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生電影 » 納粹血屠猶太女人電影

納粹血屠猶太女人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3-01 06:58:30

1. 誰看過這部電影,請介紹一下

辛德勒名單

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主演:利亞姆.尼森 Liam Neeson
本.金斯基 Ben Kingsley
拉爾夫.芬尼斯 Ralph
獲獎: 第6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 最佳改編劇本、
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電影剪輯六項大獎。

劇情簡介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即納粹黨)黨員。他好女色, 會享受, 是地方上有名的納粹中堅分子。他善於利用與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然而這些人得到這份工作也就得到了暫時的安全,作為戰爭產品的生產者而免受屠殺。辛德勒的工廠成了猶太人的避難所。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可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的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他制定了一份聲稱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須」的工人名單,通過賄賂納粹官員,使他們得以倖存下來。他越來越受到違反種族法的懷疑,但他每次都很機智地躲過了迫害,一如既往地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營救猶太人。當運輸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車錯開到奧斯威辛時,他還破費了一大筆財產把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廠。
不久,蘇聯紅軍來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廠里幹活的倖存的猶太人宣布: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他們把一份自動發起簽名的證詞交給了辛德勒,以證明他並非戰犯。同時,他們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子,贈送給辛德勒,在戒子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辛德勒為他的救贖行動,已竭盡所能。他的全部財產都已用於挽救猶太人的生命。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們銘記在心。

背景資料

影片《辛德勒名單》是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於1993年拍攝的一部轟動世界的宏篇巨制。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的恐怖罪行,並以其極高的藝術性成為94年全球最為矚目的一部影片。其思想的嚴肅性現非凡的藝術表現力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的深度。影片於1993年12月15日在美國上映,當即引起了轟動,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並獲得了美國導演工會獎。在94年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中,《辛德勒名單》一片毫無爭議地奪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以及最佳電影剪輯等6項金像獎。 對於影片的成就來說,這是當之無愧的。而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也以此片第一次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對於他的才華來說,這是一份遲到的肯定。
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熱情,實際上,影片的改編權和製片權早在1982年就已買下。但直到10年後,影片的拍攝計劃才真正得以實行。為了拍攝這部影片,斯皮爾伯格首次放棄了慣用的電影特技,也拒絕請好萊塢影星主演,而是收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請來了當年集中營的倖存者作副導演,並請被辛德勒拯救的猶太人作影片的顧問。斯皮爾伯格耗費了2300萬美元就完成了這部長達3小時15分鍾的影片,並謝絕了片酬而將全部個人贏利捐獻給美國大屠殺博物館。
作為一個猶太人,拍攝這樣的一部影片也是斯皮爾伯格長期以來的心願。《辛德勒名單》一片雖然是以黑白攝影為主調,但其製作規模卻不亞於任何一部彩色大製作的影片。影片共有126個角色,動用了3萬名臨時演員參與演出。影片情節感人,氣勢悲壯,而以黑白攝影為主調的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更使影片具有了一種極其真實的效果,感人肺腑,發人深思。影片中電影語言的運用十分出色,在表現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時,有一個鏡頭中出現了紅色,在沖鋒隊屠殺猶太人的場景中,穿紅衣的小女孩與畫面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對比,產生了極具藝術沖擊力的視覺效果,而當小女孩再次出現時,她已經是運屍車上的一具屍體。這一處理手法堪稱經典。同時也點明了主人公思想上所受的沖擊。對於辛德勒來說,這一小女孩代表了他所有看見的猶太人的不幸,代表了他心理中發生的變化。這一鏡頭具有的深層內蘊和藝術價值都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它的藝術性達到了經典的地位。
當影片進行到猶太人走出集中營,獲得自由時,銀幕上驟然間大放光明,出現了燦爛的彩色。這一明顯的電影語言技巧的運用,起到了極好的效果。由壓抑陰沉的黑白兩色到豐富的自然色彩,極其形象地盡顯了人們解除死亡危險,重獲自由後的開朗心情。此時此刻,幾乎每個觀眾都會不由得鼓起掌來。這既是對猶太人獲得自由後的欣慰,也是對導演斯皮爾伯格秘作的最高贊賞。影片的結尾同樣具有其感人的藝術魅力。它體現出了猶太人對辛德勒的無限敬意,同時也使影片具有了回顧歷史、發人沉思的藝術效果,極大地拓展了影片的表現空間。
《辛德勒名單》一片將作為電影史上永恆的光輝而存在,它是電影史上一部經典的作品。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名字也將與這部影片聯系在一起而永遠流傳下去。

