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生電影 » 愛樂之城女主開車念台詞電影

愛樂之城女主開車念台詞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2-26 14:00:53

『壹』 喜劇電影《愛樂之城》台詞

精選喜劇電影《愛樂之城》台詞

《愛樂之城》的故事發生在當代的洛杉磯,是一個關於夢想的愛情喜劇電影。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精選喜劇電影《愛樂之城》台詞,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喜劇電影《愛樂之城》台詞

1.當人們令你失望,你更要勇往直前,因為早晨到來,又是陽光燦爛的一天。

2.一次小小的邂逅,可能就是苦等的機遇。

3.我們追尋的不過是另一個人的愛,一股悸動、一個眼神、一個碰觸、一支舞,凝視一個人的雙眼,點亮一整片天空。

4.我只需要這瘋狂的感覺,與噗通亂跳的心,但願它一直都在。

5.總會有個地方能讓我實現,對自己的期許。

6.就這樣一文不名,我跳上巴士,來到這里,勇敢或瘋狂,未來見分曉。

7.沒人喜歡爵士,連你都不喜歡,因為你,我現在喜歡了。

8.敬那些做夢的人,哪怕他們有點傻,敬那些痛著的心,敬我們製造的混亂。

9.正是那一絲絲瘋狂,讓我們看見新的色彩。

10.人最愛別人傾注熱情的事物。

11.音樂與機械打造的彩色世界,召喚我躍上大銀幕,活在每一個場景中。

12.你為什麼把「浪漫」說得好像很不堪?我不知道,洛杉磯就是這樣,什麼都崇拜,什麼都不重視。

13.你可以自己寫角色,寫跟你一樣有趣的東西。

14.等你拿到這個角色,你必須要付出一切,全力以赴,這是你的夢想。

15.如果那麼墨守成規,要怎麼當革命者?你緊抓著過去不放,但爵士是放眼未來。

《愛樂之城》:關於La La Land的四個瞬間

<一>

十二月在三番看的La La Land,上映的第一個晚上和兩個朋友一起去看的。結束以後朋友分別打Uber和Lyft走了,我住的比較近就去坐地鐵回家。

走出地鐵站的時候,快午夜了,街上很空,一兩個從對面走來的人,除此以外,只有路燈。雖然這條路我已走過無數遍,幾乎每天下班回家都會走,但是突然,out of nowhere,一種莫名的孤獨從心裡升起來,好像瞬間被拉回了電影里Mia參加完party發現車被拖走只好自己走回家的那個夜晚。

啊,原來我還在電影里沒有出來。

沒有同伴,沒有車,和熱鬧告別以後獨自走的一條的回家的路。路過街邊酒吧的時候,我像電影里一樣,朝酒吧里望一眼,希望能看到一個氣質很好的在彈鋼琴的人。

That someone in the crowed.

每一個剛來到大城市的我們,希望被發現,被賞識,遇到貴人,發掘潛力,證明自己很好,很值得被愛,很充滿希望。

Except you don't always find that someone.

第一個瞬間,是有關在這座城市裡的迷茫與失意的瞬間。

<二>

看完電影回來發了一條短評。

有個朋友看到了問我,所以是想到誰了?

想到誰了呢?想到在劇場里旁邊女孩好看但又不敢多看的側臉,想到深夜醒來突然想到的詩句,想到一個春日的夜晚,在海邊散步拍照閑聊大笑,想到一個秋日的午後,車里放著Jazz,載著喜歡的人緩緩駛過金黃色的三番街頭。

所以我說,並沒有特別想到誰啊,想到很多自己。

非常喜歡的是石頭姐和高司令在山頂散步去找車的那一段,兩個其實已經深深被對方吸引的人,卻都要死死咬定對對方沒感覺,但又對對方的沒感覺表示質疑,充滿了戲劇性。

但這其實是我們這代人愛情的寫照不是么?

「喜歡一個人也不能表現得需求感太強,否則會嚇跑對方」,「在一段關系中,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給彼此以空間」,這些現代都市愛情的common sense很多時候讓人們不太表達自己真實的最強烈的情感,或者選擇性地表達。

一個小細節:末了,石頭姐說,啊我的車就在這里了,你的車停的遠么要不要捎你一段?高司令說,哦不用了,我的車就在附近。然後石頭姐開走了。高司令走了很久走回了他們散步剛開始的地方,上了車。

第二個瞬間,是有關這個時代的我們在愛情面前的口是心非。

<三>

看完電影之後的日子裡我開始一遍一遍聽電影的原聲soundtrack。新年的時候在玻利維亞旅行,我感覺要寫點什麼辭舊迎新,想了一想,摘了soundtrack裡面一段的歌詞:

Here's to the ones who dream,

Foolish, as they may seem ;

Here's to the hearts that ache;

Here's to the mess we make.

這段歌詞是Mia在試鏡(audition)的時候講述她一個曾經敢於光腳跳入冰冷的河裡的阿姨的故事的時候唱的。

I remember that she told us she jumped in the river once, Barefoot.

She smiled, Leapt, without looking.

And She tumbled into the Seine!

The water was freezing she spent a month sneezing,

But said she would do it, again.

跳入冰冷的河裡當然是一個比喻,這段歌詞真的想講的是,真正敢於追夢的人都是某種程度上非理性的,有那麼一點點的瘋狂,在別人看起來好像很傻。但卻正是生活中那些瘋狂,心痛的時刻讓我們感受到情緒的波盪起伏,讓我們感受到我們此時此刻在鮮活地活著。

A bit madness is the key, to give us new color to see.

第三個瞬間,是有關追夢時的鮮活和色彩。

<四>

我覺得La La Land擁有一個絕好的結尾。

已為人妻的Mia和丈夫路過那個曾經由她提議名字的酒吧,坐定,看到昔日的男友重新彈奏一曲。所有的時光回轉,他從第一天起所有的決定都不再一樣,不再有爭吵,不再有分離,他和她一路走下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然後曲畢,回到現實,什麼都沒有改變,她看向他,他看向他。劇終。

為什麼不是一個happy ending?因為生活就是這樣啊,有不完美才有遺憾,有遺憾才有執念,有執念才明白那些道理,才知道原來生活中的美好是如何的。

如果時光再來一遍,你的選擇會不一樣么?

