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女人不配做母親的電影
① 韓版《小森林》:女人都應該活成這個母親的樣子
韓版《小森林》播出以後,遭到很多吐槽,其中的槽點之一就是那些讓人沒有任何食慾的飯菜。而在日版《小森林》中,市子的每一段飯菜都堪稱美食紀錄片,讓觀眾們大飽眼福。但是日版中關於母親這一暗線卻著墨不多,最後也沒有什麼交代,給觀眾留下了一個懸念。
韓版《小森林》則補充了這個空白,對媽媽的形象進行了著重刻畫,其光彩甚至超越了女主,媽媽這個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韓版中對媽媽這一角色主首握要進行了如下補充:
1. 婚姻不被母親祝福,因此和女主的外婆斷絕了聯系
2. 丈者寬慶夫病逝後,一個人在鄉下一邊務農一邊養育女兒
3. 女兒高中畢業後,說要離開小森,去大城市生活。媽媽先一步選擇了離開,去做曾經因為早婚而放棄的事情
韓版的媽媽是文素麗扮演的,優雅、堅強、睿智,幾乎是以身示範: 一個女人可以活得多麼通透,一個母親可以過得多麼堅韌。她做到了很多女人都很難做到的事。
1、 為了愛情不惜和父母決裂的勇氣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婚姻因為得不到父母的祝福而夭折。
比如我們熟知的大詩人陸游,本來和自己的表妹唐婉郎情妾意,甜甜蜜蜜,卻得到了陸母的強烈反對,拗不過母親又不敢對抗的陸游只能違心的休了唐婉。多年之後,兩個人再次見面,唐婉已經另嫁他人,陸游只能將內心的思念之情抒發在詩歌里,直至晚年,仍然對唐婉念念不忘,可謂因此痛苦了一生。
一邊是難以割捨的親情,一邊是至高無上的愛情,《小森林》中的媽媽堅定的選擇了後者。這並不意味著她將愛情凌駕在親情之上,而是因為她更清楚自己的內心,相信自己的選擇。內心堅定的人,才會在面對愛情時更果斷,更勇敢。
堅持自己對愛情的選擇,而不是對父母言聽計從,這才是思想成熟和獨立的標志,也是對自己獨立人格的尊重。
在《死亡詩社》中約翰·基廷先生說「醫學、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
也許在別人眼裡,她真的很不幸,愛人早逝,自己只能通過務農的方式來養育孩子,無法給她大城市的優越生活。
她後悔過嗎?女兒問她「你想爸爸嗎?多和外婆聯系吧。」她笑了笑,奮力將吃剩的西紅柿核扔到田地里。「就這么誰手一扔,明年就能結出西紅柿,多神奇啊。」
人的命運也很神奇,兩個人在決定相守的那一刻,誰也不會知曉今後將發生什麼。雖然發生了不幸的事,如同在人生路上不小心跌入泥淖,但是她已經在泥淖里重新發芽結果,生活的很好。
2、一個人養育孩子的魄力
她很優雅,也很美麗,從電影的情節中可以推斷出,她會做焦糖布蕾這種甜品,說明她至少不是在農村長大的。
但是丈夫生病後,她卻陪著丈夫來到這個閉塞的村莊養病,丈夫病逝後,既沒有改嫁,也沒有選擇回到大城市,而是帶著年幼的孩子繼續在村子裡生活,一邊務農,一邊陪伴孩子長大。
雖然農巧孫活很累,條件也很艱苦,媽媽卻會就地取材,利用時令鮮蔬,為女兒准備美味可口的飯菜。在孩子心情不好時,還會做一些精緻的小甜點哄孩子開心。這些充滿愛的食物給女兒的童年帶來了優越感,也讓她在人生灰暗的時候充滿了豁達和勇氣。成年後,女兒工作、感情受挫,回到家鄉後,靠著對兒時食物的回憶並親手烹制才慢慢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媽媽當時的選擇是對的,雖然這里交通不便,信息落後,但是她卻將女兒「種在了這里」,這里的一草一木都能成為她人生路上的強大支撐。
女兒歸家後,媽媽從遠處寄來菜單,指導她做飯,可見雖然表面上斷了聯系,實際上卻關注著女兒的一舉一動。
梁啟超說,「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
一個堅忍的母親能夠給孩子深沉又無言的愛,讓她沒有因為父愛的缺失變得性格古怪,也沒有因為從小生活在小村莊而在大城市中迷失自我。雖然女兒惠媛在大城市裡的工作、感情都不是很順利,但是她卻在不斷地思考和反省中來修正人生,找到了另一種更有意思、更有趣的生活方式。
3、對夢想的執著和堅持
女兒臨近高中畢業時說要離開這里去大城市,卻沒想到媽媽卻先一步離開,離開的原因劇中有交待,去做「年輕時因為早婚而放棄的事情」。
她沒有讓自己的夢想淹沒在艱辛的生活中,十幾年過去了,女兒終於長大可以自立,她也可以自由的追逐自己的生活了。
她沒有因為年齡而膽怯,沒有因為時間久遠而退縮,將近二十年的農村生活並沒有磨滅她的夢想。也正因為心中不滅的夢想,她才能淡然的過著艱辛的生活,面對命運的捉弄卻甘之如飴。有夢想的人在生活中才會滿懷希望。一個內心充實的女人,除了忠貞不渝的愛情,除了堅守對孩子的責任,還有對夢想的堅持和執著。
因為她明白,人生的意義只能依靠自己而不是別人來實現。只有去過不讓自己遺憾的人生,生活才會更有意義,才不會辜負那些愛我們的人。
賈平凹說「人生得也罷,失也罷,成也罷,敗也罷,只是心靈的那泓清泉不能沒有月輝」
夢想能將我們從庸俗的生活中拯救出來,每一天都有希望,才能過得安心充實,沒有遺憾。
有一句話形容韓版《小森林》中的媽媽特別貼切「有一種女人,世界待她們如草芥,她們卻綻放如玫瑰。」就算跌落在塵埃里,她們也能在最貧瘠的土壤里綻放出芬芳。
影片最後,媽媽應該是回到了小森,和女兒重聚,雖然電影沒有交代,但是她肯定是夙願已了,重新回到小森開啟新一段生活。
② 別具一格的復仇電影,所謂為母則剛,上演的是母性的獨角戲嗎
《一個母親的復仇》純粹的女主戲,探求法律之外的正義,印度對女性權益侵犯的案例太多,法律又滯後,本片的出現也算是一種聲援與反抗。結尾處母親手刃侵害女兒的凶徒的一幕,看的人揪心淚目,雖然算是別具一格的復仇電影,前面太拖沓,後面的復仇也不夠精彩,最後的暴力解決也不夠引人深思。最後也沒有反應印度的社會問題。還真是一個女人撐起了一場戲!
一直覺得印度電影的社會寫實玩的很棒,沒想到這樣一部女性復仇片也讓我拍手叫好。人性和法理,暴力和正義,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選擇,鋪呈在真實案件和悲慘事實之下的,更多的是一種暴力美學渲染之下的母愛的輝煌,以及社會意識的覺醒,在秩序失效的世界中,以暴制暴是唯一的解決之道,在印度當下這個本就不平等得社會之中,更顯得難得可貴。
母親的心理歷程不同的階段的變化演技很好,簡直就是一顆催淚彈,淚點和燃點都很到位,雖然太理想主義,不過惡有惡報也挺大快人心的,後媽能做到如此更是不容易。現實中的悲劇在電影中得到慰藉,也是電影意義所在,希望正義永遠不要缺失。《一個母親的復仇》的表皮是高智商犯罪,情感蓬勃到催淚,終究回歸的是母愛的偉大。
這部電影雖然是走得商業路線,大量背景音樂的鋪陳,戲劇化的情節,極具主觀煽情,但是電影中的作為弱勢一方的女性力量依然還是打動人心!飾演母親的演員演技非常棒,眼睛裡真得有星星閃爍,其實母親的復仇計劃談不上多高明,警察的人設也存在比較明顯的bug。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影片帶給人的震撼,畢竟:神不會無處不在,所以才創造了母親!正義到不了的地方,還有母親!
