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女人離婚最後孩子沒原諒她
A. 呂麗萍為什麼說她後悔和張豐毅離婚
呂麗萍老師是一個很有演技,也很有個性的女演員,她的第一任丈夫是著名演員張豐毅。當初她和張豐毅離婚,獨自一人帶著兒子生活,她曾說自己很後悔離婚,因為離婚讓兒子成為了單親家庭,對於兒子的成長非常的沒好處。
往事已矣,呂麗萍雖然現在不怎麼出現在熒屏前了,但是她曾經的輝煌還是深深印在了觀眾的印象里。讓我們祝福呂麗萍老師身體健康,為我們的娛樂圈多多輸送幾個好苗子吧。一個好演員,老戲骨一定會被大家銘記。
B. 國外有一部老電影,劇情是一個女人兩個孩子,離婚後她愛上了一個男人,她和這個男人在家裡親密,孩子們在
一條安達魯狗?是不是太扯遠了?布努埃爾導演,1929年的電影,畢竟你說一條狗,或者是墨西哥的電影,愛情是狗娘,反正都是好電影。
C. 女人離婚不要孩子後悔嗎
女人離婚不要孩子後悔嗎
女人離婚不要孩子後悔嗎,在這個世界上,雖然離婚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不幸運的事情,但是它也是一種解脫。但是,離婚對於孩子的打擊是最大的。接下來一起了解女人離婚不要孩子後悔嗎
女人離婚不要孩子後悔嗎1
一、離婚不要孩子女人後果是什麼?
1、其實對於女人來說,離婚最不捨得的就是自己生的孩子了。因為孩子對於母親而言,是捧在手心裡的寶貝。但是日常生活中,許多家庭的小孩都是由爺爺奶奶帶的,所以導致一些小孩不但不和母親親近,而且表情中還透露出了一種敵意。
2、離婚不要孩子女人後果是什麼?其實女人在離婚的時候不要孩子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就是離婚之後自己可以過得瀟瀟灑灑,而且還可以更加快速的發展第二春。
3、最後,女人離婚不要孩子的壞處就是:無法看著孩子快樂的成長,對於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會一概不知,最終會和自己的孩子慢慢疏遠。所以,女人們離婚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孩子應該根據自己內心的想法來決定哦!
二、女人狠心離婚會後悔嗎?
1、感情失去重心,沒有依靠
當女性離婚之後,感情的重心就會失去,同時自己的依託也會感到茫然。因為大多數女人結婚之後都是以孩子和老公為生活重點,一旦離婚之後這些都會失去。
2、生活壓力加重
都說家就是一個避風港,其實這話說得一點都沒錯。但是女人離婚之後,支離破碎的家不管在哪個方面都會讓女性加重負擔。
3、擔心孩子沒有健全環境
由於自己與前夫兩人的感情不好,所以導致孩子缺乏了母愛或者父愛。這個時候大多數女性都會感到自責,因為在自己內心的深處還是很愛孩子的。
其實,大多數女人離婚之後都會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放鬆,但前提是一定要妥善處理孩子的撫養問題哦!
女人離婚不要孩子後悔嗎2
董女士:50歲
我和前夫離婚的時候,兒子10歲,我想把他帶到身邊,哪怕苦點累點都行,可是父母堅決反對,帶兒子不好再嫁,你又沒有經濟來源,還是留給他吧。
雖然當時很不舍,但想著又不是不見了,每個月去看幾次就行了,沒想到一年後,前夫舉家搬遷到了南方,我也再嫁了,從那以後,一直到48歲那年才見到兒子。
他已經成家,也有了孩子,對我的到來很反感,沒讓我住家裡,直接給我安排到賓館,我跟他解釋當年的情況,他不想聽,直接問我,這次來什麼意思?
我說:「媽媽年紀大了,嫁的那個男人也過世了,只有你這么一個兒子,想投奔你」。他憤怒地告訴我,養老費每個月給你500,養你不可能。
我真的特別後悔當時不要孩子,如果在身邊的話,哪會是今天這樣?
