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生電影 » 電影危險的女人1985

電影危險的女人1985

發布時間: 2022-10-31 00:10:14

⑴ 阿加莎克里斯蒂都有哪些作品拍成了電影

作品改編電影
《The Passing of Mr. Quin》(《神秘的奎恩先生》) ——1928年/英國
《Die Abenteuer G.m.b.H. (Adventurers Inc.) 》(暗藏殺機)—1929年/德國
《Alibi》(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 1931年/英國
《Black Coffee》(黑咖啡)——1931年/英法
《Le Coffret de laq》(黑咖啡)——1932年/法國
《Lord Edgware Dies》(人性記錄)——1934年/英國
《Love From a Stranger》(菲洛梅爾山莊--收於《金色的機遇》)——1937年/英國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無人生還)——1945年/美國
《Love From a Stranger》(菲洛梅爾山莊--收於《金色的機遇》)——1947年/美國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原告的證人--收於《死亡之犬》)——1957/美
《The Spider's Web》(蛛網)——1960年/英國
《Murder She Said》(命案目睹記)——1961年/英國
《Murder at the Gallop》(葬禮之後--其中主角波洛被改為馬普爾小姐)—1963/英
《Murder Most Foul》(清潔女工之死--其中主角波洛被改為馬普爾小姐)--1964/英
《Ten Little Indians》(無人生還)——1965年/英國
《The Alphabet Murders》(ABC謀殺案)——1965年/英國
《Gumnaam》(無人生還)——1965年/印度
《Endless Night》(長夜)——1972年/英國
《Dhund》(不速之客)——1973年/印度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年/英國
《Ein Unbekannter rechnet ab /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 Ten Little Indians / Diez negritos / ...e poi non ne rimase nessuno / Dix petits nègres / Zehn kleine Negerlein》 (無人生還) ——1974年/法西德意合拍
《Death on the Nile》(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年/英法德合拍
《The Mirror Crack'd》(遲來的報復)——1980/英國
《Тайна чёрных дроздов(Tayna chyornykh drozdov)》(黑麥奇案)——1983年/前蘇聯
《Ordeal by Innocence》(奉命謀殺)——1984年/英國
《Ten Little Maidens》(無人生還)——1985年/美國
《危険な女たち(Kiken na Onnatachi危險的女人)》(空幻之屋)——1985年/日本
《Desyat negrityat》(無人生還)——1987年/前蘇聯
《Appointment with Death》(死亡約會)——1988年/英美、以色列合拍
《Ten Little Indians》(無人生還)——1989年/英國
《Загадка Эндхауза(Zagadka Endhauza)》(懸崖山莊奇案)—1989/前蘇聯
《Suspicions》(無人生還)——1995年/美國
《Shubho Mahurat》(遲來的報復)——2003年/印度
《Mon petit doigt m'a dit》(煦陽嶺的疑雲)——2005年/法國
《L'Heure zéro》(走向決定性的時刻)——2007年/法國
《Le Grand alibi》(空幻之屋)——2008年/法國
《Le Crime est notre affaire》(命案目睹記--主角馬普爾小姐被改為湯米和塔蓬絲)——2008年/法國
《Miss Oliver a filé à l'anglaise》(白馬酒店)——2009年/法國

太多了。。。直接去視頻網站搜吧。。

⑵ 改編自阿加莎克里斯底推理小說的影片是什麼

Die Abenteuer, G.m.b.H.(1928)
導演:Fred Sauer
演員:Carlo Aldini(湯米?貝德福德),Eve Gray(杜本斯?貝德福德)
令人值得記住的是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第一次被搬上銀幕。在這個案子中,主要素材來自湯米和杜本斯系列小說《秘密敵手》(1922)。標題翻譯出來的意思就是「冒險公司」,這是貝德福德夫婦為了調查案件成立的一家很有趣的公司。

Alibi(不在場證明,1931)
導演:Leslie S.Hiscott
演員:Austin Trevor(波洛),Harvey Braban(戴維斯探長),Franklin Dayall(羅傑?埃克洛伊德),J.H.Roberts(謝潑德醫生)
第一部公開發行的克里斯蒂有聲電影,「不在場證明」基於1928年的舞台劇「不在場證明」(這是改編自1926年克里斯蒂的小說《羅傑疑案》)。導演Leslie Hiscott也是「The Passing of Mr. Quinn」(1928)的編劇。這部電影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Austin Trevor扮演了赫爾克里?波洛,這是Trevor三次扮演比利時偵探的第一次。評論者指出Trevor扮演這位偵探有點顯得太年輕了,最不應該的就是他扮演的波洛沒有那傳說中的小鬍子。

The Alphabet Murder(字母謀殺案,1966)
導演:Frank Tashlin
演員:Tony Randall(波洛), Robert Morley(海斯廷斯), Anita Ekberg(Amanda Beatrice Cross), Maurice Denham(賈普), Guy Rolfe(Duncan Doncaster), Sheila Allen(Lady Diane), James Villiers(Franklin), Julian Glover(Don Fortune), Grazina Frame(Betty Barnard), Austin Trevor(Judson)
一部鋪張的MGM電影,某些地方過於的滑稽化(尤其是出現緊張環節的地方,而這些在原著中佔了主要的地位),其中對於這位比利時偵探開玩笑的做法簡直是一種褻瀆。劇本中的滿是紅緋魚、插科打諢、瘋狂的追捕、乏味的台詞——波洛在調查犯罪現場並注意到兇手留下的各種各樣的線索時的對白。
Teny Radall扮演的波洛強調了他的怪癖,他的外表富於好奇心,但是與波洛的特點還有一定的差距。總之,電影使人失望是因為沒有忠於原著。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扮演過馬普爾小姐的Margaret Rutherford(這部影片的編劇也為MGM的Rutherford扮演的馬普爾小姐系列電影寫過劇本)。
電影史學家稱「字母謀殺案」最初並不是Teny Radall的電影。實際上,根據Philip Jenkinson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電影》(收錄於《Agatha Christie: First Lady of Crime》,1977)中稱,最初的版本,就叫「ABC謀殺案」,由Zero Mostel扮演波洛。因為沒有嚴格按照小說改編,而且包含了令人十分吃驚的波洛的卧室戲(bedroom scene),最後被克里斯蒂女爵士否定了。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無人生還,1945)
導演:Rene Clair
演員:Walter Huston(Dr.Armstrong), Barry Fitzgerald(Judge Quincannon[法官的名字變了]), Louis Hayward(Philip Lombard), Roland Young(Detective Blore), June Duprez(Vera Claythorne), C.Aubrey Smith(General Sir John Mandrake[將軍名字變了]), Judith Anderson(Emily Brent), Mischa Auer(Prince Nikki Starloff[原著的安東尼?詹姆斯?馬斯頓?]), Richard Haydn(Rogers,管家), Queenie Leonard(Mrs.Rogers)
一般認為是早期克里斯蒂偵探小說改編電影中最好的一部,「無人生還」基於小說《十個小黑人》(1939)。由20世紀福克斯出品,編劇是Rene Clair和Dudley Nichols,布景是Ernest Ferge,服裝是Rene Hubert。
時髦的風格,快速的節奏,以及懸疑色彩,甚至對於那些此前看過這部電影或者對原著很熟悉的人來說,「無人生還」把握住了印第安島可怕的氣氛和客人們絕望的感受,他們認識到他們同病相憐,被人下了套,面對著一個冷酷無情的兇手。
影片的結尾被Rene Clair故意改掉了,不同於原著而是變為克里斯蒂1943年舞台劇的結尾。作者想把小說無情的結尾變得令人高興些,浪漫化,以滿足觀眾,而且對於讀過小說的讀者也更為吃驚。結局——那是根據Steptimus Winner1868年的童謠「十個小印第安人」——基於同樣原因被Clair改動了。評論者指出盡管Clair違背了原著結尾的主旨和樣式,但是克里斯蒂自己已經在此前她根據小說改編的舞台劇里就變更了原來的故事。

