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英雄的電影片段
Ⅰ 盤點顏值爆表的超級女英雄 白皇後能夠心靈感應(身體變鑽石形態)
在如今,很多超級英雄的電影中,不再是男英雄獨挑大樑,女英雄們也紛紛出場,白皇後就是其中一個,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的超級英雄,在《非凡X戰警》首次登場,擁有心靈感應的超能力,全身能變成鑽石形態。除此之外,還有哪些顏值爆表的超級女英雄......
一、《X戰警》白皇後白皇後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的超級英雄之一,在《非凡X戰警》的第129期初次登場。曾經加入過地獄火,她的形象:人長得美,身材好,大長腿,個性豪放不羈,風情萬種,是漫威眾多英雄中的撩漢小能手。還曾經插足過鐳射眼和琴格雷的感情,據說是真愛,在平行空間中兩人甚至修成正果,生了孩子。
之後因為種種原因加入了X戰警,在《X戰警》系列、《復仇者聯盟》系列中都有精彩表現。她的超能力之一就是心靈感應,能夠讀取他人的思維和記憶,還能夠強制修改對方的記憶,進而控制其思維,進行精神屏蔽,還能聯接多個人的思維,李勇心靈感應來時受害者處於無意識的沉睡狀態。總的來說,在多有變種人中,其心靈感應能力僅次於X教授。
除了心靈感應的超能力外,白皇後還有一個能力就是全身鑽石化,當全身變成鑽石狀態的時候,她的身體變得無懈可擊,能夠抵擋承受住巨大力量的打擊,身體並不會感到疲勞,也不需要 水分與食物的補充。此時面對其他心靈感應的攻擊時也會自動免疫,但是變成鑽石形態後,心靈感應的能力無法使用。
二、顏值爆表的超級女英雄小醜女
這個形象一出現就深受大家喜愛,很多人cosplay小醜女這個角色,她來自DC的影片《自殺小隊》,這部電影成為超級英雄電影系列中口碑最差的,但是瑪格特·羅比飾演的小醜女卻成為了影片的唯一亮點。影片中小醜女的形象:性感、輕佻、神經質,算得上是超級英雄電影中最另類的 女性角色了。
上一頁 0 /3 下一頁Ⅱ 有哪些有女英雄的槍戰電影或者抗日題材電影
江姐啊
劉胡蘭啊
趙一曼啊
還有八女投江啊這些好像都是再者你說的抗日時期的電影有幾個不是黑白的啊~
除非是又修改過的
Ⅲ 裡面有8個女軍人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電影《八女投江》,拍攝於1987年。由張凱麗、岳紅主演。影片講述了冷雲等八名抗聯女英雄在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斗中,寧死不屈,投江自盡的故事。
1938年冬,東北某鎮。深夜,小學教師冷雲在小巷中張貼反滿抗日的標語,被身為偽警長的丈夫孫漢奇發現。孫漢奇惱羞成怒,舉鞭揮向妻子。冷雲不願做亡國奴苟且偷生,毅然與丈夫決裂,投奔抗聯。小姑娘王惠民奉命接冷雲上山,途中遇敵人搜山,惠民的爸爸、抗聯戰士王皮襖為掩護她們突圍而犧牲。冷雲與王惠民裹挾在村民中被趕進五合村,目睹日寇燒殺劫掠、污辱婦女的殘暴行徑。危難中,抗聯部隊及時趕到,擊潰了敵人。
村中失去親人的年輕婦女黃桂清也隨冷雲加入了抗聯。幾個不同性格、不同出身的女子在保家衛國的戰爭中相聚:安順福在把一台縫紉機運上山的途中遭遇日寇,獻出了自己孩子幼小的生命;童養媳出身的郭桂琴負責全隊的伙食;年輕美麗的楊桂珍的丈夫死於日寇轟炸;生活的重壓把班長胡秀芝磨礪得剛強嚴厲,但依然有溫柔的愛留在心底。冷雲上山後,在戰斗間隙教大家識字,傳播革命理論,受到同志們的尊敬和愛戴;當她不願留下腹中漢奸丈夫的孩子時,被姐妹們勸阻。她們要共同撫養這屬於母親的骨肉。
有一次打了勝仗,部隊繳獲了許多衣物糧食和軍火,還救起了無家可歸的朝鮮族姑娘李鳳善。為了讓部隊有個堅實的後援,冷雲與胡秀芝奉命帶領一部分人在密林中建立秘密營地,在惡劣的條件下照顧傷員,為部隊趕制棉衣。營隊遭到敵機轟炸,女兵們奮力保住了棉衣並送給大部隊。在極度勞累中,冷雲產下了一個死嬰,把他葬在潔白的冰雪中。
日軍加緊了對抗聯的圍剿。在烏斯河畔准備渡河的冷雲等八位抗聯女兵為了掩護大部隊突圍,主動牽制了敵人的火力。面對凶惡的敵人,背臨滔滔江水,八女毫無懼色,直至射出最後一顆子彈。敵人節節逼近,為了維護民族氣節和中華女兒的尊嚴,八女從容地走進滔滔江水。
Ⅳ 跪求美女被刀劍刺穿腹部的電影或電視劇片段
《十面埋伏》中章子怡為劉德華還是金城武擋了一劍,影片結尾最後幾分鍾,《大話西遊2》中朱茵為救周星馳被牛魔王用叉子刺,影片結尾前幾分鍾,《英雄》張曼玉在秦軍大營被李連傑刺,具體幾分,記不清了優酷上有片段解釋,你自己去看吧,望採納,謝謝