評論

在3月22日剛剛舉行的71屆奧斯卡金像獎典禮中,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再次獲得最佳導演桂冠,其實,這位好萊塢電影業中的一個傳奇性人物,他事業的高峰並不在《拯救大兵瑞恩》,而是94年的《辛德勒名單》。甚至有人這樣說,《拯救大兵瑞恩》之所以沒有獲最佳影片獎,是因為在人們心裡,他的這部影片沒有能夠超越 《辛德勒名單》。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從8歲起就開始學慣用攝象機看世界,對於一個剛剛開始學習獨立思考的孩子來說,這個攝象機深深地影響了他的思維方式,而他的這種思維方式在今天又對電影語言的發展產生舉足輕重的作用。
《辛德勒名單》這部影片是近年美國電影的一個里程碑,斯皮爾伯格把這部影片拍的即極具藝術性,又十分好看,這是一部充滿著智慧的影片,也是一座後人取之不盡的電影藝術寶庫,是足以讓後世專門研究的傳世之作。
首先,這部影片的電影語言技巧的運用十分出色,斯皮爾伯格大膽的起用黑白色調來表現這個故事,這就使得黑白和彩色之間的反差十分強烈,開篇和結尾中的顏色帶有明顯的寓意,而影片中的那穿紅衣的小女孩也是包含在這個構成中,猶如一個試圖跨越戰爭之河的希望時隱時現卻在途中熄滅了,當我們浮出黑白的世界,呼吸自由空氣的時候,竟有了一種歷盡滄桑的感覺。用電影語言來講述故事是這部影片的突出特點,影片的開篇,在一個火車站登記的一場戲,開始鏡頭前只有一張桌子,一瓶墨水,一支鋼筆,四周一片寂靜,一隊人向這里走來,一個登記員坐下仰起頭喊了一聲「姓名」之後,寂靜立刻就被打破了,鏡頭猛然切換到擁擠著的成百上千的猶太人群上,他們用各種各樣的聲音在報著自己的姓名。這組鏡頭給人的視覺和聽覺以極大的沖擊力,讓我們在倉促中走進了那個另人不安的年代。 辛德勒和德國軍官拉關系一段是這部戲運用電影語言十分有代表性的片段,從辛德勒走出旅館到與德國軍人打的火熱,影片前後才用了5分鍾,而事情交待的清清楚楚。這里較典型地運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同時背景音樂也由低沉到高揚,人物的情緒不斷提升,直到舉杯狂歡,當店員報出「奧斯卡.辛德勒」的大名時,嘎然而止。這一過程將電影語言的特點充分表現了出來,用這么簡潔的方式就將事情表現清楚,這是其它任何一種藝術手法都難以替代的,它不愧是電影語言運用的永恆經典。
象這樣的電影語言的高水平的運用在影片里幾乎處處皆是,斯皮爾伯格的這部影片顯然是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來與觀眾溝通,從而也使得這部影片十分耐看,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感受,就如前面所說的,我們是通過斯皮爾伯格那雙好似攝影機般的眼睛來看這個故事,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故事本身,我們還學會了如何看。
其次,去除掉電影語言的框架,我們再來看看這部影片在情節表現上的高明之處,這部影片的的背景是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影片是運用黑白色表現,使許多血腥的畫面也被隱藏在了一種單調平板的鏡頭之內,但,這並不等於說這部影片的恐怖就沒有了,相反,它在心理上給人的壓抑不亞於任何血腥。在德國人如何對待猶太人的處理上,突出了幾個個別人物的死,獨臂老人、女工程師、馬房小男孩、以及一個唯一著色的小女孩,他們的遭遇將猶太人的處境清楚的表現了出來,他們的生命猶如一隻只螞蟻,那麼輕易地就被置於死地,這種「輕易」恰恰就是影片表現德國人的殘忍的高明之處,一個原本活生生的人就那麼輕而易舉地死了,它給於我們的震撼絕對不亞於血流成河,哭天喊地的屠殺場面,它在不斷地崩潰著我們心理上的安全防線,最終也明白了被敲入辛德勒的名單意味著什麼。
在辛德勒這個人物的塑造上,這部影片也沒有落入俗套,辛德勒作為一個普通的德國商人進入劇中,他貪圖享樂,好色投機,在戰爭中他開始並不理睬誰對誰錯,只在乎自己是否可以賺錢,但是,他也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在與那些猶太人相處中,逐漸與產生著感情,在以撒斯坦被誤裝入火車時、在獨臂猶太老人被槍殺時、在列車中的猶太人暑渴難熬時、在一個小女孩的屍體出現在滅屍場時,在這一個一個情節的不斷推進中,我們和辛德勒一起體驗著一個普通人的感情歷程,最終,德國戰敗,辛德勒要逃亡,當他手捧戒指痛哭流涕,我們也不禁為之動容。
影片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在那樣的一個年代的那樣的一個故事中,還不斷出現讓人會心一笑的情節,如辛德勒與猶太商人討價還價、招收女打字員、會見一個想讓自己父母進入辛德勒工廠的婦女、一個小男孩向德國人「檢舉」是誰偷的雞等等,這些精巧的細節,加上斯皮爾伯格拿手的懸念運用,讓影片更具韻味。斯皮爾伯格是個講故事高手,他使這樣一部可能沉悶的影片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盡管上面的評論似乎條條是道,但我們卻不能說這些手法是刻意設計出來的,應該說這斯皮爾伯格這位「天生」電影人的創作激情自然迸發的產物,他在汲取前人電影藝術經驗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更高的審美標准和審美追求,這部作品正是在這個基礎上的一部充滿理性與激情的經典之作。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這部影片的配樂也是近年來少見的具有強烈感染力的音樂之一,作者約翰.威廉姆斯在創作中吸取了猶太民族音樂的旋律特點,採用了小提琴獨奏的方式突出主題,將殘酷戰爭陰影下的猶太人凄涼的心境表現的淋漓盡致,這部音樂作品和這部影片一樣,也必將是音樂殿堂中的永恆經典。