Appointment with Death(死亡約會,1988)
導演:Michael Winner
演員:Peter Ustinov(波洛), Piper Laurie(Emily Boynton), Nicholas Guest(Lennox Boynton), Carrie Fisher(Nadine Boynton), John Terlesky(Raymond Boynton), Valerie Richards(Carol Boynton), Amber Bezer(Ginevra Boynton), David Soul(Jefferson Cope), Jenny Seagrove(Dr.Sarah King), Lauren Bacall(Lady Westholme), John Girelgud(Colonel Carbury)
最後一部波洛題材的寬銀幕電影(此後以波洛為題材的影像化作品均為電視片),「死亡約會」是Peter Ustinov扮演偉大的比利時人的第三部電影,包括電視片的話就是第六部。Anthony Shaffer是電影的編劇,這部原著小說的電影版描述了一樁精心策劃的謀殺,女暴君般的Boynton夫人被殺了。Shaffer也是「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和「陽光下的罪惡」(1982)的編劇,盡管他最知名的作品的堪稱傑作的「偵探」(Sleuth)。
「死亡約會」票房上令人失望,盡管擁有了一切成功的必要因素,包括異國情調的場景,華麗的服裝和布景,以及明星陣容。不幸的是,差勁的導演和剪輯沒有把這些元素整合好,與之前Ustinov扮演的波洛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和「陽光下的罪惡」比起來顯得蒼白無力。
與「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不同,「東」極其忠實原著人物,令人感到反常的是「死亡約會」的表演有時莫名其妙,被一部平庸的劇本羈絆住了。Ustinov在幾部電影和電視片中有上佳表現之後對波洛的角色樂此不疲,並將自身的特性帶到波洛的角色中。他扮演的波洛比其他的波洛(尤其是Albert Finney)更加小心翼翼。兩個值得注意的演員名字是Lauren Bacall和John Gielgud爵士;他們同樣出現在「東方快車謀殺案」中。

Black Coffee(黑咖啡,1931)
導演:Leslie S.Hiscott
演員:Austin Trevor(波洛), Adrianne Allen, Richard Cooper(黑斯廷斯), Melville Cooper(賈普), C.V.France
克里斯蒂同名舞台劇(1930年首次在倫敦公演)的電影版,由Twickenhanm電影公司出品。「黑咖啡」值得注意的是Trevor Austin再次扮演赫爾克里?波洛(他此前在「不在場證明」中扮演過波洛),因為Trevor的外表與書中描述的波洛形象相去甚遠,故而表演受到很大制約。總之,觀眾不會忘記波洛的小鬍子。導演Leslie Hiscott參與了多部影片,包括「The Passing of Mr. Quin」(1928)、「不在場證明」(1931)和「埃奇韋爾爵士之死」(1934)。

Death on the Nile(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
導演:John Guillermin
演員:Peter Ustinov(波洛), Mia Farrow(Jacqueline De Bellefort), Lois Chiles(Linnet Ridgeway), Simon MacCorkindale(Simon Doyle), Bette Davis(Mrs.Van Schuyler), Maggie Smith(Miss Bowers), Olivia Hussey(Rosalie Otterbourne), Jane Birkin(Louise Bourget), David Niven(Colonel Rice), Angela Lansbury(Salome Otterbourne), Jack Warden(Dr.Bessner), George Kennedy(Andrew Pennington)
在「東方快車謀殺案」大獲成功,獲得奧斯卡獎之後,EMI-Paramount公司期望再將克里斯蒂的偵探小說搬上銀幕。於是「尼羅河上的慘案」根據1937年同名小說由Anthony Shaffer改編成電影,他也是電影「陽光下的罪惡」(1982)和「死亡約會」(1988)的編劇。和「東方快車謀殺案」一樣「尼羅河上的慘案」也是明星陣容——不過沒有前者陣容強大——華麗的場地(1920年代的埃及)以及華美的服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服裝由Mia Farrow和Angela Lansbury兩位頂級縫紉大師製作。Lansbury的服裝(諸如莎樂美?奧特伯恩作為一個醺酒者、崇尚性慾的作家的特點)極好的突出了那個已經過去了的時代的特點。
「尼羅河上的慘案」也得益於整體演員的表演,包括Bette Davies,值得信賴的Maggie Smith,Davie Niven,和扮演聰明的傑奎琳?德?貝爾福德的Mia Farrow。Peter Ustinov第一次扮演赫爾克里?波洛,追隨著Albert Finney的鞋子(和小鬍子)。
Ustinov在「尼羅河上的慘案」之後在電影和電視片中出演了5次波洛:「陽光下的罪惡」(1982);「人性紀錄」(1985);「古宅迷蹤」(1986);「三幕悲劇」(1986);和「死亡約會」(1988)。盡管「尼羅河上的慘案」在票房上不如「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那麼好,但是也足夠媲美另一部EMI出品的克里斯蒂改編電影——「遲來的報復」,Angela Lansbury扮演馬普爾小姐。