③ 一個傻媽媽與孩子的電影
《櫻桃》苗圃演的
劇情介紹
母愛是世界上最普通又最偉大的情感,它會使平凡變得崇高。 南方的大山裡有一個村子,村裡有一個先天智障的年輕女人,名叫櫻桃。櫻桃是美好的,她有一顆金子一樣純真的心靈,還有一副清水芙蓉般的相貌,就像她的名字一樣。 櫻桃已經嫁人了。丈夫名叫葛望,是個小兒麻痹症患者,走路一跛一跛的,人也長得瘦小單薄。由於智力上的原因,櫻桃除了會放放豬喂喂雞,別的什麼都不會做,全家就靠葛望一個人維持生活,因此日子過得相當清苦。 艱苦的生活並不能泯滅櫻桃作為女人的天性。她喜歡孩子,喜歡得無以復加。一看到孩子就想抱抱摸摸,不管那是誰家的孩子。可是孩子們都很怕她,怕她這個"傻子",一見到她,立刻跑得遠遠的。為此不知鬧出了多少笑話。 出於女人的天性,櫻桃特別想自己生一個孩子,因此特別熱衷於跟丈夫做房事,每次房事後,還要到鏡子前邊照一照,看看是否懷孕了。櫻桃家裡有一張年畫,畫上是一個胖娃娃笑呵呵地舉著一條大鯉魚。後來有一天,葛旺發現家裡的年畫被撕了一個洞,那個胖小子不見了。原來,櫻桃把它貼在了自己的肚子上,見人就撩起衣服說,表明她有了孩子了。葛望為此十分惱火,又想起櫻桃以前的種種"罪行",竟把櫻桃趕出了家門。 就在這天夜裡,櫻桃撿到了一個被人遺棄的女嬰…… 有了孩子的櫻桃,立刻煥發出母親的天性,就像一個生過孩子的熟練母親,嘀嘀咕咕地跟孩子說話,給孩子把尿,還給孩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紅紅。 葛旺本來就想要個孩子,櫻桃生不了撿了一個也不錯,因為是個女嬰,葛旺就很不情願。而且,自從有了紅紅,櫻桃就不願意和他做房事了,每天無論在家還是外出,無論吃飯還是睡覺都抱著孩子不離身。葛旺覺得只有把紅紅抱走才能回到以前的生活,便想方設法要把她送出去,櫻桃死活不肯。後來有一天,葛望終於趁櫻桃熟睡的時候悄悄地把紅紅抱走,送給了一對開著一輛紅色小汽車的城裡夫婦。 櫻桃醒過來,發現紅紅不在身邊,馬上就朝村外跑,恰好看見了紅色小汽車,不顧一切向車追去。車越開越遠,櫻桃還是窮追不舍,一直追到了城裡。在漫無邊際的城市裡,她一輛一輛地敲打著停在路旁的紅色小汽車…… 費盡周折,紅紅最終回到了櫻桃的身邊。 紅紅漸漸長成了一個機靈可愛小女孩。她就像那群小豬一樣離不開櫻桃。在紅紅的記憶里,這是她一生中最幸福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紅紅上學了。她知道自己的媽媽是個傻子。她也常常因此受到同學的欺辱。她為此感到羞愧和痛苦,也為此討厭甚至怨恨w櫻桃,還經常斥罵她。有一天,紅紅為了不讓櫻桃到學校來,鎖上了家門。不料這一天下起了雨。櫻桃為了給紅紅送傘,從窗口跳出來,跑到了學校。後來因為一個男同學嘲笑櫻桃,紅紅便和那個同學打了起來,櫻桃見紅紅挨打,馬上過來幫忙…… 當晚,被打的同學家長來到葛家要陪醫葯費,陪不出就亂砸東西,葛旺一氣之下拿起棍子就打櫻桃,葛紅哭了沖過去抱住爸爸的腿喊道:"爸!別打啦!是我不好!要打就打我吧!"那些人實在看不下去就悄悄走了。這時,葛旺一把抱住櫻桃痛哭起來:"對不起,是我沒出息,家裡太窮!沒錢!讓你們受苦了!小紅啊,你長大一定爭氣啊!" 葛紅對櫻桃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有時還幫母親洗頭,彷彿又回到從前他們那樣趕著小豬,哼著山歌的幸福時光…… 這一天,紅紅病了。 為了給紅紅摘她愛吃得野櫻桃,櫻桃失蹤了,不知是死是活。 "……從小到大,娘為我吃了那麼多苦。她是那麼疼我,怕我餓,怕我冷。在我很小的時候,她每天晚上都要拍著我睡覺。人們都說娘是傻子,也許她真的很傻。可是,作為母親,作為媽媽,她卻有著一顆比天還大的愛心!我真後悔當初沒有好好待她……"這是紅紅的心聲。 紅紅長大了,考上了醫科大學,她一直相信媽媽還活在世上,所以一直在尋找她……
④ 看過一部電影,外國的,有個女主角為了錢和一個男人生了孩子,那男人的老婆是植物人
《心火》是一部由蘇菲·瑪索 斯蒂芬·迪蘭主演的愛情影片。主要講述一個欲體買賣的晚上,竟是七年心火不滅的開始。瑞士籍家庭教師伊莉莎白為替父還債,賣身三晚予素未謀面的英國貴族查理,更為他誕下女兒,但答應從此再不與女兒見面。七年後伊對查理依然念念不忘,而查理亦對伊情有獨鍾,奈何因身份地位未能從心所欲。此外,還有詞語「心火」和同名電視劇《心火》。
簡介伊在偶然下又來到查理家中當家庭教師,二人陷入情與道德的對抗中。伊麗莎白的父親欠了人家很多錢,如果沒得還就要去坐牢,伊麗莎白很愛她的父親。於是她決定去做一件事情來挽救父親。故事發生在一片火光之中,一個男人在暗處小心翼翼的講話,由一個老女人傳話。伊麗莎白要與他生活一段時間,然後替他生個孩子,這樣可以得到很多錢。男人很滿意她,交易開始。第一夜,她冷若冰霜,任男人在她身上施為,兩個男女在做著世界上最親密的事情,卻只是一種交易!早晨,伊麗莎白認真的說:「我們都不是為了情慾而來,那我們就都沒有錯。」第二夜,還是一樣的事情,不過伊麗莎白計劃是幸福的,她的身體散發著活力,不為什麼,只是因為這個男人身上的善解人意讓她恨不起來,甚至她隱隱約約有些喜歡他--喜歡他那種深層次的憂郁,但他似乎又是可以信賴的。站在海邊,她說,我想喊出來;他說,那就喊吧。她張開口,卻只發出了低沉沙啞的聲音,她笑了,說,這並不容易。她只能把痛苦壓抑在心底,不能發泄出來。偶爾也不行。後來,激情把他們掩埋。她生了一個女兒,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她聽到一個女孩的啼哭,那是她和他的女兒,身上流淌著她和他的血。