愛樂之城觀後感

在人類幾百萬年的發展史上,歲月無邊遐想的空谷里,那裡埋藏著數如家珍的文化、故事、制度……還有無數人的青春。從間隙傳出的吶喊,無奈聲聲,些許是散藏深埋的愛情,在不為人知的時刻,表現出驚人的生機。我們總在伺機尋找、創造一些永恆的現實,來供我們揣摩,孰知仍舊常常失落。那種永恆,在瓜熟蒂落的一天,我坐在銀河的夢里冥思苦想,或許是愛情,因為唯有愛情,在無邊落葉的深秋,也能散發格外的深沉,蹦出攝人心魄的音符。

在這部電影里,查澤雷導演一直游離在真與假、夢想與現實之間,這不僅體現在歌舞片本身固有的特徵,更在於導演對主題的拮取和意象的選擇,以及對現代科技超然的運用和對過去時代執著的追悼。使電影在音樂和鏡頭雙重作用下,完成了一場甚至好萊塢的新時代的蛻變,男女主角的戀變,也彷彿象徵歌舞片在如今社會的生存狀態。影片更深層次討論愛情與理想與現實的關系,在理想與現實得到實現時,那麼愛情將何去何從。

影片的開始,兩個人都在為為夢想努力,斯通飾演的米婭、高斯林的塞巴斯汀都把角色的苦鈍表現的淋漓盡致,一個是在不懈的追逐爵士樂的道路上,一個是在奔赴演員的途中,就這樣,兩個人在一家咖啡館相遇,徐志摩曾說: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現實總不是常常讓人滿意,兩個人擦肩而過。此處通過下文我們知道,亦是導演有意為之,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既借用了好萊塢經典故事開頭,又不落於俗套,與整部影片的結構相得益彰,實為大家手筆。

在接下來的影片發展中,仍舊遵循一貫的好萊塢敘事風格,兩人的愛情得到升華,導演刻意凸顯兩人原生愛情的狹隙,在沖破舊愛情的基礎上引起觀眾對劇情的認可和趨同。這讓人很自然的想起來此前高斯林飾演的《戀戀筆記本》以及電影史上許許多多的經典愛情片,這當然也是致敬的法則一種。有一句話是「愛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影片在此處將主題止住,是在為下文編織一個更大的局。

音樂是一場波瀾壯闊的海景,是跌宕起伏的浪濤,是無限的詩意,電影中,音樂是一條透明的線,串聯整個影片的發展,它又像一塊無形的幕,覆蓋在影片的情節之上。在暗處引導著影片的發展,也同樣引導著觀眾對電影的理解和對情節的把握。

歌舞片當中音樂是電影的中心。因此,音樂的好壞決定著電影的勝敗。毋庸置疑,在這部電影當中,音樂的的確確是成功了。他要人物在其中得到了飽滿的形象,也讓故事更加生動而立體,哥,更讓觀眾隨著人物的變化而擁有了喜怒哀樂。

舉影片當中的一例,當高斯林演奏完爵士樂時,背景音樂緩緩響起,那種音樂是落寞的、是凄涼的!是寂寞的、是孤獨的…恰恰表明了人物內心不可言喻的活動。這種表現是無聲無息、是一種淺淺淡淡的轉身式的自然。他不像鏡頭一樣刻意而為之,也不像蒙太奇的組接一樣,稍有用力就顯得格格不入。當斯通聽完他的爵士樂時,這時候的音樂顯得歡快而明亮,這種節奏又恰恰是斯通內心的感受,是准確無誤的表達。

電影因為音樂而增色增彩。它像中國的戲曲一般,誠實地將一切都呈現在舞台上,表現在熒屏上,不加造作、毫不誇張,不加掩飾、更加美麗。

除音樂之外,電影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對一個時代的追憶。歌舞片在漫長的時代發展當中。已經與現在的觀眾產生莫大的距離。也可以說,是欣賞歌舞片的觀眾越來越少。因為現實帶給大家的更多是劇情生動的劇情片、甜蜜擊人的偶像片、生殺掠奪的槍戰片、俠腸義膽的武俠片…在這種現象當中,推出一部歌舞片而成功幾率是相當渺小的,導演反時代潮流而行,其勇氣可嘉。

但脫開勇氣背後。我們更應該看到是影片對新技術的運用。還有就是影片對情懷的把握。在這部電影當中,導演大量的運用過往歌舞片當中經典的情節,比如影片的最後,舞台的實景打造,實際上就是《雨中曲》當中經典的一處鏡頭運用,再比如從電影當中出現的雨傘,更是導演對《瑟堡的雨傘》的致敬……因為這一系列的致敬,讓觀眾在欣賞影片的過程當中,不僅僅局限於當下的鏡頭和畫面,更是產生了多種的聯想,浮現了往昔一個輝煌的電影時代。

好萊塢的電影發展是需要突破的,從上個世紀的獨立製片人到現在,無一不是都在實踐創新和改革。《愛樂之城》可以說是重新鞏固了好萊塢在影壇上的地位,為好萊塢的發展和導演送上了一顆定心丸。僅僅對往昔的追憶也是不夠的,影片之所以成功,另一個重大的方面就是對新技術的運用,這是史無前例的,這也是唯有在現代才能完成的,電影當中有許多唯美的鏡頭,每一個鏡頭都可以在電影史上留下燦爛的一筆,比如石頭姐從餐廳跑出來與高斯林見面一段,一直到兩個人執手相舞,在深藍色的背景構圖之下,演繹了一出如夢如幻的鏡像,這在以前的人們看來是匪夷所思的.,但是他真真正正地把握住了年輕人的心。也真真正正地把握住了新技術。導演並不拘泥於講故事。他在講故事的同時在對過去進行追憶,又在追憶的同時,加入了現代大量的科技。正是如此種。種的結合。促成了《愛樂之城》影片驚人的成功。相信歌舞片的發展會越來越好,時代在發展,觀眾的欣賞水平不斷提升,歌舞片會迎來新的輝煌。

愛樂之城觀後感 2

昨天看完這部電影,吃飯,上網,甚至在夢里,City of star和The fools who dream兩首歌就在腦中無間斷交替播放,可謂魔性。在電影里第一次聽時,並沒覺得無比驚艷,像《海洋奇緣》里We Know the Way那樣熱淚盈眶,恨不得立即沖回家去下載。但當電影散場,靜靜走在回家路上時,這些旋律卻逐漸浮上心頭,繞梁三日。因為這兩首歌和這部電影的精神和情感是那樣的密不可分,而這份情感不是氣血沖頭,而是帶著後勁,回味無窮的那種。

影片開頭就來了個超現實的高速公路上的載歌載舞,直接就告訴觀眾,這不是近年常見的好萊塢大片,而更像是幾十年前的老派歌舞片。

《愛樂之城》的確處處有致敬老好萊塢的細節,比如片名和「春夏秋冬」四幕用的字體和畫面質感,比如兩人在晚霞下的山坡上初次鬥嘴,那一套歌舞(Lovely Night Dance),尤其是舞蹈,比如瑞恩高斯林扶著路燈旋轉,那不就是《雨中曲》么?

