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生電影 » 伯格曼電影這些女人

伯格曼電影這些女人

發布時間: 2022-07-01 05:55:05

1. 恩里克·伯格曼是怎麼成為著名導演的

1918年7月14日,恩里克·伯格曼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的一個具有濃厚宗教氣氛的家庭。父親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誠的路德教徒,曾長期擔任牧師。母親是一位上層階級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親對伯格曼的管束嚴厲到臻於殘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籠罩著一種嚴峻、壓抑的氣氛,這一切對伯格曼後來的創作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伯格曼從小就好幻想。他自己說,有一次,聽到鄰居家的鋼琴聲,他就突然想像到維納斯站在他的窗前。也許正是他非凡的想像力,才使他導演的片子獨具風格。有位評論家曾這樣說,「想像力與銀幕動作的完美結合,是伯格曼電影的一大特色。」好幻想,對社會與家庭的叛逆心理,舉止隨便,不重衣冠,這些都是伯格曼的與眾不同之處。從1948年起就為他擔任攝影的古納·費雪曾這樣描述與伯格曼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有一次,我們在辦公室審片,進來一位衣衫襤褸的年輕人,進門後一言不發就往地板上一躺,拿胳膊當枕頭,半個小時連一聲都不吭,最後也不與人說聲『再見』就走了。」

1937年,伯格曼進入了斯德哥爾摩大學攻讀文學和藝術史,他閱讀了大量莎士比亞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戲劇作家的作品。同時,他經常出沒於學校的學生業余劇團,編寫劇本、導演戲劇、飾演角色,大學畢業後在哥德堡、赫爾辛堡、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擔任過戲劇導演,這為他日後的電影編導生涯打下了扎實的基礎。1944年伯格曼寫出了第一個電影劇本《折磨》,尖銳地抨擊了瑞典的學校教育制度對學生的粗暴、專制和殘酷壓迫,由阿爾夫·斯約堡拍成影片。1945年伯格曼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機》。50年代初,伯格曼在電影藝術上成熟起來。50年代中後期,隨著《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魔術師》等影片的拍攝完成,伯格曼躋身於世界著名導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伯格曼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在用攝影機窺視人的靈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猶在鏡中》(1961年)、《冬日之光》(1962年)和《沉默》(1963年),以及《假面》(1966年)、《恥辱》(1968年)、《呼喊與耳語》(1972年)等等。這一時期,伯格曼多採用室內心理劇的結構形式,在看似狹小的空間里展示人的內心無比廣闊的時空變幻。1977年伯格曼拍攝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1978年拍攝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鳴曲》,描寫事業與家庭的矛盾、母親與女兒之間的隔膜,以及她們之間又愛又恨的相互關系。影片由英格麗·褒曼主演。1981年,伯格曼著手拍攝他自稱為「最後一部影片」的《芳妮和亞歷山大》。這是他人物最多、情節最復雜、規模最大、視野最廣闊、拍攝費用最昂貴、放映時間長達3個多小時的影片。這部影片有60個有台詞的角色,1200個群眾演員,是一部把喜劇、悲劇、滑稽劇和恐怖片熔於一爐的家庭紀事。伯格曼過去影片中的主題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戀的事物都重復出現在這部影片里,他自稱這部影片是他「作為導演一生的總結」,是「一曲熱愛生活的輕松的贊美詩」。

人們認識伯格曼大多是因為《野草莓》。這是一部非常老的片子,早在1953年拍成,是一部黑白片。在這部片子里我們可以見識到伯格曼先於其他同時代電影導演所採用的拍攝手法:片頭的夢境在影片中不停地穿插,回憶與現實相互糾纏,難辨真假。

整部電影是以主人公教授先生和他的兒媳在去領獎途中所引發的回憶和遇到的一些人和事為基本脈絡,精確地描繪出一個一生都冷酷無情的老人在垂死之前幡然醒悟的心理轉變過程。老人在事業上可以稱為是一帆風順、卓有成就的,這通過他在加油站所受到的尊重可見一斑。但他在對待家人的態度上,卻採取一種冷漠的態度。如年輕時對自己的表妹總是抱以一種調戲的態度,到老時方知當時的愚蠢;對兒子和兒媳的困境置之不理,逼其還錢;對妻子的需求和慾望漠然視之,導致她在感情上另尋出路;對忠誠的老保姆動則不滿,百般挑剔。電影中最精彩的部分是途中一對夫婦的爭吵。伯格曼對這對夫妻之間忍無可忍和恨之入骨的狀況的刻畫,簡直是入木三分,令人不寒而慄。當丈夫說「我有我的天主教,她有她的歇斯底里」,並且當眾嘲笑他的妻子的眼淚時,那個妻子因實在無法忍受而當眾摑丈夫的耳光,觀眾彷彿感同身受,同情的對象在不到幾秒鍾的時間內由妻子轉為了丈夫,深刻體驗了一回伯格曼掌控觀眾情緒、隨意拿捏觀眾感受的精妙導演技了。途中搭順風車的小姑娘,是這部電影的亮點之一。她讓教授回憶起他的表妹,並且在途中為大家帶來許多歡樂。臨別的晚上,她帶著兩個男友,在樓下為教授深情地演唱一首情歌,使人於她頑皮和粗心的個性中,看到一個女孩子的細膩和善良。當然她對愛情的處理方式令人不敢恭維,但兩個男孩子的爭風吃醋和對上帝的爭論,也為電影掀起了一個小小高潮。電影的結尾總算差強人意,老人順利地領到了獎,兒媳和兒子重歸於好,老人終於不再懼怕噩夢,可以安然地入睡了。

這是伯格曼早期的電影作品,以冷峻粗獷的理性風格著稱,猶如北國凜冽的寒風,直撲問題深處,簡潔而深刻但卻失之過於硬朗,所探討的又往往是人與上帝、人的原罪與現世苦難、死亡陰影下的生存這樣一些過於形而上的重大難題,影片因負荷過重而略顯單薄,這在其50年代的作品如《第七封印》、《處女泉》中表現得更為清晰。這是一個讓人肅然起敬卻難言愛意的「老」伯格曼,彷彿《野草莓》中的沉默老人。

20世紀60年代,伯格曼在電影創作和個人思想上都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危機,他從冥想玄思的天空疲憊不堪地退回親切現實的人間,超自然的主題黯然退場。他在一次訪談中說道:「我與整個宗教上層建築一刀兩斷了。上帝不見了,我同地球上的所有人一樣成了茫茫蒼穹下獨立的一個人。」巴赫簡潔而嚴謹的音樂正是在此時闖入了伯格曼的理性世界。伯格曼當時甚至動過放下手頭一切工作同瑞典音樂史家科比一起深入研究巴赫的念頭,雖然出於種種原因未能付諸實踐,但巴赫宏大浩瀚的音樂,尤其是那些虔誠單純的慢板作品無疑給伯格曼中後期創作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猶在鏡中》、《沉默》、《安娜的受難》、《假面》、《呼喊與耳語》等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借用了巴赫的音樂。從豐實的《大提琴無伴奏組曲》到純凈的《哥德堡變奏曲》,巴赫的音樂作為復調音樂的典範,有著近乎完美的內在均衡和音樂邏輯,讓人懷疑是周密計算的產物。音樂對巴赫而言是達到上帝的「隱蔽的理性經歷」,這正契合了伯格曼內在的理性關切。但巴赫音樂作為如「宇宙本身一樣不可思議的本體現象」(史懷哲語),它無疑意味著更多的東西,一種寧靜而純粹的情感,創造出柔和溫暖的感性氣氛;一種克制的情感表述,柔化了伯格曼電影中的粗硬線條,將那些抽象的理性思考默無聲息地轉化為靈魂親切的低語,緩緩浸入心靈深處。

