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電影金像獎英文
『壹』 各大電影獎項名
電影獎項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大眾電影百花獎、台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
1、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81年,是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與中國電影華表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與大眾電影百花獎合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2、中國電影華表獎,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主辦的電影獎項。正式設立於1994年,是中國電影界的政府獎。華表獎由政府出資獎勵優秀的電影工作者,屬於鼓勵性質的電影獎項。體現中國共產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
3、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由周恩來總理發起的電影大獎。百花獎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4、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為華語三大電影獎。
5、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在中國香港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 創辦於1982年。
『貳』 世界四大電影獎項有哪些
1、金棕櫚獎2、金熊獎3、金獅獎4、奧斯卡金像獎。
1、金棕櫚獎(Golden Palm Award)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57年,每年頒發一次。
金棕櫚獎與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
2、金熊獎
金熊獎(Golden Bear Award)是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52年,每年頒發一次。
金熊獎是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
3、金獅獎
金獅獎(Golden Lion Award)是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49年,每年頒發一次。
金獅獎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
4、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金像獎(Oscars),又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ds,中文簡稱學院獎),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辦的電影類獎項,創辦於1929年。
該獎項是美國歷史最為悠久、最具權威性和專業性的電影類獎項,也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類獎項。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電影界的最高獎項。
『叄』 各大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都是什麼,越詳細越好
世界5大電影節
目前,世界上最有影響的5大國際性電影節是威尼斯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該電影節每年8至9月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行。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最有娛樂性影片、最感動人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女演員等。
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春季在法國東南部海濱小城戛納舉行,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之一。電影節設有「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科教片和最佳美術片等。
柏林國際電影節1950年在原西柏林創辦,此後每年2月在柏林舉行。該電影節的獎項有金熊獎、銀熊獎、評委會獎、特別獎等,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短片、最佳導演和男女最佳演員。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是捷克於1946年創辦,每年舉行一次。1950年起由捷克馬里安溫泉遷往卡羅維發利舉行。電影節設有兩個比賽評委會,對優秀故事片和優秀處女作故事片分別評獎,最高獎為「水晶地球儀獎」。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1977年創辦,每年8月、9月間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舉行。該電影節從第2屆起舉行評獎活動,故事片設美洲大獎、男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短片設蒙特利爾大獎、評委會特別獎。
這是最大的五個
『肆』 求各大電影獎項的英文說法
全球電影獎項
中國大陸 (China)
金雞獎 Golden Rooster Awards
百花獎 Hundred Flowers Awards
華表獎 Ornamental Column Awards
上海國際電影節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中國長春電影節 Changchun Film Festival
中國珠海電影節
童牛獎 Calf Awards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Beijing Student Film Festival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中國香港 (Hongkong)
香港電影金像獎 Hong Kong Film awards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Hong Kong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Golden Bauhinia Awards
香港電影雙周刊評獎
-------------------------------------------------------
中國台灣 (Taiwan)
台北電影節
金馬獎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
美國 (Usa)
奧斯卡獎 Academy Awards
金球獎 Golden Globes
聖丹斯電影節 Sundance Film Festival
金草莓獎 Razzie Awards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Montreal World Film Festival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Los Angel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美國電影學會獎 AFI Awards USA
-------------------------------------------------------
法國 (France)
戛納國際電影節 Cannes Film Festival
法國凱撒電影獎
-------------------------------------------------------
義大利 (Itlia)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Venice Film Festival
-------------------------------------------------------
英國 (English)
英國電影學院獎 British Academy Awards
-------------------------------------------------------
日本 (Japan)
東京國際電影節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日本電影旬報獎
-------------------------------------------------------
德國 (Geman)
柏林國際電影節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俄羅斯 (Russian)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新加坡 (Singapore)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西班牙 (Spain)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
-------------------------------------------------------
埃及 (Egypt)
開羅國際電影節 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瑞士 (Switzerland)
洛加諾國際電影節
-------------------------------------------------------
捷克 (Czechoslovakia)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澳大利亞 (Australia)
澳大利亞墨爾本國際電影節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亞悉尼國際電影節 Sydney Film Festival
--------------------------------------------------------
韓國 (Korea)
釜山電影節 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青龍電影節
百想藝術大獎
韓國大鍾電影節 Grand Bell Awards South Korea
-------------------------------------------------------
其它 (Other)
歐洲電影獎 European Film Awards
亞太電影節
注意:奧斯卡獎的專業說法是學院獎.