可她明白一切結束了,她連那個男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女兒的名字。她只記得,他們之間若有若無的愛情,和那聲清脆的啼哭。她原來以為她可以忘記,但她忘不了。每年的新年與女兒的生日時她都會在畫本上畫上精美的花兒,寫上一些話語。終於她還是回來了。不是作為一個母親,而只是家庭教師而已。她的女兒叫露易莎,蒼白的面孔,湛藍的眼睛,有一絲的不安與倔強。這不是有一個聽話的女孩,已經氣走了4個家庭教師。他叫查爾斯,他看見伊麗莎白後驚恐萬分,慌忙叫她離開。伊麗莎白含淚答應只留下一個月。教學是艱難的,露易莎大叫:「你很窮,你只是僕人,我不用聽你的。」伊麗莎白告訴她:「沒錯,你是有錢,但我們是平等的,你結婚後會成為男人的財產,因為你是女人。但他們無法禁錮你的思想,所以我要你學習知識,你明不明白?」後來,她逐步掌握了這個女孩,她慢慢的接受了她的教育。她了解到,查爾斯有個妻子艾美,只不過她在一次車禍中變成了植物人,有生命但沒有思想。查爾斯以前一定很愛她,因為他處處為她著想,伊麗莎白莫名心傷。他們終於愛火重燃,但是卻不能公開,只能偷偷的。歲月流逝,伊麗莎白依舊沉靜優雅。查爾斯終於做了決定,他打開窗戶,冰天雪地,艾美如願逝去。露易莎看見了伊麗莎白的畫本,明白了一切,撲到她的懷中喊她媽媽。雪依舊在下,一家三口攜手未來,每個人心中冰雪消融。
⑤ 如何評價電影《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生與死
也許生與死並不是這個電影的主題,但在影片中導演阿莫多瓦有意識地向人們透露著關於生與死的微妙聯系。曼妞拉的兒子依斯特班在17歲生日的晚上為了拿到嫣迷的簽名而意外車禍死去,露莎修女生下自己的兒子之後也離開了人世。在電影的開始和依斯特班的意外死去之後兩次講到器官捐贈,一個生命的消逝也許不是一種絕望的終止,而是另一個生命的延續和希望。
有時候生與死就像一對伴侶一樣互相伴隨著,無論時間和空間如何變遷,生死總是被人們聯系在一起。生死的輪回在世界上悄然進行,帶著人們的喜悅和眼淚。
自我的迷失
在這個現代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度里,人們的生活依然紊亂,燈紅酒綠的社會一如電影中炫麗迷人的色彩,太多的男男女女在這種參雜著原始慾望的色彩中迷失。
曼妞拉的情人羅拉成為了一個不男不女的「人妖」,一直沉迷在情慾中的「他」也許是為了滿足更多的慾望而放棄自己的性別,影片中的「人妖」其實不止羅拉一個,性別迷失帶來的不單單是雙性的性慾滿足,還伴隨著男人與女人兩種不同的痛苦和罪孽。羅拉的罪過在「他」兩個情人曼妞拉和露莎身上的留下了深深的傷痛,同時「他」自己也得到了命運的報應,他在自己第一個兒子依斯特班死去之後才得知自己有過這個孩子。
年輕的妮娜有著無限光明的前途,卻在毒品中沖昏頭腦;事業有成的嫣迷因為迷上妮娜而不能自拔……電影中似乎每一個女人都迷失了自我,修女露莎看上去是最有信念的人,她的工作是要幫助別人,她甚至要到有戰爭的地方去做修女。但其實她是一個感情家庭雙失的女人,羅拉的離去,和母親無法很好相處,她還有一個老人痴呆的父親。她深愛著他們,但自己卻無能為力,遠離家鄉是要堅持信念還是逃避,抑或去尋找自我呢?
男人,傷害
在這個電影中,男人一直是一種缺失,男人在這里好像沒有一點力量,但他們卻讓女人們留下很多的眼淚。正如開篇時所說的「男人只給女人帶來了傷害」。
18年前曼妞拉懷上了羅拉的兒子,但她並沒有讓羅拉知道,她一個人獨自離去,甚至連她最好的朋友啊悅也沒有告知。就像電影中反復出現的「慾望號街車」里的情節一樣,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男人,孤獨地承擔著一切的痛苦。本來一直是曼妞拉的幸福和希望的兒子意外離去,讓這個苦苦生活十幾年的單親媽媽一度處於崩潰的邊緣,這種痛苦猶如那個雨中的慢鏡一樣漫長而嘶啞。出於對兒子的承諾,曼妞拉決定去尋找羅拉,把一切告訴這個男人,但卻遇到了另一個被羅拉傷害的年輕女子露莎。露莎懷上了羅拉的兒子,更加讓人絕望和痛心的是她也被傳染到了艾滋病……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個男人所帶來的傷害……然而,電影中所談到的羅拉一直沒有出現,直到最後露莎的葬禮才帶著那張不男不女的面孔出現。顯然,阿莫多瓦有意讓男人「消失」,而痛苦和傷害留下。
片中露莎的父親也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男人,但他只不過是一個連自己女兒也不認得的老人。當露莎抱著從父親身邊走來的沙皮時,他卻說這只狗什麼人都跟。沙皮雖然只是一隻狗,但它也能認出露莎,而這位父親卻只能用「什麼人」來稱呼自己的親生女兒。面無表情的父親跟平時一樣問「你幾歲,多高」的問題,露莎只能強忍著眼淚回答這兩個熟悉的問題。也許關於母親的電影都無法避免的去削弱父愛,但在《關於我的母親》中的這種父愛缺失並不僅僅是刻意的削弱,它同時讓人感覺到了孩子對父愛的渴求。露莎父親的行為雖然並不是有意的,卻無形中傷害了女兒脆弱的心。
女人,愛,忍受
有人說女人忍痛的能力比男人要強很多。
這是一部傷感的影片,它細說了女人很多的痛苦。如果說阿莫多瓦是個女性主義者,大概一點不錯。雖然女人們承受了很多的苦難,但她們並沒有怨恨,曼妞拉沒有怨恨間接害死她兒子的嫣迷,羅莎沒有怨恨使她懷孕患病的羅拉,她們沒有埋怨命運,啊悅甚至還給一個對她動粗的嫖客指路……在這部電影中,所有痛過的女人都無比寬容地去忍受了一切。也許是因為她們可以流淚,有時候能哭出來也是一種勇氣。有時候我會想,女人比男人長命,是不是因為女人比男人哭的多呢?
