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女主被填滿
① 有一個香港電影女主懷孕被壞人綁在床上 把她肚子里的孩子給剖了出來裝在了罐子裡面。
《賭神2》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賭神高進雖然經歷過重重風浪,擊敗過無數對手,但早已看透世情,無心戀戰。遂決定退出賭壇,與妻子溫柔隱居法國巴黎,過著安穩寧靜的生活。
台灣東湖幫仇笑痴野心勃勃,蓄意消滅賭神,取代賭神在賭壇屹立不倒的地位,更可藉此獨吞朱老先生死後所成立的「救助兒童基金」達16億美元。仇笑痴為迫賭神重出江湖,決定親自出馬,到法國一行。同時,高進的好友龍五來到法國探望,高進帶龍五到屋外的花園,而身懷六甲的溫柔則獨自留在家中。就在此時,仇笑痴帶手下以及陳金成到訪,見高進不在家中,指使手下用殘酷的手段殺害了溫柔和腹中的胎兒,而陳金成就幫仇笑痴得到那筆基金。高進發現了遇害的溫柔及被強行取出的胎兒後十分悲痛,溫柔臨死時要求高進一年之內不能再賭,並不能承認自己為賭神。在龍五的勸說下,高進決定到中國大陸旅遊,他對溫柔的承諾還有15天就完結時身處於千賭湖。
再次經歷家破人亡的高進在千賭湖途中,高進遇上了台灣東湖幫黑幫頭目海岸及兒子海遠,海岸在遊艇上被屠軍及其手下殺死,死前託付高進將兒子帶回女兒海棠處。後來高進與海遠誤當為遊艇爆炸事件的主謀,被帶到千賭湖區公安局,由公安大隊長郝精忠調查。後來二人成功逃走,並於一間旅館內認識蕭方方及蕭遙遙兄妹,准備回到台南。
② 北美票房之首《迷失之城》這部影片都有哪些精彩看點
洛蕾塔·塞琪(桑德拉·布洛克飾)是一位才華橫溢但與世隔絕的作家。在她的暢銷愛情冒險小說里,總會出現許多奇異的地方。而作為本書的封面模特,艾倫(查寧·塔圖姆飾)一生都在致力於展現書中英雄角色「達什」的個人魅力。 」 在與艾倫一起宣傳新書時,洛蕾塔被一位古怪的億萬富翁阿比蓋爾·費爾法克斯(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飾)綁架。這位億萬富翁堅信,洛蕾塔的新書能帶領他找到失落古城中的寶藏。 與此同時,艾倫為了證明自己可以成為現實中的英雄,而不僅僅是洛蕾塔虛構的人物,決定前去營救她。這對極不對付的搭檔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在險惡的叢林中生存下來,並在億萬富翁趕到前找到古老的寶藏.。
③ 外國的一部電影,名字忘記了。講女主是個作者,然後被強了。但是之後活了下來,,最後成功復仇了。求名字
我唾棄你的墳墓 I Spit on Your Grave (2010) 翻拍版
我唾棄你的墳墓 I Spit on Your Grave (1978) 原版
④ 一部八九十年代的歐美老電影,女主被囚禁在類似倉庫的地方
一部八九十年代的歐美老電影女主被困進類似倉庫的地方,好像是有這樣的一個說法。
⑤ 一部外國電影,好像關於綁架的,最後女主被劫匪強迫kj,最後被女主拿藏在黑色內衣的手術刀給割了,急
《步步危機》該電影簡介由豆瓣網專職人員撰寫或者由影片官方提供,版權屬於豆瓣網,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使用整體或任何部分的內容。
威廉姆(斯圖爾特·湯森德 Stuart Townsend 飾)和妻子凱倫(查理茲·塞隆 Charlize Theron 飾)之間的感情十分要好,兩人共同養育著可愛乖巧的女兒阿比蓋爾(達科塔·范寧 Dakota Fanning 飾),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堪稱典範。然而,在我們的故事裡,這樣的幸福註定不會長久。
喬(凱文·貝肯 Kevin Bacon 飾)和謝瑞爾(科特妮·洛芙 Courtney Love 飾)是一對智商極高的亡命鴛鴦,在「劫富濟貧」的信念之中,在天衣無縫的配合之下,兩人犯下了一樁又一樁的完美綁架案。這一次,他們的目標正是威廉姆和凱倫一家人。阿比蓋爾失蹤了,與此同時,威廉姆和凱倫分別收到了一封時限為24小時的通牒,在綁匪規定的時間內,他們能夠順利救出阿比蓋爾嗎?
