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電影人物英文簡介
『壹』 飄的女主角誰扮演者
《飄》(又名《亂世佳人》)的女主角斯佳麗扮演者是費雯·麗。
1、角色簡介:
斯佳麗(又譯:斯嘉麗)
演員費雯·麗
一個貓一樣的女人。有著貓一樣的目光,貓一樣的微笑,貓一樣的步伐和貓一樣的敏捷。在困難的時候敢於承擔責任,雖然也有動搖,但最後仍然承擔責任。她敢於去愛、無怨無悔,她的整個青春都在愛著阿希禮,沒有回報但她仍沒有放棄努力,直到能力的極限為止。
斯佳麗原本是一個弱女子,任性而年輕,第一次結婚是一時的沖動報復,嫁給了不愛的男孩,讓自己成為了年輕的寡婦。第二次結婚是為了一家人的生存,搶走了妹妹的心上人,肯尼迪。最終為了斯佳麗差點遭受的侮辱去報復窮白人而被人擊斃,不幸枉死。於是斯佳麗再次成為寡婦。為了答應過艾希禮照顧梅蘭妮的一句承諾,在北軍就要攻佔亞特蘭大的時候,斯佳麗又果斷地替玫蘭妮接生,並找到瑞特沖破重重阻礙和關卡,回到了鄉下老家--塔拉庄園。在又飢又餓之時,她又遭受了母親病亡、父親痴呆、家裡被劫,一窮二白的多重打擊,她不屈不撓,帶頭種田幹活,喝令妹妹下床摘棉花,並照顧梅蘭妮和小波,支撐一家人的生計。
2、演員簡介:
費雯·麗(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出生於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原名費雯·瑪麗·哈特利,英國電影和舞台劇演員。
1935年,費雯·麗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欣欣向榮》 ,1938年前往美國好萊塢拍攝電影,憑借在電影《亂世佳人》中飾演的斯佳麗獲得第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英國女演員。之後費雯·麗回到英國發展戲劇。1950年後再次闖盪好萊塢,參演電影《慾望號街車》。1951年憑借《慾望號街車》獲得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女演員獎,並且於1952年第二次握則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由威尼斯影後走向奧斯卡影後的女演員。195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被稱為英國「奧斯卡」)的英籍女演員,1963年獲得戲劇獎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疾病成為她一生事業的障礙,1967年7月7日因肺結核在英國倫敦伊頓廣場54號的家中病逝。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名。
3、電影簡介:
《飄》(另譯《亂世佳人》)是根據小說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飄》改編的一部美國電影。由維克多·弗萊明、喬治·庫克、山姆·伍德導演,費雯·麗、克拉克·蓋博等主演。租埋
影片講述美國南北戰爭期間郝思嘉與白瑞德的愛情故事。郝思嘉一直愛著艾希禮卻得不到他,在戰爭爆發那一天,她遇到了白瑞德。兩個人歷經磨難,白瑞德一直對她不離不棄,但直到他最終離開,郝思嘉才發現自己其實愛的是白瑞德。
該片於 1940年1月17日(美國)上映,在世界各地文化與商業上都獲得極大的成功和轟動,成為了電影史上的段型棚不朽名作。1940年的奧斯卡獎中,該片獨得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等十項,並在1998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20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排名第四。
