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生電影 » 八佰電影里姜文描述女人

八佰電影里姜文描述女人

發布時間: 2023-04-30 11:52:33

『壹』 電影《八佰》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管虎執導的戰爭片《八佰》是全球第三部、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影片已於8月21日正式公映。電影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抗擊外敵浴血奮戰的故事。《八佰》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戰爭片,導演強調:「戰爭中的人的個體體驗是最重要的,我更關注人。」影片聚焦戰爭中的「小人物」,他們不僅是普通一兵,也是中國人,在殘酷戰爭的面前,每個人都可能會面對驚慌、絕望,但是戰爭也激發了他們的血性,他們用最英勇的行動來抗擊外敵,即使過去70餘年,「八百壯士」也依舊值得記下這濃墨重彩的一筆。

導演管虎給了每個主要人物足夠的戲份空間,所以大部分角色都立體、豐滿、真實。姜武飾演的老鐵一開始外強中干,只知道逃命,但是經過幾場戰斗下來,他經歷了生死,也看到其他戰友的無所畏懼,他被感動了,也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英勇,這樣的人物前後反差巨大,但合情合理,但也必須是發生在戰場這樣的極端環境中。歐豪飾演的端午,這個人物的成長就更有層次,一開始就是個少不更事的人,別說打仗,打架怕是也經過的不多。初入四行倉庫的恐懼不言而喻,但是幾場戰斗下來,以及山東兵(李晨飾)的幫助和影響,端午的血性被喚醒,逐漸成長為一名勇猛的戰士。

『貳』 八佰電影講的什麼


8月倍受期待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上映了,對於太久沒進影院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驚喜。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太多太多的淚點涌現,相信大家在觀影時都忍不住流淚吧。不過沒去電影院看過《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電影《八佰》講的什麼?《八佰》真實歷史事件又是什麼?
八佰電影講的什麼
《八佰》是由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主要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埋搏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
。「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攜老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
其實這部電影是根據歷史上淞滬抗戰後期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故事改編的,面對數十萬敵軍的400多戰士為震懾敵方故謊稱800人,與敵軍在上海四行倉庫進彎隱祥行四行倉庫保衛戰。參加這場戰役的414名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電影名《八佰》也來源於此。不過文藝作品是可以適當進行創作的,所以電影作品與歷史上真實的八百壯士的故事還是有一定的出入。雖然《八佰》是一場群像戲,但是卻把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心態轉變刻畫得細膩動人。


『叄』 電影八佰講了什麼故事

1、主要講述了在淞滬會戰期間。史稱八百壯頃襲士的中國革命國民軍第三戰區88十524團一個營固守蘇州河畔抵抗日軍的故事。該片十分的具有抗日氛圍,弘揚了中國革命精神。

2、是淞滬會戰後期,國民黨節節敗退,蔣介石為了體面,好爭取外援,特令其嫡系,老鄉兼黃埔一期的孫元良死守。但是孫元良覺得不太安全,就忽悠上司說留一個營打打就行了,他跑了,後來老蔣一見孫元良大吃一驚,說你怎麼逃回來了,孫說自己經過上級同意了。

嫌橋3、四行倉庫背靠租借,當時日寇還不想和英法翻臉,所以不願強攻雀者兄,就留了幾個小隊監視,佯攻。

『肆』 八佰這部電影究竟講了怎樣的劇情

《八佰》主要講述在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和普通戰爭片相比,他更加重刻畫人們對戰爭的認知:沒有國,哪有家。

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在上海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當時的戰爭很激烈,中日雙方交戰三個月,為了保存軍事力量,迷惑敵人,謝晉元對外號稱有800人,而「八百壯士」因此得名。在這一戰中,沒有人退卻,沒有人逃跑,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身後有家人,有朋友,有同胞,所以他們誓死守護四行倉庫陣地,力戰四天四夜,擊退日軍六進攻,可歌可泣。

《八佰》給了觀眾強烈的情感沖擊,讓人覺得它不是一部簡單呈現歷史真實事件的戰爭電影,而是一部帶給大家許多「意義」理解的作品。它讓人更好地理解了「家國」的意義、「壯士」的意義、「軍民頑強抗爭」的意義以及「捨生取義」的意義。

