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英國人保護一個法國女人
Ⅰ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關於二戰的英國兵和法國女人 最後英國兵把女人殺了
《英國病人》
Ⅱ 《廣島之戀》是什麼電影的主題曲嗎感覺在說一個出軌的故事···汗····
《廣島之戀》這首歌,是以1959年的電影《廣島之戀》做背景而寫的。劇情是這樣的:一個法國女人,在二戰時她18歲,和一個德國佔領軍瘋狂相愛,最後德國兵被打死,她被當作內奸對待;她30歲時(已婚),來到日本廣島拍攝宣傳和平的影片,遇到了一個參加過二戰侵略戰爭的日本男人(當然也是已婚),就又愛上他了,瘋狂相愛24小時後,分開了,回到各自的家庭繼續過活。法國人眼中的和平竟然可以是這個樣子,難怪二戰時法國人投降投的那麼徹底,甚至和盟軍作戰。
Ⅲ 急求電影<<法國中尉的女人>>的故事介紹!
故事發生在福爾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居住過的一個英國小鎮:萊姆·里基斯。時間是英國「維多利亞黃金時代」(指1850- 1875年)中的1867年。小說一開卷,讀者就會被濃烈的浪漫、神秘氣氛所吸引: 1867年3月的一個早晨,海邊古老的壁壘狂風呼嘯,查爾斯和他的未婚妻歐雷斯蒂娜正在這里散步。他們看見一個穿著黑色衣服的女人在海岬的一頭孤獨地站著,眺望大海。風越刮越大,當他們走近這個黑衣女人時,發現她就是那個鎮上居民人人皆知的「法國中尉的女人」。人們說,她被一個法國中尉引誘失身,而當時的法國在極度清新寡慾的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看來,是一個「誤入歧途的國家」。法國中尉回國後拋棄了她,而她幾乎每天到海邊來,就是等待法國中尉回到她的身邊。
這位黑衣女郎,她陰沉、帶有悲劇性的面孔雖無絕代佳麗的姿色,也無當時維多利亞女性應有的嫻靜、順從和羞澀,卻以其神秘、深沉、難以捉摸的與眾不同而另具魅力,世俗者唾棄她這樣的離經叛道者,但書中的查爾斯以及二十世紀的人們看待她的則是另外一種目光。
查爾斯時年三十二歲,是一個富家子弟,沒有職業,但是對古生物學和地質學頗有興趣,他受達爾文學說的影響很深,看到了維多利亞時代的保守和虛偽。
黑衣女子薩拉是一個出生於貧苦雇農家庭的獨生女,她的祖先出身高貴,到她父親這一代才衰落下來。父親送女兒到寄宿學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她十八歲學成歸家不久,父親就去世了,在她當家庭教師謀生期間,一艘法國輪船沉沒,倖存的法國中尉在懂法語的薩拉的照顧下康復,並與她海誓山盟,答應很快從法國返回接她;傳聞她與中尉發生了關系,但中尉並沒有履行諾言,而是拋棄了她。有關她的流言蜚語傳遍了萊姆鎮,她成為聲名狼藉的「法國中尉的女人」。
而查爾斯的未婚妻歐雷斯蒂娜是一個典型的維多利亞女性,一個富商的女兒。她年輕、漂亮、文雅。但是,她的價值觀和感情是膚淺的。查爾斯的叔父羅伯特決定和一個還在生育年齡的女人結婚,一旦他生下男孩,查爾斯就將喪失對叔父的財產和男爵爵位的繼承權。歐雷斯蒂娜對羅伯特的結婚決定反應強烈,與查爾斯成鮮明對比。蒂娜戴著時代的面紗,掩飾自己對肉慾的渴望,獨自一人在卧室里脫掉衣服欣賞自己的肉體美,期待著查爾斯的愛撫。她堅持每天寫的日記是為了將來的一天查爾斯逼著她拿出來給他看,所以,日記中也是戴著面紗的。與薩拉相比,她是一個可以一眼看透的單調女子——一個年輕、美麗,卻如一方清澈見底,擺動身軀數十下就可以游到盡頭的小池,薩拉則身世滄桑,如深不可測的大海,浩瀚無邊。
Ⅳ 一部電影好像是肖恩康納利主演的,是一個殺手,保護一個小女孩的!最後光榮了 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啊