2. 誰知道以二戰期間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為題材的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恐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3. cctv6播過的一個好像是講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電影,只看了開頭,有幾個德國軍官把一個姑娘綁在鞦韆上,

這些很多都是假的!就算是也是極少,可以說萬分之一的紀律都不到!德國當時進行的是工業機械化屠殺!

4. 二戰時期槍口下人性的光輝,美國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 【梗概】 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辛德勒本是一名納粹黨徒,喜愛金錢與美女。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精明的辛德勒看到商機,他找到猶太人史登幫他經營,僱傭猶太人當工人,把一個廢棄的小廠辦成一座頗具規模的軍需廠,大發戰爭橫財。 隨著戰事的進展,希特勒加快屠殺猶太人的步伐。黨衛軍把所有的猶太人趕到克拉科夫,然後進行滅絕人性的大屠殺。剛好這一幕被辛德勒和他夫人看見了。辛德勒良知被震撼了,他決心盡力營救更多的猶太人。 二戰結束前夕,辛德勒開出了1200個猶太人名單,名義上是軍工廠需要熟練工人,通過行賄納粹軍官將他們留在工廠內。直到戰爭結束,辛德勒一共保護了1100多名猶太人生命,他們後代被稱為「 」辛德勒猶太人」辛德勒的義舉被猶太人世代贊頌。辛德勒名字百世流芳。 【鑒賞】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根據1982年澳大利亞作家托馬斯·肯尼利長篇小說《辛德勒方舟》改編而成。《辛德勒方舟》素材來自當年被辛德勒解救的波德克·菲佛伯格親身經歷。導演斯皮爾伯格是猶太後裔,辛德勒故事深深吸引了他。「 」《辛德勒的名單》具有如此巨大影響的震撼力和如此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藝術魅力,應該說,是與斯皮爾伯格身上流著猶太人的血液,以及童年時代親身體驗過猶太人遭受歧視的痛苦;以及源於他烏克蘭的大家族中竟有17位成員在波蘭納粹集中營中被謀害;以及他的內心深處對辛德勒--這位猶太人的大恩人懷有虔敬感恩的心態等一系列無法逃避的事實分不開的。」1983年斯皮爾伯格采訪了波德克·菲佛伯格,經過10年籌備,於1993年終於拍成了舉世矚目的《辛德勒的名單》。 反映二戰希特勒屠殺猶太人題材的電影數不勝數。迄今為止,拍的最好,影響最大,評價最高的當數《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讓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看過此片後印象很深,以至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們去看看這部影片』」。 在1994年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評比中,《辛德勒的名單》榮獲11項大獎的提名,最後榮獲奧斯卡最佳電影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電影剪輯獎,最佳配樂獎等6項大獎。此外,該片還榮獲第51屆美國金球獎,第4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第1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第20屆法國凱撒獎等多種多項大獎。可以用「 」精彩絕倫,譽滿全球」八個字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辛德勒的名單》 ​ 《辛德勒的名單》主題非常明確:控訴二戰時期納粹喪心病狂地屠殺猶太平民的罪行。影片最大的特色是拍攝的真實感。整部電影真實地還原了當年戰爭時期的場景。包括當時的街道、酒館、舞廳、車站、集中營、工廠、住宅、傢具、以及成千上萬的猶太人的服裝、飾品、 用具等等。其真實的程度不亞於看一部紀錄片。