Desyat negrityat(1987)
導演:Stanislav Govorukhin
演員:Vladimir Zeldin, Tatyana Drubich, Alexander Kaidanovsky, Alexei Zharkov, Anatoli Romashin, Lyudmila Maxakova, Mikhail Gluzsky, Alexei Zolotnitsky, Irina Tereschenko, Alexander Ablov
一部前蘇聯電影,根據《無人生還》改編,由Odessa(敖德薩,俄羅斯歐洲部分西南部城市,在黑海中的敖德薩海灣)電影公司出品。這部電影在西方完全陌生,系由導演Stanislav Govorukhin根據原著小說改編(這個說法和Delicious Death網站不同,網站上稱編劇是Gennadi Engstrem)。

Endless Night(長夜,1971)
導演:Sidney Gilliat
演員:Hayley Mills(Ellie), Hywel Bennett(Michael), Britt Ekland(Greta), Per Oscarsson(Santonix), George Sanders(Lippincott)
United Artists出品,改編自克里斯蒂1967年同名浪漫偵探小說,「長夜」在英國的表現令人失望,甚至沒有在美國的影院公映。對這部克里斯蒂喜歡的小說來說真是差勁的命運。和其他改編作品相比,「長夜」被批評最多的地方就是毫無活力、節奏出奇的緩慢。英國評論家殘酷的說,這部電影會很快被忘記,現在它只是極其罕見的會出現在午夜的電視片或者影碟中。

Evil under the Sun(陽光下的罪惡,1982)
導演:Guy Hamilton
演員:Peter Ustinov(波洛), Diana Rigg(Arlena Marshall), Roddy McDowall(Rex Brewster), Maggie Smith(Daphne Castle), Jane Birkin(Christine Redfern), Colin Blakely(Sir Horace Blatt), Nicholas Clay(Patrick Redfern), Sylvia Miles(Myra Gardener), James Mason(Odell Gardener), Dennis Quilley(Captain Marshall)
第四部有EMI改編自克里斯蒂作品的寬銀幕電影(繼「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和「遲來的報復」,1980之後),「陽光下的罪惡」基於1941年的同名小說。盡管之前三部電影都相當忠實於原著,但是這部電影把地點從德文郡海岸萊瑟庫姆灣走私者之島的快樂羅傑旅館變成了更具異國情調的地中海小島。
和上一部EMI出品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一樣,「陽光下的罪惡」之所以成功有兩個原因:影片質量以及全明星陣容。時髦和奢侈的服飾使得影片在細節上令人賞心悅目。「陽光下的罪惡」在某些對話方面處理不錯,尤其是兩位前舞台演員阿琳娜?馬歇爾和達芙尼?卡斯爾之間的針鋒相對的對話(惡毒的挖苦和虛偽的奉承),分別由Diana Rigg和Maggie Smith扮演。在小說中,人人有殺死阿琳娜?馬歇爾的理由,演員們也將人物表演的淋漓盡致,似乎其中任何一個都無疑是嫌疑犯。特別是Jane Brikin(她也出現在「尼羅河上的慘案」里)扮演無助的、默默忍受著的克里斯丁娜?雷德福。影片結尾,她跑下階梯的情景令人難忘也出乎意料。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Colin Blakely和Denis Quilley的出演,他們都出現在此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里。
這是Peter Ustinov第二次扮演赫爾克里?波洛,看起來有些搞笑,將波洛帶入一個新的銀幕巔峰,甚至表演了一個魔術。在影片的高潮處,兇手大打出手:波洛被揍了鼻子。

危険な女たち(危險的女人,1985)
導演:野村芳太郎
出演:石坂浩二,大竹しのぶ,池上季実子,和由布子,藤真利子,小沢栄太郎,北林谷栄,寺尾聡,三田村邦彥
一部日本電影,改編自原著小說《空幻之屋》,這部「危險的女人」在日本以外完全陌生。編劇為竹內銃一郎和古田求。由日本松竹映畫出品。

Lord Edgware Die(埃奇韋爾爵士之死,1934)
導演:Henry Edwards
演員:Austin Trevor(波洛), Jane Carr, Richard Cooper, John Turnbull
改編自克里斯蒂的小說《人性記錄》(Lord Edgware Die,1934),由Real Art電影公司攝制,Julius Hagen製片(他此前也曾為幾部波洛影片效力,如「The Passing of Mr. Quin」,1928和「不在場證明」,1931。這部電影是Austin Trevor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扮演赫爾克里?波洛,再一次沒有裝上波洛著名的小鬍子——這已成為評論者屢次批評的素材。

Love from a Stranger(陌生人的愛,1937)
導演:Rowland V.Lee
演員:Ann Harding(Carol Howard), Basil Rathbone(Gerald Lovell), Binnie Hale(Kate Meadows), Bruce Seton(Ronald Bruce), Jean Cadell(Aunt Lou), Bryan Powley(Doctro Gribble), Joan Hickson(Emmy), Donald Calthrop(Hobson), Eugene Leahy(Mr.Tuttle)
由France Marion改編自1936年Frank Vosper的舞台劇「陌生人的愛」,這部舞台劇基於克里斯蒂的短篇小說《夜鶯別墅》。電影由英國Trafalgar電影公司出品,由United Artists公司在美國公映,電影中包含幾位國外知名演員,如Basil Rathbone(著名的福爾摩斯扮演者)和Ann Harding。

Love from a Stranger(陌生人的愛,1947)
導演:Richrd Whorf
演員:John Hodiak(Manuel Cortez), Sylvia Sidney(Cecily Harrington), Ann Richards(Mavia), John Howard(Nigel Lawrence), Isobel Elsom(Auntie Loo-Loo), Ernest Cossart(Billings), Anita Sharp-Bolster(Ethel, the maid), Philip Tonge(Dr.Gribble), Frederick Worlock(Insp.Hobday)
頗受好評的1937年同名電影的翻版,「陌生人的愛」最初在美國公映,同年接著在英國上映,更名為「A Stranger Passes」。電影由獨立製片公司Eagle-Lion公司出品,James J. Geller製片,「陌生人的愛」由Philip MacDonald改編,他在人物名字和故事情節上做了不少改動。
由於翻版的是一部僅十年前的作品,這部電影很難獲得觀眾和評論家的喜愛。其價值也因缺乏耀眼的明星陣容而大打折扣。評論家們尖銳的指出,這部電影是失敗的,它沒有走出第一個版本的陰影。

