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電影人性問題英語ppt
1. 《人性的弱點》
書名: 《人性的弱點》
作者簡介: 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美國人戴爾·卡耐基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斷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過演講和書喚起無數陷入迷惘者的鬥志,激勵他們取得輝煌的成功。卡耐基在實踐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著作,是20世紀最暢銷的成功勵志經典。卡耐基主要代表作有:《溝通的藝術》、《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美好的人生》、《快樂的人生》、《偉大的人物》和《人性的光輝》。這些書出版之後,立即風靡全球,先後被譯成幾十種文字,被譽為「人類出版史上奇跡」。他一生致力於人性問題的研究,運用心理學和社會學知識,對人類共同的心理特點,進行探索和分析,開創並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融演講、推銷、為人處世、智能開發於一體的成人教育方式。
筆記內容:
一、人際關系的基本技巧
原則 1:不要批評,不要指責,不要抱怨
99% 的情況下,不管犯下多嚴重的錯誤,人們都不會責備自己。
這句話有必要重復一遍:
不管犯下多麼嚴重的錯誤,人們都不會責備自己。
作惡者怪罪所有人,卻從不悔過。世人皆是如此,這就是人性。因此,批評是無用的,它激起抵觸,讓人急於辯白;批評是危險的,它傷害自尊,甚至讓人萌生恨意。仔掘純美國總統林肯的座右銘之一就是: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被人論斷。
面對違抗自己命令、延誤軍事,導致敵軍南逃的羅伯特 · 李將軍,林肯怒不可遏,在極度失望之中,他攤開信紙,寫了一封致李將軍的信。但是這封信從來就沒有寄出。林肯知道,指責和批評徒勞無益,於事無補。西奧多 · 羅斯福在擔任美國總統時,每當遇到難題,他總會凝視辦公桌上方的林肯畫像,思索:
如果林肯面臨同樣的處境,他會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和人打交道時,請牢記這一點:
人並非理性生物。他們由情感驅使,被偏見支配,傲慢和虛榮是他們的動力之源。
你是否也曾想過教訓或者改變別人?我全力支持你。不過,為什麼不從你自己開始呢?自私一點說,改變自己遠比改變他人令你受益更多,並且風險更小。
原則 2:真心實意地感謝他人、贊美他人
普天之下,讓他人為你效勞的方法只有一個。你不相信嗎?真的只有這一個:
讓對方心甘情願地自發去做。請記住,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美國哲學家杜威博士說,人性中最深層的動力是「對重視的渴求」。請牢記在心。希望「感到自己重要」也是人與動物的最大分別之一,人們像渴求食物一樣渴求被認同。
查爾斯 · 施瓦布是美國歷史上最先步入「百萬美元俱樂部」的傳奇人物之一。那時還不用繳所得稅,每周能入賬 50 美元就已經非常可觀,而施瓦布一年的薪水竟超過了 100 萬 美元,相當於每周兩萬美元,前者的四百倍。38 歲那年,他被安德魯 · 卡內基看中,出任董事長,掌管 1901 年新成立的美國鋼鐵公司。
是什麼令安德魯 · 卡內基不惜以每天三千美元的高價留住施瓦布?施瓦布是天才嗎?
不見得。
施瓦布比別人更懂鋼鐵?
也未必。
我的能力在於激發周圍人的熱情。
施瓦布說,
我擁有的最大資本,是贊賞和鼓勵,我以此方式激發人們的潛能。我發現無論對方成就有多麼斐然,在被贊許時都會工作得更加盡力,而被批評時則截然相反。
但贊美不等念咐同阿諛奉承。如果人際關系只是獻媚討好那麼簡單,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專家。
原則 3:激發他人的需求
每次去釣魚的時候,我不會考慮自己想要什麼,而是考慮魚想要什麼。我不會用草莓和奶油當誘餌,而是把掛著蟲子或蚱蜢的魚鉤伸到它們面前搖晃,問它們:
想嘗嘗嗎?
你可能覺得我剛剛說的是三歲小孩都懂的事。釣魚的常識確實誰都懂,那麼「釣」人的時候,諸位為什麼不試試同樣的方法呢?散彎為什麼總把自己想要什麼掛在嘴邊呢?那是三歲小孩才做的事情。所以普天之下唯一能夠影響他人的方式,就是找出他們想要什麼,並且教給他們如何獲得。
下一次,你需要說服別人的時候,請先不要冒失地開口,喋喋不休地講自己想要什麼。在開口之前,先問問自己:
怎樣才能讓對方主動自發地去做這件事?