中文名:這個殺手不太冷
別 名:終極追殺令、殺手萊昂、殺手裡昂
英文片名:leon
國家/地區:美國/法國
區域:歐美
出品:哥倫比亞/歐羅巴
發行:哥倫比亞
類型: 劇情 / 犯罪
片長:110 min / France:136 min (uncut version) / 133 min (International version)
分級: USA:R
發行公司: 博偉國際
導演:呂克·貝松
編劇:呂克·貝松
上映時間:1994年09月14日
主演:讓·雷諾
娜塔麗·波特曼
加里·奧特曼
[編輯本段]【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香港Hong Kong 1997年6月26日......(director's cut)
法國France 1994年9月14日
美國USA 1994年11月18日
德國Germany 1995年1月19日
英國UK 1995年2月3日
阿根廷Argentina 1995年2月9日
韓國South Korea 1995年2月18日
荷蘭Netherlands 1995年2月23日
瑞典Sweden 1995年2月24日
日本Japan 1995年3月25日
西班牙Spain 1995年4月6日
土耳其Turkey 1995年4月28日
波蘭Poland 1995年5月26日
菲律賓Philippines 1995年6月28日
捷克Czech Republic 1995年8月3日
斯洛伐克Slovakia 1995年9月7日
芬蘭Finland 1995年9月29日
德國Germany 1996年6月13日......(director's cut)
法國France 1996年6月26日......(director's cut)
日本Japan 1996年10月5日......(director's cut)
香港Hong Kong 1997年6月26日......(director's cut)
芬蘭Finland 1997年8月1日......(director's cut)
韓國South Korea 1998年1月24日......(director's cut)
俄羅斯Russia 1998年9月23日
俄羅斯Russia 1999年9月3日......(director's cut)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紐約大都會里,由讓·雷諾所飾演的職業殺手萊昂,受餐廳老闆委託殺人。當他是以殺手的身份出現時,冷靜而神秘,殺人手法令人熱血沸騰。但當他卸下殺手面具時,則又回歸成為平凡的市井小民,簡單到連基本身份證、銀行帳號也都有,每天至少喝杯鮮奶,喜歡澆花及細心地擦拭心愛盆栽的樹葉,是個具有雙重身份角色扮演的人。而就在萊昂所住的公寓內,有人暗渡陳倉的進行毒品交易,小女孩馬蒂達的父親是警方緝毒組的線人,因為貪心,私吞了部分毒品,遭到神經質警官斯坦報復,殺了全家人卻遺漏了小女孩馬蒂達。馬蒂達為了安全起見而躲進隔壁李昂家,她無意中發現了萊昂的殺手身份,為了保護自己及報滅門之仇,馬蒂達以堅定的口氣要求李昂訓練她成為一位真正的職業殺手……在此同時,斯坦亦全力搜尋馬蒂達以殺人滅口……萊昂隻身闖入警局大開殺戒,警方大驚慌之餘,下令圍剿大廈並全力搜捕李昂,雙方交戰之下引發了一場緊張刺激的終極追殺。
