麗!不僅是五官的精緻,玲瓏有致的身段,還有那若即若離貌似冰冷的神態,那股高傲的姿態,那雙優美高跟鞋邁出來的步伐,都是無法抗拒的魅力。引發可可西里的男人們都有把冰山劈開的慾望,有把她的美麗占為己有的慾望,有徵服她高傲脫俗的慾望。 過潔同世嫌,大部分的人都是媚俗的,媚俗的人必然有著媚俗的心。不管媚俗與否,可能男人都有佔有瑪蓮娜為己有的心,但媚俗的男人卻未必有保護她的慾望,尤其在慾念洶涌的轟炸下,尤其越來越發現瑪蓮娜連瞧都不瞧他們一下時,男人就開始對了一個自己很想得到卻瞧不見他的女人進行瘋狂的中傷,流言蜚語永遠指向她,甚至有個男人說出了生人勿近這般歹毒的話。 男人都可以這樣,可可西里的女人就更不用說了。娼妓妓女賤婦等等一切歹毒的「名銜」基本都是可可西里的女人給的,她們雖然跟瑪蓮娜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但她們的內心是不安、彷徨、甚至是恐懼的,這所有的一切不安、彷徨和恐懼都與瑪蓮娜有關,尤其是當她們的丈夫用越來越歹毒地用語言去中傷瑪蓮娜時,她們的這種尺閉恐懼就會無限擴大,像黑洞一樣吞噬了她們本來就少的可憐的自信心。她們時常擔心自己一手建立的家庭會不會一夜間就瓦解,而面對這種瓦解的時候,她們是完全的無能為力聽天由命。為了包圍自己的家園,為了證明自己比貌美的瑪蓮娜更加值得珍惜。於是瑪蓮娜在可可西里成為了男人和女人都唾罵的娼妓,而她們則成了貞節女子,就連那個真正的娼妓,都贏得了那些女人的喝彩,因為她敢明著來,而瑪蓮娜做的卻是背夫偷漢的骯臟下流事。 但是沒有人敢於把這些矛盾挑破,然而隨著瑪蓮娜的丈夫黎諾參軍打仗,隨著她的丈夫戰死沙場,可可西里的男人積聚已久的慾念終於爆發了,可可西里女人們的恐懼也終於被點燃了。不少有權力有臉面的男人用種種借口深夜敲開瑪蓮娜寡守的門,女人們對瑪蓮娜的嫉妒和恐懼變成了「捍衛家園」的強大行動。兩性對瑪蓮娜的摧殘同時展開,他們所做的一切都被一位少年名叫羅納多的眼睛一一詮釋。 羅納多對瑪蓮娜所做的一切,包括幻想、偷窺,乃至幼稚式的保護,都不過是青春期騷動的一種表現,他可以在自己的幻想里對瑪蓮娜的身體一在的檢閱,但在他的內心深處,瑪蓮娜是個聖潔的女神,所以他會發現瑪蓮娜潔身自愛而高興,他會對那些誹謗瑪蓮娜的男人家的玻璃門窗扔石頭,他會對自己那些對瑪蓮娜出言不遜的朋友揚起拳頭。只要是關於瑪蓮娜的一切他都關心,為了更接近心中的女神他把父親結婚時穿的禮服拿去改了,好讓自己有一條看起來成熟尊貴的長褲,甚至去琢裝模作樣地去買了瑪蓮娜喜歡聽的黑膠唱片,然後自己去學著聽,甚至去買瞭望遠鏡去偷窺瑪蓮娜的一切。偷窺是可可西里那些功成名就的男人不會做的,他們會直接去滿足自己的慾望。 隨著丈夫和父親的去世,政府也以某些名義斷了她的救助金,瑪蓮娜失去了滲困毀所有的依靠,她連吃飯都成問題了,於是她請了一個可以為他謀一份工作的男人到家裡坐,沒想到卻染上了一場官司。她保護了自己的清白,贏了官司,卻被逼淪為可可西里權力男人的情人。同時,生計也成為了問題,為了活下去,她又對另一個男人妥協了。到了這里,有個女人公然走到市場的廣場上,與真正的娼妓坐在一起,挑逗著來來往往的男人,這個女人就是瑪蓮娜,她終於還是背叛了自己。 可可西里是二戰時期義大利最安全的地方,可是突然有一天,這個最安全的上空居然都占滿了轟炸機,陸地上的人們都忙著逃亡,家園被毀後的哭聲此起彼伏。這時生活中的流言蜚語都變得不重要,重建家園讓大家又聚在一起。