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生電影 » 飛翔的女人電影

飛翔的女人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1-05 21:01:36

Ⅰ 胡學文的寫作與創作

胡學文的小說有著異常堅硬的質地,其對於當代鄉村兒女生存的艱難與精神的慘烈有著真實而深刻的表現。他筆下的人物大都是生活在底層的平凡的小人物,他們常被命運裹挾著跌入深淵般的低谷,但他們倔強地與灰暗絕望的命運搏鬥,哪怕頭破血流也不屈服。因此,胡學文的小說充盈著在現實、倫理、人性、命運、性格之間糾纏的極為復雜的意蘊與內涵。
胡學文的寫作以農村為主,自然要寫農民的生活和精神狀態。小說中沒有明顯的時代烙印,時代更多是隱性的。如果寫一個人的成長,這種烙印就明顯一些,如《一棵樹的生長方式》。
胡學文的小說樸素、干凈、准確,以獨特的草原風情、濃郁的生活氣息深深打動讀者。他的小說創作體現了現實風格的堅守與發展,他傾注筆力書寫當代鄉土中國的生存困境,直擊生活的痛處,持續地推進苦難的深度,直到生存的極限。
他的小說,不追逐時尚,不求領風氣之先,踏踏實實,穩穩當當地反映著壩上人們的生活,抒發著自己對生活的理想。自古以來,守得住自己是一直被稱頌的美德。如今的社會要想守住什麼實在是很難了,唯其不易,才愈顯可貴。堅守著自己的創作理念與風格的胡學文,筆下的小人物總是遠離喧囂,有著自己的生活范圍和軌跡。
他的小說是很典型的現實主義風格,但在描寫現實時,他的小說往往能達到一種近乎荒誕的色彩,這既與轉型期中國農村現實中所具有的不合理性有關,也是作者在藝術上提煉所達到效果,正因為逼近現實,小說也將現實中的荒誕性充分地表現了出來。 有朋友在評論我的某篇小說時,說過這樣的話:寫底層是胡學文的宿命。從某種意義上說或許是有道理的,但這樣的說法我並不完全認可。確實,一個作家寫什麼或喜歡寫什麼,並非作家能左右,有的當然可以,有的永遠不能。我也曾經寫過幾篇知識分子的小說,但實話說,我的情感離不開小人物,我更願意寫他們,比如農民,比如普通市民。其實,也包括知識分子。我寫過一篇創作談:《人物之小與人心之大》,我認為一個作家如何構建文學世界,傳達什麼聲音,如何傳達,與人物的性別、身份、職業、地位、能力等並無關聯,起碼沒有直接關聯。寫高官不一定就成名著,寫小人物不一定就不能卒讀。狄更斯、契訶夫作品中的許多人物小到卑微,但誰能否定狄更斯和契訶夫的成就?所以,寫小人物也好,大人物也好,取決於作家的經歷與情感,與題旨無關。如果說與題旨有關,在於從這個點進入後,能拓展多大的空間。
一個作家的寫作與他的出生地、童年生活有著極大的關系。有種說法,作家的寫作是在抒寫自己的童年。換種話說,一個作家總是有自己的領地,那個地方因為是作家最為熟悉的,因此最易爆發情感。站在那個地方,有恣肆的想像和嚴肅的思考。就如一棵樹,扎了根,才能有筆直的樹干、繁茂的枝葉。 故事一定要有創造性
好的小說一定要有一個創造性的故事,超出他人的想像。
哈代的《彼特利克夫人》。一個平民婦女愛上一個青年貴族,像是得了癔病,她把幻想當成現實,竟以為自己和丈夫生的孩子是自己和那個青年貴族生的。臨死前,她將這個「秘密」向丈夫公開了。她的丈夫開始是震怒,後來卻欣喜若狂,驕傲萬分。原來,他也極端討厭自己的資產者血統,認為它太平庸了。在他看來,貴族的血統才是高貴的。他希望貴族的血統融入自己的家族,改變自己的譜系。
哈代這樣寫,是一個創造。地位卑賤的羨慕地位顯赫的,奴才羨慕主子並想爬到主子的位置,自古以來並不稀少。在哈代生活的年代,也並不少見。可是願意自己的老婆和貴族生孩子,並且看得比親生孩子還要好的事確實難見。正是這種「難見」把人的靈魂刻畫得入木三分。
細節是成敗的關鍵
故事固然重要,但胡學文認為,細節是一篇小說成敗的關鍵。
紀錄片《風吹紅裙》:一個丈夫的死,縣官破案是靠一個偶然發現的細節,即妻子黑裙里邊的紅裙發現的。