一下子把觀眾帶入到當年的戰爭中的德國。 斯皮爾伯格按照兩條線的結構方式:一條線是圍繞辛德勒如何辦廠賺錢,如何周旋納粹軍官,如何拯救猶太人活動進行的,此線的核心人物是辛德勒,人物集中,目的明確,脈絡清晰。另一條線展現德國納粹如何屠殺猶太人的殘酷鏡頭。這條線基本沒有貫穿人物,沒有貫穿事件,只是選取許多典型的屠殺橋段進行拍攝。辛德勒活動線在情感上比較溫和,納粹大屠殺那條線卻十分殘忍,「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這兩條線相互交織,相互映村。在視覺上給觀眾起到一種心理調劑的作用。 《辛德勒的名單》最震撼觀眾的地方是影片中納粹軍官隨意屠殺猶太人的那些橋段。這些橋段看過一輩子不會忘記,它會深深地印記在觀眾腦海里,揮之不去。下面略舉幾例說明。 橋段1,下雪天,納粹黨衛軍強迫一大群猶太人在雪地里鏟雪,黨衛軍發現其中有一個斷臂老人,單手鏟雪行動不便,兩個黨衛軍把他拖出來,無需言語,對著腦袋就是一槍,鮮血頓時染紅雪白的大地……。鏡頭定格在老人一雙慈祥的眼睛……。 橋段2,建築工地上,一個中年猶太婦女急匆匆跑過來,向納粹指揮官葛斯報告:「 」指揮官,這樣施工要出問題,應該重新灌裝。我是學建築工程的,為了工程質量,我不得不說。」葛斯聽完,沉吟片刻,然後命令手下軍官:「 」把她拖出去當眾斃了,然後按她說的重新施工。」 一位敬業的猶太女工程師就這樣被槍殺了,應聲倒地,活象一條野狗……。 橋段3,一天深夜,克拉科夫大屠殺開始了。全副武裝的納粹士兵凶神惡煞地撲向猶太人住宅,一家一家的敲門……。鏡頭展現一個猶太家庭六、七口人驚恐的眼神。母親急忙打開櫃子,取出一包黃金飾品,發給每人一個,有老人,也有孩子,大家平靜地夾在麵包里吞食……。沒有一句台詞。一家人安詳地選擇集體吞金自殺……。 橋段4,克拉科夫大屠殺的醫院里,外面傳來陣陣吆喝聲,狗叫聲,槍擊聲……。一名醫生急忙調制一瓶毒葯,然後倒進一隻只小杯,送到每一個床前,喂病人喝下……,期間沒有一句台詞,只有病人對醫生感激的微笑,有尊嚴地從容死去……。幾分鍾後,納粹士兵沖進病房,用沖鋒槍對著每一個病人瘋狂掃射……雪白的被子打成一個個槍眼,槍眼裡滲出汩汩的鮮血……。 橋段5,在克拉科夫大屠殺的黑白鏡頭中,出現一個身穿紅裙子的小女孩。在黑白片中突然出現一點紅色,顯得特別醒目。紅裙小女孩大約3、4歲左右,在混亂殺戮的街道上慢慢行走,她的身邊不時有中彈倒下的人……。她走到一個房屋門口,拐了進去……上樓……躲進一個床底下……露出稚氣的小臉蛋。觀眾看到這里都鬆了一口氣,慶幸紅裙小女孩逃出了魔掌。 可是在後來「 」焚屍」鏡頭中,觀眾在一輛運送屍體的板車上,竟然看見那個紅裙小女孩直挺挺的屍體,頓時湧出一種難言的悲哀……。這個紅裙小女孩是斯皮爾伯格精心的設計的銀幕形象,雖然沒有一句台詞,出鏡也僅幾分鍾,但是一直讓人牽掛,讓人擔憂。她的死比成人的死更加令人傷心,令人悲憤! 橋段6,火車站上,大批大批猶太人被趕著上火車。納粹士兵用喇叭大聲叫喊:「 」大家不要帶行李上車,每人在行李上寫上姓名,我們會替大家妥善保管……」。許多猶太人在行李箱上認真地寫著名字……。鏡頭轉換另一個倉庫場景,所有行李箱里的物品全部倒出,有人在分門別類地清理著金銀、珍寶、手錶、鑽石……等等。無需解釋,觀眾明白了一切。 橋段7,一天清晨,黨衛軍中尉葛斯 *** 著上身,抽著煙,橫挎著狙擊槍,站在別墅陽台上不知是監視,還是欣賞他手下人強迫猶太人勞動的場面……。他發現有一個人因勞累坐在地上休息,然後舉起狙擊槍瞄準,那神態就像玩打靶游戲……。坐地休息的人站起的瞬間,槍響了,那人中槍倒地,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人游戲般地消滅了。接著,在葛斯家做家務的小男孩,因沒有擦乾凈浴缸上的污漬而求饒,被葛斯「 」赦免」,走在廣場上,突然聽見槍聲,是葛斯向他射出了罪惡的子彈,一槍,兩槍,第三槍擊中了男孩,可憐小男孩無聲無息地躺在廣場上,甚至沒人敢靠近看上一眼……。 諸如此類的殺人橋段在《辛德勒的名單》中比比皆是。在克拉科夫大屠殺中,本來把6個猶太人列成一列橫排槍殺。臨刑前,納粹士兵又把橫排改成縱排,槍聲響後,倒下4人,還剩2人,納粹士兵用手槍對准沒死的腦袋直接射擊,一槍一個,乾脆利落。還有葛斯把幾十個猶太人排成一個4排方陣,然後隔一個射殺一個,全是用手槍對准腦袋,平靜地就像是玩殺人游戲……。葛斯一口氣射殺25人,然後揚長而去……等等等等。 德國是個文明素養很高的國家,歷史上涌現過許多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享譽世界的著名人物。