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吸引陌生女孩的電影
Ⅰ 一部國外電影,大約是講一個已婚女人和一個陌生已婚男人的情愛故事
《苦難真金 》?
Ⅱ 電影推薦 | 五部文藝佳作看少女之戀
少女題材幾乎是所有文藝片導演的拍攝首選,而對於觀眾來說,情竇初開的青澀愛情,則更細膩更吸引人。
許多導演都有過文藝創作的經驗及作品,如岩井俊二的《情書》,陳可辛的《甜蜜蜜》,王家衛的《墮落天使》中都有少女愛情的刻繪,或懵懂或熱烈。
如果你也喜歡文藝愛情,那這五部電影千萬不要錯過!
《雛菊》是由中國香港導演劉偉強,攜知名韓國演員全智賢、鄭宇成、李成宰打造的一部韓國文藝電影,或者更准確來說,是一部韓國黑幫電影。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黑幫元素,想想《無間道》大概也就明白了。值得一提的是,編劇郭在容非常注重中國市場,甚至表示只要電影能進入中國市場,可以接受任何程度的修改。而《雛菊》的票房也是非常可喜,直接躍進韓片在華票房第一的位置。
女畫家慧英(全智賢飾)正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頭畫畫,以此紀念自己的初戀,但她與初戀卻素未謀面,他們之間用畫與花作為信物保持聯系,然而卻從某一天開始,她的生命中開始出現另一個男人。
一個有意接近,一個默默隱藏,女畫家與殺手、刑警三人之間的恩怨糾葛,讓三個人的世界都變得越發復雜,而慧英也從一個單純天真的女孩子變得悲情憂郁。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油畫作品出自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之手,這部電影作品同樣是敘述了一個17世紀荷蘭畫家的故事。
在看完《超體》和《黑寡婦》之後,越發不敢相信斯嘉麗·約翰遜還有如此柔婉動人的模樣,在片中她出身低微,為了生計來到畫家維梅爾家,生活得卑微壓抑。
意外發現維梅爾的畫並成為他的畫作模特,二人彼此情意滋長,但葛利葉知道無法修成正果,那副驚世之作,也將葛利葉窒息的美麗永遠留存在了畫紙之上。
這部電影改編自瑪格麗特·杜拉斯的代表作品《情人》,於1992年上映,主演中有一位很熟悉的東方面孔,影帝梁家輝。
兩位主演大膽的激情戲與全裸出演,曾引起不少轟動和非議,但在這部作品中,情慾和性作只是為一種表徵,隱藏在其下的是優雅浪漫的貴族頹喪之感。
15歲的法國少女簡在寄宿學校上學,偶遇了有錢的華僑少爺東尼,兩人便開始了一段糾纏的戀情。由於做了中國男人的情人,簡遭到同學的嘲笑和冷落,在學校和母親的要求下離開學校。
深愛簡的東尼想要與簡結婚,卻遭到家族反對,最後兩人分道揚鑣,東尼還是娶了自己不愛的女人。
初次讀茨威格的作品便是這本《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高中時讀來只覺得傷感可惜和心疼,一個女人如此卑微地深愛,卻換不來他的一刻銘記。
而後來再讀茨威格,隱隱覺得書里的人似乎是某些時刻的自己,亦或是某些時刻的別人,關於愛情的細節和點滴,一字一句都在訴說我愛你,但不一定需要你來愛我的真摯。
忍受孤獨18年,臨終才決定要揭開這個深愛的事實,尤其在親愛的孩子離去時,仍然要忍住悲痛不去打擾的那種卑微,徐靜蕾以一種不動聲色的孤獨感演繹了一段愛的悲涼。
呂克·貝松,一個浪漫富有想像力的電影詩人。從《第五元素》到《超體》,從《這個殺手不太冷》到《聖女貞德》,雖說是一個高產導演,但他每次出手都不隨便。
娜塔莉·波特曼憑借這部作品進入電影圈,後在2010年因《黑天鵝》拿下奧斯卡影後,而為人所不熟知的是,起初由於年齡太小,娜塔莉落選,在她的堅持之下返場,終於以一段精彩絕倫的表演征服了這個挑剔的導演。
蘿莉愛上大叔,女孩愛上殺手,這種看似不和諧的結合卻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愫,兩個冰冷的人開始互相依靠取暖,直到把他的根埋進土裡。
Ⅲ 男人必看的三部電影是哪三部
1、《教父》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黑幫電影,於1972年3月2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柯里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柯里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2、《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