曼妞拉說:「女人為了避開寂寞可以忍受一切。」單純的露莎說:「女人寬容,是種美德。」而曼妞拉的反應卻是「女人都是狗屎」。我認為這里並不是在否定容忍,而是一種自嘲,也許是因為女人有很多時候都無能為力,對命運的折磨無可奈何。
失意的女人,帶著各自的煩惱走在一起會怎樣呢?抱頭痛哭?曼妞拉救了啊悅,露莎幫曼妞拉找工作,曼妞拉一直在照顧患病的露莎……她們如此走過來,幾個女人在房子里喝酒談笑風生,生活的陰霾好像根本不存在。女人在痛苦中所爆發出來的能量是巨大的,這種能量也許就是愛。有了這種愛,她們才能堅持下去,不被命運所打倒。雖然所這是一部傷感的電影,但故事中沒有人去嘗試自毀,她們都如此地堅強。
影片的最後,曼妞拉帶著露莎兩歲的兒子依斯特班回來,這是另一個依斯特班,這時他身上的艾滋病病毒已經完全清除了,也許這是個母愛的奇跡。兩歲的依斯特班象徵著希望,他是羅拉和曼妞拉的依斯特班的延續,是生命和愛的延續……
⑥ 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贊恩·阿爾·拉菲亞、約丹諾斯·希費羅聯合主演。該片於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內容簡介: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故事中,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作為家中的長子贊恩,弱小的肩膀承擔了無數生活的重壓。
當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時,贊恩憤怒離家,之後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然而生活並沒有眷顧贊恩,重重磨難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驚的舉動……
(6)有一種女人不配做母親的電影擴展閱讀:
何以為家獲獎情況:
91屆奧斯卡金像獎 (2019):最佳外語片(提名) 娜丁·拉巴基。
第71屆戛納電影節 (2018):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娜丁·拉巴基、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
第76屆金球獎 (2019):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7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2019):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提名) 娜丁·拉巴基 / 哈立德·穆扎納。
第44屆法國凱撒電影獎 (2019):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48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2019):觀眾獎娜丁·拉巴基。
第66屆美國音效剪輯協會獎 (2019):金卷軸獎最佳外語片音效剪輯(提名) 。
第24屆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 (2019):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21屆英國獨立電影獎 (2018):最佳外國獨立電影(提名) 娜丁·拉巴基。
第17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8):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31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2018):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30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2017):最佳外語片(提名) 。
第6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 (2019):評分最高的外語電影、最受關注的院線電影(提名) 。
網路-何以為家
⑦ 電影《媽咪》——一個母親的成長
電影《媽咪》——一個母親的成長
如果你是媽媽,在過程中是否有困擾?
如果你是單親媽媽或者夫妻兩地分居,自己帶孩子的媽媽,又會經歷怎樣的困擾?
如果你還未做媽媽,你能想到的做媽媽的最大困擾是什麼?
這一切困擾的根源是什麼?!
在看電影《媽咪》之後,完全喪失了分析能力,個人感受卻在觀影完的很多天延續不斷出來,有時是一串串的問題,有時是陷入深深的反思,有時卻痛苦得哭不出來,由《媽咪》引發的思考不僅僅是母子關系,還有現代女性的多重角色定位中的平衡,一個女人必將經歷三個重要的生命階段:女兒,妻子,母親,涉及到原生關系,親密關系,親子關系,當然還包括各種職場關系。第一層的原生關系基本決定了我們未來的關系模式,我們的自戀程度,想到課上老師說的退化性自戀,現代客體關系理論認為,退化性自戀的特點是「以自我為客體」,通俗地說,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
在科胡特看來,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嬰兒時期,按照客體關系理論家馬勒等的研究,這一障礙大約形成於一歲半到三歲之間。科胡特認為,每一個個體在其嬰兒期都是有自體自大、誇大傾向的,例如嬰兒稍稍不得到滿足就會大哭等等,在嬰兒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當這一上帝由於被養育者(自體客體)所滿足時,則獲得快樂。如果不滿足,則因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無法實現而暴怒。這一不被滿足的情況其實是在嬰兒養育中經常偶然發生的,但如果養育嬰兒者是長期的如此對待嬰兒的,也就是說嬰兒是長期無法得到誇大的自體自戀滿足的。不能與內部期待配對成功,則嬰兒將失望於外在,大腦則據實際情況放棄這一正常的養育被養育的循環迴路構成,而以自體幻想性循環迴路來替代補償這一自戀之需要。這樣的幻想往往是阻礙了自體了解正常自戀的現實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圍而形成自己獨有和過分的自戀,於是就會有以上自戀性人格障礙的類似誇大性格的表現。
同時養育者如果是情緒經常有問題的,則早期也同時會把自己的自戀失敗的暴怒反映出來,而在與嬰兒的互動中之間內化到嬰兒的心理信息處理系統中,成為嬰兒今後無意識判斷人際關系的某些基礎感情。所以在英國客體關系學家溫尼科特著名的錄像實驗中,一個快樂的嬰兒由於和一位表現抑鬱的母親一直在一起一個多小時,這嬰兒的臉也變得和母親一樣抑鬱了。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觀點:轉變的內化作用。長期如此,則對於嬰兒成人時候的人際感情能力直接產生影響。這也就是影響了嬰兒今後發展中的內部期待的基礎。(此處引用相關資料)
母親如果有這樣的障礙,試問她會建立怎樣的親密關系呢?
雖然影片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憑片中的少數信息,史蒂夫的父親是發明家,一開始也因為發明光波爐賺了些錢,但後來一些原因導致債台高築,甚至後來他去世後母子倆不得不賣了房子,父親去世後留下的是兩個大孩子,或者說這一家會不會其實就是三個大孩子?
父母都是感性而隨性的,那麼孩子該如何學習生活的規則感?如果父母過分親密而不注意在孩子面前的邊界,孩子會不會也會模仿而無法約束自己的行為?如果父母關系過分絞纏,是否孩子會認為自己不過是家庭的第三者,而非家庭成員?在親密關系中,我們愛的可能都是自己,或者試圖通過改造對方來獲得成就感,形成共生關系,今天和朋友討論,他們說,越走越發現,其實和誰結婚都一樣!想想也對也不對,一個自我意識較高的自體會有較高的辨識度,故能做合適的選擇,並能不斷學習經營相處之道,也就有為自己選擇承擔責任的能力,反之,一個辨識度極低的人,也註定了ta的選擇,跟誰結婚都一樣,除非中大獎碰到一個能引領自己的人,可是,你是更願意把命運交給手氣?還是交給自己?我現在認為一份不錯的親密關系會激發男性更有男性的力量,而女性更有女性的柔美,起碼做更好的自己,然後學著合作和尊重對方,就已經是福氣了。
此時,想引入紀伯倫詩歌《先知》裡面關於婚姻的段落:
你們一塊兒出世,也要永遠合一。
在死的白翼隔絕你們的歲月的時候,他們也要合一。
噫,連在靜默地憶想上帝之時,你們也要合一。
不過在你們合一之中,要有間隙。
讓天風在你們中間舞盪。
彼此相愛,但不要做成愛的系鏈:
只讓他在你們靈魂的沙岸中間,做一個流動的海。
彼此斟滿了杯,卻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飲。
彼此遞贈著麵包,卻不要在同一塊上取食。
快樂地在一處舞唱,卻仍讓彼此靜獨,
連琴上的那些弦子也是單獨的,雖然他們在同一的音調中顫動。
彼此贈獻你們的心,卻不要互相保留。
因為只有生命的手,才能把持你們的心。
要站在一處,卻不要太密邇:
因為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在兩旁,
橡樹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蔭中生長。
一個客觀事實是:所有的正常愛的關系中都有自戀的因素。這里有一些程度問題。正常人的愛的關系與自戀人愛的關系的區別就是:正常人在愛的時候雖也有把自己理想投射到對方身上、但能意識到對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不同於自己的慾望與需要。正常人在投射的同時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區別。
電影中的母子關系從一開始就充滿著暴力,不得不說這位母親大多數時候開放,性感,有女人味,有柔弱的情感,兒子身上也充滿著這些特質,但影片中重復著的鏡頭卻是兩人的相愛相殺,情緒的導火索一旦被點爆,粗口,失控,互相傷害,兩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躲進黑暗空間,他們似乎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證明著他們相愛,並定期循環,影片中,卡拉出現是母子關系的轉折點,卡拉因為語言障礙請假在家休養,她的出現打破了這對母子的封閉結構,卡拉帶給這個家庭混亂之後的另外一種秩序,個人覺得卡拉像是戴安的第二人格,在卡拉帶著史蒂夫做飯,整理房間,學習過程中,戴安也被帶動和感染著,他們變得由衷的快樂,而戴安也帶著卡拉喝酒大聲聊天,從壓抑的情感中獲得一定程度釋放,戴安找的工作像是家政類,個人在這里反而看到她的現實感,做自己能做的並感到快樂,而卡拉和史蒂夫也在規劃著考美國的藝術院校,空閑的時間三個人騎單車快樂的畫面始終停留在腦海中,如果說相互的虐進而上癮是一種模式,那麼快樂或許是這種模式的解葯,互虐的上癮會具有破壞性,激發人潛意識的死本能,那麼真正的快樂卻具有創造性,激發的是人潛意識的生本能,生與死,希望與絕望,堅持和放棄,有時就是那麼一線之隔,我們大多數不都在這兩者間博弈和掙扎么?