『貳』 飄的所有人物
斯嘉麗·奧哈拉、瑞德·巴特勒、艾希禮·威爾克斯、梅蘭妮·漢密爾頓、傑拉爾德·奧哈拉、艾倫·羅比亞爾、蘇倫·奧哈拉、卡麗恩·奧哈拉、威爾·本廷、查爾斯·漢密爾頓、碧蒂·漢密爾頓。
弗蘭克·肯尼迪、貝爾·沃特琳、英蒂安·威爾克斯、哈尼·威爾克斯、約翰·威爾克斯、斯圖爾特·塔爾頓、布倫特·塔爾頓、比阿特麗斯·塔爾頓、吉姆·塔爾頓、老方丹太太、喬·方丹、托尼·方丹。
亞歷克斯·方丹、薩莉·芒羅、拉斐特·芒羅、韋德·漢普頓·漢密爾頓、艾拉·洛雷納·肯尼迪、邦妮·巴特勒、博勒加德·威爾克斯、凱思琳·卡爾弗特、凱德·卡爾福特、波克、迪爾西、普里西。
大個子山姆、喬納斯·威爾克森、艾米·斯萊特林
(2)飄電影人物英文簡介擴展閱讀:
主要人物介紹:
1、斯嘉麗·奧哈拉
瑪格麗特·米切爾創作的長篇小說《飄》中的女主角,又譯郝思嘉。郝思嘉漂亮、聰明、又性格倔強,特別能吸引周圍男子的目光。
曾經憑借美貌一次又一次地奪走別人的幸福,最後經歷了戰爭,才終於讓她明白了自己最愛的人是誰,但是一切都已無可挽回。
2、瑞德
是一個南方貴族家庭的叛逆者,社交場合他總是不多說話,但一說起來,往往又語出驚人。他頭腦機警冷靜,能夠清醒的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方向,他抓住一切時機賺錢。
甚至是戰爭時候也想盡方法大發國難之財,充分體現了他的自私自利、不擇手段以及冒險精神。他有他的方法可以洞察斯嘉麗的一切,讓她既愛又恨自己而他自己對斯嘉麗也是愛卻保持著距離。
戰爭爆發,斯嘉麗等人遇到真正的難題時,他不顧一切,挺身而出拯救她們。他可以和妓女成為朋友,不會出於戲弄,而是他可以真正理解、同情那種墮落生活中的無可奈何。
3、梅蘭妮
梅蘭妮是一個集女性眾多良好品質於一身的女性形象。她溫柔善良,寬厚待人,懂得體恤他人。生活的動盪沒有打消她對於生活的追求,面對困難,她願意接受和承擔,鼓勵身邊的人們對生活抱有理想。
戰爭動亂,她報名成為醫護人員,救助需要幫助的人們;戰火燒到門邊,她仍希望自己等待出世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當斯嘉麗殺死了闖入家中的強盜時,她鼓勵斯嘉麗,稱贊她的做法,給她肯定;斯嘉麗墜樓受傷,她一直陪在瑞德身邊安慰他、鼓勵他。不論生活怎樣,她都充滿勇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飄
『叄』 電影<<飄>>的男主人公扮演者:克拉克.蓋博介紹
克拉克•蓋博,衣冠楚楚,風度翩翩,溫柔又狂野,是最老牌的好萊塢「萬人迷」。1932年,一部《沙漠之光》使他得以躋身十位最叫座的明星之列,此後《一夜風流》、《亂世佳人》更讓他在電影界立於不敗之地。1938 年,他被加冕為電影皇帝。克拉克•蓋博是好萊塢的神話人物,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美國式的魅力和風采。他的最後一部影片是《野馬和女人》,拍完後不久就去世了。蓋博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描述的:「他很幸運,這點他知道。」
「一夜風流」登「皇位」
1933年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以5000美元低價購下短篇小說《夜班公共汽車》,像當時好萊塢的其他大小電影製片廠一樣准備以輕松、浪漫的喜劇片掃去沉積在觀眾心頭的陰雲,在經濟大蕭條的窘境中博觀眾一笑,以求在風雨飄搖中站穩腳跟。他們高薪聘來義大利著名導演弗蘭克•卡普拉,接著向米高梅借用大明星羅伯特•蒙哥馬利擔任男主角。米高梅老闆梅耶認為這將又是一部平庸俗氣的搞笑之作,蒙哥馬利與之「英雄所見略同」,堅決推辭,不肯為小公司的平庸影片壞了名聲。當時克拉克•蓋博(1901~1960年)雖以《丈夫的秘密》登上十大最賣座男星之列,卻還不是梅耶手中的王牌,而且蓋博耿直的性情頗有些讓財大氣粗的老闆不舒服,於是梅耶「借刀殺人」將蓋博獻了出去。哥倫比亞公同倒也滿意,克拉克•蓋博卻氣得怒火中燒!去演別人拒演的片子,而且是借給不起眼的哥倫比亞,簡直是一種羞辱!然而等蓋博先生靜下心來研讀劇本之後,卻產生了強烈的創造慾望。他感到這部影片很有些意思,用心去拍說不定會有點出息。值得慶幸的是,大明星克勞黛•考爾白也如出一轍被另一家大電影公司派拉蒙借出來,加上胸有成竹的大導演卡普拉,事情好像並非想像的那樣糟糕。