3、《勇敢的心》
《勇敢的心》是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戰爭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梅爾·吉布森、蘇菲·瑪索、凱瑟琳·麥克馬克等主演。影片以13-14世紀英格蘭的宮廷政治為背景,以戰爭為核心,講述了蘇格蘭起義領袖威廉·華萊士與英格蘭統治者不屈不撓斗爭的故事。
(3)男人吸引陌生女孩的電影擴展閱讀
《教父》創作背景:《教父》改編自馬里奧·普佐於1969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小說中的主人公維托·科萊昂的原型是被稱為「黑幫總理」的Frank Costello以及暴徒Vito Genovese。
Frank Costello和Vito Genovese都是紐約黑手黨的成員,小說中的一些黑手黨行動也源於兩人製造的真實事件。
小說中有些主要情節沒能出現在影片中,比如維托·唐·科萊昂對於早年生活的倒敘,包括他如何移居美國、怎樣殺死唐·法努奇以及如何成為黑手黨的教父。
Ⅳ 找一部歐美電影 一男人瘋狂迷戀一女孩
雙面殺人狂之瘋狂報復B計劃 真的 我以前看過A的
Ⅳ 請介紹一下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片名:《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編劇:徐靜蕾
導演:徐靜蕾
攝影:李屏賓
美術:曹久平
音樂:林 海
久保田修
主演:姜 文
徐靜蕾
黃 覺
類型:情感/生活
出品:保利華億
上映日期:2005/03
簡介:
由保利華億投資2000萬、徐靜蕾自導自編自演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講述的是1948年深冬,一個男子在41歲生日當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這封信出自一個臨死的女人,說的是一個纏綿的愛情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男主人公對此一無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剎那,兩人有短暫的結合,而後她經歷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風塵,但未曾改變對男人的愛,直至臨死前才決定告白。此片擁有一流製作班底。其中包括了徐靜蕾、姜文、黃覺和台灣著名的攝影師李屏賓等。
配樂試聽:《琵琵語》-林海作曲 蔣彥演奏
幕後: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具有國際聲譽的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最有影響的愛情小說,轟動了世界影壇的不朽之作。茨威格在詩、短論、小說、戲劇和人物傳記寫作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見長。代表作有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等。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製作費高達2000萬人民幣。拿這么多錢來陪徐靜蕾「耍把勢」,值得嗎?此片投資方保利華億總裁董平昨天告訴記者:「我們為徐靜蕾的《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配備了最強的製作隊伍,我們願意花大價錢來扶植中國電影的新生力量!」
從某種程度上講,徐靜蕾是幸運的,她使用2000萬拍攝了自己的第二部電影,這部電影的主創有姜文這樣的大腕,也有李屏賓這樣的明星級攝影師。在這個時候,很多和她同齡也同樣具有電影理想的年輕導演還在為自己的處女作找錢而發愁。我不是想通過這種對比來證明某種不公平,而是想說,目前中國的電影產業內,我們確實需要強化資源的優勢。對於徐靜蕾這樣一個由演員出身的年輕導演而言,最大的問題不是其他,而是如何把這種資源優勢高質量地體現出來。很顯然,這位導演做到了:她利用一切條件拍攝了一個她想講的,好的故事。對一個導演而言,這其實就是結果了。但是對電影市場而言,這才剛剛開始。
