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中尉的女人電影演員
1. 法國中尉的女人的劇情簡介
1979年,一個電影攝制組來到英國南部濱海小鎮萊姆,拍攝影片《法國中尉的女人》。
這部影片的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維多利亞時代,當時,一位愛好地質考察的年輕紳士查爾斯從倫敦來到萊姆鎮,探訪已與他訂婚的富商之女弗里曼。一天,查爾斯在和未婚妻外出散步之際,突然發現防波堤盡頭站著一個黑衣女人,痴痴地望著大海。查爾斯從未婚妻那裡得知這位女子名叫薩拉。
在片中扮演查爾斯和薩拉的演員分別是邁克和安娜,不知是否處於拍戲的需要,在拍攝之餘,他們過著情侶一般的生活。
薩拉出身貧寒,她受過教育,愛好繪畫,但她的社會地位不允許她施展她的藝術才華,也不允許她有愛和思考的自由。像她這種地位的女人,要麼嫁給農夫生兒育女,要麼流落大城市當妓女。薩拉抗拒命運的安排,愛過一個遭遇海難的法國中尉,但當她發現那個中尉不值得她愛時又毅然斷絕了與他的來往。她隻身來到萊姆鎮,孤傲沉默的她經常一個人獃獃地凝視著大海。然而,在這個封建保守的村鎮里,人們都以為她還在想念那個拋棄了她的風流法國佬,並因此輕蔑地稱她為「法國中尉的女人」。
教區牧師介紹薩拉到波坦尼夫人家擔任伴隨,夫人要求薩拉徹底忘掉那個法國中尉,並且不準再眺望大海。薩拉在夫人家感到更加壓抑和孤獨,她瞞著夫人,還是經常在海濱漫步,她一次又一次地與在海濱採集標本的查爾斯相遇。查爾斯對她的命運充滿同情。
查爾斯很快就要和弗里曼舉行婚禮了,但他已經痴迷於薩拉身上的那種非同一般的氣質,他決心要幫助薩拉擺脫目前的處境。他建議薩拉離開這個令人窒息的小鎮,到倫敦去,但卻遭到薩拉的拒絕。對於薩拉的言行,查爾斯感到迷惑不解,但他已經陷入對薩拉的感情之中,不能自拔。他向格羅根醫生尋求幫助,格羅根認為薩拉患有「隱性憂鬱症」。
性格奇特的薩拉曾經對人世絕望,立意在孤獨中接受厄運的擺弄,在心靈自由中獲得安慰,但查爾斯的出現卻使她無法掩飾內心的激動。當薩拉因故意藐視波坦尼夫人的教誨而遭辭退時,人們傳聞薩拉失蹤了,只有查爾斯收到薩拉的一張紙條,上面透露了薩拉的隱身之處。
查爾斯沒有聽從格羅根醫生把薩拉送往精神病院治療的建議,反而勸說薩拉前往埃克塞特,並讓他的律師送給她所需的生活費用。查爾斯乘車來到埃克塞特找薩拉,兩人情不自禁地墜入愛河。查爾斯吃驚地發現薩拉原來還是處女,她一直在默默地忍受著人們對她的污衊和誤解。薩拉真摯而奇特的感情使查爾斯很激動,他決心要好好珍惜這份情感。
查爾斯回到萊姆鎮,提出和弗里曼解除婚約。弗里曼的父親讓律師起草了一份侮辱人格的認罪書,要查爾斯在認罪書上簽名,作為解除婚約的條件,而這份東西隨時都會登報。查爾斯毅然在認罪書上簽了名,然後揚長而去。然而當查爾斯回來找薩拉時,她已經離開旅館不知去向了。
查爾斯花了三年時間尋找薩拉,終於收到他的律師發自溫德米爾的電報,得知薩拉已經在一個建築師家裡找到了家庭教師的工作,主人對她很友善,還鼓勵她自由地繪畫。查爾斯和薩拉終於重逢了,查爾斯責備她不該甩下他三年杳無音信,薩拉則請求查爾斯寬恕她的追求給他造成的痛苦。查爾斯終於原諒了薩拉,他們在燦爛的陽光下擁抱在一起。
電影快拍完了,邁克因要和安娜分手而感到痛苦,故設法讓妻子出面邀請攝制組人員吃飯。他乘此機會懇求安娜和他作一次嚴肅的談話,而安娜卻只說了一個字「溫德米爾」,這是影片最後一場外景的地名。
最後一個鏡頭拍完了,攝制組全體人員在花園里舉行聯歡會。邁克匆匆趕往安娜的化妝間,卻發現人去樓空,他只能獨自品嘗激情之後的孤獨。
