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生電影 » 女主在舞台上高歌的電影

女主在舞台上高歌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9-14 17:11:01

① 關於跳舞的一部外國電影女主在蒙面舞會上和男主跳了舞男主在學校通過音樂找女

是不是在女主匆忙離開的時候掉了她的U盤,然後男主是個明星,在學校找她,用問U盤里前幾首音樂的
如果是這個劇情的話就是灰姑娘之舞動奇跡 Selena Gomez主演

② 一部國外老電影男女主在舞會上跳舞,女主穿黑色裙子

《亂世佳人》

③ 音樂之聲 電影

基本資料

【片名】The Sound of Music
【譯名】音樂之聲
【年代】1965
【國家】美國
【片長】174 Mins
【類別】音樂歌舞片
【語言】普通話
【字幕】外掛中文
【評分】7.8/10 (19,087 votes)
【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59742/
【格式】RMVB
【尺寸】720 X 320
【大小】3CD--624MB
【導演】羅伯特·懷斯(Robert Wise)
【主演】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
克里斯托弗·普拉默爾(Christopher Plummer)

【簡介】

22歲的瑪利亞是一個薩爾斯堡修道院里的志願修女,但是,她活潑好動和熱愛自然的性格卻總是讓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煩。修女院里的阿比斯院長覺得她這樣的活潑的性格不適合僧侶生活,於是,當她接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尋求看護的請求,她決定讓瑪麗亞去,也藉此讓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瑪麗亞到達馮·特拉普家,發現他是一個有七個孩子的鰥夫,長期的海軍生活和亡妻的悲傷使他對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很快,瑪麗亞就明白了以前那些看護離開的原因,原來是孩子們得不到父親的關愛,總是用捉弄看護來吸引父親的注意。

上校要求瑪麗亞也像他一樣嚴格,但是瑪麗亞沒有聽從,而是用她天生的溫柔和善良贏得了孩子們的友好。趁上校不在的時候,她用窗簾給每個孩子逢制了游戲服裝,帶領他們到市場遊玩,在美麗的阿爾卑斯山上野餐,還教會了他們唱歌。孩子們原有的拘禁和憂郁漸漸地被音樂和笑聲代替了。

不久上校回家了,還帶回了孩子們喜歡的麥克叔叔和孩子們不甚喜歡的,上校的女朋友,男爵夫人。上校對瑪麗亞的做法十分不滿,可是當他聽到孩子們為男爵夫人唱歌的時候十分感動,因為瑪麗亞把從他亡妻之後家裡就不再有的音樂又帶了回來。瑪麗亞還和孩子們一起准備了一場木偶戲,上校為瑪麗亞可以感染他人的熱情所吸引了。

幾天之後,上校和男爵夫人一起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舞會,孩子們在舞會中也有歌唱表演。在舞會中,瑪麗亞給孩子們示範奧地利的民間舞蹈「漣恩德拉」(Laendler),出乎意料的是,上校走過來和瑪麗亞共舞,舞蹈最後他們互視對方,他們之間的愛意一目瞭然。這些,都被男爵夫人看在眼內,當晚,她勸瑪麗亞回修道院。瑪麗亞恐怕自己對上校的感情會越限越深,於是,她悄悄地離開了。

瑪麗亞走了之後,男爵夫人用盡辦法討孩子們的歡心都沒有成效,當孩子們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結婚的消息後,他們更加難過。他們到修道院找瑪麗亞卻沒能見到她。瑪麗亞向阿比斯院長坦白了她對上校的愛情和對生活的不知所措,阿比斯院長告訴她她要骨氣勇氣,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愛。於是,瑪麗亞回到馮·特拉普家裡。 瑪麗亞回來之後,男爵夫人發現她已經無法挽回瑪麗亞和上校之間的感情,她主動退出了婚約,上校和瑪麗亞互訴衷腸,很快地,他們就結婚了。

