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二戰女人戰死電影
❶ 有一部蘇聯電影裡面有一個女狙擊手,二戰時期對德戰爭,主要講狙擊!!片名是啥
片名:敢死連
劇情簡介:1944年,白俄羅斯西部,紅軍已經推進到蘇聯國界線。蘇德雙方生死對決,戰場是白俄羅斯森林中的一個無名高地。蘇軍為打破德軍大規模進攻粉碎德軍戰略集團,而在北高加索平原的一個無名高地實施了一次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陣地戰!蘇德雙方百萬大軍,動用數以千計的坦克和作戰飛機,上萬門火炮和追擊跑對壘,展開了蘇德間最大的一次會戰!
為了以最快的時間佔領高地,紅軍指揮部派出了一支軍中罪犯和受處分士兵組成的敢死連隊,並讓他們沖在正規軍的前面,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減少正規軍的傷亡。盡管這支敢死連當中盡是精兵強將——老辣的老兵塞蒙尼克,全國有名的狙擊手女兵索羅委奧拉,機靈勇敢的罪犯馬里赫夫,以及作戰經驗豐富的馬留赫中尉。連長也深知他們將有去無回,但他們依然將勇往直前。等待他們的將是勝利的曙光還是死無葬身之地,大家都不得而知。
前線的作戰充滿著來自敵方的危險和間諜的攻擊,敢死連成員們身處險境。尤其敵軍一名百發百中的狙擊手成為了對我軍的最大阻礙,而敢死連成員們的任務就是先行消滅這個狙擊手,為後方的大部隊開辟道路。美麗的女兵索洛委奧拉冷漠孤傲,但卻深深地吸引了馬里赫夫。一場戀愛追逐戰伴隨著戰爭也漸漸展開,但索洛委奧拉對此卻視而不見。
情勢越來越危急,不斷傳出我軍藏有奸細的謠言,軍中人心惶惶。而此時,米洛哈夫也被敵人重傷,趕死連的擔子越來越重。緊要關頭,上級命令敢死連即刻消滅對方的狙擊手。但這個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馬里赫夫主動請纓,索洛委奧拉對其表露真情,並告知一定要活著回來。最後,奇跡發生了,馬里赫夫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紅軍拿下了無名高地。
❷ 二戰蘇聯女戰俘叫桌雅電影叫什麼
這部蘇聯電影的名字叫:《丹娘》。
導演: 勒.阿蘭什達姆
上映時間:1944年
這部影片描寫了蘇聯衛國戰爭中女英雄卓婭一生的故事。
❸ 二戰時期四名蘇聯女狙擊手被俘的電影叫什麼
記憶中只有兩部電影有相似的情節,請甄別。
《兵臨城下》該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該片根據鮑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准尉瓦斯科夫帶領五位女戰士在廣袤的森林中進行激烈殘酷的阻擊戰,最終戰勝數倍於己的德寇的故事。
❹ 二戰蘇聯女狙擊手電筒影名叫什麼啊哪有的下載啊!
影片《狙擊手》則講述的是一個來自哈薩克草原年僅19歲的女狙擊手阿麗婭的故事。
電影的故事梗概是這樣的:
年輕的哈薩克姑娘阿麗婭從軍事學校畢業了,她和維特基娜、科瓦列娃、舒拉以及其他女同學一起,唱著歌列隊行進在通往前線的道路上。途中經過一個小湖,姑娘們被清涼的湖水吸引,脫去軍裝在水中嬉戲。突然,敵機出現了,在炸彈的巨響和機槍子彈的尖嘯聲中,很多姑娘失去了生命...湖岸上立起了一排墓碑,女戰士們畢業後開的第一槍竟然是為犧牲的戰友誌哀...團部首長要求女戰士們留在司令部工作,但阿麗婭和她的夥伴們堅決要求上前線。在前沿陣地,她們在老戰士的幫助下漸漸學會了戰斗。