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我的女人電影
⑴ 做一個懂法的女生保護好自己,你可以分享一下關於法律的電影嗎
今天給大家推薦幾部提高認知,增加法律知識的電影,話不多說,上電影。
第一部:《是這樣的,法官》。這是一部普法記錄片兒,總共呢有10集,因為太好看了,我當時一天就給刷完了。這個節目呢,它是聚焦湖南長沙的基層人民法院,攝像機全部都是隱藏在法庭角落裡,或者說單向玻璃後邊,累積4000多個小時的計時拍攝,每個案件都有相關的普法解釋,讓你在看別人故事的同時呢,也輕松學會法律知識。他總共展示了30多起案件,不肯離婚的男人刺了女人20多刀,假離婚結果遭遇真離婚,盜竊、整容、拆遷等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就會發現編劇都寫不出來的荒誕劇情卻在法庭中上映著。
⑵ 韓國有哪些好看的黑幫電影
我從來都佩服韓國電影的大膽也佩服韓國影視業的勇氣,他們總能在電影中探討人性的險惡,哪怕是黑幫題材的影視。
韓國以黑幫為題材衍生出來的電影不少,一些影片根植於社會不單單涉及到黑社會,更是涉及到官場腐敗,挖掘人性的黑暗面。
1.血腥、暴力、邪惡、無情,且卑劣——《卑劣的街頭》
《卑劣的街頭》這部電影將展現的重點,放在了黑社會小人物在重壓中掙扎的生存狀態。《卑劣的街頭》是一部黑幫犯罪劇,對於打戲拳拳到肉,惡果循環報應不爽,遊走於黑暗的人終將被黑暗吞噬。
我恨你,卻終究活成了你的樣子。我愛你,哪怕註定死在你手裡。一零的媽媽殺了自己的媽媽後來也理解了自己的媽媽,一零的媽媽因為愛與誤會死在了一零手上。一零最後得知媽媽愛她的真相,面對不可抗拒的宿命的無能為力,無可奈何,是悲涼也是解脫。
篇幅有限,就介紹3篇吧,均是與宿命有關的黑幫劇,故事的主人公均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惡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沾上鮮血,你死我活的社會不過是為了生存下去,深陷黑暗,永墜深淵,逃不開,解不掉。除去這三部影片同時推薦«國際市場»、«彷徨之刃»、«向日葵»、«局內人»、«新世界»、«與犯罪的戰爭»幾部黑幫犯罪型電影,有興趣的也可以看一看。
⑶ 求推找電影,我以前看過一個,記得是一個特別大的大猩猩愛上了一個美女,還一直在保護那個美女,那個美女
片《金剛》是2005年上映的一部冒險電影,重拍1933年經典同名電影《金剛》,由彼得·傑克遜執導,娜奧米·沃茨、傑克·布萊克、阿德里安·布勞迪和安迪·瑟金斯等領銜演出。影片於2005年12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講述1933年的美國,一名勇於冒險的企業家及電影製作者,率領攝制隊伍到荒島拍攝,其中包括女主角安及編劇傑克,他們遇到恐龍及當地土著的襲擊,安發出的尖叫聲換來金剛的回應。這只巨大無比的猩猩,連兇悍的恐龍也懼怕它幾分,偏偏它卻鍾情於安。安其後將金剛由荒島帶回紐約,但卻是它悲劇命運的開始
⑷ 她是一部沒有人能觀賞到的電影女主角,忠誠地守衛自己的秘密
法國前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素有美男之稱,在他步入政壇初期,有人送他一個雅號:「英俊的費朗索瓦」,其含義有褒有貶。這個雅號給他打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1 /
那時的密特朗活躍、熱情、充滿朝氣。他那雙濃眉大眼威嚴而炯炯有神,在女性面前又不時地顯露出溫柔的目光,不知征服了多少崇拜他的女子。
雖然他終日忙碌,為自己的政治前途不停地奔波,但為了女人,他總有時間。他常對周圍的人說,政治在他的生活中並不佔第一位。
60年代初的某一天,著名實業家皮埃爾·潘若先生和密特朗打高爾夫球。當晚,密特朗應邀出席了潘若府上的招待會,認識了潘若先生的愛女安妮。
安娜小姐當時18歲,是巴黎羅浮藝術學校的高材生。她那迷霧般的輕盈體態,雲彩般的面容,深深地把密特朗吸引住了,他目不轉睛地盯著安妮。
年輕的女學生為有這樣英俊瀟灑的男士注意她而感到得意,臉上洋溢起羞澀的微笑。在她身上有一種藝術家的氣質,這同密特朗的文學素養很合拍。
安妮和密特朗的私情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他們年齡相差懸殊,密特朗又是有婦之夫。但不管家人如何反對,安娜在密特朗的身邊感到無比安全和踏實。
密特朗也真心誠意地愛著她,每當離開家中那位倔強的夫人,躲到安妮的庇護所時,他就感到舒坦、輕松。
/2 /
1974年,瑪麗扎娜·瑪麗·潘若出生,密特朗秘密地組織起他的「第二家庭」。
他們的婚外戀對外是絕對保密的。對密特朗的家人,特別是夫人達尼埃爾更是諱莫如深。密特朗結識的朋友和他身邊的親信都知道內情,但誰也不提這件事。