可惜,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從此就永遠幸福快樂。當他們還在度蜜月的時候,德國納粹佔領了奧地利,當他們趕回薩爾茲堡,發現到處已經是納粹旗幟橫行了。他們不在的時候,負責照顧孩子們的麥克叔叔幫他們注冊參加了薩爾茲堡音樂節(Salzburg Festival)。上校一回到家裡,就接到了納粹發來的電報,要他立即到納粹海軍報導。一向痛恨納粹的上校決定帶領全家人離開奧地利。當他們晚上離開別墅的時候,被早就躲在門外監視他們的納粹攔住了,於是上校解釋說他們離開是為了參加希爾斯伯格節演出,並拿出節目單作為證據。在納粹的陪同下,他們來到了會場,演出了孩子們准備好的歌曲。在這時,上校和瑪麗亞演唱了「雪融花」,歌曲里對祖國奧地利的熱愛之情濃郁深厚,不顧旁邊持槍的納粹守衛,在場的觀眾也跟著上校一起唱完了「雪融花」。

演出之後,趁著頒獎的時候上校一家人逃離的演出現場,納粹一路追到修道院里,在修女們的幫助下,上校一家人藏在了墓碑後面,躲過納粹的追蹤,然後他們翻過阿爾卑斯山,離開了奧地利。

電影<<音樂之聲>>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

特拉普男爵生於1880年4月4日,扎拉(Zara),當時還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父親是海軍上校,他也想獻身海軍事業,所以參加了皇家海軍學院。當他還是一個年輕的海軍上校時,就被任命為U6潛艇的指揮。一戰時,一艘法軍潛艇被特拉普的潛艇擊沉。1918年,國王約瑟夫一世提升他為海軍少校。 戰爭結束後,奧地利失去了海岸線,不再需要海軍。特拉普上校不僅失去了職位,還在1924年失去了他的妻子,留給他7個孩子照顧。

瑪麗婭生於1905年1月25日。在她大約兩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她的表姑成了她的養母,她們住在維也納郊區的一個小房子里。 她受到了嚴格的教育,上完三年高中後,進入了四年的國立師范學院。 瑪麗婭原來是社會主義者和無神論者,但是在大學期間,一位著名的神父開始給她布教,改變了瑪麗婭的生活和信仰。 瑪麗婭加入了薩爾茨堡的修女山修道院,成為一個修女。修道院決定讓瑪麗婭離開一年,到特拉普男爵家作女家庭教師,照顧他的一個患風濕熱的女兒。

一年後,孩子們要求他們的父親設法留住瑪麗婭,他們甚至建議他應該娶她。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歡我!男爵回答說。於是孩子們自己去問瑪麗婭。因為瑪麗婭說,是,我喜歡他。他們訂婚了。她再也沒回修道院作修女,於1927年11月26日嫁給了男爵。 特拉普一家又新添了兩個女兒。

1935年,瓦茲內神父走入了他們的生活。他使音樂成為他們一家的愛好。他們自然清新的嗓音和純美的歌聲使他們在1935年的薩爾茨堡音樂戲劇節上獲得了合唱比賽第一名。他們曾在大蕭條時期失去了所有的錢財,此後他們被邀請做歐洲巡迴演唱會。

1938年,希特勒入侵奧地利,特拉普寧可丟掉物質財產,也要留住尊嚴。他們離開了薩爾茨堡市郊的別墅和一切財產,前往美國。

1938年9月,他們到達紐約。途中第10個孩子出生了。瓦茲內神父也和他們同行到美國,在他的指導下,唱歌成了他們的職業,特拉普家庭合唱隊漸漸揚名。 二戰後,特拉普一家建立了一個音樂慈善組織:特拉普家庭奧地利救濟社,為祖國奧地利發送了無數食品和衣物。

1941年,特拉普在費爾蒙特的一個鄉村裡買了一個大農場,這兒和他們思念的奧地利薩爾茨堡的風光相似。他們給他們的房子取名為「一顆丹心」。

1947年5月30日,特拉普去世,被安葬在房子後院的家庭墓地里。 當他們結束了20多年、30多個國家的演唱生涯時,他們把他們的奧地利式大木屋改成了客店。可惜1980年12月,它被一場大火燒毀。他們立即決定重建。特拉普家新木屋的設計很現代,但仍保留了以前的味道。 1987年3月28日瑪麗婭去世了,被安葬在墓地里他的丈夫旁邊。