2. 約翰·福爾斯的介紹
福爾斯是當代英國著名的小說家之一。出生於英國埃塞克斯郡,自幼熱愛自然,成年後也對自然科學頗有研究。本職是教師,在長篇小說《收藏家》成功之後辭去教職成為專職作家,同時個人還出版了詩集。在長達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約翰·福爾斯留下了六部長篇小說、多部非小說類作品。在1969年出版的代表作《法國中尉的女人》中,他刻畫了神秘、對自由的嚮往等思想行為。在這部小說中,他用十分貼切的維多利亞時代的語言、對話、文體再現了這一時代,復制了這一時代的小說。《法國中尉的女人》電影改編的成功,讓約翰·福爾斯在全世界擁有了更廣泛的讀者。《收藏家》和《魔法師》也被成功地改編成了電影。
3. 《法國中尉的女人》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法國中尉的女人》([英] 約翰·福爾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nZDY7Ahz0K-wwTJ8MPzKyw
書名:法國中尉的女人
作者:[英] 約翰·福爾斯
譯者:陳安全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8
頁數:488
內容簡介:
查爾斯無數次地回憶起,他們的第一次相遇。
堤岸邊,她面海而立,黑色的衣裙隨風飄動,人卻如雕像般紋絲不動,彷彿在凝視著大海,又彷彿只是凝視著虛空。
查爾斯認出了她。她是小鎮人口中的「法國中尉的女人」,那個被一名法國中尉拋棄的墮落女人。
當她回過頭來,查爾斯沒有看到預料中的 屬於那個時代的莊重、順從、羞澀;她的臉龐,無論用什麼時代的標准或情趣來衡量,都算不上漂亮。
但那是一張令人難以忘懷的臉,一張悲劇性的臉。臉上的憂傷有如林間清泉自然湧出。那張臉上沒有狡詐,沒有虛偽,沒有歇斯底里,更沒有偽裝。
她的眼睛,像潮水一般湮沒了查爾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靈魂,不容於時代,卻成為超越時代的永恆存在
她是墮落的象徵,是不被同情的悲劇,是他全部的熱情與嚮往,是一整個時代無解的謎,是那個晦暗年代裡微弱而動人的自由之光
★《時代》周刊百部最佳英文小說,牛津大學等英美高校文學課必讀書,國際筆會銀筆獎、W.H.史密斯文學獎獲獎作品
★伊恩•麥克尤恩、A.S.拜厄特、翁貝托•埃柯、王小波推崇的偉大作家,《衛報》稱他的一生如同寓言般反映了當代英語文學的發展歷程。
★《紐約時報》暢銷書,長踞美國亞馬遜暢銷榜,風靡德、法、美、意、葡、西、俄、波等幾十個國家。
★由諾貝爾獎得主哈羅德•品特改編成同名電影,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成為影壇佳作。
★福爾斯的《法國中尉的女人》大概是小說史上第一本以商業小說之資,徹底改變小說理論風貌的例子。
★我是福爾斯先生熱烈的擁護者。——王小波
★我用《佔有》向《法國中尉的女人》致敬,因為它的敘事更貼近角色的感受與內在生命。——A.S.拜厄特
★剛剛開始寫作生涯的時候,我就讀過福爾斯的作品,他對我的影響非常深遠。——伊恩·麥克尤恩
★約翰•福爾斯的一生代表了當代英語文學的發展歷程。他既是一位講故事的大師,又為人們展示了超越時代的非凡寫作技巧。——英國《衛報》
作者簡介:
約翰•福爾斯(John Fowles,1926—2005)
