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生電影 » 納粹電影女人求生記

納粹電影女人求生記

發布時間: 2023-01-03 12:12:21

① 一個男人在島上生活,之後又有一個落難女人跟他一起生活,男人教女人抓魚,最終獲救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現在島上之後又落難了,女人跟他在生活,嗯,這個應該是。逃難片兒,然後應該是什麼荒島求生記。

② 二戰的時候一群女人在一個地方然後被安排和納粹軍官結婚生下血統純正的孩子的電影

我也在找這個電影啊,記憶深刻,還記得男主在雪地里跪了一夜

③ 一個外國女人在湖裡游泳,然後一個中國男人在岸邊看著,好像是講述中國西藏那邊戰爭片電影,請問誰知道

《紫日》

由馮小寧自編自導,富大龍、前田知惠、安娜·捷尼拉洛娃聯合主演的戰爭劇情片,該片於2001年4月11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為背景,講述三個不同國籍的青年,在經歷了重大的生死考驗後,如何從敵對變成朋友的故事。

(3)納粹電影女人求生記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楊玉福

一名來自中國河北省的普通農民。在二戰期間,親眼看著自己的老母親被日軍士兵用刺刀活活刺死卻無能為力。後來他被囚禁於日軍集中營。

二戰後期,在即將遭日軍槍殺的最後關頭被蘇軍救下,並在往後方基地運送蘇軍傷員的裝甲車中初遇蘇聯女兵娜佳。

2、娜佳

一名蘇軍的醫護人員,也曾是一個母親。二戰期間,被納粹軍隊空襲,失去了孩子,之後她上前線當兵。在蘇軍與日本關東軍作戰期間,戰友一一犧牲,她救下了一名中國百姓——楊玉福。

3、秋葉子

一個從小就接受日本軍國主義教育的日本女孩。在二戰中先後失去了母親和姐姐。二戰後期,在逃亡途中以被俘虜的形式認識了蘇聯女兵娜佳和中國農民楊玉福。最後死在了自己國家軍隊的槍下。



④ 求一部電影,反映二戰時期一個納粹和一個女孩的「愛情」故事

《上尉的曼陀鈴》希臘的塞佛羅尼亞島毗鄰地中海,這里風景如畫,宛如田園小詩一般的純美恬靜,是一個彌漫著濃郁古風的小島。以捕魚為業的居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他們與世無爭,淳樸善良。但是,島上的天空雖然清澄明媚,卻終究躲不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霾。1941年,二戰開始後不久,義大利軍進駐該島,島上很個人的生活軌跡就此改變。東尼奧·柯萊利是這支部隊里的一名上尉軍官,雖然身為軍人,但他仍保有著浪漫的天性和非凡的品味,酷愛彈奏曼陀鈴。彷彿只有這樣,他才能忘記身在異鄉的孤單和戰爭帶來的巨大壓力。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叫佩拉吉婭的當地姑娘闖入了柯萊利的世界。佩拉吉婭是漁村的醫生之女,她是一個受過教育並有著堅強意志的女人。在最初的相處中,兩人都感覺和對方格格不入,但是很快,柯萊利天籟般的琴聲便令佩拉吉婭神往不已。慢慢地她感覺自己似乎愛上了那個住在父親房子里的上尉,不光是琴聲,還有那迷人的魄力。就在這時,佩拉吉婭的未婚夫,本地漁民曼德拉斯加入了希臘游擊隊陣營,奔赴前線抗擊意軍。

曼德拉斯走後,佩拉吉婭和柯萊利之間的情誼有增無減。姑娘典雅的氣質和不凡的智慧慢慢俘獲了這位義大利上尉的心,盡管戰爭日益臨近,但是兩人的感情仍迅速地增長著。佩雷吉婭的美麗和聰慧打動了科雷利的心,村裡人那生氣勃勃的生活,使他常常捫心自問為什麼要參加這場戰爭?安東尼奧逐漸成為村裡人生活的一部分,但這只是短短一瞬間的事情。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而戰爭會湮滅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最神聖的愛情。