筆者也曾去過德國,對德國的風土人情,文化底蘊,社會進步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為什麼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德國會在歐洲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屠殺無辜猶太平民達600多萬人,手段極其殘忍。 德國出現了一個希特勒這樣的戰爭瘋子,但是那幾百萬納粹軍人難道全都瘋了嗎?全都失去理智了嗎?問題在於當年德國民眾把希特勒當做「 」神」一樣敬奉,喊出了「 」一切權力歸元首」的口號。全國上下只聽一人指揮,又缺少對權力監控,導致災難降臨。這個教訓值得全人類警惕! 與上述橋段相比,斯皮爾伯格還拍出一些「 」黑色幽默」的橋段,在感傷的氛圍中揉進幽默的因素: 例一,一位中年猶太人在克拉科夫大屠殺中冒死逃命,東躲 *** ,不料遇見一隊納粹士兵列隊跑來……。他急中生智,趕忙搬移堆積在路面上的行李……。隨即雙腳並立,兩指舉在額前,「 」啪」地一個納粹敬禮:「 」報告,我奉命在這里清掃道路,請指示!」那神情那囧態極其好笑……。以致殺紅眼的納粹士兵都逗樂了。 例二,葛斯帶著幾個納粹軍官到辛德勒工廠檢查,命令一個猶太工人做鉸鏈給他看,那個猶太工人很熟練地幾分鍾就做好了。可是葛斯誣陷他窩工,立即拖出去槍斃。葛斯掏出手槍對准工人腦袋,一連開了幾槍就是不響,換了一把槍依然卡住了……。氣得葛斯狠狠地踢那個猶太工人……。觀眾看到這里本來十分緊張,一個意外救了工人一條命,不禁由衷地慶幸,心酸地一笑……。 例三,一個納粹軍官手拿著一隻雞,對著一群猶太人追問是誰偷了雞。他舉起步槍隨意對准一個猶太人就是一槍,那人應聲倒下……。軍官威脅說「 」如果你們不揭發,我就一個個都槍斃!」突然一個小孩向前走一步,觀眾頓時很緊張,以為小孩要遭遇不測……。軍官立即上前對小孩:「 」是你偷的?」小孩搖搖頭,然後指著地上的剛被槍斃的人說:「 」是他——」。觀眾啞然了。 上述「 」黑色幽默」橋段比起那些殘酷殺人鏡頭當然要輕松一些,但是觀眾依然笑不出來聲來。那是槍口下的幽默,是劫難中的意外,是勇敢者的智慧,觀眾中即使有笑聲,那也是苦澀的笑,慶幸的笑,無奈的笑……。 《辛德勒的名單》採用黑白影像進行拍攝。究其原因,大屠殺場面太多,黑白影像既能造成陰冷、凄慘的氛圍,又能避免視覺上的血腥造成嘔心的 *** 。此外,納粹元首希特勒親自設計的黨衛軍軍服、軍旗、胸章、臂章均是由紅白黑三色搭配,這在美術上屬最佳配色,導演不想給劊子手軍服以鮮艷奪目的色彩。用黑白影像更貼切猶太人黑暗時代,顯示歷史的厚重感。 《辛德勒的名單》唯一主角就是辛德勒,他的舉動以克拉科夫大屠殺為界,之前他是一個玩世不恭、貪圖錢財的納粹黨徒,之後他良知萌發,盡力營救猶太人。影片用幾個典型鏡頭展現辛德勒的善心:一個猶太女人找到辛德勒,哀求辛德勒把她年邁的父母親招到工廠做工,一個勁說辛德勒是個大好人,被辛德勒嚴厲拒絕並趕出門。事後又讓史登用自己一塊手錶去賄賂納粹,把那位女人的父母親招到了工廠。 一個炎熱下午,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象畜生一樣被趕進悶罐車廂,辛德勒假意玩惡作劇,用水龍頭給每節車廂灑水,在納粹軍官取樂的嬉笑聲中,辛德勒用智慧解決猶太人乾渴之苦……。在車間里,史登向他匯報,說生產炮彈不合格,軍需部要查問,工廠要虧損。辛德勒明確回答:炮彈不合格我很高興,工廠虧損的事你不必擔心……。 二戰結束了,猶太工人紛紛取出自己牙齒中的金箔,給辛德勒打制了一枚金戒指。上面用希姆文刻上:「 」救人一命等於拯救全世界」,送給辛德勒。沒想到的是,辛德勒接過金戒指竟然哭了起來,嘴裡喃喃地說:「 」我本來可以救更多的人,一個胸章可以救2人,一輛汽車可以救11人……」。這個完全出人意料的細節,一下子把劇情推向 *** ,把辛德勒形象推向一個更高層次。令多少觀眾潸然淚下……。 《辛德勒的名單》採用史詩風格與紀實手法相結合的方法,按照時間發展順序,講述辛德勒在二戰時期辦工廠,營救猶太人的經歷為主線,穿插德國納粹迫害猶太人種種駭人聽聞的片段。電影採用一個納粹黨徒的覺醒來拯救猶太人比抵抗組織來拯救猶太人更有思想意義。 影片因其極高的真實性而震撼人心,將作為二戰時期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一部鮮活影像將永載史冊。同時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名字也將與這部影片聯系在一起而永遠流傳下去。 《辛德勒的名單》