The Mirror Crack』d(遲來的報復,1980)
導演:Guy Hamilton
演員:Angela Lansbury(Miss Marple), Elizabeth Taylor(Marina Rudd), Geraldine Chaplin(Ella Zielinsky), Rock Hudson(Jason Rudd), Tony Curtis(Marty N.Fenn), Edward Fox(Inspector Craddock), Kim Novak(Lola Brewster), Marella Oppenheim(Margot Bence), Wendy Morgan(Cherry), Maureen Bennett(Heather Babcock), Pierce Brosnan(An actor)
EMI電影公司出品的第三部克里斯蒂作品改編的電影(前兩部的非常成功的波洛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和「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遲來的報復」改變了電影公司先前華美的風格。取代波洛為主角的——也取代了比利時偵探的票房價值——EMI公司製作了一部馬普爾電影,基於原著小說《遲來的報復》(1962),出於電影的需要在情節上作了改動。最不可思議的是在馬普爾的人選上。
沒有讓一個年紀大的演員來扮演這位老處女偵探,而是選擇了Angela Lansbury,她在「尼羅河上的慘案」里扮演奧斯博恩太太。Lansbury年紀太輕不適宜扮演這位上了年紀的偵探,因此有必要藉助化妝來使她看起來年紀大些。她還要面對來自讀者的挑剔,因為Margaret Rutherford扮演的馬普爾還是頗受好評,她在1960年代扮演著馬普爾。結果,Lansbury的演繹和華麗的演員陣容還是沒有重塑前兩部EMI電影的奇跡。
《遲來的報復》改編中有兩個主要的困難。第一,演員們從未合作過,如同「東方快車謀殺案」一樣。第二,Lansbury演繹的馬普爾小姐很有趣,但和原著有差距。和Helen Hayes一樣,Lansbury選擇將馬普爾小姐塑造的比文學上的形象要討人喜歡更加自燃化。有時她也犯傻,眼神茫然,她也會搞點幽默,雖然是些令人害怕的幽默。表演還算出色——Lansbury從未有過差勁的表演——但是對一個真實的馬普爾小姐來說還不夠。
「遲來的報復」無法了「尼羅河上的慘案」一較高低,也遠不如「東方快車謀殺案」。這是克里斯蒂電影史上的轉折點,電影數量逐漸縮小,轉而拓展電視領域。「遲來的報復」由John Brabourne和Richard Goodwin製片,Jonathan Hales和Barry Sandler改編。

Murder at the Gallop(1963)
導演:George Pollock
演員:Margaret Rutherford(Miss Marple), Robert Morley(Hector Enderby), Flora Robson(Miss Milchrest), Charles Tingwell(Inspector Craddock), Stringer Davis(Mr.Stringer), Duncan Lamont(Hillman), Katya Douglas(Rosamund Shane), James Villiers(Michael Shane), Robert Urquhart(George Crossfield), Gordon Harris(Sergeant Bacon)
MGM(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的第二部Margaret Rutherford扮演的馬普爾電影,「Murder at the Gallop」由David Pursall、Jack Seddon和James Cavanagh改編自克里斯蒂的小說《葬禮之後》。這原是本波洛探案,電影將其替換為馬普爾小姐,這個改變令阿加莎?克里斯蒂很是失望,稱這個想法「糟糕透頂」。克里斯蒂向來對其作品改編電影評價很低,不過她也無可奈何,在英國幾部小說的版權已經賣給MGM了。
情節鬆散的基於《葬禮之後》,不過「Murder at the Gallop」還是被認為是MGM的Rutherford系列最好的一部,這主要是因為Rutherford和扮演Hector Enderby的Morley之間的對手戲。Rutherford也受到她的丈夫——Stringer Davis——的幫助,他扮演Stringer先生,馬普爾小姐的一個助手。縱觀MGM的馬普爾電影,「Murder at the Gallop」遠沒有「Murder Most Foul」(1964)和「Murder Aboy!」(1964)成功。最令人難忘的場景是馬普爾小姐騎在馬上的情景。

Murder Must Foul(1964)
導演:George Pollock
演員:Margaret Rutherford(Miss Marple), Ron Moody(Clifford Cosgood), Charles Tingwell(Inspector Craddock), Megs Jenkins(Mrs.Thomas), James Bolam(Bill Hanson), Stringer Davis(Mr.Stringer), Francesca Annis(Sheila Upward)
Margaret Rutherford第三次為MGM出演馬普爾小姐,此前兩部比較成功的電影是「Murder, She Said」(1962)和「Murder at the Gallop」(1963)。和「Murder at the Gallop」一樣,「Murder Must Foul」由David Pursall和Jack Seddon改編自克里斯蒂小說「清潔女工之死」(1952);也就是說,這部原本是波洛探案的故事變成了馬普爾小姐探案。情節上只是稍許和原著有關系,也省略掉波洛和奧利弗夫人(實際上Margaret Rutherford的表演更像是奧利弗夫人而不是馬普爾小姐)的出場。
如果說人物和情節的改變還不足以令克里斯蒂迷們大驚小怪,那麼片名就實在令人驚駭了。MGM沒有保留原來的標題——Mrs McGinty』s Dead——而是換了個新的片名,選擇了——也許出於偶然——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里的名句「murder, must foul」。不幸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曾經對這樣的標題表示了很消極的看法,稱其為「五七八糟的」。在《伊斯特伍德先生奇遇記》(收錄在《金色的機遇》,1934),克里斯蒂筆下的人物作家伊斯特伍德先生抱怨出版商經常變更他小說的標題,引用了「Murder Must Foul」(貴州版譯為「最陰險的謀殺案」)作為一個糟糕的例子。
盡管有這些明顯的缺點,但是「Murder Must Foul」還是一部令人愉快的電影,這多虧了Rutherford和那些有趣的場景。
「Murder Most Foul」包括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演員。String Davis,Rutherford現實生活中的丈夫,再次扮演了馬普爾小姐的助手Stringer先生。年輕的Francesca Annis扮演Sheila Upward,她後來在倫敦周末電視公司(London Weekend Televison)系列片「犯罪團伙」里扮演杜本絲?貝德福德。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
導演:Sidney Lumet
演員:Albert Finney(Poirot), Martin Balsam(Bianchi), Ingrid Bergman(Greta), Lauren Bacall(Mrs.Hubbard), Jacqueline Bisset(Countess Andrenyi), Sean Connery(Colonel Arbuthnot), Jean-Pierre Cassel(Pierre), John Gielgud(Beddoes), Wendy Hiller(Princess Dragomiroff), Anthony Perkins(McQueen), Vanessa Redgrave(Mary Debenham), Rachel Roberts(Hildegarde), Richard Widmark(Ratchett), Michael York(Count Andrenyi), Colin Blakely(Hardman), George Coulouris(Doctor), Dennis Quilley(Foscarelli)
基於1934年同名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被許多人認為是克里斯蒂作品電影改編的巔峰之作。這部電影由Sidney Lumet導演,Paul Dehn編劇,EMI出品,Richard Godwin和John Brabourne製片。這部電影當初差點無法開拍,就是因為阿加莎?克里斯蒂拒絕再將作品版權賣給電影公司了。米高梅(MGM)1960年代拍攝的Margaret Rutherford主演的馬普爾小姐電影已經令她灰心喪氣了,她對未來改編電影不抱任何希望了。但是EMI很想拍攝一部克里斯蒂的電影,公司主席Nat Cohen設法令克里斯蒂相信他們能夠拍出一部好片子。為這部電影說情的還有Louis Mountbatten勛爵,他是菲利普王子的叔叔,二次大戰海軍英雄,前印度總督。Mountbatten曾經為克里斯蒂的傑作《羅傑?埃克洛伊德謀殺案》出謀劃策。經過漫長的商討,克里斯蒂回心轉意,尤其是製片人John Brabourne擔保決不會令她失望。
在Brabourne、Richard Goodwin、Lumet以及服裝設計Tony Walton的努力之下,「東方快車謀殺案」成為了克里斯蒂改編作品中最奢侈的一部。除了華美的服裝和攝影,製片方還從Compagine Internationale des Wagon-lits博物館借了真正的東方快車。
「東方快車謀殺案」在倫敦ABC影院首映,到場貴賓無數,包括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這也是克里斯蒂榮耀的時刻,尤其是在Claridge飯店召開的宴會;這也是克里斯蒂去世前最後一次參加公共活動。評論家和觀眾都深愛此部影片,甚至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都承認對影片很滿意。但是她也說對赫爾克里?波洛的小鬍子表示失望。影片獲得多項奧斯卡提名又為其增譽不少:最佳演員(Finney);最佳女配角(Bergman);最佳改編(Dehn);最佳攝影(Geoffrey Unsworth);最佳音樂(Richard Rodney Bennett);最佳服裝(Tony Walton)。英格利?褒曼因為出演格瑞塔?奧爾松而贏得了她第三個奧斯卡獎。

