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別林和一個小女孩的電影
A. 電影魔術師的簡介及影評
魔術師的劇情簡介 :
20世紀50年代末期,曾經風靡一時的劇場風雲變幻,人們迷戀電視、迷戀搖滾,對於曾經伴隨他們長大的各種雜耍則不再關注。他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魔術師,舞台上得體從容,現實中卻不得不為了可憐的生活費而流轉於各個表演場所,上至華貴的音樂廳,下至破落偏僻的小酒館,不變的是他對魔術的執著。在蘇格蘭某個鄉間逗留時,魔術師結識了一個小女孩,她感嘆於那些神奇的魔法,於是偷偷離開故鄉,轉而追隨魔術師的腳步。他們輾轉來至愛丁堡,生活變得愈加艱辛,而為了滿足女孩對魔法的信任和對繁華世界的嚮往,魔術師不得不想各種辦法去賺錢……
影評:
《魔術師》最後一個鏡頭出現在熒幕上,我才忽然明白了整個故事,眼淚唰的流出來,控制不住。過去的一百多分鍾里,觀眾隨著過氣的老魔術師帕斯帕斯和孤女愛麗絲一起在愛丁堡流浪,體驗著他們最艱辛最酸楚的底層生活里伴隨著愛的溫意和感動。可是作者將情緒節奏掌握的十分克制,辛酸用惹人發笑的幽默來表達,歡樂之中又常帶有辛酸的隱情,觀眾的心情隨著電影緊湊的推進上下起伏,卻來不及仔細品嘗。最後一個鏡頭才揭示了所有的謎底,就像一根針在情緒的氣球膨脹到最頂點時戳破了它,積累了一個多小時的情緒終於爆發出來。於是,這部電影給人最大的沖擊是在電影結束之後,每次用最後一個鏡頭去推想前面匆匆而過的故事,都會更了解故事的含義,也就再被感動一次。這是一部卓別林式的幽默電影,有一個歐亨利式的結構,每一幀畫面都有呼吸和心跳。而對我這樣一個生活在愛丁堡的人來說,這部動畫片讓我走出影院後,覺得每一次獅王山上吹來的風、風里帶來的海鷗、海鷗棲息的古老街道、街道上落下的雨絲都是深情。
故事發生在50年代末,正當年輕人的搖滾樂橫掃秀場,帕斯帕斯,一個年老的法國魔術師漸漸失去了觀眾,生計難以為繼。他帶著道具和一隻小兔子到倫敦碰運氣,卻依舊沒有觀眾,直到偶然的機會來到蘇格蘭高地上一個偏遠的小鎮。娛樂稀少的小鎮居民熱烈歡迎魔術師的到來,更是在這里,帕斯帕斯碰到了他一生中最後一個觀眾,孤女愛麗絲。愛麗絲相信魔術是真的,相信魔術師可以變出任何想要的東西,當帕斯帕斯離開小鎮的時候,愛麗絲瞧瞧跟著他上了船。在愛丁堡,他們住進了最簡陋破舊的旅社,同住的都是些窮困潦倒的藝人。魔術師勉強靠演出維持生計,可是愛麗絲愛上了玻璃櫥窗里的美麗衣裙和鞋子,並且要魔術師變給她。不會說英文的魔術師在演出的空檔嘗試了各種卑微的工作,給愛麗絲買了她所有喜歡的東西——卻總是以魔術的形式變給她,從來沒有戳破她那個相信魔術的夢。而他的回報,就是愛麗絲開心的笑臉和甜甜的吻。魔術師很滿足,雖然有時候,他會看著一張照片沮喪。直到有一天,魔術師發現愛麗絲不見了,發了瘋似的尋找她,終於撞見她和一個英俊的男孩手挽手走在一起。帕斯帕斯明白女孩找到了依賴的人。於是,他留下錢給女孩,還有一張字條:魔術師不存在,就這樣像魔術一樣「消失」。電影的結尾,那張總是讓魔術師黯然神傷的照片終於清清楚楚的放在觀眾面前:一個小女嬰,魔術師不知所終的女兒。所有的故事都緣起自魔術師對自己女兒沒能完成的愛,如果說電影里有什麼了不起的魔術,那也正是這份愛。