5. 關於二戰中殺猶太女人的電影有哪些

安妮日記,被殺時僅十五歲

6. 經典的關於納粹殘殺猶太人的電影!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1940年代的柏林,八歲的小男孩布魯諾和同學在外面玩耍後回到家裡,發現家裡正忙得不可開交。原來身為納粹軍官的父親被升職將要調遣,母親正在准備一次聚會。只不過布魯諾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父親的新職務是在柏林外的一個偏遠郊區,全家都要搬過去,這樣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家和夥伴們。
一開始布魯諾很難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很快就覺得無聊起來。沒有同齡人陪他玩,母親也禁止他到處走。倒是姐姐從來不討厭跟他聊天,因為姐姐忙於擺弄自己的布娃娃,或者是跟父親的下屬——一位年輕英俊的男士兵聊天。布魯諾從自己房間的窗戶往外看,有一處很奇怪的農場,人們都穿著條紋睡衣在幹活。正當他想試著多去了解一些的時候,他被母親警告不許接近那裡。實際上就連母親也不太清楚這里,她以為只是住在某個勞動營的隔壁,丈夫隱瞞了這里是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真相。
有一天布魯諾在花園里玩的時候,不小心摔倒把膝蓋碰傷了。在廚房幹活的穿著條紋睡衣的帕維爾趕過來幫助他包紮了傷口。一次,布魯諾為了製作鞦韆,偶然發現自家的後花園的一個小小雜物間內,有個窗戶,可以輕易的爬出這個牢籠般的住所。某天,趁母親不在意,在房子周圍晃悠了幾周之後,布魯諾終於決定越過這個界限。當他開心的跑了一段路,竟來到了一個用電線網製成的圍牆邊,看到圍牆的另一邊有一個穿著條紋睡衣的男孩在用手推車倒碎石子。他很驚訝終於在這里發現了可以一起玩的同齡人,布魯諾以後每天都要偷偷來這里和新朋友什穆埃爾見面。
數周過去,布魯諾對於自己的所見所聞愈加感到困惑,家人教導他所有猶太人都是魔鬼而他與什穆埃爾的關系卻越來越緊密。另一方面,父親決定把他們和媽媽送到海德堡的姑姑那裡去。一想到從此無法再見到這位最好的新朋友,布魯諾感到很絕望。什穆埃爾告訴布魯諾自己的父親失蹤了三天,布魯諾決定利用最後的時間為他做些事情,於是他穿上了一件什穆埃爾拿來的條紋睡衣,拿來鐵鍬,在鐵絲網下挖了一個很大的洞,鑽了進去。
然而,無情的命運卻與小男孩布魯諾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的生命也將從此劃上句號...
當父親最終尋到那間空空如也的牢房時,絕望地喊著兒子的名字,而與此同時,母親跪倒在冰冷的鐵絲網前,捧著布魯諾原本的衣服,失聲痛哭...
鏡頭靜靜地對著布魯諾最後走入的那扇門,門外堆滿了那些所謂的,條紋睡衣...

《朗讀者》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處在盟軍和蘇軍的管制中,萬事蕭條,百廢待興。生活在柏林的15歲少年邁克·伯格患上了猩紅熱,但他仍然時不時的坐車到很遠的圖書館中找尋自己愛看的書籍,對於這位身處戰後管制區的少年而言,這是他僅有的娛樂。邁克有一次在路上猩紅熱病發,漢娜將他送回家,兩人開始漸漸交談起來。病好的邁克前往漢娜住的地方感謝她的救命之恩,在漢娜的屋內,邁克第一次感受到了非比尋常的快樂。
兩人的關系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情慾變成了愛情,他和漢娜私下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多,兩人在漢娜的公寓中度著屬於自己的快樂時光。漢娜常常叫邁克帶來不同的書籍,然後慢慢地讀給她聽。相處中邁克和漢娜的矛盾漸漸爆發,邁克試圖對抗年齡的懸殊帶來的服從感,並想擺脫自身的稚氣和懦弱。終於有一天,當邁克前往漢娜的公寓,發現已經人去樓空,這段無果之戀也走到了盡頭。
畢業之前,邁克作為實習生前往旁聽一次對納粹戰犯的審判,在審判席上,邁克做夢也沒有想到,坐在戰犯座位上的,竟然是漢娜!審判開始了,原來漢娜曾經做過納粹集中營的看守。或許是出於自責、或是對法律的無知、漢娜對指控供認不諱,並因為不願在眾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認字的事實,認下本不屬於自己的重責。邁克此時有能力幫助漢娜澄清事實,出於對漢娜罪行的譴責以及不願暴露自己與漢娜的關系,他選擇了沉默,就連給漢娜鼓勵的勇氣也沒有。最終漢娜被判終身監禁。
邁克在很多年後開始給獄中的漢娜寄自己朗讀的磁帶,這讓漢娜重新找到了活著的意義和勇氣,並且漢娜通過磁帶和書的逐字對比學會了閱讀和書寫!並且開始給邁克寫信。邁克從來沒有回過。也許他想逃避那份自責的心情;也許他沒有勇氣面對漢娜。這讓漢娜感到無比的孤單。漢娜出獄的時間到了,邁克來到獄中看見已經白發蒼蒼的漢娜,雖然承諾給漢娜提供出獄後物質上的援助,卻拒絕了心靈溝通。漢娜絕望自殺。
幫助漢娜處理遺願並不能使邁克逃出自責,他最後選擇傾訴來宣洩內心的痛楚。