姑且以《呼喊與耳語》一片為例去體驗巴赫簡單優美的旋律賦予伯格曼思辨電影獨特的感人力量。這部伯格曼的集大成之作細致地刻畫了4個性格迥異的女人:行將離世的安內斯,姐姐卡琳和瑪利亞,還有女僕安娜。孤獨痛苦與不可交流仍是影片的主題。貫穿全片的是不可辨識的耳語與悲痛欲絕的呼喊,而伴隨著那不知所雲的耳語的正是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第五首中的薩拉班德舞曲。近於人聲的大提琴詠唱猶如醫生深沉的嘆息,在一片黑暗與孤寂之中輕輕地慰藉受傷的靈魂,撫平心靈的孤獨與憂傷。畫面中,甚少交談的卡琳和瑪利亞緊緊地抱在一起。從劇本中我們知道她們相互用親柔的話語回應對方,然而在電影中,音樂超越了話語的力量,架起靈魂之間相互交流的橋梁。這是姐妹兩人唯一一次真正的交流,巴赫溫和的音樂猶如清澈明凈的小溪緩緩流人內心深處。一切該撫平的都撫平了,唯一永恆的是對個體真誠之愛的深深牽掛和人性的和諧之美。

當語言無力,音樂就成為繁復而又「直接」的信息傳達方式(在角色之間或者是在角色和電影觀眾之間)。伯格曼電影配樂,正如利文斯頓所指出的:「能『觸』到影片所有的地方,觸摸到希望、承諾和孤獨。這種接觸或短暫,或持久,或膚淺,或真實。」伯格曼「不相信語言」,他認為音樂更為「可靠」,它是「最完美的符號」。不像其他的導演將音樂看作是次要的形式,僅僅為了支撐和充實電影敘事,伯格曼的電影音樂本身就是一種敘事(雖然是無言的),在他其餘的作品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形式。伯格曼總是確保我們能得到所有必需的信息,又能欣賞到他精湛的電影技巧。他的作品總能呈現出一種藝術的美感,自覺地將注意力集中到電影的藝術結構上來,特別是「油畫般」的閃回鏡頭。但他也給我們一種非常「自然」、不經雕琢的可觀感。我們可以說「(他的)作品很朴實,也可以說有一種魔力」。

在《秋天奏鳴曲》中,導演對藝術形式進行了探索和創新,拓展了電影表達的空間,使整部影片煥發出不可言喻的光彩。電影的形式「迂迴而又簡單的情節模式和具有迷惑性的、質朴的攝影技巧」對應著人物復雜的情感糾葛和心理活動,特別是兩位主角的關系的微妙變化。在影片的後半部分,特寫鏡頭冷靜到近乎殘酷地審視著兩位主人公,我們看到她們現在的痛苦和遙遠的歲月逐漸交融,一脈相承。《秋天奏鳴曲》探索了人性的弱點和打破常規的藝術手法。伯格曼的特寫鏡頭常常推得很近,幾乎要「穿越她們的臉」。伯格曼似乎意識到「依靠女演員的臉部表情來揭示隱藏的真實也許也是一種謊言,因為這是藝術」。伯格曼從不去探討真實,因為「這不存在!在每張臉的後面(最明顯的是夏洛特的例子),存在著另一張臉,之後還有另一張臉……在千分之一秒的瞬間,一位演員就能給人完全不同的印象,但由於它們之間的連續是如此之快,以至於你看到的只是一具真實的軀體」。對於整部影片,真實只是一種隱喻,因為「由連續畫面組成的膠片序列在肉眼看來只是一組會動的影像」。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如奏鳴曲——的「真實性」都是有選擇的、主觀和虛幻的,因此也必然包含情感的成分。伯格曼似乎深深地了解到,要揭露人性深處的善與惡,真實往往伴隨著殘酷出現。

伯格曼對冷漠的親情似乎特別有興趣,我們不妨依此推斷他曾經有過一個不幸的童年,否則他不會對夫妻之間以及父母子女之間相似的不幸有如此精確的理解。

伯格曼從人的現世痛苦與上帝的神聖沉默之間的巨大張力轉向對個體現世處境的存在主義拷問,孤獨個體之間交流如何可能成為他一再追問的主題。要解釋為什麼伯格曼的電影總能打動我們是不可能的,他的電影是難以言說的、詩化的。戈達爾於其中捕捉到一種忽隱忽現的魔力,那是「無法言說的秘密」。影像的美感稍縱即逝,戈達爾在論述伯格曼的作品時說,它們「就像一開一合的海星,揭示了世界的秘密,又將它隱匿起來。它是唯一的儲藏室和迷人的反射。真實是它們的真實,它們將真實深深地埋進心靈深處。每一個鏡頭都在撕碎銀幕,然後消散在風中」。

雖然備受尊敬,但伯格曼本人卻承認不能看自己的電影,因為這些電影會使他感到沮喪。「我並不經常看我的電影。我會變得神經過敏,並且差不多隨時會哭……這很痛苦。」伯格曼提及他最幸福的記憶是1985年他在巴黎接受法國政府頒發榮譽獎章的時候。「當我們從愛麗舍宮出來時,有一輛巨大的豪華轎車等著我們,前面還有4個騎摩托車的警察。」「這可能是少數幾個我因為自己的名望而感到快樂的時刻之一。那種感覺是那麼奇妙,以至於我笑出了聲,笑得跌倒在這輛大車的地板上。」他也回憶起在德國慕尼黑電影試映時他所受到的煎熬。「那也許是我生命中唯一一次喝得宿醉不醒,那不是普通的喝醉,我只是對於試映太興奮了。」如今伯格曼已不再向人們奉獻出新的傑作,他在法羅島的孤寂中享受著時光流逝,猶如《野草莓》中的那位垂暮老人。也許只有沉默,是他最親密的朋友,他仍然固執地繼續思考著。

2. 英格瑪·伯格曼什麼電影好看

《第七封印》
是由英格瑪·伯格曼執導,馬克斯·馮·西多、本特·埃切羅特主演的奇幻電影,於1957年2月16日在瑞典上映。該片講述了理想主義的騎士布洛克在戰爭結束之後,與他的同伴們在蔓延瘟疫的歐洲大陸上艱難生活的故事 。

3. 談談你英格瑪·伯格曼的電影都對你產生了什麼影響

1918年7月14日,瑞典烏普薩拉(Uppsala),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這就是日後閃耀於世界影壇,用攝影機窺探人類靈魂,編導出無數部大師傑作,幾乎把世界各大主要電影節的大獎都拿了個遍的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

在超過60年的職業生涯中,伯格曼導演過62部電影,且大多都是自己編劇。這些作品以精簡、沉鬱的風格,探討生命與死亡、靈魂與肉體、存在與虛無等重要命題,將電影納入哲學的范疇,為世界電影乃至人類文明貢獻了燦爛的篇章。

他一生共有3部作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全世界只有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大師維多里奧·德·西卡與費德里克·費里尼能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上與他比肩,這二位分別有4部作品獲獎)。而在其他世界一流的電影節中,他更是獲獎無數:法國戛納電影節獲獎7次,德國柏林電影節獲獎2次,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獲獎4次,法國凱撒獎獲獎1次,法國電影評論協會獎獲獎1次,歐洲電影獎獲獎1次,日本電影旬報獎獲獎3次,美國導演工會獎獲獎1次,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獲獎7次,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獲獎4次……