『伍』 八佰電影簡介

該片取材自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在明知毫無援軍的情況下堅守陣地,英勇作戰,以少敵多,和敵人血戰四天四夜,最終用鮮血譜寫出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戰歌。

故事的背景是淞滬會戰中國民黨大部隊已潰敗,退出上海,民黨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殘余部隊據守四平倉庫。

影片中的軍人,以血肉之軀堅守陣地,打退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粉碎敵人妄圖3個小時拿下陣地的企圖。

關鍵時刻,一個個鐵血男兒,渾身綁滿了手榴彈,一個接一個喊著自己的籍貫和姓名,縱身躍入敵軍陣營,炸毀坦克,保住陣地。

這一幕幕,讓蘇州河對岸租界內的中外人士無不為之動容,也讓觀影者落淚。

『陸』 電影《八佰》中有哪些細節打動你

《八佰》一刷看震撼現場,二刷看細節,這些動人細節你發現了嗎?

作為影院復工後上映的第一部大片,《八佰》沒有讓觀眾失望。截至目前,票房已經突破6億,僅周六單日票房便突破2億,破2020年單日票房全球紀錄。給剛剛復甦的電影市場打了一劑定心針。

四、不再沉默的歌女

影片中有位中俄混血的歌女,夜夜在對岸的燈紅酒綠中吟唱,她聲音婉轉動聽,是倉庫里戰士們每日溫暖的慰藉。

她看得見對岸戰士的一舉一動,除了特意為他們唱歌,還在一片議論聲中給軍資籌備處留下一疊現金,面對身旁嚼舌根的婦女,她只回應一句:我父親是中國人。

這場戰役,不只是「八百壯士」的戰役,而是全部中國人的戰役,只要身體里流淌著國人的血液,內心都會有種激盪與凝聚,都不會置身事外。


五、穿越時空的味覺記憶——酒釀圓子

影片在一位老太太的溫柔講述中緩慢開場,四行倉庫的戰爭時,她還是個孩子,留在記憶里的畫面不是炮火紛飛,而是那碗甜甜的酒釀圓子。

後來在對岸擁擠嘈雜的人群中,隱約聽到小女孩喊叫著吃酒釀圓子的聲音,心中一酸,或許對面還是少年的小湖北來到上海,也是想吃上一碗正宗的酒釀圓子。可他只能在戰壕中飛速成長,與嚮往的生活擦肩而過。

也許老太太記憶里的這份甜,就是像小湖北這樣的少年戰士拼盡全力守護來的。八百壯士,身處地獄,守衛天堂。

這樣的細節在影片中還有很多,謝團長的家書,陳樹生空缺的照片,對岸歌女的吟唱...《八佰》在細節處理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更多的動人細節,還是應該由觀眾親自挖掘,因為觀影後的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八佰》還在持續熱映中,影片不僅有恢宏震撼的戰爭場面,還有值得細挖的細節。喜歡探究細節的網友也許已經買好了二刷的電影票,等待挖掘更多驚喜。不想被劇透的觀眾,還是早點去看吧。

『柒』 《八佰》受熱捧,票房能否超越《戰狼2》

電影《八佰》正式上映已經三天了,目前網路評分已經超過了《戰狼2》,票房也已經突破了五億,這樣的數據確實很可喜,有人甚至開始暢想未來的票房數據有望超越《戰狼2》了,不過認真對比兩部電影就可以得出確切結論,那就是《八佰》的票房絕對不會超過《戰狼2》的,因為《八佰》有一點明顯的劣勢,始終無法和《戰狼2》相比!

還有過於真實的情節就是為了塑造逃兵們最後也有愛國情懷,需要前期讓這些逃兵看起來很普通,都是很三俗的士兵,所以影片中描寫的羊拐是老兵油子,老算盤貪生怕死,而最低俗的就是老鐵了,他在描述女人的那段話非常不適合孩子們看,而且影片最後給士兵們洗澡時,也很真實,所以《八佰》真的是成也“真實”,敗也“真實”,這樣真實的效果肯定不會成為社會極力推崇的愛國教育電影,也絕對不會達到《戰狼2》那樣的票房記錄了!