《集中營的吶喊》
培爾是猶太婦產科醫生,二戰時被德國人抓到集中營,幫助納粹醫生做事,戰後,卻被控告幫助納粹迫害猶太人,而認為有罪。從奧斯威辛集中營逃出的蓋絲拉.培爾醫生,來到了美國,希望重新執業,行醫救人。但她申請美國公民權時,卻因為道德問題而遭到質疑,必須接受委員會的質問,勾起她許多的傷心往事。蓋絲拉在納粹壓迫下,失去了父母、丈夫跟孩子;在集中營里,蓋絲拉原本就是婦產科醫生,為了求生存,也為了保護集中營的婦女,她被迫進行墮胎手術,做了許多她不願意做的事,也因此深感愧疚與無奈…與法律周旋多次,她總算取得公民權,在紐約行醫,命運的安排,她遇上了家鄉舊識,彌補了當年的遺憾。

7. 一個電影,講的一納粹軍官愛上一猶太女人,那女人和軍官在一起後卻還是站在猶太人那邊,要殺他!這是什麼片

黑皮書 黑皮書一般指代商業攝影年鑒,但在歐洲許多國家也有商業攝影年鑒或供檢索的商業攝影黃頁,有另外的名稱。黑皮書也是荷蘭 / 德國 / 比利時2006年合拍的一部電影。 簡介:在二戰快要結束的時期,在荷蘭戰場上倖存下來的德國猶太女孩蕾切爾·斯坦恩(卡里斯·范·侯登飾),加入了荷蘭地下抵抗組織想找出那個背叛的人,她所有家庭成員在解放南部的斗爭中由於此人的出賣而全部被害。剛剛從戰場中逃脫出來的她為了藏身,當了一名出色的歌手。但,當這位漂亮的猶太女歌手藏身的地方被炸後,她無路可走,便隨另一群猶太難民去逃亡。但是,他們的船在中途被德國的巡邏人員發現,難民們都被殺害了,只有蕾切爾活下來。她進入到德國隊伍當中,化名愛麗絲,以使和德國人相處。一位德國軍官(賽巴斯汀‧柯赫飾)對愛麗絲很好,還為她安排了個工作。荷蘭抵抗組織要營救自己被俘的人,讓愛麗絲幫助,但是,這個計劃被叛徒得知了。德軍方面與荷蘭抵抗組織都把她視為敵人,她又一次陷入絕境。一直愛護她的那位德國軍官與她一起逃離並躲了起來,等待著戰爭結束。而結束了戰爭,卻並沒有給愛麗絲帶來自由,因為每一個倖存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罪的,而她,而必須找出那個叛徒 。

8. 幾部關於德國納粹黨屠殺「猶太民族」的歷史電影

第一部

《美麗人生》

《 美麗人生》是一部由羅伯托·貝尼尼執導,羅伯托·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治·坎塔里尼等人主演的劇情片。1997年12月20日,該片在義大利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游戲當中,最後父親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傷害,而自己卻慘死的故事。1999年該片在第71屆奧斯卡獎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樂三項獎項。

第二部

《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名單》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科內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講述了奧地利人辛德勒是一個堅定的納粹黨人,也是一個投機商人,在波蘭僱傭廉價的猶太人到他的搪瓷廠里工作從而保護了許多猶太人,辛德勒看到了納粹對猶太人的血腥屠殺,受到了震動,引發了他的良知,為了保護猶太人,他制定了一份聲稱他的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須的工人的名單,賄賂納粹軍官,最後使一千多名猶太人倖存了下來。按猶太人的傳統,辛德勒死後被作為「36名正義者」 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第三部

《鋼琴師》

《鋼琴師》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阿德里安·布洛迪、米喬·贊布羅斯基和艾米麗雅·福克斯等主演的戰爭類、傳記類電影。該片於2002年9月25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主要講述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最終迎來自由的故事。