他的電影里滿是童年的影子

有人說,1999年電影界大知識分子羅伯特.布列松的逝世,凍結了全世界電影愛好者的心。那麼2007年則更是令人扼腕嘆息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7月30日,兩位世界一流的電影巨星義大利大師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與瑞典大師英格瑪·伯格曼於同一天逝世。

伯格曼逝於法羅島,葬於法羅島。他被譽為電影史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

義大利國寶級導演費德里克·費里尼說:「把我跟伯格曼比,是在恭維我。」

而伍迪·艾倫對伯格曼的贊美則更是高到無以復加:「他可能是自電影被發明以來,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創作者。看了他的電影之後,我只覺得沮喪——他已經把電影拍到那種高度了,後來的電影還有什麼拍頭?」

4. 瑞典知名導演伯格曼的代表作有哪些

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1918年7月14日生於瑞典布薩拉,父親是瑞典國教Protestant 的高僧。他的家鄉布薩拉是瑞典聞名的歐洲小城,有古老的大學和教會,風景優美,有中世紀遺物和裝飾, 尤其是被稱為農民的壁畫特別多,這構成他以後《第七封印》的題材。另外海盜時代也為他《處女之泉》提 供了背景。但他的宗教家庭對他影響最大,宗教生活的刻板偽善,使他對僧侶、律師、醫師等職業產生懷疑 。 1940年,他進入電影界,1944年他寫的劇本「Hets」(Frenzy苦惱),由瑞典著名導演塞伯維拍成片子 ,他兼任副導演,該片是戰後瑞典復興的前鋒,值得紀念。 1945年,伯格曼正式升為導演,執導《危機》。在又拍了一段時間的低成本後,《愛欲之港》開始了他 的個性與作風。《不良少女莫尼卡》一片使他名揚全球,對法國新浪潮導演有很大影響。 以後伯格曼同時在戲劇和電影兩方面發展,他在劇院的地位日趨穩固,他也團結了一大批演員,這為他 以後拍攝低成本的室內劇提供了方便。他在電影方面的聲望也隨著他作品的增多而與日俱增。 他的作品獲得國際電影節的有: 《夏夜的微笑》 1955年戛納電影節特別獎 《第七封印》 1957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女人的期待》 1958年戛納電影節特別國際獎、最佳導演獎、女演員集體演技獎 《野草莓》 1958年西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魔術師》 1959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處女之泉》 1960年戛納電影節國際影評家聯盟特別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杯中黑影》 1962年西柏林電影節天主教電影獎、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獎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哭泣與耳語》 1972年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面面相覷》 1977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芬妮與亞歷山大》 198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在舞台劇方面,在60年代中後期,伯格曼成為瑞典劇壇的超級大人物。一般認為,他的作品具有以下特徵: 1. 繼承自西斯特 雷斯堤爾萊以來北歐電影的神秘主義,如作品《第七封印》、《野草莓》、《處女泉》等等。2. 對神與人之間的交流的懷疑,如《杯中黑影》《冬之光》《沉默》等所謂'神之沉默'三部曲等。3.從 以上兩點造成對人的不信任,特別是對女人。這包括他所有作品,尤其是《魔術師》、《魔鬼之眠》以及後 期作品。所以有人評論他與瑞典代表劇作家斯特林堡之間的相似。 在電影史上,有一個詞用來表達人們對那些以電影為生命並為之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們的尊敬,這個詞叫' 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毫無疑問就是這樣一位導演和編劇。 拍攝於1982年的《芬尼和亞歷山大》是伯格曼在從影40年後告別影壇的收山之作。它獲得了當年奧斯卡 的最佳外語片獎。該片講述一個孤獨少年尋找愛和溫暖的故事。影片通過少年的視角審視四周的生存環境, 人們通常用'伯格曼的代表作'這個詞來形容這部影片。 有幸保存下來的伯格曼拍攝這部電影時的工作鏡頭,向人們展示了60歲時的伯格曼。許多人都認為《芬 尼和亞歷山大》中那個孤獨的小亞歷山大,就是伯格曼自己的童年時代,那種童年時代的孤獨記憶始終纏繞 著他不曾離去。 伯格曼在後來的回憶中,一再流露他童年時對父母之愛的渴求和得不到這種愛的怨恨。 在70年代接受瑞典電視台采訪時,伯格曼說:'一種巨大的怨恨建立在我和父親之間。有一天,他打了我 '。這種難解的心理情結一直貫穿著伯格曼的電影生涯。 瑞典皇家大劇院,這個讓少年伯格曼迷戀的地方,終於在後來走進了伯格曼的鏡頭里。他早年的一部作 品《夏日游歷》就是以瑞典皇家大劇院為背景的。該片講述一個熱愛芭蕾的年輕人愛上了劇院芭蕾女演員的 故事,在這部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到青年伯格曼的成長之路。 接下來,年輕的伯格曼執導了他早期作品的代表作《冬日之光》。這時他已經和男演員約瑟夫森開始了 長達幾十年的合作關系。這一直是伯格曼的一個特點,他總是和相熟的演員、攝影師共同工作。約瑟夫森後 來回憶說,那時的伯格曼是一個孤僻的人,人們都不怎麼和他說話',但是人們都能意識到他是一個不平凡的 人。 伯格曼早年的影片《私人生活》,像伯格曼早年的所有作品一樣,只有簡單的幾個人物。人物痛苦而敏 感,他們苦苦追求著生活的意義,這讓伯格曼的電影被評論界稱為'哲理影片'。把哲學的命題作為影片的主 題,這一直是伯格曼影片的標簽。 一場表現女主角痛苦的精神狀態的戲,一直讓在片中扮演冷麵婦人的女演員麗芙.厄爾曼記憶猶新。麗芙 說:'那時的我大約只有二十五、六歲。我雖然對很多事都不太懂,但是憑直覺,我知道那個女主角就是伯格 曼自己。' 伯格曼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60年代他成為瑞典皇家大戲院的院長,後來因為要專心創作而辭去此 職務。他的每一部作品幾乎都叫得很響。《夏夜的微笑》是伯格曼拍攝的為數不多的古裝影片之一。這之後 ,他因《野草莓》而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大師地位開始被確立。 但是在伯格曼的所有作品中,最令人振奮的無疑是《第七封印》了。影片通過男主角參加的十字軍東征 的游歷過程,大膽地提出了幾個咄咄逼人的主題。首先,伯格曼肯定生存的痛苦、個人的孤立無援,接下來 他大聲質問生與死的問題,大聲質問人與上帝的問題,質疑一種生存狀態,卻找不到可以歸去的精神家園, 這一直是伯格曼的痛苦所在,也是伯格曼影片的特質之一。 伯格曼影片的製作人說:'伯格曼懷疑上帝的存在,他喪失了信念,他是一個探索者,終其一生他都是一 個探索者'。70年代的伯格曼仍然延續他帶著強烈個人色彩的影片風格進行創作。這一時期他的作品有《呼喊 與細語》、《面對面》、《傀儡生命》等等。伯格曼一生共四次獲得奧斯卡獎。在他後期的作品中,'人生而 孤獨'的主題在得以堅持的同時,也開始融入一些溫情美好的東西,人們看到一個激烈的伯格曼在慢饅變得平 和。 1976年,伯格曼的創作被打斷,關於伯格曼漏稅的新聞鋪天蓋地佔據了瑞典各種報紙的重要版面。伯格 曼因此離開了瑞典。這是伯格曼生命中頗為尷尬的一段,一個具有國際聲譽的電影人卻失去了自己的祖國。 5年之後,伯格曼終於回到祖國來完成他的告別之作,這就是《芬尼和亞歷山大》。一個熟知伯格曼的朋 友說:'你會發現其實伯格曼的影片中根本沒有兒童,那些兒童就是他自己。' 《紐約時報》對這部影片大加贊揚。評論認為'伯格曼想把他過去所拍影片的所有主題都融匯在這部影片 里,影片就像是一個深知生活痛苦艱辛的人來講的一個細節豐富的故事,可是這個人卻發現生活即使痛苦也 沒有足夠的理由去拒絕生活的樂趣。'正是這樣溫暖陽光的一面感動了全世界的觀眾。《芬尼和亞歷山大》也 因此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三項獎,並創下外語片得獎的最高紀錄。 1992年,更加溫暖美好的影片《情天未老》出現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上。這是伯格曼晚年編劇的唯一兩部 作品之一,另一部是由他兒子丹尼爾.伯格曼執導的《星期天的孩子們》。《情天未老》講述的是一對年輕人 的婚姻故事。在這兩部作品中,伯格曼把他心中的父母親再次作為描述的主角,但是這一次他把他的父母描 述成具有豐富人性的、性格堅強的人。我們看到老年的伯格曼終於與父母和解了,而這正是他終其一生所努 力的目標之一。 ★★★[中盛影業]近期推出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的作品如下: 《惡魔之眼》 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早期代表作品 《夏日游歷》 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 博格曼早期作品 戈達爾的評語:個人認為《夏日游歷》是伯格曼最美的電影,我喜歡它。 《危機》 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早期代表作品 《危機》中幾乎孕育著伯格曼後來所有傑作的特質 《魔術師》 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博格曼鼎盛時期代表作品 獲得: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英國學院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所有這些女人》 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博格曼鼎盛時期代表作品 《狂亂》 本片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操刀劇本 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5. 英格瑪·伯格曼的主要作品