本片在當年成為打破了影史上最高賣座紀錄的歌舞片,這部經典巨作曾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影片剪輯五項大獎。被譯成3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上映,片中美妙的音樂至今仍廣為傳唱。影片的譯名在各地大相徑庭:在中國香港,它被譯成《仙樂飄飄處處聞》;台灣地區譯名則是《真善美》;在葡萄牙,是《心靈深處的音樂》;西班牙譯成《笑與淚》;阿根廷的譯名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人》;在德國,它的名字是《我的歌,我的夢》……譯名不同,音樂卻同樣動聽,人們對它的喜愛可見一斑。

2、同名歌曲《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是電影《音樂之聲》的主題曲
作曲:查理德 羅傑斯
作詞:奧斯卡 漢默斯坦二世
主唱:朱莉 安德魯斯
歌詞:
THE SOUND OF MUSIC

My day in the hills
Has come to an end I know
A star has come out
To tell me it』s time to go,
But deep in the dark-green shadows
Are voices that urge me to stay.
So I pause and I wait and I listen
For one more sound,
For one more lovely thing
That the hills might say…

The hills are alive
With the sound of music,
With songs they have sung
For a thousand years.
The hills fill my heart
With the sound of music,
My heart wants to sing
Every song it hears.

My heart wants to beat
Like the wings
Of the birds that rise
From the lake to the trees,

My heart wants to sigh
Like a chime that flies
From a church on a breeze,

To laugh like a brook
When it trips and falls
Over stones on its way

To sing through the night
Like a lark who is learning to pray—

I go to the hills
When my heart is lonely,
I know I will hear
What I've heard before.
My heart will be blessed
With the sound of music
And I'll sing once more.

3、電影《音樂之聲》
音樂之聲取材於1938年發生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故事:見習修女瑪麗亞是個性格開朗,熱情奔放的姑娘。她愛唱歌、愛跳舞,還十分喜愛大自然的清新、寧靜和美麗。只要修道院的門開著,她就常在蒼翠的群山間象雲雀一樣歌唱,在潔凈的小溪邊和潺潺的流水合唱。
修道院院長覺得瑪麗亞不適應這種與塵寰隔絕的生活,該放它到外面看看。就這樣,她來到薩爾茨堡當上了前奧地利帝國海軍退役軍官馮.特拉普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馮.特拉普是個心地善良的愛國者,他在服役期間功勛卓著,幾年前,不幸死了心愛的妻子,現在心灰意冷。家裡沒有歌聲,沒有笑聲,也不許人家提到他的妻子。他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並不了解他們,老是象指揮水兵一樣管理著他們。
瑪麗亞穿著不合身的舊衣服,戴著頂破舊的帽子,拎著手提箱、挾著吉它離開了修道院。她一路放聲高歌、蹦蹦跳跳、莽莽撞撞,一口氣闖進了上校家。上校見她這付模樣,對她能否做家庭教師表示懷疑;而上校管教孩子們的做法也令她大為驚訝:只要他的哨聲一響,孩子們就從各自的房間里以最快的速度奔跑出來,排好隊,按水兵操練的要求報出自己的姓名。
孩子們生性活潑可愛,各有各的性格、愛好和理想。他們不願意過這種嚴加管束的生活,總設法捉弄歷屆的家庭教師,使他們呆不下去。對瑪麗亞自然也不例外:一會兒出其不意把蛤蟆放在她的口袋裡;一會兒趁她不備將松球放在她的座位上。但瑪麗亞自己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能理解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所作所為。她引導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她在上校離家去維也納期間,用窗簾布給孩子們做了游戲服,帶他們去野餐、郊遊、爬樹和劃船;教他們唱歌,從「多,來,米」學起,直到排練歌曲。於是這個家庭平添了笑語、歡樂和生氣,充滿了音樂之聲。當上校帶著准備與他結婚的男爵夫人回來時,家中呆板、冰冷的空氣完全變了,他的「水兵們」已被訓練成了一? 有素養的家庭合唱隊。這激起了上校對生活的熱愛,換回了失去的幸福,也喚起了他對瑪麗亞的愛情。
男爵夫人知難而退,瑪麗亞和特拉普上校終於結成了美滿的伴侶。
這時正是三十年代希特勒吞並奧地利的前夕,納粹分子早已嗅出了上校家濃郁的自由奧地利氣味。在薩爾茨堡舉行奧地利民謠節的當天,上校和瑪麗亞蜜月歸來,同時柏林來電,命令上校參迦納粹的海軍,並把他和全家置於嚴密監視之下。
借著參加民謠節的機會,特拉普家庭合唱隊在奧地利同胞面前奉獻出他們心底里的歌,並在朋友們和修女們的協助下,全家逃出了多難的祖國,留下了繞梁不絕、回腸盪氣的對祖國眷戀的愛情之歌:
雪絨花,雪絨花,清晨醒來看見它。一朵朵,小白花,潔白而無瑕。開不敗的小白花,點綴祖國大地幸福無涯。影片清新有致,細膩感人,雅俗共賞。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