紐約貧民區住著一個義大利人,名叫里昂(Jean Reno飾),職業殺手。一天,鄰居家小姑娘馬蒂爾達(Natalie Portman飾)敲開他的房門,要求在他這里暫避殺身之禍。原來,鄰居家的主人是警察的眼線,只因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惡警剿滅全家的懲罰。馬蒂爾達得到里昂的留救,開始幫里昂管家並教其識字,里昂則教女孩使槍,兩人相處融洽。女孩跟蹤惡警,貿然去報仇,反倒被抓。里昂及時趕到,將女孩救回。他們再次搬家,但女孩還是落入惡警之手。里昂撂倒一片警察,再次救出女孩並讓她通過通風管道逃生,並囑咐她去把他積攢的錢取出來。里昂化裝成警察想混出包圍圈,但被惡警識破。最後一刻,里昂引爆了身上的炸彈……
萊昂已經40歲了,他是一名習慣獨來獨往的職業殺手,並且始終恪守著不殺女人和孩子的原則;而瑪蒂達卻只是一個普通的12歲的鄰家女孩。這樣的兩個人的生活軌跡本互不相干,原來也不會有任何交集,然而只因後者不幸慘遭滅門之禍才令二人意外的走到了一起,並且在他們之間還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愛情。
這乍看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畢竟兩人的年紀相差太大,但細細一想,卻又在情理之中。
萊昂雖然已年屆中年,而且為人沉默冷酷、機智干練,但在他不苟言笑的外表下,卻深藏著一顆溫柔善良、天真質朴的赤子之心,多年來離群索居的殺手生活令他倍感孤獨與寂寞,生活中唯一的亮色就是那盆銀皇後。他把它當成自己的生命一樣來培育,不知不覺,這盆綠色植物成了他生活中唯一的朋友——在他眼中,它甚至就是另一個自己。而女孩瑪蒂達雖然年紀尚小,且看起來是那般的柔弱無依、楚楚可憐,但她的生活經歷以及悲慘的特殊遭遇令她的性格變的非常的倔強任性、獨立自主,而且還有著與年齡極不相稱的成熟。萊昂對於她而言,固然是值得信賴與依靠的對象,而她對於萊昂而言,又何嘗不是後者黑色生命中那縷突然出現的金色陽光呢?同是天涯淪落人,再加上長時間的相濡與沫,生死與共,於是這樣兩個有著同樣孤獨且渴望溫暖的靈魂自然越走越近,最終擦出微妙的火花。
雖然萊昂最後為了救瑪蒂達而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一定不會後悔愛上她。因為是她,讓他重溫了生活的樂趣,感受到了愛情的甜美,並且完成了對自身靈魂的救贖(他最終用自己的血,洗清自己曾犯下的罪孽);而瑪蒂達呢,相信亦不會後悔把自己的初戀給了那個叫萊昂的中年男人,因為是他,讓她得到保護不受傷害,重溫久違的家庭的溫暖,並明白了愛情的真諦,且學會了該如何去珍惜。
從不後悔愛上你,走得越久越珍惜。若時光能流轉回到過去,我也一定還要與你再共譜戀曲,因為,你就是我今生的唯一。
Ⅳ 我看過一個電影,講的是二戰時,一個英國人幫助法國參加空戰,並且不顧個人危險返回佔領區救了一個女子...
一戰電影《空戰英豪》
1914年,一戰在歐洲打響。到了1917年,法國、英國、義大利和許多國家都站在了
《空戰英豪》劇照
統一戰線聯合對抗德國,盡管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在海外死去,但處於別人的自由與己無關的歪理,美國首先還是選擇了隔山觀虎鬥。
然而,不少熱血沸騰的美國年輕人卻有不同的看法:被逼放棄家族牧場的布雷恩(詹姆斯·弗蘭科)看見了新聞里播放的飛行員,威廉為了家族榮耀發誓讓父親驕傲,富家子弟布里格斯決定開始自己的穿越大西洋旅行,因為種族問題被逐出美國的黑人拳擊手尤金發誓報效收留他的法國...。雖然動機各不相同,但這38位年輕人卻為了共同的飛行夢想加入了海外作戰空軍部隊。
可戰爭遠遠超出這些單純青年的想像,死亡無處不在,危險不可預料,面對戰地空軍平均只有三到六星期的壽命,他們無所適從。然而,在法國將軍賽諾特(讓·雷諾)和美國老兵瑞德·卡西迪(馬丁·亨德森)的領導下,這些年輕人真正學會了為榮譽和和平而戰。面對強大得令人生畏的德國侵略者,親身試驗機械技術尚不完整的新飛機,他們最終成為青史留名的「拉斐特飛行小隊」!