《夜班公共汽車》是一個有趣的故事,確實與那些泛濫的公共汽車影片似乎不同。影片僅僅拍了四個星期,很多細節是即興發揮,在歡笑聲中充滿人性的溫情,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蓋博的表演熱烈奔放、幽默灑脫。導演卡普拉說:「克拉克演技超群,連站立的姿勢、抽煙的樣子也比別人美。」是的,蓋博以雄健剛毅的男性魅力征服了所有的人,他的一言一行、衣著飾物成為人們爭相摹擬的對象。
影片發行前改名為《一夜風流》,這部先前不被看好的影片被電影史學家們稱為「最不可思議」的片子,創造了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跡,獲得了第7屆奧斯卡大獎的5項主要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女主角,這是奧斯卡問世以來的首次輝煌紀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一夜」之間從二流公司躍居一流大公司之列,在商業和藝術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蓋博自己也不相信,4周以前還曾讓自己大發雷霆的影片竟然成為藝術生涯中一部煌煌巨片!老闆心中更是打翻了五味瓶一般,趕緊請回蓋博主演米高梅一系列重頭影片,如《曼哈頓事件》、《最後五分鍾》、《下班之後》等,無論是輕喜劇,還是冒險片,無論正角,還是反角,蓋博演來揮灑自如,得心應手。蓋博的名字已成為無法阻擋的輝煌。1937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將一份崇高榮譽贈給蓋博:把他的手印印在紐約中國大戲院門前的水泥地上,這是只有取得顯著成就和產生實際影響的超級明星才能享有的殊榮。與此同時,《紐約時報》等55家報紙響應專欄作家沙利文評選電影皇帝和皇後的倡議,評選委員會共收到2000萬張選票,嘉寶占據了「皇後」寶座,而「皇帝」之位由蓋博以絕對優勢當選。1937年12月8日,電影帝後的加冕典禮在洛杉磯舉行,蓋博成為千萬觀眾心中的偶像。當時美國社會流行的一句話是:「你以為你是誰?克拉克•蓋博嗎?」
蓋博1901年2月1日生於美國加迪斯地區,父親是採油工,母親在他十個月時便去世了。那時他的名字是比利•蓋博。繼母對他很疼愛,小蓋博也確實討人喜歡,從小就顯露了不凡的藝術才華,還特別喜歡體育運動,這一切是他成長為體魄健壯的電影明星的良好開端。後來家中人口漸多,生活日益窘迫,17歲的蓋博自作主張退了學,去工廠打工。在空閑時間,他看話劇演出,年輕的他難以抑制青春的激情和藝術的夢想,毅然辭職,到劇團當雜務人員。此後的五六年,蓋博輾轉多個劇團,尋找發展機會,然而登台機會很少。
在這期間父親對他幾乎失望,繼母也患病身亡,蓋博時時感懷身世,思念生母與繼母。這時一個大他17歲的女人約瑟芬•狄瓏走進了他的生活。已經39歲的約瑟芬曾是百老匯的著名演員,她對蓋博產生了一種天然的母性吸引力。約瑟芬憑著多年的經驗認為這個高大英俊、氣質深沉的小夥子將來會有所作為。她制定了一份計劃對蓋博進行全面的藝術指導,一年下來蓋博已然成為精工製作的精美藝術品。在真心實意的交往中,兩人產生了深沉的情感,蓋博從約瑟芬身上得到了渴望已久的母愛般的慰藉,他們走到了一起,是好萊塢歷史上最奇異的婚配之一。
婚後,比利•蓋博改名為克拉克•蓋博,這時離成功已經又走近了一步。他粗獷豪放的男性魅力讓許多少女著迷,他得天獨厚的外在條件在當時電影、戲劇界首屈一指。百老匯排演戲劇《馬奇納》,急需一名男演員,蓋博獲得了這個機會,並成為百老匯的正式演員。他不負眾望,令觀眾眼前一亮,影評家稱贊他「演出不俗」,「充滿了活力和粗獷的男性美」。