英國小說家。出生於英國埃塞克斯郡,畢業於牛津大學。出版多部小說、劇本、詩集,還從事翻譯工作,代表作有《收藏家》《法國中尉的女人》《巫術師》。其中,《法國中尉的女人》獲得國際筆會銀筆獎和W.H.史密斯文學獎,並由 英國著名劇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哈羅德•品特改編成同名電影,成為影壇的經典佳作。
4. 法國中尉的女人高清完整版下載地址
《法國中尉的女人》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u70IMjQr8XfdxJeHtv04Lw
《法國中尉的女人》是英國作家約翰·福爾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該小說生動地描述了一個維多利亞時代的下層女性薩拉,如何在一個荒誕、丑惡、冷酷的現實世界中,認識自我、尋求自由、掙脫傳統束縛的艱辛歷程。
5. 法國中尉的女人的影片評價
《法國中尉的女人》是20世紀80年代英國「文化反思電影」的一部經典之作
,英美報刊甚至稱它為「戰後幾十年來最有英國特點的影片」。所謂「文化反思」就是用現代的觀點對傳統的文化和價值觀念進行批判性的反思。「文化反思電影」是英國電影史的一個重要階段。
她在這部充滿抒情色彩的建立屬於自己的風格。梅麗爾·斯特麗普的身體里注入了兩個性情完全不同的角色形象,她是薩拉與安娜的完美的矛盾體。——美國《電影周刊》
傑瑞米·艾恩斯在兩條線索中扮演的都是苦苦追求愛情的角色,他用復雜的心理活動和准確的形體動作豐富了這兩個人物的性格,使之成為影片的一大亮點。
小說作者約翰·福爾斯對品特的改變並不太滿意,他說:「影片看起來很好,但卻毫無思想內容。」
《法國中尉的女人》由兩條線索貫穿,通過時事交錯的方式展現了兩個不同時代中,男女之間情感的困惑和選擇。影片的主線索是展現維多利亞時代具有獨特個性的薩拉和貴族青年查爾斯的愛情故事,而另一條線索則是反映兩個演員安娜和邊克在拍攝主線索這個故事時所產生的感情。《法國中尉的女人》採用了套層結構,即戲中戲的形式.反復運用蒙太奇形成古代與現代相互交錯的效果,將故事合理的連接到一起。薩拉和查爾斯的故事由分到合,最後是大團圓的結局。邁克和安娜由合到分,最後是悲劇的結局
影片的畫面造列非常考究:把計會環境形象化,把自然景包情緒化。用視覺上的沖擊強化電影的主題。比如在一開始,抑鬱的薩拉總是穿著深包的衣服,還常常孤獨地站在灰濛蒙的海邊或者陰暗的樹林里,她的用陶總足波濤洶涌、狡風怒號,這很符合她社會員底層階級的身份和心境。以女主人公薩拉為本的蒼薩大海,不但象徵著薩拉的深邃之心,心且還預示著男主人公一步一步往裡面陷的情念。而作為對立面的大家閨秀歐內斯特,總是以陽光利包澤鮮艷的衣服作為陪襯。到了故事最後,薩拉終於在社會上自立,她所處的環境和她的衣服也鮮亮起來,她也開始和查爾斯泛舟於平靜的水面。
影片中表現薩拉時始終採用昏暗的色調,由此來表現薩拉情感壓抑、矛盾,性格的孤傲、冷漠。在薩拉與查爾斯在樹林中約會這一場景中,那些盤根交話、粗大陰森的樹木.無形中給觀眾一種強大的壓力,導演巧妙地運用這一場景、既表現出了古代封建保守的社會環境下受到壓抑、束縛的感情,同時又達到了種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
故事結尾。薩拉再次出現在鏡頭中時,其色彩基調則是明亮的:這種色調的轉變暗示觀眾,薩拉的生活得到一個全新的轉變。與查爾斯結合而又分開的3年後,薩拉彷彿獲得了重生,她得到了真正的自由,沒有任何負扣、束縛地追求藝術,尋回自己曾外遺久的那份支愛。影片中薩拉與杏爾斯重逢,船從一個灰暗的橋供下劃過.然後導演將鏡頭處於一種靜止柏攝狀態,讓兩人坐的小船漸漸遠離鏡頭,並讓畫面色調變得愈加明亮。這組鏡頭,折射出薩拉真正擺脫了痛苦、束縛.飽經磨難的戀人獲得了重生之後來之不易的愛情。