密特朗的婚外戀情就這樣維系下來。安娜在藝術學校畢業後,進入奧爾賽博物館工作,研究19世紀的雕塑藝術。她聰慧、謹慎、朴實無華,每天騎自行車上班,中午在職工食堂就餐。
她從不涉足社交活動,把全部的業余時間都獻給了她最心愛的女兒。在館內,她從不對她的同事們談她的女兒。
長期以來,「英俊的弗朗索瓦」就在秘密狀態下過著他的雙重生活。
夫人達尼埃爾是思想深刻的左派,一位出色的女戰士。情人安娜屬於藝術界,是一位極具天賦的審美藝術家。
在整整30年期間,密特朗一直在這兩個女人中間搞平衡。如果有一天他同達尼埃爾呆在一起,那是為了換取同安妮相聚。
/3 /
隨著歲月的流逝,「第二家庭」的地位越來越呈上升趨勢。
密特朗就任總統後不久,便把安妮母女倆接到了布朗利碼頭11號住宅樓,那裡附屬於愛麗舍宮。樓里裝修了幾套豪華住房,像總統府一樣戒備森嚴。
在密特朗的整個總統任期內,他常借口有公務活動,躲到布朗利碼頭11號,同安娜共度良宵和周末。他們一起騎馬、散步、打高爾夫球。
密特朗對女兒寵愛有加,他甚至一反常態,趴在地上讓女兒在他背上騎馬。安娜在一旁,喜滋滋地欣賞著父女相聚的熱鬧場面。
瑪麗扎娜是密特朗最後的愛。他的兩個兒子無法給予他的東西,他在女兒身上找到了。她長得酷似父親,目光也是那樣深邃而狡黠,連在光線下眯眼的神情也一樣。
她美得純真,氣質高雅、端莊、沉穩,引人注目。她母親培養了她對藝術的愛好,她父親又讓她分享了對文學的激情。
密特朗為他的女兒驕傲,她是密特朗的未來和希望,沒有這個孩子在他眼中投下的光輝,世界可能只是一座墳墓。
盡管安娜和瑪麗扎娜的存在在總統的私人圈子裡和深宮內是公開的秘密,但他們寧可保持沉默,因為這畢竟屬於私生活范圍內的事。
作為總統,他既然過著雙重生活,就想過的安穩,不出差錯,更不能造成丑聞。因此,密特朗像保護「國家機密」那樣,竭盡全力保護他的「私人秘密」,甚至不擇手段。
/4 /
1981年,密特朗上台前後,國際恐怖活動猖獗,世界各國元首的安全都受到嚴重威脅。面對如此局勢,密特朗成立了反恐怖主義小組。
這支安全衛隊本來是為對付最危險的恐怖分子而成立的,但其主要任務之一是保護一位小姑娘–密特朗的私生女瑪麗扎娜。
從1981年起,雖然瑪麗扎娜當時無正式身份,但她就這樣享受到由幾名憲兵組成的個人保護,其中一名憲兵在整整10年中從未離開過她。
記者阿耶曾經支持過密特朗,為他競選總統效盡犬馬之勞。但沒有得到任何回報,因此一直懷恨在心。
他廣泛搜集材料,涉及到密特朗的過去,只要有一點線索,便刨根問底。很快,他把這些分散的線索編成一本書。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他正式宣布,書即將出版。阿耶立刻變成了頭號公敵。阿耶先後聯系了巴黎幾家主要出版社,均被拒絕接受。
難平心頭之氣,他把列印稿寄給了總統夫人達尼埃爾,並在信中告訴她:「我把這本不能出版的書稿寄給您,希望您能了解發生的一切……」
總統夫人達尼埃爾是一位寬宏大量的女人,她一直採取高姿態。但與丈夫相反,她無懈可擊,在法國民眾的眼裡,她是聖母。
因此,密特朗怕她發怒,始終不敢在她面前道出實情。其實,從瑪麗扎娜出生的那一天起,她就知道這個女孩的存在。就是從密特朗有了女兒那天起,達尼埃爾就寬恕了丈夫。
/5 /
瑪麗扎娜長期過著隱蔽的生活。她雖貴為總統的親生女兒,卻只能喝她母親在那棟豪宅里過著默默無聞的生活。
1974年,她誕生,1994年,世界真正認識了她,她第二次誕生。
當年,《巴黎競賽畫報》周刊上,一副聖女般的面孔映入法國人的眼簾,法國人這才知道,她就是瑪麗扎娜·潘若 – 密特朗的私生女。
很明顯,密特朗決定在死神悄悄來臨的時候,把他的事情安排妥當。在那期畫報發行的頭一天,達尼埃爾在醫院里准備做心臟手術。
密特朗打電話給達尼埃爾德姐姐,急促地對她說:「你快去看看達尼埃爾,別讓她為這事受刺激。我知道她清楚這事,但我不知道這事公開以後她會怎樣。請你呆在她身邊,我求您了。」
密特朗被廉恥困擾著,無力去對抗,但又怕傷害別人。實際上,他的所作所為早已傷害了別人。
/6 /
1996年1月11日上午,法國巴黎聖母院為法國前總統密特朗舉行了下葬儀式。下葬前,法國人從電視屏幕里第一次看到密特朗的夫人、兒子、孫女與安娜·潘若女士和瑪麗扎娜站在一起。
密特朗逝世前,遺囑中表達了讓瑪麗扎娜和安娜與「第一家庭」一起出席他的葬禮的願望。他的遺願得以實現,「兩個家庭」終於走在了一起,密特朗的夫人流著眼淚擁抱了瑪麗扎娜。之後,她寫了一本自傳《我終於可以說出一切》。
2005年,瑪麗扎娜也出版了一本書《守口如瓶》,書中寫道:
「我的母親因為愛情拋棄了一切,沒有人能吸引她,也沒有社交生活能使她感興趣。我的母親是一部沒有人能觀賞到的電影女主角,她忠誠地守衛自己的秘密。對她來說,否認自己的存在就是她的生活。」
崇拜一個人人都愛戴的人,是一種巨大的幸福。但是,與此相伴的是同樣強烈的不幸,因為這段路走得太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