⑥ 晚上女主被人從大廈頂推下男主在中層用身體吸住掉下的女主是什麼電影
應該不是電影是電視劇
《微能力者》是根據同名漫畫改編,由騰訊視頻、萊可傳媒聯合出品的輕科幻腦洞網路劇,由曾慶傑執導,陳思宇、王子清、李思陽、熊欣、張馳等領銜主演。
該劇講述了四個普通人用幸福 與 惡 魔 交 易 獲 得 不同 微 能 力從而 改 變 人 生 軌 跡 的故事。
⑦ 有沒有一部電影有女主被灌葯的,還有掏腎情節的驚悚電影
救命
《救命》是一部由羅志良執導,林嘉欣、李心潔、許志安等人主演的驚悚電影,於2004年4月22日上映。
影片講述富家女子清因為目睹一宗命案,認定男友的情人孫玲為案中兇手,因而令兩人發展出朋友和仇人的復雜關系的故事。
⑧ 有什麼女主被改造的電影嗎,比如《公主日記》,《窈窕淑女》類型的
說幾個另類的吧,致命黑蘭、尼基塔、黑貓都是女主被改造成特工類型的,重返20歲、奇怪的她是女主改造變年輕類型的,辣媽辣妹、男女變錯身是女主變換身體類型的
⑨ 面對劉思揚提出的條件心形為什麼沉默
人性是什麼?就是漢尼拔所說的「貪圖」。
深入到人性層面來看,人性本身有著慾望,這慾望無所謂好壞,它只是支配肉體行為的源動力,而好壞之分是人為定義的。普通人對行為好壞的理解和分野讓他們無法理解漢尼拔這樣的人,但漢尼拔卻能輕而易舉地洞徹人心,因為他習慣於看到事物的本質而不是首先對它做出社會性判斷,這種直截了當的觀察和思維,來自於拔叔對人性之惡的堅信和研究——畢竟,他是Dr.。
在他眼裡,沒有好壞,只有「貪圖」。
在「貪圖」的驅使下,一切的行為都是可以被解釋的。
所以水牛比爾剝皮的行為很容易被看穿動機,由於幼時樹立起對性別的變態崇敬,所以他渴望變成女人——這不是由於他真的是個「女人」,而是他以為自己是個女人——拔叔一語中的。
水牛比爾貪圖的,不是人皮,不是女性性別,而是性別背後帶來的掌控感和權力欲——是他對自己人生的轉變和控制。
警長、醫生貪圖的,是簡單的名利,是一種征服窮凶極惡罪犯所帶來的自我認同感,全然出於人性中的自私之面。身為醫生的拔叔怎麼可能看不清他們扭曲又卑微的慾望。
拔叔的慾望,他的貪圖,就是對人心人性一遍遍的印證和失望,他從中獲得快感。正如警長所說,他捉弄人是在「自娛」。這種這種娛樂心理的背後,是對自己無所不能、掌控一切「全知全能感」的投射——他以為自己就是審判者,除了上帝之外的審判者。
那麼,女主在貪圖些什麼?