Murder, She Said(1962)
導演:George Pollock
演員:Margaret Rutherford(Miss Marple), Arthur Kennedy(Dr.Quimper), Muriel Pavlow(Emma), James Robertson Justice(Ackenthorpe), Charles Tingwell(Craddock), Ronald Howard(Eastley), Thorley Walters(Cedric), Ronnie Raymond(Alexander), Stringer Davis(Mr.Stringer), Joan Hickson(Mrs.Kidder)
第一部米高梅拍攝的Margaret Rutherford主演的馬普爾小姐電影,此後又拍攝了3部:「Murder at the Gallop」(1963),「Murder Must Foul」(1964)和「Murder Ahoy!」(1964)。沒有一部得到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的肯定,她認為影片缺乏高潮,甚至因影片票房不佳而感到高興。她最初把版權賣給米高梅是希望米高梅能夠比先前那些改編糟糕的電影公司能好些。他們最初想在電影之前改編成幾部電視劇。接著他們決定改編《命案目睹記》(1957),還挑選了知名演員Margaret Rutherford扮演馬普爾小姐。這個選擇很奇怪,因為她在外形上書中描述的馬普爾小姐不大相象;但是Rutherford很適合由編劇David Pursall和Jack Seddon(他們也為其他幾部米高梅Rutherford電影編劇)塑造的有活力、善社交的馬普爾小姐形象。阿加莎對Rutherford很尊敬,但是對她演的馬普爾小姐不抱好感。
「Murder, She Said」刪掉了麥克吉利克蒂太太這個角色,而讓馬普爾小姐作為命案的目擊者。接著她自己靠著Stringer先生——他出現在所有的米高梅馬普爾電影中,由Rutherford現實中的丈夫Stringer Davis扮演——的幫助,進入了克瑞肯索普家。另外,Kidder夫人的扮演者Joan Hickson,30年後成扮演的馬普爾小姐成為眾人肯定的形象。

Ordeal by Innocence(奉命謀殺,1984)
導演:Desmond Davis
演員:Donald Sutherland(Dr. Arthur Calgary), Faye Dunaway(Rachel Argyle), Ian McShane(Philip Durant), Christopher Plummer(Leo Argyle), Sarah Miles(Mary Durant), Anita Carey(Martha Jessup), Annette Crosbie(Kirsten Lindstrom), George Innes(Archie Leach), Michael Maloney(Micky Argyle), Phoebe Nicholls(Tina Argyle)
Golan-Globus出品的根據1958年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這部片子是1980年代容易被人遺忘的克里斯蒂改編作。影片的製片是Jenney Craven,編劇是Alexander Srewart,影片極其沉悶,一部分原因是演員較為平庸。不恰當的音樂——甚至奇怪的配上了爵士樂——令電影缺少氣氛。Donald Sutherland盡管盡力扮演固執己見的Calgary醫生,但是劇本令他的努力全

⑶ 啄木鳥《危險的女人》男主角的太太是誰

女主角勞拉.安吉爾,
男主角LORY
太太 Coralie 科拉莉

⑷ 危險的女人的劇情簡介

韓劇《危險的女人》(韓語:위험한 여자,英語:Dangerous woman)為韓國MBC公司2011年10月10日了出品的電視連續劇。
《危險的女人》由韓國著名導演李敏秀製作,主要講述了同父異母姐妹之間的情感,被拋棄的母親對其兒子的親生父親的復仇的故事。
平生的信念在一瞬間坍塌,對造成此局面的人是仇恨還是原諒。這是一群為了找回失去的東西,為了守護屬於自己東西的人。一開始他們憤怒且相互仇恨,一切事物無法回歸原點,但他們仍然心懷希望。

⑸ 危險的女人中文歐美2

《PBS NOVA 美國最危險的女人》
她被他們稱之為 美國最危險的女人 。 2001年,現在是羅德島布朗大學的教授埃利特.古恩(Elliott Gorn)出版了與她的名字同名的著作,他對瓊斯媽媽的研究有了新成果。

⑹ 阿加莎·克里斯蒂有哪些作品已演成了電影。。。

電影名:
《The Passing of Mr. Quin》( 原著名:《神秘的奎恩先生》) ——1928年/英國
《Die Abenteuer G.m.b.H. (Adventurers Inc.) 》(暗藏殺機)—1929年/德國
《Alibi》(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 1931年/英國