Ⅳ 有美女的電影,顏值爆表的5部女神電影
1.《瑪戈王後》
改編自大仲馬的文學著作《瑪戈王後》的同名電影,講述了公元1572年信仰天主教的王室為結束戰爭,決定與新教徒的首領納瓦爾國王亨利•德•波旁聯姻,身為國王妹妹的瑪格麗特公主,便成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宏大的場面、血腥的歷史、狂野的愛情、充滿陰謀的政治,更重要的是有著女神阿佳妮,所有的一切讓《瑪戈皇後》成為了一部經典之作。
2.《神奇女俠》
神奇女俠,作為美漫史上第一位女性超級英雄。本片選角非常成功,成功到蓋爾·加朵的顏值甚至巧妙地掩蓋了電影本身的平庸和硬傷,導致女神很好看,電影卻很差。這對電影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蓋爾.加朵的女神實在是太漂亮了,175的身高,一雙逆天長腿加上英挺逼人的氣質,美得讓人挪不開眼,分分鍾被掰彎。每一款服裝都足夠精緻漂亮,戰斗裝真的帥爆了!
3.《自殺小隊》
影片講述了,阿曼達身為政府秘密機構的領導人,面對社會中出現的層出不窮的暴力恐怖襲擊事件,決心啟用一批被關押在監獄中判了無期徒刑的超級反派們,他們是小醜女、死亡射手、迴旋鏢隊長、復仇惡魔和殺手鱷。他們所要面對的,是擁有強大法力的魅巫,她和她的哥哥一起製造了一種非常危險的武器,企圖用此控制全人類。除此之外,阿曼達還必須提防為了解救女友小醜女而不惜一切手段的危險人物小丑。
4.《加勒比海盜》
一部永遠是難以超越的經典。非典型貴族少女內心有著對海盜生活的浪漫幻想,真正海盜的兒子反倒安逸於打鐵的尋常人生。結果一身邪氣縱情恣意的海盜王亂入,將大家卷進了刺激冒險的新生活。凱拉奈特莉將貴族少女身上那叛逆浪漫的情懷演繹的生動形象。對貴族生活的拘謹與束縛,她身上每個細胞都在表達著不適,束胸讓她無法呼吸,從牆頭掉下去那一幕,甚至比幽靈船的怪物更讓我印象深刻。
5.《西西里美麗傳說》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從一個13歲的少年視角來講述一個失去丈夫的「寡婦」瑪蓮娜的生活。因為瑪蓮娜非常美麗,她的一舉一動都是那麼優雅迷人,很容易吸引到男人們的目光。這部片子讓我記住了一位動人的女子,片中瑪蓮娜的扮演者——莫妮卡·貝魯奇。她實在是太美麗了!
Ⅵ 美國有什麼女英雄的電影嗎真人的!像貓女那樣
黑寡婦,不過沒有獨立的電影,在鋼鐵俠2,復仇者聯盟和美國隊長2中出現過
生化危機算嗎?
Ⅶ 有一部電影 里邊的抗日女英雄 叫金陵女神 這是什麼電影
《血色玫瑰》是專門為紀念南京大屠殺70周年祭所拍攝,講述1937年,日軍製造的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五個從血泊中站起來的女孩子,自發組織成「金陵女神」,向日本侵略軍討還血債,並在華生偵探社羅蒙的暗中幫助下屢屢得手的故事。為了拍好這個劇,於立青多次來到南京考察和搜集史料,還從史料中找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例如劇中「三運電影膠片」就是根據真實歷史改編而成。
Ⅷ 外國女英雄的故事節選
法國貞德的故事
法國軍事家
貞德,1412年1月6日出生於法國棟雷米村,是法國的軍事家,天主教聖人,法國人民心中的自由女神。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也是歷史上唯一能在17歲時就指揮國家大軍的少女。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為法國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後為勃艮第公國所俘,不久被英格蘭人以重金購去,被英格蘭當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誣陷為異端和女巫,並判處以火刑。年僅十九歲。英格蘭軍隊被趕出法國時,貞德的母親說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審判貞德的案子,於1456年為她平反。500年後被梵蒂岡封聖。
軍事家
主要成就
一個拯救法國的民族英雄
接受宣福禮
逝世日期
1431年5月30日
信 仰
天主教
名 言
為了法蘭西,我視死如歸!