如遲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一個女人喝酒,撒野,罵大街,罵鄉幹部,沒人敢惹,她自己什麼也不害怕,但卻特別害怕停電,最後謎底解開:礦難之後,她死去的丈夫不能安葬,只能在冰箱里「睡著」。
如荊永鳴的《大聲呼吸》:兩個進城打工的人心理上壓抑,沒有可哭的地方,最後打車到城外,只為哭一場。
故事可以編,但細節是編不出來的。一篇小說,讀過之後,可能很快就把它的內容忘卻,但某個或某幾個細節卻嵌在腦子里。細節是靠尋找,靠經驗創造的。
人物帶著故事走
小說與故事的區別在於小說要塑造人物性格,人物要帶著故事走,而不是故事帶著人物走。
文學史上,優秀的小說都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物態度是不一樣的。如看戲,收票者拒進,不同氣質和性格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ABCD四種 :堅決要進,給煙拉關系而進,央求而進,不讓進不進。
語言是小說的血液
故事的設置,情節的推進,人物的塑造都要靠語言來完成。
語言是小說的血液,是一個作家的武器,我記得兩篇作文關於「爬」這個字的運用。如:我從四十名爬到十五名。細節,一個老人把剝了皮的瓜子裝在火柴盒裡等自己的孫子,十多盒。
余華敘述一個波蘭作家寫一個煮熟了的螃蟹在逃路,沿途掉下了它的腳。這種逃跑方式讓人詫異。
余華的《活著》寫福貴把兒子有慶埋到一棵樹下,站起來要回家的時候,看了一眼那條日光下的路,這是一條他兒子每天都要走的路。余華覺得福貴剛把兒子埋了,這條路一定得寫一下,因為它就在那裡,他可能走不穩。余華想了很久,想出一個比喻:日光照在那條路上,像撒滿了鹽。
歌德曾言,藝術的真正生命在於對個別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所以,優秀的作者總是善於尋找別人看不見的東西。用距離來比喻,那就是不僅要有難度,還有別致。 故鄉的土地在作家的心裡有著特殊的位置。這里的一抹夕陽、一縷炊煙,抑或是快樂的回憶和痛苦的瞬間,都會成為作家的精神滋養和人生體味。「張垣這塊土壤豐厚、奇異,寫作時間愈久就愈發現她的珍貴。」省作協副主席、市作協主席、著名作家胡學文與記者談及他的文學創作時,對故土充滿了感情。
1967年,胡學文出生在有著遼闊草原、淳樸民風和邊塞情調的沽源縣。他考入張北師范讀書,再入河北師范中文系學習,後回到沽源老家任教。在二十歲出頭的時候,胡學文開始了帶給他無數榮譽的文學創作。
「最初創作時,我總是把小說背景放在清末民初,也寫當代,但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多數在別人的地里刨食。」胡學文這樣介紹自己創作初期的狀況。
胡學文的創作在繼續,同時他也不斷地吸收文學營養。法國18世紀著名史學家及文藝批評家丹納在《藝術哲學》的一段話讓胡學文深受啟發。丹納寫道:「我們隔了幾個世紀,只聽到藝術家的聲音,但在傳到我們耳邊來的響亮的聲音之下,還能辨出群眾的復雜而無窮無盡的歌聲,在藝術家四周齊聲合唱。只因為有了這片和聲,藝術家才成其偉大。」
「一個人永遠忘不了的是什麼?經歷不同,答案各異。但有些是共同的:童年、母親、土地。」漸漸地,胡學文有了這樣的生活感悟。童年快樂,母親慈愛,土地影響性格。也就是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感受在胡學文的心中日漸清晰,並迸發出奇異的光彩。在這之後,胡學文將自己的目光投向張垣熱土:在心靈飛翔過的天空,在體味和思考過生命意義的老屋,生活的記憶從未有過的真摯而清晰。地域特色十分濃郁的小說《天外的歌聲》、《秋風絕唱》、《極地胭脂》、《一棵樹的生長方式》等相繼問世,被評論家貼上了草原文化的標簽。亦如文壇許多著名作家所獨有的「自留地」:沈從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周大新的豫西南等等。