我個人認為,女主所貪圖的,正是拔叔願意「幫助」她的原因——正如一個醫生試驗數百次後見到難得的好苗子,看似沉靜卻早已熊熊燃燒、抑制不住噴薄而出的慾望冒出頭來。
他試驗過很多人,比如那個在車庫里的頭顱,他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合適的試驗品——讓他對卑微可憐的人性之惡存有一絲絲希望。
他對人性之惡的篤定讓他習慣於把女主逃離牧場的行為背後有著悲慘的原因)比如被強奸,但女主的理由是「救出沉默的羔羊」。
這出自於對他人生命的珍惜,並非是自己的利益——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女主為了救贖自己「脆弱感」的一種投射罷了。不同的是,別人的救贖只投射在自己身上,其行為的直接受益者是自己,女主行為的直接受益者,是他人。
或許是這種微弱的「人性之光」,讓拔叔決定把女主作為「試驗品」。
我不認為拔叔是在幫女主,他前期的試探和揣測只是為了取樂,直到他聽到女主說出「沉默羔羊」的故事後,才決定再次對人性進行驗證。而這種所謂的幫助,是建立在試驗的基礎上的,驗證人性是他的貪圖,人性露出他所預判的罪惡時刻取悅了他。他對女主的情緒是好奇、試探和期待,並非出自所謂的愛情。
這種驗證,是他行使「審判權」的一個證明。
這種審判權,就是漢尼拔吃人的原因。正如他所說的,殺人不是為了殺人,而是殺人背後的東西讓他著迷,他吃人是為了一再體會凌駕於人類之上的優越感,享受自己所擁有的審判權。在他眼中,只有他自己是上帝,是高出人類等級的「另一個物種」,所以他要吃比自己等級低的物種,即人類。
在他的邏輯里,只有他是審判者,而其他人都只是物品。就像在水牛比爾的眼中,胖胖的女性只是用來剝皮的工具,他不凌虐女性只是因為他意不在此,他只要女性的皮以達成他「transform」(轉變)的目的。
另外,我認為這也是一種投射,為了證明他相較於其他人類的優越地位,為了享受摧毀人心的快感,為了「徹底地」消滅人性之惡,他一定程度上把毀滅的慾望投射到了吃人上。
而他之所以沒有吃女主,是因為他在經過測驗且聽過「沉默羔羊」的故事後,對女主說「謝謝」,一定程度上認同了女主是他的同類——他們在用不同的方式救贖人類這種低等動物。
女主的行為是天使的拯救,漢尼拔自己則是撒旦的拯救。一個救人於苦難,另一個則結束他們的生命,結束他們罪惡而苦難的一生。在此層面上,漢尼拔授予了女主「審判權」,讓她去拯救凱瑟琳,以完成「天使的救贖」。
所以他才說「你有抓住他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是體力或腦力,而是更深一層的高級物種對低級物種的審判權。從這個角度來講,漢尼拔這個角色被塑造成既無善惡之分、也無高低之別的審判者角色。
小說作者大概是對人類意見很大,他寫的結局裡還讓女主和拔叔浪跡天涯,說明他完全認同所謂的人性本惡,可以說是狠狠地黑了一把人類。
而且,拔叔沒有把水牛比爾看作自己的同類,而是把女主高看一等,也證明拔叔並非簡單的變態可以形容,他是復雜的、理性的、精明的、價值觀自成一套的生物,他的邏輯思維不能用普通的模型來分析,因為他本來就不以「人」自視,也不屬於人類行為的范疇內。
說回電影的隱喻。這部電影中有太多經典的隱喻,比如沉默的羔羊和拯救者,又比如基督教中舊約新約的暗示。
沉默的羔羊,一方面指軟弱無力的受害者,一方面指容易受到影響、無力自保的童年。在心理學上,童年對人類的影響一向很大,這時被抑制和剝奪的慾望會在成長後慢慢暴露出來。而小說中漢尼拔吃人也是因為他幼時目擊妹妹被殺和烹吃,甚至他自己也加入了這一行列;女主童年時父親的死亡和沉默的羔羊讓她感受到自己無力拯救他人的挫敗感,所以在睡夢中,羊羔一直在「尖叫」;而水牛比爾是因為被母親虐待,讓他將女性性別和控制力聯系起來,故而才想要變成女性,重拾掌控權。
上文提到的「貪圖」,其實是人類通過一系列行為對創傷的彌補。
失去了什麼,總會以各種方式被討要回來。正如總要做點什麼,才能讓心中的羔羊不再嚎叫。
女主和拔叔最終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彌補,女主開槍射殺了水牛比爾,拔叔吃人並完成了自己的實驗。
那麼基督教新舊約的隱喻又體現在哪裡?體現在審判者(拯救者)的態度上。舊約中對於羔羊十分漠視,違背規則要被殺掉,正如女主抱著的羔羊最終不得善終,也像拔叔對「非我族類」的態度——雖遠必誅;而新約則是拯救、憐憫的態度,耶穌負了十字架受苦也要拯救人類,即使他們是愚蠢的、懦弱的、卑微的,正如女主想要拯救凱瑟琳一般。拔叔屬於舊約的審判者,而女主是新約的代表。聖經沿承交接的轉變,很值得玩味。