電影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601125/#
音樂http://mp3..com/m?tn=mp3&ct=134217728&lm=-1&word=%D2%F4%C0%D6%D6%AE%C9%F9

④ 顧長衛的主要電影的影評還有他電影的風格及生平簡介高分求!!!!!

顧長衛,1957年12月12日生於西安從小熱愛繪畫夢想當一名畫家。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1982年畢業後任西安電影製片廠攝影助理。1984年任攝影拍滕文驥《海灘》,大量採用自然光尋求更加貼近現實表現手段,給中國影壇帶來不小沖擊,相繼拍攝了電影《大明星》、《神鞭》。
功成名就之後國內拍攝了不少好片子:《狹路英豪》、《蘭陵王》、《陽光燦爛的日子》。顧長衛從一個愛好畫畫的孩子到今天取得巨大成就,與刻苦努力分不開,更難得的是他擁有一顆平常心,這使他不斷追求攝影藝術更高成就。 2005年,顧長衛的導演處女作《孔雀》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007年,他的第二部導演作品《立春》為他的妻子、女主角蔣雯麗贏得了羅馬電影節影後的桂冠。
顧長衛影片攝影創作作品及國內、外獲獎年表: 《結婚》: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1983年出品(聯合攝影)。 《海灘》:西安電影製片廠 1984年出品(與人合作)。 《大明星》:深圳影業公司 1985年出品。 《神鞭》:西安電影製片廠 1986年出品。
顧長衛說,他對電影描寫的那個時期國內的變化印象特別深刻。當時他在美國擔任3部好萊塢電影的攝影,偶爾回國還是敏感地發現了中國的變化,「其實我們都身處其中」。他將這差不多10年濃縮在《立春》中,「人要生存,就要妥協。人要過得更好,就和自己最初的理想會有很大不同」。《孔雀》還是兩年前的電影,顧長衛也有差不多兩年沒拍電影。他說,拍《孔雀》時積累的經驗忘得差不多,總覺得自己是新手,有些緊張和興奮,也有些沒底。「之所以有熱情去做一個片子,是因為想把很多生活的經歷和感受告訴別人」。 比《孔雀》更復雜 提起顧長衛的電影,總是要比較《孔雀》與《立春》。顧長衛說,《立春》比《孔雀》更完整、復雜,野心更大。他想通過《立春》塑造「平民」,塑造出一個時代的群像,講普通人的生命、情感。「誰都不願意重復自己。《立春》肯定不會像《孔雀》那麼悶,它更悲喜交集,應該有更多的觀眾愛它。包括我自己」。 立春劇照