此時,自從嘉寶發出電影第一聲來,觀眾普遍傾向於有聲電影,只有卓別林的喜劇默片還佔有市場。電影需要發音吐詞出色的演員,不少導演開始關注戲劇界。他們發現了蓋博。米高梅請他參加《沙漠之光》的拍攝,這是蓋博的第一部影片。蓋博出色的台詞讓導演大為贊賞,而從小練就的健壯體格在演反派牛仔時更是大出風頭。被看好的蓋博剛完成此片就接到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夜班護理》的邀請,扮演凶惡的司機,結果蓋博將出場不多的惡徒演得十分成功,以至於華納想把他留下專演壞人。得到消息的米高梅立刻搶先與蓋博訂了一年的合同。1930到1931年,蓋博飾演的無論是強盜,還是藍領工人,或報社記者,都讓人擊掌贊嘆,他那美國風格的亦剛亦柔的硬漢形象給銀幕帶來了強烈沖擊。
1932年,蓋博的《紅塵》創下了當年票房最高紀錄,接下來與卡洛爾•龍巴德主演的《丈夫的秘密》讓他登上了美國當時十大最賣座男星的精華榜,同時,他與卡洛爾的愛情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這一年,48歲的約瑟芬提出離婚,蓋博第二次娶的不是卡洛爾,而是44歲的麗亞。這時米高梅公司看中其票房吸引力讓他拍幾部不願接手的影片,耿直的蓋博奮起反擊,由此才引發了「一夜風流」的喜劇。
「白瑞德」讓他風靡全球
蓋博在藝術舞台拼搏的同時,亞特蘭大有個名叫瑪格麗特•米西爾的女教師也在同命運抗爭。她毅然辭去教職,用5年時間著就了《飄》,轟動全美。米高梅老闆梅耶的女婿、大名鼎鼎的獨立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搶先一步奪到了小說改編權,女主角經過激烈競爭由費雯•麗飾演,男主角人們普遍看好蓋博。翁婿一番明爭暗鬥兩年後才達成協議,米高梅借給塞爾茲尼克蓋博飾主角,但影片發行權要交給米高梅。事實證明,蓋博值得塞爾茲尼克付出這高昂代價。
白瑞德以成熟迷人的獨特魅力為蓋博贏得了空前榮譽。如果說《一夜風流》讓他在美國一枝獨秀,那麼《亂世佳人》則讓他風靡全球,成為世界影壇的天皇巨星。電影史學家權威性的論斷是,默片時代的卓別林、有聲時代的蓋博同為影壇雙雄,加上英國的勞倫斯•奧立弗,皆在電影王國達到了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而蓋博更是被公認為影帝中的影帝,「男人中的男人」。
然而,1939年奧斯卡獎大大出人意料:《亂世佳人》獲得八項大獎,而最佳男主角將卻授給了《萬世師表》的羅伯特•泰勒。結果一出,各種猜測紛至沓來。其中較為可信的說法是梅耶認為《亂》已產生了轟動效應,不需要再錦上添花,而《萬》要大造聲勢,他親自介入評選活動,讓羅伯特取代了蓋博。蓋博對此毫不介意,他在記者面前稱贊羅伯特演技超群,應該獲獎。
41歲毅然參軍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後,蓋博與第三任妻子卡洛爾給美國總統羅斯福打電話表示願意為國家效勞。他們被邀請去宣傳購買國債,由於蓋博在拍片中,卡洛爾一人前往,返回時飛機失事。頃刻間蓋博失去了最心愛的女人。為了紀念卡洛爾,蓋博毅然以41歲的「高齡」參加了美國空軍,作為二等兵被派往邁阿密預備軍官學校和佛羅里達空軍學校學習軍事知識和技能。憑著多年拍片時的基礎,蓋博竟然和那些血氣方剛的年輕小夥子一樣鍛煉成合格的重型轟炸炮手,並且掌握了空中攝影技術,真正接受戰爭的洗禮。他主動要求去前線作戰,在倫敦郊外的第351轟炸大隊基地,蓋博多次隨機進入德國上空與德軍飛機展開空中對抗,屢立戰功,很快由少尉晉升為上尉,並先後榮獲優秀飛行十字勛章和空軍獎章。
1943年8月,蓋博作為空中攝影師隨機參加美國空軍對德國本土的首次空襲,他的任務是在槍林彈雨中搶拍作戰鏡頭。在戰斗中他所在的飛機中彈15處,然而蓋博同機組人員堅持拍攝完畢才撤退。機長為他提心吊膽,然而他卻抱著犧牲的准備。他最擔心的倒是跳傘,怕希特勒「會把我關在籠子里,在德國賣十個馬克的門票到處展覽」。萬幸的是,蓋博全身而回,帶著拍攝的5萬尺膠卷。膠片被剪輯成5部軍事紀錄片和軍事訓練片,在美國和盟軍中作為珍貴的戰事資料廣泛播映。1944年7月,歷經兩年戰爭經歷的蓋博光榮退役,重回好萊塢。
