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四十歲的女人電影
⑴ 聚焦40歲女性的影視劇都有哪些其口碑如何
聚焦40歲女性的影視劇有:
1,《人世間》 。在電視劇《人世間》裡面,七位 40多歲的女演員更有著非凡的魅力和韻味,她們加起來都快300多歲了,歲月在她們臉上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分別是宋佳1980年出生、殷桃和隋俊波1979年出生、黃小蕾1981年出生、胡靜是1978年出生,王藝禪和劉曉曄1982年出生,大家說神奇不神奇!
⑵ 《女人四十》:與生活短兵相接,仍有一地溫情
可能覺得20多歲的生活不盡如意,處處是枷鎖,不是被經濟綁架,就是被工作束縛,我經常憧憬自己的30歲、40歲,會不會好過一點?不知道別人的30、40,究竟是什麼模樣?
帶著這樣一股好奇心,我經常找一些展示不同年齡女性生活的影視來看。看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嘛,對未來生活有個預設也挺好。
最近看的是許鞍華導演、蕭芳芳主演的《女人四十》。
電影畫面在老舊的居民樓里展開。斑駁的樓體外牆,凌亂的電線,掛得高高低低的衣服、昏暗的光線、低矮的走廊......鏡頭跟隨女主阿娥的腳步一路向前延伸,老舊的居民區環境與她精緻得體的白領打扮頗不搭調,逼仄的空間從一開始,就給電影定下了「一地雞毛」的基調。
阿娥的生活,就是「一地雞毛」的註解。左手家庭,右手事業,中間還要被柴米油鹽、夫妻關系、妯娌心計、職場競爭等包圍,四十而不惑的女人,很難再用優雅的模樣示人。
阿娥本是公司的得力干將,燙著時髦的卷發,高跟鞋一蹬,外套一披,站在貨架前吩咐同事做事,那架勢猶如指點江山的將軍。她熱愛她的工作,就像她對老公跳腳咆哮所說,「上班是我人生的最大樂趣,我嚴重警告你,我怎麼也不會放棄。」
可家裡同樣也是她的戰場。下班回家,她要麼拎著老公最愛的「買一送一」的絲苗米,要麼提著鼓鼓囊囊的幾大袋子菜肉。路過鄰居的麻將桌,心癢難耐之下剛想坐下來好好耍一把,公公黑著臉走過來,她只能悻悻地跟在後面,「回家做飯去」。
疼愛她的婆婆去世後,少了一個人的分擔,阿娥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一家人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患有老年痴呆的公公該由誰來照顧?
怯弱愛面子的老公剛開了口,就被弟媳一口回絕,再也不好意思說出下一句,照顧公公的事情就落到了他們家頭上,准確來說,是落到了阿娥頭上。
她忙裡抽空帶公公去醫院檢查;公公半夜跑上天台「開飛機」,是她沖出去把公公拉回來;公公半夜在家裡「抓賊」,老公跑出去安撫,反倒被當成了「賊」,最後還是她把公公拉開;公公從敬老院走失了,正在忙工作的她,也不得不打的滿街尋找;公公晚上在屋裡隨地小便,也是她貼了箭頭,耐心教了公公十幾遍去衛生間......
兩次留學的知性才女蕭芳芳,把阿娥這個角色演繹得很好,既有職場女性精幹利落的一面,又有市井女人潑辣忍耐的一面。二者合一,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不溫不火,讓人愛極了這個任勞任怨、又口是心非的四十歲女人。
尤其是,看電影時,我心裡總有一個疑惑,這么厲害的女人,老公如此怯懦窩囊,他們之間還有真愛嗎?看到老公被公公當成「賊」扭傷,阿娥在燈光下給老公按摩那個片段,看著他們倆有說有笑,我一下就相信他們倆之間的愛情了。
還有一個片段,他們倆帶著公公參加敬老院的中秋晚會時,還一起默契地登台合唱跳舞,那股快樂不僅感染了現場所有人,也感染了屏幕前的我。
「命運用看似殘酷的方式,把人往正確的方向上趕,最後發現全是溫情。」
這就是我喜歡《女人四十》這部電影的原因:真實的生活有一地雞毛,有很多瑣碎和苟且,但沒有咄咄逼人的姿態和怨天尤人的情緒。
阿娥是個隱忍堅強、樂觀溫情的人。她的溫情,給電影帶上一層溫情的底色,讓人看了,並不覺得無奈絕望,反倒覺得,生活還有希望,前方還有希望,這是好電影帶給人最好的滋養。
好的作品,會讓你疲倦而不厭倦,心酸而不心塞,看完之後,還會讓你心底保留一點光。別小看這點光,我們長長的、跌宕起伏的人生,都需要一束燈塔般的光來引領向前。說不定有時候,它是支撐我們走過黑暗的動力呢。
我不喜歡現在很多自媒體文章里的情緒渲染,比如要表達女人的不容易,要麼就極力描摹生活中的種種細節,煽動你的情緒,讓你產生代入感,然後越看越難過,越看越悲傷沉溺其中無法自拔;要麼就是正話反說,極盡諷刺之能事,讓人讀完以後,心裡堵得慌,像有一口氣沒出來一樣。
《女人四十》在幫助女人表達她們的不容易,但它並不是為了讓女人們,知道不容易以後更難過。她是給所有女性的獻禮:女人啊,你們是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殘酷真實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人生其實也很有趣的呢。我們與命運過招,與生活短兵相接,我們主導且捍衛真實的人生走向,我們決定此生過得多麼精彩紛呈,還有什麼比這更有趣的事情呢。
⑶ 有什麼好的電影適合四十多歲女人看的電影不要太老
百萬寶貝
【四十歲女人還在奮斗並且成功的故事】
⑷ 40歲的女人喜歡什麼電影
夜店 三槍拍案驚奇 大內密探零零狗 倔強得蘿卜 等 主要是黑色幽默 不要太張揚而且還帶有喜劇性得 這些都是這個年輕段得人喜歡看得東西 不要去找一些 太過於誇張得電影 感覺不是很好!