隨著戰爭越來越臨近結束,柯萊利和佩雷吉婭不得不在:是對國家表現出忠誠,還是保持倆人的愛情之中,作出最後的選擇。這是一場必須克服巨大壓力的選擇,而這種選擇必將伴隨著永恆的愛。如果選擇了後者,他們註定將要面對全然不可預知的未來和無止境的奉獻犧牲。殘酷的現實還是分開了二人,佩雷吉婭帶著愛情的結晶——小女兒一起生活,她一直相信柯萊利會再次回到小島,而她終於夢想成真

的曼陀鈴

⑤ 求一部老電影,記得裡面有一個女孩後背被紋了納粹的紋身。

片名:《紅櫻桃》

外文名:Red Cherry

導 演:葉大鷹

編 劇:葉大鷹、蘆葦、張黎

類 型:劇情

主 演:郭柯宇,徐嘯力

片 長:120分鍾

出品時間:1995年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俄羅斯

拍攝地點:俄羅斯、中國

主要獎項: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 最佳影片、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 最佳女演員

劇情簡介:1940年冬,兩個中國小孩被送進了莫斯科近郊的伊凡諾夫國際兒童院,男孩叫羅小蠻、女孩叫楚楚。而後來,酷愛紋身藝術的德國將軍看上了東方女孩楚楚。他將楚楚昏迷並在她身上紋下了一隻法西斯像徽。

在後方,羅小蠻的住房旁駐扎了戰俘,在強烈的報復心驅使下,小蠻每天用彈弓射擊戰俘,不料竟引起了混亂,小蠻在情急中點燃汽油桶和戰俘們同歸於盡。二戰結束後,蘇軍查清了楚楚的身份,醫院對她進行了植皮手術,但未能成功。楚楚後來一直生活在北京,終生未婚,六十三歲時去世。

(5)納粹電影女人求生記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楚楚 演員郭柯宇

楚楚,一個嫵媚俏麗、擁有無限美好未來的女孩,然而,法西斯的戰爭無情地摧毀了、剝奪了她美好的一切:生活、幸福、青春甚至生命。當身心飽受屈辱的創傷、當軀體布滿一種野蠻文化、一種裹讀人類文明的標記與象徵、當人格被強加了或觀賞、或紀念、或道德批判價值的時候,楚楚的身心留著永遠抹不去的恥辱和傷害。

2、羅小蠻 演員徐嘯力

羅小蠻,一名烈士遺孤。1940年冬,羅小蠻和楚楚被送進了莫斯科近郊的伊凡諾夫國際兒童院。不久,蘇德戰爭爆發,兒童院被德軍佔領。羅小蠻和楚楚在戰亂中分開後,當上了專門送發陣亡通知書的「黑色信使」。

⑥ 電影《柏林的女人》反映了怎樣的主題。

柏林之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後的關鍵戰役之一。1945年4月25日,蘇軍開始進攻柏林,蘇德軍隊在城內展開激烈攻防戰,4月30日,希特勒在地堡中自殺,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宣布投降,在這短短的幾天中,兩軍各傷亡30多萬,德國平民死亡高達20餘萬。
與戰爭相伴的是性暴力狂潮,蘇聯軍人在柏林實施大規模強奸,有人說在1945年4月24日至5月5日之間,全城有近50萬婦女遭蘇軍強奸(來源不詳),一位英國歷史學家在據戰爭檔案和當事人自述寫成的著作中估計,在1945—1948的三年間,共有13萬名柏林婦女被蘇軍強奸,其中1萬人自殺,全德國被蘇軍強奸的婦女估計多達200萬人。
如此廣泛而瘋狂的暴行卻一度無法揭露,由於蘇軍的英雄光環,也由於受害者的羞恥。上世紀50年代,女記者瑪塔•希勒絲匿名出版她在1945年4月至6月間的柏林日記,披露了困城婦女在暴力、恐懼和飢餓中求生的真實故事,直到2003年再版,此書才在德國引起注意,2008年,該書改編為電影《柏林的女人》。
《柏林的女人》赤裸而逼真地還原了戰爭性暴力的許多細節真相,僅以此而言,它首先是一部令人震撼的控訴,但在控訴之外,它還深入探討了暴力中的政治和人性脈絡:蘇聯軍人把強奸作為報復的手段,他們的殘暴指數,或許還不及德軍施於蘇聯平民之萬一,受害的柏林婦女,也得聽到蘇聯人的控訴和他們的追問:「你是法西斯嗎?」在受凌辱和求生存之間,婦女不得不使用各種策略,包括以性服務交換高級軍官的保護,或者扮演周旋逢迎的女主人,這些策略會撕裂她們的身心,但竟然也可能在不自覺間打開與施暴者的溝通,甚至由此產生一度溫情。在暴力背後,糾結著仇恨和慾望的性別關系可能會有十分復雜的展演,在這方面的追究中,《柏林的女人》表現出了相當大的勇氣:它甚至表現了婦女們如何貼心地、甚至貌似快活地分享受暴經歷中的私密。
為什麼婦女們可以忍耐甚至接受這一切?因為她們要活下去,這是《柏林的女人》反復強調的主題。有人被虐待致死了,有人自殺了,但女主人公卻以「我要表面順從、內心堅強」鼓勵著自己,並且努力保護其他人。絕望之中的力量或許是這部電影最想顯耀的,相比之下,片尾出現的那種「可恥」的男性譴責顯得幾無力量。