「他很幸運,這點他知道。」
米高梅熱烈歡迎蓋博歸來。他的英雄形象無疑又加重了他在老闆心中的籌碼。然而失去愛情的蓋博經過戰場廝殺後彷彿走向落幕,影片中的情愛和冒險激不起藝術的靈感。《冒險》、《歸鄉》、《城市的鑰匙》等重返好萊塢拍攝的幾部影片中,他以嚴謹凝重的形象出現,這對見慣風雲的蓋博來說屬於正常,但對觀眾來說卻是無法適應。年近五旬的蓋博娶了第四位夫人,長得很像卡洛爾的西爾維亞。他感覺自己太疲憊了,想過平穩的生活,生幾個孩子安慰餘生。然而這又是一場短命的婚姻。與此同時,勢利的米高梅見蓋博難現輝煌,不再與之簽約。蓋博在為米高梅拍了54部影片後離開,孤身一人。
後來《莫加博》上映後為蓋博贏得一片叫好聲,達到了重返影壇十年來的新高潮。米高梅後悔不迭要請回蓋博,被其拒絕。55歲時蓋博終於找到一個能讓他身心得到慰藉的女人威廉斯,她帶來的一雙兒女給了蓋博無盡的快樂。愛情和親情再度燃起蓋博的藝術激情,他接連拍了7部影片,魅力不減,觀眾欣喜若狂,感嘆蓋博又回來了。
1960年,他接拍了最後一部影片《野馬和女人》,幾乎是昔日那個魅力四射的男子漢蓋博的重現,他自己也非常滿意,說:「在我一生的事業中,有兩樣值得驕傲的東西———《亂世佳人》和這部影片。」
1960年11月6日,蓋博走完了英雄的一生。阿瑟•米勒在《野馬和女人》劇本上寫下:「贈給不知道憎恨的人。」表達對蓋博的崇敬之情。因為他太過偉大,人們幾乎無法找到恰當的語言銘刻在他的墓碑上。倒是蓋博曾經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他很幸運。這點他知道。」是的,蓋博的成功離不開機遇,然而,我們說其成功本質更在於他肯為夢想付出一個男子漢所能付出的一切,包括生命。
『肆』 關於《飄》的作者以及作品簡介
小說以亞特蘭大以及附近的一個種植園為故事場景,描繪了內戰前後美國南方人的生活。
作品刻畫了那個時代的許多南方人的形象,佔中心位置的斯嘉麗、瑞德、艾希禮、梅蘭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習俗禮儀、言行舉止、精神觀念、政治態度,通過對斯嘉麗與瑞德的愛情糾纏為主線,成功地再現了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美國南方地區的社會生活。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美國現代女作家。1900年11月8日出生於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
1925年,與喬治亞熱力公司的廣告部主任約翰·馬施結婚。曾獲文學博士學位,擔任過《亞特蘭大新聞報》的記者。1937年,她因本書獲得普利策獎。1939年獲紐約南方協會金質獎章。
(4)飄電影人物英文簡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女性主義文學是開始於19世紀,到了20世紀開始蓬勃發展。女性主義的飛速發展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時代背景有著密切的聯系。
隨著法國大革命所倡導的自由、平等、博愛及天賦人權等思想在整個世界范圍內迅速深入人心,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一場為了爭取女性在政治、經濟、教育等方而平等的女權運動開始了。1936年出版的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問世的。
作品影響
《飄》的人物性格塑造打破了傳統的、單一的塑造方法,人物性格多元組合成為這部小說的一個重大亮點,以戰爭背景,鮮活的彰顯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更從斯嘉麗一家展現作者對於黑人平等的看法。