在現代故事中,影片的色彩基調大都是明亮的,這就突出了現代女性所具有的自主性,形成了與套層故事中人物件格的鮮明對比。影片最後,安娜飾演完薩拉這一角色後,重新審視與邁克的感情,並選揮離開邁克。而最富戲劇化的一幕是最後一個鏡頭:邁克推開窗子想對安娜作最後的挽留時,脫口而出的那一聲「薩拉」頓時讓觀眾對邁克背叛妻子感情的厭惡得到釋放。鏡頭給邁克特寫、定格時,從他的表情小觀眾多少也能體會到,他與安娜那段感情究竟是源白內心深處的真愛還是所謂「入戲太深」的意亂。或許此時彼此的心靈都得到了洗禮,獲得了重生。
演員過去的服裝也是由暗變明,而現代時空的服裝是由明變暗,這表明人物的心態變化。過去時空內暗到明。薩拉多處在陰暗的室內,當她出現在室外時,或者是在若明若暗的樹林中,或者乾脆在陰天或夜晚。與薩拉相反,查爾斯的未婚妻始終處在明亮的室內,或者是在陽光明媚的花園。影片最後,當查爾斯最終找到薩拉時,薩抓終於處在撒滿陽光的屋內。
現在時空由明到暗。安娜和邁克開始多處在明亮的室內或者室外。影片最後,安娜先是坐在若明若暗的鏡子前,然後她離開了鏡子.消失在茫茫夜色里。影片的結尾是邁克獨白一人獃獃坐在屋內的黑影里。
6. 一部布魯斯威力和斯特里普合演的科幻電影
飛越長生 Death Becomes Her (1992)
劇情: 作家海倫攜男友恩尼斯至百老匯觀賞好友梅德琳表演,未久德琳即與恩尼斯步入禮堂成婚,海倫遭此橫刀奪愛之恨,七年後成臃腫不堪的胖婦人,又遇七年海倫為出新書[青春永駐]亮相,容貌身材大為改變,恩尼斯驚為天人!本片刻畫女人為保青春永駐,彼此間的猜忌、虛榮心態。描述海倫帶著男友去看好友主演的百老匯歌舞劇,不料男友被好友勾走。海倫慘遭橫刀奪愛之後自暴自棄,變成400斤的肥婆。一日突然覺悟前非,努力改變容顏並出版新書,再度勾回男友的心。好友梅德琳不甘示弱,從女巫莎莉處高價購入恢復青春的靈葯,並跟海倫展開一場大戰。是奇幻喜劇片
梅里爾·斯特里普
出生姓名:瑪麗·路易斯·斯特里普
出生時間:1949年6月22日
出生地: 美國新澤西州薩密特市
工作經歷:被許多評論家認為是"活著的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家"。曾做過女演員、製片人和電視節目特邀嘉賓
演員經歷(70年代初-- 90年代末)
《我心中的歌》 (1999) 飾演羅伯塔(蓋斯帕麗)
《一件真事》 (1998)
飾演凱特·格爾登
《在盧納薩跳舞》 (1998) 飾演凱特·曼迪
《菊花》 (1998) 畫外解說
《永恆的記憶:恐怖之聲》 (1998) 畫外解說
First Do No Harm (1997)(電視劇) 飾演洛義·雷謬樂
《援救任務》 (1997) 畫外解說
《馬文的房間》 (1996) 飾演里
《過去和未來》 (1996) 飾演卡洛琳·瑞安
《廊橋遺夢》 (1995) 飾演弗蘭塞斯卡·喬納森
《海洋》 (1995) 畫外解說
《世紀女人》 (1995)(微型電視連續劇) 畫外解說
《世紀電影》 (1994) 飾演她自己
《狂野之河》 (1994) 飾演蓋爾
《英華世家》 (1993) 飾演克拉拉
《她之死》 (1992) 飾演梅黛琳·艾施頓
《捍衛生活》 (1991) 飾演朱莉婭
《拯救地球的種族》 (1991)(電視連續劇) 飾演女主人
《來自邊緣的明信片》 (1990) 飾演蘇珊·威爾
《兔子耳朵系列:釣魚者和他的妻子》(1989) 畫外解說