二、贏得他人喜愛的六個方式
原則 1:建立對他人的興趣,真心誠意地關注他人
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地給他人留下好印象,引起他們的興趣,我們都交不到真心朋友。朋友,真正的朋友,無法這樣獲得。霍華德 · 薩士頓是聞名遐邇的魔術大師,他對觀眾充滿熱忱,每次站在聚光燈下,他都會對自己說:
很感恩有這么多人來看我的表演,我有幸能以愛好謀生,全靠他們捧場。我要把最好的表演獻給他們。
每次登台前,薩士頓都會在心中默念:
我愛我的觀眾。我愛你們。
同樣的原因令西奧多 · 羅斯福廣受民眾愛戴,連用人都對他稱贊有加。他清楚地記得每一位用人的名字,連洗碗工的名字都叫得出來。每個人都會對欣賞自己的人心生好感,不論工人、職員還是君主,無一例外。
想要得到友誼,就別怕麻煩,全心全意地為他人做些事情吧,哪怕要為此付出時間、精力慷慨和體貼。我們對他人的興趣,以他人對我們的興趣為前提。
原則 2:微笑
查爾斯 · 施瓦布曾說他的笑容價值連城,這並不是誇大其詞。面帶微笑的人在管理、教學和營銷上能做出更大成績,子女也更有幸福感。一個人事經理說,她寧願僱傭一個連小學都沒念完但笑容燦爛的店員,也不願意招一個整日悶悶不樂的博士生。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上班族面無表情地穿過百老匯大街。那些無力微笑的人,最需要得到一個微笑。
原則 3:無論對於何人,自己的名字都是世界上最甜蜜的詞彙
吉姆 · 法雷曾擔任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兼任美國郵政部長。他十歲的時候父親因故離世,為了生計不得不在磚廠打工,從未有機會念高中,然而後來卻有四所大學授予他榮譽學位。談起自己成功的秘訣,有人說他能夠叫得出一萬個人的名字,他卻否認道:
你錯了,我至少記得五萬個人的名字。
毫無疑問,就是這一能力使得吉姆統領富蘭克林 · 羅斯福在 1932 年的總統競選,並由此成為羅斯福入主白宮的幕後功臣。
人們對自己名字的在意程度,遠勝於地球上其他所有名字的綜合。能夠熟稔地叫出對方姓名本身已是有效而不著痕跡的贊美。
原則 4:專注地傾聽,鼓勵他人談論自己
專注的傾聽是我們能夠給予他人的最高贊許,極少有人對他人一心一意的關注無動於衷。憤懣的顧客,不滿的員工,或是傷痕累累的朋友,都迫切地想要對他人傾訴心聲。
假如你希望別人躲著你,在背後嘲笑你甚至鄙視你,就請這樣做吧
不聽任何人說話,一味談論自己;
如果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想到了什麼,不等對方說完就直接插嘴。
請記住,你的談話對象並不關心你和你的問題,而對他們自己、他們的慾望和煩惱要感興趣得多。他的牙疼遠比異國餓殍滿地的飢荒更重要,他脖子上的癤子也遠比非洲的四十次地震更讓人心煩。所以下次開口之前,請先想想這一點。
原則 5:談論對方感興趣的事情
見過西奧多·羅斯福的人都會驚嘆於他廣博的學識。無論座上賓是牛仔還是騎兵,是紐約政客還是外交官,羅斯福都應對自如。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答案很簡單:
每次有客人來訪的時候,羅斯福都會在前一天晚上提前了解對方感興趣的話題,一直鑽研至深夜。
談論對方最在乎的事情,是直抵對方內心深處的捷徑。
原則 6:真心實意地讓對方知道他有多重要
人類行為有一個核心法則。遵循這一法則,你將遠離災禍,得到良師益友和幸福安寧;觸犯這一律法,困難就會接踵而至。那就是:
令他人感到重要。