之所之提醒你怕你看到中英文,發現不對。
『伍』 《海上鋼琴師》一共得過哪些獎項
截止到2019年12月28日,《海上鋼琴師》得過的獎項如下:
1、1999年,歐洲電影獎最佳攝影;
2、1999年,義大利金球獎最佳編劇;
3、1999年,波蘭金蛙獎最佳攝影;
4、1999年,義大利大衛獎;
5、1999年,桑尼奧電影節;
6、1999年,義大利銀絲帶獎;
7、2000年,美國金球獎最佳配樂;
8、2000年,德國藝術院電影公會最佳外語片;
9、2000年,衛星獎;
10、2014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國外展映單元。
(5)義大利電影金像獎英文擴展閱讀:
《海上鋼琴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1900年的第一天,一個新生兒被遺棄在郵輪弗吉尼亞號的一架鋼琴上,被煤炭工人丹尼發現,並獨立撫育他,為他取名1900。幾年後,丹尼在意外事故中喪生,再次成為孤兒的1900,卻在偶然中展現出鋼琴天才,即興演奏打動了郵輪上的所有旅客,聲名遠揚,後來甚至引來了發明爵士樂的傳奇鋼琴手傑利,他特意上船PK琴藝,卻因為傲慢而被1900打臉。
這事讓1900知名度如日中天,但因為他從不「上岸」,知名唱片公司只能攜帶器材上船為他錄制唱片。就在錄唱片時,1900無意中看到船艙外一個天使般的女孩,即興創作了名曲《1900's Theme》。愛情讓1900的心開始波動,他甚至想要打破從不上岸的慣例,去追隨那個激發他創作靈感的天使。
『陸』 奧斯卡的全稱是什麼
Oscar
Any of the golden statuettes awarded annually by 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for achievement in movies.
奧斯卡獎(The Oscar)全稱「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The Academy Awards)。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
Oscar Awards
Current Awards
Some awards are for a film as a whole, some are for an aspect of a film.
Best Picture – 1928 to present
Best Leading Actor – 1928 to present
Best Leading Actress – 1928 to present
Best Supporting Actor – 1936 to present
Best Supporting Actress – 1936 to present
Best Animated Feature – 2001 to present
Best Art Direction – 1928 to present (also called Interior or Set Decoration)
Best Cinematography – 1928 to present
Best Costume Design – 1948 to present
Best Director – 1928 to present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
Best Film Editing – 1935 to present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1947 to present
Best Makeup – 1981 to present
Best Original Song – 1934 to present
Best Original Score – 1934 to present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 1931 to present
Best Live Action Short Film – 1931 to present
Best Sound Mixing – 1930 to present
Best Sound Editing – 1963 to present
Best Visual Effects – 1939 to present
Best Adapted Screenplay – 1928 to present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 1940 to present
Retired Awards
Best Assistant Director – 1933 to 1937
Best Dance Direction – 1935 to 1937, 1962
Best Engineering Effects – 1928 only
Best Score -- Adaptation or Treatment
Best Original Musical or Comedy Score
Best Short Film - Color – 1936 and 1937
Best Short Film - Live Action - 2 Reels – 1936 to 1956
Best Short Film - Novelty – 1932 to 1935
Best Original Story – 1928 to 1956
Best Unique and Artistic Quality of Proction – 1928 only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awards, the Best Director category was split into separate Drama and Comedy categories. At times, the Best Original Score category has been split into separate Drama and Comedy/Musical categories. Today, the Best Original Score category is one category. From the 1930s through the 1960s, the Cinematography, Art Direction, and Costume Design awards were split into separate categories for black and white and color films.