這時,德軍狙擊手用冷槍打死了不少紅軍戰士,一個叫作克留格的德軍狙擊手最為狡猾殘忍,為此,前線指揮員馬特維也夫給女狙擊手們下達了消滅德軍狙擊手的命令。老戰士斯捷潘大叔想出了挖掘暗壕轉移射擊點的計策,但他還沒來得及使用這個方法就犧牲在克留格的槍下。阿麗婭發誓要為斯捷潘報仇,她獨自一人拚命挖掘暗壕,失敗了又重頭再來。暗壕終於挖好了,阿麗婭用紗布纏好鮮血淋漓的雙手,端起了狙擊步槍。暗壕幫助她掩藏了自己的方位,克留格無法捕捉目標,他惱羞成怒開槍射擊陣地上的一隻小貓(那是斯捷潘生前所收養的),--狡猾的敵人因此暴露了身形,阿麗婭在這一瞬間射出了復仇的子彈,打死了這個窮凶極惡的劊子手。紅軍大反攻開始了,阿麗婭在指揮員的帶領下和戰士們一起沖鋒;指揮員倒下了,阿麗婭擔負起他的責任,高喊著口號繼續向前沖;最後,阿麗婭自己也倒下了,然而,紅軍的隊伍踏著烈士的鮮血繼續前進......。當初一起上戰場的四個女狙擊手只剩下了維特基娜一個人,她在給後方的人們寫信,寫下了這些犧牲在戰場上的姑娘的故事。影片的結尾,銀幕上出現了一幅幅黑白照片,觀眾在照片上看到的,是那些在戰爭年代親身經歷了本片故事的紅軍女狙擊手們--這種「真實的還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7年9月13日我到哈薩克阿克糾賓州的首府阿克糾賓市考察時,經當地中國公司安排參觀了阿麗婭紀念館,從而了解了這位不凡的年輕女狙擊手的感人故事和生平。阿麗婭是阿克糾賓州人,本應是幸福爛漫的花季年齡,卻被迫走入了殘酷的戰爭,年僅19歲就犧牲在了戰場。阿里婭犧牲後,被蘇聯政府授予蘇聯英雄稱號。阿麗婭的事跡被哈薩克人民永遠傳唱。
蘇聯衛國戰爭是二次大戰期間最殘酷的戰場,象阿麗婭一樣當時有千千萬萬的熱血青年為了趕走侵略者,捍衛祖國的尊嚴和美麗的國土,毅然走向了血與火的戰場,並永遠倒在了疆場!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時光,英雄的精神也昭示著我們,當國家需要我們挺身而出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抉擇!
阿麗婭紀念館靜靜地坐落阿克糾賓市一處僻靜地地方。紀念館的門面非常簡朴,就如同阿麗婭一樣,朴實無華。紀念館面積並不很大,走進紀念館,首先映入你眼簾的是前方阿麗婭剛毅決然的半身塑像,她的眼神剛毅、果敢而深邃,在默默的凝望著每一個走進紀念館的人們,你不由的肅然而立,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一位年輕的哈薩克族女講解員非常認真地給我們講解。紀念館里展出的圖片主要是阿麗婭小學、中學時候和她的親人的照片以及一些有關阿麗婭的繪畫作品、攝影作品和雕塑,而且還有一些描寫歷史上哈薩克民族英雄的繪畫作品。實物展品大都是二戰期間的槍械和戰場上揀拾的無名烈士的遺物,我看到還有一些已經殘缺的女戰士的木質發卡,但沒有看見一件真真屬於阿麗婭的遺物。唯一的幾件女狙擊手曾經使用過的軍衣、狙擊步槍等裝備遺物還是戰後倖存下來的阿麗婭的女戰友捐獻的自己當時的用品。
是啊,阿麗婭的生命畢竟是如此的短暫,她剛剛步入戰場就獻出了自己年輕而美麗的生命。戰爭又是如此的嚴酷,戰死疆場的人太多太多了,當時誰還有時間去留存阿麗婭的遺物啊!可阿麗婭的生命之火雖然短暫,但是她集19歲的青春年華,發出了劃破蒼穹的最璀璨明亮的光華!她用年輕的生命鞭撻著罪惡的戰爭,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我相信她的祖國和人民會永遠懷念她!熱愛和平的人們會永遠記住這個美麗的名字--阿麗婭!