「我倒覺得,什麼標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土壤。」胡學文如是說。
在明確了寫作方向後,胡學文創作了一批地域文化特徵鮮明的小說。與此同時,胡學文對於文學創作也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他認識到,地域並不是隔絕、孤立的,它有著超越時空的共性。優秀的作品經年流傳,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人,是因為它們都有著對美好和善良的崇尚,對冷酷和自私的摒棄。環境異,情感同。胡學文在創作中開始有意識地淡化地域特徵,而更多地尋找人類的共性。
胡學文的小說作品以穩定的質量贏得了文學界的廣泛認可,形成自己較為獨特的創作風格。《婚姻穴位》、《私人檔案》、《命案高懸》、《背叛》、《逆水而行》等多部小說發表在《十月》、《人民文學》、《當代》、《中國作家》等國內一流的、重要的文學雜志上,並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中篇小說選刊》、《新華文摘》、《中華文學選刊》、《作家文摘》等轉載。其中的優秀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獲獎,多個作品還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在文壇的影響力日益擴大。
紮根於家鄉堅實的土壤,以家鄉獨有的生活為創作素材,使得胡學文的小說空間充盈著無限的張力,勃發著「所有人心靈的內在需要」。其作品中對人性的懇切思考、對生活細膩扎實的觀察體驗,營造出的溫暖的氣氛,較強的表現力和生動傳神的語言品質,無不讓讀者深切地感受到他現實主義寫作風格的靈動與張揚。
胡學文在文學創作上取得的優異成績,得到國內著名文學評論家吳秉傑、范詠戈、李敬澤、馮敏、陳東捷、陳福民、秦萬里等的一致肯定和期待。他們在河北省作協和《小說選刊》分別為胡學文舉辦的作品研討會上,給予胡學文的小說創作一致的肯定和期待。稱「胡學文是一個勤奮而有良知的作家,他的小說記錄了時代的變遷,為文壇營造了一處特殊的風景。」「胡學文是帶著血性與悲憫情懷的年輕作家。」「張家口為當代中國貢獻了一個很重要的作家———胡學文。他是這個城市帶有符號性質的人物。」「胡學文作品的字里行間顯現出了中國氣派和中國經歷。」
2005年年初,時任中國作協副主席、省作協主席的鐵凝用「扎實的生活,誠實的寫作」概括了胡學文所具有的文學品質。 在後面的近十年間,胡學文直面現實和生活,默默地在自己熟悉的土地耕耘,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學土壤。這個時期,他開始有意識地淡化地域特徵,更多地尋找人類的共性。作品沉重厚實,繁復多變,搖曳多姿。無論在現實關懷、情感深度,還是敘事上,都呈現出大家風范,用作品確立了自己在當下中國文壇的地位,贏得了文學界的廣泛認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 《小說選刊》副主編馮敏曾評價,胡學文是一個很有現實感的作家,現實感對於小說來講至關重要。小說逐漸失去讀者,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說正在遠離現實,鮮有對時代的把握與反映。90年代以來的時代變化,讓作家們普遍感到了困惑,於是很多人選擇退縮回鄉土文學的傳統里去。而胡學文是一個忠實於自己眼睛和感受的作家,也是敢於直面現實的作家,他的小說記錄了鄉土社會的詩意的崩潰。
作家陳沖曾評說,胡學文是位高產作家,他的小說質量也很整齊,素材多取自現實生活,涉及的領域也很廣,當下性很強。作為一個小說家,他的生活資源很豐富很會講故事。 《文藝報》主編范詠戈曾評論,今天的小說界,「慾望寫作」和「小資寫作」正大行其道,他們自然構成對小說的召喚。而我們也不能不看到,「底層寫作」也是一種召喚。胡學文正是一位被「底層寫作」召喚到小說中來的作家。我看到的他的中篇小說集《婚姻穴位》中的五個中篇,是他「底層寫作」的一個橫截面,這個橫截面所顯示的,是作家對大地人間災難的專注目光,對抗爭命運的底層人物的精神關懷,這些小說裡面充滿著發現。除了發現城市燈紅酒綠或者鄉村牧歌炊煙下的泣血故事,能發現新富人群或者小康人家之外的邊緣部落,最重要的發現是在極度低下的生存環境中,發現了人物的精神生長方式。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副研究員陳福民曾說:胡學文這些年的小說創作,真實反映了中國農村的變異。這些作品,絕大部分都取自他所熟知的壩上草原底層人民的艱辛生活,但是與那些打起旗幟處處誇飾的「底層秀」不同,胡學文的小說深深紮根於這個時代的要害之處,他所著力要表達的是人的無奈、無助於軟弱。面對生活——日子的蠻橫、粗暴,面對著被日子所消磨所磨損所強暴的人性,胡學文所能做的,就是讓這日子呈現並且推進著自己的邏輯。在平靜地呈現著生活——日子對於人性的損毀強暴的同時,胡學文則以一種堅韌平實的道德激情與那種撕裂感無力感相搏。從來沒有喪失人性的信念。
鐵凝曾說過,胡學文的小說中寫到了抗爭的激情與快感,如《飛翔的女人》中的荷子與《一棵樹的生長方式》中的姚洞洞,他們在對命運和境遇抗爭的過程中,最後竟然抗爭本身逐漸失去了它的目的意義,而成為了主人公們的生活方式。也許是他們在抗爭中體會到了快感的激情?《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小玉,《誰是誰的敵人》中的黃周等,面對苦難和磨礪,他們往往體現出一種不甘的近乎歇斯底里的刨根問底。胡學文的小說,主要依靠情節和人物的行為來推進他的敘述。而他的小說語言是利落的,少用排比長句,不拖泥帶水。我在這里想要提醒胡學文的是,他的某幾篇小說,使用了重復的情節,對於一個優秀的小說家來說,這在小說裡面恐怕是不能允許的。