最後簡單提一下影片中很清晰的性別歧視、力量對比和政權黑暗,不僅是女性,也是人類被物化。這些都很清晰,不必贅述。
說到這,這部片子的總結差不多該畫個句號,不過,如果跳出影片設立的價值觀來看,無論是漢尼拔,還是女主,或是所謂自詡正義的人物,都深深地執迷於自己的邏輯和價值觀,漢尼拔尤甚。在沒有共同意志的世界裡,像漢尼拔或水牛比爾這樣的人,智商行動力爆表,很容易對無辜的羔羊造成傷害。所以人類社會的趨同性在自然排斥這樣的基因,也是人類種群的自凈能力所在。
雖然我對拔叔這類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很感興趣,但出於基礎的良知和道德,這樣的角色勢必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所以你看,就連《三塊廣告牌》這樣的電影都拿不了小金人了,拔叔這樣的角色,似乎也只能活在那個時代了。
P.S: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恣意難收
2018.4.30正文完
———————2018.10.30補充———————
自從開始正式接心理咨詢,我對拔叔和女主的對話有了更多的認識,這次補充的主要是他們之間談話節奏和「沉默羔羊」故事進一步的解讀。
在女主和拔叔的第一次交鋒里,拔叔根本沒有把她當回事,因為一次見面雖然可以讓他摸清女主的背景,但是女主的「貪圖」是什麼,他還不清楚。
這在拔叔這兒,可不是加分項——因為沒勁啊,沒意思啊,我見了那麼多case幹嘛還要和一個普通人玩呢?沒挑戰。
但是旁邊的犯人幫了忙,拔叔出於自己的「禮節」,對,就是鬼一樣的禮節hhhhh決定繼續玩這個游戲。
他倆的第二次交鋒,拔叔看出了女主的貪圖——事業心很強啊這學生。
一般人到這兒就停了,事業心強,已經可以解釋人的大部分行為。可拔叔厲害在哪兒呢,就在於,他要看出「核心驅動力」——事業心強很稀鬆平常啊,重點在於,是什麼讓她有了這么強的事業心呢?(注意,這時候拔叔還沒提出互換信息,這是在女主進車庫渾身是雨的時候進行的對話)
第三次交鋒中,當拔叔發現女主能為了這個案子不惜「冒生命危險」作假來和他交易套話,他就開始進一步好奇了——也因為女主懂得用拔叔想要的(小島沙灘看樹和水的窗戶)來吸引他,attract him。
拔叔的危險不用多講,女主也挺會察言觀色(記住了拔叔想要啥,雖然很低級),並且她的企圖心蓋過了對拔叔的恐懼,尤其是在拔叔嚇了她好幾次,周圍人也一直都在說拔叔很恐怖的情況下,女主還是毅然決然地用自己一個實習生的身份,用自己的生命冒險,和魔鬼做交易。
這才是拔叔願意進一步提出交換信息的前提基礎。
而且拔叔真是太直接了,直入主題…上來就問童年而且關鍵點抓得賊准…關鍵是啥呢?即:女主父親早亡(且也是警察,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女主也選擇當了警察);她後來被送去牧場和一對夫婦同住,且跑掉了。
為什麼說抓童年就是單刀直入呢?因為萬事賴童年…如果從童年入手一般可以抓到非常重要且決定性的線索。
不過有點誇張,童年是對人有很大影響,但目前科學已經進步了,這個說法有點點站不住腳。但是根據電影拍攝的年代和當時對心理學的了解,再加上電影太強調早期教育,所以可以說,在這部電影里就是「萬事賴童年」。
而拔叔這么問也合情合理。
好了,劇情到這里,拔叔也只是了解到女主不是因為被強奸而逃離牧場,他對女主並沒有完全認可,沒把最重要的信息告訴她。(這是在拔叔和女議員會面前)
而反手就利用女主作假和對奇頓醫生的了解來了個「假作真時真亦假」,真話不全說,戲弄為主——他本來就是享受一而再再而三玩弄人心快感的人,所以tease女議員的行為在拔叔這里太合適了——都不是一個級別的,都沒有新鮮感,我一勾引你就上套,這么實誠這么沒有挑戰性。
沒勁。
好,我們可愛的女主終於走出了關鍵一步——自己去見拔叔,並且完成了「同類認證」的最後一步——說完「沉默的羔羊」的故事。(在籠子里見拔叔那段)
這段劇情可以說是全劇重點,如果你是個為了爽快看的人,後面剝皮和吃肉才是重頭戲,但是對於我來說,這段「生命力」的交流才是壓軸演出。
沉默的羔羊,和羔羊最後的結局,到底對拔叔和女主而言,分別代表了什麼?