影片的第二個轉折點出現了,戴安收到信,是之前發生的史蒂夫情緒失控縱火造成別人大面積燒傷的事件,我想戴安對於這件事的處理始終是夢幻的,沒有真正面對,他們唯一的希望似乎就是對戴安有好感的律師,在他們三人的約見中,史蒂夫又失控在酒吧動手打人致使求助失敗,戴安在車庫聲嘶力竭沖史蒂夫憤怒的大吼種種過往經歷,史蒂夫選擇自殺,他覺得母親不愛他了,而戴安告訴他,我愛你會越來越多,而你愛我會越來越少!想到這么一句話:母子間的感情應該是綿長而飽滿的,但對孩子生活的參與程度必須遞減。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影片中有個場景可能是觀眾難以想像的,戴安以帶史蒂夫和卡拉旅遊為名把他送入精神病院,在路上,戴安想像的場景:史蒂夫考上大學,畢業並遇到美麗的女孩,看著他們結婚……這場戲是一個媽媽成長的高峰,得體的退出,回歸現實接受孩子需要得到治療的事實,也心懷希望,絕望和希望這一對在此時戴安心中不再是那麼矛盾和沖突的事情,選擇成長還是在夢幻中繼續停留,戴安做出了一個母親的選擇和承諾,就像影片結束她在查閱資料學習一樣,也像她和卡拉的那一番話,這已經足以證明了她的成長。
哲學家弗洛姆是對母子關系解析得最好的思想家之一,他認為:「母愛的真正本質是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是說,希望孩子與自己分離。這里體現了母愛與性愛的根本區別。在性愛中,本是分離的兩個人成為一體;在母愛中,本是一體的兩個人分離為二。母親必須容忍分離,而且必須希望和支持孩子與她分離。
這部影片的核心與其說是母子關系,不如說是一個母親的成長進化史,打掉一層層幻想的泡沫之後,母親終將迎來她的落地修行時代,因為,自己是一切關系的根源!
⑧ 求一部很久以前看過的電影~~就是關於一個人本以為會得到很大一筆遺產,誰知道卻是一個小朋友的愛情電影
這部電影應該是叫
嬰兒潮 Baby Boom
很難找到了,劇情介紹如下:
故事梗概:
傑茜是一家大型連鎖店的顧問。工作作風上的雷厲風行和業績上的不斷刷新,給傑茜贏得了六位數的年薪收入和「猛虎女人」的綽號。工作上,傑茜獨擋一面事業有成;生活上,傑茜和男朋友斯迪文同吃同住,但就是不談結婚,更別說擁有他們的一個孩子。
一天夜裡,傑茜被一個來自英國的國際長途電話吵醒。雖然電話沒怎麼聽清,但大致內容傑茜還是搞清楚了:英國倫敦一家福利機構說,傑茜一個遠房的表哥在意外的車禍中身亡。作為惟一的親人,已故的表哥給她留下一筆遺產,這份遺產將在明天由福利機構的沃德夫人帶到機場,傑茜只需到機場簽一個協議就可以繼承。第二天,傑茜做夢也沒有想到,只有一面之緣的表哥,留給她的遺產竟然是一個女嬰。在探親路過紐約的沃德夫人面前,傑茜無法拒絕已經被沃德塞進她懷里的這個叫伊麗莎白的嬰兒。對於一個沒有做過母親的女人來說,伊麗莎白的出現打亂了傑茜的生活;而對於一個事業型「猛虎女人」來說,伊麗莎白的出現,讓傑茜在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後,還是丟掉了工作。
沒有了男朋友,又失去了工作,傑茜帶著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一部分的伊麗莎白來到鄉下的哈德利維爾小鎮,在這里買下一塊帶有別墅、果園的庄園。起初,遠離紐約的鄉下生活因為泛舟湖上、養牛擠奶、隨性採摘而愜意悠閑。然而,當冬天如期而至時,擺在傑茜面前的困難,超乎傑茜的想像,讓傑茜難以承受。就在傑茜在困難面前瀕臨崩潰時,一個叫庫珀的獸醫闖進了傑茜的生活。而此時,傑茜在生活最困難時為伊麗莎白製作的果醬受到小鎮居民的青睞。小鎮居民對果醬的青睞,給了傑茜以靈感。經過研究加工,一種以伊麗莎白圖像做商標,取名「鄉村嬰兒」的食品在傑茜的推銷下,開始暢銷。
傑茜在哈德利維爾小鎮取得的成就襪桐引起原合夥人告櫻坦休斯先生的注意。當休斯開出三十五萬美元的年薪,許以營銷部經理的條件想收購「鄉村嬰兒」,請傑茜重新回到連鎖店時,傑茜的回答超出休斯的意料之外。因為,連鎖店能做到的,傑茜相信自己也有這個能力頌基,更何況,在哈德利維爾小鎮有她的伊麗莎白和庫珀帶給她的愛情歸宿。
⑨ 十大經典的關於母親的電影
十大經典的關於母親的電影。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了解一下吧。
- 01
媽媽再愛我一次:
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歸國,正要展開精神病院的業務,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原來當年其母秋霞與父國榮相戀,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由拆散鴛鴦,另外為國榮娶妻。已經懷孕的秋霞乃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母子二人感情極佳。數年後,國榮之妻娟娟經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用盡辦法要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秋霞幾經內心掙扎,終於答應。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而無法過平靜生活,經常偷偷回到鄉下找母親。一次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尋不著,翌晨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18年後,志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 02
母女情深 :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休斯頓市的一個富有家庭里,奧羅拉·格林韋與丈夫膝下只有一女,名叫愛瑪。奧羅拉對女兒自幼百般疼愛,誠恐女兒發生意外。影片一開始,鏡頭就表現奧羅拉匍匐在嬰兒床上熟睡的女兒身上,狂吻不止,以為她即將死去。這時,畫外音發出丈夫的聲音,要她別去打擾孩子。
然而,愛瑪的父親卻不幸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從此母女倆相依為命。專橫跋扈,剛扈自用的奧羅拉在丈夫死後,跑到女兒的房間和女兒一起睡,女兒也默默許願要好好照顧母親。
