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電影
Ⅰ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是唯一一部我看了10遍以上的電影
我是照憾青生,祝安!
「我要讓你知道,我整個的一生一直是屬於你的,而你對我的一生一無所知。要是我還活著,我會把這封信撕掉,繼續保持沉默,就像我過去一直的沉默一樣,可是如果你拿到這封信,你就會知道,這是一個已死的女人在這里向你訴說她的身世。看到我這些話你不要害怕,一個死者別無乞求,她既不要求別人的愛,也不要求同情和慰藉,只對你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請你相信我所告訴你的一切,請你相信我所說的一切,這是我對你唯一的請求,一個人在自己獨自死去的時刻,是不會說謊的。」
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還是在20歲左右。我已經忘記了是怎麼發現這部影片的,那時候我還不喜歡看愛情片,只對科幻片、魔幻片和恐怖片感興趣,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觸動我看這部電影,總之我打開了。
整部電影沒有過多的起伏,說實話,我並不喜歡這樣平淡的片子,沒有視覺的沖突與劇情的高潮迭起,平靜的像無風吹起的湖面。我能堅持看到最後可能是因為背景音樂實在是太動聽了,聽的我心裡酸酸的,可是這種酸並不會讓我掉眼淚,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種感覺,很難過但並不悲傷。
「從那一秒鍾起我就愛上了你,我知道女人們經常向你這個嬌縱壞了的人說這句話,可是請你相信我,沒有一個女人,像我這樣死心塌地的愛過你,過去是這樣,這么多年過去了仍然是這樣。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比得上一個孩子暗中懷有的、不為人察覺的愛情,因為這種愛情不抱希望,低聲下氣,曲意逢迎,熱情奔放。這和成年女人那種慾火熾烈、不知不覺中貪求無厭的愛情完全不同。」
我又很慶幸我看到了最後,因為最後的5分鍾,讓我直接看了第二遍。我看過很多很多的電影,有的電影確實深刻的扎在我心裡,像《生化危機》、《刀鋒戰士》、《戀戀筆記本》、《假如愛有天意》等等,但是在那個時候從來沒有一部電影讓我能立刻回頭去看第二遍。(後來有,《看不見的客人》)。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我一直走在荒野中,一望無際的荒野,沒有動物,沒有蝴蝶,只有泛黃的野草和吹拂的風。我一直走著,心中沒有起伏,因為我沒有任何期待,沒有更好或更壞的事情發生了。然後,在我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後,在我的面前突然出現了一片花叢,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美麗的花,它在溫柔的綻放。因為毫無預兆所以格外驚喜與珍惜。讓我覺得前面的荒野也變得可愛了。
因為最後的5分鍾,因為女主的一段話。
「我的兒子昨天死了,我們的孩子,現在我在這個世界上,再沒有別的人可以愛了,只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麼人啊,你從來也沒有認出我是誰,你從我身邊走過,你總是走啊走啊,不斷向前走。曾經有一度我以為可以把你抓住,在孩子身上抓住了你。他一天天長大,他的眉宇之間,他安靜時的神態像極了你……我又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了,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孤單。你現在也許知道了,不,你也許只是隱隱感到我是多麼的愛你。可是誰,誰還會在每年你的生日老送你白玫瑰呢,花瓶將要空空的供在那裡,一年一度的在你四周,吹拂著微弱的氣息,而我輕微的呼吸也將就此消散。我寫不下去了,親愛的,保重。」
這段話太美了,太讓我心動了,文字是如此的美好纏綿。女主將她的感情娓娓道來,用最平靜的語氣訴說最強烈的愛意,直到最後,沒有埋怨,沒有遺憾,沒有依戀,只有微微的祝福。
到最後我也只是眼角濕潤,眼眶中凝結了淚水卻遲遲沒有掉落。
其實我一開始一點也不理解女主,我覺得她實在是盲目、愚蠢,自作自受,她本來有大好的前程,卻為了一個男人最後淪為了交際花,以至於後來斷送了自己的性命。而這個男人還不記得她。
值得嗎?到底哪裡值得?他不過是有幾分才氣的花花公子罷了。
我雖然對女主的愛情觀不苟同,但並不妨礙我喜歡這部電影,喜歡就要分享了。我第一個分享人的是我的媽媽,我拉著她看完了全片,包括兩段纏綿的親熱戲,我也是面不改色的看了。接著便是我的室友,跟一個人推薦便跟著看一次。直到後來,逢人就推。
在看了很多很多遍後,我有一點理解女主了。我愛你是我我的事與你無關,她只是將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朋友算什麼,自尊算什麼,下一次我還會這樣。你的聲音有一種神秘的力量,讓我無法抗拒,經過十幾年的變遷依然沒變,只要你叫我,我就算在墳墓里,也會湧出一股力量,站起來,跟著你走。」