答案和我最初寫的並沒有出入,羔羊就是人類,但不同的是拔叔和女主對待羔羊的行為。
這倆人都想要拯救人類的:拔叔作為心理專家,從靈魂層面「救人」,嗯雖然他大部分吃了他們…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為啥他選擇以「吃人」做救贖呢?後面我講。
先來看看女主是怎麼救人的,她拼盡全力,甚至冒生命危險和拔叔做交易,想救那個素不相識的女孩,這和拔叔路徑完全相反,但!
他倆都要救人。
拔叔之所以吃人,是因為他覺得「那樣對他們最好」,記得他評價車庫里枉死的那個人的話嗎?他說,誰殺了他不重要,死對他來說是好事。
在拔叔心中,他要拯救世人不假,但他不相信人類能變好,他為這些人類安排了他覺得「最好的路」。
就是死亡。
而女主為何不同?因為女主堅信,人可以被拯救,這也正是她一貫堅持的,一以貫之的事情,她不僅相信,而且一直沒放棄。
想一想電影沒告訴我們的事——女主十歲開始就是個孤兒,但是人家最後進入了有資格成為fbi一員的學校,人家還成績很好。
她本來有資格變壞和墮落啊,她完全可以找借口說自己變壞是因為沒人照顧之類的。
但是女主沒有,不僅沒找借口,而且愈加強大。
這就是聖人。
記得小惡魔嗎?他也曾說過,我比誰都資格變成一頭monster,但我沒有。
這,就是聖人。
可能人類永遠都不會理解,即便是撒旦也是在拯救人的,只不過用的不是偉光正的方式。大家聽多了天使的童話,聽多了神聖的救贖,都覺得自己會順應救贖而去,獲得新生,可是當救贖真正來臨,羔羊們是怎麼做的?
「它們只是站著不動,很困惑,也不跑。」
看見了嗎?
渺小脆弱的人類啊,連主動伸來的橄欖枝都抓不住,這才是拔叔失望的一點,所以他才選擇另一種方式完成他的「救贖」。
也正是女主身上純粹的「神性」光輝,讓他說出了「謝謝」,不是謝謝女主的救贖,而是謝謝因為女主的存在,這個世界會多一種救贖的可能性,多一條除了漢尼拔以外的路。
謝謝漢尼拔沒有做到的救贖,那份空洞被女主填滿了。人類從此可以獲益良多,「這個世界有了你更有趣。」
二者只是殊途同歸而已,一個路西法一個加百列,目的一樣何必互撕?我有能力成全你的救贖,也是了我心願——畢竟我們目的一樣,沒必要找你麻煩,反倒要謝謝你。
最終,漢尼拔嘴裡的羔羊因為死亡不再嚎叫,而女主心裡的羔羊得到保護和救贖不再嚎叫。
或許未來,沉默的羔羊可以開啟更多的智識,主動選擇自己的結局,這樣世界上就少一隻沉默的羊,多一個漢尼拔或女主。
當然,我私心想著,多點女主最好,因為畢竟新約才是新生,生命潛力的無窮實在令人期待,只作盤中餐的話,是有些浪費了。
但是千不該萬不該,別兩頭不靠岸去學了水牛比爾…word媽…作孽喲…
好了!更新至此,希望諸君亦能有所獲,也希望諸君,能當大天使就當大天使,當不了呢也別撐著,做一隻勤奮吃草,努力向上避免被吃的可愛小羊,給大天使減輕點負擔,也是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