這一準則並非新事,在人類歷史之初即存在於世。2500 年前,瑣羅亞斯德於波斯向追隨者傳授這一準則;24 個世紀之前,孔子在東方寫下這條哲理;道教始祖老子在漢水流域就此對門生傳道;耶穌基督降生 500 年前,佛祖在聖河河畔就此訓誡;在此之前,婆羅門教已在聖書中提及此言;
而 19 個世紀之前,耶穌基督在猶大山地將這一世間最重要的道理匯於此言:
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三、如何讓他人想你之所想
原則 1:贏得爭論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避免爭論
普天之下,贏得爭論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避免爭論。請把爭論視同響尾蛇,或是地震——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更重要的是,即使對方被相悖的意見說服,他也並不會因此改變自己的想法。
原則 2:尊重他人的觀點,絕不要說「你錯了」
永遠別以「讓我證明你哪裡錯了……」為開頭。這是一步差棋。哪怕雙方都心平氣和,改變他人的既有觀點也是非常困難的。
那麼為什麼要火上澆油,給自己添堵呢?如果你想要證明什麼,請不著痕跡地道出,不要讓對方察覺你的意圖。潛移默化,人方受教,斥其無知,不如稱其易忘。譏諷和謾罵永遠不會奏效。
原則 3:如果你錯了,請堅決果斷地承認錯誤
當責罵在所難免時,與其從對方口中聽到攻擊的言辭,不如搶先認。比起被他人的指責,自我批評要好受多了,不是嗎?99% 的情況下,等待你的將會是寬容和原諒。
原則4:溝通始於友善
每次大發雷霆教訓別人的時候,你的情緒得以宣洩,心情也會隨之變得愉快。但對方會怎麼想呢?他會分享你的愉快嗎?挑釁的語氣和敵意的態度能說服他嗎?
若你緊握雙拳,來勢洶洶。
伍德羅·威爾遜曾經說過,
那我也必將揮拳迎戰。
一滴蜜汁比一升膽汁更能吸引飛蠅,如果你想要得到他人的贊同,請先讓他相信你是他忠實的夥伴,這是俘獲他心靈的那一滴蜜糖,憑借這一滴蜜糖,你就能夠贏得他的心。
原則 5:讓對方點頭稱「是」
與人商談時,請先強調你贊同的觀點,不要急於挑明分歧。如果可能的話,讓對方了解,你們的差異在於方法而非目的。交談中最重要的是先拋出對方認同的觀點。從一開始,就努力讓對方說「是」,不要給他機會說「不」。
蘇格拉底獨創的「蘇格拉底對話法」正是構建於「是」的基礎之上,他提問的角度十分巧妙,令對方不得不點頭贊同。他乘勝追擊,接二連三地拋出問題,令對方連連稱「是」。不知不覺中,對方已經得出了與此前截然相反的結論。想要反駁對方的時候,請記得蘇格拉底的謀略,溫和地拋出一個答案為「是」的問題。
中國古諺雲:
輕履者行遠。
原則 6:讓對方主導談話
人們總是喋喋不休,期望藉此改變對方的觀點。請給對方一點說話的時間,聽聽他們的所思所想。他們比你更了解自己的生意和自己的難題。當對方急於傾訴的時候,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所以請耐心地聽他們說完,鼓勵對方將他的想法和盤托出。再知心的朋友也更願意在我們面前談論他們的成就,而不是聽我們自吹自擂。法國哲學家拉·羅什曾言:
若想樹敵,就勝於你的朋友;若想交友,請讓朋友勝於你。
原則 7:循循善誘,讓對方自行得出結論
較之別人灌輸給你的想法,你是不是更相信自己得出的結論?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還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呢?