⑸ 電影《女人四十》的影評
《女人四十》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1995年許鞍華的一部《女人四十》轟動華人影壇,年底,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把數項大獎都頒給了該片。片中,許鞍華以女性特有的視角,用舒緩的語調娓娓道來一個尋常家庭的尋常故事,細膩而富有親和力。全片以生動活潑的手法來處理一個其實很沉重的題材,因此能引人共嗚。影片展現了香港市井小民的生存現狀以及種種無奈與悲歡;格調極其柔和平穩,人情味十足,讓人感覺非常舒服安謐,而影片所表現的一位中年女人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種種困難和樂觀精神也深深地打動了所有觀眾。片中的很多細節,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裡面的人物,就是我們自己。於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會心而笑中,我們漸漸感覺出生活的甘美和人生的溫情,就像走在午後秋陽照耀的林陰小道上。
主演蕭芳芳不著痕跡地完美演出,將事業與家庭的雙重壓力下的四十歲女性的悲喜與甘苦刻畫的淋漓盡致,其對情緒控制之游刃有餘,讓人嘆為觀止,更憑此片繼張曼玉後再奪柏林影後。演痴呆老人的喬宏同樣精彩,此外,譚倩紅、羅家英、羅冠蘭等角色搭配得宜,日籍配樂家大友良英和台灣攝影師李屏賓都有出色貢獻。
⑹ 求幾部適合40到50歲婦女看的電影
我覺得最好是國產片,外國片不太適合。
1.《非誠勿擾》,很適合這個年齡的女性看。
2.《命運呼叫轉移》,對愛情的喜劇反思。
3.《甲方乙方》,馮小剛拍的,好像都挺適合的,呵呵。
4.《倩女幽魂》,白看不厭的愛情片。
5.《大話西遊》系列,是女人就愛看。
⑺ 《20 30 40》:適合全年齡段的女性電影
13年前的老電影,導演張艾嘉 把這部女性電影拍的波瀾不驚,將三個處在20、30、40年齡段的女性故事表現的如同你身邊的人一樣真實。
張艾嘉、劉若英、李心潔,三位影後;黃秋生、梁家輝,兩位影帝;張洪量、任賢齊、齊豫、陳升......著名歌星,影片曾獲得第5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提名,是不是值得一看?