薩拉邦德 Saraband (2003年)
Larmar och gör sig till (1997年)
Efter repetitionen (1984年)
芬妮與亞力山大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年)
傀儡生命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 (1980年)
秋日奏鳴曲Höstsonaten (1978年)
噩兆 Serpent's Egg,The (1977年)
面對面Ansikte mot ansikte (1976年)
魔笛 Trollflöjten (1975年)
婚姻生活Scener ur ett äktenskap (1973年)
哭泣與耳語 Viskningar och rop (1972年)
安娜的情慾Passion,En (1969年)
羞恥Skammen (1968年)
狼之時刻Vargtimmen (1968年)
假面 Persona (1966年)
這些女人Fö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 (1964年)
冬日之光 Nattvardsgästerna (1963年)
沉默 Tystnaden (1963年)
穿過黑暗的玻璃 Såsom i en spegel (1961年)
魔鬼的眼睛Djävulens öga (1960年)
處女泉 Jungfrukällan (1960年)
面孔 Ansiktet (1958年)
Nära livet (1958年)
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 (1957年)
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Det (1957年)
夢 Kvinnodröm (1955年)
夏夜的微笑 Sommarnattens leende (1955年)
戀愛課程Lektion i kärlek,En (1954年)
不良少女莫妮卡 Sommaren med Monika (1953年)
小丑之夜Gycklarnas afton (1953年)
女人的期待 Kvinnors väntan (1952年) 薩拉邦德 Saraband (2003年)
不忠 Trolösa (2000年)
Larmar och gör sig till (1997年)
Enskilda samtal (1996年)
善意的背叛Goda viljan,Den (1992年)
Efter repetitionen (1984年)
芬妮與亞力山大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年)
傀儡生命 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 (1980年)
小夜曲 Little Night Music,A (1978年)
秋日奏鳴曲 Höstsonaten (1978年)
噩兆 Serpent's Egg,The (1977年)
面對面 Ansikte mot ansikte (1976年)
魔笛 Trollflöjten (1975年)
婚姻生活 Scener ur ett äktenskap (1973年)
哭泣與耳語 Viskningar och rop (1972年)
安娜的情慾 Passion,En (1969年)
狼之時刻 Vargtimmen (1968年)
羞恥 Skammen (1968年)
假面 Persona (1966年)
這些女人 Fö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 (1964年)
沉默 Tystnaden (1963年)
冬日之光 Nattvardsgästerna (1963年)
穿過黑暗的玻璃 Såsom i en spegel (1961年)
魔鬼的眼睛 Djävulens öga (1960年)
面孔 Ansiktet (1958年)
Nära livet (1958年)
野草莓 Smultronstället (1957年)
第七封印 Sjunde inseglet,Det (1957年)
夢 Kvinnodröm (1955年)
夏夜的微笑 Sommarnattens leende (1955年)
戀愛課程 Lektion i kärlek,En (1954年)
小丑之夜 Gycklarnas afton (1953年)
不良少女莫妮卡 Sommaren med Monika (1953年)
女人的期待 Kvinnors väntan (1952年)
Eva (1948年)
考驗 Hets (1944年) 1944年:《折磨》(編劇伯格曼,由阿爾夫·斯約堡導演)。
1945年:《危機》(伯格曼編導,根據萊克·菲休的原著改編)。
1946年:《雨中情侶》(由伯格曼和H.格列沃紐斯根據奧斯卡·勃拉森的話劇改編)。
1947年:《開往印度的船》(又名《永恆的幻影》,由伯格曼根據馬丁·索台爾耶姆的話劇改編)。
1947年:《地獄中的音樂》(由伯格曼根據達格瑪爾·埃德克維斯特的話劇改編,主要演員:海伊·塞斯特林,B.馬爾姆斯登)。
1948年:《港口城市》(由伯格曼根據奧爾·朗斯堡的短篇小說改編,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N.—C.強森,本格特·艾克隆特等),《監獄》(伯格曼編劇,攝影:戈蘭·斯登堡,主要演員:D.斯維爾斯倫德,B.馬爾姆斯登)。
1948年:《夏娃》(編劇:R.古斯塔夫·莫蘭德爾)。
1949年:《渴望》(編劇:H.格列沃紐斯根據比爾吉特·騰格羅特的小說改編,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埃娃·亨寧,B.馬爾姆斯登,比爾吉特·騰格羅特)。
1949年:《走向快樂》(伯格曼編劇,主要演員:M.尼爾森,B.馬爾姆斯台姆)。
1950年:《夏日游戲》(由伯格曼和格列沃紐斯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M.B.尼爾森,B.馬爾姆斯白姆,阿爾夫·克捷林)。
1950年:《這兒不會發生這種事》(編劇:格列沃紐斯,主要演員:阿爾夫·克捷林,西格納·哈索,烏爾夫·帕爾姆)。
1952年:《婦女們的期待》(伯格曼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阿尼塔·勃約爾克,埃娃·達爾貝克,B.馬爾姆斯登,B.尼爾森)。
1952年:《和莫尼卡在一起的夏天》(編劇:P.A.福格爾斯特洛姆,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哈里特·安德松,拉爾斯·艾克堡)。
1953年:《市集商人之夜》(伯格曼編劇,主要演員:阿克·格隆堡,H.安德松,安德斯·艾克,古德倫·布羅斯特)。
1954年:《戀愛的一課》(伯格曼編劇,主要演員:埃娃·達爾貝克,H.安德松)。
1955年:《婦女們的夢》(伯格曼編劇,主要演員:埃娃·達爾貝克)。
1955年:《夏夜的微笑》(伯格曼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和阿克·尼爾松,主要演員:烏拉·約科爾松,根那爾·布約翰斯特蘭德,埃娃·達爾貝克,H.安德松)。
1956年:《第七封印》(伯格曼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馬克斯·馮·西多夫,尼爾斯·波潑,碧比·安德松)。
1958年:《野草莓》(伯格曼編劇,攝影:根那爾·菲休,主要演員:維克多·斯約史特洛姆,英格麗·圖林,碧比·安德松)。
1958年:《生命的開始》(編劇:烏拉·伊沙克松和伯格曼,攝影:馬克斯·維倫,主要演員:埃娃·達爾貝克,英格麗·圖林,碧比·安德松)。
1959年:《面孔》。1960年:《處女泉》,《魔鬼的眼睛》。
1961年:《猶在鏡中》(主要演員:馬克斯·馮·西多夫,哈利特·安德松)。
1962年:《領聖體者》。
1963年:《沉默》。
1964年:《所有這些婦女》。
1966年:《假面》。
1968年:《狼的時刻》。
1969年:《恥辱》。
1969年:《宗教儀式》(電視片)。
1970年:《情慾》。
1971年:《接觸》(主要演員:碧比·安德松,艾略特·古爾德)。 《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 1957年
雖然伯格曼在此片中用了很多超現實主義的手法來拍攝,但是此片最後整體所呈現的風貌卻清新感人,樸素自然,猶如一段旅程,使得我們在這段旅程中看見自己,看見人生。
在《野草莓》中,每一個場景的拍攝角度,氛圍營造都有一定的表意指向,比如在開頭的夢中,非常強烈的光照在街道的建築物上,這使它們投下的陰影顯得鋒利而恐怖,黑和白之間的距離拉得非常大,有一種歇斯底里的不安,而伊薩克就孤零零地站在街角,一個長鏡頭跟隨他在街角來回地走,接著又切至伊薩克臉部的特寫鏡頭,一束光打在他臉上,使他的臉蒼白臃腫而且神色驚恐,一種冰冷而又不安的氛圍在這個場景中盪漾。但是當伊薩克和兒媳開車漸漸駛離城市時,用了自然光,攝影機俯拍,逐漸地展現一種平靜的開端,然後,一種陽光燦爛的田園風光呈現眼前……
《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 1957年
探索死亡及宗教的奧秘。劇情由下棋延伸到對宗教和上帝的討論,並巧妙地折射出一個個的不同社會層面。片名來自《聖經》中的《啟示錄》——「羔羊揭開第七印的時候,天上寂靜約有二刻。」影片中極具象徵意義的意象俯拾皆是,無論是死亡的造型,還是盤旋空中的黑鷹,均有著耐人尋味的涵義。這些形象已成為電影語匯的基石,被後人反復模仿。
影片透過十四世紀戰爭結束之後理想主義的騎士布羅克以及他的同伴在蔓延瘟疫的歐洲大陸上的漂泊生涯,向觀眾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對死亡時不同的表現方式。同時對人類生存的意義、對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針鋒相對的疑問,同時又通過演員約瑟夫一家的生活來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
此片35天完成,具有一種造型藝術般的效果,這是伯格曼少數電影才有的,一種和諧的節奏。
《處女泉》Jungfrukällan1960年
是伯格曼對上帝虔誠和絕望的控訴。為什麼上帝明明眼睜睜看著罪惡的發生,卻無法阻止。這就引發了上帝是否存在的終極思考,
《秋日奏鳴曲》Höstsonaten1978年
我最喜歡的伯格曼電影,雖然場景是如此簡單,故事情節也很淡。影片探討了愛的可能性、人與人真正溝通的困難等問題。
英格瑪·伯格曼和同樣來自瑞典的巨星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合作,拍攝了這部影片。本片為兩人贏得了極大的贊譽,並囊括了包括奧斯卡和金球獎在內的很多獎項。
《冬日之光》Nattvardsgästerna1962年
《冬日之光》是伯格曼最優秀了影片之一,這部影片十分簡捷的畫面處理與人物內心的急劇波動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失去了信仰的牧師,同時也失去了愛的能力,他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具枯乾的僵屍。但問題是,他本人尚能夠清醒地看到這一點。
愛與救贖的關系在《冬日之光》有更深入的探討,牧師作為神職人員,本應離上帝最近,或者說最接近愛的本質,但事實卻是最應相信愛的人卻離愛最遠。對妻子的愛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對上帝的信仰,而她的死亡令一切彷彿變的虛假起來,他所相信的愛(上帝)在這里成了最直接徹底的折磨,片頭木然空乏的佈道便在暗示一切發生得毫無意義。冬日之光無法讓人心真正獲得溫暖,它只會割傷人眼。人人都會逃避,最後重復開始的片斷意在說明:當問題無可解時,人們只能通過謊言欺騙甚至自我麻醉(他在能意識到他所信奉的上帝並不會為他帶來任何幫助下仍然只能向上帝求援,而上帝只會永遠冷漠地俯瞰無奈眾生),迎來無法擺脫的噩夢輪回。
《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 1982
伯格曼稱《芳妮和亞歷山大》為「最後一部影片」。這是他人物最多、情節最復雜、規模最大、視野最廣闊、拍攝費用最昂貴、放映時間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影片。這部影片有六十個有台詞的角色,一千二百個群眾演員,是一部把喜劇、悲劇、滑稽劇和恐怖片熔於一爐的家庭紀事。伯格曼過去影片中的主題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戀的事物都重復出現在這部影片里,他自稱這部影片是他「作為導演一生的總結」,是「一曲熱愛生活的輕松的贊美詩」。