封為聖人
1920年5月16日 由本篤十五世
稱 號
聖女貞德;奧爾良少女;自由女神
展開內容
目
錄
1歷史背景
2人物生平
童年經歷
邁向傳奇
領導軍隊
遭俘被審
死刑
另一項罪名
重新審判
3人物影響
4人物評價
5人物軼事
身世之謎
關於服裝
看到的神跡
6藝術形象
7英雄語錄
大事記
光影集錦
圖冊集錦
花絮視頻
展開內容
目錄
在貞德嶄露頭角前的法國,是法國歷史上最陰暗的一段時期,長期的戰爭讓法國人民遭受了大量苦難。法國北邊的一大片領土被英格蘭軍隊所佔據,而且這些地區很可能就要被以「第二王國」的名義永久成為英格蘭領土。當時的法國國王為查理六世,查理六世大約在貞德出生的那年發瘋了,導致他完全無法處理政事。國王的兩個親戚,勃艮第公爵無畏的約翰與奧爾良公爵路易,經常為了攝政的權力與王室成員的監護權而爭吵不休。而當巴伐利亞的伊薩博王後的婚外情緋聞傳出後兩派的斗爭急劇升高,各自開始綁架王室的成員,斗爭在1407年達到最高潮,無畏的約翰策劃刺殺了路易公爵。這兩人的支持者各自被稱為勃艮第派(約翰)與阿馬尼亞克派(路易)
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借著這場政爭的混亂入侵法國,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獲得戲劇性的勝利,並接著佔領了法國北部的城鎮。未來的法國國王,查理七世,在他4個年長的哥哥都去世後,於14歲時承擔起了王儲的頭銜。他第一項重大的行動是於1419年和無畏的約翰締結和平協議,但這次談判卻變成一場大災難,查理事先保證會保護約翰的安全,但在談判中約翰卻被阿馬尼亞克派刺殺了。繼任勃艮第公爵的是菲利普三世於是改與英格蘭結盟,大片的法國領土都被英格蘭和勃艮第人佔領了。
1420年,巴伐利亞的伊薩博王後簽下了《特魯瓦條約》,條約中承認了由英格蘭的亨利五世和他的繼承人來繼承法國王室,這等於剝奪了王儲查理的繼承權。條約還引起了關於王儲其實是王後與奧爾良公爵的私生子、而不是國王查理所親生的揣測。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於1422年在2個月內相繼去世,留下了一個嬰兒亨利六世,在名義上成為了英法兩國共同的國王,由亨利五世的弟弟貝德福公爵(Bedford)攝政。
到了1429年,法國的整個北部,以及西南方的一部分,都在外國的控制下。英格蘭佔領了巴黎,而勃艮第人則佔有蘭斯。蘭斯的重要性在於,它一直是法國國王進行加冕典禮和祝聖儀式的傳統地點,尤其是這時主張擁有王位的法國王室成員都還沒有進行過加冕。英格蘭這時展開了對奧爾良的攻勢,奧爾良處在盧瓦爾河上,它成為了最後一個能阻擋英軍長驅直入剩餘法國領土的戰略要地。法蘭西民族的存亡面臨了空前危機,依據現代歷史學家的說法「整個王國的命運都系在奧爾良上了」。當時沒有多少人對奧爾良的未來感到樂觀。[1]
童年經歷貞德出生於法國香檳-阿登大區和洛林大區邊界一個叫做棟雷米的農村,父親為雅克·達克(Jacquesd'Arc),母親為伊莎貝拉·達克(Isabelle Romée),有三個哥哥和一姐姐。她的雙親擁有大約50英畝的土地,並經營一座農場,同時她的父親也擔任了村莊里不太重要的的官員職務,負責收集稅金並領導看守村莊的工作。這個村莊屬於法國東北部仍然忠誠於法國王室的一小塊孤立地區之一,周遭都被勃艮第人的領土所包圍了。在貞德的童年中,村莊遭受了幾次襲擊,其中一次甚至使村莊起了大火。[2]
貞德後來證實了她在1424年遇見第一次神跡。她據稱遇見了大天使聖彌額爾(米迦勒/彌額爾)、童貞瑪加利大和亞歷山大的聖加大肋納,告訴她要趕走英格蘭人,並帶領王儲至蘭斯進行加冕典禮(蘭斯大教堂,法國傳統上的加冕典禮地點),在她16歲時她請求她的親戚杜蘭德·拉蘇瓦(Durand Lassois)帶她前往附近的沃庫勒爾,她在那裡向當地的駐防部隊指揮官博垂科特(Robert de Baudricourt)說明來意,希望能帶她前往王儲的所在地—希農。博垂科特只是嘲笑了她一番,但這並沒有讓貞德就此打退堂鼓。
貞德在第二年的一月再次前來,隨同的還有兩個支持她的士兵:讓·德梅斯(Jean de Metz)和貝爾特朗·德普朗吉(Bertrand de Poulegny)。[3]在他們的支持下她獲得第二次接見,在談話中她並說出了一些神奇的戰情預報,預言奧爾良附近的法軍將會戰敗(也就是鯡魚戰役〈Battle of the Herrings〉)[4]。