循循善誘,讓對方自己得出結論才是明智之舉。沒有人喜歡強買強賣,也沒有人願意被迫完成任務。我們更喜歡自己做決定的感覺。我們喜歡被問及我們的心願、我們的需求、我們的想法。
原則 8:拋開成見,將心比心
請記住,即使對方錯了,他也不會承認這一點。認真問問自己:
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
智者以理解代替指責。願意這樣做的人鳳毛麟角,也因此出類拔萃。你對個人事務有多上心,對世間萬物就有多冷漠,然而世人皆是如此。哈佛商學院院長多納姆曾說:
面談之前,我寧願花兩個小時站在門口,想清楚我要說什麼,對方的興趣如何、動機如何、會怎樣回答,而不是冒然地沖進對方辦公室。
原則 9:體諒他人的想法和願望
世間存在這樣一個神奇的句式。它能夠平息爭執,消除猜忌,引發好感,並讓對方側耳傾聽。想知道這句話嗎?請聽好:
我一點都不怪你這樣想。如果我是你,我也會有完全相同的感受。
原則 10:激發對方內心深處的高尚情操
通過介入式分析方法,皮爾龐特·摩根發現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兩個原因:
一個高尚的借口,和一個真正的動機。
人們當然知道自己真正的動機,不需要你幫他們指出來。但是每個人內心都會把自己高尚化,因而也需要一個聽起來更高尚的動機。如果你想改變他人,請幫他們想出這個更高尚的理由。哪怕是存心欺騙的人,一旦知道你認為他真誠正直,他們也不想辜負你的信任。
原則 11:戲劇化你的想法
道出事實遠遠不夠,你需要以生動、有趣、戲劇化的手段吸引受眾。電影是這樣做的,電視也是這樣做的,如果你想引起人們的關注,你也必須這樣做。
原則 12:激將法
如果不是被他人挑戰,西奧多·羅斯福就不會成為美國總統。這位「莽騎兵」從古巴凱旋之後,被推舉為紐約州州長。然而政敵發現羅斯福並不是紐約州的常住居民。羅斯福在驚恐之下計劃請辭。這時,來自紐約的參議員普拉特將了羅斯福一軍,他聲音洪亮地當面激將羅斯福說:
聖安胡山的英雄難道是個懦夫嗎?
羅斯福接受了對方的挑戰,這一挑戰不僅改變了羅斯福的人生,也改變了整個國家的未來。
四、如何改變他人,成為領導者
原則 1:欲抑先揚
理發師為人剃須之前要先用肥皂潤滑。在說出令人不快的事情之前先給對方一些肯定,就更容易讓對方接受。稱贊的話語如同牙醫診療時的麻醉劑,雖然牙鑽仍會令患者感到不適,但是麻醉劑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
原則 2:間接地引起對方的注意
有時候,一個詞就能夠決定成敗。只要換掉這次簡單的詞彙,你就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他人。許多人在表達意見的時候習慣以稱贊開始,以「但是」轉折,以批評收尾。例如,約翰尼的父母想要改變孩子學習上的粗心大意時,大概會這樣說:
約翰尼,我們真心為你這學期的進步感到驕傲。但是,如果你能在代數上再用功一點的話,成績肯定會比現在更好。
一旦把「但是」換為「而且」,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約翰尼,我們真心為你這學期的進步感到驕傲。而且,要是下學期你繼續保持這種認真細心的態度,你的代數成績一定會和其他科目一樣好。
原則 3:批評對方之前,先談談你自己的過錯
假如別人在批評你之前先承認自己也有諸多缺點,批評的話語就沒那麼刺耳了。承認自己的過錯,哪怕是尚未改正的錯誤也能夠促使對方重新審視他的行為。
原則 4:以引導代替命令
歐文·揚從不要求助手聽命於他,他給人們獨立嘗試的機會,讓他們放手去做,他總是以建議代替命令,他會說:
你覺得這樣做能奏效嗎?你覺得這樣寫會怎麼樣?