《她與魔鬼》 (1989) 飾演瑪麗·菲舍
《黑暗中的哭泣》 (1988) 飾演琳迪·凱姆伯雷德
《魔鬼與天使》 (1988)(澳大利亞影片)
Ironweed (1987) 飾演海倫
《心痛》 (1986) 飾演萊切爾
《走出非洲》 (1985) 飾演凱茵·布里克森
《豐足》 (1985) 飾演蘇珊
《迷失愛河》 (1984) 飾演摩利·吉爾摩爾
《用我們的雙手》 (1984) 飾演她自己
《兔子耳朵系列:大白兔》 (1984) 畫外解說
《希克伍德》 (1983) 飾演凱瑞·希克伍德
《蘇菲的選擇》 (1982) 飾演蘇菲·薩維斯特卡
《寂靜的夜晚》 (1982) 飾演布魯克·瑞茵諾爾德
《法國中尉的女人》 (1981) 飾演薩拉和安娜
《皇族愛麗絲》 (1981)(電視劇) 飾演愛麗絲
《曼哈頓》 (1979) 飾演吉爾
《克萊默夫婦》 (1979) 飾演瓊納·克萊默
《喬·泰男的誘惑》 (1979) 飾演凱茵·特雷諾
《不平凡的女人,不平凡的世界》(1979)(電視劇) 飾演雷拉
《大屠殺》 (1978)(微型電視連續劇) 飾演茵加·海爾姆斯·威斯
《獵鹿人》 (1978) 飾演琳達
《死亡季節》 (1977)(電視劇) 飾演沙倫·米樂
《特務機關》 (1977)(電視劇) 飾演艾迪斯·瓦尼
《朱莉婭》 (1977) 飾演安妮·瑪麗
配音和特邀嘉賓經歷
在影片《國王希爾》(1997)中為愛斯姆·道特里普配音
在影片《辛普森》 (1994)中為傑希卡·拉夫卓義配音
1994年11月14日被邀成為電視節目"Beer Can Named Desire,A"的嘉賓
1994年11月16日被邀成為電視節目"Bart's Girlfriends"的嘉賓
個人小傳
許多電影評論家認為她"是活著的最偉大的女演員之一"。梅里爾·斯特里普被奧斯卡評獎委員會11次提名(這簡直是一個奇跡),並且兩次榮獲奧斯卡獎。瑪麗·路易斯·斯特里普1949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薩密特市,小時候她夢想成為一名歌舞演員。後來她在維薩學院上學時,立志做一名電影演員,後考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1977年她在她的處女作--影片《朱莉婭》中就有上佳表演,1978年由於她在影片《獵鹿人》中的出色表演,被奧斯卡頒獎委員會提名。1979年和1982年她分別以影片《克萊默夫婦》和《蘇菲的選擇》(影片講述了二戰期間,蘇菲和她的母親在德國納粹集中營的一段生活。)榮獲了奧斯卡大獎。斯特里普的演技全面,刻劃人物細膩入微,而且飾演每一個角色都會做大量而辛苦的准備工作。她曾在10年的時間里,在一連串經典影片中都有精彩的表演,例如:《希克伍德》(1983)、《走出非洲》(1985)、《Ironweed》(1987)和《黑暗中的哭泣》(1988)等。斯特里普的演藝事業在90年代初期稍有下滑,這與她選擇角色不利有關;但她以影片《廊橋遺夢》(1995)和《馬文的房間》(1996)又回到了事業的頂峰。1998年她第一次嘗試製片工作,製作了電視劇《First Do No Harm》。
在最新的一次對她的采訪中,斯特里普談了她對自己未來事業的想法:"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我都不會離開電影事業…。"
配偶:道·格默(1978年結婚--至今)
成長瑣記
到1999年斯特里普總共獲得了11次奧斯卡提名,這僅次於凱瑟琳·赫本的12次提名。