王彩玲與時代作對《孔雀》寫的是一家人,以家庭看社會:姐姐是殉道士式的,哥哥是功利的,弟弟是消極的,他們更像是代表3種不同的生活態度。《立春》寫了6個人,有脫離實際的藝術青年,也有在生活的庸常和瑣碎中自得其樂的人,他們都是為了理想而奮斗的人。某種意義上,《立春》里的人面對的困境比《孔雀》更復雜。「姐姐所面臨的時代是一個禁錮的時代,它禁錮著所有人;王彩玲的時代,是看上去每個人都有了自由,每個人都有機會,其實更為復雜。姐姐的悲劇在於時代在和她作對,而王彩玲的悲劇在於她和時代作對。」 蔣雯麗為了出演王彩玲,增肥30斤,戴上了齙牙,還點上黑斑和痘印。化完妝,她哪兒也不敢去。顧長衛說,在他心裡,王彩玲很美,那種對理想不懈的追求令他折服,「對王彩玲來說,她的樣子長成這樣非常不幸,但不可笑。那些長得漂亮的姑娘,是非常幸運的,她們有更多機會去實現夢想,但是王彩玲沒有。對她來說,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更大。」 在《立春》的結尾,顧長衛特意拍攝了這樣一段戲:王彩玲終於以中央歌劇院首席女高音的身份在豪華的舞台上高歌《為藝術為愛情》。這是王彩玲們的幻想,導演用膠片將它變為具體可見的一幕,它是顧長衛和李檣給那些為理想向前奮斗的人的安慰。相比《孔雀》,《立春》的年代推後了20年,截取的1988年至1998年這十年光景正是東西方思想交匯、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顧長衛表示,之所以在包頭選景,是因為這里的城市建設有很多特點,不但有很市井的老城區,還有二次工業時期很輝煌的建築,同時像北京的國貿、王府井這類型的商業街這里也有,是一個很豐富的城市,也很容易體現片中所要傳達的理想與現實碰撞的主旨。印在劇組人員衣服上的話,「立春一過,城市裡還沒有什麼春天的跡象,但風真的就不一樣了。」是最能體現影片主旨的話。「我記得爸爸走的時候,離立春不遠了。」《孔雀》里的最後一句,為《立春》的到來埋下伏筆。急劇變化的時代,堅持理想的人們,顧長衛的關注冷靜而悲憫。春天來了,人們卻在現實面前低下理想的頭,可顧長衛說,「離理想越來越遠,這不是悲劇。」

⑤ 想找一部外國電影 是青春校園類的 女主好像在夏令營吧最後參加是選秀還是什麼比賽和男主在台上合唱了同

我大學時老師放給我們看過,不是歌舞青春,你說的電影叫搖滾夏令營,挺好看的!

⑥ 一部美國校園歌舞電影

歌舞青春吧,有好幾部,你說的應該是第一部啊

⑦ 如何評價電影《維羅尼卡的雙重生命》

我站在混亂的廣場,身如飄絮。我能看見我,你卻看不見你自己。
1首先我只想說,Irene Jacob美得攝人心魄,美得不可方物。而且,這不是那種時尚雜志上的濃妝艷抹的俗套,也不是冷媚幽艷的高貴,Irene Jacob的美是有人間煙火氣的,在溫暖的弱光的照射下,那清秀的眉眼和不曾仔細打理的頭發,都讓你感覺到這就是你身邊會出現的女子,你熟悉,你對她會有好感,卻又不可褻玩,你其實也難以在現實里遇見。哪怕她寬衣解帶出現在鏡頭之前,你既不會想到任何的淫邪,但也不是美術館里那些精緻到虛假的人體,只是生命力的強烈勃發,那就是青春的生命。