將命令改為問句不僅聽起來更悅耳,還能夠激發創造力。如果對方參與了決策過程,他就更樂於付諸實施。
原則 5:給對方留足面子
給對方留面子,這一點至關重要,卻往往被我們置於腦後。
我們踐踏他人的感受,橫沖直撞,一意孤行;我們在他人面前訓斥孩子或是下屬,隨心所欲,毫不留情。我們從未顧及對他們自尊心造成的傷害,而這些傷害原本只需幾分鍾的思考或是幾句貼心的話語就能夠輕易化解。即使你手握真理,對方大錯特錯,也請給對方留個面子。讓對方丟臉除了摧毀他的自尊心之外,別無益處。
原則 6:誇獎他人每一點微小的進步,「由衷地贊許,不吝嗇贊美之詞」
動物馴養員訓練小狗很有一套,每當小狗有一點點進步的時候,他總會拍拍它,給它食物,誇張地鼓勵它。令人困惑的是,當我們想要改變他人的時候,為什麼不試試同樣的方法呢?為什麼不用獎勵代替懲罰?為什麼不用稱贊代替責罵?如果你我能啟發他人意識到自身潛能,那麼其意義將遠勝於改變他人,甚至堪稱重塑對方的人格。
原則 7:用美譽激勵他人,他就會努力不辜負你的期望
如果你希望對方提高某方面的能力,就請裝作他早已擁有這一品質,不妨相信對方已經具備你所期望的美德,並且把你的信念傳遞給對方,對方定會竭盡全力維護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俗話說:
給狗安個壞名聲,就如同把它送上絕路。
不妨將好名聲贈予他人,然後看看由此帶來的改變。
原則 8:鼓勵對方勇於改變,讓改正錯誤聽起來輕而易舉
如果你對孩子、愛人或是員工說他在某件事上笨手笨腳、沒有天賦、毫無可取之處,你就毀了他們進步的動力;如果你採用相反的方式,充分鼓勵他,指出這件事對他來說易如反掌,告訴他你充分相信他的能力或者說他一定有潛能做成這件事,那麼他一定會為此竭盡全力。
原則 9:讓對方樂於為你做事
伍德羅·威爾遜邀請威廉·吉布斯·麥卡杜加入其內閣的時候,他向麥卡杜發出邀請的方式令其受寵若驚。麥卡杜回憶道:
總統說他正在組建內閣,如果我願意屈尊出任財政部長,他會覺得榮幸之至。他說話的方式讓人覺得心裡很舒服,明明是授予我無上的榮譽,卻說得像是求我幫忙一樣。
遺憾的是,威爾遜沒有堅持使用這一技巧。
五、幸福家庭生活的七個法則
原則 1:別嘮叨了
林肯夫人、歐仁尼皇後和托爾斯泰伯爵夫人的喋喋不休沒有為她們帶來任何好處,只釀成了令她們悔恨終生的悲劇。所有她們生命中曾經視若珍寶的情感,都被她們親手葬送。貝茜·漢博格在紐約的家事法庭工作了 11 年,處理過上千起離異案件。她說男人拋妻棄子的主要原因就是妻子的喋喋不休。
原則 2:不要試圖改變對方
婚姻的第一堂課,是學會尊重對方的獨有生活之道。婚姻的真諦不僅在於找到合適的對象,更在於當一個稱職的對象。
原則 3:請勿責難
多蘿西·迪克斯是研究婚姻問題的權威人士。她聲稱全美有一半以上的婚姻堪稱失敗,而這些婚姻觸礁的根本原因是對伴侶的責難。這些非難徒勞無用,卻令對方痛徹心扉。
原則 4:真心誠意地欣賞對方
在一整天辛苦勞作之後,農婦回到家裡,把一捆乾草扔在家裡老少爺們的飯桌上。男人們憤怒地質問她是不是瘋了,她回答道:
怎麼了,這會兒你們倒知道抱怨了?我給你們這些男人做了二十年飯,半句回應都沒有聽到過。我還以為吃飯吃草對你們來說都一樣呢。
原則 5:細微之處見真情
為什麼非要等到妻子生病住院你才願意買幾朵花給她?為什麼不立刻買一束玫瑰回家?既然你喜歡新鮮感,那不妨把這當作一次實驗的機會,看看效果如何。
女人極為看重生日和紀念日。為什麼?