我從未愛過跟我無關的人,但我曾深深的喜歡過一個人,喜歡到我願意一輩子對他好,喜歡到我聽到他和女生說話就會湧起滿腔醋意,喜歡到給他寫了一封長長的匿名書信。信中寫滿了我對他的喜歡,每一行都是我真摯的 情感 。但是我並不想讓他知道我是誰,我也不需要他知道我是誰,我只是想讓他知道,有一個人喜歡你並且希望你幸福。我希望這封信帶給他的是一點開心而不是困擾,我希望他在沮喪的時候能夠想起這封信,想起曾經有一個人是那麼的喜歡他,那麼的期望他一切順利。雖然後來我的喜歡也漸漸消失了……
我想知道男主在看完信後會不會懊悔,我想看到他悔恨至極、痛不欲生的模樣,可是直到最後,我也只是透過厚厚的鏡框,看到他眼底隱約的淚光,以及穿過弄堂,在燭光下,女主年少時的無憂面龐。
徐先生,江小姐,如果有來世,不要再遇見了。
Ⅱ 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2004》百度網盤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徐靜蕾主演的
鏈接:
提取碼:yvff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2004》
導演:徐靜蕾
編劇:斯蒂芬·茨威格、徐靜蕾
主演:徐靜蕾、姜文、黃覺、焦晃、孫飛虎、蘇小明、林源、馬恩然
類型:劇情、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2005-03-04(中國大陸)、2004-09(塞巴斯蒂安電影節)
片長:89分鍾
又名:LetterfromanUnknownWoman
1948年的深冬,作家(姜文)在41歲生日的晚上收到一封厚厚來信,此信出自一個瀕死女人之手,所言是她對他將近20年的愛戀,但他卻一無所知。
18年前,13歲的女孩愛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因家變搬到了別處後,女孩並沒對作家忘情。幾年過去,女孩變成女學生(徐靜蕾)回到原來的住處,如願以償與作家有了交往,但作家對眼前曾住在其隔壁的女學生沒有任何印象。作家有事離開,自此音信全無,女學生在絕望的等待中生下她與作家的結晶,並為讓孩子過上優越生活變作依附有錢男人的交際花。又過幾年,女學生變成女人,再遇她深愛多年的作家時,對方仍沒把她認出。
Ⅲ 請介紹一下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片名:《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編劇:徐靜蕾
導演:徐靜蕾
攝影:李屏賓
美術:曹久平
音樂:林 海
久保田修
主演:姜 文
徐靜蕾
黃 覺
類型:情感/生活
出品:保利華億
上映日期:2005/03
簡介:
由保利華億投資2000萬、徐靜蕾自導自編自演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講述的是1948年深冬,一個男子在41歲生日當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這封信出自一個臨死的女人,說的是一個纏綿的愛情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男主人公對此一無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剎那,兩人有短暫的結合,而後她經歷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風塵,但未曾改變對男人的愛,直至臨死前才決定告白。此片擁有一流製作班底。其中包括了徐靜蕾、姜文、黃覺和台灣著名的攝影師李屏賓等。
配樂試聽:《琵琵語》-林海作曲 蔣彥演奏
幕後: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具有國際聲譽的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最有影響的愛情小說,轟動了世界影壇的不朽之作。茨威格在詩、短論、小說、戲劇和人物傳記寫作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見長。代表作有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等。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製作費高達2000萬人民幣。拿這么多錢來陪徐靜蕾「耍把勢」,值得嗎?此片投資方保利華億總裁董平昨天告訴記者:「我們為徐靜蕾的《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配備了最強的製作隊伍,我們願意花大價錢來扶植中國電影的新生力量!」