6. 求關於英格瑪·伯格曼的資料

伯格曼是世界電影藝術史上絕對頂級的大師,這個人,開辟了現代主義者里電影的先河,他最早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運用了一些復雜的電影語言手段去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

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的一個具有濃厚宗教氣氛的家庭。父親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誠的路德教徒,曾長期擔任牧師。母親是一位上層階級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親對伯格曼的管束嚴厲到臻於殘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籠罩著一種嚴峻、壓抑的氣氛,這一切對伯格曼後來的創作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

1937年,伯格曼進入了斯德哥爾摩大學攻讀文學和藝術史,他閱讀了大量莎士比亞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戲劇作家的作品。同時,他經常出沒於學校的學生業余劇團,編寫劇本,導演戲劇,飾演角色。大學畢業後在哥德堡、赫爾辛堡、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擔任過戲劇導演,這為他日後的電影編導生涯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1944年伯格曼寫出了第一個電影劇本《折磨》,尖銳地抨擊了瑞典的學校教育制度對學生的粗暴、專制和殘酷壓迫,由阿爾夫·斯約堡拍成影片。1945年伯格曼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機》。(1948)、《渴》和《監獄》(1949)等片。

50年代初,伯格曼在電影藝術上成熟起來。50年代中後期,隨著《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魔術師》等影片的拍攝完成,伯格曼躋身於世界著名導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伯格曼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在用攝影機窺視人的靈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猶在鏡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恥辱》(1968)、《呼喊與細語》(1972)等等。這些影片排除了戲劇沖突、故事敘事,以隱喻、象徵的手法探討現代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困難和生命的孤獨痛苦。這一時期,伯格曼多採用室內心理劇的結構形式,在看似狹小的空間里展示人的內心無比廣闊的時空變幻。