艾女士:46歲
我當年不要孩子,是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出差,怕照顧不好孩子,但是離婚後,每個月都會給孩子錢,可以說,在錢上從來沒虧待過女兒。
可是我不管對她怎麼好,好像都換不來一點親情,有一次,我生病住院,老公跟孩子圍前圍後的照顧我,她打來電話說:「這個月的錢准備好沒?記得打給我」。
我說:「媽媽生病了,要不你來醫院拿吧」。
「讓你老公給我送來,我懶得看你病懨懨的樣子」。
我的心一下子涼了,對她比對現在的孩子還要好,她竟然這么沒良心,後來通過鄰居才知道,前婆婆和前夫,經常在孩子面前說我壞話,教唆跟我要錢,這是我欠她的。
如果當初前夫不出軌,我也不會離婚,他們把孩子教育成這樣,我後悔當初丟下孩子,也後悔給孩子那麼多錢,換來這么一個沒良心的`狼崽子。
丁女士:49歲
我離婚不要孩子,就是感覺孩子是個拖油瓶,女人和男人不一樣,女人帶著孩子怎麼嫁人啊?男人無所謂的。
只是我這人命不太好,嫁了三次,離了三次,雖然生了兩個孩子,跟我都不親,後來也想通了,這輩子就自己一個人過吧。
一個人的日子不好過,掙得也不多,再加上更年期,心情特煩躁,要是孩子們在身邊就好了,可那兩個白眼狼根本不搭理我。
有一天,我去菜市場,碰到老鄰居,她說我真傻,當初就不該跟第一任丈夫離婚,雖然那時窮點,人家現在可行了,孩子不但名牌大學畢業,工作也特別好,每個月收入3萬多。
我去找前夫,問他要孩子的地址,坐了一晚上的火車,終於到了北京,見到孩子那一刻,心裡挺激動的,兒子長的又高又帥。
他冷冷地看著我說:「我媽早已經死了,請你不要再來騷擾我」, 我特別來氣,雖然沒養他,可我生了他,就是她的母親,怎麼能這樣對我?
我賴著不走,他拿我沒辦法,說一個月給我一千的生活費,我把卡號給了他,樂呵呵地回家了,結果他一分錢沒給我,再去找時,人已經搬走了,前夫和他的後老婆也不搭理我。
我真後悔生了這么一個白眼狼,早知道這樣,當初就該掐死他。
總結:
離婚的女人不要孩子,大多數都是有苦衷的,可以理解,但是那些沒有盡半點母親責任,又想讓孩子盡孝的女人,是不是該清醒點?
分開那麼多年,相互之間很少走動,甚至再嫁後又生了孩子,對之前的親生骨肉置之不理,直到自己過得不好時,才想起他,試問哪個孩子會接受?
沒有人規定離婚的女人,必須把孩子帶在身邊,別管你離婚再嫁還是孤身一人,你都是一個母親,就要對孩子的成長負責。
當你跟孩子斷了感情連接,還指望孩子對你百依百順地盡孝道,可以說就是自取其辱。
雖然盡孝是中華傳統美德,每個子女都該做的,可孝與孝還是有區別的。
你是想快樂地安享晚年,還是想面對兒女的嫌棄?