Special Awards
These awards are voted on by special committees, rather than by the Academy membership as a whole.
Current Awards
Academy Honorary Award – 1928 to present
Academy 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Academy Award, Scientific or Technical – 1931 to present at three levels
The Irving G. Thalberg Memorial Award – 1938 to present
The Jean Hersholt Humanitarian Award
Gordon E. Sawyer Award
Retired Awards
Academy Juvenile Award – 1934 to 1954
奧斯卡獎項(the Award Category)
入圍者 the Entrants
提名 Nomination
提名者 the Nominees
最佳影片 Best Motion Picture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or
最佳男主角Best(Leading)Actor
最佳女主角Best(Leading)Actress
最佳男配角Best Supporting Actor
最佳女配角Best Supporting Actress
最佳外語片Best Foreign Film
最佳藝術指導Best Arts/Set Direction
最佳攝影Best Cinematography
最佳服裝設計Best Costume Design
最佳視覺特效Best Visual Effects
最佳原創劇本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最佳改編劇本Best Adapted Screenplay
最佳原創音樂Best Original Score
最佳原創歌曲Best Original Song
最佳剪接Best Film Editing
最佳音效Best Sound
最佳音效剪接Best Sound Editing
最佳化妝Best Make-up
最佳動畫短片Best Animated Short Subject
最佳紀錄長片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最佳紀錄短片Best Documentary Short Feature
最佳劇情短片Best Live Action Short Film
對於那些事業有成的電影人士還會授予特殊獎或榮譽獎 Special/Honorary Awards。
奧斯卡金像獎獎項簡介
最佳影片獎(BEST FILM AWARD)
該獎從第1屆起到57屆為止,一直未有變動,只是提名影片的數目有多有少。最多的是第7屆,被提名的影片一共有12部。第5至第16屆,提名片都在10部以上。此後每屆最佳影片都從5部提名影片中評出。
最佳表演獎(BEST PERFOMANCE AWARD)
該獎項分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獎和最佳男配角、女配角獎4項。最佳表演獎最早只設有男、女主角獎兩項,從1936年第9屆起才設有男、女配角獎。
最佳導演獎(BEST DIRECTOR AWARD)
該獎由美國導演公會的全體會員提名,由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導演部門現任會員最後投票選舉。
最佳劇本獎(BEST SCREENPLAY AWARD)
該獎項又分為創作劇本獎與改編劇本獎兩項,它們的提名與最後投票選舉均與最佳導演獎相同。經歷幾次變動之後,從1957年度起,劇本獎改為「最佳創作劇本」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
最佳攝影獎(BEST CINEAMATOGAPHY AWARD)
該獎項50多年來並無多大的變動,在1938年度第11屆之前,僅設一項攝影獎。從1939年到1956年,分為黑白與彩色兩項。到1957年兩者合並為一項攝影獎。次年又分為黑白和彩色兩項。到1967年,由於黑白片產量巨減,上述分類逐漸被取消。從那時起,攝影獎只設一項。
最佳音響獎(BEST SOUND AWARD)
該獎項從第1屆至第30屆期間,一律稱為錄音獎。自1958年第30屆起,改為音響獎。
最佳音樂獎(BEST SCORE AWARD)
由於美國的公眾崇尚歌舞,在奧斯卡的各獎項中是比較突出的。
該獎項又分為最佳作曲、最佳配樂、最佳歌曲等3項。其中歌曲分項從1934年設立以來,一直未變。它授予的對象是為大型故事片創作的一首主題歌,包括詞與配曲。