領導軍隊貞德非常輕視法軍將領們一向謹慎行動的戰略,在戰場上她採用正面的猛烈攻勢來進攻那些英軍堡壘。在攻陷了幾個堡壘後,英軍開始放棄其他木製的防禦建築,並集中剩餘的兵力,以防守一座控制了奧爾良聯外橋梁的石制堡壘—─土列爾堡壘(lesTourelles)。在5月7日,法軍開始進攻土列爾,貞德在交戰中被一支箭射中肩膀而被士兵們抬離前線,但她很快把箭拔了出來,負傷重返戰場以領導最終的攻勢。
在奧爾良的迅速勝利,使法軍開始計劃進一步的攻勢。英格蘭人預期法軍的下一個目標會是巴黎或諾曼底;迪努瓦公爵後來證實這的確是原本計劃的目標,但貞德堅持應該朝蘭斯進攻。在一系列突如其來的勝利後,貞德說服查理授與她和阿朗松公爵(John II of Alençon)全權指揮軍隊,並獲得允許進攻羅爾河附近的橋梁的機會,以作為稍後進攻蘭斯的序幕。這是一個相當大膽的提議,因為蘭斯的距離是巴黎的兩倍,而且已經深入敵軍領土。
法軍在6月12日攻下了雅爾,6月15日攻下盧瓦爾河畔默恩,接著在6月17日攻下博讓西,阿朗松公爵完全支持貞德所做的決定。其他的將領,包括迪努瓦公爵,也對貞德在奧爾良的勝利印象深刻,因而都轉為貞德的忠誠支持者。貞德還在札若的戰斗中,警告阿朗松閃避來襲的火炮而救了他一命。[7]在同一場戰役中,她也在攀爬攻城梯時遭到石頭擊中頭盔,但她仍繼續戰斗。在6月18日,預料中的英格蘭援軍到達,英軍指揮官為約翰·法斯托夫(John Fastolf),這場帕提戰役(Patay)可以看作是阿金庫爾戰役的逆轉:法軍先鋒部隊在英軍長弓兵的陣勢准備完成前便發動突襲,在接下來的戰斗里殲滅或俘虜了大批的英軍,並俘虜了英軍指揮官,與一小批士兵逃出的法斯托夫則成為英格蘭可恥戰敗的替罪羔羊。法軍在戰役中只承受了極小的傷亡。
法軍於6月29日開始從盧瓦爾河畔默恩進攻蘭斯,並於7月3日在與勃艮第城市歐塞爾的談判中使奧塞爾保持中立,法軍於是得以通過,其他途中路經的城鎮也都毫無抵抗的重歸法國一方。而之前簽定了特魯瓦條約的特魯瓦,也在四天的圍城後不流一滴血的投降了。軍隊到達特魯瓦後面臨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傳說此時貞德結識了一位名為「兄弟理查」(Brother Richard)的修道士,兄弟理查長期以來在特魯瓦宣揚世界末日將近的警告,而使當地的農民改種植豆類—能夠早熟的作物,軍隊到達時豆實剛好成熟,於是便解決了糧食問題。這個傳說被歷史學家路希·史密斯(Edward Lucie-Smith)所引用,他以此主張貞德扮演的其實是神聖化的角色,而不是實際的一些能力。
蘭斯在7月16日打開了大門,加冕典禮迅速於隔天早晨舉行,查理王儲正式加冕為查理七世。雖然貞德和阿朗松極力主張進攻巴黎,但查理較傾向於與勃艮第進行談判以達成休戰。勃艮第的菲利普公爵於是利用談判來作為緩兵計的策略手段,在談判的同時暗中增援巴黎的防禦。法軍繼續往巴黎前進,途中獲得更多城鎮和平的投降。由英格蘭貝德福公爵率領的英軍與法軍在8月15日相遇,雙方打成平手。法軍接著在9月8日進攻巴黎,盡管貞德在戰斗中被石弩擊傷腿部,她仍然繼續指揮軍隊直到當天的戰斗結束。隔天早上,她便接到王室的命令下令法軍撤退。許多歷史學家將這次撤退歸咎於法國大臣拉特雷穆瓦耶公爵(Georges de la Trémoille)所犯下的政治大錯。[8]
- 遭俘被審
貞德在盧瓦爾-沙里特(La-Charité-sur-Loire)度過了沒有戰斗發生的11月和12月,接著在隔年3月前往Lagny-sur-Marne,並在5月13日前往貢比涅以抵擋英格蘭和勃艮第人的攻勢。在1430年5月23日的一場小規模戰斗中,貞德被俘虜了。當她下令軍隊撤退回貢比涅城時,她處在軍隊的最後方以確保所有人都退回了城裡,但就在這時貢比涅城因為害怕英軍跟著闖入,沒等到所有部隊撤回便將城門關下,貞德與剩餘的後衛部隊便遭到了勃艮第人俘虜。貞德在審判的過程中被監禁在位於魯昂的一座高塔。後來這座塔便被稱為聖女貞德塔。