性格組合展現了一個圓形的人物,通過圓形的人物集合又展示了小說歷史環境的多個方面,從而詳盡地記錄下了一段動盪的歷史,一段硝煙的時刻,以及在這種時刻不同人的成長。通過不同的性格發展,揭示了環境對於人的甚遠影響,這種性格組合的描述方法也對後世小說藝術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伍』 《飄》的英文簡介
Published in 1936, Gone with the Wind became an immediate best-seller, bringing first-time novelist Margaret Mitchell an overwhelming amount of critical and popular attention. Awarded the 1937 Pulitzer Prize, the novel was adapted as a film in 1939—an achievement that won ten Academy Awards. A historical romance set in northern Georgia ring the drama of the Civil War and Reconstruction years, Gone with the Wind traces the life of Scarlett O'Hara and her relationships with Rhett Butler, and Ashley and Melanie Wilkes. The novel addresses such themes as survival, romantic love, and the societal structuring of gender and class.
Early appraisals of the novel noted its memorable characters and historical accuracy as well as Mitchell's remarkable storytelling ability, though other reviews dismissed the novel as melodramatic and trite. Mitchell drew on her extensive knowledge of Civil War history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believable setting for Gone with the Wind, but also spent considerable time fact-checking in the Atlanta Public Library. Biographers and critics have discovered striking similarities between real people in Mitchell's life and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though whether Mitchell intentionally modeled her characters after people she knew is unclear. What remains certain, however, is that her powerful, enring story of love and survival set in the pre- and postwar South has made Gone with the Wind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novels in American history.