帕斯帕斯的魔術也真的太老套了,從禮帽里拉出兔子,從袖子里變出紙牌,從手帕下變出酒,難怪每次觀眾都提不起精神來。這些魔術表演讓他受盡嘲笑,觀眾的冷淡也讓他深深失落。可是愛麗絲相信他的魔術,他從來都不讓她失望。為了買她喜歡的東西也讓她吃的更好點兒,他半夜裡去做洗車工、在珍妮絲商場的櫥窗里「變」出商品促銷、在威士忌酒店裡「變」出酒做廣告……他的「魔術」是愛麗絲腳下一雙小紅鞋、然後是一件高貴的白色大衣、一條美麗的藍色裙子、一雙白高跟鞋,卻又不僅僅是衣服;從小紅鞋到白色高跟鞋,是愛麗絲從「女孩」變成「女人」、從一個自卑的鄉下小孩變成優雅、自信的城裡女人的「奇跡」。無論他們的環境如何艱辛,同旅館的落魄藝人們在貧困中消沉、酗酒、甚至絕望到頹廢的坐在街邊乞討、上吊自殺,卻因為小女孩堅信的魔法與幻想,帕斯帕斯堅持的對女孩子的愛,讓他們從未沮喪沉淪,反而保有溫暖、創造了女孩成長的奇跡。當女孩變為女人,當女孩找到愛情,帕斯帕斯不再變魔術了,他將小兔歸放在獅王山上,隻身上路,因為,他已經變完了這一生最偉大的魔術。
這個發生在愛丁堡的故事也受到了愛丁堡的禮遇。電影作為2010年愛丁堡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在平日演出歌劇與芭蕾舞的festival theatre上演。導演Sylvain Chomet曾經在愛丁堡生活了五年,這次帶著獻給這座城市的電影回來,他說「這是這個地球上最好的地方」。從電影每一個畫面都看的到他的深情,尤其是在這里生活過的人才會明白那些細節:細密如線的雨絲、厚厚的雲層飛快劃過頭頂時,在眼前的草地上一道金色的光浮動過去、雨里的海鷗與鴿子、在prince street上向北邊望,看到遠處的閃耀海洋與山坡、城堡下公園里看書的人們……這座城市裡的流浪藝人至今也還在日復一日在街頭、破敗的酒吧、小劇場里上演著各種把戲。在珍妮絲商場,電影里帕斯帕斯表演魔術促銷的那個櫥窗,這幾天換上了電影節的海報。電影和現實並不是那麼容易分清楚,不僅電影里許多的場景都是真的,不僅電影悠揚的風笛和城裡的風笛連成一片,更重要的是,電影畫里蘊含著那種說不清楚的愛丁堡的觸感、呼吸、心跳和體香。
我平時很少在評論裡面大量復述故事,可是今天卻不知不覺在這么做。電影本身很美好也很簡單,努力復述或者評價都是無用的。所有我建議,一個被父母好好愛過的孩子,一個能夠懂得的人,親自去看看這部電影,一切的感動都會瞭然於心。6月20日,是英國的父親節,我想說,趁著父母還沒有像變魔術一樣的消失,好好的去愛吧。
B. 一部老電影,卓別林和一個小孩演的電影,那個小孩是他撿來的,這部電影叫什麼
尋子遇仙記;The;Kid;(1921)導演:;查理·卓別林編劇:;查理·卓別林主演:;查理·卓別林;/;傑基·庫根類型:;劇情;/;喜劇;/;家庭製片國家/地區:;美國上映日期:;1921-02-06
C. 一個外國小女孩一下穿瑪麗蓮夢露一下是卓別林的電影
《這個殺手不太冷》 Léon (1994) 導演: 呂克·貝松 編劇: 呂克·貝松 主演: 讓·雷諾 / 娜塔莉·波特曼 / 加里·奧德曼 / 丹尼·愛羅 / 麥溫 類型: 劇情 / 動作 / 犯罪
D. 在卓別林電影中他為一個女生脫下西裝過馬路,可來了一輛車,把女生接走了,我想知道是什麼電影
片名: 巴斯特基頓的《氣球》
打開豆瓣App
氣球
7.4 561人評價
22 分鍾 / 喜劇 / 短片 / 愛情 / 巴斯特·基頓(導演) / 愛德華·克萊因(導演) / 巴斯特·基頓 / 菲莉絲·哈弗 / 1923-01-22 上映