從某種程度上講,徐靜蕾是幸運的,她使用2000萬拍攝了自己的第二部電影,這部電影的主創有姜文這樣的大腕,也有李屏賓這樣的明星級攝影師。在這個時候,很多和她同齡也同樣具有電影理想的年輕導演還在為自己的處女作找錢而發愁。我不是想通過這種對比來證明某種不公平,而是想說,目前中國的電影產業內,我們確實需要強化資源的優勢。對於徐靜蕾這樣一個由演員出身的年輕導演而言,最大的問題不是其他,而是如何把這種資源優勢高質量地體現出來。很顯然,這位導演做到了:她利用一切條件拍攝了一個她想講的,好的故事。對一個導演而言,這其實就是結果了。但是對電影市場而言,這才剛剛開始。
保利華億今年力推徐靜蕾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以及顧長衛執導的《孔雀》。徐靜蕾與顧長衛都屬於中國導演界的新人,但這兩部電影的投資都分別達到了2000萬人民幣。雖然承擔了一定的風險,但董平對於這兩位導演的能力深信不疑。他表示:」我們支持像徐靜蕾、顧長衛這樣的優秀電影人,我們願意提供良好的條件給有志於電影的年輕人,我們希望涌現出更有創造性的中國新一代電影人,這也是我們對中國電影的責任所在!」
Ⅳ 一個女人收到一封信然後就到了一個小鎮的叫什麼電影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由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創作的中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之一。
作品講述的是一個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飽蘸著一生的痴情,寫下了一封凄婉動人的長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絕望的愛慕之情。小說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經歷,寫出了愛的深沉與奉獻。
Ⅳ 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美國版電影下載地址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oK5J_114S_r-AwP5QX8AUA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改編自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說,由徐靜蕾導演,保利華億投資,徐靜蕾、姜文、黃覺等主演,於2005年3月4日上映。
Ⅵ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講的什麼故事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講述的是1948年深冬,一個男子在41歲生日當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這封信出自一個臨死的女人,講了一個纏綿的愛情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男主人公對此一無所知。
故事始自18年前,一個女孩(林園飾)13歲時愛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後小女孩因家中變故搬到了別處,但她卻始終無法忘記曾經住在隔壁的作家。幾年後,小女孩(徐靜蕾飾)以學生身份回到原來的住處,與作家重逢,但作家對這個曾經住在隔壁的小女孩沒有任何印象。作家因事離開,並表示回來後馬上與她聯系,卻從此杳無音訊。女孩在絕望的等待中發現自己懷孕了,因對作家的愛,她決定生下這個孩子。孩子出世後,生活越發艱難,她為讓孩子過上優越的生活,不得不依附有錢男人墜入風塵,過著交際花一樣的生活。幾年後,她終於再次遇到了深愛多年的作家,兩人又有一夜的歡愉,但作家仍舊沒有認出她來。又過了幾年,孩子患傷寒病死去,當年的女孩將往事寫進信中寄給了作家。
Ⅶ 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告訴你了什麼
有一文:
《華嚴經》中有一句話,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度因被喬布斯推崇而風靡,我沒料到他拿這句話做了他第一部電影的名字,稍嫌文氣,卻十分切題。
只有不忘記自己最初的想法,才能有始有終地去完成自己的夢想。說來簡單,但夢想這東西終歸是華麗而脆弱的,在滾滾紅塵面前,一介凡人想要憑借孱弱的肉身去守護自己的夢想,又談何容易。天才如李白,不也成了世俗的犧牲,在排擠中被賜金,連夜放還,在扞衛夢想的戰場上一敗塗地。