第四部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是由馬克·赫曼執導,阿沙·巴特菲爾德、維拉·法梅加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2008年11月7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該片講述二戰期間,八歲的布魯諾是集中營德國司令官的兒子,他與集中營圍欄的另一邊的一個猶太男孩結下了友誼,從而發生了許多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 2009年,該片獲得第23屆西班牙戈雅獎最佳歐洲電影提名。

第五部

《安娜日記》

《安娜日記》這部電影是根據一個猶太人真實的兩年密室生活的日記而改編的。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躲避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主人公安妮一家和四名猶太人躲入她父親公司的閣樓,開始隱姓埋名的密室生活。在這段隱匿日子裡,安妮藉由日記抒發了成長的苦澀、少女的情懷,及對未來的憧憬。當密室遭到舉報,一群人的命運便成浮游,最終的結局也是令人唏噓。

第六部

《浩劫》

《浩劫》是由克勞德·朗茲曼執導,Simon Srebnik、Michael Podchlebnik等參演的紀錄片。該片於1985年4月在法國上映。講述了波蘭以北50英里、臨近納雷夫河的海烏姆諾地區過去曾集居著眾多猶太人,海烏姆諾是波蘭第一個使用毒氣滅絕猶太人的地方,在那裡有四千萬猶太人慘遭滅絕,僅有兩個人倖存下來,他們是普希萊布尼克和斯雷,西蒙更是最後階段的倖存者,當時的他只有13歲半。

第七部

《黑暗彌漫》

講述了二戰時,在德國佔領下的波蘭,管道工波德克(羅伯特·維凱威茲 Robert Wieckiewicz 飾)與搭檔扎佩克兼做著小偷的勾當,錯綜復雜的下水道成了他們最好的隱匿處和貯藏室。他和城市中被封鎖的猶太區做生意,跟德軍中的烏克蘭軍官是舊相識,亂世中享有一點生活的自在。不久德國人開始屠殺、搜捕猶太人,部分不想被押往集中營的猶太人和波德克達成交易,按人頭計價得到了藏身下水道的機會,黑暗又臭氣熏天的下水道成了波德克收留猶太人的避難所,地面上的猶太人很快被抓捕一空,在物價飛漲和德國人持續的高壓下,扎佩克離他而去,波德克只靠自己艱難維系著下水道中猶太人的安全……

作者:影視輿論

9. 誰知道奧斯維辛集中營納粹黨用毒氣室殺猶太人的電影名字叫什麼,有能看到殺人畫面的

電影《灰色地帶》和紀錄片《奧斯維辛集中營:被遺忘的證據》

中文片名 灰色地帶
原片名 The Grey Zone
影片類型 劇 情
片長 108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劇情介紹
1944年,在德軍的第一焚化廠,又一批猶太人被無情地送進了毒氣室,幾分鍾後,雖然隔著厚厚的鐵門,仍能聽到他們撕心裂肺的呼喊、無助的敲打和絕望的 呻 吟。在鐵門的另一邊,霍夫曼和其他幾個等待著搬運屍體的猶太人卻都木訥地站著,臉上早已沒有任何錶情,因為幾個月來,這幾乎是他們生活的全部,他們都曾無數次地譴責自己這種幫助德軍 屠 害同胞的行為,然而面對被屠殺和繼續 苟 活,他們選擇了後者。 鐵門打開了,幾十具屍體橫七豎八地布滿了毒氣室的每個角落,他們開始機械性 地將屍體扛起扔進焚屍爐。突然,霍夫曼發現了一個還有微弱 喘 息的小女孩,因為地上的一灘水,小女孩還僥幸活著,霍夫曼和同伴們動了惻隱之心,他們偷偷將小女孩送到了焚化廠唯一的猶太醫生那裡,小女孩活了下來。然而,幾個人還沒來得及考慮怎樣安置小女孩,德軍就發現了他們的秘密,一個同伴被當場擊斃,幸而醫生以拒絕給德軍看病威脅德軍放過了小女孩。 前線,盟軍加快了進攻的速度,這里納粹也加快了 屠 殺的速度,面對隨時都可能喪命的 處 境,焚 化 廠里的猶太人決定奮起反抗。 在距離焚化廠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德軍的兵工廠,霍夫曼等人聯合起在那裡勞役的猶太女人,偷偷將火葯藏在即將運到 焚 化廠的屍體的衣服里,沒多久,當他們積累了分量不少的火葯,便發起了 暴 動。然而在德軍超強火力的壓制下,暴 動很快便被鎮壓,參與的猶太人被一個個殘忍地 殺 害,但他們並不恐懼,因為他們堅信勝利即將到來,只是他們沒有機會看到了而已。

10. 介紹幾部關於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電影

《納粹製造》

《戰火遺孤》

《百戰雄獅》

《心靈DJ》

《最後的泊灣》

《佩拉斯卡》

《集中營的吶喊》

《再見,孩子們》

《民族聚居區》

《美麗人生》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6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8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4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0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