記得我第一看這部電影是20多歲,後來的十多年我又看幾遍已經不記得了。影片讓我很有感觸,很能理解裡面的角色,結合我自己的經歷,當時就覺得20歲咋咋唬唬一整天,30歲雲里霧里一整年,但是影片一直讓我最動容的是40歲。
當看到離我年齡最遠的40歲的Lili在停車場里找不到自己的車,忘記自己把車停在哪裡,焦慮地找了半天,結果上了車子又忘記自己要回來找什麼?她在車里趴在方向盤上大哭,一個四十歲事業成功的女人,還有著較好的面容和身材,因為老公的背叛主動離婚,離婚時那麼剛強決絕,此時卻一個人在車里無助的哭泣,哭花了妝,哭顫了肩膀。
那種痛苦,讓我深刻知道,再年輕貌美的姑娘,也有美人遲暮的一天。年華流逝,青春消亡,都在不經意之間,感傷感傷。
而整部影片一直最讓我豁然開朗的也是40歲的 Lili。她在浴室手持剃須刀, 在鏡子前說「我是被人拋棄的女人」,此時恰巧地震,她在恐懼中繼續緊閉雙眼重復「我是被人拋棄的女人」,很快地震過去,她睜開眼,一切如常。她再平靜地對自己說兩聲「我是被人拋棄的女人」然後開始剃腋毛,繼續她的日常。第二天一早Lili晨跑,微笑地和每個路過的人打招呼,也吸引了追隨者。
不必將生命依附於另一個人,全世界拋棄你,你也不能拋棄自己,這是是全片的精彩之處。
一開始的編劇部分,張艾嘉,劉若英,藍潔儀三個女人就各自去寫自己年齡段的故事並且自己來演,三個才女的最終演繹也是圓滿了整個故事。
三個女人三條線,她們幾乎沒有交集,各講個的,故事清清楚楚。
20,敢做夢更敢闖,大不了再來一次
有的是大把的時間,哪怕沒有精緻的妝容,沒有漂亮的衣服,但一仰頭卻是誰都抵擋不了的自信,誰也遮不住的青春,最不怕的是從頭再來。
20歲的小潔,為了當歌星的夢想獨闖台灣,但發現現實遠不是自己的想像。
最終、20歲即便夢想失敗了,即便那個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未知的刺激也充滿了殘酷的現實,但是我曾來過,我曾努力過,是每個曾經20歲的人的內心獨白。20歲就是需要去試一試,將來才不會後悔。
30,苦苦尋找那個對的人,卻發現原來你在這里
30歲的想想,空姐,人在飛著心也飄著。周旋於小男朋友和已婚情人之間,但還是放不下初戀男友。自己不想承諾但還想要個承諾,不明白為什麼對的時間遇不到對的人。最後勇敢放棄那些不真實的,成全自己開始一段穩定的感情。
每一個30的人,放下飄忽,歸於平淡,不在執著於得不到的倔強。在茫茫人海中苦苦追尋的那個人,也許就在你的附近,也許你們早就彼此擦肩而你沒有發現。終究有一天,你才知道,哦,原來你在這里。
40,把悲傷留給自己,卻沒有時間去傷感
孩子長大了會離開了,父母總會老去,男人也會離開,到頭來只剩下自己而已。
40歲的Lili偶然發現丈夫原來另外有個家,果斷離婚。毅然獨立後卻寂寞難耐,找個小情人發現年歲不饒人,找個老同學發現老男人最終還是選擇了小女人。
「我是一個被拋棄的女人」,我是,那又怎樣?我沒時間感傷。
三個年齡段女性的三個故事,又像一個女人的三個重要階段,在影片里女性觀眾都可以找到對應的自己,影片極有代入感。即便你被拋棄那又怎樣?重要的是你不能拋棄自己。
低頭想一想,一切的關系終有散的一天,無論夫妻、母子,仰頭看一看,太陽不會因為這些世俗瑣事就不再絢爛。
所以,生活終要繼續,不管你願不願意,那用唯有笑著比哭好的狀態來面對這一切吧。
導演想告訴所有的人,尤其曾經年輕,必將老去的女性,好的結局從來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給的。即便全世界都拋棄了你,你也不能拋棄自己,放下所有的不甘心,坦然的面對生活的一切。
所以,20歲,放下不甘心,夢想沒實現,笑笑背上行囊下一站重新開始那又怎樣?30歲放下不甘心,鼓起勇氣重新愛上一個人,那又樣?40歲放下不甘心,我就是被人拋棄了,那又怎樣?我還是我,我可以好好的。
我沒有時間感傷,因為我要享受生活。
End
無戒365天日更營 第103天
⑻ 有哪些適合四十多歲女性看的電影
如果想看流淚愛情型的,推薦《雛菊》《我腦海里的橡皮擦》《假如愛有天意》《戀空》《天國的郵遞員》《初戀那件小事》以上都是我流過淚的愛情電影,我就覺得這些電影是非常適合四十歲的女性觀看的電影。
⑼ 法國電影,14歲男孩喜歡一個40多歲女人是什麼電影
《教室別戀》 時代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的瑞典,高中生史帝原來生活無憂,直至英文老師薇拉出現,他的單純生活因而改觀。薇拉的丈夫是個絲襪推銷員,經常出差在外,回到家裡也只是喝酒聽音樂。被冷落的嬌妻遂從史帝的青春肉體上尋求慰藉,史帝沉淪在慾海中,對同齡女生麗莎的暗戀完全無動於衷,直至兄長在前線戰死的惡噩傳來,史帝才驚覺到現實的殘酷,決心結束這段畸戀。 時為二次大戰期間,一個少不更事的十五歲少年史迪,一個三十七歲的女教師絲奧利,兩者發生了一段師生戀情。一個對成熟一定充滿熱切期待,一個對少年情意寄注深切愛意。總是年齡差距,甚至社會道德不容,就在兩眼深情一刻,又怎能阻止激情迸發……
⑽ 關於愛上老女人的電影
更合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