PS:其實,據說二戰期間,蘇聯戰場活躍著2萬多名女狙擊手,王牌女狙擊手當數獲蘇聯英雄稱號的來自烏克蘭的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她在傲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中她一人就擊斃了309個德國鬼子。
希望是你要找的電影。
❺ 俄羅斯一位女間諜電影劇情最後那位女間諜被處死,有點老的片子,戰爭時候的,可能是二戰時的
我看過一部《女英烈傳》,是英國女間諜
奧利特·薩博(薇兒莉特)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英國傳奇女間諜Violette Szab。勇敢、美貌,短暫而又悲慘的一生,讓Violette Szab的人生極富傳奇色彩。
violette szabo於1921年6月25日在巴黎出生,他的父親Bushell是一名英國人,母親則是法國人。年輕的時候曾在倫敦布里克斯頓(Brixton)的一家商店工作,1940年嫁給法國軍官Etienne Szabo。不過她的幸福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在Violette生下第一個女兒Tania之後,Etienne便在1942年的阿拉曼戰役中陣亡。傷心之餘,violette決心與納粹為敵,在女兒三歲之後加入了英國的間諜機構SOE(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特別行動處)。
在經過一番艱苦的訓練之後,violette開始了一系列敵後的間諜行動,並出色地完成了任務。1944年6月10日,為配合諾曼底登陸,violette在隨盟軍空降到利摩日(Limoges)僅僅3天之後,便在與當地的抵抗組織領袖astasie一同行動時中了德軍的埋伏,受傷了的violette面對400多名德軍毫不畏懼,為了掩護其他人逃走與敵人展開槍戰,殺傷多名敵人,但最終因子彈用盡而被捕,在被捕後甚至還踢打抓捕他的德軍士兵。
在利摩日的監獄,violette遭受了嚴酷的刑訊,但都沒有屈服,隨後被被送至臭名昭著的的拉文斯布呂克集中營(Ravensbruck Concentration Camp)。即便在集中營期間也積極收集情報,與SOE保持聯系。1945年2月,隨著德軍節節敗退,Violette Szabo等三人被處死,年僅23歲。
violette死後,英國女王和法國政府分別授予其喬治十字勛章和帝國勛章,以表彰她對反法西斯戰爭所做的貢獻。她的故事也被寫成書並於1958年由導演劉易斯·吉爾伯特(Lewis Gilbert)拍成了電影《女英烈傳》(Carve Her Name With Pride)。
❻ 俄羅斯拍攝的二戰女阻擊手的電影
蘇聯二戰巨片《女狙擊手》[上、下合集]
故事梗概:年輕的哈薩克姑娘阿麗婭從軍事學校畢業了,她和維特基娜、科
瓦列娃、舒拉以及其他女同學一起,唱著歌列隊行進在通往前線的道路上。途中經過一個小湖,姑娘們被清涼的湖水吸引,脫去軍裝在水中嬉戲。突然,敵機出現
了,在炸彈的巨響和機槍子彈的尖嘯聲中,很多姑娘失去了生命……湖岸上立起了一排墓碑,女戰士們畢業後開的第一槍竟然是為犧牲的戰友誌哀……
團部首長要求女戰士們留在司令部工作,但阿麗婭和她的夥伴們堅決要求上前線。在前沿陣地,她們在老戰
士的幫助下漸漸學會了戰斗。這時,德軍狙擊手用冷槍打死了不少紅軍戰士,一個叫作克留格的德軍狙擊手最為狡猾殘忍,為此,前線指揮員馬特維也夫給女狙擊手
們下達了消滅德軍狙擊手的命令。老戰士斯捷潘大叔想出了挖掘暗壕轉移射擊點的計策,但他還沒來得及使用這個方法就犧牲在克留格的槍下。阿麗婭發誓要為斯捷
潘報仇,她獨自一人拚命挖掘暗壕,失敗了又重頭再來。暗壕終於挖好了,阿麗婭用紗布纏好鮮血淋漓的雙手,端起了狙擊步槍。暗壕幫助她掩藏了自己的方位,克