1977年伯格曼拍攝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1978年拍攝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鳴曲》,描寫事業與家庭的矛盾、母親與女兒之間的隔膜,以及她們之間又愛又恨的相互關系。影片由英格麗·褒曼主演。1981年,伯格曼著手拍攝他自稱為「最後一部影片」《芳妮和亞歷山大》。這是他人物最多、情節最復雜、規模最大、視野最廣闊、拍攝費用最昂貴、放映時間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影片。這部影片有六十個有台詞的角色,一千二百個群眾演員,是一部把喜劇、悲劇、滑稽劇和恐怖片熔於一爐的家庭紀事。伯格曼過去影片中的主題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戀的事物都重復出現在這部影片里,他自稱這部影片是他「作為導演一生的總結」,是「一曲熱愛生活的輕松的贊美詩」。

伯格曼電影作品一覽表:

1953年,《小丑的夜晚》、《愛的一課》

1954年,《秋日之旅》

1955年,《夏夜的微笑》

1956年,35天完成《第七封印》

1957年,首次執導電視劇。編導電影《野草莓》、《生命的門檻》

1958年,《面孔》(美國上映時改名《魔術師》)

1959年,《處女泉》

1960年,《魔鬼的眼睛》、《猶在鏡中》直譯為《穿過昏暗的玻璃》

1961年,《冬日之光》

1962年,《沉默》

1963年,《這些女人們》

1965年,《假面》

1966年,《狼的時刻》

1967年,《羞恥》

1968年,《儀式》、《激情》

1969年,拍了一部紀錄片

1970年,《接觸》

1971年,54歲。《喊叫與耳語》(《呼喊和細語》);

1972年,《婚姻場景》

1974年,《魔笛》

1975年,《面對面》

1976年,4月,離開瑞典,過自我放逐式的生活。在慕尼黑編導《蛇蛋》

1977年,在挪威編導《秋天奏鳴曲》

1978年,60歲。與8個子女歡聚一堂。

1979年,《木偶生命》

1981年,《芬尼和亞歷山大》

1982年,宣布退出影壇。

1983年,為電視台編導影片《排練之後》;拍攝紀錄片《卡琳的面孔》以紀念母親。

1984年,導演莎劇《李爾王》。

1985年,為電視台編導影片《受祝福的人》

1986年,寫完自傳《魔燈》;導演莎劇《哈姆雷特》

獲獎情況:

《夏夜的微笑》 1955年戛納電影節特別獎

《第七封印》 1957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女人的期待》 1958年戛納電影節特別國際獎、最佳導演獎、女演員集體演技獎

《野草莓》 1958年西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魔術師》 1959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處女之泉》 1960年戛納電影節國際影評家聯盟特別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杯中黑影》 1962年西柏林電影節天主教電影獎、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哭泣與耳語》 1972年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面面相覷》 1977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芬妮與亞歷山大》 198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電影年譜:

1918年7月14日,恩斯特·英格瑪·伯格曼誕生在瑞典的烏普薩拉。父親埃里克是斯德哥爾摩一個教堂的副牧師,他的母親名叫卡琳。
1920年,3歲,全家遷往斯德哥爾摩。
1922年,5歲,妹妹瑪格麗特誕生。
1924年,7歲,父親埃里克被任命為索非亞皇家醫院牧師。
1934年,17歲,上高中。暑假期間以交換學生身份來到德國圖林根市。游覽柏林。
1937年,20歲,通過大學入學考試。
1938年,21歲,服兵役,接受短期軍訓。進入斯德哥爾摩大學。5月,第一次排演舞台劇《遠航》(文恩);《幸福的佩爾的旅行》和《奧洛夫老師》(斯特林堡)等。
1939年,22歲,請求進入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工作,未被接受。
1940年,23歲,離開斯德哥爾摩大學。。
1942年,25歲,9月,他創作的舞台劇《潘趣之死》上演。進入電影公司。
1943年,26歲,在瑞典電影公司編劇部門工作。3月,同艾絲·費希爾結婚。
1944年,27歲,根據自己高中生活寫成的電影劇本處女作《苦惱》由阿爾夫·斯約伯格拍成影片。
1945年,28歲,7月,獨立執導第一部電影作品《危機》。與第一任妻子離婚。隨後與愛倫·林德斯特洛姆結婚。女兒愛娃出生。
1946年,夏天,執導電影《雨中情》(又名《男人與一把雨傘》)。11月,導演加繆的舞台劇《卡利固拉》,獲得成功。兒子揚出生。
1947年,導演3部舞台劇。導演廣播劇《玩火》和《荷蘭人》(斯特林堡作品)。編導電影《慾望島》;導演電影《黑暗中的音樂》。
1948年,編導電影《港口的呼喚》和《監獄》。
1949年,導演電影《三種奇怪的愛情》;編導電影《喜悅》。
1950年,編導影片《夏日插曲》;導演影片《不該在此發生》。與第二任妻子離婚。
1951年,編電影劇本《離婚》。與甘·哈格堡結婚。兒子小英格瑪誕生。
1952年,編導影片《女人的期待》、《莫尼卡在夏天》。

——以下均為他編導的電影:
(同時還在從事舞台劇和廣播劇編劇、導演,從略)
1953年,《小丑的夜晚》、《愛的一課》
1954年,《秋日之旅》
1955年,《夏夜的微笑》
1956年,35天完成《第七封印》
1957年,首次執導電視劇。編導電影《野草莓》、《生命的門檻》
1958年,《面孔》(美國上映時改名《魔術師》)
1959年,《處女泉》
1960年,43歲。《魔鬼的眼睛》、《猶在鏡中》(直譯為《穿過昏暗的玻璃》,是聖經典故)。同鋼琴家謝比·拉雷特結婚,謝比是他的第四任妻子。
1961年,《冬日之光》
1962年,《沉默》
1963年,《這些女人們》
1965年,《假面》
1966年,《狼的時刻》
1967年,《羞恥》
1968年,《儀式》、《激情》
1969年,拍了一部紀錄片
1970年,《接觸》
1971年,54歲。《喊叫與耳語》(《呼喊和細語》);第五次結婚。
1972年,《婚姻場景》
1974年,《魔笛》
1975年,《面對面》
1976年,4月,離開瑞典,過自我放逐式的生活。在慕尼黑編導《蛇蛋》
1977年,在挪威編導《秋天奏鳴曲》
1978年,60歲。與8個子女歡聚一堂。
1979年,《木偶生命》
1981年,《芬尼和亞歷山大》
1982年,宣布退出影壇。
1983年,為電視台編導影片《排練之後》;拍攝紀錄片《卡琳的面孔》以紀念母親。
1984年,導演莎劇《李爾王》。
1985年,為電視台編導影片《受祝福的人》
1986年,寫完自傳《魔燈》;導演莎劇《哈姆雷特》。

如果一個人生就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那樣的靈魂,究竟是有幸還是不幸?