而當二戰結束後,人們都回歸到生活的時候,男人和女人對瑪蓮叢備娜的態度又變得重要了,人們不再關心戰事而關心起可可西里的家庭危機。戰爭結束的歡呼聲還沒有消停,女人們由恐懼引起的憤怒就被激發了,因為瑪蓮娜公然成為娼妓已經超出了那些女人所能忍受的極限。 接下來的畫面是震驚的,觀眾的情緒會被畫面牽著走,因為那是對人心非常絕對的拷問:你會給這個個可憐的女人一件衣服嗎?瑪蓮娜被一群女人拖到街上暴打,她們打起人絕對不會比男人力氣小,可可西里的女人都圍起來把可可西里最美麗的女人打的面目全非、衣不蔽體,薄薄的衣服都被撕爛了,露出了上體。瑪蓮娜爬起來想圍觀的所有男人艱難地走去,可是沒有一個男人願意脫下衣服為她披上,無論他們當初怎樣使用卑鄙齷齪的手段得到了這個女人的身體,現在他們都只是冷冷地看著她丑態百出,哀鳴嚎叫。 羅納多也是其中的圍觀者,他被一群高大的男人包圍著,在身影間探出頭來,看著自己心中的女神衣衫襤褸地哀哭,他也像多有男人一樣,沒有遞給這個女人一件可以蔽體的衣服。他有這個想法,可他害怕,這時候他清楚地看見自己懦弱的影子,他沒有成為他想像中的男子漢,可以保護自己心中的女神。 瑪蓮娜離開了可可西里,羅納多把為了瑪蓮娜買的黑膠唱片扔進了大海,他不想繼續褻瀆了瑪蓮娜。 不久之後,黎諾回來了,原來他沒有死,只是失去了一個胳膊。侵略別人家園到包圍自己家園的黎諾回來後發現自己妻子下落不明,自己的家園變成了難民營,他還遭遇到可可西里所有人的嘲笑。他悲憤地對著一個嘲笑者說:為保護你這樣的人去打仗,才是真正的笨蛋!羅納多留言告知黎諾走的方向,並把名字留了下來,這個正處於青春期騷動的小男孩終於開始正式自己的性格與內心。 電影的最後,是黎諾和瑪蓮娜牽著手回到可可西里的畫面,人們還是投以了極大的關注。但這里的男人和女人曾對瑪蓮娜所做的一切,又該如何了結呢?這似乎成為了觀眾們的心結:原諒這些人?不原諒這些人?瑪蓮娜早上去市場買菜,所有的女人見了她後,人們開始議論她的胖和皺紋,認為她的美麗開始衰落了。當瑪蓮娜主動的跟她們說生早安,所有的女人都把她當成了朋友,送給她很多東西,仿似當日的一切恥辱和傷害都不曾發生過,可可西里這個小鎮又恢復了往日沒有戰爭的寧靜。當然,這是有前提條件的:這個女人有個老公看著。黎諾是她們的定心丸。 其實,瑪蓮娜回到可可西里,想的是證明給所有人看,她還是可可西里最美麗的女人,當然,這份美麗不只是外表。 可可西里的美麗傳說,其實一點也不美麗,但人性,卻是一點都不含蓄地表露了。
② 可可·香奈兒的電影劇情
Chanel品牌創辦人Coco Chanel,原名 「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 ,中文名:加布里埃·可可·香奈兒,1883年出生於法國的Auvergne。香奈兒有一段很不愉快的童年。她的父親是兜售雜貨的小販,母親是個村婦。1883年香奈兒出世時,父母尚未正式結婚,她對自己是個私生女這件事始終耿耿於懷她六歲時母親離世,父親更丟下她和4個兄弟姐妹。自此,她由她的姨媽撫養成人,兒時入讀修女院學校 (Convent School),並在那兒學得一手針線技巧。這殘酷的事實,使她在以後的日子裡,總要極力的掩飾那段悲慘的童年生活。之後她在修道院的收容所里,度過了暗淡的少女歲月。在她廿二歲那年,即1905年,她當上「咖啡廳歌手」(Cafe singer),並起了藝名 「Coco」,在不同的歌廳和咖啡廳賣唱維生。在這段歌女生涯中,Coco先後結交了兩名老主顧,成為他們的情人知己,一名是英國工業家,另一名是富有的軍官。結交達官貴人,令Coco有經濟能力開設自己的店子。