所以,離婚的女人,即使不要孩子,也要對得起母親這個稱呼。
女人離婚不要孩子後悔嗎3
(1)離婚2年,離婚後狠心不要孩子,現在挺後悔。
我當初以為我老公這個人很老實,可我嫁給他後,發現他好吃懶做,不肯出去工作,而且他脾氣很差,每次我跟他講道理,他不僅不聽還會生氣,生氣後有時還會動手打我,雖然打得不重,但我沒有辦法和他繼續過下去。
我想離婚,我老公提出條件,他說你要想離婚,你就得把孩子留下,否則的話,你想離婚門都沒有。我生的是兒子,我知道我老公家重男輕女,他們比較看重兒子,如果我想離婚,他絕對不肯讓我把兒子帶走。
為了自由,我狠心不要兒子,把孩子留在婆家,拿了我老公給的幾萬塊錢,就走了。
離婚後我租了個小房子,我以為自己可以展開美好的新生活,但我每天晚上都睡不著,我想兒子,因為我狠心不要兒子,我前夫根本不允許我去看兒子。他說我這種狠女人根本不配做兒子的媽媽,他說他要給兒子再找一個善良溫柔的媽媽。
離婚已經2年了,我連兒子的面一次都沒見到,我天天都在想兒子,我很後悔,如果早知道現在會這么思念兒子,我絕對不會不要他,我當初只是覺得和我前夫在一起很痛苦,可是原來離婚後不要孩子也很痛苦。他是我的親生骨肉,現在和骨肉至親分離,這種日子很煎熬。
(2)我在婚內變心,為了愛情,離婚時我選擇不要孩子。
我和前夫生了一個女兒,結婚6年,但我一直過得不開心,我前夫這個人是悶葫蘆,他整天只會埋頭做事,雖然他每個月都把工資上交給我,但和他在一起真的很無聊。
我當初之所以嫁給前夫,是我媽說他這個人老實可靠。我媽很看重他這個女婿,非要我嫁給他,我拗不過我媽,所以嫁給他了,其實我喜歡的並不是我前夫這種類型的男人。
結婚4年後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巧遇了我的初戀,我初戀居然還沒有結婚,他說他一直在等我,我就動心了,我初戀這個人很風趣幽默,他會說各種各樣動聽的話哄我,誇我還跟年輕時一樣漂亮,這話聽得我心花怒放。
遇到初戀後,我就在婚內偷偷和初戀在一起2年,我那老實的前夫一直沒發現,後來有一次他偶然撞見我和初戀手拉手在街上逛街。
他這個老實人一下子就發火了,他馬上跟我提出離婚,離婚就離婚,我想要跟初戀一起去過適合我們的生活,我本來也想離婚,現在既然事情被捅破了,我也直截了當地同意了離婚,但是我前夫不肯讓我帶走女兒,他說這是他們家的血脈,我休想帶走,當時為了愛情,我想沒有女兒也沒有關系,我可以和初戀再生一個,所以我就狠狠心答應了。
我離婚後,初戀才跟我說實話,他其實早就已經結婚了,他有老婆有孩子,只是在婚內覺得無聊,所以才和我談談婚外情的。
我聽到之後猶如晴天霹靂,我這才發現自己是多麼蠢的女人,我想回頭求前夫的原諒,但我沒有那個臉面,我想見我女兒,但我前夫帶著女兒離開了我們原來居住的地方,我沒臉找他們,我連我女兒一面都見不到,我真的非常後悔,當初我為了追求所謂的愛情,連親生骨肉都不要了,現在這就是我的報應。
(3)害怕離婚後單獨帶孩子太辛苦,我把孩子丟給婆家。
結婚5年後,我和老公感情越來越不好,我們倆經常吵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都說家和萬事興,天天這樣吵架,搞得我們兩個人都沒辦法好好工作。在最後一次大規模爭吵後,我們兩個都筋疲力盡,同時說出了離婚。
如果我們倆沒孩子,其實我們早就離婚了,但我們有個孩子,原本想為了孩子,勉強把婚姻維持下去,但是兩個大人天天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也被嚇得哇哇哭。
離婚時老公問我孩子該怎麼辦,我想了想決定不要孩子,我一個人根本就養不活孩子,我月薪才3000,離婚後我也不可能回娘家,我娘家人要臉面,我離了婚,她們也不可能接納我,離婚後我肯定得自己一個人生活。
我老公月薪好歹還有6000,婆婆身體也很硬朗,他可以和他媽媽一起養孩子,我一個人月薪3000,我養活自己都夠嗆,我怎麼養孩子。所以當時我就狠心把孩子丟給了婆家。