《Black Coffee》(黑咖啡)——1931年/英法
《Le Coffret de laq》(黑咖啡)——1932年/法國
《Lord Edgware Dies》(人性記錄)——1934年/英國
《Love From a Stranger》(菲洛梅爾山莊--收於《金色的機遇》)——1937年/英國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無人生還)——1945年/美國

《Love From a Stranger》(菲洛梅爾山莊--收於《金色的機遇》)——1947年/美國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原告的證人--收於《死亡之犬》)——1957/美

《The Spider's Web》(蛛網)——1960年/英國

《Murder She Said》(命案目睹記)——1961年/英國

《Murder at the Gallop》(葬禮之後--其中主角波洛被改為馬普爾小姐)—1963/英

《Murder Most Foul》(清潔女工之死--其中主角波洛被改為馬普爾小姐)--1964/英

《Ten Little Indians》(無人生還)——1965年/英國

《The Alphabet Murders》(ABC謀殺案)——1965年/英國

《Gumnaam》(無人生還)——1965年/印度

《Endless Night》(長夜)——1972年/英國
《Dhund》(不速之客)——1973年/印度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年/英國

《Ein Unbekannter rechnet ab /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 Ten Little Indians / Diez negritos / ...e poi non ne rimase nessuno / Dix petits nègres / Zehn kleine Negerlein》 (無人生還) ——1974年/法西德意合拍

《Death on the Nile》(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年/英法德合拍
《The Mirror Crack'd》(遲來的報復)——1980/英國
《Тайна чёрных дроздов(Tayna chyornykh drozdov)》(黑麥奇案)

——1983年/前蘇聯
《Ordeal by Innocence》(奉命謀殺)——1984年/英國

《Ten Little Maidens》(無人生還)——1985年/美國
《危険な女たち(Kiken na Onnatachi危險的女人)》(空幻之屋)——1985年/日本
《Desyat negrityat》(無人生還)——1987年/前蘇聯

《Appointment with Death》(死亡約會)——1988年/英美、以色列合拍

《Ten Little Indians》(無人生還)——1989年/英國

《Загадка Эндхауза(Zagadka Endhauza)》(懸崖山莊奇案)—1989/前蘇聯

《Suspicions》(無人生還)——1995年/美國

《Shubho Mahurat》(遲來的報復)——2003年/印度
《Mon petit doigt m'a dit》(煦陽嶺的疑雲)——2005年/法國

《L'Heure zéro》(走向決定性的時刻)——2007年/法國

《Le Grand alibi》(空幻之屋)——2008年/法國

《Le Crime est notre affaire》(命案目睹記--主角馬普爾小姐被改為湯米和塔蓬絲)——2008年/法國
《Miss Oliver a filé à l'anglaise》(白馬酒店)——2009年/法國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1890~1976),英國著名女偵探小說家、劇作家,三大推理文學宗師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一名高產的作家,她的作品不僅局限於偵探小說,全部作品包括66部長篇推理小說,21部短篇或中篇小說選集,15個已上演或已發表的劇本,3個劇本集,6部以筆名瑪麗·維斯特麥考特發表的情感小說,2部以筆名阿加莎·克里斯蒂·馬洛溫發表的作品,1部自傳,2部詩集,2本與偵探俱樂部的會員作家們合寫的長篇推理小說。據吉尼斯世界紀錄統計,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人類史上最暢銷的著書作家。而將所有形式的著作算入,只有聖經與威廉·莎士比亞的著作的總銷售量在她之上。至今其著作曾翻譯成超過103種語言,總銷突破20億本。
阿加莎·克里斯蒂開創了偵探小說的「鄉間別墅派」,即兇殺案發生在一個特定封閉的環境中,而兇手也是幾個特定關系人之一。歐美甚至日本很多偵探作品也是使用了這一模式。她始終以動機和分析人性,為讀者展現一個個特異怪誕的豐富心理世界,由此揭露人心之豐富,展現豐富多彩的人物性格,深層揭示曲折搖曳的人性迷宮。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數量之豐僅次於莎士比亞。因為她的推理小說,她也被稱為「推理女王」。代表作品有《東方快車謀殺案》和《尼羅河謀殺案》等。

⑺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有哪些被拍成電影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改編電影:
《The Passing of Mr. Quin》(《神秘的奎恩先生》) ——1928年/英國
《Die Abenteuer G.m.b.H. (Adventurers Inc.) 》(暗藏殺機)—1929年/德國
《Alibi》(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 1931年/英國
《Black Coffee》(黑咖啡)——1931年/英法
《Le Coffret de laq》(黑咖啡)——1932年/法國
《Lord Edgware Dies》(人性記錄)——1934年/英國
《Love From a Stranger》(菲洛梅爾山莊--收於《金色的機遇》)——1937年/英國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無人生還)——1945年/美國
《Love From a Stranger》(菲洛梅爾山莊--收於《金色的機遇》)——1947年/美國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原告的證人--收於《死亡之犬》)——1957/美
《The Spider's Web》(蛛網)——1960年/英國
《Murder She Said》(命案目睹記)——1961年/英國
《Murder at the Gallop》(葬禮之後--其中主角波洛被改為馬普爾小姐)—1963/英
《Murder Most Foul》(清潔女工之死--其中主角波洛被改為馬普爾小姐)--1964/英
《Ten Little Indians》(無人生還)——1965年/英國
《The Alphabet Murders》(ABC謀殺案)——1965年/英國
《Gumnaam》(無人生還)——1965年/印度
《Endless Night》(長夜)——1972年/英國
《Dhund》(不速之客)——1973年/印度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年/英國
《Ein Unbekannter rechnet ab /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 Ten Little Indians / Diez negritos / ...e poi non ne rimase nessuno / Dix petits nègres / Zehn kleine Negerlein》 (無人生還) ——1974年/法西德意合拍
《Death on the Nile》(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年/英法德合拍
《The Mirror Crack'd》(遲來的報復)——1980/英國
《Тайна чёрных дроздов(Tayna chyornykh drozdov)》(黑麥奇案)——1983年/前蘇聯
《Ordeal by Innocence》(奉命謀殺)——1984年/英國
《Ten Little Maidens》(無人生還)——1985年/美國
《危険な女たち(Kiken na Onnatachi危險的女人)》(空幻之屋)——1985年/日本
《Desyat negrityat》(無人生還)——1987年/前蘇聯
《Appointment with Death》(死亡約會)——1988年/英美、以色列合拍
《Ten Little Indians》(無人生還)——1989年/英國
《Загадка Эндхауза(Zagadka Endhauza)》(懸崖山莊奇案)—1989/前蘇聯
《Suspicions》(無人生還)——1995年/美國
《Shubho Mahurat》(遲來的報復)——2003年/印度
《Mon petit doigt m'a dit》(煦陽嶺的疑雲)——2005年/法國
《L'Heure zéro》(走向決定性的時刻)——2007年/法國
《Le Grand alibi》(空幻之屋)——2008年/法國
《Le Crime est notre affaire》(命案目睹記--主角馬普爾小姐被改為湯米和塔蓬絲)——2008年/法國
《Miss Oliver a filé à l'anglaise》(白馬酒店)——2009年/法國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改編電影集在線觀看地址:
http://www.56.com/w25/album-aid-4644301.html