2波蘭的Weronica,法國的Veronique。我在電影的前三十分鍾內很難區分她們。她們都有一副美妙的嗓音,她們都是音樂的俘虜,她們都在很小的時候失去了母親,母親帶給她們的的回憶是她們永久的夢境。他們都有一個透明的橡皮球,萬花筒般的燦爛星辰。她們的心臟都是虛弱的,或許不知在哪一個瞬間就會驟然停止。他們都有一個慈愛的父親,影片的開頭,我甚至只是通過他們的父親,才能分辨這一對雙生花。靈魂如鏡面般反射出兩個幾乎相似的個體,可她們不知道彼此,只有在心靈的磁感線里,默默體察,在微弱的聯系中,感知到另一部分的存在。而她們的聯系,也總是在極致的歡愉中才會萌發,總是在靈與肉的交合中得到閃現。
Weronica在做愛時凝視著掛在牆上的自己的相片,彷彿在那一瞬間尋找到了Veronique;然而在性愛的歡愉中醒來之後,那滿足她靈魂缺口的Veronique,卻又再一次消失了。而Veronique,在Weronica倒在舞台上的那一刻,從身體的高潮中體驗到了鑽心的疼痛。她們都是那麼孤獨。那麼孤獨。只有在和另一個人靈肉相結合的時候,只有在肉體上不孤獨的時候,她們的靈魂才得到滿足,她們的靈魂才不再孤獨。然而,這種滿足卻和他們做愛的對象無關,男性在她們的生命里總是陌生人。Weronica只因為Veronique而不孤獨,Veronique同樣也是如此。

3盡管Krzysztof kieslowski大師只承認自己在拍一部純粹的女性電影,只是站在女性的視角,企圖對女性的心理作出深刻的展示與剖析;而且他的試驗實際上是成功的:我們看見Weronica在公車上對騎著摩托車的男友視而不見,下了車又故作冷若冰霜,直到男人真的轉身離開,才奮不顧身的奔跑,企圖追上那輛摩托車;我們又看見Veronique躲在電話亭里,凝視著自己愛上的男人四處尋找自己,直到男人徹底絕望。
但是,Krzysztof kieslowski是多麼關心政治的導演,那一代的東歐導演,骨子裡流著政治的血液。《薇羅妮卡的雙重生命》,不可避免的帶著政治的隱喻,只是這些隱喻被故意的隱藏或者是淡化了,而且這些隱喻談到最後又回歸了人的本體上。Weronica抱著一堆樂譜匆忙的走在學潮和遊行大行其道的廣場上,廣場上的人們在遠景中一片混亂。一個莽撞的青年撞上了Weronica,樂譜散落的滿地都是。沒有人幫她撿,只有另外幾個更加莽撞的青年踐踏著樂譜跑過。風中的Weronica是那麼無助和凄涼,她散亂著頭發,撿起樂譜,孤獨的離開廣場。無論動亂的結果如何,受到傷害的永遠是Weronica這樣的普通人。
開場,Weronica孤獨的在街道上行走,遠景處緩緩駛來一輛卡車,載著被推倒的列寧像開入畫面,又緩緩消失。東歐的波蘭,多少年來慣常的體制,在一瞬間就如同這座雕像的倒下般轟然崩潰。也就如同Weronica,在女高音的最高處倒下,絢爛的歸於死亡。而Veronique,來自穩定的法國,那裡是孤獨的人自由的天堂。可是,Veronique依舊困惑,依舊在追尋些什麼,因為那死去的Weronica進入了她的生命,就像巨變後的東歐立刻加入了西方社會的體系,Veronique感到不適和疑惑,一如那不知道該如何迎接東歐的西歐,就和進入新世界的東歐一樣,迷惘,困惑,不知所措。