⑦ 有一部不錯的電影忘了什麼是名字,只記得電影里一個女人開了一家電影院然後納粹的電影首映在那個女人的電

《無恥混蛋》是一部由昆汀·塔倫蒂諾和伊萊·羅斯共同執導的戰爭電影,梅拉尼·羅蘭、布拉德·皮特、黛安·克魯格、克里斯托弗·瓦爾茲和邁克爾·法斯賓德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5月20日在法國戛納電影節率先放映。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一群犯了罪的美國士兵原本將要被處以死刑,但是非常時期採取非常政策,他們被允許戴罪立功——深入已被納粹佔領的法國去執行一項危險任務,此項任務代號為「基諾行動」。

⑧ 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震懾心靈的電影——《柏林的女人》

一看到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我就很感興趣,《柏林的女人》就是一部。影片由德國導演馬克斯·法貝爾布克,根據德國女記者瑪塔·希勒絲在1945年柏林淪陷期間撰寫的同名日記改編。

電影講述的是1945年德國淪陷之後,蘇聯紅軍反攻到德國,肆意姦淫柏林女人的故事。作者作為受害人,記錄了自己從最初的恐懼強奸,到主動尋找保護對象,直至和蘇軍少校產生愛情,在生命卑微到炮火硝煙之下,仍在找尋一切活下去的生機的心路歷程。

這一段真實的歷史,在德國與蘇聯之間諱莫如深,一方為奇恥大辱,一方為野蠻罪行,是一場毫無尊嚴和人性的對峙。這部電影,打破了觀眾對二戰題材中的德國形象:慘無人道迫害,隨心所欲殺戮!撕碎了日耳曼民族的高傲,呈現了德國女人在戰爭中的苦難。影片不是靠慘烈的戰爭場面刺激感官,情節平鋪直敘,情感極具克制,沒有控訴的味道,那簡潔的對話和獨白,非常抓觀眾的心,呈現理性的反思況味。

1.觀劇情

既然是一部2008年的電影,也無所謂「劇透」,讓我們沿著劇情走一走。

在丁香花和廢墟的混雜味道中,鏡頭出現了德國首都柏林的一條街道,彼時為1945年4月26日(1945年5月9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二戰後期,德國氣數已盡,蘇聯加緊了對柏林的包圍圈,柏林到處是蘇聯軍隊。

從蘇聯一路鮮血淋漓殺到德國的蘇聯紅軍,心裡裝滿的是家園被毀、親人被殺的仇恨,如今以勝利者和復仇者的身份,在柏林街頭狂歡、叫喊,用搶奪和強暴宣洩心中太久的恐懼和憤怒。他們的復仇火焰,肆無忌憚地噴射在德國這個法西斯老巢。於是,殺人、放火、姦淫成了入侵者的三大招。

蘇聯紅軍稱所有德國女人為「希特勒夫人」,是他們的戰利品。他們日夜蹂躪,不分年齡,把對法西斯的恨,以姦汙「希特勒女人」的方式宣洩著——柏林的女人們成了贖罪祭! 