伯格曼終生處於內心混亂、糾葛的狀態。這些混亂和糾葛有來自具體的因素,比如情感紛擾、工作壓力、緊張或疏離的人際關系,等等,但更多的時候,他的混亂和糾葛完全出自他的生命本身。他的質地本身就是混亂的,糾葛的,也可以說,他的基因就是如此,於是,他在生命的每一個點上都站不穩,愛情不能固定他,功名不能固定他,自然的美好、日常生活的平穩、天倫之樂的溫馨、站在榮譽頂峰的輝煌,都不能固定他。

這樣的生命個體是相當不幸的。但是,他的混亂和糾葛,成就了他作為一個藝術家一生持續不斷的創造能力,為世人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我們感激他,感激他的痛苦,雖然我們的感激對他絲毫沒有作用。

伯格曼的電影自不必多說,他的文字也具有非凡的提煉能力和穿透能力。我認為,他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貫通這兩個藝術領域的人。這幾乎可以說他擁有兩個大腦。很多年前看過伯格曼的自傳《魔燈》。這是一部具有世界聲譽的自傳傑作,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自傳之一。前段時間,又看了廣西師大出版社「電影館」叢書推出的《伯格曼論電影》,在這部以其電影作品為經、個人心理歷史為緯織成的自傳性論著中,我讀到了這樣的一些段落:

「我在零散的時光中漫遊,事實上我一直住在夢里,偶爾探訪現實世界。」

「懷著幼年時期的飢渴,我投身於自己選定的媒介,幾十年來昏亂地供應夢想、感官經驗、幻想、神智不清的妄念、神經衰弱、受約束的信念和純粹的謊言,始終不厭倦。」

伯格曼還說,「我一向對混亂和秩序之間難以操控的平衡感深感興趣。」但是,「如果有很長一段時間,你都覺得自己在鋸一根支撐你全身重量的樹枝時,你也會感到害怕的。」

不,事實上,伯格曼從沒有在根本上感到害怕。這是他從世上所有靈魂混亂糾葛的人中間脫穎而出的原因。他的一生、他的電影、他的文字,每一頁上都印著一個水紋字樣:「不怕」。他在這「不怕」之上,疑惑、沮喪、疲憊、憤怒、傷心,甚至害怕。然後,他又在這些東西之上努力、努力、永遠努力。他同其他同樣生命質地的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被混亂和糾葛所控制,進而一天天貧弱下去。而伯格曼,他不。我喜歡他的一句豪言壯語:「我始終有能力把惡魔放在戰車前。」事實上,他做到了。

7. 伯格曼是什麼

按:前次胡亂一翻質疑,李劼先生居然嚴肅而做答復。本來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現在這幾下可倒把我搞的有點說不過去了。區區小子有點無禮,還請先生多包涵些!
伯格曼的電影,我只看過一部:《呼喊與細語》。我認為余華的那部《在細雨中呼喊》的命名就是從此所得靈感,何況此書的初名就叫《呼喊與細雨》。余華說當初在錄像廳看伯格曼的《野草莓》是如何地振撼了他的心靈。可惜青年的余華沒有就此往電影方面發展,而是當起了中國八十年代先鋒派小說的主將。中國影壇上沒有出現一位可能是現代派電影的藝術大師,而文壇上實實在在出現了一位先鋒派文學的小說大家,這也只能說是歷史的偶然或必然所致而已。據說青年的電影才俊們往往是在錄像廳看了一部電影後,深受靈魂震動和藝術啟發從而走上電影之路的,就像是今天的賈樟柯之於陳凱歌的《黃土地》,王全安之於張藝謀的《紅高梁》。
言歸正傳,我覺得伯氏的這部電影很沉悶,簡直他媽的沉悶的,太沉悶的!裡面既沒有特別的蒙太奇或長鏡頭手法,連個慢鏡頭或特寫鏡頭都搞的他媽的像木頭或死屍。劇情本身及剪輯也缺少了電影所通有的詩意或緊湊,沉著或突兀。攝影很木訥,完全是個業余攝影家的水平,至多也頂是個舞台劇攝影家的資質。令人難以忍受的居然還是電影的配樂簡直單調乏味的極近於一座古鍾,轟!轟!轟!發出令人氣悶的死亡之音。影片的剪接是生搬硬造,未及流暢的。當然,我承認,開頭的幾個室外特寫的確還是顯示出了攝影家和剪輯家作為職業本能的某種天質。可惜,靈感的暴發式突兀從來就如射精刻那般的短暫。所以,即使是在瑞典現代派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的引領下,此片還是不可挽回地成為了令人惡心和嘔吐的失敗之作。伯氏八十年代初拍完了他的封山之作《芬尼和亞歷山大》,就導他歷來所心受的舞台劇去了,至令未再推出一部電影新作。伯氏對戲劇的酷迷,使我猜想他的電影無疑會帶有強烈的舞台劇色彩和風格,《呼喊與細語》也即證明了這一點。這難道不是向那位法國的魔術師梅里愛的電影啟蒙式創新靠齊嗎?然面伯氏之在此,卻必定意味著一種深刻的倒退。
我認為作為第七藝術的電影,它不光是要有電影家所特有的藝術功造,而且要有做為社會回報的商業效益。缺少前者,終有一日會為人所鄙棄。缺少後者,則電影的生命也將歸於完結。看張藝謀的電影手記和訪談錄,那是一種閱讀文書哲作從來沒有的感覺。既有一種藝術雲游的務虛層次,又有一種行動探索的務實本質。生活也許就是這樣吧?虛實相間,思想與行動交替。當你經濟拘緊,你就拼力工作。當你筋疲神勞,你就暢揚藝術。為生活而奔波,以藝術為寄託。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被人稱為「電影詩人」,但我認為只要是稍懂藝術的人都可以稱之為詩人。藝術是詩,美是詩,美麗的女人則是詩人的至愛。難道王愛衛、蔡明亮不是電影詩人嗎?連偉大的查理-卓別林在他的自傳題辭中也要自比詩人呢!王小波,他更是一個天才的「行呤詩人」了。不要以為只有北島、舒婷、顧城、海子才可以冠之詩人的稱號。波蘭的蕭邦是個鋼琴詩人,台灣的周傑倫是個R&B詩人,彈湊「笑傲江湖」曲的令狐沖是個浪子詩人,為楊過臨別送呤的郭襄是個至情詩人。一個憂郁頹廢的女子給人以詩性的誘惑,我他媽的就更是一個悲傷壓抑憤懣失戀的物性詩人了。
話說從頭,基氏的電影我看過兩部,「三色」中的第一色《藍色情挑》,第三色《紅色情迷》。感覺還過得去,至少不像看伯格曼的電影,想搞女人,想拉屎撒尿。也許我說話有點下作,原因可能是我看王小波看的太多了。誰叫他說出了「他們的世界」、「沉默的大多數」、「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這樣經典的牛逼話語來。不然僅他媽的「有趣」,也只是「有雞巴趣」。《藍》開頭似乎想給人描畫一輛「風中的跑車」,但它所呈現的只是局部攝影。飄呵飄的白紙,給人一種遺世獨立,風行浪流的孤寂感。可後來出現了一個孩子的鏡頭,這明顯是一種家庭幸福的象徵。一家三口旅外的風中行走,鏡頭轉移到一個男青年的戶外活動。從他的聽覺導引,嘣!一場車禍像天動的音符,神秘微妙,轉瞬即逝,如此乾脆,如是利落。風中只剩下那片飄乎的白紙,這或許就是女主角命運的某種意味和暗示吧?那個孤單的女人,每次的心靈觸動,都會伴有一個似從天而降,突然拔高的大湊鳴曲。那個男人有時間,「你到我這里來」,做完事,「你走」。結尾,形景與開場來了一個相鳴的轉換,「你有時間嗎」,「有」,「我到你那裡去」。《紅》中的兩組敘事,忠誠與背判交相輝映,就像陰謀與愛情讓人敏感乃至心力憔悴。一個退休法官的居家竅聽,告訴人們一個真理:隱私呵!你的名字通常叫做偷情。《紅》無疑是一部關於情感生活的電影,電話的無形交流,竊聽的真情表露。科技的發展,難道只會讓現代人過得越來越虛偽謹慎嗎?這是一部復雜的電影,基氏幾乎要把「十戒」及前兩色的所有主題囊括進內,完成這部能夠讓自己滿意的反思和總結之作,他認為自己也該飛去了。可他老死又要突發其想,居然想拍「人生三境」的「地獄,煉獄,天堂」,可惜「三境」最後還是只能作為他的遺夢隨風而逝。世界上少了一位電影詩人,或許世界上又會誕生一位詩人式的電影家吧!
做為一個中國人,我認為中國電影或許更能契合我們的觀感。生於一種文化,長於一種文化,自然也更敏感於一個文化。現在稍稍喜歡哲學的文科生,也都不是喜歡從孔孟老莊談到程朱陸王再談到康梁胡馮嗎?西方電影自然要多看,但也總不能站在世界電影大師的品位上無情的貶斥和鄙棄中國電影吧?中國人呵!總要為中國電影吶喊幾句呵!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即使他英格瑪-伯格曼在西方文化界是如何的影響深遠,意義重大,但看了他那部《呼喊與細語》,我總是覺得還是對他要敬而遠之的好。中國當代文學雖不怎麼樣,但李劼先生還是要寫那部《中國八十年代文學備忘錄》,就說明身為中國人,的確寫中國的東西要親切一些。《中國文化冷風景》還不是一部解讀國學的行天論著嗎?所以多看點中國電影,多說點中國電影,這並不是可恥的。自然要「充分世界化」,但「全盤西化」,我總覺得未見好。還是尼采式的一句牛話吧:瞧!那些國產電影。