1910年,Coco在巴黎開設了一家女裝帽店子 (millinery shop),憑著非凡的針線技巧,縫制出一頂又一頂款式簡潔耐看的帽子。她的兩名知己為她介紹了不少名流客人。當時女士們已厭倦了花巧的飾邊,所以 Chanel簡潔的帽子對她們來說猶如甘泉一般清涼。短短一年內,生意節節上升,Coco把她的店子搬到氣質更時尚 (fashionable)的Rue Cambon,至今這區仍是Chanel總部的根據地。做帽子絕不能滿足Coco對時裝事業的雄心,所以她進軍高級訂制服 (Haute Couture)的領域。1914年,Coco開設了兩家時裝店,影響後世深遠的時裝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誕生。
CHANEL這個單詞沒有特殊的含義,只不過是這個品牌的創始人Gabrielle Bonheur Chanel的名字,Chanel也有幾款香水會用Coco來命名,比如COCO小姐淡香水。
電影也簡介的反映了歐洲社會的變革。香奈兒的品牌價值和其吸引人之處將通過本片得到更好的解讀--性格決定作品.
③ 嬤嬤可可讓我和8歲女兒落淚 —— 《Coco》觀後感
電影《Coco》中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聽到12歲曾孫子為她唱起這首歌時,眼睛一亮,靈魂似乎被熟悉的音樂驚醒,我再也忍不住落淚,轉頭看身邊的8歲的大女兒,她也已是淚流滿面。
上周六,我們一家四口一起去看英文配音版《Coco》(中文名是《尋夢環游記》)這部電影。是大女兒要求去看的,因為她的很多同學已經看過了並都說好看。
影片敘述的是一個墨西哥家族的故事。老人名叫嬤嬤可可(Mama Coco),她的曾孫叫米果(Miguel)。影片故事主線是米果沖破家人阻礙、追求音樂夢想並最後成功的過程,而另一條線則是家族誤會的形成與冰釋。
個人覺得嬤嬤可可是本部電影刻畫最成功的人物,如果有奧斯卡動畫片最佳配角獎,我想非嬤嬤可可莫屬了。查了一下維基網路,嬤嬤可可的配音演員安娜(Ana Ofelia Murguia) 曾獲得墨西哥愛瑞爾獎最佳女配角獎,果然有兩把刷子。
她雖老邁,皺紋滿面,因患老年痴呆,她的心理年齡可能已回歸兩歲。她還是如當年兩歲小女孩一樣等待著遠行父親的歸來。她的父親在她還只兩三歲時就拋下妻女,去追尋音樂的夢想,並從此杳無音訊。可可的母親因此痛恨丈夫,並下令家人從此不再接觸音樂,而以製鞋為業。
全劇中嬤嬤可可的台詞並不多,每一次開口都那麼讓人傷感如斷腸,特別是當她眼睛一亮,低聲歡叫「爸爸」的時候。
嬤嬤可可讓我想起了我的阿嬤(我的外婆)。她是我最愛的親人。
記得小時候,我父母工作忙,都是她帶我們兄弟姐妹。還記得她帶著我去挑水,牽著我上山撿柴火,背著我走山路回山溝里的老家。後來稍大點的我教不識字的她玩叫「搭橋」的撲克游戲,我們祖孫的笑聲充滿了夏日的蚊帳。而在我遠赴重慶上大學後,與她見面的機會就越來越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與我道別時她舉起的枯老的手。