主人公Anonyma是一位美女記者,曾經游歷過十二個國家,是一位會多國語言的知識分子。這樣一位精英女性,她的遭遇,也和柏林城的其他女人一樣。

她曾經嘗試尋求保護,她向蘇聯指揮官請求幫助她們,結果,那位少校冷漠地說:

我們的士兵都很乾凈、健康……

只是幾分鍾而已,不用害怕。

女記者Anonyma絕望了,她無助地轉身離開之後,就遭遇強奸。

人生處處有選擇,面對淪陷後的蘇聯士兵凌辱,是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尊嚴高貴,還是不顧一切「活下去」的生命敬畏?這是柏林女人們的處境選擇。於是,每天都有人自殺,有人被虐待,有人精神崩潰,有人因不順從被槍殺……柏林成了柏林女人的人間地獄。

Anonyma選擇「活下去」,並且把這一切在日記中記錄下來。極像《芙蓉鎮》里秦書田對胡玉音說的:「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這些蘇聯紅軍,有粗魯的農夫,有緊張戰兢的毛頭小夥子,有上了年級的老人。Anonyma們不僅遭遇毫無防備的姦淫,還有的打她,有的甚至騎在她身上一邊糟蹋她,一邊往她臉上吐唾沫……曾經高貴的日耳曼民族的尊嚴,被蹂躪得粉碎。

Anonyma眼含屈辱,咬碎牙齒,抱定要活下去的決心!並且鼓勵自己:「所有外在的傷害都不能真正傷害到自己。」於是,為了活下去,為了減少傷害,Anonyma停止了抗爭。既然逃不開被姦淫,就不如主動找一個固定的靠山。她開始物色高級軍官,尋求庇護。

終於,她成功「勾搭」上了少校安德烈。Anonyma會俄語,又漂亮,她很快獲得少校的青睞。她為他提供「服務」,他保障她不再被人侵犯,並提供稀缺物資。於是,Anonyma成功結束了被不知什麼人多少人輪奸的至暗遭遇。二人在相處中,少校對她極少要求,並愛上了她。

戰爭終於結束了,蘇軍少校因為她而被處分、調走。她遠赴西伯利亞參戰的丈夫也回來了。然而,曾經深愛的丈夫因看了她的日記而無法面對這一切,嫌她骯臟、無恥,最後棄她而去。

2.看男女

「從前,戰爭和死亡都是男人的事兒,不過,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兒了。」片中女記者這樣說。

戰爭是男人的事,卻是剝奪女人的活動。戰前,她們獻出自己的丈夫和兒子。戰後,她們承擔男人們在戰爭中的心靈創傷。如果戰敗,她們有可能淪為戰利品。所以,於男人而言,戰爭有前線;於女人而言,戰爭也是她們的前線,因為她們不斷地被剝奪。

關於戰爭,中國有正義之師和不義之師的說法。例如齊魯長勺之戰,齊人入侵,發起不義之戰。魯國自衛,自然是正義之師。多行不義必自斃,不義之師遭傾覆,這樣的結果是大快人心的。德國戰敗,是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眾望所歸的。然而,一位英國歷史學家據戰爭檔案估計,在1945-1948的三年間,共有13萬名柏林婦女被蘇軍強奸,其中1萬人自殺,全德國被蘇軍強奸的婦女估計多達200萬人......

我們不免要發問:為什麼全城的女人都要像無助的羔羊一樣呢?當對方不把你當成一個有尊嚴的人來對待時,你為什麼不能採取有震懾力的方式反抗呢?

同樣的問題適用於《南京大屠殺》和《芙蓉鎮》。同樣,影片給予了回答:活下去!

當戰爭讓強奸成為獎勵時,活下去比尊嚴更重要。

男人的前線是槍林彈雨的死裡求生,女人的前線是邪惡慾望的向死而生。戰爭把人類活動簡化到弱肉強食,也把人性的黑暗放大到禽獸不如。

為了活下去的柏林女人們,越來越平靜看待被姦汙這件事,強奸變成了順奸,順奸變成了交易。寡婦那所戰爭中倖存的房子,成了一所妓院,蘇聯軍人進進出出,性交易成了客廳桃心木桌上談的話題。社交,又開始了。她們大方地說:「不給東西,就不做愛。」這和電影開頭時,德國人在國會大廈舉行的party,形成對比和諷刺! 