於是我們只有在輕狂少年時才敢妄談夢想,不計一切的去實現它,只因我們輸得起,無所牽掛。一旦年華老去,變得心有掛礙後,便站在了世俗的那一方,再無法前進一步,卻也同時阻止著別人的前進。我們實現不了夢想,只因我們忘卻了初心;我們選擇去忘記這最初的夢想,只因現實太過殘酷,將之付諸實現的代價太大。一旦我們選擇了夢想,便意味著我們要放棄承擔世俗所賦予我們的一切責任;便意味著我們將與世界為戰,牽連著那些愛我們與我們所愛的人。於是即便是「縱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也只好偷偷埋在心裡,只在醉中夢里悄悄憶起。
這便是我們這些作為人的的悲哀了。
但是無論前路如何艱險,畢竟還是有著那些人選擇咽著苦澀,朝著夢想向前。也正是這些人,引導了人類前進的腳步。
回想起來,我也算是有夢的,在復旦教授圍攻式的面試上極盡自負,抱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心,從容過關;自以為從此就能去心無掛礙的追求那神秘與至上的真理,豈料就在同年的高考中一敗塗地,凄惶至此。
無奈好友打算以一部電影去開始自己的尋夢,我這彷徨之人也只好應了一年前的約定陪他去踏上那塊石階,一同前來的還有那些和我們一樣懷揣夢想的同學。過程的艱辛自是不必言說的,單看那租借場地時不善言辭的他在強勢的業主面前軟磨硬泡的尷尬與生澀,那為了選景而頂著烈日的我們拿著手記瘋子似的満城區亂跑而喝光的十幾瓶礦泉水,那演員因為拍攝事故而被打火機炸傷的手所流出的鮮血,那在樹林里拍攝時劇組成員被叮得滿腿的包,還有那後期製作時日日熬夜而掛上的黑眼圈… …我都不敢相信我們居然堅持走了下來。
成品終於出爐了,慶功會那天大家都喜笑顏開,但是我們都深切的明白,這距離我們各自的夢想實現還有很長很長的距離。即便是我們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即便是大家都犧牲了一生只能享受一次的高考後的漫長而悠閑的假期,我們的作品也不是那麼盡如人意。靠著一腔熱血臨時拼湊起來的我們,沒有專業知識,沒有專業設備,沒有攝影師,沒有專職演員,一切都得自己來干。手搖的機位難以穩定,我們想盡辦法,在內景時靠板凳橫托、三腳架支撐;但是在拍外景時卻始終無法解決,只有盡量靠人手支撐,但總是避免不了偶爾的機位晃動。攝像沒有經驗,在關鍵鏡頭總會因為機器過熱自動停機而使我們積極性大受打擊;又或者因為單反的自動對焦而導致主景虛化影響畫面。布景沒有專人,我這個兼職者也總是弄得背景影響視感。但是幸好,我們還有時間,還輸得起,還可以一步步的成長,去做的更好。
或許這部微電影最大的意義並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讓我們明白了,只要努力,我們就能一步步確實的接近我們的夢。不管我們的夢要在何時結束,只要我們還能去心無掛礙地尋夢,就要一往無前的進發。哪怕等到年華老去,被世俗枷鎖而無力尋夢,我們也依舊未能成功;至少我們還留下了一份值得在人生的秋季里回味與自豪的記憶。
哪怕此刻我們正無法踏上征途,那麼至少在紅塵中將我們的初心好好地珍藏在心中,不讓它因歲月的沖刷而斑駁失色;靜靜的等到時機到來的那一刻,帶上我們的夢想出發,一如當初的少年。
Ⅷ 《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 篇1
看過這本書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女主人公的執著。在靠近他的地方看著他也覺得很幸福,即使不被他知道,自己默默地愛著他,也心甘情願。
很多感情說不出來,我只知道我很能理解她的感情,因為我的生命里也出現過這樣一個人,他不知道我喜歡他,我就默默地看著他,就連碰巧遇到也能讓我開心一整天。喜歡他喜歡的顏色,喜歡他喜歡的所有東西。
後來畢業了,我們也就再也遇不到了。我以為我會忘了你,才發現思念沒有隨時間淡去,反而越來越濃。經常幻想在某個街角能夠與你相遇,也經常偷偷看你微博,雖然你的微博從不更新。偷偷存著你的相片,心情好了,心情不好了,都拿出來看看,就這樣想了你四年。
我和書中的女主人公不一樣,我身邊沒有任何一個屬於你的東西。而她有她愛的人的兒子。我還有自己的生活,開始告訴自己,一定要放棄你了。事情發展的很順利,你不再占據我的腦海,但也不是太順利,好像我也很難再讓一個人那麼瘋狂地佔據我,或許這跟年紀有關系吧,我也不再年輕了。
這部小說讀地挺壓抑的,估計直到死,那個男人都不知道她到底長什麼樣子吧。
《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 篇2
先是被徐靜蕾拍的電影所吸引,後來又去看了話劇,腦海中始終揮不去的一個疑問是:為什麼不告訴他呢?她是多麼愛他,還為他生了一個孩子,甚至是在有機會和他再次相見的時候,我甚至猜測是她較為清高、自尊,放不下面子向深愛的人剖白一切。直到看完書才明白:因為懂得,所以不說。
她深愛的這個人本性只喜歡愛情中無憂無慮,輕松自在,游戲玩耍,突然之間要對一個命運負責,一定會感到難堪而棘手的,也一定會覺得她拴住了自己,並因此產生怨恨,純粹的愛情便會產生陰翳。
但是她天真的以為自己懷著愛情和感激一直思念著他,他也一定會同樣的思念自己,但是不,命運比想像中更要殘酷,他已經完全忘記了他,甚至在她死後,他在讀著說明真相的信時,對她的回憶都是模模糊糊、朦朧不清的,宛若一塊石頭,在流水底下閃爍不定,飄忽無形。即使文末,提到他百感交集,突然思念起這個看不見的女人,但這種情緒又能保持多久呢?