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年,因中風大部分時間都在病床度過,甚至連我都認不得。但奇怪的是,每次我二姐的女兒桐桐在床邊為她唱歌跳舞,她就會眼睛一亮,喜笑顏開。也許是祖孫間的某種默契,也許是孩子純真的歌聲,總之有一種魔力象鑰匙般打開阿嬤大腦中的某個小門,讓封閉的大腦得以透氣。
而米果的歌聲喚醒了嬤嬤可可處於沉睡狀態的大腦,使她拿出了一個神秘的小紙片,也解開了家族的誤會。據於為什麼解開了誤會,就不劇透了。
這部電影的視聽效果正如其他迪斯尼動畫片一樣,有朗朗上口的歌詞,栩栩如生的動畫影像,給觀眾愉悅的影音體驗。這些,與其他迪斯尼的動畫片相比並沒非常與眾不同之處,我覺得最讓這個動畫電影出彩的是其故事激發的共鳴以及故事的出人意外的轉折。
如前面所述,故事講述的親情、親人之間誤解與夢想追尋可以引起不同性別、不同年齡跨度(從幼到老)以及不同種族的觀眾的共鳴。
影片結束,燈亮之後,我看了看周圍的人,很多人眼眶都是紅的。
如果你想知道故事能不能引起你的共鳴,有什麼曲折之處,建議你自己去看一看。
(友情提醒:如果有帶小孩去的話,建議抱著他們看或至少摟著,影片中的骷髏人的形象還是會令有的小孩嚇到的。)
④ 電影街女中最後活著的那兩個女的叫什麼
17歲Coco與母親李綺紅生活一起倆人相處得非常好們母女但更像好姐妹父親阿正位老警察 Coco五歲那年阿正忙於工作而不能經常回家疏於對女兒與妻子照顧最後難以忍受彼此Coco父母選擇離婚Coco求父親留下來時候頭也不回走了從此女兒對父親就產生了抗拒心理
一日Coco與母親外出旅行路上發生車禍受重傷李綺紅要阿正好好照顧們女兒便去世了母親去世後Coco搬去與父親一起生活由於喪母性情變得孤僻又不能與疏離已久離異父親相處每日對父親不吵罵就不理睬身為警察阿正又忽略溝通之道只知施以嚴厲管束這使Coco更加反叛整日流連夜店、沉淪毒海夜店Coco結識了黑社會中罕有正義人物阿力
阿正為了能多陪陪女兒而辭職來到夜店找女兒南哥勸說下要阿力好好照顧很不想回家Coco並留下自己電話阿力與阿ken南哥手下南哥近日正與創少為爭奪更多地盤而較量一日南哥為了救回被創少帶走弟弟而喪命義字當頭阿ken不聽阿力勸告隻身去找創少為南哥報仇打傷了創少人創少不只報了警還黑社會那頭下了追殺令要阿ken命眼見阿ken走投無路阿力只好約阿正出來商討辦法阿正勸說下阿ken決定見過女友嘉嘉後便與阿正去警局自首
找嘉嘉路上與阿力被創少人追殺最後被殺死阿力也被警察帶走而眼睜睜看著這一切阿正卻因幫不上忙而痛苦懷有阿ken孩子嘉嘉因為阿ken死跳樓自殺正好被趕回家Coco看到精神幾近崩潰又因失去阿力Coco感覺極度空虛一個人去夜店喝酒看到創少憤怒用酒瓶打傷了頭後倉皇逃跑倍感恐懼終於撥通了家裡電話聽著爸爸那頭關切話語卻沒說什麼眼見父親找來沒出現而躲開了漫無目地走街上Coco被創少人帶走慘遭輪奸阿正看到被扔路邊女兒心痛得與創少們拚命被打成重傷後警察趕到帶走了創少那伙人
阿正與Coco被送到醫院們擔心著彼此最後Coco拖著沉重身體迷迷糊糊地找到了傷痕累累父親但那時阿正已經永遠地離而去了阿正對女兒遲來關愛以及用鮮血作為教導終於讓Coco回歸正路
⑤ 電影可可西里觀後感3篇
電影可可西里觀後感1
《可可西里》是一部真實的影片,真實的讓人窒息。“砰”,一個生命結束了,沒有任何渲染,原來生命的結束竟如此的簡單。天葬師的刀,神鷹的盤旋,喇嘛的頌經聲,那是對生命的提示,塵世與天堂,究竟有多遠的距離?