對男性來說,這永遠是關於女性的不解謎題之一。男人普遍在這一點上稀里糊塗。長遠來看,婚姻就是由瑣碎之事構築而成,漠視這一事實的人們只能自求多福了。
原則 6:謙和有禮
那些刻薄傷人,極盡侮辱之能事的話語往往來自我們的家人。這一真相令人震驚,然而事實的確如此。謙遜之於婚姻,正如燃料之於發動機一般重要。人們對他人視而不見,卻深受這一無知之苦,人們不敢對客戶或生意夥伴惡言相向,卻從不覺得對妻子發號施令有何不妥。然而就個人幸福而言,婚姻遠比事業更加重要,甚至堪稱生死攸關。
原則 7:讀一本解析婚姻中性事的好書
婚內問題的源頭往往出於性生活失調,只有看待問題過於狹隘武斷的精神病學家才會否認這一點。
失敗的婚姻通常由四個原因導致,性生活失調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而經濟問題僅僅位列第三,這一點大概和人們通常的認知有所不同。
婚姻生活的滿足程度受若干因素影響,性是其中一個因素,也是其他因素的前提。那麼如何滿足這一因素呢?請學會用客觀的討論代替尷尬的沉默,以超然的態度在婚姻中不斷實踐。一本可靠且格調高尚的書能令你更快地掌握這一能力。
2. 關於人性方面的電影和故事,英文版的
1.《第六感》(「人們丟失東西的時候往往認為是被人偷了,而實際上,它只是被移動了位置……」生命亦然)
2.《萬能鑰匙》(情節曲折,引人入勝,值得一看。)
3.《心慌方》(一部隱喻性極強的電影。空間、人性、政治、環境~~ )
4.《迷霧》(故事結局意外而讓人五味雜陳)
5.《幻影凶間 1408》(拍出了一定新意)
6.《閃靈》(與之相比日本恐怖片全體不值一提。真正的恐怖純屬心靈的恐怖。完美到無話可說)
7.《死寂》(經常半夜一個人看恐怖片。沒幾個能把我嚇到的。這個能 )
8.《捉迷藏》(捉迷藏,你准備好了嗎?人格分裂片)
希望採納
3. 中,西方傳統文化對"人性"問題基本看法有什麼不同
中西方傳統文化對"人性"問題的基本看法存在一定的不同:
1. 人性的本質:在中西方傳統文化中肆毀,對於人性的本質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認裂空備為人性本善,而在西方傳統文化中,人性本惡的觀點較為流行。
2. 個人與集體:在中西方文化中,對於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也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而在西方傳統文化中,個人的自由和個性是受到重視的。
3. 自我意識:在中西方文化中,對於自我意識的培養也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注重自我剋制和自我反省,而在西方傳統文化中,強調個人自我表達虧飢和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4. 生死觀念:在中西方文化中,對於生死觀念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生死對立,追求生命的延續和超越,而在西方傳統文化中,強調生死是自然的過程,接受生命的有限性。
需要指出的是,中西方傳統文化的不同觀點並不是絕對的,也存在交叉和融合的情況。
4. 講人性的電影 推薦講人性的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美國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萬能鑰匙 (The Green Mile)
《肖申克的救贖》是由弗蘭克·德拉邦特執導的電影。這部電影以一個在監獄服刑的銀行家安迪·杜佛蘭(Andy Dufresne)為主人公,講述了他如何通過困難和對人性的理解,成功逃脫了肖申克監獄的故事。這部電影通過對安迪和其他囚犯的角色塑造,展現了人生中的希望、友誼和信念者衫等價值,並以此向觀眾傳達了一個強有力的人性思考。
首先,在這部電影中,人性被描繪為一種最真實和普遍的關系,即友誼。安迪和其他囚犯之間的友誼在這部電影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這種友情在囚犯的生活中非常珍貴,因為它帶來了一種難以想像的人性溫暖和樂觀。另一方面,人性被描繪為一種永恆的信仰,這種信仰可以使人們在困難和痛苦的時刻保持希望。從一開始的墨菲斯加(Morpheus)關照安迪時的那句話:「希望是一件好東西,也許是基沖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沒有之一。它使人看到光明之處,即使面對黑暗。無論是生活中任何困境,希望總是存在,即使人們必須經過絕望的考驗和痛苦的折磨。
因此,《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被認為是一部講人性的經典之作,它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美國往事》是1984年由塞爾喬·萊昂內導演的電影。這部電影描繪了一個20世紀初紐約的黑幫故事,其中主要角色在美國犯罪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影片通過人物關系和情感磨合,讓觀眾感受到人性的復雜性。