看點:四十年來首上銀幕的一戰空斗 但槍彈橫飛、原子彈出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了大多數戰爭片聚焦的寶貝,曾經讓整個世界第一次簌簌發抖的那場大戰早已悄悄被遺忘。也許是因為昔時的裝備不夠眩目,也許是因為它早已遙遠,可第一總是應該有些特別的意義,特別是才剛發明不是太長時間的首批戰斗機空戰。
看中了40年無相應影片的真空段,《愛國者》、《獨立日》的製片人迪恩·德弗林說動世界第九大富翁投資6000餘萬美元,邀來憑《騙中騙》獲得奧斯卡的編劇,聯合了從14歲起就是飛行員的導演托尼 ·比爾(據說也是二戰物品最大的收藏家之一),且有《蜘蛛俠》系列裡的二代綠魔詹姆斯·弗蘭科加法國硬漢讓·雷諾坐鎮,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壯烈激昂的冒險故事本就是好萊塢摯愛,而從未涉足過的一戰空戰,則全靠飛行員的技術近身纏斗,所謂炮彈齊飛鮮血四綻,英雄氣概比現今強了不止一倍。雖然為了尊重史實必須用老式雙翼戰斗機纏斗,但絲毫不露痕跡的特技卻讓視覺效果格外不俗。
古典帥哥突破之作?
尤記得80年代,尚是青澀小子的靚湯徒有英俊臉孔,卻無發揮之地,一次飛入高空的《凌雲壯志》成為了開啟他爾後成為好萊塢權勢一族的金鑰匙。如今,相似的年紀,相似的職業位置,相似的關於飛行的題材,更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支持,長得和英年早逝的才子詹姆斯·迪恩異常相似的帥哥詹姆斯·弗蘭科此次會不會也得到自己的突破角色?相貌古典深邃的弗蘭科不缺實力,也不缺人氣,捅破接近巨星的窗戶紙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
飛行、空戰、愛情、戰友、英雄主義、勇氣和忍耐,踏入異域氣息濃烈的法國,雖然不可避免增添點白鴿飛翔綠樹青蔥的場景,卻不至於像若干年前野心爆棚卻誤成戰爭戀愛三角的《珍珠港》一樣俗套。可以說,之前從沒有一部電影如此真實而准確的描述空戰驚險,得到不少飛行員首肯的本片,成功的關鍵在於它到底是典型的動作為主、煽情為輔的商業戰爭大片,還是邁入了更有潛力成為經典的栩栩如生的刻畫。
影片亮點影片之所以能從頭至尾緊緊抓住觀眾,主要在於有以下三個亮點:
第一,沒有神化拉法葉飛行中隊成員,而是既寫出了他們在戰斗里成長的個性化歷程,又揭示了他們各不相同的性格特徵。事實上,聞名世界的拉法葉飛行中隊,起初有38人,最後擴展為265人。這表明一戰時期的美國青年,不乏人道主義和救人危難的豪情義膽。「飛行中隊」發展成了「空軍部隊」。
先說銀行家、大富翁的兒子布里吉斯勞瑞,他畢業於哈佛大學,是奉公命參戰。一開始喬治泰諾分配他與黑人拳手尤金基斯約同住一屋,他對上尉說不行,在家鄉,這等於是主僕住一起。種族歧視和富家傲慢是如此顯著。後來在空戰中,尤金救了他的命,他才真心悔過,把帶來的珍藏百年以上的名酒與尤金起喝,並當面認錯。尤金是個十分直爽、勇敢的人。他之所以在巴黎拳擊比賽已進八前4名後,突然來到拉法葉中隊,他道出了其中原委:「這個國家比我祖國對我還好,我不能不為保衛它而戰。」在對德空戰中,他沉著、機敏,越戰越勇。再說主人公布朗尼羅林斯,他比其餘五個人到的晚,買了飛行服還不會穿。但因為他是牛仔,在空戰過程中提高很快,最後成了頂尖高手。傲慢的飛機上畫有鷹頭的德軍王牌駕駛員在空戰中第次沒有擊落羅林斯,放了他一馬。飛行小隊長,也就是把豪華城堡讓給美國飛行員們住的里德卡薩迪,養了一頭獅子作為吉祥物。當羅林斯和夥伴們八住城堡之初,獅子還把他撲倒在地,讓他吃了一驚。小隊長的戰友全都犧牲了,他心要為戰友們報仇。他對羅林斯講了德國王牌飛行員的情況,在影片快結束時,已經打下七架德機的羅林斯,終於擊落了德軍王牌賀駛員的三翼戰機。