巡山隊員劉棟一腳踏進流沙,流沙漸漸的吞噬著他,他掙扎著,掙扎著,沒有了掙扎,最後一縷頭發也淹沒在流沙中。生命的消失就這樣殘酷呈現在眼前。
強巴走了,那個獨自在不凍泉守了三年的漢子,愣住了;劉棟走了,那在雪地里掙扎的洛桑也哭了:“我們走不出去了”。馬占林和他的同伴在生命線上掙扎,一個倒下了,同伴甚至連頭都不會回,“走出去了,但死了不少人”。
在生命線上,人無法用“好”與“壞”來評價,所謂的好與壞可以在瞬間轉換,追馬占林與他兒子的巡山隊員倒下,救他的是馬占林的兒子。最後,救下尕玉也是那個盜獵者的幫凶。
可可西里,沒有“好”與“壞”,道德屈從於生存。盜獵者為了生存而盜獵藏羚羊,而巡山隊員為了治病也賣藏羚羊。“轉山的人的手和臉很臟,但他們的心是很乾凈的”,有多少人能說自己的心比那個馬占林干凈呢?扒一張皮子5元錢……
可可西里,暴力,血腥,對生命的挑戰,那裡不屬於女人,“好姑娘多的很”,那隻是一個美麗的謊言。冷雪離開了,會有其他的女人在劉棟的身邊嗎?日泰死後,那影片最後一個女人——日泰的女兒,她會去哪兒?
日泰的死,是向著這個沒有偶像的年代的最後呼喊,面對著槍口,依然揮出他那一拳,“砰”,倒地,抽搐著,一梭子彈,不再抽搐。漫天飛雪中,一個隊員一個隊員的消失,日泰隊長最後也躺在那,那樣的安詳。
“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獄,還是見證生命與信仰的聖地?因為,可可西里的故事難以訴說,只有真正走過的人才能體會!”導演陸川如是說。
尕玉去了可可西里,他體會了。體會終將改變可可西里。人類踏上地球的第一個腳印不該帶著罪惡。“再走五里,那裡是公路”。
電影可可西里觀後感2
可可西里,地處我國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完美。對藏羚羊這種高原珍稀動物而言,可可西里是它們的天堂。然
而,隨著藏羚羊絨在歐美市場需求的增加而價格高漲,“懷璧其罪”的藏羚羊便成為盜獵者眼中的目標。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各地盜獵分子紛紛湧入可可西里,短短幾年間,原有的上百萬只藏羚羊銳減到不足兩萬只。在盜獵行為日趨猖獗的時刻,一支名為野氂牛隊的志願組織在1993年成立並與盜獵分子展開了無數次浴血奮戰,兩任隊長索南達傑和扎巴多傑先後犧牲,志願者們用自己的滿腔熱血書寫著這段高原傳奇並最終促成了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成立。
青年導演陸川的第二部作品《可可西里》,用簡潔而樸素的電影語言再現了發生在可可西里的這場斗爭。影片中一幕幕不加渲染卻震撼人心的場景深深地感動了我,同時,這部紀實色彩濃厚的影片所展現的部分細節也讓我有了一些與法律有關的思考。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場面,一群可疑分子被巡山隊員攔獲,但沒有發現武器和贓物。通過簡單的盤問,巡山隊員懷疑其中一名男子是槍手。兩名隊員立刻將該男子架到一旁,讓他交代問題,可該男子表示自己只是司機,對盜獵一事毫不知情,兩名隊員二話不說便對他一頓拳打腳踢,其中一名隊員朝天放了幾槍後,把槍口對准了疑犯並斷然呵斥:“不說就打死你!”在這一過程中,隨隊采訪的北京記者幾次想沖上前干涉,都被隊長日泰堅決地制止了。最後,那名男子吐露了實情,隊員們據此找到了被獵取的藏羚羊皮和部分武器。