8. 5段婚姻,12個女人,天才導演伯格曼有怎樣的愛情故事

天才導演伯格曼最終活成了自己在電影中塑造的無數男性角色,他也成為了那個被批判的對象,他一生不斷在嘗試,正如他那綺麗超現實主義式的幻夢和象徵,又在不斷打破自己所建造的幸福現實中,以至於他的孩子都不認他這個父親,他一半是天才,另一半則是瘋子。

要透視天才導演伯格曼這跌宕起伏的一生,就不能繞開對他成長環境的分析,伯格曼出生於一個路德教牧師家庭,父母對他非常嚴厲,他自小便沒有獲得來自過父母對他的愛,他感受不到,甚至當他想擁抱和親吻母親時,都會遭到母親嚴厲的責罵,甚至挨一記耳光,在這樣冷酷的環境下長大,伯格曼從小便感受不到任何溫暖與親情。

伯格曼在用自己的一生來彌補童年時期家庭溫情的缺失,他太需要愛了,但同時他又太缺乏安全感了,總是把得到的東西推開,然後再次尋找,以至於自己永遠活在童年的陰影中,充其量,伯格曼只是一個敏感又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而已,他原本有機會救贖這一生,可他最終還是未能跟童年的自己和解。

9. 有哪些導演和他們的繆斯是相互成全彼此的

伯格曼和他的銀幕繆斯

對於伯格曼來說,女人重於男人;對於伯格曼的電影來說,女演員重於男演員。這不僅是因為,像約瑟夫·馬蒂在《英格瑪·伯格曼》一書中所說到的:「伯格曼的詩學是通過臉孔來完成的」,更在於,女人對於伯格曼,如同詩歌對於塔可夫斯基,他總能通過每一個女演員來找尋新的電影命題,所以,「銀幕繆斯」對於伯格曼,和其他大導演相比,都更富有實質內涵。

畢比和伯格曼

盡管後來伯格曼依舊離開,但是他們的銀幕合作並沒有終止,直到1973年的《婚姻生活》,畢比也還在片中出演了一場戲。但是讓畢比最有表演寬度的電影還得數《假面》。這是伯格曼最為獨特的電影,不僅是那些快速剪輯的鏡頭,讓這部影片的電影性有了更為多樣的表達方式,還在於它開始用「面部哲學」去講述有關於精神分裂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關鍵人物是畢比飾演的護士,和烏曼飾演的失聲女演員之間的性格重疊。





10. 英格瑪·伯格曼的代表作是什麼

40年代的創作 1944年,寫出了第一個電影劇本《折磨》(Hets,1944),尖銳地抨擊了瑞典的學校教育制度對學生的粗暴、專制和殘酷壓迫,由 Alf Sjoberg 拍成影片。 1946年,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機》(Kris,1946)。(1948)、《渴》和《監獄》(Fangelse,1949)等片。 中期創作 50年代初,在電影藝術上開始逐漸成熟起來。 50年代中後期,隨著《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1957)、《野草莓》(Smultronstallet,1957)、《面孔》(Ansiktet,1958)等影片的拍攝完成,伯格曼躋身於世界著名導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大多數作品都是在用攝影機窺視人的靈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猶在鏡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恥辱》(1968)、《呼喊與細語》(1972)等等。這些影片排除了戲劇沖突、故事敘事,以隱喻、象徵的手法探討現代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困難和生命的孤獨痛苦。這一時期,多採用室內心理劇的結構形式,在看似狹小的空間里展示人的內心無比廣闊的時空變幻。 成熟期的創作 1977年拍攝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The Serpent's Egg,1977)。 1978年拍攝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鳴曲》(Hostsonaten,1978),描寫事業與 英格瑪·伯格曼家庭的矛盾、母親與女兒之間的隔膜,以及她們之間又愛又恨的相互關系。影片由 Ingrid Bergman 主演。 1982年,伯格曼著手拍攝他自稱為「最後一部影片」《芳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這是他人物最多、情節最復雜、規模最大、視野最廣闊、拍攝費用最昂貴、放映時間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影片。這部影片有六十個有台詞的角色,一千二百個群眾演員,是一部把喜劇、悲劇、滑稽劇和恐怖片熔於一爐的家庭紀事。伯格曼過去影片中的主題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戀的事物都重復出現在這部影片里,他自稱這部影片是他「作為導演一生的總結」,是「一曲熱愛生活的輕松的贊美詩」。 80年代退休 自1983年完成《芬尼和亞歷山大》之後宣布不再拍片,但實際上,他通過自己的劇本仍在對瑞典電影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 1992年,著名丹麥-瑞典導演比爾·奧古斯特執導了伯格曼編劇的影片《最美好的願望》(Goda viljan, Den,1992)。這部描寫伯格曼父母感情生活的電影在當年戛納電影節上榮獲了金棕櫚獎和最佳女演員獎。同年,伯格曼的兒子丹尼爾·伯格曼也把父親的小說《星期天的孩子》(Sondagsbarn,1992)搬上了銀幕。 1996年,伯格曼的另一個劇本《私人的談話》(Enskilda samtal,1996)又被與他長期合作的女演員、導演麗芙·烏爾曼拍成了電視劇。 2003年,為瑞典國家電視台製作的電視電影《薩拉邦德》(Saraband,2003),這是自《芬尼與亞歷山大》以後20多年來惟一在電影院里與觀眾見面的伯格曼長片。影片在法國著名女演員讓娜·莫羅的建議下,參加了昂熱首映電影節組織策劃的瑞典電影大師觀摩展。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523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495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481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193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22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865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19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30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615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