『捌』 求電影《八佰》最後王千源問姜武哪個感覺的完整對白,謝謝

對白如下:

王千源:告訴我,到底是啥滋味。

姜 武:眼睛瞅著腦瓜子就迷糊了, 一把抓上手裡香噴噴。水潺潺的軟乎,身子呢就憋不住的哆嗦。

王千源:真好,下輩子好好嘗嘗這滋味。

『玖』 電影《八佰》老鐵和羊拐講摸女人那段台詞

水潺潺的,滿手香噴噴的,身體一抖嗦。

『拾』 有人認為姜文再也拍不出像《讓子彈飛》這樣的電影了,你怎麼認為呢

我並不這樣認為。

《讓子彈飛》是一部姜文「要站著把錢掙了的影片。」

眾所周知,姜文是個慢工出細活的導演,《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前兩部被封為神作,卻因種種原因未能上映,還曾一度遭禁。

而當姜文正打算憑借《太陽照常升起》揚眉吐氣時,卻因電影太過文藝,雖然叫好,但票房卻異常的摻淡。

所以姜文痛定思痛,打算拍一部,讓觀眾老爺看了就覺著爽的電影。

才有了《讓子彈飛》。

從《讓子彈飛》里能看出姜文就是要爭回一口氣,不然開篇也不會把久石讓老師給《太陽照常升起》的同名主題曲,再用一次。

《讓子彈飛》後,姜文拍了部《一步之遙》這是部屬於他自虧此培己的電影,原因很簡單,《子彈》讓他掙夠了錢,肆意揮霍下,把自己心裡的各種私貨放出來,看看這個市場有沒有同類人。

最後打著《讓子彈飛》續作的名號,雖然票房尚可,但口碑兩極化,屬於一部不太討喜的個人電影。

2018年姜文用小說《俠影》拍了部《邪不壓正》,這回姜文徹底玩嗨了,滿屏的荷爾蒙。

他自己采訪時說,這是他拍給自己孩子的電影。銷唯

咋說呢,《邪不壓正》姜文還是在玩票。

姜文的才華毋庸置疑,但我們應該多給他點時間,畢竟這老小子跟我們一樣,徹底玩嗨了之後,自然就會主動找回家的路。

畢竟縱觀姜文導演的系列作品,正經上映的也不過三部。

我們有理由期待姜文下一部作品或者下下部作品是咱們所期待姜文的電影。

我記得姜文好像是摩羯座的,與其從電影「評分」上了解姜文,不如從 星座 角度分析下姜文的電影為什麼會是這樣。他的性格與作品間又為何產生了這些張力和矛盾。

別去看姜文說了哪些漂亮話或又做出什麼出格舉動,從魔羯座角度出發去理解,這些「不懂」十之八九都能說通。

魔羯座的內心永遠藏著一個孩子。

年紀越大,孩子的身影顯露得越明顯,而如果你見到的摩羯給你留下這樣的印象,那說明你們還不夠熟。越熟悉的人,摩羯越會放下高冷的姿態。

摩羯的高冷可以說是被迫養成的。面對紛紜的人情 社會 ,不懂變通、不會說話讓他們在這個世界處處碰壁,為了掩飾內心的自卑感,他們選擇面無表情地沉默著,讓人誤以為很是成熟。這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換種褒義的表達就是年輕人的害羞。

等到他們年紀慢慢變大,閱歷逐漸加深,摩羯的好學本性和堅韌會幫助他們學會怎麼面對這個世界,這個過程是極為漫長的。可能有個零界點,他開始顯露出與過往不同的玩鬧個性,好像戴著一副面具。而在內心深處,他仍不過是一個單純的孩子。

最典型的摩羯座的例子莫過於周傑倫。

他二十歲出頭時創作的那些苦情歌,能把人聽出淚來,讓人誤以為這小夥子恐怕過於成熟了。再加上那副酷酷不說話的樣子,深沉、嚴肅得很。

再看看姜文,很年輕的時候就創作出《陽光燦爛的日子》和《鬼子來了》這樣的經典,以及《芙蓉鎮》、《紅高粱》等主演的電扒搏影,根本看不出他才二十來雖。這其實就是他在年輕的時候選擇用「深沉」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創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小時候的面具戴多了,他也就比很多人懂深沉,也比很多人了解人性。

等到年紀大一些,看得多了,本性便開始「暴露」。對周傑倫來說,這個轉折點是專輯《我很忙》,《我很忙》與之前周傑倫發行的專輯最大的不同在於,創作心態變得年輕了,甚至開始「玩」音樂,歌詞也不再是一貫的周氏苦情歌套路,加入了許多活潑、可愛的元素。

也是從這張專輯開始,周傑倫徹底轉變了曲風。許多人因此指責周傑倫「江郎才盡」,認為他的黃金時代停留在了《依然范特西》這張專輯(甚至更早,比如《十一月的肖邦》)。

看看姜文呢?他的轉折就是那部《太陽照常升起》,這部電影之後不是就有好些人說他「江郎才盡」了么?