當無所可依時,女人變得更加堅韌頑強。

曾經的柏林女人們,和諸多民眾一樣,對領袖的絕對迷信中狂熱地認為:德國必勝!但局勢進展讓Anonyma明白「我們的國家走到盡頭」,國無可依,丈夫遙不可期,女人要堅韌求生。

那麼男人呢?

不管是瘋狂的蘇聯士兵,還是女主人公的丈夫,以及伊爾澤自殺的丈夫,都反映了男性的毀滅力。相比於女人,他們更難放下仇恨和自尊,找到寬恕與和解的力量。常以暴對暴,破碎,斷裂,難以癒合,重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其實更脆弱。柏林的女人們在噩夢之後,要面對的是一個殘破的世界。也許因為女人孕育生命,就更加珍惜生命,所以她們比男人們更願意為之努力。她們知道舊時代已過去了,新的時代無法抗拒地到來。和平,寬恕,交流,修復,重建才是未來。

從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到男人的毀滅力和女人的堅韌力。

女人常被比喻為大地。大地是母性的,寬厚慈悲的,即使經歷了蕭索的寒冬,依然能孕育新的生命。即使地上污水橫流,依然能過噴湧出活泉。影片的開頭旁白提到「丁香花和廢墟」即是隱喻。結尾,主人公很忙,忙著打掃公寓地板,還在拚命找一些花朵,就是暗示著這么一股堅韌的力量和生機。

3.尾聲繞梁

「受難與贖罪」這樣的主題,來自聖經。耶穌赤身裸體被釘在十字架上,受盡羞辱,承受門徒的背叛,承受一切罪責,成了全人類的祭物。當女主人公默默承受一切時,冷靜克制、盡最大力量幫助身邊人和保全自己,她被自己營救的同胞反鎖棄於鐵門之外,被歸來的丈夫嫌棄於舊樓之中,彷彿被釘在恥辱的十字架之上,在替整個民族贖罪。 

影片的完整片名叫: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 (無名——柏林的一位女人)。「Anonyma」意為「無名」。名字代表著個體,在巨大的「倒塌」之下,個體似乎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名字的意義就失去了。於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成了「無名」。誠如電影中一個德國男人說:「我們不再是人,成了'人口'。」在蘇聯紅軍眼裡,一個個柏林女人都是「希特勒夫人」,不需要知道她們的名字。我想,電影以此命名,除了羞恥和保護,還是別有深意,讀來令人有一種深濃的悲愴之感。

電影尚有一點希望和亮色。除了影片開頭提到的與廢墟共同存在的「丁香花」和片尾女主人公拚命要找的花而外,男女主人公之間竟然產生出了愛情,也是人性之中「善」的存活。蘇軍少校一樣被戰爭罩上了殘忍的外殼,他無視柏林女人的求助,默許部下的姦淫行為。但他的內心深知他們在柏林所做的,和法西斯沒有區別。他有極好的修養和剋制,會彈鋼琴,懂得尊重女主人公。當看到女主人公像對待其他蘇軍一樣脫衣服時,他轉身走了——他不想像其他蘇聯軍人那樣待她。他的妻子被德國人弔死,他仍然可以超越當時普遍的仇恨而愛上這個德國女人,並為她盡可能多的給予保護,甚至受到處罰。他對她「極少的要求,反而讓我更加愛他」。所以,他們倆的關系,極像廢墟上飄盪的丁香花的香味——不可思議又美妙珍貴。

勝敗雙方沒有贏家,電影中的蘇聯紅軍並沒有復仇後的痛快,他們痛恨法西斯的暴行,在他們瘋狂報復的時候,他們的行徑與法西斯無異。那麼這場打著正義旗號的戰爭有何意義?從來,以暴制暴都沒有帶來過幸福感。所以,耶穌說:「 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 」

這是一部令人痛苦的電影。

這是一部呈現真相的電影。

這是一部促人反思的電影。

本文轉自 | 公眾號「鹿慕溪畔」

文 /如斯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7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4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9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2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5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4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4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