在這部電影中,人性被描繪為既有善良又有邪惡的復雜性。所有的人都首鋒腔有潛在的善良和邪惡的一面,很難說哪一面會勝利。這部電影期間,人物之間的情感磨合,如友情、兄弟情、愛情等,都深刻地體現了人性的復雜性。主角也經歷了逆境和磨難,從無聲無息的小混混到大亨的高峰,再到內疚的懊悔和平靜的平淡,最終被舊朋友痛打,半強迫回憶起了青澀的回憶。
因此,《美國往事》被認為是一部反思人性的優秀之作,它讓觀眾更加深刻地了解人性的復雜和無常性。
《萬能鑰匙》是由弗蘭克·德拉邦特執導的電影。這部電影是根據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說改編。它講述了一個奇怪而神秘的男孩,以及他與一群監獄守衛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再次向觀眾闡述了領域人性問題。
在這部電影中,人性被描繪為一種具有高貴品質的基本信念,例如同情、愛、信仰和寬容等。它還突顯了人性與社會體制之間的關系,包括權力、權威和控制等。主人公約翰·科菲因其神奇的能力而受到贊賞,然而他最終還是未能逃脫自己的命運。電影中其他角色也經歷了極端的痛苦和磨難,但其中一些人,通過友情和寬容,最終獲得了自由和解脫。
因此,《萬能鑰匙》這部電影被認為是一部講述溫情、仁愛和勇氣的佳作,展現了我們自己最深層次的人性本質。
5. 紐倫堡審判中的人性化問題
從電影的角度說,《紐倫堡審判》實在是我近一段時間以來看過的好萊塢老電影中最好看最精彩的一部了。事實上從道義的角度講,我覺得最後海伍德法官的判決沒有問題,但從法律本身哪怕法理上講,我並不認為他最後的判決多麼有法律依據。
首先,這部電影由始至終沒有清楚告訴我們,法庭起訴這四位德國法官的罪名是什麼?我想應該不是謀殺罪,如果是謀殺罪的話,很顯然,應該等德國重組政府以後,由新的德國政府下屬的法院審判他們,英美法蘇四國哪怕是戰勝國,也沒有管轄權去審判這四個德國法官。因為這四位法官是在德國國內主持審判工作,哪怕他們的行為等於是協助殺人,那殺的也是德國國內的本國國民,在德國境內,對德國國民犯下的謀殺罪,外國法庭有什麼資格進行管轄呢?
根據真實歷史上的紐倫堡審判,戰勝國對德國戰犯的審判,所起訴的罪名有兩項,即「危害人類罪」和「反人道罪」。這兩項罪名是國際法上認定的罪名,既然違反的是國際法,那麼英美法蘇四國當然有管轄權對德國境內的戰犯進行審判。但等等,新的問題又來了。因為事實上,「危害人類罪」和「反人道罪」這兩項罪名是在二戰結束後,於1945年簽訂的《倫敦憲章》所正式定義確定的罪名。在此之前,傳統國際法還從未懲罰過個人而只懲罰國家,個人只能交由本國司法機構在國內法的體制下提起訴訟。
而現代刑法一條重要原則就是「法不溯及既往」。也就是說,一個行為之前不被認定為有罪,在這個行為發生後,法律才規定這種行為是違法行為,那麼,新確立的法律也不能對之前的行為進行懲罰。法不溯及既往原則確立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普通公民對法的可預期性,只要法律沒有禁止,即可以放心去做,而不用擔心哪天這個行為突然被認為是犯罪。這也是刑法與道德的區別所在,道德是,一個行為違背內心良知而依然去做,則可以收到譴責;而刑法是,一個行為只要沒有觸犯確定的法律,哪怕心裡知道可能不對,也不應受到處罰。
從「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看,用二戰後才確立的新罪名,來懲罰二戰時的行為,顯然違背了美國的憲法精神。
所以正如電影中魯爾夫在一開庭就提出的那樣,這場審判的合法性是值得質疑的,而且英美法蘇的法官是否真有審判德國人的司法管轄權,也是有疑問的。
好了,就算我們不從法律程序的正當性來看待這個問題,而僅從實體法的角度來說,影片中那四個德國法官的行為是否真的具備了「有責性」,也是很有爭議的。
從刑法四要件角度講,一個行為最後被認定為有罪,要符合主觀要件,客觀要件,主體要件,客體要件;從刑法三性角度講,一個行為被認定為有罪,也要符合構成銀罩彎要件該當性,違法性,有責性。正如他們的辯護律師魯爾夫所致力於辯解的地方——主觀要件或有責性——是認定他們行為有罪的最大軟肋。
如果我是他們辯護的律師,也會選擇魯爾夫的辯護策略,揪住他們悶洞的主觀是否真有期待可能性或者他們的行為是否真有有責性,來大談特談。
法官不是法律的制定者,而僅僅只是法律的執行者。而且法官的職責恰恰要求法官忠誠地執行國家所制定的法律,哪怕這個法律與他的道德相抵觸。至於這些法律所造成的結果,不應由法官承擔責任,而是制定法律的議會為之負責,這不正是三權分立之要義所在嗎?一個稱職的法官,鋒悶不正是應該拋開自己的主觀感情和正義感,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去判斷案件,永不質疑法律的正確性和權威性嗎?