Ⅱ 胡學文的作品所達高度

《極地胭脂》獲《中國作家》大紅鷹杯佳作獎
《秋風絕唱》獲《長江文藝》2000年度方圓文學獎、河北作協2000年度優秀作品獎、河北省第九屆文藝振興獎
《飛翔的女人》獲2002年河北作協十佳作品獎,河北省第十屆文藝振興獎
《麥子的蓋頭》 獲河北作協2004年十佳作品獎
《命案高懸》獲 河北作協2006年度優秀作品獎 ,《中篇小說選刊》2006——2007年度優秀小說獎 ,2006——2007年度《小說選刊》「全國讀者最喜愛的小說獎」, 《小說月報》第十二屆百花獎

《淋濕的翅膀》獲《小說選刊》首屆中國小說雙年獎 ,《十月》福星惠譽杯文學獎
《裝在瓦罐里的聲音》獲得《中國作家》2007年首屆鄂爾多斯文學獎
《逆水而行》獲 2008—2009年度《中篇小說選刊》 優秀中篇小說獎 ,《小說月報》第十三屆百花獎
《柳絮》 第二屆《紅岩》文學中篇小說獎
《像水一樣柔軟》獲《小說月報》第十四屆百花獎
《隱匿者》獲首屆「全國青年產業工人文學大獎」
《從正午開始的黃昏》獲《小說月報》第十五屆百花獎
《從正午開始的黃昏》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
長篇小說《紅月亮》獲第二屆魯彥周文學獎 胡學文的小說不斷地被改編成大銀幕作品,語言文字上呈現出的獨特風格,特別是作品表達的對人的深度關懷、對生存的嚴肅思考成為影視導演捕捉的「目標」。
《極地胭脂》被改編為電影《極地彩虹》、《飛翔的女人》被改編為同名電影、 《向陽坡》被改編為電影《向陽坡傳說》 。
小說《婚姻穴位》被馮鞏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搬上大銀幕,主演馮鞏因此片獲得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獎。