不僅是歌舞,兩人夜闖格里菲斯天文台那一段,從用影子來表現兩人鬼鬼祟祟地開門,到這一段的背景音樂的復古調性,再到用逐漸縮小的圓形遮擋鏡頭結束,栩栩如生的五六十年代啊。

但如果你真的因此專門去找來五六十年代的老電影看,卻未必能如此投入。因為《愛樂之城》只是用了老電影的特徵作為點綴,它的真正情感內核無疑是非常現代的,或者是經久不衰的。堅持追求自己心中的夢想,並且把重點放在了夢想尚未實現時的酸楚之上。The fools who dream,也就是女主角在最後一次面試上唱的那首歌,情深意切地道出了「追逐夢想的傻子們」心中的痛,闖下的禍,遭受的打擊,Smiling through it,she sad,she do it。

同時,這部電影也毫無保留地表達了對洛杉磯這座城市的愛。白天的燦爛陽光,傍晚的深紅晚霞,面朝大海的小碼頭,格里菲斯天文台前的山坡,高高挺拔的棕櫚樹,年久失修的龜裂的馬路,路邊陳舊簡陋卻有些腔調的房子,隨處可偶遇的明星,無休無止的Party……

《愛樂之城》結尾部分的這段奇幻而美好的影像,喚醒了我記憶深處,電影那最初的美好,最大的魅力。那就是放飛想像,來完全自由地編織影像,讓夢境在熒幕上綻放。LA LA Land,除了「LA」可指洛杉磯(Los Angeles)外,整個詞也意為想像中的、脫離現實的世界。

愛樂之城觀後感 3

看這部電影之前,一位女性朋友忠告我帶上紙巾,免得哭鼻子時沒紙。結果,這包紙巾根本就沒開封。我期待這部高分電影帶來一個驚喜,結果拆開音樂劇的包裝,只看到一出徹頭徹尾的陳詞濫調。

我能理解為什麼朋友喜歡這部電影。電影的男女主角都是懷揣夢想的年輕人,想著用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在洛杉磯贏得世界的關注。相似的心境讓兩人墜入愛河。當事業開始起飛時,男女主角又不得不各奔東西。中國觀眾早已熟悉類似的主題,比如「北漂」。不少觀眾可能正經歷類似的遭遇:胸懷夢想而生活拮據,充滿熱情卻不被人理解。看到男主角被親人質疑時,我們都想沖著屏幕喊:

「走開,別管我們年輕人的事!」

生活出現巨大的裂縫,這本是吹起激昂號角的時候,男女主角的應對卻一點也不主動。男主角莫名其妙地加入到一個成功的樂隊,放棄自己對爵士樂的堅持,獲得經濟上的成功。他最終靠著樂隊的收入開了自己夢想的爵士樂吧,但在我眼中,這一成功充滿了諷刺的味道。如果說男主角的成功還能起到點反省作用的話,女主角的奮斗簡直瑪麗蘇到家。她之前的面試毫不成功,社交中也清高自傲,創作的話劇惡評如潮。當然,劇本不敢隨意槍斃女主角,所以還是生硬地安排一個星探「發現」女主角的才能,給了女主角一個面試的機會。面試的題目是講一個故事。女主角思忖良久,開始講:

「我的阿姨跳進了塞納河……」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女主角接下來絮叨了一堆關於夢想的大道理,似乎所謂的夢想就是做跳入塞納河這樣常人不做的事情。但沒關系,電影里的女主角還是因此獲得機會,並成為大明星。

整個電影就像女主角講的故事一樣,看起來飽含深情,細想起來卻沒什麼道理。男女主角的愛情也是如此。兩個「北漂」的愛情故事,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題材。電影中男主角對女主角說,「你最初愛上我,或許是因為我那時的落魄,能讓你對自己的感受好一些」。我當時以為電影會以此為契機,探索更深刻的麵包與愛情的道理,沒想到電影接著在世俗故事裡無法自拔,再不願深入討論。電影的最後,女主角成為大明星,和丈夫一起來到男主角的爵士酒吧。男女主角幻想著另一種生活的可能。這原本是升華電影主題的一個好機會。可惜的是,幻想的生活中,兩人的愛情繼續依然要建立在物質成功之上。似乎除了成功,生活再沒有其他可能。如果我是劇作家,我大概會把幻想的橋段換做兩人在貧賤生活中相濡以沫。畢竟,那才能襯托出所謂成功的本質。

但導演一定不想這樣。他想要的,大概只是載歌載舞的勵志MV。

愛樂之城觀後感 4

「人生沒有一樁幸福不要付代價的。東邊佔了便宜,西邊就得吃虧些。」

這電影給了我一些「意料之中的觸動」,它所描寫的只不過是生活本身,其中大多是艱難的選擇,和長久的無奈。

生活迫使我們做出選擇,做選擇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這選擇會指向何種結果,而我們貪婪的天性又註定讓我們在日後對當初作為代價犧牲了的,長久的懷念。

就這樣某些人和事便成為了人生中的執念,whatif這個問題會在數個酒醉寂寞的午夜被重復提出。如果當時是另一種選擇,如果對的人沒有出現在錯的時間,如果當時沖動一些,如果當時不顧一切,那人生是不是就沒有遺憾,那這樣的午夜是不是就不會傷感。

把這樣的選擇和執念抽象成一個二選一的簡單選擇題,就是電影里表達的生活。兩個選項是理想和愛情,二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理想,於是未盡的愛情便成為了執念,這執念在多年後尚可令兩人在一首曲子的時間里傷感而流淚。

如果他沒有成名那麼早,如果她的舞台劇大獲成功,如果他追隨她去巴黎,如果她為他留下,是不是就會獲得想像的錄影帶里播出的大團圓而沒有遺憾的生活?我對這答案並不樂觀-這彷彿在問當年選擇的紅玫瑰是否會變成胸口的硃砂痣,亦或是選擇的白玫瑰是否會變成床前明月光。

我挺喜歡電影的結尾,在短暫的傷感過後,兩人平靜地接受了生活的安排,堅決而頭也不回地走回各自需要面對的現實,沒有拉扯,沒有猶豫-這是成年人面對生活的正確態度。多年前在理想與愛情間選擇了前者,最後的結果也是求仁得仁,生活已經對其善意相待。最終的結局雖然感人流淚,但這並不是一個傷感的結局-甚至連無奈的結局都算不上-至多是個稍有遺憾的結局。而這種不能兩全其美的遺憾,不過是生活本身罷了。

愛樂之城觀後感5

看完愛樂之城的首映,時隔一天後,頭腦里不斷回味,還是很享受那在影院中的愉悅感,不僅有感官上的刺激,也有由衷的贊嘆,同時也想借著片子,談談一些關於電影的個人理解。

在影迷這個圈子,很多電影都被戲稱為「豆瓣神片」,打上文青最愛之類的標簽,言外之意,這些片子只是受到了某個固定群體的認可,「豆瓣神片」簡單來說,一般都是偏重情節的作品,它們或者劇情有神走向,結局出人意料,或者所謂有極深刻內涵,再或者就是情感,台詞等元素有些極強的共鳴。這些,似乎都是通過影片的一個結果,來評判的。我想說的是,其實享受電影,更應該的是享受過程,而愛樂之城,就是這個過程最完美的體驗。

這么說並非貶低愛樂的劇本,但假設把導演換成另外之人,很可能影片就僅僅成為了所謂的「豆瓣神片」,享受電影的樂趣。不僅僅體現在劇情帶來的情緒中,演員的一個微妙動作,一幀巧妙的構圖,一次有趣的運鏡,都會帶來驚喜,當影片中處處都有這種驚喜時,佳作就誕生了。

而且是在一部歌舞電影中,電影同音樂劇不同,它有自己的一套豐富的電影語言,這也成了很多音樂劇,話劇改編成電影最尷尬的地方,鏡頭怎麼參與,怎麼更立體的布景,剪輯的取捨等等都是蠻有難度的工程,如最近一版的悲慘世界,就顯得有些模稜兩可,lalaland好在作為原創,可以自由的設計這些,同時考驗了導演的想像力和場面調度能力,而達米安做到的近乎完美