留格無法捕捉目標,他惱羞成怒開槍射擊陣地上的一隻小貓(那是斯捷潘生前所收養的),——狡猾的敵人因此暴露了身形,阿麗婭在這一瞬間射出了復仇的子彈,
打死了這個窮凶極惡的劊子手。
紅軍大反攻開始了,阿麗婭在指揮員的帶領下和戰士們一起沖鋒;指揮員倒下了,阿麗婭擔負起他的責任,
高喊著口號繼續向前沖;最後,阿麗婭自己也倒下了,然而,紅軍的隊伍踏著烈士的鮮血繼續前進……當初一起上戰場的四個女狙擊手只剩下了維特基娜一個人,她
在給後方的人們寫信,寫下了這些犧牲在戰場上的姑娘的故事。影片的結尾,銀幕上出現了一幅幅黑白照片,觀眾在照片上看到的,是那些在戰爭年代親身經歷了本
片故事的紅軍女狙擊手們——這種「真實的還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❼ 關於二戰女人的經典電影
美國:《安娜的戰爭》
蘇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女狙擊手》
英國:《女王》
❽ 關鍵詞 戰爭片 蘇德交戰 軍官為女人自盡
中文名:《斯大林格勒戰役》
英文名:Stalingrad
出品國:德國、瑞典
導 演:約瑟夫· 維斯邁爾
主 演:多米尼克·霍維茨、托馬斯·克萊徹曼
上 映:1993年
簡介
剛進部隊的少尉軍官漢斯帶領他的部隊奔赴斯大林格勒,這些曾經在非洲作戰的軍人倉促結束休假,地中海的溫暖和女人讓他們臨上火車還留戀不已。他們還不知道命運作了一個和非洲的經歷完全相反的安排:至少從氣候上是如此。如果不是毫無餘地的殘酷,真會讓人以為命運其實是想開個玩笑。和戰友們一起,漢斯少尉在火車上有一段內心獨白,表現了一個未曾經歷戰火的青年對戰爭的蒼白認識,這個時候的他,腦海里沒有殺戮,沒有血肉橫飛和肢體凌亂,只有對部下的熱愛。
一下火車,漢斯所不能接受的事情就出現了:憲兵虐待蘇軍俘虜。他企圖制止這些暴行,卻象戰俘一樣被打倒在泥水裡,更讓他發指的是,上級軍官並不認為這些獸行應該約束。在部隊祈禱的時候,他和新兵一樣,為牧師「消滅布爾什維克主義」的蠱惑而慷慨激昂,而老兵們卻對皮帶上的聖經字句不誚一顧。戰斗的洗禮到來了,漢斯所在連隊奉命爭奪蘇軍守衛的工廠。慘烈,是戰爭所必然存在的事實,人性,是戰爭所不能容忍的廢料。這一切自然無法避免,使漢斯震撼的是上級軍官對士兵生命的漠視,士兵費曼獨自用手榴彈消滅蘇軍機槍陣地,而自己被殺死只能換來指揮官上尉的一句「費曼拯救了我們」。一名士兵誤殺了戰友,在歇斯底里中,蘇軍戰士把槍口對准了他,接下來的事情證明了仁慈在戰爭中的毫無用處:不忍心殺死這個狂叫的士兵的蘇軍戰士反而被隨後而來的德軍士兵開槍打倒了,紅軍戰士在對母親的呼喚中輾轉死去,這一切被旁邊驚恐的德軍士兵看在眼裡。漢斯在搜索中被一個紅軍戰士擋住去路,開槍不能將這個巨人打倒的時候,他不知所措了,所幸一名士兵用鏟子將這個戰士殺死,但他雙目茫然的說出這樣一句話「我尿褲子了。」一旁的老兵對此嗤之以鼻,但當戰斗結束,無論新兵老兵,都沉默無言,他們剛才所戰斗過的巷道,布滿死者和傷者,死的人自然不必理會身在哪裡,未死者卻不得不在冰冷的地面上等待死神的挽救。
漢斯的排在工廠里奪取了一個房間。從收音機里傳來的希特勒的講話除了偶爾引發一點笑聲之外毫無用處,因為真實的情況和他所講的根本沒有相似之處,士兵們在廢墟之間的爭戰無謂的消耗著他們的生命:漢斯所在連當初有四百人,現在只剩下六十五人了。「我們畢竟搶到了俄國人的爐子。」一個士兵說道,但他們還是凍得發抖,冬天的寒風呼嘯著從屋頂刮過。漢斯向蘇軍提出停火以便雙方救護傷員。在蘇德控制線中間,費茨軍士和蘇軍戰士互相交換食品,一片麵包,一塊凍豬肉,讓人們看到了不同的軍裝下面,是共同的人性,善良,竟然還能在這些前一分鍾還互相廝殺的軍人之間存在。然而德軍軍士羅路出於被漢斯斥責而產生的憤恨而扣動了扳機,脆弱而短暫的和平結束了,雙方的火力將傷員和救護的士兵真正送進了天堂。慌亂中漢斯和軍士把一名蘇聯少年帶回了房間。天亮了,隨著蘇軍的槍聲,補給送到了他們的據點。早餐很稀薄,「象馬尿一樣」。