奧羅拉對女兒雖視如珍寶,但亦十分專制,女兒的一切,如言談舉止、修飾打扮、學習、玩耍都必須聽從她的旨意,稍有違忤,即暴跳如雷。女兒愛瑪的性格與母親截然不同,她表面雖很溫柔,但性格倔強,並有些嬌縱任性。她對母親也很愛戴,但並不百依百順,而有自己的見解,因此母女之間經常發生爭執。
十五年後,愛瑪長成為美麗熱情的女郎。她想擺脫母親的控制而獨立自主,尤其是在婚姻問題上,她根本不聽母親的勸阻而執意要嫁給一個沒有固定工作,沒有男子氣派的研究生弗萊普.霍頓。在結婚前夕,奧羅拉怒沖沖地對愛瑪說:"你嫁給他肯定會毀了你一生,因為你沒有什麼特殊本領去應付不幸的婚姻。"奧羅拉拒不參加婚禮以示反對。之後,愛瑪因丈夫的工作遷往他州,從此遠離了母親。
奧羅拉在當上祖母後,許多追求者登門求愛,絡繹不絕,包括她的一個隔壁鄰居,宇航員加勒特.希里德洛夫,也是當地的著名人物。但奧羅拉都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在愛瑪結婚隨丈夫遷往外地後,奧羅拉因生活孤獨、精神苦悶,不禁對過去追求過她的那個已經退休的宇航員加勒特產生興趣,答應了他時隔幾年的約會邀請。加勒特原是個放盪不羈一花花公子,在奧羅拉的挑逗之下,隔鄰而居15年不相往來的兩個孤獨老人終於一拍即合。垂暮之年的奧羅拉竟又燃起了青春熱情,也意識到這份感情對她有巨大破壞力。
她的性格也隨著歲月流逝,年事日增而能自製,不再傲慢自大,對女兒亦益加眷戀。愛瑪婚後連續生了3個孩子,操持家務,但丈夫萊普一個人當教師的微薄工資難以負擔家庭經濟生活,因此生活困難、精神苦悶,她與一個銀行職員發生了感情,並得到他的資助。丈夫的少回家,讓愛瑪認為他對妻兒不關心,在外朝三暮四地玩弄女性。愛瑪因為搬家和經濟問題常常和丈夫爭吵,她和大兒子湯米的關系也開始變糟,同時發現她丈夫和女學生的曖昧關系,愛瑪跑回德克薩斯州見母親奧羅拉,期間丈夫搬家得到了系主任的工作,她與銀行職員依舊保持著關系,但也發現和丈夫有曖昧關系的女學生也在新學校,就在此時,她發現自己患上了重病。
奧羅拉發現自己愛上了加勒特,但是卻拒絕了他的求愛,她再次陷入孤獨。得知女兒重病的小心奧羅拉痛苦萬分,但是在女兒面前始終一副不滿的神情,她與女婿的關系依舊在抗爭。愛瑪死前的一刻深情地望向丈夫弗萊普。奧羅拉在女兒死後和弗萊普最終互相擁抱原諒了對方。最終,奧羅拉和加勒特、以及愛瑪的丈夫一起照顧愛瑪的三個孩子。 - 03
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
中年婦女馬努艾拉是一名護士,同時還是一個單親母親,與18歲的兒子依斯特班相依為命,母子倆關系非常親密。為了讓心愛的兒子有更完美的生活,她隱藏了孩子的父親的事情,只對依斯特班說在他出生前就已經去世。一天母子倆去劇院看胡瑪·羅喬的演出。散場後為了得到這位女演員的照片,兒子沖入大街結果被飛馳而過的小汽車撞死。痛不欲生的母親在醫院的長廊里淚水流盡。在兒子的筆記本中她看到這樣一行字:“有天早晨,我偷偷進了母親的卧室,突然發現一疊剪掉了另一半的照片。照片上被剪去的一半,我想應該是我的父親,我不在意他是誰,或者他曾對母親做過什麼,沒有人!沒有人能剝奪他是我父親的這種感覺。”為了完成兒子的心願,她決定去巴塞羅那找那個人。原來他的父親已經由於毒癮而隆胸變性當了妓女,改名為羅拉。此後,馬努艾拉還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女人,無論是誰,似乎都在忍受著感情的煎熬和命運的捉弄。 - 04
我的父親母親 :
初戀的回憶,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感覺。當父親過世,年邁的母親講述她夢系魂牽的初戀時,生子不但體味到那初戀情愫的凄美動人,甚至還分明讀出對美妙人生的執著追求……
母親乳名招娣,年輕時是遠近聞名的美人,不僅心靈手巧,而且勇敢地成為十里八鄉第一個自由戀愛的女孩。她暗戀上生子的父親——一個淳樸幽默的青年教師,她以自家的青花大碗為記號,給心上人花樣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飯”;她通宵達旦織出最艷的“房梁紅”裝點他的教室;為了聽到教室里的琅琅書聲,她不惜繞遠路去擔水;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學生的路邊等著他。
終於,招娣的美麗和誠摯打動了青年駱老師的心,他們很浪漫又很傳統地相愛了。一隻塑料紅發卡就是他給她的愛情信物,然而,就在心靈剛剛撞擊的那一刻,悲劇降臨了:駱老師莫名其妙被打成右派,招娣特意為他做的晚飯蒸餃子沒吃上,就被帶走了。她瘋了一般,懷揣蒸餃沿路追趕,人摔倒了,蒸餃爛了,青花碗也碎了……
技藝精湛的鋦碗匠鋦好了青花碗,卻彌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靈,招娣決心拖著病弱的身體去縣城尋找心上人,瞎媽媽的淚水阻止不了招娣的決心。她蹣跚上路了,卻昏死半途,被村裡人接回。這個時候,得知情況的駱老師偷偷逃回村裡來看望她,卻在天黑前又被人帶走。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得以團聚的日子又推遲了好幾年。後來他們終於相聚,此後他再也沒有離開她一步,兩個人相守四十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
丈夫的葬禮後,年邁的招娣在悲慟中。 - 05
黑暗中的舞者:
故事發生在60年代的美國小鎮,塞爾瑪是一個捷克移民、在一家鄉村工廠工作,同時是單身母親。她的精神支柱是對音樂的熱愛,特別想參演當地正在排練的《音樂之聲》。但她有一個令人心痛的秘密:她的視力正慢慢衰退,而且她發現兒子因遺傳的原因而有同樣的疾病。如果她不能掙到足夠的錢支付給兒子動手術的費用,那麼兒子也難逃瞎眼的命運。但是,一個絕望的警察鄰居偷竊了她積攢的為兒子治病的積蓄,情急之下,她殺了警察,她的命運走向了復雜而悲慘的結局。 - 06
法外情:
《法外情》講到在孤兒院長大的律師劉志鵬 為一名被誣告的老妓女辯護,但由始至終也不知道她是自己的親生母親,《法內情》較之前作更富戲劇性。老妓女經常被一名作威作福的雜差敲詐,後來更遭到勒索巨款,終於走投無路殺死雜差。孤兒院修女找來劉志鵬道出其身世的秘密,請求他再為其生母辯護。然而法官及檢控官與劉志鵬積怨甚深,在法庭上這對苦命母子完全孤立無援,正義在法理下又能否得到伸張?