雖然沒有一鏡到底的長鏡頭來拍一段完整的歌舞,但是攝影機的運動幾乎沒有停止過,尤其是音樂響起的時候,攝影機毫不吝嗇的推進,拉回,搖動,可能在一次運動後,背景已經變得天馬行空,配合著演員們曼妙的舞姿,你可以感受到音樂中感情的充沛,替他們由衷的快樂與傷心。歌舞,舞蹈,都是情緒,心情的宣洩,本片對這一點把握的恰到好處,把情感抒發的淋漓盡致,同時作為電影,沒有泛濫到無聊的曲目數量,適可而止,歌曲旋律也很耐聽。

達米安真的是太會拍高潮了,同時也不得不贊嘆他的場面調度能力,幾場歌舞戲,無論是男女主單獨還是群戲,都把音樂節奏和攝影機運動,人的運動軌跡,剪輯的節奏。心裡活動和背景結合的滿分!完全就是一種享受,視聽效果非常出色,再加上本片從頭到尾的復古感,很容易讓人想起那個歌舞片盛行的年代,和那些經典的作品,自然又多了幾分情懷加持。

所以說,過程完美大抵如此,當有人做到了,再拋去一切只說劇情顯然是不公平的。

其實還是要說下劇情,其實這個劇情也很用心,有幾處前後呼應很贊,但就像開頭說的,很可能換個導演拍就俗套的很了,但話雖如此,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那個結尾的,可以說,這是最壞的結尾,也是最聰明的結尾,作為好看到爆的本片,也是最完美的結局。

如果電影是場夢,我願夢到愛樂之城。

;

『貳』 喜劇電影《愛樂之城》台詞

喜劇電影《愛樂之城》台詞

《愛樂之城》的故事發生在當代的洛杉磯,是一部關於夢想與愛情的電影。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喜劇電影《愛樂之城》台詞,歡迎大家閱讀。

喜劇電影《愛樂之城》台詞

1.當人們令你失望,你更要勇往直前,因為早晨到來,又是陽光燦爛的一天。

2.一次小小的邂逅,可能就是苦等的機遇。

3.我們追尋的不過是另一個人的愛,一股悸動、一個眼神、一個碰觸、一支舞,凝視一個人的雙眼,點亮一整片天空。

4.我只需要這瘋狂的感覺,與噗通亂跳的心,但願它一直都在。

5.總會有個地方能讓我實現,對自己的期許。

6.就這樣一文不名,我跳上巴士,來到這里,勇敢或瘋狂,未來見分曉。

7.沒人喜歡爵士,連你都不喜歡

因為你,我現在喜歡了

8.敬那些做夢的人,哪怕他們有點傻,敬那些痛著的心,敬我們製造的混亂。

9.正是那一絲絲瘋狂,讓我們看見新的色彩。

10.人最愛別人傾注熱情的事物。

11.音樂與機械打造的彩色世界,召喚我躍上大銀幕,活在每一個場景中。

12.你為什麼把「浪漫」說得好像很不堪?

我不知道,洛杉磯就是這樣,什麼都崇拜,什麼都不重視。

13.你可以自己寫角色,寫跟你一樣有趣的東西。

14.爵士就是…每次都是新的,每晚都是全新的,非常非常刺激。

15.如果那麼墨守成規,要怎麼當革命者?

你緊抓著過去不放,但爵士是放眼未來。

16.等你拿到這個角色,你必須要付出一切,全力以赴,這是你的夢想。

《愛樂之城》:好萊塢夢幻成功學的銀幕讀本

《愛樂之城》里的幾個細節非常有意思。

爵士鋼琴師高司令和沒名小演員石頭姐倆人在好萊塢巨大的片場里溜達。石頭姐告訴高司令她特別討厭爵士,高司令大驚失色:怎麼可能!倆人馬上出現在一家爵士樂俱樂部。但他們聽音樂的方式卻令人扼腕:台上四位音樂家賣力演奏,但是台下高司令指手畫腳大聲喧嘩向石頭姐解釋這解釋那,直到這首曲子的最後一個音符落下他的“演說”也剛好結束。我們有理由懷疑他們到底是來聽爵士的,還是高司令像所有的文藝青年一樣借著音樂來泡妞的。

石頭姐的所做所為也絲毫不遜色:她看電影遲到,片子已經開場但為了找人方便她居然抬腿就登上舞台站在銀幕的正中位置,任由《無因反叛》中詹姆斯·迪恩的巨大特寫投射在她臉上。要是在民風稍微粗野的異國他鄉,觀眾早把手裡的各種物件甩過去砸得她滿地找牙了。但是還好,美國人民相當文明友善,所有觀眾都對銀幕前這么一大坨異物熟視無睹,只有高司令看到了愛人的麗影,兩人互相隔空微笑:終於有機會在看電影的時候互相撫摸打個kiss了。

高司令和石頭姐,一個是職業音樂家一個是專業演員,一個在酒吧里演奏的時候抱怨底下聽眾各說各話根本沒人聽,一個在試鏡的時候經常被考官的電話笑場閑聊打斷情緒,他們都深知自己在進行表演的時候不被別人尊重是什麼感受,但等輪到他們自己是聽眾和觀眾的時候,瞬間就把當初的不快拋到九霄雲外,換成了剛才還在憎恨的同樣面孔對待自己的同行和職業。

這其實很讓人困惑,因為片中兩人還在反復強調要追尋自己的“夢想”。看到他們對從事的音樂和電影事業所採取的態度,我納悶的是,他們的夢想究竟是什麼呢?

在導演達米安·沙澤勒的成名作《爆裂鼓手》里,他刻畫了這樣一對音樂師徒:做為老師不斷地對學生進行難以承受的人格侮辱和精神肉體折磨,傷害他的自尊,以各種手段讓他陷入激烈殘酷的競爭,逼迫他突破自己的極限,用個人成功的例子誘惑他,向他灌輸勝者為王的強者邏輯;而學生則在這樣的強力壓迫中不斷刺激自己的成功慾望,瘋狂練習只為了成為第一、最好、偉大、“被別人永遠談論”。《爆裂鼓手》披著音樂的外殼,但兜售的卻是主流美式資本主義個人成功哲學:它把人生刻畫成為一場永不停歇的對峙爭斗,要麼不計後果的瘋狂奮斗獲得成功,要麼在激烈競爭中落敗而被人遺忘。音樂在這里和金融、股票、投資、加薪、升職和創業一樣,是贏得個人成功滿足內心虛榮的的工具,是壓倒對手的獲勝武器,是通向夢想巔峰的一級台階。除此之外,它並不具有任何其他特殊的精神、情感和人文價值。