此外希區柯克導演的懸疑電影也被認為是西方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
奧遜·威爾斯參演的《第三個人》 勞倫斯·奧利佛與邁克爾·凱恩主演的《足跡》都是懸疑驚悚片的經典
比較新的同類題材電影我推薦《致命ID》

⑻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改編的電影去哪看

阿加莎克里斯蒂?哈哈~找到知音了啊~~
在你土豆上面可以找的,我十一剛剛看了《尼羅河慘案》,覺得好看又一口氣看了《東方快車謀殺案》。真的很精彩~答案只有兩個字——土豆~~ 雖然沒有滿足你英文原聲的要求。但是裡面的配音還是很不錯的,我為了鍛煉聽力也想找原聲的,但是一直找不到,所以就放棄了。
最出名的就這兩個了~
下面是根據她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年代越近的越好找,土豆,優酷之類的,很容易。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開心~~!

《The Passing of Mr. Quin》(《神秘的奎恩先生》) ——1928年/英國
《Die Abenteuer G.m.b.H. (Adventurers Inc.) 》(暗藏殺機)—1929年/德國 《Alibi》(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 1931年/英國
《Black Coffee》(黑咖啡)——1931年/英法
《Le Coffret de laq》(黑咖啡)——1932年/法國
《Lord Edgware Dies》(人性記錄)——1934年/英國
《Love From a Stranger》(菲洛梅爾山莊--收於《金色的機遇》)——1937年/英國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無人生還)——1945年/美國
《Love From a Stranger》(菲洛梅爾山莊--收於《金色的機遇》)——1947年/美國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原告的證人--收於《死亡之犬》)——1957/美 《The Spider's Web》(蛛網)——1960年/英國
《Murder She Said》(命案目睹記)——1961年/英國
《Murder at the Gallop》(葬禮之後)—1963/英
《Murder Most Foul》(清潔女工之死)——1964/英
《Ten Little Indians》(無人生還)——1965年/英國
《The Alphabet Murders》(ABC謀殺案)——1965年/英國
《Gumnaam》(無人生還)——1965年/印度
《Endless Night》(長夜)——1972年/英國
《Dhund》(不速之客)——1973年/印度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年/英國
《Ein Unbekannter rechnet ab /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 Ten Little Indians / Diez negritos / ...e poi non ne rimase nessuno / Dix petits nègres / Zehn kleine Negerlein》 (無人生還) ——1974年/法西德意合拍
《Death on the Nile》(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年/英國
《The Mirror Crack'd》(遲來的報復)——1980/英國
《Evil under the Sun》(陽光下的罪惡)——1982年/英國
《Тайна чёрных дроздов(Tayna chyornykh drozdov)》(黑麥奇案)——1983年/前蘇聯
《Ordeal by Innocence》(奉命謀殺)——1984年/英國
《Ten Little Maidens》(無人生還)——1985年/美國
《危険な女たち(Kiken na Onnatachi危險的女人)》(空幻之屋)——1985年/日本 《Desyat negrityat》(無人生還)——1987年/前蘇聯 《Appointment with Death》(死亡約會)——1988年/英美、以色列合拍
《Ten Little Indians》(無人生還)——1989年/英國
《Загадка Эндхауза(Zagadka Endhauza)》(懸崖山莊奇案)—1989/前蘇聯 《Suspicions》(無人生還)——1995年/美國
《Shubho Mahurat》(遲來的報復)——2003年/印度
《Mon petit doigt m'a dit》(煦陽嶺的疑雲)——2005年/法國
《L'Heure zéro》(走向決定性的時刻)——2007年/法國
《Le Grand alibi》(空幻之屋)——2008年/法國
《Le Crime est notre affaire》(命案目睹記--主角馬普爾小姐被改為湯米和塔蓬絲)——2008年/法國
《Miss Oliver a filé à l'anglaise》(白馬酒店)——2009年/法國

⑼ 《Harcelement au Feminin》危險的女人

女主角勞拉.安吉爾,Laura Angel
太太 Coralie 科拉莉

⑽ 阿加莎 克里斯蒂的那些作品拍過電影

阿嘉莎·克里斯蒂電影列表

有的研究者把阿嘉莎·克里斯蒂受讀者喜愛的原因一方面歸結於改編的電影,這雖然不是主要的因素,但是某種程度上也說明阿嘉莎作品電影、電視的改編還是比較成功的。這也是為數不多的出色的西方推理影視系列之一。

電影或電視系列標題 腳本 年代 備注 男主角、女主角
Die Abenteuer G.m.b.H. (Adventurers Inc.) 暗藏殺機(年輕冒險家) 1928 Carlo Aldini, Eve Gray

The Passing of Mr. Quin 神秘的奎恩先生 1928 Stewart Rome, Ursula Jeans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29 TV
Alibi 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羅傑疑案) 1931 Austin Trevor (Poirot), Franklin Dyall (Ackroyd).
Black Coffee 黑咖啡 (原創劇本) 1931 Austin Trevor, Richard Cooper (Hastings), Melville Cooper (Japp).
Lord Edgware Dies 人性記錄(埃奇威爾爵士之死、不祥的宴會) 1934 Austin Trevor
Love From a Stranger 夜鶯別墅 1937 Basil Rathbone, Ann Harding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Ten Little Niggers)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45 Barry Fitzgerald
A Stranger Walked In (A Stranger Passes) 夜鶯別墅 1947 Sylvia Sidney, John Hodiak
RED SIGNAL 死亡之犬中故事 1949
Ten Little Niggers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49 TV Bruce Belfrage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Lady 犯罪團伙中故事 1950 TV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50 TV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53 TV
A Murder is Announced 謀殺啟事 1956 TV Gracie Fields, Jessica Tandy, Roger Moore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57 原創劇本改編 Tyrone Power, Marlene Dietrich, Charles Laughton
The Spider's Web 蜘蛛網 1960 原創劇本改編 Glynis Johns, Cicely Courtneidge
Murder She Said 命案目睹記 1962 Margaret Rutherford (Marple), Joan Hickson
Murder at the Gallop 葬禮之後 1963 Margaret Rutherford