初次空戰,拉法葉飛行隊就犧牲了兩個成員。這足以說明空戰的殘酷性。但是,從這天起,他們也成了空中殺手,被酒吧的英法飛行員們接受。他們飲酒、唱歌,盡管每次空戰都有人犧牲,他們用這豪邁方式悼念戰友,增強鬥志。
《空戰英豪》劇照片中還有個戴眼鏡的篤信宗教的飛行員,初戰前夕,讀《聖經》,十分鎮靜。空戰中,高聲唱歌,十分勇敢。還有一個在美國用玩具槍搶銀行又被疑為間諜的飛行員,他久久未擊落敵機。一次空戰中,他的飛機中彈了,迫降在德法陸軍大戰的戰場,飛機壓住了他的胳膊……是羅林斯冒著生命危險,砍斷了他那拔不出的胳膊,使其保全了性命。後來,他用假肢繼續駕機戰斗,終於擊落了德機。
第二,寫出了空戰的「瞬息萬變」、激烈撼人。當年,飛機誕生不久,機速慢,要近戰,敵我飛機你追我躲、我升你降,雙方飛行員都能清楚地看見對方的面容。即使中了彈,飛機尾巴冒煙了,機翼損傷了,還能飛行一陣。《空戰英豪》充分展示了一戰時雙翼或三翼飛機之間近戰場面,使得觀眾如臨其境,動魄驚心。再加上本片又運用了幾可亂真的動畫效果,更使得觀眾大呼過癮。片中也有不少高難度的飛行動作,像翻滾、翻轉飛行等等,這無疑更強化了這部早期空戰影片的觀賞性。本片導演托尼·比爾也是飛行員出身,14歲時就取得了飛行執照,成為一名技藝高超的特技飛行員。正因為影片是由有飛行經驗的導演來拍攝,所以才拍得精彩動人、引人八勝。
笫三,空戰是主線,愛情是副線,雙線交織,相得益彰。美國幾年前拍的《珍珠港》,愛情偏多,跌入了愛情片的困境。而《空戰英豪》則是以空戰為主,愛情為輔,主次分明。男主人公羅林斯與法國姑娘呂西卡的愛情,寫得清純、真摯,雖不乏浪漫主義色彩,但始終不落俗套,也沒有所謂「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戰爭結束了,
電影劇照(21張)
羅林斯應約去了巴黎,但沒有見到呂西卡。最後羅還是回到美國,辦農場。羅與呂的相識,是在一次飛行訓練中,忘了加足油,迫降時腿受了傷,而呂幫他包紮傷口。羅曾誤認為她是妓女,當他弄清楚呂不是妓女之後,打聽了她家地址,騎著黑馬去找呂。羅通過交談,了解了呂的哥哥嫂嫂被德軍炸死了,留下三個孩子,由呂照顧。羅施展了牛仔的本領,為她們四人表演騎術,贏得了她們好感。後來,羅曾駕機去看他們,還帶呂坐飛機上了天。當德軍正進八呂的家鄉時,羅未經長官批准,兩次駕機去呂的家鄉,第一次救回了三個孩子,第二次救回了呂,呂還受了傷,而羅又徹夜守候。影片至此,有個充滿人情味的喜劇場景:當上尉按軍法,要對羅林斯進行處置時,他宣讀了上校的處理意見,充分理解了羅勇敢救助呂西卡家的義行,非但沒懲罰,還獎給羅一枚獎章。上尉又提醒羅,此等違紀行為,不能再犯。當德國飛艇「齊柏林」號被羅林斯他們擊毀後,羅林斯向上尉請了假,騎了摩托去蘭斯醫院找呂。幾經周折,羅看到了呂和孩子們,他們正被呂的叔叔轉移到倫敦去。
影片把空戰和愛情穿插起來描寫,突出了美法空戰英雄的豪情與柔情(還包括友情、親情)這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隊長里德·卡薩迪,每次空戰中部盡全力保護這些美國飛行員,又能及時幫助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當他的飛機著火後,他駕機;中向了德國飛艇。他的壯烈獻身,給了羅林斯、尤金等尚存的四名美國飛行員以極大激勵。羅接替了隊長職務,在最後轟炸德軍倉庫的空戰中,羅像里德樣,降落之後,又駕機去攻擊德軍機場,最後擊毀了德軍的三屆王牌駕駛員,為戰友們復了仇。