在《愛樂之城》開始不久,高司令因為在酒吧里沒按照老闆規定的曲目演奏而被解僱(我們都以為他想彈的是自由爵士,但他只不過是另彈了一首溫情流行小曲兒而已),於是他發誓要開一間俱樂部自己想彈什麼小曲兒就彈什麼小曲兒。石頭姐遇到相同的`情況,她試鏡屢戰屢敗,於是在高司令的建議下決定自立門戶自己做主,自編自導自演一出獨角戲。他們定下的目標,其實都是不再做為默默無聞的小人物被呼來喚去,想要獲得的是某種被人認可的成功尊嚴感。無怪乎他們會在別人演奏爵士的時候高聲談笑,看電影的時候大搖大擺在銀幕前招搖過市,音樂和表演都只不過是達到個人目的的跳板,對他們來說都沒所謂。他們想要擺脫的是在酒吧因為彈小調被人解僱的羞恥和在咖啡店打工因為心不在焉而遭白眼的窘迫。關鍵在於要“一步步向上”站到高位俯視芸芸眾生,獲得為所欲為的權利和不被別人頤指氣使的身份地位,這才是他們的夢想。對了,“努力攀登,一步步向上”正是開場連串華麗舞蹈襯托下被反復吟唱的歌詞,這“向上爬才能進入好萊塢”的主題早在開頭五分鍾就已經被敲定了。

於是這人生目標極為相似的二人湊在了一起,時時刻刻互相監督對方別忘了要出人投地(當然也可能是互相在還是無名鼠輩的對方身上找到一點優越感,這點被高司令在影片中直白地挑明了)。當高司令變成小丑一樣的樂隊馬前卒時,石頭姐怒發沖冠呵斥他:你難道忘了自己的初衷嗎,你的夢想是開酒吧啊。乍聽起來她似乎有點邏輯混亂,參加樂隊商演和開酒吧有本質的不同么?但她的潛台詞其實是:“我現在開始看不起你了,因為你給別人當馬仔很開心,不是說好了要自己當老闆的嘛?”。在石頭姐獨角戲失敗回老家時,高司令驅車追趕而至,就差敲她腦瓜提醒她了:“你忘了成為“人上人”的“夢想”了么,成功不是在坐在家裡等來的!”。於是石頭姐繼續參加試鏡,贏得了一個出演專門為她量身定製的影片的機會。

“尊嚴”這個詞在好萊塢語境里有特殊的涵義。在著名的歌舞片《雨中曲》的開場,在萬眾矚目下,主持人問男主角電影明星金·凱利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後者對著話筒深情地說:“尊嚴,永遠是尊嚴”(Dignity,always dignity)。緊接著出現了一系列閃回,我們看到他由默默無聞的替身演員奮鬥成為天皇巨星的成名經歷,隨後“尊嚴,永遠是尊嚴”的台詞又被鏗鏘有力的語氣重復了一遍。剎那間我們猛然理解了他執意強調的“尊嚴”:它不是指人類群體所共有的不能磨滅的精神存在價值,而是特指從社會底層脫穎而出取得高級地位,由無名小卒變為眾星捧月一呼百應的焦點人物後擁有的巨大滿足感。它不單單是金錢(有意思的是,金錢在好萊塢盡管是人人追逐的目標之一,但是在公開表達中,它卻經常被主動遮掩退而其次把主要位置讓給了那星光閃耀的“尊嚴”),而更是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所獲得的優越感。我們清晰地看到了金·凱利式所形容的好萊塢式“尊嚴”是如何運作的:在《雨中曲》的結尾,他為了成就自己愛人的明星地位,設巧計讓一直嫌惡的另一位女星在舞台上當眾出醜,當一個人的尊嚴被無情的剝奪後,她的價值立降為零。雖然《雨中曲》是皆大歡喜的Happy Ending收場,但殘酷的好萊塢法則卻在此偶露猙獰:任何一個人的“尊嚴”都是在殘酷無情你死我活的競爭中才產生價值和意義的。

無獨有偶,在《爆裂鼓手》中,導演達米安·沙澤勒借音樂老師之口講述了查理·帕克的故事:後者年輕時因為一次演奏失誤被憤怒的領隊鼓手喬納森·瓊斯的飛跋砸中,在後台受盡嘲笑,但他第二天更加努力地練琴。於是在達米安·沙澤勒的結論里,一代爵士薩克斯大師查理·帕克之所以成為大師只是因為不想成為其他人的笑柄。達米安·沙澤勒在此不惜虛構一個子虛烏有的名人八卦,只為了能將“尊嚴”問題和成功學嫁接起來。

所以在《愛樂之城》的結尾,石頭姐穿著高跟鞋跨出豪車趾高氣揚地走進五年前打工的咖啡店,以一副小人得志前來示威的風范要了兩杯咖啡揚長而去。觀眾由此意識到她不再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成家立業事業發達,而隨後大家也見到了因為擁有爵士俱樂部而揮灑自如的高司令,二人一個台上一個台下眼神對接展開了一場浪漫的愛情想像。不過我們都忘不了他們當初之所以分手是因為在追求好萊塢式“尊嚴”的過程中都顧不上對方了——是不是其中一方會為了愛情而幫助另一方獲得成功,自己則甘當任人宰割的無名小輩?答案是:NO。所以最後這一場華麗舞蹈真的只能停留在一時沖動的“意淫”階段,二人最後的對視盪漾著互相理解和鼓勵的笑意:嗯,在各自都成為“人上人”的道路上繼續努力更進一步吧。

歌舞意在雕琢高司令和石頭姐二人夢想的“超凡脫俗”。但媚艷鮮亮的服裝和變幻莫測的布景粉飾的卻是他們一直腳下拌蒜的舞步和徘徊在跑調邊緣的歌聲。好萊塢經典歌舞片中誇張、戲謔而富有表現力的動作因為兩位演員肢體的僵硬而精髓損失殆盡,鏡頭運動再華麗也無法遮掩他們歌舞技巧的業余。而在這示意性夢幻歌舞背後的其實是一個不能再傳統的美國夢式個人奮斗故事:兩個被壓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為了各自夢想的成功搭伴互相鼓勵著向上爬,音樂、電影、戲劇,甚至是愛情都是“向上”過程中可以抓到的趁手攀登工具,而個人價值的實現完全依賴於他在社會生活中被其他人認定的位置:高就扶雲直上,低則痛不欲生。這樣的生活價值觀當然無可厚非,甚至在我看來它一點都不夢幻和浪漫,反而因為勾勒出了無數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所遭遇的辛酸苦辣而具有“赤裸裸”的現實主義“力量”。這大概是為什麼如此多的觀眾——從普通人到資深電影評論人——都會被它所深深感染。

我想感嘆一句的是,美國電影經過將近百年的兜兜轉轉,有約翰·卡薩維茨、斯坦利·庫布里克、弗朗西斯·科波拉、大衛·林奇、斯派克·李和羅伯特·奧特曼等人在觀念和形式上的洗禮式革新,居然又再次轉回了這本性難移的好萊塢成功學銀幕讀本套路。

走出影院時,我想起獨立電影大師吉姆·賈木許同在2016年推出的影片《帕特森》:一位美國小城的公共汽車司機,在日常中以寫詩來記述生活中的點滴表達內心的情感。他誠懇而內斂,對外在世界別無所求,甚至不願意給任何人看他撰寫的詩句。賈木許傳達的是個體價值並不取決於他身份和外表的普通,而樸素真摯的情感才會穿透偏見和歧視而永遠閃耀發光。這其實是另一種情懷,與《愛樂之城》截然相反。後者高調而咄咄逼人,以藝術的名義對個人成功充滿熱切的渴望,為了達到目的可以犧牲一切甚至寶貴的愛情;而前者平實溫和,以質朴的生活聯通詩化意境,藝術是他在靜默中表達對周遭世界點點波瀾般愛意的唯一方式。