保利華億今年力推徐靜蕾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以及顧長衛執導的《孔雀》。徐靜蕾與顧長衛都屬於中國導演界的新人,但這兩部電影的投資都分別達到了2000萬人民幣。雖然承擔了一定的風險,但董平對於這兩位導演的能力深信不疑。他表示:」我們支持像徐靜蕾、顧長衛這樣的優秀電影人,我們願意提供良好的條件給有志於電影的年輕人,我們希望涌現出更有創造性的中國新一代電影人,這也是我們對中國電影的責任所在!」
Ⅵ 如何評價徐靜蕾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女主自己說,在以後漫長的十幾年裡,她遇到了很多追求她的人,並且他們之於她情感的祈求和卑微如同他對男主一樣,可他除了同情別無他法,她愛的那個人不是他們,是他。你看,對於那些給予她幫助的實實在在可見的男子她尚且如此,那麼那個跟了她三天再重逢依舊認不出她來的那個男人,又憑什麼去感動這份「執著」呢?盡管,他一定是震撼的,但除此之外,他必然是依然故我,或許平靜下來他會想起,啊,原來有過這樣一個女子……
Ⅶ 下次進門記的敲門是什麼電影
《敲敲門》。《敲敲門》是由木吒影視呀提供,電影內容為男人半夜收留陌生女孩,卻不知引狼入室,最後女孩對男人說了一句下次進門記得敲門,然後男人差點被活埋。該劇劇情緊湊,深受人們喜愛。
Ⅷ 外國電影講述小夥子坐牢出來在練舞房帶陌生女孩回家見父母的愛情故事,導演就是男主角,求電影名字
《水牛城66》是文森特·加洛自編自導自演的半自傳體獨立電影
Ⅸ 為什麼男人會覺得陌生的女人有吸引力
自己的兒子乖,別人的老婆好。這是許多男人吃著自己碗里的,又望著別人鍋里的普遍心態。其實,從某一方面來講,這也是有合理性的。 許多時候,並不是說野花真比家花香,而只是這求異心理在作怪! 陌生化會帶來好奇,會產生某種尚不可解的神秘。因而陌生化相比熟化事物就會產生某種吸引,這就成了藝術欣賞的規律。自己的老婆是熟過了的,是家菜,所以少了嚼頭和回味。而別人的老婆是陌生化的,是野菜,就多了吸引。 有吸引的東西當然好。沒有陌生化的東西,最後多了審美疲勞,就成了雞助一樣的東西。天下許多缺少感情或是不懂得培養感情 的夫妻,就這樣讓婚姻走向了「不歸路」。 天下還有珍愛老婆的男人嗎?如上所說,似乎一個男人一輩子都只珍愛自己的老婆有違人倫。但 人的心理動向並不是單線條的,往往具有多重性 。人除了有好奇心外,還知道情感,還有對價值的認同,還有因專注而帶來恆久心態,當然這遠比好奇心來得更具人性化。一個動物,也會具有超常的好奇心。有部電影叫《好奇害死貓》。光有超常好奇心的男人,特別是性好奇的男人,註定要對不同的女人進行探險式的開掘。 往往好奇心太重的人,是感受過於浮淺,注重感官刺激的人。這種人內宇宙狹小,對情感價值之類缺少認同,獵奇到無奇可獵,最後就是玩玩 。當他們接觸到某類新鮮事物,稍稍多些了解,發現並無奇異之處,他們馬上失去興趣。雨過地皮不濕,是這類人的情感生活的典型寫照。 愛老婆的男人,並不是他們不懂得改變,沒有好奇心,而是他們善於發現價值的所在,把自己的真心收藏或融入到寶貴的事物里,讓它一同慢慢增值 。我們常常說,好男人關鍵在於有責任感,如果這婚姻 成了雞肋,而你卻要勉力維持,這種責任就顯得有些苦大仇深似 的。如果單單是 抱殘守缺也要勉為其難 的責任,那這種責任究竟能抗幾級台風,實未可知。 珍愛老婆的男人,不一定就有堅不可摧的責任心,但她們卻能把責任履行得自自然然,快樂無比。他們把老婆當作自己不可或缺的真心,懂得以心換心,將心比心,懂得愛就是一種尊重與被尊重,懂得情感就是內宇宙的拓展,懂得用情感做參照,來觀察世事人情,就能洞觀,就能通達,就少了無畏的好奇心,多了明智和守中,多了單純的趣味,多了快樂的付出與自然的收獲。 男人有再多的錢,不一定具有情感素養,不一定懂得這個世界的人性和諧皆出於心,因而,做不好人的人,不可以叫精品。事實上,這個時代許多男男女女都BAI 金,而不BAI情,但珍愛老婆的男人,看似是自然天性,而後天修養也會是成就他們心靈素質的重要環節。 有些男人因為天性單純而珍愛老婆,還有的男人因為看得通透,看得達觀而珍愛老婆。品性純良,智性發達,這可能是珍愛老婆男人的兩種類型 。但只要有這兩種品質,不是精品都是精品了。在這個有了點小成功,或有了點小錢,都甘願做動物的時代,珍愛老婆的男人,能有多精品,就有多精品。我為這樣的男人喝彩!
Ⅹ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低到塵埃里的愛,只會埋入塵埃
什麼是這世間最無望的愛?