Murder Most Foul 清潔女工之死(清潔婦命案) 1964 波波的案子被換成老馬破了 Margaret Rutherford
Murder Ahoy 1964 不是根據阿婆小說改編,但是有馬波小姐 Margaret Rutherford
Ten Little Indians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65 Hugh O'Brian

The Alphabet Murders ABC謀殺案 1965 Tony Randall, Robert Morley
Endless Night 長夜(此夜綿綿) 1971 Hayley Mills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東方快車謀殺案 1974 Albert Finney

Ten Little Indians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75 Oliver Reed
Death on the Nile
尼羅河上的慘案 1978 Peter Ustinov
The Mirror Crack'd 遲來的報復(破鏡謀殺案) 1980 Angela Lansbury,Elizabeth Taylor

Why Didn't They Ask Evans? 懸崖上的謀殺 1980 TV James Warwick, Francesca Annis, Joan Hickson
Seven Dials Mystery 七面鍾之謎 1981 TV Cheryl Campbell, James Warwick
The Agatha Christie Hour 電視連續劇,基於短篇小說(包括紅色信號,中年夫人的煩惱) 1982 TV

Evil Under the Sun 陽光下的罪惡(艷陽下的謀殺案) 1982 Peter Ustinov
Murder Is Easy 殺人不難 1982 TV Bill Bixby

Partners in Crime
犯罪團伙(電視連續劇, 1982-1983) 1982 TV (其中十個故事) James Warwick, Francesca Annis
The Secret Adversary 暗藏殺機(年輕冒險家) 1982 TV James Warwick, Francesca Annis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原告證人 1982 以舞台劇為基礎的TV Ralph Richardson
Taina chyornykh drozdov 黑麥奇案 1983 USSR

The Girl in the Train 列車上的女孩,金色的機遇中故事 1983 TV
Jane in Search of A Job 同上 1983 TV
Edward Robinson's Manhood 同上 1983 TV

A Caribbean Mystery 加勒比海之謎 1983 TV Helen Hayes

Sparkling Cyanide 閃光的氰化物 1983 TV Anthony Andrews
Spider's web 蜘蛛網 1983 BBC由原舞台劇拍攝成

Taina chyornykh drozdov 黑麥奇案 1983 前蘇聯 Ita Ever, Vladimir Sedov
Ordeal by Innocence 無妄之災 1984 Donald Sutherland
THE LAST SEANCE 最後的招靈會,死亡之犬中故事 1984 TV
Thirteen at Dinner 人性記錄(埃奇威爾爵士之死、不祥的宴會) 1985 TV Peter Ustinov,David Suchet (Japp)
Murder with Mirrors 庄園迷案(鏡子魔術) 1985 TV Helen Hayes
The Moving Finger 平靜小鎮的罪惡(魔手) 1985 TV Joan Hickson
A Murder is Announced 謀殺啟事 1985 TV Joan Hickson
危險的女人 空幻之屋 1985 日本 Shinobu Otake, Kimiko Ikegami
Murder at the Vicarage 寓所迷案 1986 TV Joan Hickson
Nemesis 復仇女神 1986 TV Joan Hickson
Dead Man's Folly 古宅迷蹤(假戲成真) 1986 TV Peter Ustinov
Murder in Three Acts 三幕悲劇 1986 TV Peter Ustinov

A Pocketful of Rye 黑麥奇案 1986 TV Joan Hickson
Sleeping Murder 神秘的別墅(沉睡的謀殺案、死灰復燃) 1986 TV Joan Hickson
The Body in the Library 藏書室女屍之謎(書房女屍) 1987 TV Joan Hickson

At Bertram's Hotel 伯特倫旅館之謎(柏翠門旅館之謎) 1987 TV Joan Hickson

4:50 From Paddington 命案目睹記 1987 TV Joan Hickson
Desyat negrityat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87 USSR
Appointment with Death 死亡約會 1988 Peter Ustinov

Agatha Christie's Poirot 電視連續劇,基於短篇小說 (10集) 1989 TV David Suchet

A Caribbean Mystery 加勒比海之謎 1989 TV Joan Hickson
Ten Little Indians 無人生還(童謠謀殺案、孤島奇案、十個印第安小孩) 1989 Donald Pleasence

The Man in the Brown Suit 褐衣男子 1989 TV Tony Randall
Agatha Christie's Poirot 電視連續劇,基於短篇小說 (8集) 1990 TV David Suchet
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 斯泰爾斯的神秘案件(斯泰爾斯庄園奇案) 1990 TV David Suchet

Peril at End House 懸崖山莊奇案(海濱古宅疑雲、古屋疑雲) 1990 TV David Suchet
Agatha Christie's Poirot 電視連續劇,基於短篇小說 (10集) 1991 TV David Suchet

They Do It with Mirrors 庄園迷案(鏡子魔術) 1991 TV Joan Hickson

The A.B.C. Murders ABC謀殺案 1992 TV David Suchet
Death in the Clouds 雲中奇案 1992 TV David Suchet
The Mirror Crack'd From Side to Side 遲來的報復 1992 TV Joan Hickson
One, Two, Buckle My Shoe 牙醫謀殺案 1992 TV David Suchet
Agatha Christie's Poirot 電視連續劇,基於短篇小說 (8集) 1993 TV David Suchet

Murder on the Links 高爾夫球場的疑雲 1995 TV David Suchet
Dumb Witness 啞證人 1995 TV David Suchet

Hickory, Dickory, Dock 外國學生宿舍謀殺案(國際學舍謀殺案) 1995 TV David Suchet

Hercule Poirot's Christmas 波洛的聖誕節 1995 TV David Suchet
The Pale Horse 白馬酒店 1996 TV Colin Buchanan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羅傑疑案) 2000 TV David Suchet

Lord Edgware Dies
人性記錄(埃奇威爾爵士之死、不祥的宴會) 2000 TV David Suchet

Murder in Mesopotamia 美索不達米亞謀殺案(古墓之迷) 2001 TV David Suchet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1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0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3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