愛情的殘酷之處就在於雙方永遠不可能完全對等,對於付出較少的那一方,相對於用生命全心全意愛著的那一方,你甚至都不能用道德、法律之類的標准來衡量或者譴責,愛情本來就是來無影去無蹤的。
情不知所起,故一往情深。
《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 篇3
愛情像首美妙的樂曲流淌在她的生命里,她的愛看似狂熱,卻無私而堅定。她就像刀尖上跳舞的人魚,散發著另人動容的光輝。
——題記
在看完徐靜蕾自導自演的《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電影後,朋友極力推薦茨威格的《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作品。因為此部電影正是由該作品改編。
於是便拜讀了這篇感人至深的作品,一個對愛情無私付出的鮮明的女主人公躍然紙上。看似如太陽般狂熱、執著的愛像月光般在信中緩緩、溫柔的流淌。記得有句話記憶猶深:「我相信,哪怕我已經死在床上假,如你呼喚我,我就會立刻獲得一種力量,站起身來跟著你走。」
多麼令人感動的愛呀!她對他從未有過怨言,即使他一次次的將她無情的遺忘,將陌生的感覺像把尖刀一次次的刺進她的心上,她只有沉默。她甘願作他旅途中馳過的風景,即使沒有留下痕跡。就像安徒生童話里的.人魚,到最後甘願化做泡沫,還帶著對王子深深的祝福。這種愛是如其另人心酸和憐惜啊!
她對他從未有過任何要求,唯一的也是最後的一個要求便是讓他看看她寫的一封信,一封信而已。因為她快要離他而去,到另一個世界裡去了。一生的愛就在此刻終於傾吐出來了。就像文中寫到:「原諒我,原諒我我說了這些事。可是我就談這一次,以後永遠、永遠不再說了。」多麼卑微的請求!
「請耐心,親愛的,我要向你從頭訴說這一切,我求你聽我談一刻鍾,不要疲倦,我愛了你一輩子也沒有感到疲倦啊!」
如此令人動容的話語。可又引出我們的疑問:這樣被對方一再忽視的愛到底值得嗎?難道她就那麼甘為愛情的俘虜嗎?也許這在她面前問這種問題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愛情是種神奇的事物,它會使人發昏,不顧一切的奔向它。可這恰恰是愛情的可貴之處,女主人工的動人之處,作品的成功之處。愛發揮著神奇的力量,就像文中愛情所賜予女主人公生命的意義一樣。
雖然我們對於愛情總希望是童話般最美麗的結局:從此王子、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令人遺憾、心痛的結局卻能更加突出愛情的美麗。人魚般的愛情是最純真、最寶貴的愛情,它猶如飛蛾撲火,盡現愛情的光輝和女性的光芒。
讓我們看看我們的男主人公在最後的感受「他思念起那個看不見的女人,沒有實體,充滿激情,猶如遠方的音樂。」那藍色瓶中的玫瑰終於在他的記憶里盛開。雖然太晚,太過惋惜。但消失在泡沫里的美人魚,卻唱出最壯美的愛情歌曲。
也許人魚的愛本身是種幸福,這種愛即使我們猜不透,卻仍舊閃爍著最美麗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