當時有關俘虜的慣例是,只要俘虜的家人能付出贖金便能將他贖回,但這次勃艮第人不想這樣做。許多歷史學家指責查理七世沒有努力進行援救。她試圖逃跑了好幾次,有一次甚至從70英尺的高塔跳了下來,摔在乾燥了的護城河的柔軟泥地上而沒有受重傷。在一番談判後,菲利普公爵將貞德交給英格蘭。在法國北部博韋的一名主教皮埃爾·科雄(PierreCauchon),在這些談判和稍後的審判中擔任關鍵的角色,他是英格蘭的強硬支持者,並認為自己有責任確保貞德會遭受懲罰。
指控貞德為異端邪說的審判是出自政治上的目的。貝德福公爵宣稱法國國王的寶座應該屬於他的侄兒—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的,而她破壞了這一切。審判的程序於1431年1月9日在魯昂展開,由英格蘭佔領政府主導,審判的程序在許多方面都顯得雜亂無章。
溫徹斯特的紅衣主教在審問貞德(由右圖所示,Gillot Saint-Èvre所繪,現存巴黎盧浮宮),他負責總結一些主要問題。而擔任法官的科雄主教的審判權只是法律上的假設(legal fiction),他是因為親英格蘭的立場而獲得了這個職位。
英格蘭政府資助整場審判的花費。神職的公證人員Nicolas Bailly,也只是被任命收集對貞德不利的證詞,卻沒有提出半點反面的證據[9]。也因此整場審判缺乏根本的公平基礎,所以,無論如何貞德都將被定罪。
審判的紀錄證明了貞德有著卓越的才智。紀錄中最著名的一段質問是:「你是否覺得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而貞德回答:「如果沒有的話,希望上帝能賜予我;如果我已得到,希望上帝仍給予我。」
這個問題是一個學術上的陷阱。當時教會的教條是沒有人可以肯定他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如果她做出肯定答復,那她就證明了自己是異端邪說。而如果她的答復是否定的,那她就承認了自己是有罪的。公證人Boisguillaume後來證實了當時法庭在聽到了貞德的回復後「那些質問她的人全都目瞪口呆」並且只得暫停了那天的審問。這一段質問後來非常知名,在現代成為了許多領域的創作題材。
幾個法庭的人員後來證實很大一部分的手抄紀錄都被更改了。許多神職人員都是被強迫參加的,包括審問官Jean LeMaitre,其他一些人甚至遭到來自英格蘭人的死亡威脅。依據審訊的規定,貞德應該被監禁在由修女所看守的教會監獄,但英格蘭人卻將貞德監禁在由一般士兵看守的監獄中。科雄主教也拒絕了貞德希望教宗出面的要求,因為這很顯然會讓他的審判停止。
最後法庭總結了貞德的12項罪行指控,但這些指控都和在審判中的紀錄相互矛盾。在各種方式的逼迫之下,不識字的貞德沒有意識到死刑的逼近,簽下了一份她完全看不懂的公開棄絕書(abjuration, 等於直接認罪),法庭在官方留下的紀錄上卻是另一份不同的文件[10]。[11]
死刑死刑於1431年5月30日在盧昂進行,目擊者描述了死刑的那一幕。貞德被綁在火刑柱上,她不斷的祈禱著,並向旁邊的牧師請求讓她握著一個小十字架。最後火被點燃,幾分鍾後,一切都結束了。英國人將燒焦的木炭撥開,暴露出焦黑的屍體,以向人群證明她的確死了,接著又燃燒了屍體一次,以避免她的骨灰被人收集。
英格蘭人將剩餘的灰燼都扔進了塞納河。負責點火的劊子手Geoffroy Therage後來形容他當時「非常害怕因燒死了一位聖女而會被打入地獄。」[12]
另一項罪名貞德還有另外一個罪名:像男人一樣穿衣服。這在1431年可是一項大罪。當時的教廷是按照聖經上的訓令(《申命記》第22章第5節)來判罪的。「婦女不可穿戴男子所穿戴的;男子也不可穿婦女的衣服,因為這種行為都是耶和華和你的神所憎惡的。」貞德在戰場上穿的是甲胄,但是在軍營里卻穿的男裝,據記載,她穿的是一種很短的灰色的束腰外衣,套在朱紅布料做的、織的很密的長筒襪子上面。那個時候還沒有橡皮筋,男子的長統襪的頂端都開有成對的扣眼,中間用繩子串起來系緊。一般人用七種以上的花色來系這種襪子,而貞德用了20種,而且還系得很緊。主要是為了保護自己「奧爾良少女」的身份。在監獄里,貞德宣稱,沒有緊身的襪子,她感到很不安全,她要和教廷抗爭到底,准備接受自己的命運。後來,她被套上一身長袍。行刑時,她沒有遺言,只是向敵人發出了嘲笑。[13]