1999年9月在"周末娛樂在線"的投票選舉中,被評為"最現代的女演員",這個稱號僅次於米切爾·菲佛所取得的榮譽。
出演影片《我心中的歌》時,為適應角色需要,每天練習3小時拉小提琴,堅持了8周。
擁有一架個人直升飛機。
1998年9月16日,接受了好萊塢頒給她的個人榮譽獎。
1977年被約翰·威利斯屏幕世界組織評選為"1977年度12名希望之星"之一。
1997年10月,在《英國皇家》雜志評選的"100名最優秀的電影明星"中,排名第24。
有4個孩子:亨利、瑪麗·維納、格瑞斯和露西亞。
畢業於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劇作專業。
曾和一個教會唱師班演唱過一首《福音歌》,並錄製成唱片發售。
1971年畢業於維薩學院。 曾於男演員約翰·卡薩利談過戀愛。 畢業於伯拿高中。
在成功之前,曾在一家飯店裡做服務員。
在伯拿高中期間曾做過拉拉隊隊長。 1979年領獎時把奧斯卡獎金像(因影片《克萊默夫婦》獲得)忘在了洗手間里。
個人語絲
我努力爭取事業上的更大進步,但我不會去演色情片和三級片。(1978)
你不可能搬起石頭去砸自己的腳
7. 求分享《法國中尉的女人(1981)》百度網盤資源,主演是梅麗爾·斯特里普
鏈接:
《法國中尉的女人TheFrenchLieutenant'sWoman》
導演:卡雷爾·賴茲
編劇:約翰·福爾斯、哈羅德·品特、卡雷爾·賴茲
主演:梅麗爾·斯特里普、傑瑞米·艾恩斯、希爾頓·麥克雷、埃米莉·摩根、夏洛特·米切爾、琳賽·巴克斯特、JeanFaulds、皮特·沃恩、科林·傑翁斯、麗茲·史密斯、佩興斯·科利爾、約翰·巴瑞特、萊奧·麥凱恩、阿拉貝拉·韋爾、本·福爾斯特、安東尼·朗頓、愛德華·杜克、理查德·格雷弗斯、格雷厄姆·弗萊徹-庫克、理查德·霍普、邁克爾·埃爾文、托妮·帕爾默、大衛·沃納、艾倫·阿姆斯特朗、熱拉爾·法奧康涅蒂、佩內洛普·威爾頓、喬治娜·黑爾
類型:劇情、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81-09-18
片長:124分鍾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小鎮萊姆,年輕的紳士查爾斯(傑里米艾恩斯JeremyIrons飾)在海邊的懸崖上邂逅了一個神秘黑衣女子(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Streep飾)。聽當地人說,黑衣女子名叫薩拉,因為曾與一名法國中尉有染,所以遭眾人非議,被稱為「法國中尉的女人」。不過,查爾斯卻對這位遺世獨立的女人頗感興趣,盡管他已經有了一個賢淑的未婚妻,並擬定了婚期,但他還是抑制不住薩拉的誘惑。兩個人在幾次試探後,終於開始幽會。薩拉對查爾斯講述了她的遭遇和經歷,但這一幕卻被他人窺視,於是偷偷摸摸的私情面臨公諸於眾的危機……
無獨有偶,這段故事被改編成了同名電影,女主角薩拉的扮演者安娜與男主角查爾斯的扮演者邁克,也給戲中人一樣,保持著若即若離的情人關系,只是結局卻出人意料……
8. 梅麗爾斯特里普到底在金球、奧斯卡上提過多少次名,又得過多少次獎
梅麗爾憑《穿Prada的女魔頭》獲得本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喜劇/音樂劇類)獎!!!!!!!!!這也是梅麗爾第6次獲得金球獎!!!!!!!!!!
奧斯卡共有14次提名
奧斯卡獲獎記錄:
2003 《改編劇本》(Adaptation)--最佳女配角提名
1998 《一件真實的事情》(One True Thing)--最佳女主角提名