當然,這兩者被大眾接受的程度也不盡相同,《帕特森》像他的主人公一樣默默無聞,而《愛樂之城》則是獲得奧斯卡十四項提名的大熱作品。也許《愛樂之城》的價值在於,多年之後再看會感受到它所紀錄下的那種如飢似渴追逐成功的躁動,特別是對於美國來說,它所散發的氣質與現實如此契合,甚至可以把它當做是特朗普時代一個有趣而又准確的流行文化注腳。

;

『叄』 歌舞電影《愛樂之城》台詞

《愛樂之城》以一個極具野心的大堵車+長鏡頭開場,隨後司機們紛紛下車開始歡快起舞,為影片奠定了整體基調。歌舞電影《愛樂之城》精選台詞是為大家整理的,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歌舞電影《愛樂之城》精選台詞


1.當人們令你失望,你更要勇往直前,因為早晨到來,又是陽光燦爛的一天。


2.一次小小的邂逅,可能就是苦等的機遇。



3.我們追尋的不過是另一個人的愛,一股悸動、一個眼神、一個碰觸、一支舞,凝視一個人的雙眼,點亮一整片天空。


4.我只需要這瘋狂的感覺,與噗通亂跳的心,但願它一直都在。


5.總會有個地方能讓我實現,對自己的期許。


6.就這樣一文不名,我跳上巴士,來到這里,勇敢或瘋狂,未來見分曉。


7.沒人喜歡爵士,連你都不喜歡


8.敬那些做夢的人,哪怕他們有點傻,敬那些痛著的心,敬我們製造的混亂。


9.正是那一絲絲瘋狂,讓我們看見新的色彩。


10.人最愛別人傾注熱情的事物。


11.音樂與機械打造的彩色世界,召喚我躍上大銀幕,活在每一個場景中。


12.你為什麼把「浪漫」說得好像很不堪?


我不知道,洛杉磯就是這樣,什麼都崇拜,什麼都不重視。


13.你可以自己寫角色,寫跟你一樣有趣的東西。


14.爵士就是…每次都是新的,每晚都是全新的,非常非常刺激。


15.如果那麼墨守成規,要怎麼當革命者?


你緊抓著過去不放,但爵士是放眼未來。


16.等你拿到這個角色,你必須要付出一切,全力以赴,這是你的夢想。


《愛樂之城》:悲劇不僅僅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猶豫了很久,還是打算寫寫這部電影。


很久沒在豆瓣寫影評了,一方面自己忙了,一方面也對今年的電影頗為失望。在經歷了去年的 和 等等之後,再看看今年的電影,確實比較平淡。


在出現之前,我甚至覺得如果把 放在今年都可能笑到最後。


之所以猶豫,無非是一個很幼稚的想法在作祟。


「為什麼他們要一言不合就跳舞?」


電影的開場真的讓我懵了,甚至後來再聽原聲碟,都還能回憶起剛進電影院的尷尬。


這份尷尬其實不能怪我,怪就要怪好萊塢現在炒冷飯之多,讓我們對類型片越來越適應。


很多時候我覺得,看好萊塢電影變成了吃飯。


當你拿起筷子,看到茄子時,你的味蕾上面就彷彿已經蒙上了一層薄油,裡面有著肉沫的香氣;當你的筷子夾向茄子時,味蕾上又浮現了豆角的味道,哪怕那盤子里並沒有豆角;而當你最終把茄子放進嘴裡時,一種「終於放心了的感覺」才浮上心頭。


沒錯,我吃的是肉末茄子。


看看今年的幾部佳作吧:


今年高分電影的第一陣容,基本上被迪士尼今年井噴式的高質量佳作所壟斷。、、這三部可以說是新的動漫電影的標桿,而且不僅個個質量上層,連類型都有嚴格的區分,做到了不炒冷飯之餘,還挖掘出了新的深度。


誇夠了我司(咳咳),再仔細一想,真的沒有什麼好的電影了。自然不錯,但畢竟還是爆米花電影;和也不錯,但是受眾范圍過小;我個人認為排名前五的和,雖然都在電影院揪住了我的心,但絕對沒有看完想要起立鼓掌的程度。


沒錯,對一部電影的最高贊賞,就是在結尾處黑幕的那一剎那,有一股想要起立鼓掌的沖動。


所以就是這么一部開頭尷尬,細水長流,最後讓你泛起沖動的電影。


它像什麼電影呢?很多人說過了,像。但不知道多少人像我一樣,看的時候想起了500 days of summer。同樣的春夏秋冬又一冬,流逝的都是愛情。


但流逝的都是愛情嗎?所以說,聯想有時是害人的。剛到夏天時,我就確定這一定是一部悲劇。無論他們兩人如何相愛,最後都不會走到一起。


可我跟紫霞剛好相反:我猜到了結尾,卻沒猜到那蓋世英雄,和七色的雲彩。


劇情是老套的,你只需要看任何一篇有關鍵情節透露的影評,就可以知道整個劇情的走向。其老套程度,跟裡面高斯林的座駕差不多,都帶著令人難受的年代差感。很多時候你會質疑導演是不是故意的,讓復古的服裝、音樂和車輛被一台碎裂屏幕的iphone帶走了氣氛。


所以導演甚至沒有去處理這些看起來拙劣的漏洞。在這部電影里,所有這一切只是作料。有人說得對,這部電影帶著濃濃的濾鏡感,配上諸多洛杉磯的景色,讓你一度懷疑導演是不是請了一堆街頭藝術家,連布景的功夫都省略了。


尤其是咖啡館的戲,從頭到尾都吐露出導演的惡意。浮誇的店員,周圍人們的表情,不知道從何而來的世界之窗感的法式風情,都讓人覺得過於刻意。


這一切在天文館升華到了極致。背景和人物都在極其浮誇且粗糙的特效環境下顯得格格不入。這又跟500 days of summer後半段那段動畫一樣,有人喜歡,有人認為極其破壞意境。到這里,這部電影充其量算是致敬,像極了今年另一部年代感十足,劇情表現極其糟糕的 Hail, Caesar!,讓人覺得這又是一部導演賣弄情懷的好萊塢系列風情片。


然而,電影之所以保持對電視劇的藝術力碾壓,靠的不再是劇情(從開始,電影在劇情上就已經無法和電視劇分庭抗禮了),而是戲劇張力,和恰到好處可以讓觀眾捕捉到的細節處理。


一個小細節:高斯林在餐廳撞開艾瑪·斯通,現場一片鬨笑,大家心裡都覺得,這是個低級的導演包袱;但在結尾處,再次回放同一畫面時,卻在兩人碰觸的那一剎那,整個顛倒了劇情,絕妙的配樂(預定奧斯卡)適時響起,帶觀眾進入了另一個可能的未來世界,讓人們看到了人們心目中想看到的結局。