重新審判在戰爭結束後,重新進行了一次審判。在貞德年邁的母親伊莎貝拉·達克和法國異端裁判所的首席法官Jean Brehal的請求下,卡利克斯特三世授權了這次重新審判。審判開始於神父Guillaume Bouille對案件重新的審訊,並在1452年由Brehal主導下進行了調查,正式的裁決則在1455年11月進行。遍及歐洲各地的許多神職人員參加了審判,審判的過程也遵照標準的法庭規定進行。神學家組成的小組也分析了115名目擊者的證詞。最後Brehal在1456年6月提出結論,描述貞德為一個烈女,並指出當初主導審判的皮埃爾·科雄是為了自身的現世利益而錯誤的將貞德定罪。法庭最終在1456年7月7日正式宣布了貞德的清白。[14]
3人物影響百年戰爭在貞德死後繼續進行了22年,查理七世成功的保住了法國國王的正統性,而沒有被英國所宣稱的繼承者亨利六世(於1431年12月時進行加冕)所敵過。在英國能重新組織於1429年損失的軍事將領和長弓兵部隊前,英國也失去了和勃艮第的同盟,法國成功的在1435年的阿拉斯條約(Arras)中使勃艮第向法國靠攏。英國攝政的貝德福公爵在同一年去世,使年僅10歲的亨利六世成為最年輕的英國國王而卻沒有人輔政。勃艮第立場的轉變以及亨利六世無能的領導或許就是造成戰爭結束的主要原因。KellyDeVries主張,貞德將火炮作為攻勢用途和正面攻擊的戰術也影響了法軍往後的戰爭。
聖女貞德在接下來400年成為了半傳說的角色。有關她的記載主要來自編年史,英國主導的首次審判的5份原始手稿於19世紀時在舊檔案庫里被發現。很快的歷史學家也找出重新審判時的完整紀錄,包含了115位目擊者的證詞,以及以拉丁文記載的首次審判的紀錄。許多當時的信件也被發現,其中3份有著貞德「Jehanne」的簽名,搖擺的字跡顯示她還在學習寫字。這些第一手資料都是兩次審判所留下的文件,成為相當不尋常的豐富資料來源,如同DeVries說的:「沒有任何中世紀的人物,無論男女,像貞德一般能被廣泛的研究。」
貞德來自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而且只是個不識字的17歲農村女孩,但卻在短短幾年內成為了傳奇人物。在貞德前英法兩國都以有千年之久的薩利克繼承法(Saliclaw)來正當化這場戰爭,這場戰爭原本只是君王之間的為了繼承權產生的沖突。
貞德則為戰爭帶來了不同的意義,如JeandeMetz所描述的:「我們(法國)的許多國王都來自英國血親;但我們就要成為英國人嗎?」而StephenRichey則說:「她將一場原本枯燥乏味、普通人民深受其害但卻不感興趣的王朝間的沖突,變為一場熱情激昂的保家衛國的聖戰。
Richey也描述了她對後代的影響力:「在她死後5個世紀的人們,對她做了一切紀念:(她是)狂熱的信徒、宗教神秘主義者、天真純潔,卻又可悲地成為一枚被當權者擺弄的棋子,同時又是現代民族主義的創始者和象徵,被崇拜的女英雄和聖女。她即使面臨酷刑的威脅和火刑的死亡時,仍然堅持著她所聽到的來自天主的聲音。無論那個聲音是真是假,她的事跡讓所有聽到她故事的人都會震撼不已。」
在1452年戰爭結束後對她的死刑進行重新調查的同時,教會宣布由於她在奧爾良的光榮事跡,核准奧爾良為朝聖的地點之一,並對當地的罪犯頒布了一次特赦。聖女貞德在16世紀被反對新教徒的天主教同盟作為他們的象徵。而在1849年至1878年擔任奧爾良主教的FélixDupanloup的努力下,於1909年對貞德進行了賜福禮。她並於1920年5月16日由教皇本篤十五世封為殉教聖女並聖師,她的紀念節日被定在5月30日。她成為了羅馬天主教會里最受歡迎的聖人之一。
聖女貞德並不是女性主義者,她所扮演的角色為依據宗教傳統的特殊人物,代表了無論來自何種社會階層都能得到神的召喚。她嚴格禁止法軍招引婦女進入營地,有一次甚至還以劍背來敲打這些營妓以驅離她們。
不過,許多在貞德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幫助都來自女人,查理七世的岳母阿拉貢在起初對貞德的調查中證實了貞德的處女之身,並資助發起了援救奧爾良的遠征。在貞德於貢比涅被俘後,盧森堡伯爵的姑母珍夫人(JoanofLuxembourg),也改善了貞德在監獄里的生活狀況而且可能也延緩了她被移交給英國人的時間。最後,英國攝政的貝德福公爵的夫人安妮(AnneofBurgundy),在審判前證實了貞德仍是處女之身。也因此法庭無法指責貞德為女巫,並為貞德的清白和聖徒品行提供了證據。從克里斯蒂娜·德·皮桑(ChristinedePizan)到現代,聖女貞德成為女性眼中勇敢而積極的正面角色。