面對這個片段,相信任何一個稍有法律常識的人都不難聯想到“刑訊逼供”,可為什麼許多觀眾在目睹此景後並未對巡山隊員的行為產生強烈的反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形成了某種心理認同?難道對盜獵行為的義憤真的強大到遮蔽一切法律理念的程度?
在筆者看來,盜獵與反盜獵,從表現形式上看似乎是警察追小偷的都市故事在高山峻嶺中的情景再現,然而,這種環境的置換帶來的變化決不僅僅體現為追捕難度上的增加,更為重要的是,某些在都市生活中為人們一體遵循的行為規則乃至法律規則會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合理的”失效。
以影片反映的情況為例,可可西里,這塊巡山隊員與盜獵者間展開生死博弈的舞台是世界上自然條件最為惡劣的地區之一,嚴重缺氧、瞬息而至的風暴、表面平整的土地下隱伏的可怕流沙……無論對巡山人員還是盜獵分子,這些足以致命的環境因素的存在使生存的價值顯得更加可貴,不同的僅僅在於兩者的信仰,後者是為了攫取財富,而前者是為了守護他們心目中的神聖秩序。在這塊以生命為砝碼的競斗場上,只有生存法則才是至高無上的信條,普通的法律規則只能選擇悄然隱退。我們無法想像巡山隊員們會無視自己有限的物資儲備而循循善誘式地向疑犯“合法的”套取口供,我們更加無法想像巡山隊員們會無視隨時變化的惡劣環境而寧願在與嫌疑人員的對峙中消磨時間。我們之所以認為這些法律規則的失效是“合理的”,是因為在這樣的特殊場景下普通法律規則的失效卻恰恰體現出對生命價值的尊重,我們有什麼理由要求這些為了驅逐邪惡而忘我戰斗的勇士們以可能的犧牲為代價來遵循某些既定的規則呢?況且,制定這些規則的社會背景與這種特殊環境相去甚遠。
在我看來,影片所反映的可可西里不僅僅是“生命的禁區”,更是一片法律的荒漠,一般的法律規則不再運轉自如甚至可能成為一種不必要的束縛。當然,我們並不是要倡導一種“以暴制暴”的簡單模式,更不是將該類地區視為法律禁區而讓法治活動就此劃上終止符,相反,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對法律功能的認識,擺脫“法律萬能”的錯誤觀念,運用多種社會調節工具來解決特殊地區的既有問題以保障其正常秩序。
影片中還有這樣一個情節,一名巡山隊員在追捕疑犯的過程中舊病復發急需救治,隊員們身上所有的錢湊在一起也不夠支付葯費,隊長日泰只好命令一名隊員將繳獲的部分藏羚羊皮變賣,才繳清了醫療費用。日泰隊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坦言,為了補充裝備以保證反盜獵活動的順利開展,自己也曾讓隊員變賣繳獲的藏羚羊皮。根據我國現行刑法的規定,日泰及其隊員的行為屬於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業已構成犯罪。然而,面對這樣一群捨生忘死、無私無畏的漢子,面對這樣一個堅持信念、捍衛正義的集體,如果我們為他們送上的不是屬於英雄的花環而是屬於罪犯的鐐銬,可能所有知悉真相的人們都會迷茫地追問:什麼才是法律追求的最終價值?所幸這部沉重的電影給了一個讓我們稍感欣慰的結局:四名參與販賣藏羚羊皮的隊員被逮捕,隨後被免於起訴;一年後可可西里設立了自然保護區並成立了森林公安機關,志願巡山隊自此解散。