但是還有郵件,費茨家裡送來麵包和蜂蠟,情況對於他還好。羅路的女人竟然和一個法國戰俘私奔了,「我要俄國人付出代價!」羅路說道,安慰他的費茨不得不指出,撬他牆角的是法國人而非俄國人,但是沒有道理的戰爭哪裡能存在有道理的邏輯?蘇軍將他們占據的角落爆破,電台又聯系不上,少尉決定帶領幾個人從下水道求援。黑暗的下水道讓少尉和戰友們失去聯系,但他截住一個蘇軍女兵,女兵用德語告訴他,放她走,她就幫助少尉找到隊友,信以為真的少尉隨後被女兵推進了溝渠。費茨將少尉救起,在傳來的哀嚎聲中找到了其他人,發現一名士兵的腿炸斷了。少尉帶領眾人將他送進醫院,傷兵遍地無人照料,少尉不得不用槍威脅,才找來醫生。斷腿士兵卻死了。片頭的憲兵軍官面無表情的將少尉一群逮捕,少尉希望上校能挽救他們,上校卻置之不理,少尉憤怒中質問道:「這些人信任你,為你而戰,卻被你視作地圖上的一面小旗嗎!」
犯人們被告知,可以通過作戰恢復軍職,實際上缺衣少食的他們,其實毫無選擇。恰好聖誕節,在去戰場的路上,犯人們唱起聖誕贊歌,汽車在茫茫雪原中穿行,路邊是焚燒屍體的火堆,黑煙滾滾而上。
一支蘇軍坦克部隊進入犯人們的伏擊圈,肉身對鋼鐵的戰斗開始了。坦克將德軍士兵碾進泥土裡,德軍士兵投擲的燃燒彈將坦克變做烤爐,坦克兵渾身著火,隨後被德軍的子彈解脫。就這樣殺與被殺,直到蘇軍被殲滅,漢斯的小部隊此時更小了:又有戰友死在了雪地里。部隊開始撤退,滿以為可以脫離苦海的少尉一群已經候在車上,卻被告知必須留下,費茨歇斯底里,然而不得不服從。在恢復軍銜之後,他們接受了槍決平民的任務,少尉和費茨為了救以前被他們俘獲的俄國孩子再次和憲兵軍官發生沖突,最後的結果卻是費茨被命令親手將孩子殺死。
戰局和環境都變得惡劣了,漢斯少尉不得不接受費茨的建議,逃亡。他們冒充傷兵,混進了機場,飛機卻裝滿了漢斯和憲兵,傷兵們拚命往前擠,最後眼看著它離去,時間是1943年1月23日,離開斯大林格勒的最後一架德軍飛機。
回到駐地的漢斯見到了上尉,他的右腿已經爛掉了,但他只說腿疼,木房裡一片慘淡,士兵們無論如何,都是在等死。難得的空投來了,會動的士兵們都沖了出去。士兵們打開空投包裹,裡面卻裝著大半的勛章,這些平時每個士兵都渴望的東西,卻被翻尋食物的手撥在了一旁。士兵們終於能有一口吃的,歡樂似乎又回到了人間。那憲兵軍官也蹣跚走了過來,命令漢斯為部下的行為作出解釋。士兵們不再屈服這個作威作福的惡棍,奧圖開槍將他打倒,而軍官的手槍卻將一旁的基傑殺死了。軍官企圖通過招供軍需品的收藏來活命,飢餓不能制止憤怒,費茨將他擊斃。
一群人到了軍需品收藏地,意外發現了襲擊漢斯的蘇軍女兵,少尉和女兵的一番爭吵,彷彿臨崩潰前的發泄。渴望回到前線的上尉和羅路回到地面,發現德軍已經投降,將領們竟然成群結隊的舉起雙手,自然得象對元首敬禮一般。羅路安慰已經凍死的上尉,說很快就要回到前線去,雪霧彌漫,他也凍死了,到底也沒意識到自己的盲目。雖然明知道無法逃脫冰雪和德軍的戰敗,漢斯和費茨還是在女兵帶領下走進茫茫雪原中,走走停停,忽然一發信號彈升起,女兵企圖逃走,隨即被打倒。大雪中,費茨抱著漢斯說起沙漠,那裡是不能忍受的酷熱,但現實中也是不能忍受的大雪紛飛。兩人被半埋在雪中,寒冷帶走身體的溫暖,也帶走了他們的生命。漢斯所屬部隊的最後兩名士兵,就這樣和雪原融合在了一起。
影片其實只是以斯大林格勒戰役為背景,描寫普通德軍士兵的戰斗和死亡,他們的袍澤之情。不過畢竟這些人是侵略者,侵略者的本性也不得不在影片里有所描述,比如撤退時焚燒居民房屋,糧食缺乏時槍決普通人民,還有片末發現被鎖在床上的蘇軍女兵的時候,漢斯一群理所當然的開始編排拿女兵發泄獸欲的順序,片刻便老練的作出「按軍銜上」的決定。這些片斷在影片中占的份量不多,卻可以提醒我們,一名軍人的無所畏懼,對戰鬥技巧的熟練掌握,並不能產生可以掩蓋侵略者本色的光環,而片中漢斯排的全軍覆沒,也不是因為冰雪世界的殘酷,而是納粹的倒行逆施必然覆滅在普通士兵身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