但是不要孩子後,我過得也不開心,我原本以為自己狠心就能過得好,但離婚後我才發現其實我很擔心孩子,我擔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我擔心我前夫忙著工作,根本就沒空照顧孩子,我擔心我婆婆不喜歡我,順帶著也會對我孩子不好,這種擔心搞得我天天失眠,其實如果可以重新選,無論再苦再難,我都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4)擔心離婚後帶孩子不好找新對象,我沒要孩子。
和前夫結婚4年,發現我和他真的不合適。他的很多生活習慣令我無法容忍。我不想一輩子都和一個錯的人生活在一起。我希望將來能夠遇到一個真心喜歡的男人,和他過幸福快樂的生活。
所以離婚時我沒要孩子,我擔心離婚後帶孩子不好找新對象,我不想過單親媽媽生活,那樣太苦太累了,我前夫家也不差錢,我相信孩子跟著他不會過苦日子。
離婚後沒多久我就開始了新戀情。新男友和我相處得挺融洽,我們過得很開心,但我心裡一直很愧疚,因為我的自私,我讓我的孩子從小沒有了媽媽,並且我前婆婆經常在孩子面前說我的壞話,說我是個狠毒的女人,離婚沒多久,就又找了新男友,說我一點都不愛她,我有時去看孩子,孩子也不怎麼待見我,我覺得這是我內心最大的遺憾。
結束語:很多女人結婚後,哪怕發現婚姻不幸福,她們也不會離婚,主要是因為有孩子,有孩子的女人,無論她選擇離婚還是選擇繼續在婚姻裡面煎熬,其實都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女人離婚後如果不要孩子,她以後的日子也不會過得舒服開心,因為她無時無刻都在想孩子,每天都在擔心孩子,女人天生就具有母性,天生就願意為孩子奉獻。哪怕離婚後再苦再難,絕大多數女人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給予孩子愛和關懷,而那些離婚時狠心不要孩子的女人,離婚後都在內心裏面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D. 有的女人離婚後為什麼不管孩子自己又會是什麼結果
我覺得男人離婚後不管孩子的更多吧,大多數女人離婚後都是帶著孩子的,最起碼我身邊的女人離婚都是帶著孩子再嫁的,不過也有一些狠心的媽媽把孩子給爸爸,我甚至還看到過父母雙方都不要孩子的,至於不要孩子的原因我們可以來分析下,同時也看一看一般不要孩子的女人最後都有什麼結果:
一、女人過於心狠,只顧自己,不顧孩子,是一個自私的母親
有的女人離婚時可能很恨自己的老公,離開的時候連帶著和老公的孩子也不喜歡了,可能作為母親她也會捨不得,但是看到孩子就會想起老公,所以乾脆狠心的將孩子留給老公。
後來經過媒體找到了兩個孩子的母親,孩子母親已經再婚,並且又有了一個孩子,表示沒有能力撫養兄弟兩人,孩子的父親到現在還沒找到,後來找到了孩子的奶奶,可是孩子奶奶歲數大了,也無力撫養兩個孩子,現在孩子還在幼兒園不知道誰來撫養呢!
這樣的女人一般都會因為過於想念先前的孩子和現在的老公吵架,或者是狠心的不管孩子,安靜的和現在的老公過日子,可是心裡還是會惦記孩子。
在這里我也奉勸那些離婚的父母,孩子是無辜的,既然把孩子生下來了,就有照顧孩子的責任和義務,父母離婚了是父母的事,和孩子無關,請妥善的安排好孩子的生活。
E. 求一個外國電影名字 講的是一個離婚的女人帶著個孩子 後來女的找了個壞人 被聰明小男孩發現了男的是壞人
這個我看過,應該是美國電影《繼父》,男主角一直是壞人,專門挑單身母親下手,被發現身份之後就殺人滅口,多次作案,最後在你說的那家裡被識破並被打跑,但是沒死,還是以同樣的方法繼續作案。
F. 如何評價電影《親愛的》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題材,現實中,每天都在發生這樣的事情,多得是,田文軍和魯曉娟這樣的父母。