1995 《廊橋遺夢》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最佳女主角提名
1990 《寄自邊緣的明信片》(Postcards from the Edge)-- 最佳女主角提名
1988 《黑暗中的吶喊》(A Cry in the Dark)--最佳女主角提名
1987 《紫苑草》(Ironweed)--最佳女主角提名
1985 《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 最佳女主角提名
1983 《西爾克伍德》(Silkwood)--女主角提名
1982 《蘇菲的選擇》(Sophie's Choice)-- 最佳女主角提名並獲獎
1981 《法國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最佳女主角提名
1979 《克萊默夫婦》(Kramer vs. Kramer)--最佳女主角提名並獲獎
1978 《獵鹿人》(The Deer Hunter)--最佳女主角提名
2003 《改編劇本》(Adaptation)--最佳女配角提名
金球獎
最佳女演員(劇情類)
2003年第60屆 The Hours 《此時•此刻》
2000年第57屆 Music of the Heart 《弦動我心》
1999年第56屆 One True Thing 《親情無價》
1997年第54屆 Marvin's Room 《一切從心開始》
1996年第53屆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麥迪遜之橋》
1995年第52屆 The River Wild 《狂野之河》
1989年第46屆 A Cry in the Dark 《黑暗中的呼號》
1986年第43屆 Out of Africa 《非洲之旅》
1984年第41屆 Silkwood 《施活的遭遇》
1983年第40屆 Sophie's Choice 《蘇菲的選擇》 得獎
1982年第39屆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法國中尉的女人》 得獎
最佳女演員(喜劇/音樂類)
1993年第50屆 Death Becomes Her 《飛越長生》
1991年第48屆 Postcards from the Edge 《歲月星塵》
1990年第47屆 She-Devil 《呷醋妙女郎》
最佳女配角
2003年第60屆 Adaptation 《何必偏偏玩謝我》 得獎
1980年第37屆 Kramer vs. Kramer 《克拉瑪對克拉瑪》 得獎
1979年第36屆 TheDeer Hunter 《獵鹿者》
康城影展
最佳女演員
1989年第42屆 A Cry in the Dark 《黑暗中的呼號》
柏林國際電影節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2003年第53屆 The Hours 《此時•此刻》
梅麗•史翠普與妮歌•潔曼(Nicole Kidman)、茱莉安•摩亞(Julianne Moore) 共同獲得
9. 求 法國中尉的女人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
《法國中尉的女人》是英國作家約翰·福爾斯創作的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