我們難道有可能說,一個人因為守法,所以他在違法?一個人因為忠誠地履行法律規定的職責,所以他應該被法律所懲罰?這難道不是法治史上最大的悖論嗎?
反過來說,一個人說,因為我不認可我國的某項法律,所以我就可以不去遵守這項法律,並且不應受到任何懲罰。這有可能嗎?比如一個基督教信徒,嚴格按照宗教教義反對墮胎和計劃生育,他是不是就可以無視中國的法律想生幾個生幾個呢?他是不是去搗毀墮胎醫院,而不用負任何責任呢?事實上,無論他本人持什麼樣的立場和觀點,他都不得不遵守他所在國家的法律,除非他出國。
那麼對於一個普通人尚且如此,對於一個國家的法官,最高的司法裁判者,要求他不顧這個國家頒布的法律,完全按照自己內心的道義去自由行事,這豈不是更加不可能嗎?
用一個更加極端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一個死刑執行人,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劊子手,他的職責就是把送來他這里的人殺死,而這個人究竟有罪無罪,是否是錯判,需要他來分辨嗎?他顯然沒有這個義務來分辨。如果最後發現,他所殺死的這個人,其實是一起冤假錯案的受害者,或者乾脆就是一個被政治迫害的持不同政見者,那麼這個劊子手難道也要被一起追究殺人罪的責任嗎?這顯然是荒謬的。
因為他的行為是基於他們的職責和法律的規定,而他們只是忠實地按照法律辦事,所以,雖然他們的行為造成了惡果,但這惡果的責任無論如何也不能追究到他們的頭上去,而你也不能期待他們會通過故意不遵守職責和違法的行為,來避免惡果的產生。這就是我所說的,他們的主觀要件不具有期待可能性,而他們的行為不具有有責性。
當然,電影中的起訴人,勞森上校,他持的一個觀點是,因為這些法官都是真正精通法律的社會精英,他們比起普通大眾,更應該清楚那些納粹法律的本質是什麼,他們心裡應該明白這些納粹法律在本質上是反法律的。然而他們採取了放任的態度,坐視惡果的發生,所以他們其實是納粹罪行的同謀者,或者起碼也是一個縱容者。
我們同樣用劊子手打比方。按勞森上校的意思,這個劊子手心裡很清楚,這個送來的死刑犯是一個無辜的人,然而劊子手依然執行了死刑,殺死了他。這個時候這個劊子手是否應該被認為是謀殺罪的共犯呢?
我覺得依然是勉強的。因為還是期待可能性的問題。我們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期待劊子手能做什麼?他去救下那個犯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哪怕那個犯人的確是無辜的,但此時此刻,他依然是被國家法律認定了的死刑犯,而救下他等於是觸犯法律。劊子手不可能因為內心的良知就去觸犯現實的法律,這對一個人的要求顯然太高了。
那麼對於那些法官,我認為同樣如此。他們雖然清楚這些法律是「惡法」,但惡法一樣是國家立法機構按照正常程序制定出來的法律,它依然享有法律的效力和權威,我們又如何能夠期待這些法官因為自己內心的正義原則,而選擇故意觸犯這些法律呢?
所以我最終的結論是,最終海伍德法官對他們四人全部判處有罪並處以終身監禁,是缺乏法理依據的。並且很顯然,海伍德法官是一位自然法學派的信徒,但一個學派的理論,顯然不是法庭判決的依據。
6. 關於經典英語電影台詞的ppt,要用作課前五分鍾。要中英文都有,背景用電影劇照。
《勇敢的心》 WILLIAM WALLACE:「Fight,and you may die.Run,and you''ll live at least a while.
And dying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the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Freedom——」
威廉華萊士:「戰斗,你可能會死;逃跑,至少能苟且偷生,年復一年,直到壽終正寢。你們!願不願意用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換一個機會,僅有的一個機會!那就是回到戰場,告訴敵人,他們也許能奪走我們的生命,但是,他們永遠奪不走我們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