孩子並非一個超大版的錢包,而是你身體的一部分、你的延續,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他們活下去的意義所在。
我們都無法體會那種丟失帶來的巨大空洞感和絕望感。
只是你可以嘗試去感受一下,從演員們精湛的演技里,觸摸到丟失孩子為人父母的疼痛和絕望。
但是從一開始,我就知道,這不是一部講失蹤兒童父母痛苦或宣傳打拐的電影,導演的立足點應是在倫理和法律的沖突上。
事實上,這是一個很討巧的點,也是在打拐背後隱藏的更大更深的關注點。
離婚夫妻面對孩子丟失所引發兩個家庭的動盪,人販子的妻子是否有領養孤兒的權利,生二胎是否對丟失孩子的背叛,為生二胎給丟失小孩開死亡證明的法情沖突,丟失孩子對人販子養母的感情,找回孩子重新與親生父母建立感情和聯系,得不到法律援助的農村婦女,善鑽法律漏洞的律師與法律的沖突,無生殖能力的丈夫把責任推給妻子,司法的灰色地帶,人販子妻子的懷孕,以及埋的副線——教師母親和罪犯女兒,包括你看到的法庭跟一般想像中威嚴庄嚴的法庭也不太一樣。這些沖突所代表的社會意義和沖突本身都振聾發聵。
有法律問題(打拐法的不健全),也有倫理問題,更多的是法律和倫理的沖突,這個內核是非常多好萊塢電影的內核,所以我說這是一個討巧的點。而意義自不必說,陳可辛導演是個文化導演,他和他的編劇思考得很多也很深。我們也能看到這種思考產生的表達野心。
可惜的也在於此,太多想說的,反倒一個都說不好。
影片用了差不多一半篇幅講丟孩子和找孩子的事情,但正如導演所說,劇情真正開始其實是在找到孩子之後。作為電影來說,這裡面的沖突才是有意思和有力量的。但是塞進去的東西太多,顯得太倉促。所以在鏡頭結束在趙薇飾演的李紅琴在醫院里因為懷孕而痛哭時,大部分人的反應是:啊,結束了!而我的反應是:我以為剛開始。
我知道這個結束的意味,但不認可。
影片提出了非常多的問題,也試圖做了一點探索,但並沒有提供導演和編劇的思索。
只是泛泛帶過,然後終結在一種奇妙的荒謬感。
誠然,這個設計很精彩,但這樣一個主題的片子落點放在人販子老婆的懷孕上,無論如何都算是一種有意識的玩弄技巧。
哪怕是結束在孩子帶著一口安徽普通話開始新生活上也好啊。
畢竟,這是一部曾用名為「親愛的小孩」或者「打拐」的片子。
莫要為戲劇沖突走得太遠而忘記最初想表達的東西。
至於編劇,細節處自是動人。包括黃渤訴說後來發現有人騙也是好的,包括片頭在繁雜的網線里找紅繩找網線的特意設計,包括小孩子去看溜冰、那種小孩對另一個世界的渴望甚至貧富差距,包括小孩學方言的細節(之前郝蕾一直希望小孩講普通話,黃渤認為陝西人的小孩就該講陝西話,最後找回來的小孩卻講一口安徽普通話),包括張譯守在黃渤家門口,被黃渤發現時閉上眼睛裝睡、然後給黃渤發的那條簡訊。
而演員,我需要用更大的篇幅容納一些溢美之詞。
黃渤對郝蕾飾演的魯曉娟,有一句評價,「只是我認命,你不認命。」
太准確!郝蕾的美始終有一種不認命的決絕和凄婉。
我記得她下樓的時候,黃渤問她,「你說孩子被拐之後多久才叫她媽媽的呢?」她回頭看了一眼,千言萬語在這一眼,憤怒,悲傷,絕望,痛苦,怨憎,和無奈,終於她什麼也沒說地轉身下樓。
我記得她在那個互助大會上,面對張譯說,「請魯曉娟分享一下。」一陣沉默。沉默是最難演的,而且在片子的開頭,她是一個那麼渴望說話會爭論的女人,在這里她沉默了。很難得的一段留白,沒有周圍人多餘的面部特寫和台詞(雖然對於沒給特寫這一點也蠻奇怪的),但是空氣中存在的那種張力,直到郝蕾突然出聲而崩裂。她哭著說,「對不起,是我把孩子弄丟的。」能夠看到她嘴唇顫抖,緩慢地蹲下去。我理解這種內疚感,聯想到她之前在派出所打黃渤耳光的一場,能夠深深理解這種因為內疚而帶來的巨大折磨,這才是她不吃不喝拒絕丈夫性要求的真實原因,她無法原諒自己甚至無法直面自己的錯誤。而這一刻,她的爆發,才是她痛苦的真正爆發。
還有黃渤痛哭那場,她攔住想要上前的張譯,自然,無聲,瞭然地看了黃渤一眼,將心中的情緒都慢慢地壓了下去。
動人的,都是這些細節,感情,都在眉眼之間。看起來,舉動都平常,細細想,卻是大慟。
黃渤的亮點,如果要一一記錄,我大概需要一個EXCEL.