為什麼他後來在采訪中說《太陽》是上帝送給他的禮物,因為那裡面想表達的,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我的理解是一種「瘋狂」,一種不羈的孩子心態,只是放到電影中的「大人」身上後,很多人就開始過度解讀,從而忘卻本質了。

當然,很多人說他的轉折是《一步之遙》,因為觀眾那部電影的罵聲似乎更多。但在我看來《一步之遙》是放得更開了(姜文更任性了),因而失去了一些電影應該具備的東西。當然,我主要的依據還是姜文自己更喜歡《太陽》來定的。

所以,別看姜文講起話來一本正經,漂亮的話一抓一大把,滿屏幕北京爺們的陽剛氣都快溢出來了。我覺得他的內心其實還是個孩子。後者是本性,前者不過一副偽裝的面具。故作深沉的青年突然決定做自己,怎麼眾人就不能理解了呢?

我們回過頭來看,如果一定要求姜文拍一部大家喜歡的電影,那麼他要麼回到那個「深沉」的年輕時代,要麼用好萊塢的製作方式(套路)繼續來一部《讓子彈飛》,他倒是「站著」掙了你們的錢,你們也爽了,但是你們很可能將一個人的真實潛力給框在「規則」底下,讓中國少了一部「姜文」作品!

他對藝術的堅持,比張藝謀更烈。不管什麼投資人,都不能讓他妥協到,嚴重影響自己片子的藝術質量。他現場改劇本的惡習,跟王家衛一般。(讓子彈飛里有一段,大家在六子墳前說的話,精彩不精彩,經典不經典?那是臨場寫的。當時拍了一整天,這個場租的時候到了,第二天不能再用,姜文一直覺得味道還不夠對。就在景點關門前的幾十分鍾,他寫出了這些對白。)他的片子還被禁掉,乾脆上不了映,在《讓子彈飛》之前,更是拍一部賠一部。(據說有個投資人第一次來片場視察的時候,賓士車隊,保安環繞。最後一次來片場,自己一個人打了個車過來的。)在拍《太陽照常升起》的時候,投資人對片子要求頗多。要有美女,要有性,要有啥啥啥啥。姜文導演全都滿足了,然後片子出來,大家都說看不懂。所以,到《讓子彈飛》的時候,投資人表示你愛咋拍咋拍,觀眾能看懂就行。有這樣的創作自由度和創作前提,才有我們看到的《讓子彈飛》。而現在,你說還會不會有另外一部《讓子彈飛》?《邪不壓正》里的彭於晏的肉體看到了沒?許晴的熟女風情看到了沒?當投資人對姜文導演的期待,不再是不賠本就行,而是把他當成票房保證的時候,創作就不可能完全自由。與此同時,有了一部《讓子彈飛》,姜文就像另外一個陳凱歌,不管這部賺不賺錢,下一部一定有人投。他又不像馮小剛那樣簽了對賭協議(我覺得那相當於精神上的賣身契),沒有對票房的極度渴望。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指望他不顧自己的藝術追求,老老實實拍爽片給你看?從《邪不壓正》可以看出,姜文仍然是那個想要站著把錢給掙了的姜文。掙錢重要,但站著更重要。由此而來的擰巴,相信會在他餘生里不斷重復。

很難說。

估計玄乎。

本來,

姜文是一個很令人期待的導演和演員。

但是,

看了《邪不壓正》之後,

我完全失望了。

故事,畫面,表演,等等,要什麼沒什麼?

完全不像是姜文。

那個曾經貢獻過《鬼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讓子彈飛》的姜文,

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即便是《太陽照常升起》,看的有點不明不白的,

但還總算是有些想法。

《邪不壓正》不能說沒有想法,

但總覺得離電影很遠,找不著感覺。

為什麼呢?