自從拿破崙開始聖女貞德在法國時常被作為政治的象徵,自由派強調她出生於卑微平凡的家庭,早期的保守派則強調她對國王的支持。後來的保守派則強調她的民族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維希政府與法國反抗勢力都以貞德作為象徵之一:維希政府的宣傳強調她對抗英國人的事跡,在海報上顯現英軍戰機轟炸盧昂的情景,並輔以標題:「他們總是回來展現暴行。」而反抗勢力則強調她與外國佔領勢力的對抗,以及她的故鄉洛林被納粹所控制。
傳統的天主教徒,尤其是在法國,也用貞德作為象徵之一,在1988年反對教宗進行改革的法國樞機主教勒費弗爾·馬塞(Marcel Lefebvre)被逐出教會,支持者則將他和聖女貞德被逐出教會相提並論。三艘法國海軍的軍艦也前後以貞德為名,現役的是一艘直升機航空母艦。引起相當爭議的法國政黨國家陣線(Front National)也以貞德作為號召,在出版物上都有她的畫像,而且還以燃燒的三色旗作為殉教的象徵。不過這個政黨的反對者往往諷刺這種盜用貞德形象的做法。每年的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也被法國定為紀念貞德的全國假日。而香港港島東區的聖貞德中學,就是在1955年時以聖女貞德命名。
4人物評價拿破崙對貞德有著很高評價,認為是法國的救世主。貞德死後法國的民族主義高漲,出現了很多關於貞德的史料編寫和研究,法國愛國主義運動(法國右翼政治組織)以她的偉大形象進行宣傳。並有大批作家和作曲家歌頌她,包括伏爾泰、席勒、威爾第、柴可夫斯基、馬克·吐溫、蕭伯納和布萊希特都創作了有關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為題材的電影、戲劇、和音樂也一直持續發展直到今天。
在英國貞德被認為是「魔女」。包括莎士比亞在描述法國王室的腐敗歷史劇『亨利六世第一部』(HenryVI,Part1,1592年)中貞德被描繪為妖女。近代英國百年戰爭勝利並吞並法國,那今天的自由主義將不在英國存在,貞德救助了『』英國」的看法也出現。
5人物軼事身世之謎貞德被處刑5年後的1436年5月30日,出現自報為貞德的女性。貞德的哥哥皮埃爾認為這個女性是真的貞德,受到附近城堡領主們的歡迎。同年秋天,她在當時是盧森堡公領地同領主羅伯特結婚了。1439年8月,奧爾良作為拯救的城市要求給予捐助。1440年,巴黎的法院下令調查此事,但這貞德隨即消失。1457年,調查認為這損害了貞德的名譽,要求刪除所有假貞德的資料。
但另一1457年的資料也說貞德是皇室的私生女。根據資料顯示,貞德是查理六世的皇後伊莎貝拉同盟弟路易所生。路易王妃的兒子菲力普在1407年11月20日死去,路易也在同年11月23日被暗殺。貞德是王族的後裔,處刑的極有可能是替身,貞德依然生存。但是,學者們認為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
關於服裝貞德自從離開家鄉後直到她被俘虜並誤簽棄絕書之前都穿著男裝。女性穿著男裝在那個時代是會引起宗教上的指責的,英格蘭人主導的審判也以此將貞德定罪,理由是聖經上有關穿著的規定。但在重新審判中推翻了這一項指責,因為這忽略了聖經教義上的例外情況。在教義上來講,女人可以在必要時偽裝她自己以穿越敵方的領土,並稱這樣做可以讓她在露宿野外時避免性騷擾。
在重新審判上作證的牧師證實她在監獄里穿著男裝以避免遭騷擾和強奸。當初經查理王儲指示而在普瓦捷對貞德進行的調查也指出,她穿著男裝是因為她的任務是男人所做的工作,也因此著男裝更為合適。她在整個軍事生涯以及後來被俘時都保持著短發,重新審判中的神學家以及法官Brehal也都替她的發型進行了辯護。
就如Francoise Meltzer所說的:「對於聖女貞德的描述,顯示出人類每個時代以來在性別上的成見和偏見,但這些記載卻沒有告訴我們聖女貞德的長相。這些記載是可以被解讀的,一種關於性別的記號:每個世代以來的文化對於具有勇敢特質的人物的想像,再加上性別角色上的模糊,使得她相當難以被後人描繪 。