泰(zhang)戈(xiao)爾(xian)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當女主角成年後在舊居的胡同里與作家R先生迎面相逢,斯蒂芬·茨威格在原著中如此描述:
十三歲那年遇見並且第一眼愛上的住在隔壁的男子,在女主經歷六年渴望的、難熬的歲月之後,他顯然沒能在女主重返舊居刻意製造的「偶遇」中認出她來,當然,他更無從知曉她內心隱藏的這份痴情。
從一開始,這就註定是場兵荒馬亂飛蛾撲火的暗戀。所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是她供在愛情神台上日夜仰望膜拜的主,她甘願一生成為他卑微的奴。這是女主的宿命。自始至終,她渺小到連名字也不曾留下。
在老徐自導自演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不時有林海的古箏曲《琵琶語》緩緩響起,如泣如訴,哀婉動人,把這個「低到塵埃里」的女子凄苦無助的愛與人生烘托得更加悲戚孤絕。
當R先生終於在自家門前留意到她,並非認出了她,僅因她是一個年輕且美麗的姑娘,走在路上本就是一道讓人側目的風景。
他將她帶回住處。這是她期盼了無數次的美夢,成真的那一刻,她只感到幸福的眩暈。
電影中,兩人纏綿的場景是濃墨重彩的一筆。許多年過去了,我依然記得畫面中裸露的徐靜蕾頎長而瘦削的美背。
原著則側重女主的心理刻畫,使每一位看到文字的讀者感受到她巨大的滿足與甜蜜。她在黑暗中流下了幸福的淚水。
這是一個少女的初夜。她選擇在最美的年華把自己最珍貴的奉獻給一生至愛的他。
他回饋予她的,是清晨開在花瓶里的幾枝白玫瑰。以及,賜給她第二夜第三夜。
第四天,他出門遠行。從此杳無音信。
他們再度重逢,是在上流社會的社交圈裡。那時,她已誕下他的兒子。為了生計,她淪落風塵,成為闊綽男人的情人。即便每一個她曾委身的男人都喜歡她、依戀她,甚至不乏真心實意想娶她,但她卻從未動心。因為在她生命里,從開始到最後,始終只愛R先生一人。而在R先生看來,她卻不過是有錢人身旁引人注目的陌生貴婦。
直至那一次,他驚艷她的美麗,給她某種確定的暗示。她拋下同伴不顧一切奔向他。這是他們生命中共度的第四夜。
時隔十年,他依然是她奉若神明的主,她卻甘願作他身側千帆飄過的一舟。
次日告別。從此不再見面。
一年後,她的兒子病逝。她守在已故孩子的身旁寫下一封信,將一生的愛與秘密和盤托出,在自己即將離世前寄給R先生。
然而,直到生命盡頭,她都不曾被認出,更不曾被記住。自始至終,她只是一個陌生女人。
有人評論茨威格創作小說的這段時期受弗洛伊德的影響,給他文學創作帶來了一些弱點:一方面是過多的、不厭其煩的內心描寫使作品拖沓、臃腫,另一方面對情慾和無意識的熱衷削弱了作品的時代感。
可在原著《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卻正是茨威格不厭其煩的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給讀者展現了一個痴情女子在絕望無助的愛里淪陷一生的悲劇,讓人不忍卒讀。至於所謂的時代感——只能說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它本身便已超越時代。
老徐曾說起拍片的初衷,本想將故事放入現代,最終還是搬到了三四十年代的北平。這樣的時代背景,顯然更多了幾分不可言說的亂世凄楚。
那個時代的現實中國,又何嘗不是有太多甘願用一生去守望的凄美愛情?
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里,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有朱安、張幼儀等,她們無一例外是愛情中被遺忘被辜負的一方。縱然如此,她們卻至少是有名有姓常被人念及、有照片有故事為後世留存,從某種層面來說,她們似乎算是幸運的。尤其是張幼儀,在逆境中努力提升自我,最終創立事業重獲愛情。而有些女子,終其一生也只是某個男人某段情事的鋪墊,在歲月的風煙里渺茫到無跡可尋。
便如天津女子俞氏。
她是李叔同即弘一法師的原配夫人。在諸多的史料中我們知道李叔同的初戀乃津門名伶楊翠喜,知道他的青樓知己李蘋香、日本妻子福基,我們甚至知道李叔同生母王鳳玲。卻唯獨不知道他原配夫人的名字。因為他鮮少在公開場合提及。
俞氏出身於殷實的茶商之家,十九歲那年與十七歲的李叔同結為連理。她悉心侍奉婆婆,獨自照料兩個孩子。她的默默付出卻無法留住一個男人追逐自由的步伐。她不過是他生命里最熟悉的陌生人。
就像魯迅形容朱安是母親送給自己的禮物,俞氏亦是王鳳玲為李叔同親自挑選的禮物,李叔同順從母命接納下這份禮物,卻無法違心付出真愛。
當李叔同剃度為弘一法師,他說,愛是慈悲。他對俞氏並無愛意,故而也就談不上慈悲。相反,俞氏用一生的隱忍與守望,讓世人感慨:愛即慈悲。只不過,這份卑微的愛,卻被深深掩埋在歲月的塵埃里,了無蹤影。
愛的卑微,註定只能換來愛的無望。
不論時光如何流轉,世事如何變遷,一份平等而富有尊嚴的愛,始終是一個女子值得追求和擁有的。
較《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部小說及電影背景時代更早一個世紀,有一個我欣賞的女主,她在男主面前擲地有聲的一番告白,即便是放在今天,也依然當得起尋常女子的愛情宣言:
是的,她是簡·愛。她教會世間每一個女子,唯有懂得自強自愛,才有機會得到他人的欣賞與尊重,才能配得上更好的愛情。
低到塵埃里的愛,註定只會埋入塵埃。
—END—
感謝閱讀,祝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