這些年,

隨著中國電影的不斷進步和年輕人的崛起,

一個可悲的現象是,

中國的幾個大一點的導演,一個個都衰落了。

他們本來應該有所成就,應該有更大的成就,

同時,在世界電影面前托舉起我們國家的電影。

但是,他們一個一個都衰落了。

張藝謀變成了只會排大型開幕式的形式藝術家,

即便是拍電影,也都拍得和開幕式差不多。

馮小剛就別說了,從沒文化到有點電影文化,

結果,剛剛找著感覺不久,又栽倒在大師的陰影和道德、人性、法律的泥潭裡。

賈樟柯一直堅持電影的藝術性,可最近一是有點動搖,再就是老師那個樣子,

一點變化和進步,都不明顯,人們難免會不大買賬。

陳凱歌本來很有文化感,但去年看了他的《妖貓傳》,也大失所望。

所謂的 歷史 ,所謂的文化,完全成了空殼。

似乎在告訴我們,陳凱歌本人也差不多成了空殼。

剩下的這個姜文呢,也讓人很難打起精神來。

原因如下:

一是大師情結嚴重。

二是自我感覺過好。

三是過度相信自己。《邪不壓正》姜文又是導演,又是編劇。

四學習不夠。好萊塢,韓國,印度,審甚至伊朗,都沒好好學習。對那些大師沒好好學,對那些新秀,可能根本沒有在意。

五閉門造車的多。拍一部電影,完全憑自己一拍腦袋,缺乏外界藝術因素介入。

六藝術追求上有點走火入魔。本來拍得就怪,後來專門為怪而怪,哪有成功之理。

七世界在變,而他已經固化。

當然,話說回來,也不能完全否定了姜文,

說不定哪天忽然開竅,那個另類的,有內涵的,獨特的

——姜文,會忽然再現呢?!

也說不定。

在《讓子彈飛》之前,姜文的是影視圈幾大最坑投資人的華語導演之一。

我記得,有人把坑的程度做了個排名,姜文貌似是第二名還是第三名。

影視投資的邏輯,跟創作邏輯是不一樣的。不是說,好作品就一定有錢賺。

一要看拿票房的能力,二要看省成本的能力,三要看縮短投資周期的能力。

(這個大家都懂的,投資理財產品的時候,肯定要看收益率,還要看投資年限,以及看管理費的比例。

所以,世上最坑的所謂投資之一就是理財險,年紀輕輕的時候買進去,七老八十的時候付給你,通貨膨脹都不知道多少倍了。)

《讓子彈飛》說好的,大部分只是在相比較之下,看懂電影的。

簡單來說,只是電影里的劇情你看懂了。看的熱血沸騰,看得一個開懷。

但如果說《讓子彈飛》只是姜文想來彌補《太陽照常升起》的票房呢?所以拍了一個大嗨片,讓觀眾看的過癮,票房起來了,之前的虧損也補上了。

之後的《一步之遙》、《邪不壓正》其實就是姜文自己想拍的的電影了。也不難看啊。

《一步之遙》講的也就是馬走日因為吸了鴉片出了車禍把完顏英給害死了,但自己因為心虛不敢說出真相,又因為項飛田和武七怕把自己的醜事抖摟出去,而想方設法將馬走日置於死地的故事。

《邪不壓正》講的就是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大仇得報,過後卻盡是迷惘。很簡單。

只不過是影片中的一些橋段,讓觀眾難以理解所以才覺得無聊透頂,沒有意思。但這是電影,而不是語文的閱讀理解。它本身就是藝術。而對於藝術來說,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我只能說姜文是一個藝術工作者,而不是電影商人。

這你可真小看姜文了。

很多年前,我看過一個關於崔健的紀錄片,作為好友和曾經的合作者(姜文電影《鬼子來了》的配樂是崔健做的),姜文也在被采訪者之列。我記得他當時是這么說的:

同樣的評價也可以放在姜文自己身上:如果僅僅把簡單意義上的「好看」當作判斷電影好壞的重要標准,他能把電影拍得非常好看,這對他來說不是個難事。

姜文曾經說過: 《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我的禮物,《讓子彈飛》是我送給觀眾的禮物。 可見他心中的高下。