『陸』 《飄》中女主角的英文名是什麼
Scarlett O'Hara 音義不同,叫斯佳麗或郝思嘉都不算錯
『柒』 《飄》中女主角的英文名是什麼
美國著名女作家,創作完成《飄》一書.幾年後,亦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女主人公赫思嘉。《飄》的作者是瑪格麗詩-米切爾(1900~1949),小說被排成電影.1926年瑪格麗詩-米切爾花了整整十年時間,出版後迅即成為暢銷書:
Scarlett
O'你好
『捌』 《飄》裡面所有人物名字
女主名字:郝思嘉
女主父親名字:郝嘉樂女主兩個妹妹名字:蘇埃倫、卡麗恩
女主媽媽名字:埃倫
女主第一任丈夫名字:韓查理
第二任丈夫名字:弗蘭克
第三人丈夫名字:白瑞德
女主第一任丈夫的妹妹:韓媚蘭(希禮的妻子)
思佳愛的人(也是韓媚蘭的丈夫):衛希禮
衛希禮兩個妹妹的名字:衛英蒂、衛哈尼
女主大兒子名字(和第一任丈夫所生):韓韋德
女主二女兒名字(和第二任丈夫所生):埃拉
女主三女兒名字(和第三任丈夫所生):白邦妮
(8)飄電影人物英文簡介擴展閱讀:
《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1937年獲得普利策文學獎。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從小深受南方文化傳統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卻流淌著野性的叛逆因素。隨著戰火的蔓廷和生活環境的惡化,郝思嘉的叛逆個性越來越豐滿,越鮮明,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變了個人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成為時代時勢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作品在描繪人物生活與愛情的同時,勾勒出南北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層次的異同,具有濃厚的史詩風格,堪稱美國歷史轉折時期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成為歷久不衰的愛情經典。
『玖』 <<飄>>中的女主角叫什麼名字英文名字是什麼
斯佳麗·奧哈拉
英文名字是Scarlett O'Hara
也曾譯為 郝思嘉
《飄》的英文原名是《Gone with the Wind》
改編的電影叫《亂世佳人》/《隨風而逝》由費雯·麗和克拉克·蓋博主演
『拾』 對於飄的作者的英文介紹(附有中文解釋)
Margaret Mitchell (1900-1949)
<br>
<br>Margaret Mitchell was born in Atlanta. Her mother was a suffragist and father a prominent lawyer and president of the Atlanta Historical Society. Mitchell grew up listening to stories about old Atlanta and the battles the Confederate Army had fought there 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t the age of fifteen she wrote in her journal: "If I were a boy, I would try for West Point, if I could make it, or well I'd be a prize fighter - anything fpr the thrills." Mitchell graated from the local Washington Seminary and started in 1918 to study medicine at Smith College. In her youth Mitchell adopted her mother's feminist leanings which clashed with her father's conservatism - but she lived fully the Jazz age and wrote about it in nonfiction, like in her article 'Dancers Now Drown Out Even the Cowbell' in the Atlanta Journal Sunday Magazine. "In vain, the leader the jazz band may burst blood vessels in his efforts to make himself heard above the din of the "Double Shuffle" and the "Fandango Stamp," the newest dances introced to Atlanta's younger set. Formerly we had a vast respect for the amount of noise a jazz band could proce. Now we see it is utterly eclipsed."
<br>When Mitchell's mother died in 1919, she returned to home to keep house for her father and brother. In 1922 she married Berrien Kinnard Upshaw. The disastrous marriage was climaxed by spousal rape and was annulled 1924. Mitchell started her career as a journalist in 1922 under the name Peggy Mitchell, writing articles, interviews, sketches, and book reviews for the Atlanta Journal. Four years later she resigned after an ankle injury. Her second husband, John Robert Marsh, an advertising manager, encouraged Mitchell in her writing aspirations. From 1926 to 1929 she wrote Gone With the Wind. The outcome, a thousand page novel, which was later compared with Tolstoy's War and Peace, was published by the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in 1936. The retail price of the book was $3.00.
<br>Mitchell's book broke sales records, the New Yorker praised it, and the poet and critic John Crowe Ransom admired "the architectural persistence behind the big work" but criticized the book as overly Southern, particularly in its treatment of Reconstruction. Malcolm Cowley's disdain in his review originated partly from the book's popularity. John Peale Bishop dismissed the novel as merely "one more of those 1000 page novels. competent but neither very good nor very sound." In 1937 Gone with the Wind was awarded the Pulitzer Prize.
<br>Although Gone with the Wind brought Mitchell fame and a tremendous fortune, it seems to have brought little joy. Chased by the press and public, the author and her husband lived modestly and traveled rarely. Also questions about the book's literary status and racism, historical view and depiction of the Klu Klux Klan, which had much similarities with D.W. Griffith's film 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 led to critical neglect which continued well in the 1960s. Griffith's film was based on the Reverend Thomas Dixon's racist play; the author was a great admirer of Mitchell and wanted to write a study of her novel. In Atlanta the Klan kept a high profile and had it national headquarters in the 1920s on the same street, where Mitchell lived.