想看
看過
所屬頻道
短片
氣球的劇情簡介
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裡,有些木訥呆板的青年(巴斯特·基頓 Buster Keaton 飾)和美麗的女孩(費里絲·海佛 Phyllis Haver 飾)來到野外探險。這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都對自己的野外生存技巧過於自信,並且不講對方放在眼裡。青年坐著獨木舟在湍流中航行,甚至像模像樣地讀起書,當然他難免遭受翻船的磨難;女孩希望靠自己的力量伐樹,卻由於缺乏經驗而被壓在了樹底下,哀聲連連;與此同時,青年又操起了獵槍,准備在女孩面前大顯身手,殊不知一頭身形龐大的狗熊悄悄跟在了身後。
他們的野外生活充滿了危險和樂趣,也滿是濃郁到化不開的浪漫……
E. 卓別林一部老的無聲電影和一個小孩一起對付壞人,在娛樂場有被扔蛋糕和烤雞烤糊的鏡頭是哪部電影
樓主這問題有誤導人的嫌疑啊 這哪是卓別林的啊,分明是石天、麥嘉主演的《滑稽世界》 你說的那一幕是他們太餓了,正好娛樂場有扔蛋糕的游戲,結果吃飽了,還帶了點回去吃,結果從口袋裡掏出幾只小老鼠,抓了一隻雞烤著吃,結果說話說著說著就把雞烤成碳了,然後小孩餓的出現幻覺,直接抱著石天的手就啃、、、 (PS:這...不是無聲電影)
F. 一個女孩在路邊賣花 一個男孩看到後發了30萬給他治眼睛是什麼電影
城市之光CityLights(1931)。
城市之光導演:查理·卓別林,主演:查理·卓別林/弗吉尼亞·切瑞爾/佛羅倫斯·李/亨利·伯格曼/珍·哈露
講述一個流浪漢(查理·卓別林CharlesChaplin飾),身無分文,遇上了雙目失明的賣花女,卻不忍袖手旁觀。
他想盡辦法去湊夠費用,供賣花女治病。一天,他搭救了一個富翁,富翁當晚和他稱兄道弟,第二天卻翻臉不認人。本來打算向他求助的主意行不通了。流浪漢去參加拳擊比賽,以圖獲得獎金,卻輸得一敗塗地。誰知這時重遇富翁,二人不計前嫌,富翁答應出錢資助賣花女。
在交給流浪漢1000元後,富翁遭到偷襲,身上剩下的錢被強盜搶走。流浪漢奮不顧身去追趕,卻因為誤會被警察押回警局坐牢。另一方面,賣花女憑借流浪漢的資助重獲光明,開了一家體面的花店。
G. 卓別林和一個小孩演的喜劇片叫什麼名字
電影的名字叫做《尋子遇仙記》英文名:TheKid又名:孤兒流浪記
導演:CharlesChaplin
編劇:CharlesChaplin
主演:CharlesChaplin/JackieCoogan
那個小孩叫傑基·庫根JackieCoogan:英國,生於1914年。8歲時,他和著名喜劇大師卓別林聯合主演了影片《尋子遇仙記》TheKid(1921),在片中他成功地演繹了一個5歲的小棄兒,由此引起轟動。此後,他又出演了20多部影片,是當時好萊塢片酬最高的演員之一。但他發現,貪得無厭的母親與繼父揮霍了他近400萬美元,以致於他甚至無法保證自己的正常生活,他選擇了向法庭申訴。於是,以庫根命名的保護小明星財產的法案《庫根法》在1938年出台,該法案經過多次修改一直延用至今。1984年,70歲傑基·庫根於家中因病去世。根據他的遺囑,創辦了旨在鼓勵年輕演員的「傑基·庫根年輕藝術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