《讓子彈飛》,無論姜文在裡面加了多少「私貨」,也無論大家從中解讀出了多少意義與思想, 僅從敘事架構上看,它就是一個孤膽英雄(相對而言)深入敵後,智斗實力幾倍於己的惡霸的故事 ——用姜文自己的話說:像西部片—— 它是一部符合商業電影敘事規律的電影。

可是, 以姜文的野心與才華,「符合」規律恐怕並非他之所願,「打破」規律才是。 或許《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就是他在證明自己可以拍商業電影之後的「打破」規律之作,而非題主所謂的「江郎才盡」之作。

所以,也可以說,那些把《讓子彈飛》奉為無上經典的觀眾,其實並不真正懂得姜文。

我認為一切皆有可能。

《陽光燦爛的日子》鋒芒畢露。

《鬼子來了》才華橫溢。

都是在影像表達的語境內對姜文的評價。

《太陽照常升起》時的姜文像個詩人,像個站在夕陽下,滄海前的詩人。

《讓子彈飛》時的得姜文像個米其林三星的廚子,弄一部無尿點、荷爾蒙狂飆的商業電影如探囊取物,手到擒來,食客拍手叫好,稱贊聲絡繹不絕,至於政治表達這次卻變得語焉不詳,學會了藏;或者說觀眾學會了牽強。

《一步之遙》的姜文像個瘋了的詩人,沒那麼可愛了。

《邪不壓正》的姜文像個在精神病院里還沒有恢復的詩人。

你問他還會不會拍出《讓子彈飛》一樣的作品,誰都說不好,誰也沒有料到《太陽》之後會有《子彈》,誰也料不到《邪不壓正》之後,會有什麼。

傳聞馮小剛曾表示姜文拍商業片是對自己最大的威脅,不知道這件事是真是假,也不知道馮小剛的說法是真是假。

姜文是一個不能按常理度之的人。因為他似乎並不在乎外界對自己的評價,或者說,他營造的人設是不在乎外界評價,至於他是否會親手打破這種人設,或者直到隱退都維持這種人設,我也不得而知。

作為一名姜文的粉絲,有必要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其實就姜文本人而言,他的生長環境和藝術品位決定了他不屑於拍那種直來直去的商業片, 《讓子彈飛》的成功其實是姜文對市場的一種妥協,為了給那些說他不能拍商業片的人看,他是有能力這么做的。

而就算是這樣一部在商業上大獲成功的電影,姜文也並不是和其他商業片導演一樣給觀眾講一個簡單的故事,而是在其中夾雜了許多隱喻作為個人觀點的表達,他骨子裡的文藝屬性是不允許他直白簡單的講一個所有人都看得懂並為之一笑的故事的。 而《讓子彈飛》能夠取得優秀的票房我認為是姜文在商業和藝術中找到了那個完美的平衡點,就像劇中的台詞所說的「站著把錢掙了」,姜文其實一直想追求的都是這個境界,他是不甘於向資本低頭的,電影對於他來說其藝術性遠遠超過其商業價值。

而後來的《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顯然姜文又走回到了老路上,他對普通觀眾對電影藝術的鑒賞能力是高估了的,更多觀眾其實只是希望看到一個好故事,一個看得懂聽得明白,直白簡單的故事,所以這兩部片子的票房撲街也就沒什麼意外了。

姜文作為一名有思想有藝術表達能力的導演,他一定會在藝術和市場這個天秤中繼續 探索 下去,相信憑借他的聰明才智應該在不遠的將來一定能夠找到那個可以讓他「站著把錢掙了」的平衡點!

這題也沒必要針對姜文一個人,放眼望去,張藝謀、陳凱歌也一個毛病,包括這兩天推出新作的賈樟柯,也憑借著一部《江湖兒女》躋身到了過氣且不會拍電影的油膩男導演之列。

我們先說姜文,姜文其實最沒什麼好說的,他就是一個沒什麼大文化的自戀直男,這話聽起來很武斷,倒也不是黑他,其實還真就是這么回事兒,有時候影評人都不敢自詡影評人,姜文可是敢自詡大師導演的,但他的自詡,在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包裹之下,又似乎奇怪得可以讓人所接受。他執拗、對新事物不夠敏感,也不如弟弟姜武懂得為人處世。事實上,他那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姿態放在其他任何一個導演身上,都會被罵得拫慘。