戲劇張力:在人們隨著導演的鏡頭結束想像後,像是喝完咖啡後嘴角的巧克力屑沫還沒有擦掉,人們還沉浸在那一點點細碎的甜蜜里,卻又回到了鋼琴上的手,高斯林的尾音,和艾瑪斯通的正臉。當人們以為導演要撕碎一切剛剛建起來的美好時,高斯林終於抬頭了。


兩人雙面交接時,露出了笑臉,音樂隨之激昂,用一種交響曲的方式結束了整部幕劇。而這,就是我沒有猜到的那七色雲彩。


結尾是好的,兩人都有了各自可以擁有的最好的結局。兩人在追逐夢想中失去的只是愛情,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明明是夢想成真的結尾,卻帶著耐人尋味的悲劇感,這是導演在這部電影里最見功力的地方。


人們都說,悲劇要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那是典型的莎士比亞式悲劇,即人物在生活中的失意,都帶著原罪感和命運感,彷彿一切的悲劇都是註定的(當然,註定式的悲劇是人類先天最能接受的悲劇,與宗教的成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悲劇早已經不再是那樣簡單的悲劇。


很多人寫這部電影的影評都說,這部電影是復古電影,主打懷舊。有人因此給了高分,有人因此覺得索然無味。但我想說的是,認為這部電影是復古電影,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想法。且不說怕是第一次有人將洛杉磯這個巨星都市拍得這樣小巧,就算單講這部電影的劇情,在冬去春來又一冬時,就已經超越了大多數愛情劇,人、景、樂三者的結合(兩人在特寫下的面部張力,爵士樂吧的景調以及交響曲式的音樂),就像是歌劇和舞台劇一樣緊密,排練般精準。這種對電影元素的調度和把控能力,是這部電影得以做到看似復古,實則創新的關鍵,也是需要影迷反復琢磨的一種數學式的美感。


肉末茄子。就像之前說的,心裡想的是肉末茄子,吃起來才會覺得香。少部分人對這部電影的差評,在我看來多半來自於此:在觀影之前或中途就將它類型化,便失去了品味細節的心理建設。這是部看重細節的電影,也是講悲劇拍出新高度的電影。

電影經典台詞


1、從現在開始,你只許疼我一個人,要寵我,不能騙我,答應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對我講得每一句話都要真心,不許欺負我,罵我,要相信我,別人欺負我,你要在第一時間出來幫我,我開心了,你就要陪著我開心,我不開心了,你就要哄我開心,永遠都要覺得我是最漂亮的,夢里也要見到我,在你的心裏面只有我,就是這樣了。」《河東獅吼》

2、「當你年輕時,以為什麼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時候,你可能又覺得其實人生並沒有所謂的答案。每天你都有機會和很多人擦身而過,有些人可能會變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所以我從來沒有放棄任何跟人磨擦的機會。有時候搞得自己頭破血流,管他呢!開心就行了。」《墮落天使》

3、生命中充滿了巧合,兩條平行線也會有相交的一天。《向左走,向右走》

4、Tomorrowisanotherday!明天是另外的一天!《亂世佳人》

5、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笑傲江湖:東方不敗》

6、往往都是事情改變人,人卻改變不了事情。《無間道》

7、什麼是權利?當一個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這不叫權利,這叫正義。而當一個人同樣犯了罪,皇帝可以判他死刑,也可以不判他死刑,於是赦免了他,這就叫權利!《辛德勒名單》

8、如果你真的有權力,也是因為你能寬容誰,而不是能夠懲罰誰。《辛德勒的名單》

9、上帝會把我們身邊最好的東西拿走,以提醒我們得到的太多!《四根羽毛》

10、牽著你的手,就象左手牽右手沒感覺,但砍下去也會疼!《一聲嘆息》

11、我們要學會珍惜我們生活的每一天,因為,這每一天的開始,都將是我們餘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們即將死去。《美國麗人》

12、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幸運的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有樓有車當然好了,沒有難道哭嗎?所以呢,我們一定要享受我們所過的生活。《新不了情》

13、失去了的東西永遠不會再回來。《冷山》

14、真相是一種美麗又可怕的東西,需要格外謹慎地對待。《哈里波特》

15、能力越大,責任越重。《蜘蛛俠》

16、當我們沒有得到正確答案時,那隻是因為我們問錯了問題。《AmericanHistoryX》

17、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羅拉快跑》

18、拯救一人,如同拯救整個世界。《辛德勒名單》

19、不要忘記你的名字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千與千尋》

20、人們總是喜歡用「如果」去勾勒一些莫須有的奇跡。可大部分「如果」都不可兌現,不過是從希望到絕望的一個緩沖地帶。《阿司匹林》

21、你先得放棄一切,你必須沒有恐懼,面對你總有一天會死的事實。只有拋棄一切,才能獲得自由。《搏擊會》

22、有信心不一定會成功但是沒信心一定不會成功。《英雄本色》

23、你不能因為一點點缺陷就拋棄一個完整的生命。《奔騰年代》

24、我們的戰爭充其量不過是內心之戰;我們最大的恐慌就是自己的生活。《搏擊會》

25、夢想是自由的,但是能夠實現夢想,過上幸福生活的人只有一小撮而已。生而為人,對不起。不在於別人為你做了什麼,而是你為別人做了什麼?《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表白電影台詞


1、生命中充滿了巧合,兩條平行線也會有相交的一天。《向左走向右走》

2、手上的愛情線、生命線和事業線,都是你的名字拼成的。《玻璃之城》

3、這么多年,牽著你的手,就像左手牽右手沒感覺,但砍下也會生疼.《一聲嘆息》

4、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和死,而是站在你面前卻不能說:我愛你《星願》

5、你是我眼中的蘋果。我就是幼稚,才會喜歡你那麼久。《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6、我曾聽人說過,當你不能夠再擁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東邪西毒》

7、拍拖不是隨便想和什麼人在一起都行的,我們必須和那個不能失去的人在一起.《後備甜心》

8、所謂深情摯愛,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原來,一個人吃飯沒有兩個人吃飯開心.《天下無雙》

9、紛亂人世間,除了你一切繁華都是背景。這出戲用生命演下去,付出的青春不可惜。《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10、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會永遠等著你的.無論在什麼地方,總會有這么一個人.《半生緣》

11、你以為我窮。不漂亮,就沒有感情嗎?如果賜給我美貌和財富,我也會讓你難於離開我的!就象我現在難於離開你一樣!《簡愛》

12、其實愛情是有時間性的,認識得太早或太晚都是不行的,如果我在另一個時間或空間認識她,這個結局也許會不一樣。《2046》

13、我們要學會珍惜我們生活的每一天,因為,這每一天的開始,都將是我們餘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們即將死去。《美國美人》

14、小時候,看著滿天的星斗,當流星飛過的時候,卻總是來不及許願,長大了,遇見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卻還是來不及。《停不了的愛》

15、從現在開始,你只許疼我一個人,要寵我,不能騙我,答應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對我講的每一句話都要真心,不許欺負我,罵我,要相信我.別人欺負我,你要第一時間出來幫我,我開心,你要陪我開心,我不開心,你要哄我開心,永遠覺得我最漂亮,做夢也要夢到我,在你的心裡只有我.《河東獅吼》

電影《非凡任務》台詞


《非凡任務》由庄文強編劇,麥兆輝、潘耀明執導,黃軒、段奕宏、郎月婷、祖峰、邢佳棟、王耀慶等人主演的動作緝毒警匪片。電影《非凡任務》台詞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電影《非凡任務》台詞


1.下一次頂著槍口的會是誰的腦袋?