4Zbigniew
Presiner是一個我很了解卻又不了解的音樂家。我是一個電影原聲迷,聽過的電影原聲遠遠多於看過的電影本身。比如《薇羅妮卡的雙重生命》是我看過的第一部Krzysztof kieslowski導演的電影,然而Zbigniew Presiner為Krzysztof kieslowski的電影配過的音樂,我都是仔細欣賞過並大為折服的。與這相似的,還有Eleni Karaindrou,我很慚愧的沒有看過Theo Angelopulos大師的任何一部電影,但是Eleni Karaindrou的作品我卻是了熟於心。沒有他們,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Krzysztof kieslowski和Theo Angelopulos。
Zbigniew
Presiner為《薇羅妮卡的雙重生命》所配的音樂,讓我這個最喜歡嘗試把音樂轉換為文字的人無言以對。你很難說為這些配樂找一個概括性的形容詞,或許給我來說,就是在凄美平緩的調子下隱藏著驚濤駭浪。一如Veronique,一個平凡的女子,誰能知道她的內心,那顆脆弱的心臟,能夠被掀起那麼多的漣漪,能捲起那麼大的波瀾。電影原聲果然只有看了電影才能發自內心去體驗它,而不僅僅是單純的欣賞它。
Zbigniew
Presiner給我開了個有趣的玩笑。他在《紅》和《十誡》的配樂里都出現過Van den Budenmayer這一位據說是荷蘭古典作曲家的名字,而在《薇羅妮卡的雙重生命》的配樂里他首次出現,帶來了一首空靈絕美,如沐聖靈般的女高音作品,而波蘭的Weronica,也在高歌著這一曲的時候死去。然而我如今才發現,Van den Budenmayer是一個玩笑,他就是Zbigniew Presiner,Zbigniew Presiner用著一個化名,躲在幕後,揮灑著自己洋溢出來的天才,撥動著我半夜裡易碎的心弦,讓我的神經為之震顫並深深銘記。

5我並不是很喜歡電影後半部分Veronique找尋那位她心愛的兒童作家的情節。那些線索,比如磁帶,比如電話,比如寄來的信封,比如莫名其妙的禮物,比如空曠溫暖的火車候車大廳,都讓我想起《天使愛美麗》,盡管我知道《薇羅妮卡的雙重生命》早拍了十多年,盡管我是多麼愛《天使愛美麗》,曾經有一個人得到過我送給她的《天使愛美麗》原聲CD,但這樣的謎題,這樣的情節,帶著童真與些許的輕松,實在不是我在這部電影里想要的。於是當Veronique知道這一切不過是她的幻想的時候,她流出眼淚的那一刻,我得到了最深重的解脫。我愛這部電影,而且我不喜歡的部分結束了。
那位兒童作家的木偶,實在是一個再也沒法更加清楚的隱喻。可是我還是被這樣的隱喻所折服了,可能不是通過大師普通的手法,而是通過這個比喻本身。是啊,命運讓我們都變成了一個個受操縱的木偶,盡管最後變為燦爛的蝴蝶,卻依舊逃不脫木偶操縱者的控制。我們的美是命運給的,我們的一切,都寄託在這細細的鋼索上,宛若虛無。
於是,你會發現,生活在動亂不堪,精神迷惘的波蘭的Weronica,卻對於自己的音樂事業堅定不移,偏執到願意犧牲生命。於是,她手指上的鞋帶隨著她的歌聲如同在性高潮的瞬間一樣霎那崩斷,她也伴著絕美的音樂倒在了為之奉獻的舞台之上。可是,生活在穩定自由,蒸蒸日上的法國的Veronique,竟把妥協作為生命的哲學,卻是那麼迷茫,那麼悵惘,尋找著自己愛的人,尋找著另一個自己,始終得不到解脫與安慰。
Veronique問她的男人,「為什麼木偶要做兩個我?」
「因為木偶很容易損壞。」
於是鏡頭下移,彷彿在前一個瞬間,正在動作的木偶就是還活著的Veronique,而躺在桌上,一動不動,無聲無息的木偶,就是已經死去的Weronica。對於操縱木偶的上天來說,多做幾個木偶,實際上只不過是為了提防木偶損壞。