摩羯座的內心深處其實永遠藏著一個孩子,他們高冷的姿態可以說是被培養成的,面對這個紛繁的 社會 ,他們也許並不那麼懂得和解與變通,為了掩飾內心的自卑感,只好選擇面無表情地沉默著,讓人誤以為是成熟,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至於《讓子彈飛》的好,其實也不至於到達驚世駭俗的地步,但還是讓絕大部分觀眾高潮了,這部電影里滿是姜文的個性,一個人怎麼能這么霸道的自戀,這么自戀的霸道,這么自戀而霸道而讓人喜愛呢?也正因為他的個性深處是敞亮和單純。

我始終認為姜文是一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男人,他的魅力正在於他身上那種外化的粗條雄渾的男人味兒。就作品來看,《一步之遙》給我的感覺就是荒謬、荒誕,它並不能算是一部一流的作品,但卻表達了姜文導演絕對的誠意與自我堅持。這也是姜文這個人難能可貴的地方。怪誕、看不懂並不能作為片子好壞的評判標准,導演也的的確確不是在講一個簡單的故事,而是通過大篇幅的鋪墊和符號去解構一個簡單的故事。

至於這種看似小題大做的方式是不是徒勞,四年前我對這種說法是持否定態度的,當時看到大家一水兒批《一步之遙》,我很難過,很心疼這位飽受非議的大老爺們兒。我認定這部《一步之遙》是屬於姜文導演的深奧枯燥的干貨,只是觀眾沒看懂而已,甚至還給出了「普通玩家選用標准配置,高級玩家自定義」的高度評價。

後來又看了很多類似的拼貼式「雜碎片」後,我才清醒的認識到,這種所謂的荒謬、荒誕感其實說白了就是不扎實的體現(Cult片里另說),可能是劇作上的不扎實、人物上的不扎實,甚至可能是製作團隊試聽語言創作上的不扎實,簡言之就是bullshit。在不久前《邪不壓正》的豆瓣評價里,看到某友鄰說,「不能因為導演還是個任性的孩子,觀眾就陪他一起裝傻啊」,是的,如果《一步之遙》能打60分的話,《邪不壓正》在我這里最多隻值40。

電影說到底是敘事藝術,要講究起碼的邏輯。賈樟柯的電影也好,姜文的電影也罷,除了扎扎實實寫小人物故事的電影和帶有自傳成分性質的電影之外,其它口碑幾乎都不盡人意,說白了,就是敘事邏輯太差。一旦把電影拍成蘿卜白菜一鍋亂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然觀賞性極差,姜文很多片子都是這樣,賈樟柯也一樣,只是沒姜文那麼明顯。

就賈樟柯新作《江湖兒女》來看,講了一個簡單的現實主義故事,主人公是三線城市的邊緣小人物,這樣的故事想要講得有趣,一定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但賈導還是選擇了一味地販賣民俗、用江湖義氣來自欺欺人、借拽些其實與角色並不相關的時代符號來做生硬填充擴句,不斷地重復自己,學人家大導把老婆變女主,可你老婆的賣相一言難盡啊!

楊德昌之所以是華語電影大師,就是因為他在敘事上的滴水不漏,知道即便是面對錯綜復雜的故事,也一樣能從各個層面上組織精妙又精細的敘事,編織成渾然的作品。再看姜文電影里對於女人的描寫,看似風情又性感,也的確是風情又性感,可他的方式是「直給」,並不像希區柯克那種調情高手,也只是讓女人撅屁股、弓身子,這其實是A片風格。

姜文這幾年的「爛片」共同特點是想像力超豐富,我也承認那些天馬行空存在一定的高光色彩,像《邪不壓正》中的飛檐走壁,整部電影的形兒彷彿都是做了提拉的,氣兒在上面,這很高級,可惜敘事跟不上,也就把這零星的高光色彩消耗殆盡,使影片顯得不倫不類。

我大致還是會認為,姜文是好導演,但好導演,同樣會拍出差的電影。尤其是全憑沖動、激情和自信創作的導演。姜文的以後,我持一個悲觀的態度,人,真的要服老、服輸。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595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73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4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6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283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34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46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74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67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