小說《大風起兮》被改編為范偉、馬伊琍主演電影《跟蹤孔令學》 ,為第三屆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閉幕影片。 范偉憑借本片贏得第三屆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馬伊琍憑借本片贏得優秀女配角獎。
小說《奔跑的月光》被改編為陳建斌主演電影《一個勺子》 ,在第51屆台灣金馬獎頒獎禮上獲得最佳新導演、最佳男主角的獎項。
小說《私人檔案》被改編為22集電視劇《左偉與杜葉的婚姻生活》,由吳剛、劉蓓主演。

Ⅲ 拐賣婦女的電影有哪些

Human Trafficking
人口販賣
非常好看的電影,值得去看。

Ⅳ 作家胡學文的影視作品有哪些

《奔跑的月光》改編電影《一個勺子》
導演:陳建斌
主演:陳建斌蔣勤勤王學兵金世佳
第51屆金馬獎五項提名
第51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
第51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婚姻穴位》改編電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導演:馮鞏
主演:馮鞏徐帆
第十二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喜劇片獎
第十二屆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獎

《大風起兮》改編電影《跟蹤孔令學》
導演:張驍
主演:范偉孫寧馬伊俐

《飛翔的女人》改編電影《飛翔的女人》
導演:於向遠
主演:徐青林柯

《極地胭脂》改編電影《極地彩虹》
導演:寧敬武
主演:劉琳李濱

《向陽坡》改編電影《向陽坡傳說》
導演:金舸
主演:王景春吳嵐
第36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世界電影關注單元展映展片
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展映
第9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展映

《私人檔案》改編20集電視劇《左偉和杜葉的婚姻生活》
導演:保平
主演:劉蓓吳剛
《逆水而行》改編電影《逆水而行》
導演:張冀平
主演:姜文藝張雨提

Ⅳ 為什麼m1905電影網沒有CCTV6電影頻道播放的電影《飛翔的女人》

認真找

Ⅵ 一部拐賣的電影

《空中危機》

英文片名:Flightplan

PS:在飛機上,一個小女孩不見了,女孩的媽媽問遍了飛機上的每一個人,都說沒見過小女孩。她一遍又一遍的找,大家都認為她精神有問題。其實她的女兒是被總和她說話的一位男士還有一個空姐聯合綁票了,他們把小女孩藏了起來。最後這位偉大的母親找到了自己的女兒。

劇情大意:
故事發生在三萬七千英尺高空的飛機上,朱迪作為母親碰上了最糟糕的噩夢,她那6歲的女兒在搭上從柏林回美國的飛機後,忽然失去蹤影,但是沒有人願意承認他的女兒真的搭上那班飛機,她將如何在3萬7千英呎的高空中,找到他的女兒……

網路:http://ke..com/view/294626.htm

視頻: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557376.html
(英文中字的、國語發音的都有)