好久沒有看到像《空戰英豪》這樣格調高昂、人物鮮活、場面精彩、故事動人的外國戰爭片了。贊賞之餘,我們似乎還可潛心思索,尋找一些有益於我們戰爭片創新的東西。我少年時代就景仰的志願軍空軍英雄張積慧,我大學時代就聞名全國的空軍英雄王海,他們和我軍空軍英豪們的大量戰績,不正是我們今後攝制自己的空戰片的極好素材嗎?在迎接我軍建軍80周年時,大家多厶希望能看到我們自己的精彩的空戰片啊。
Ⅵ 《一個法國女人》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一個法國女人》看標題還是挺能引發聯想的,畢竟法國辣么浪漫,而法國女人是傳說中全世界最優雅的女性,此處可自行網路蘇菲瑪索和伊麗莎白阿佳妮;轉念又一想,法國女人還是傳說中最容易出軌的女性呢,因為這兩個因素,看到標題的瞬間,對影片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Ⅶ 找部歐美電影.動作科幻的.女主角是個修女.男主角保護她去一個地方(大概是3年以前的吧)
《巴比倫密碼》是二十世紀福斯於2008年出品的一部科幻電影。由法國新生代電影導演馬修·卡索維茨(Mathieu Kassovitz)執導,范·迪塞爾、楊紫瓊、傑拉爾·德帕迪約主演。
http://ke..com/view/1899419.htm?fromId=1437741
Ⅷ 《一個法國女人》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一個法國女人》是一部老片子,1995年上映並獲得法國凱撒影展最佳影片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由法國影帝丹尼爾·奧圖耶和法國影後艾曼紐·貝阿共同演出,中文譯名也叫《一生的愛都給你》。
無論是放在今天的china社會還是當時的法國社會,珍娜的行為可以稱得上令人詬病,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這不就是眾多文藝工作者謳歌的人性、自由。關於愛情,關於性愛,本就是自然的產物,就算是人,也逃不過自然的宿命,淪為追求性與愛自由的奴隸。
為之著迷甚至奮不顧身地是愛情,隱忍著的長相廝守也是愛情,一種浪漫而多情,一種忠貞卻寂寞。前者是自然的選擇,後者是道義的束縛,於情還是於理,不僅關於環境的因素,還在於主人公自身的性格。
法國女人生來浪漫多情,沒有那麼多溫良恭儉讓的束縛,她們在戰爭的殘酷背景下,苦於沒有心愛的丈夫的長相廝守,卻又經受著另一個多情男兒的誘惑,單純是為了排遣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空虛,也是情有可原。導演在展現女主和德國男人的性愛鏡頭時,放浪柔情卻又拘謹苦悶,這不就是女主此時的心態——追求性愛的自由和非正牌的男子就得經受精神倫理上的譴責。
這部電影和眾多反映女性的影視作品一樣,滿屏的放浪與忠貞並存,同情與厭惡齊鳴。《安娜·卡列尼娜》也是如此,不僅是法國女人,在同一時代背景下,任何思想自由的、靈魂自由的女人,難免會做出同樣的舉動,這無關倫理,只關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