影片以母子相認為出發點,描寫母親再度為兒子犯下殺人之罪,因為有一個壞警察知道了他們的母子關系而趁機勒索,母親無路可走只有殺了他。律師兒子知悉真相後極為震驚,為了救母而不擇手段,甚至在法庭上作假口供。 - 07
漂亮媽媽:
女工孫麗英象中國所有的普通人一樣,有一個三口之家。但她的兒子鄭大卻是先天失聰的。因為這個原因男人與她離婚而去,家庭破裂。母親孫麗英獨自承擔起幫助失聰兒子鄭大學會說話、入校讀書、養家的全部責任。孫麗英辭去了外企一份不錯的工作,找了一個可以帶著兒子上班的活兒——送報紙。為的是能夠時刻與兒子相處,教會他這個念“花”,那個念“樹”,頭上是“天空”……
在母親心中失聰的兒子和別的孩子是沒有什麼不同的,戴助聽器和戴眼鏡是一樣的自然。可是,現實卻一次又一次地捉弄著孫麗英善良的意願,鄭大參加入學考試因發音不清而遭拒絕;鄭大面對孩子們的嘲弄、挑釁,不顧一切地和他們廝鬥起來,摔碎了他賴以與外界溝通的助聽器!孫麗英求助前夫,而她的前夫又遇車禍身亡……接二連三的不幸令這個女人彷徨無助。
小學教師方子品的出現讓孫麗英看到一線光明,而孫麗英母子長久封閉生活的習癖又使她漸漸疏遠了這一關系。女友大賀為孫麗英所做的無私援助令孫麗英感慨萬千,喃喃道出:“你要是個男的就好了”……道出了孫麗英內心中對男人的失望和對溫暖的情愫的渴望。要讓鄭大成為一個正常的孩子這一目標使孫麗英變得堅強起來,她拚死反抗一個叫賈老闆的男人的侮辱,搶回了本該屬於自己的錢,為兒子買了助聽器。而少不更事的鄭大又因外界對他的歧視而拒絕助聽器,拒絕與母親溝通。孫麗英在夜街上追著離家出走的兒子,有滿腹的話要跟鄭大講,讓他戴上助聽器,鄭大的拒絕令孫麗英痛打了兒於!鄭大仍執著地大聲追問:“為什麼只有我戴助聽器。孫麗英和兒子四目相對,終於艱難痛苦地向兒子承認:“因為你是聾的,你和別人不一樣”……
孫麗英勇敢地直面不想承認的現實,勇敢地和兒子一齊逾越了生命的又一道坎。 - 08
九香:
某小站,鄉下老太太九香步履蹣跚上了進城的列車去探望兒女。列車啟動,她想起了數十年前的九香,一場雪暴奪去丈夫命,年輕美麗的九香只剩下了倒塌的草房和五個幼兒。以後,只有五個幼兒女和孤寂艱辛陪伴她掙扎。後來,九香邂逅丈夫好友礦工老關,老關幫九香整修泥草房。唯有大兒子天寶對老關與媽媽的接近感覺不好。 一天,老關向她求婚,願意為她分憂愁。九香也喜歡老關。但遭到天寶的呵斥。天寶要媽媽以後不要叫老關他登門。九香的心情和為難處不被孩子理解,只好割斷情絲。老關黯然離去。 九香苦盡甜來終於將五個兒女送入大學。村口老榆樹下,兒女一個一個漸漸遠去,九香的頭發逐漸花白了。患了不治之症的九香為了看望兒女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見他們一個個前程無量,她想找到先前的戀人老關,誰知,老關已離開了人世,九香心碎了。她要回到生活了一輩子的小山村。五個兒女將九香送回她魂牽夢縈的小山村。 - 09
兩個人的芭蕾:
故事發生在有獨特的中國徽派建築風格和古樸民風的小鎮。這里自古就有男丁出門闖盪經商、務工的習俗。到北方務工的德貴娶回一個女人作媳婦,人們習慣地稱她為德貴家的。
德貴家的,天生麗質,勤勞、好強、樂觀,可偏不隨人意,三十多歲也生不出個娃,在好友金梅的勸說下,抱養個女孩——仙仙。她像當地人的媳婦一樣,在堂屋地上置一口大缸,注滿清水,遙祝丈夫平安。可是不幸降臨了,德貴在外務工時摔死了。悲痛之中,德貴家的用大錘砸碎了大缸,缸水漫了一地……
為照養仙仙,德貴家的辭去工作,干起了既掃街、收水費、衛生費,又糊紙盒、裝訂書本的活。清早,當德貴家的背著仙仙來到小巷掃街,卻發現人們已經自掃門前了。孟奶奶告訴她,抱養的仙仙不吉,有邪氣,勸她送回去。德貴家的認為丈夫的死與仙仙沒關系,孩子是無辜的,既然抱養了決不反悔。但是鄉親們還是說,掃街可以,不許德貴家的娘倆邁進他們的門檻,圖的是在外務工親人的太平。
歲月流轉,德貴家的恪守承諾,從不進鄰里的家門。自己沒有奶水,就把白面留給仙仙吃,自己吃紅薯鹹菜,為此,還和金梅發生矛盾。金梅一氣之下要把孩子還給孤兒院,被德貴家的一把奪回來。日子雖說過得艱苦,德貴家的覺得過得樂和,她有個心願,希望仙仙能像仙女一樣跳腳尖舞(芭蕾舞)。但是由於德貴家的一直把孩子背在背上外出幹活,不讓下地,所以仙仙長到四歲還不會走路。醫生說,這是受驚嚇造成的,也許得靠刺激才能解決。
於是德貴家的天天在仙仙面前跳自己編的舞蹈,以“啟發”孩子。有時重重地摔在地上,再跳,再摔,直到孩子嚇哭了,仍“刺激”不了仙仙走路。德貴家的灰心了。一天,她從外面進家,不慎摔得頭破血流,仙仙一見,突然從椅子上跳下來,搖搖晃晃地跑到媽媽身邊……母女倆躺在地上,開心地笑起來。從此,德貴家的掃街時,仙仙就伴著媽媽的歌聲,跳起自編的仙女舞。仙仙始終認為自己是媽媽生的,當聽到流言蜚語,回家問媽媽時,德貴家的毅然告訴女兒抱養的實情。仙仙被感動了,高喊著你們說吧,我和我媽都不怕你們說,德貴家的就是我媽……第二天天未亮,仙仙便提前起床,替媽媽掃街。母女愈加情深。
省舞蹈學校來招生,仙仙用跟媽媽學來的舞蹈和那首老歌打動、感染了老師,德貴家的用她的質朴、執著征服了老師,也贏得鄰里們的尊敬。仙仙放假回來時,家家戶戶搬出床板、門板、八仙桌,擺在小巷裡,讓她在上面跳自己從未見過的芭蕾舞,欣賞著……
德貴家的看到女兒從省城跳到了南京、北京,雖然離得越來越遠,心卻越跳越近,情不自禁地跳起曾經教給女兒的仙女舞。雖然舞姿笨拙,但在女兒的眼裡她比仙女跳的還要美,因為媽媽始終伴著自己在跳。 - 10
心火:
伊麗莎白的父親欠了人家很多錢,如果沒得還就要去坐牢,伊麗莎白很愛她的父親。於是她決定去做一件事情來挽救父親。故事發生在一片火光之中,一個男人在暗處小心翼翼的講話,由一個老女人傳話。伊麗莎白要與他生活一段時間,然後替他生個孩子,這樣可以得到很多錢。男人很滿意她,交易開始。第一夜,她冷若冰霜,任男人在她身上施為,兩個男女在做著世界上最親密的事情,卻只是一種交易!早晨,男人認真的說:“我們都不是為了情慾而來,那我們就都沒有錯。”第二夜,還是一樣的事情,不過伊麗莎白計劃是幸福的,她的身體散發著活力,不為什麼,只是因為這個男人身上的善解人意讓她恨不起來,甚至她隱隱約約有些喜歡他--喜歡他那種深層次的憂郁,但他似乎又是可以信賴的。站在海邊,她說,我想喊出來;他說,那就喊吧。她張開口,卻只發出了低沉沙啞的聲音,她笑了,說,這並不容易。她只能把痛苦壓抑在心底,不能發泄出來。偶爾也不行。後來,激情把他們掩埋。 她生了一個女兒,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她聽到一個女孩的啼哭,那是她和他的女兒,身上流淌著她和他的血。可她明白一切結束了,她連那個男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女兒的名字。她只記得,他們之間若有若無的愛情,和那聲清脆的啼哭。她原來以為她可以忘記,但她忘不了。每年的新年與女兒的生日時她都會在畫本上畫上精美的花兒,寫上一些話語。終於她還是回來了。不是作為一個母親,而只是家庭教師而已。她的女兒叫露易莎,蒼白的面孔,湛藍的眼睛,有一絲的不安與倔強。這不是有一個聽話的女孩,已經氣走了4個家庭教師。他叫查爾斯,他看見伊麗莎白後驚恐萬分,慌忙叫她離開。伊麗莎白含淚答應只留下一個月。教學是艱難的,露易莎大叫:“你很窮,你只是僕人,我不用聽你的。”伊麗莎白告訴她:“沒錯,你是有錢,但我們是平等的,你結婚後會成為男人的財產,因為你是女人。但他們無法禁錮你的思想,所以我要你學習知識,你明不明白”後來,她逐步掌握了這個女孩,她慢慢的接受了她的教育。她了解到,查爾斯有個妻子艾美,只不過她在一次車禍中變成了植物人,有生命但沒有思想。查爾斯以前一定很愛她,因為他處處為她著想,伊麗莎白莫名心傷。他們終於愛火重燃,但是卻不能公開,只能偷偷的。歲月流逝,伊麗莎白依舊沉靜優雅。查爾斯終於做了決定,他打開窗戶,冰天雪地,艾美如願逝去。露易莎看見了伊麗莎白的畫本,明白了一切,撲到她的懷中喊她媽媽。雪依舊在下,一家三口攜手未來,每個人心中冰雪消融。
⑩ 有一種女人,永遠不配做母親
被一條新聞嚇到了。
"19歲小伙為逼母回家喝下百草枯,18天後去世。"
百草枯是什麼?那是一種喝了便沒有生還希望的農葯。
而且國家早已經出台了相關的政策。
所以對於這件事輿論的風口更傾向於"為什麼百草枯還在使用"以虧頌及"小伙為什麼那麼傻"上面。
可這些都不是老史關心的。
觸動我的是,小伙在病危的時候唯一的希望就是讓母親回來見自己一面。
還有在得知母親堅決不回來的時候他的那句:
"希望我的死,能換來媽媽回家,能陪伴兩個妹妹長大。"
我不忍去了解這個家庭,這個孩子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最大的感觸就是辛酸。
一個完整的家庭,一個母親的陪伴對於一個棚空薯孩子來說是多麼重要同時也是多麼正常的一件事啊!