最佳美工獎(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AWARD)
最佳美工獎全稱最佳藝術指導——布景裝置獎,所謂藝術指導,是指影片的布景、道具等設計。該獎一度有黑白彩色之分,但1967年起兩獎合並,僅設一項。
最佳視覺效果獎(BEST VISUAL EFFECTS AWARD)
該獎項授予利用機械、電子技術、光學處理與動畫等製造視覺效果上有突出成績者。該獎項始於1939年,從1963年起,它分為視覺效果獎和音響效果獎。音響效果獎到1968年時才被廢除,從而只剩下視覺效果獎一項。
最佳服裝設計獎(BEST COSTUME DESIGN AWARD)
該獎項由具有藝術指導部門會員資格的服裝設計師進行預選、提名與最後投票。
服裝設計獎從1948年設立以來,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是在1957年之前有黑白與彩色之分。後來幾經分合,自1967年起合並為服裝設計獎一項。
最佳剪輯獎(BEST EDITING AWARD)
該獎項從1934年設立以來,一直沒有變動。其評選方法與攝影獎相同。從第52屆起,又出現最佳音響剪輯獎和最佳音響效果剪輯獎。
最佳化妝獎(BEST MAKE-UP AWARD)
該獎項從第54屆開始設置。
最佳外語片獎(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AWARD)
該獎項授予非英語國家製作的大型有聲故事片。但一個國家只能提名一部。評選提名作品用秘密投票方式進行,每屆提名5部,被提名者可派一名代表參加頒獎儀式。英語國家的影片均不許參加該項評選。
最佳短片獎(BEST SHORT SUBJECTS AWARD)
該獎項授予的是指長度不到3千英尺的35MM影片。現分動畫短片和真人真事短片兩項。
最佳記錄片獎(BEST DOCUMENTARY AWARD)
該獎項分為長記錄片獎和短記錄片獎兩項。前者授予長度超過3千英尺的35mm,16mm或70mm記錄片;後者授予長度不到3千英尺的35mm,16mm或70mm記錄片。按照規定,這三種長、短記錄片必須反映文化、藝術、歷史、社會、科學、經濟或其他領域內的重大題材,而且拍真人真事。
該獎項是由記錄片獎評審委員會在審查了所有參賽影片後,評選出3-5部長、短記錄片作為最後的提名影片。
榮譽獎(HONORARY AWARD)
榮譽獎是所有特別獎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它的前身是特別獎,創於第1屆。從1950年開始,易名為榮譽獎。
該獎授予在電影製作方面有傑出貢獻或長期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進行卓有成效活動的個體或團體。
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IRVING G*THALBERG MEMORIAL AWARD)
歐文*撒爾伯格(1899~1936)好萊塢著名製片人,曾監制不少名片。37歲去世,學院特地設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紀念獎。該獎項從1937年設立以來,一直沒有變動。他由學院理事會決定,授予「一貫從事電影製作並發揮高度才能」的製片人。規定每屆只有一名獲獎人,而且只有完全夠條件才能獲選。曾有幾屆因沒有合適人選而空缺。
瓊*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JEAN HERSHOLT HUMANITARIAN AWARD)
瓊*赫肖爾特(1886~1956),學院創始人之一,曾任第11屆院長,為使學院擺脫困境曾做出巨大的努力。為了紀念他特設此獎,此獎項從1956年創設以來,一直沒有變動。它由學院理事會決定,授予「為給電影事業帶來信譽而做出人道主義努力的電影事業人士」,規定每屆只有一名獲獎者,而且只有完全夠條件者才能評上,曾有幾屆因為沒有合適的人選而空缺。
特別成就獎(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該獎項設立於1972年。那時,科幻片、災難片、動作片日益增多,為了表彰他們在視覺效果和音響方面的革新成就而特設此獎。起先僅視覺效果成就獎一項,後來又增設音響成就獎。但每屆不一定兩者都評出,而且每一分項的獲得者也會有多名。
科技成果獎(SCIENTIFIC OR TECHNICAL AWARD)
該獎項從1930--1931年第四屆創設以來,一直沒有變動。它授予的對象包括對電影藝術與電影科技有特別價值,並在電影產業中採用先進的工藝、公式、發明與發現的影片。該獎項又分為一、二、三等獎。
參考資料:http://www.answers.com/topic/os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