我喜歡他含蓄的演技,在魯曉娟蹲在地上抱住雙臂痛哭的時候,他並沒有像國產連續劇一樣抱住她(像大團圓一樣的溫情),而是站在旁邊,看著她,想要靠近,又並沒有靠近,眼睛濕潤,嘴唇顫抖,心裡即便已經千山萬水,然而終究什麼都不能說什麼也不要做,那種節制而隱忍的演繹,於無聲處更見情深。
也喜歡他突然的爆發。找回兒子之後派出所的一場哭戲 ,雖然也是慢慢地蹲下來,但是和郝蕾細膩的哭戲不同,黃渤的痛哭是震撼的,翻江倒海的,這種在巨大絕望之後重獲希望的沖擊,在壓抑了三年之後,都在這場痛哭里了。黃渤本身就是一個沒有偶像包袱的人,所以他哭得很難看,涕淚橫流,但是你看著看著,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落下了眼淚。
黃渤和郝蕾,本是非常不搭的一對,從氣質上來說,郝蕾若是清宮沒落後妃,黃渤便是那市井中拉黃包車的,甚至都不如黃渤和志玲姐姐和諧。但是非常愛他們這一對夫妻。感謝導演的選人,讓我感受到了這種演技登對帶來的酣暢淋漓感(多一句嘴,倆人都是好戲之人,而且都是屬於特別認真演戲認真到魔障的人)。
兩個人的對手戲都很家常,絕無大喊大叫用力過度的演出,但功底正在這種力量的把握。也不用一一敘述,希望大家到影院去看。就說一場,田文軍在店裡,房東來趕人,一陣掙扎無果,房東走開,黃渤抬頭,一眼看到魯曉娟一身黑衣坐在街邊,兩人對視一眼,說句做作的話,真是一眼萬年。而印象最深的是,魯曉娟走進店裡,問,「你睡得好嗎?」黃渤說,「睡不著,真希望不睡。」魯曉娟遞給他一瓶葯,「吃了這個能睡個好覺,要是好用告訴我。」從頭到尾倆人沒有對視過,言語中也無情感起伏。但是兩句平淡台詞,自然的動作,我相信,他們是真的相愛過。
真正難得的並非演戲,也非復原生活,而是提煉生活的日常,卻升華為戲劇中的表現,讓觀者映照出生活和自我。
觀影後,陳可辛導演說了一句,這個演員陣容真是黃金陣容。是,幾乎是可以即使為了演員就買票的陣容。黃渤和郝蕾自不必說,趙薇也是一線中演技有口碑的,張雨綺雖然還沒成大器,但舉手投足都透出晶光來,張譯也是個認真演戲的人,雖然剛上大熒幕不久,比起另幾位還是有點電視劇范兒,但有非常值得期待的未來,佟大為演這種角色駕輕就熟,導演愛他,基本上都給他合適的角色,他也沒掉鏈子,其餘幾個人,包括魯曉娟丈夫、警察、兩個小演員、四川工友,都可圈可點。
而值得慶幸的是,導演並沒有浪費這個陣容(我們都知道,多少導演和片方浪費了好演員,常常讓我們走出影院,吐槽無力,可惜了這演員陣容)。他幾乎讓每個人發揮了自己的潛力。
我說「幾乎」,是,並沒有完美。
這應該是趙薇從影以來比較大的角色挑戰了,農村婦女,面目污跡不可辨,一口方言,沒文化。看評論,也說她貢獻了從影以來最大突破演技。我一向敬佩敢於拋棄偶像包袱可勁兒糟蹋自己的演員,她也實在演技和認真並在。
但是,這並不是個適合她的角色。雖然她已經努力作踐自己,但還是沒有那種糙的質感。或者我先入為主,總會在「小燕子」或者「姚木蘭」的那張臉面前跳脫,她獨特的念白方式和嗓音,即使在安徽方言面前也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