6兩個薇羅妮卡的父親都是善解人意的好父親,也或許只有這樣慈愛並且懂得和女兒精神交流的父親,女兒會是這樣通靈如玉的冰雪女子。
我還記得兩個薇羅妮卡都曾經在窗外見到過同樣一位夠佝僂著的老婆婆。波蘭的Weronica開窗想要幫助她,卻被冷眼對待,不久後Weronica便歸於塵土。而法國的Veronique只是凝視著老婆婆的背影,緩緩的看著她消失在鏡頭之外。我還看見了一個衣冠不整,心理變態的男人,他在Weronica心臟病突發,幾近昏厥搖晃起來的主觀視角里出現,也在Veronique的身後與眼前如魅影般不斷閃現。
我恐怕永遠也不會知道Krzysztof kieslowski大師為何要安排這兩個如此具有符號意義的角色的出現了,我只知道,他們代表著什麼,薇羅妮卡的命運在某些程度上也由他們決定。或許,他們是其貌不揚的操縱木偶的人?
最後,Veronique看見相片里的Weronica,泣不成聲。她終於找到了自己,她終於不再孤獨。於是那個她曾經多麼愛戀的兒童作家,再次成為她生命力里的匆匆過客。

7Weronica在最為恢弘,最為憂郁和聖潔的音樂聲中倒下,在她死去的那一瞬間,Veronique正在做愛,她那感受到極致愉悅的身體刺骨的疼痛起來。Veronique終於意識到了Weronica的存在,可是此時,Weronica已然被埋入地底,永不復焉。
然而,我們知道,Weronica始終知道有一個她,和她一樣,和她共同分享同一個靈魂。在那混亂的廣場上,Weronica在風中如同飄絮,她絕望的看著公車上的Veronique,我能看見我,你卻看不到你自己。

⑧ 電影<立春>中發主角王彩玲是根據哪位女士的真實手故事改編的

《立春》影片的故事改編自兩個真實的人物,王彩玲和胡金泉。王彩玲是一個音樂教師,如果沒有天生的絕美聲線,她或許可以活得比現在更快樂。異於常人的天賦導致了她的勃勃野心,她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站在巴黎歌劇院的舞台上演唱。但現實和夢想的巨大反差,卻讓她每天在地獄里仰望天堂。與命運抗爭的結果,就是更重更深地陷入生活的泥沼,用眼淚來清洗被撕碎的希望。

王彩玲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是有原型的,影片結尾,王彩玲身著華服,登上舞台縱情高歌,隨後字幕緩緩而出——謹以此情此景獻給王彩玲,用一個開放式的結局留給觀眾無限思考。顧長衛認為,現在的結局「很感性」,「可能把王彩玲在音樂廳演出這段拿掉會更酷一點,但現在的結局反而更多人喜歡。我們生活中就會遇到這樣的人,所以希望故事結尾時,她的夢想得到成全,以此表達對王彩玲的欣賞和敬意。」

片尾的「謹以此情此景獻給王彩玲」,其實這正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每一個有夢想的人都是王彩玲,如果你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如果你為你的夢想奮斗過,如果你曾經付出過很多但卻一無所獲,如果你的夢想和現實格格不入,那麼這部影片就是獻給你的。最後的場景告訴我們,即使你一輩子都不可能實現你的夢想,那也請你不要放棄它,把它放在心底,就像王彩玲一樣,她要為了老人和孩子奔波於塵世間,勞累於柴米油鹽,但是心底仍然有「國家大劇院」的夢想,不能實現它,但卻不放棄它,這也是一種幸福!

拓展:

《立春》是一部由顧長衛執導,蔣雯麗,張瑤,李光潔,焦剛主演的劇情片於2008年4月11日上映 。影片講述了80年代一個小縣城裡王彩玲等藝術青年在夢想與現實矛盾中痛苦掙扎的過程。《立春》也是一部勵志片,它並沒有指出一條通向成功的康莊大道,也沒有把個人理想渲染得如何精彩。這部片子通過講述一群小人物的藝術追求,呈現了個人和群體刺眼的孤獨,以及這孤獨背後流淌著的暖意

來源:網路-立春

⑨ 歐洲一個電影,女主角遭遇很悲慘,唱歌跳舞的方式表達情緒,一個片段是在拉木頭的火車上跳舞唱歌,女主

《黑暗中的舞者》。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2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95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84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27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15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63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47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70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0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