2.我可以遍體鱗傷,願天下沒有傷痛



3.當最後的盛宴結束,誰將上路?


4.跟我做生意,聽老天爺怎麼講。


5.明天陽光依然燦爛,誰將墜入黑暗


6.從此身份歸零,做一個孤獨的毒販


7.我曾經最信任的人,沒想到,最後出賣了我


8.我最信任的人出賣我


9.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任務,如果你一旦接受,你將以一個毒販的身份活著


10.我當然不能讓他死


11.我們這樣分不清什麼時候清醒,醒來的時候,其實是走進另一個夢


12.前輩說,就算醒在噩夢里,也不用怕,只要記住自己是誰,我要記住我是一個毒販


13.或許直到死去,也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


14.咄咄逼人的目光里,誰的心在顫抖?


《非凡任務》:哪有什麼現世安好,只是有人幫你把黑暗擋在外面


這部電影比想像的流暢,基本上沒有多餘鏡頭,節奏緊湊,飆車和槍戰看起來非常真實。緝毒故事巧妙地融合了復仇元素,全程沒有漏洞,總體而言是一部有演技、有特技的緝毒警匪爽片。黃軒在電影裡面非常酷,之前家裡有人看《獵人》,我跟著看過幾集。我認為他在《非凡任務》里比在《獵人》里表現還好,在高智商之外,多了硬漢這層屬性。


電影有幾個鏡頭處理得很不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三個。


一個是最後的俯拍,非常意味深長,屍體和滿地的骨灰運用高視角拍攝有助於表現故事的悲劇性。


還有一個是金三角毒梟吊打內地毒販後清理現場。黃軒當時處在非常不利的位置,因為他身後已經有人拿槍要解決他了,這個時候黃軒眼睛是看不到這個危險的。導演在黃軒右前方,給了一個幾秒鍾的小俯拍,這個鏡頭能讓觀眾看到黃軒背後的人,大家立刻知道黃軒正處於危險之中。此刻的黃軒命懸一線,但他在關鍵時刻瞬間躲開槍口反擒拿,站到了這個人的後面,以他為肉盾,做了反擊。這個素質真是太厲害了,看得人特別爽,但細想一下也很難過,這是要多高的警惕性才能躲過這種災難。可以說在戲里他無時無刻都是這種緊綳狀態,不然沒法活命。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鏡頭是,被滅族的小姑娘在地板下面往上看,透過窄窄的縫隙,老卧底警察看到底下有人,但他沒有聲張。這個鏡頭不但交代了後半場關鍵人物清水的身世,也傳遞了毒販的可怕。加上黃軒睡夢中幾個閃回,暗示了他自己當緝毒警的原因,使我開始思考緝毒警這個特殊群體的情感和心理。


黃軒的母親是吸毒而死的。這個鏡頭很短,但是我們從這里可以理解他為何會選擇做緝毒警。畢竟這行可不是開玩笑,隨時可能送命。即便不送命,也要隱姓埋名,高度緊張地活著。他和隊長一樣,都不以真名示人。不知道多少人看完電影會記得林凱的原名是劉浩軍。最後壯烈犧牲的警察連墓碑上都是假的名字!


毒品犯罪有極高的隱蔽性,這是為什麼緝毒片子總是逃不脫《無間道》的一些套路,總是會有卧底,反間諜這些劇情,會有摩爾斯電碼傳遞消息的細節特寫。《非凡任務》對這方面的處理,比較尊重觀眾智商。段奕宏扮演的大反派,用幾個眼神就把那種猜疑落實了。不需要多說,觀眾心裡都明白,隨著劇情的推進,黃軒所處的環境是越來越危險。


毒品犯罪還有嚴密的組織性,所以我們看《非凡任務》的時候,也感覺黃軒是打怪升級,他從基層一點點接觸到最上面的人物,險象環生。第一次升級以勇勝;第二次保命以智勝;第三次靠的是超強意志力;第四次則是運氣居多。這個過程中有幾個細節非常打動人心。


黃軒接受販毒集團最底層小頭目的活兒以後,做得順風順水,電影這部分有幾個鏡頭是一起幹活的幾個毒販子醉生夢死撒錢狂歡。黃軒在旁邊一言不發,抽煙,出神。當時看電影時就在想,為什麼會這樣呢?思來想去,其實是信念。他還小的時候,就眼睜睜看著母親死於毒品,所以他絕對不允許自己重蹈覆轍。一沾毒品基本上整個人就徹底完蛋了。毒販子越是醉生夢死,越能讓觀眾感受到,這背後是千萬家庭所付出的血的代價。


第二個細節是他與女主角的互動。老鷹的乾女兒清水一出現的時候,特別冷酷,像毫無人性的殺人機器。但是她心裡其實並沒有完全失去人性,多次給黃軒提供便利。之所以這樣,其實就是因為她曾經被人善待過。即使老鷹曾用恐懼來控制過她,她依然有勇氣在最後抱著老鷹愛人的骨灰盒來與他對峙。因為她一直記得那句話:你明天就往那個方向走,像鳥兒一樣飛走。黃軒在觀察過她幾次以後,都不放棄感化她,因為他身份的特殊,知道分寸在哪裡。電影有幾次特寫,也暗示過觀眾清水對他的感情。某種程度上,如果不是黃軒的苦口婆心,也許清水還會繼續「壞」下去,但十年來兩個緝毒警說的同樣給人希望的話,使她心底的善被激發出來了。


反派段奕宏演得也是相當絕。片子里他有好幾個反差鏡頭,第一是對亡妻的思念,第二是對小孩子的喜歡。這個人可怕的地方在於他為了復仇,將一個緝毒警察囚禁了10年,把一個人搞得人不人鬼不鬼。在天台上有一幕,隊長看到被囚禁的老戰友時,這個老戰友那種悲喜交加的感覺被演員演活了。


無論是隊長,還是被囚禁十年的緝毒警察,還是黃軒本人,基本上都沒有個人情感生活。他們面對的是在暗處且可怕的多的力量。這意味著他們可能必須要放棄這些常人很容易得到的東西,比如愛情和親情。這類片子很多人會吐槽說結尾總是過於主旋律,但要我說,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真得得感謝這些賣命的人,這些自動放棄了很多做人樂趣的人。正是他們用命換來了我們所能感知到的安寧。網友有一句話說的好:之所以你覺得現世安好,是因為有人幫你把黑暗擋在了外面。


另外想說的是之前有《湄公河行動》時,我查過關於毒癮的答案,那種痛苦比想像的大多了。影片里黃軒戒嗎啡的部分,還是顯得有點太輕描淡寫了,實際應該更慘烈一些。遠離黃賭毒,應該多宣傳這樣的片子。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6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8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4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0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