PS:前段時間CCTV-6播的

Ⅶ 中篇小說的標志性表現

在中國現當代小說史上,小說家族晚生文體的中篇小說創作曾長期發展緩慢,直到新時期才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三十年來的中篇小說整體創作還呈現出一枝獨秀的穩健。全國首屆中篇小說評獎是新時期中篇小說的首次權威性評獎,以後三屆全國中篇小說評獎和時隔十年後啟動的魯迅文學獎,不少獲獎中篇小說也都成為不可忽視的 名作。《紅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不少由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在國際電影節頻頻獲獎,也能說明原作質地。作為一種小說文體的運用,中國中篇小說三十年的收獲,也是對當今世界文學的貢獻。中篇小說創作整體成功有多種原因,其中有幾種標志性表現。 現實主義創作當然涉及各種文體,但中篇小說的張揚現實主義則具有突出的群體性和持續性。近三十年文學發展的各個階段,中篇小說創作都體現了關注現實、憂患意識、批判精神和思想探索的特徵。如在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的演變中,出現了《天雲山傳奇》、《犯人李銅鍾的故事》、《大牆下的紅玉蘭》、《風淚眼》、《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遠村》、《北方的河》、《赤橙黃綠青藍紫》、《臘月·正月》、《禍起蕭牆》、《人生》、《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少將》、《飛天》和《桑樹坪紀事》等眾多影響廣泛的現實主義作品。尋根文學和新歷史主義文學,如《爸爸爸》、《女女女》、《靈旗》、《紅高粱》、《妻妾成群》、《日祭》、《大捷》、《國殤》、《溫故一九四二》和《預謀殺人》等,雖然是回眸歷史和傳統文化,但反思傳統文化和探求歷史真相同樣體現了現實主義美學品格。尤其代表作幾乎都是中篇小說的新寫實文學,如《新兵連》、《單位》、《一地雞毛》、《不談愛情》、《風景》、《白渦》、《紙床》、《單身貴族》、《特別提款權》、《瑤溝人的夢》、《灰色迷惘》、《廠醫梅芳》等,更是以冷峻的寫實化張揚了現實主義。而《方舟》、《小城之戀》、《荒山之戀》、《錦綉谷之戀》、《麥秸垛》和《棉花垛》等女性文本,則顯示了女性文學在不同階段的思想演進。被稱為「個人化寫作」的20世紀90年代,寫實主義的當下審視在中篇小說依然比比皆是,而且表現了題材多樣和主題多元的寬廣視野。如有《山裡的花兒》、《向上的台階》、《鎮長之死》、《白棉花》、《道場》、《父親是個兵》、《赫爾辛基的逃亡》、《今夕何夕》、《夜郎西》、《鉗工王》和《翅膀硬了》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紀這些年,中篇小說的現實關注不僅一如既往且更為理性和深刻。眾多作品直面了物質主義、道德裂變等突出問題,對弱勢群體和民生疾苦還給予了特別關注。如有《老師本是老實人》、《釣魚過程》、《貪污指南》、《救災記》、《民選》、《沉默權》、《北京候鳥》、《傻女香香》、《阿謠》、《奔跑的火光》和《霓虹》等等。而《誰家有女初長成》、《生活秀》、《玉米》、《壞分子張守信和李朴》、《飛翔的女人》、《歇馬山莊的兩個女人》、《合同婚姻》和《不過是垃圾》等,也從不同角度描述了中國當代社會復雜多變的生存景觀和精神狀況。中篇小說創作的張揚現實主義,也使自己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藝術活力。 回顧中篇小說三十年,雖然階段性發展中存在種種思想局限,不少價值評判也並非一概具有真理性,但眾多作品還是顯示了較厚實的思想文化含量,給讀者以諸多啟示和思考。
我們必須歷史地看待思想文化的時代意義。即應該聯系時代狀況來檢測其思考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深刻和是否具有探索意識。如《人到中年》的陸文婷形象的完美無疑有些概念化,但確實反映了當時中年知識分子的生存尷尬,所以引起眾多讀者的強烈共鳴。又如《人生》,雖然懷有濃厚的傳統鄉土意識,但畢竟揭示了城鄉差別和道德沖突的重要社會問題,所以引起廣泛爭論。而《天雲山傳奇》、《犯人李銅鍾的故事》、《大牆下的紅玉蘭》、《風淚眼》、《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高山下的花環》和《飛天》等,無論是反思歷史還是直面現實,在當時都有突破思想禁忌的時代意義,也是極需思想勇氣的創作。