通過影片反映的情況及一系列真實報道可以看到,隨著國家權力的有力介入,可可西里地區已經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昔日的法律荒原如今處處綠洲,例如,可可西里管理局成立以來沒有將一張藏羚羊皮再次流入市場,而是通過公開銷毀的方式表明政府保護和拯救瀕危物種、杜絕珍貴動物產品非法貿易的決心,民間志願組織也在管理局的統一部署下開展著各項活動。
我國著名刑法學者陳忠林教授斷言:“現代法治,歸根到底應該是人性之治、良心之治,而絕不應歸結為機械的規則之治。”只有散發著人性光芒的法律才能真正為人們自覺遵循和維護,而這樣的法律能夠得以產生又必須以社會整體調控系統的和諧運轉、彼此配合為前提。行走在法律的荒漠,讓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法律的局限性,更深刻地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行走在法律的荒漠,是為了最終走出荒漠、消滅荒漠!
電影可可西里觀後感3
昔日的可可西里,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少女,一個神聖的地方,藏羚羊滿山奔跑,在青草地上撒下歡快的腳印。而今的可可西里,大漠、狂沙、雪暴、追逐、槍聲、鮮血。
看過幾篇捕殺藏羚羊的文章,羚羊眼中哀求的眼神讓獵人放下獵槍,再不殺生。一直以為人都會像那樣有同情心,都有愛護生命的愛心。當看到千百張藏羚羊皮平鋪在地上,看到每張皮上沖鋒槍穿過的洞,才知道錯了,原來真有如此殘忍的人,殺羊不眨眼的人。
“剝一張皮子五塊錢。”撕扯著那柔軟的皮毛心裡坦盪盪?活生生的一隻動物,前一秒活蹦亂跳,後一秒鮮血滿地,可憐死都無完屍。給你五塊錢,你就撕下了自己的畫皮,露出黑色的面孔。你,難道就值五塊錢?
端著沖鋒槍,眯著眼,子彈殼清脆的落地聲,一個酷斃了的姿勢被你糟蹋的一無是處。當子彈穿過羚羊心臟時,你有沒有聽到她的哀嘆聲?她不只為自己肚子里的孩子,還為你,為我們人類,她絕望的眼神似乎在呼喊:人類,積點德吧。鮮血汩汩地從心臟流出,槍孔中看到你在笑。該千刀萬剮的傢伙,車裂都不解恨。
從來都是打著“動物是人類朋友”的旗號的我們又幾時曾為動物們做過點什麼,又一種珍稀動物快滅絕了,虛偽的人們流下幾滴虛偽的淚,擺一張虛偽的似乎很哀痛的臭臉,寫幾篇號召人類保護動物的文章,似乎真的很慷慨激昂,放下筆後就像失憶了一樣,什麼都忘記了。於是動物一種接一種地滅絕,人們一次接一次地裝哀悼,如此而已。
我也很虛偽,只有在看著電影時怒發沖天,看完後寫一篇通篇都像潑婦罵街的文章,寫完後有一種快感,就像給殺羊的人放血一樣,痛快,而我又為它們做過點什麼呢?
我無能為力,因為我是那麼的渺小,那麼的平凡,渺小到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對錢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