看到的神跡聖女貞德所看到的神跡一向是她的事跡中最受爭議與討論的,吸引了許多神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有關她看到的神跡的線索只能從當初審判的紀錄里加以找尋,這些紀錄相當復雜且不一定準確,而且貞德在審判一直抗拒回答法庭針對這些神跡的質問,也拒絕依照慣例對這些回答的真實性做發誓。對於貞德所言「看到了某些東西」的宣稱通常被認為是出自真誠的,她認出了天使聖彌額爾、聖瑪加利大和聖加大肋納出現在神跡中,問題只在於她所看到的是否真的是神跡。虔誠的天主教徒更相信貞德所看到的真的是出自神跡。
而另一種看法,許多學者認為貞德所看到的只是由心理疾病造成的幻覺和妄想,例如偏執狂的精神分裂症、癲癇造成的短暫腦葉變化。大多數採取這種看法的學者都認為貞德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精神領袖,而不是有真實才乾的領導人。其他說法還包括結核病擴散、偏頭痛。
許多人反對這種心理疾病的解釋。一個精神病患不太可能會得到查理七世朝廷的支持。事實上之前的國王—發瘋了的查理六世,便被人稱為「瘋子查理」,當時法國在軍事和政治上的衰退便是因為他的發瘋造成的權力真空而導致的。他宣稱自己的身體是玻璃做的,任何人接近就會打碎他,但他的臣子部下們並沒有將他的說法也當成信仰的意識。在特魯瓦簽定的條約剝奪了查理七世的繼承權,或許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擔心他遺傳了父親的瘋病。當貞德到達希農時,王室的顧問Jacques Gélu便提出警告:「我們任何人都不該因為受到這個女孩談話的影響而改變政策,一個農夫……如此的被幻覺所蒙蔽;我們不該因此而遭受外國的譏笑……」與現代人對於中世紀的刻板印象不同,查理七世的朝廷相當的精明,而且對於幻覺這方面都抱持著懷疑論的看法。
Ⅸ 求一部電影,關於女特工的
《暗處的女人》二戰英國女特工的真實故事
發布時間: 2008-07-01
中文片名:暗處的女人
英文片名:Female Agents
原名:Les Femmes de l''''ombre
年代:2008
國家:法國
類別:劇情
導演:讓-保爾·薩羅米 Jean-Paul Salomé
主演:蘇菲·瑪索 瑪麗·吉蓮 茱莉·德帕迪約 黛博拉·弗朗索瓦 Maya Sansa Julien Boisselier 莫里茲·布雷多 樊尚·羅蒂埃
劇情簡介
講的是二戰期間英國秘密特工組織中的幾名女特工的命運。她們都年輕,漂亮,勇敢,愛國,最後都犧牲了。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五個女特工被派回1944年德國佔領下的法國,她們要經歷與納粹一系列殘酷的斗爭、暗殺、被俘、受虐等等事件。
影片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抗德游擊隊的女英雄們致敬。此前的電影通常把這些女英雄描寫為身穿老式連衣裙騎著自行車在銀幕上曇花一現的次要角色。《幕後女英雄》據說根據真實事跡改編。1944年4月,Louise(蘇菲·瑪索飾)前往倫敦向丘吉爾設立的特別行動局(SOE)報到,這是一個搜集情報和從事破壞任務的情報機構。當時距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還有幾個月,一名英國地質學家被派往英法海峽執行勘察任務,卻落入敵人手中,英國情報單位正想方設法營救他,特別行動局負責掩護營救行動並阻止情報走漏。Louise為執行她的首個任務,招募了幾名年輕女子組成了一個行動小組,其中的Jeanne(茱莉·德帕迪約飾)原為妓女,她因殺死她的杈桿兒而被判死刑。Suzy是一個輕浮的舞女,她與德國納粹黨衛軍黑衫隊的一名軍官訂了婚。Ga?lle(黛博拉·弗朗索瓦飾)是一名篤信天主教的布列塔尼女人,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化學專家。她們於夜裡空降到主教橋市(PONT-L』EVEQUE,卡爾瓦多斯省)附近
Ⅹ 歐美英雄美女動作電影
危情諜戰
湯姆克魯斯和卡梅隆
絕對美女和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