而這樣簡單的要求,對於一些孩子來說卻是天大的奢望。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叫做明的男孩,也就是下面這部片子的主角——
無人知曉
這是一個曾經真實發生在東京的故事,電影上映後反響強烈。
透過豆瓣六萬人參評之下9.0的超高評分,以及超越98%劇情片的綜合成績,也能讓我們感受到它的沖擊力。
片中的 明 是一個被母親拋棄的孩子。
在這個本應該無憂無慮的年紀,他卻要忍受飢餓和冷落,面臨生存的難題。
更主要的還有生活的壓力。
因為他還有其他的兄弟姐妹。
明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
但是他們都不是同一個父親,而且除了明以外剩下的孩子都是黑戶。
所以,媽媽在的時候,給這些黑孩子定下了規矩。
"不許大聲吵鬧,不許到外邊玩耍,被人們看到也不行"
以前就是因為明的弟弟被別人發現,一家人才搬到了現在這個地方。
有一天媽媽突然告訴明,自己戀愛了。
而當明得知媽媽戀愛的消息時竟然無動於衷。
在我們驚訝於他的反應時,他沉吟後的淡然的一句"又戀愛了?"讓我們明白了一切。
看得出,明的弟弟妹妹們可能就是這樣出生的。
面對質疑,媽媽對這次的關系充滿了信心"不是又,這個人真的是很認真很體貼的"。
而且媽媽還向他承諾,以後結了婚就讓他們住進大房子里,也不用這樣躲躲藏藏,而且都可以去上學,妹妹還可以如願以償的去學鋼琴。
可是面對媽媽對未來的憧憬和展望,明始終沉默,閉著眼趴在陽台一言不發。
在這個時候,他其實已經猜到了結果。
果不其然,沒過多長時間,媽媽就突然離開。
只給明留下了一些錢和一張字條,讓他照顧好弟弟和妹妹。
媽媽離開後,明把這個消息隱瞞了下來,獨自一個人扛起了重擔。
錢不夠花了,他還找到了所有人的父親,想要獲取幫助。
可是這些人也都有自己的困難,沒有辦法提供太多的幫助。
幸虧在最艱難的時候,媽媽回來了,還給孩子們都帶了小禮物。
孩子們都很高興,唯獨懂事的明表情沉重,因為他明白媽媽回來的目的是什麼。
果不其然,媽媽回來這是為了收拾衣物重新離開。
明其實都明白,因為他曾經也問過媽媽有沒有和目前的對象提起過兄弟姐妹們。
媽媽總是含糊其辭,只是說最後肯定會說。
媽媽這次離開之後,到了約定的聖誕節也沒有回來。
明剩下的錢所剩無幾,想去超市打工賺錢,卻因為年紀太小無法被錄用。
想要去投身福利機構,一想到不能和妹妹弟鏈者弟住在一起就打消了念想。
房東三番兩次來催租,明也只能到處躲藏。
只有年齡大一些的妹妹京子明白,媽媽不會回來了。
也只有她明白,哥哥每天晚上看著賬本嘆氣是為什麼。
京子拿出了自己攢著買鋼琴的錢交給了哥哥,這樣一來才有了一些開銷費用。
明偷偷的把弟弟妹妹帶了出去,還在外面結識了被同學排擠不願意去上學的小姐姐。
之後小姐姐成為了一家人的好朋友,也成為了這個家庭的常客。
然而偶然的快樂並不能改變生活的現狀。
因為沒錢繳費,孩子們住的地方被停水停電,用水只能靠明拎水桶去公園的水龍頭接。
雖然時不時會有超市員工偷偷的把過期壽司送給他們,依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正在需要營養年紀的弟弟有時候甚至被餓到 吃紙 的程度。
而噩夢遠遠不止這些。
明最小的妹妹小雪,站在陽台登高向外望的時候不小心摔下來死去了。
可是在這個時候,明不僅沒有聯繫上媽媽,還等來了媽媽徹底拋棄了他們的消息。
無奈之下,明和被同學排擠的小姐姐把小雪的屍體裝進了行李箱。
因為被限制在狹小的活動范圍,小雪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到飛機場看飛機。
趁著夜色,把小雪埋在了飛機場的草坪。
回來的路上,兩個十幾歲的孩子,身上沾滿了泥巴,坐在座位上呆滯的看著前面一言不發。
這無疑是一出悲劇,但是此刻表現在畫面上的沒有哭嚎和吶喊。
或許真正的悲傷就是如此,不會表現在語言和動作之上。
但是只要是有心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會被感染。
最重要的是,明和他的弟弟妹妹們不過是一群孩子,連最大的明也不過十幾歲。
可是在這個本應該無憂慮的年紀,他們卻承受著太多不應該承受的東西。
可是他們也曾快樂過。
不信看一看有媽媽在的時候,弟弟笑得多麼開心。
關於文章開頭提到的事件,悲傷和震驚之餘我並不想去評論什麼或者去指責誰。
因為我清楚地知道我並不知道真相,那些自以為知道真相的,也勸你們省省,積點口德。
在這里,只是想說,一個完整的家庭,一個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父母太重要了。
孩子們對於父母的愛和依賴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多得多(畢竟我們也是那個時候過來的)
如今的我們,最後總要為人父母。
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多一些理智多一些擔當,不說最好,也要能把最基本的責任送給孩子們。
像片中明的媽媽那樣的真就很過分了,遺棄罪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