<br>
<br>During World War II Mitchell was a volunteer selling war bonds and volunteer for the American Red Cross. She was named honorary citizen of Vimoutiers, France, in 1949, for helping the city obtain American aid after WW II. Mitchell died in Atlanta on August 16, 1949 - she was accidentally struck by a speeding car while crossing Peachtree Street. Authorized sequel for Gone with the Wind, entitled Scarlett and written by Alexandra Ripley, appeared in 1992. In the story Scarlett journeys to Ireland with her children and meets again Rhett Butler. LOST LAYSEN, a lost novella by Mitchell, written when she was 16, and given to her close friend, was published in 1995. The romantic story was set on a South Pacific island.
中文在網路輸入瑪格麗特·米切爾,會查到很多.自己再整理一下就可以了.請注意下面的中文和上面的不完全一樣,僅供參考.
1900年11月8日,瑪格麗特·米切爾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一個律師家庭。她的父親曾經是亞特蘭大市的歷史學會主席。在南北戰爭期間,亞特蘭大曾於1864年落入北方軍將領舒爾曼之手。後來,這便成了亞特蘭大居民熱衷的話題。自孩提時起,瑪格麗特就時時聽到她父親與朋友們,甚至居民之間談論南北戰爭。當26歲的瑪格麗特決定創作一部有關南北戰爭的小說時,亞特蘭大自然就成了小說的背景。
瑪格麗特曾就讀於馬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後因母親病逝,家中需要她來主持家務,於是不得不中途退學。從1922年起,她開始用自己的昵稱「佩吉」為《亞特蘭大日報》撰稿。在以後的四年中,就有129 篇署名的和大量未署名的稿件見諸報端。這些稿件中有一組便是瑪格麗特為過去南方邦聯將領寫的專題報道。
在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之後,瑪格麗特於1925年與喬治亞熱力公司的廣告部主任約翰·馬施結婚。1926年,由於腿部負傷,瑪格麗特不得不辭去報社的工作。在丈夫的鼓勵下,她開始致力於創作。
瑪格麗特後來對人說,《飄》的寫作佔去了她近10年的時間。其實,小說大部分章節的初稿早在1929年就完成了。她首先完成的是小說的最後一章,然後返回來寫前面的章節,但她始終沒有按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寫,而是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在近10年的時間里,瑪格麗特很少對她的朋友們提起她的書稿。雖然不少人都知道她在創作,但幾乎無人知道她具體在寫什幺。1935年春,麥克米倫出版公司的編輯哈羅德·拉瑟姆在全國各地組稿。當他來到亞特蘭大時,偶爾聽說了瑪格麗特寫書的情況。起初,瑪格麗特否認她在寫小說,因為她不相信南方人對南北戰爭的看法能讓北方的出版商感興趣。結果,就在拉瑟姆離開亞特蘭大的前一天,瑪格麗特才送去了她已經打好的近五英尺厚的手稿。同年 7月,麥克未倫公司決定出版這部小說,並暫定名為《明天是新的一天》。
此後,瑪格麗特花了半年的時間來反復核實小說中所涉及的歷史事件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她引用美國詩人歐內斯特·道森的一句詩,將小說的題目改為《隨風而去》(漢譯名為《飄》)。與此同時,麥克米倫公司也作了大量的宣傳。因此,1936年 6月30日,這位無名作家的「巨著」一經面世,其銷售情況立即打破了美國出版界的多項紀錄:日銷售量最高時為5萬冊;前六個月發行了100Q萬冊;第一年200萬冊。隨後,小說獲得了1937年普利策獎和美國出版商協會獎。就在小說問世的當年,好萊塢便以 5萬美元的代價購得將《飄》改編成電影的權利。由大衛·塞爾茲尼克執導,克拉克·加布爾和維維安·利主演的電影《飄》於1939年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