思想文化含量還體現在描述現實時,能透視現實背後的歷史、文化和人性的關聯。這種深層開掘當然更為重要。如《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遠村》、《臘月·正月》、《桑樹坪紀事》、《風景》、《一地雞毛》、《不談愛情》、《白渦》、《向上的台階》和《鎮長之死》等名作,都是以深層開掘引人注目。這方面農村題材創作表現得格外突出。如《瑤溝人的夢》、《黃坡秋景》、《扶貧》、《太陽黑子》等,就描述了官本位思想和小農意識在當今農村的積重難返,並揭示了「扶富不扶貧」的新問題。梁曉聲的《民選》和《沉默權》,陳世旭《救災記》和孫春平的《鵬翼徘徊》,描述的當下生活和人物更是讓人震驚。徐鎖榮的《借種》、劉慶邦的《神木》、胡學文的《飛翔的女人》和錦路的《弟弟》,都是經由現實畫面而透視相關社會根源和文化心理。這類深層開掘可謂不勝枚舉。
思想文化含量的厚實在某些流派創作中體現得更為普遍。如尋根小說《爸爸爸》、《女女女》、《小鮑庄》和《棋王》,如地域文化小說《那五》、《尋找「畫兒韓」》,如新歷史小說《靈旗》、《紅高粱》、《妻妾成群》、《伏羲伏羲》、《預謀殺人》、《黑風景》和《棺材鋪》,如女性文學《小城之戀》、《荒山之戀》、《錦綉谷之戀》、《麥秸垛》和《棉花垛》,它們就是意在開掘文化積淀、傳統道德和歷史塵封的本質與真相。有些選材和敘事都較特別的作品也值得關注。如陳應松的神農架系列《松鴉為什麼鳴叫》、《望糧山》、《馬嘶嶺血案》和《太平狗》等,這組帶有魔幻現實主義特徵的作品,在象徵和經驗的融合中揭示了諸多文化與人性的關聯。阿來《遙遠的溫泉》也屬於以特殊方式切入當下生活的頗有思想含量的作品。喬葉的《打火機》則深入到人性和潛意識中,這種解剖人性和追問靈魂的創作,可謂既獨特又深刻。 長篇小說始終是文學市場的寵兒。在很多城市的暢銷書排行榜上,經常可以看到長篇小說赫然在目。不管它們離經典有多大距離,不管人們怎樣批評其炒作現象,很多長篇小說都被媒體廣泛宣傳過,由此造成的暢銷者也確實不少,甚至有未見其面而先聞其聲的沸沸揚揚。我們當然不能否認文學市場化推動文學發展的積極意義,但嘩眾取寵的炒作現象也確實值得注意。
而對中篇小說來說,則很難具有這一等的市場效應和媒體青睞。在文學出版和媒體關注越來越市場化後,中篇小說的流行程度便受到明顯影響。除非是年度精品選、獲獎作品集或少數名家集子,中篇小說通常難以單行本面世,絕大多數只能在文學期刊出現。即使「精選全國優秀中篇」的《中篇小說選刊》和經常選載中篇小說的《小說月報》、《小說選刊》的發行量還算不錯,曾推出不少優秀中篇小說的《收獲》、《鍾山》、《當代》、《十月》、《人民文學》和《上海文學》等文學名刊還擁有較多讀者,但發行量還是遠遠趕不上通俗時尚類讀物。中篇小說創作整體被認可,主要來自評論界和熱衷文學的讀者的首肯。盡管這種接受效應或許有些過於文學化或說職業化,但必須看到這也恰恰體現了純文學的特徵和收獲。
這種特徵和收獲對文學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事實上,發表園地和接受效應的文學化,難有市場效應和媒體關注的客觀狀況,也促使中篇小說作者在尊重文學規律、追求審美價值和探索敘事藝術方面更為專注和努力。我們前面例舉的以及大量未論述到的作品,都能夠證明中篇小說這種回歸文學自身的情況。中篇小說創作步履的整體穩健當然也與此密切相關。我是以為在文學走向市場化以後,中篇小說的整體創作質量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反而有所提高。如這些年來中篇小說不僅成為純文學期刊的重頭戲,而且上檔次的成熟作品相當多。
肯定中篇小說三十年的穩健發展,當然也要看到其問題和不足。如跟蹤時代的過程中,中篇小說創作同樣存在心態急切和視野局限問題。有些作者對中篇文體特徵也注意不夠:如把中篇寫成小長篇,必然處處注水;或將短篇內容拉成中篇,導致結構鬆散水分較多。這種「文體錯位」既破壞了中篇小說的文體美感,也無法很好地表達內容。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42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09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05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2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7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3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8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24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