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文電影 » 中英文電影片名翻譯論文開題報告

中英文電影片名翻譯論文開題報告

發布時間: 2023-02-07 12:39:24

❶ 本科畢業論文任務書

本科畢業論文任務書(精選7篇)

緊張又充實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同學們畢業前都要通過最後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一種有準備、有計劃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形式,如何把畢業論文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本科畢業論文任務書,歡迎大家分享。

本科畢業論文任務書 篇1

畢業設計(論文)題目: 網吧營銷初探

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內容與基本要求(目標、任務、途徑、方法,應掌握的原始資料(數據)、參考資料(文獻)以及設計技術要求、注意事項等)(紙張不夠可加頁)

目標:

通過對畢業論文的寫作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特別是「網吧營銷」中有關管理方面的理論,結合收集和利用相關資料,分析當前網吧激烈的市場競爭,特別是本地網吧同行挑戰所形成的態勢,分析出優勢和劣勢,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供有關單位參考。要通過畢業論文體現專業知識學習運用的水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任務:

1、根據論文題目和任務書要求完成「開題報告」;

2、廣泛收集、學習、利用文獻資料,在導師的指導下構建論文框架;

3、認真進行社會實踐,通過網吧管理案例充實論文內容,增強說服力;

4、按要求,定期與導師溝通,在導師指導下完成論文;

6、按規定格式列印論文,並准備論文答辯。

途徑、方法:

查閱相關資料,進行社會調研,通過個人思考和導師指導、創新網路化管理運用的思路和方法,為改善、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供借鑒。

進度安排、階段成果:

1、20xx年12月xx日—20xx年1月13日,選定題目並向導師領取「任務書」;

2、20xx年2月21日—3月2日,提交開題報告;

3、20xx年2月25日—5月21日,撰寫畢業論文;

4、20xx年5月22日—5月24日,論文答辯;

應掌握的原始資料:

1、及時填寫「教學日誌」;

2、大學階段關於管理學原理、市場調查與預測基礎知識以及營銷策劃方面的理論知識,尤其是管理學方面的理論知識;

3、進行社會實踐,對鄭州市網吧的經營現狀進行市場調研;

4、收集網吧管理運用的典型案例。

本科畢業論文任務書 篇2

1、論文的主要任務及目標

(本部分能夠說明本論文要解決什麼問題,得出什麼結論即可)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單親家庭這一特殊群體的數量在逐年增長,而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問題,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家庭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本文通過調查和研究,來分析單親家庭的現狀和主要問題,然後針對這些情況通過借鑒發達國家的政策,來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和意見,希望能對改善單親家庭生活情況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2、設計(論文)的基本要求

論文撰寫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並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符合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論文應做到中心突出,層次清楚,結構合理;必須觀點正確,論據充分,條理清楚,文字通順;並能進行深入分析,見解獨到。同時論文字數不得少於8000字,還要有300字左右的論文摘要,關鍵詞3~5個(按詞條外延層次,由高至低順序排列)。最後附上參考文獻目錄和致謝辭。

3、設計(論文)的主要內容

以下以《淺析北京社區戶外媒體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一文為例說明:

全文擬分五個部分來研究北京社區戶外媒體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其中第一部分將闡述研究社區戶外媒體的意義:社會經濟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戶外媒體的高速發展,但社區戶外媒體沒有充分發揮出它的宣傳及服務功能。

第二部分將綜述北京社區戶外媒體的特點及現狀,讓人們對北京社區戶外媒體的現狀有所了解。第三部分將對制約北京社區戶外媒體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擬從社區戶外媒體所受到的各方面制約來進行探討。

第四部分將是本文的重點部分:根據現在的社會經濟及科技水平的發展對社區戶外媒體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並將重點介紹數十種會在社區大量普及的新型媒體及其所採用的新技術。

第五部分將得出本文的結論:將通過預測互聯網、無線通信和數字視頻技術的發展,從而得出未來社區戶外新媒體與其它媒體將相互溶合為一個整體,成為真正的多媒體,並最終支持新興虛擬系統的視、觸覺控制技術。

4、主要參考文獻

[1]〔加〕埃里克 麥克盧漢.麥克盧漢精粹[M].何道寬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311-315.

[2]陳培愛 覃勝南.廣告媒體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56-160.

[3]〔美〕約翰 帕夫利克.新媒體技術——文化和商業前景[M].周勇 張平鋒 景剛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329-331.

[4]特里 K.甘布爾 迫克爾 甘布爾.有效傳播[M].熊婷婷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442.

[5]蔣宏 徐劍.新媒體導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89.

[6]曾小彤.國際廣告[J].渠道的盛宴——2007戶外傳媒市場的細致盤點,2008,2(194):116.

[7]林旭峰.國際廣告[J].瞻前顧後:談談2006~2007年的戶外廣告,2007,4(184

[8] H. Morris,D.F. Kuratko.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within organization. New York, HarcourtPress,2001

[9] Antoncic B ,Hisrich RD. Intrapreneurship :construct refinement and cross cultural validation[J ] .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1 ,16(5)

5、進度安排

設計(論文)各階段名稱

起止日期

1、確定具體選題

2、撰寫、提交開題報告,參加論文開題

3、准備資料、撰寫修改論文

4、論文定搞、列印裝訂及答辯准備

5、論文答辯

本科畢業論文任務書 篇3

一、主要任務與目標:

本文的主要任務與目標是根據沃爾瑪的經驗,旨在研究如何解決我國的連鎖零售業目前存在的供應商與零售企業不良沖突,建立和諧的長期的合作關系,進而實現我國連鎖零售業能夠有所突破,使其發展壯大,做大做強,走向世界。

希望通過本次畢業論文,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根據論文寫作方向,能獨立查找、分析和翻譯外文資料;根據國內外的研究和應用現狀,能獨立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主要內容與基本要求:

本文研究的是供應鏈管理在我國連鎖零售業企業中的運用探析,先介紹供應鏈的基本理論,本文側重於研究供應商關系管理,並結合沃爾瑪在中國零售市場中的供應鏈實踐活動。本文基本要求貼近實際生活,最後所提出的建議也具有一定的可取性。

論文寫作中的基本要求:

1、根據論文研究方向,獨立進行文獻查找和分析文獻資料;

2、能夠獨立查找、翻譯和分析外文資料;

3、參考國內外研究現狀和成果,獨立分析、寫作、完成完整的畢業論文。

三、計劃進度:

12.9 確定論文題目、收集資料、准備開題報告

1.5 完成開題報告

1.6 准備文獻綜述、英文翻譯

1.21完成英文翻譯

1.22整理資料,准備文獻綜述及正文

3.20完成文獻綜述及正文

4.20提交論文初稿

5.15提交論文修改稿

5.28完成論文全文

本科畢業論文任務書 篇4

一、主要任務與目標:

本設計的選題縉雲縣郵政生產用房結構設計,框架結構,地上5層,局部6層。本次畢業設計應獨立完成大樓的結構設計。計算書部分的完成以手算為主,PKPM校核為輔,校核部分應包括內力計算結果、梁板柱配筋計算結果等基本內容。通過兩次計算結果的相互校核,獲得最終計算結果,並繪制AUTOCAD結構施工圖,以WORD文檔形式或者手寫文本作為設計計算書。

二、主要內容與基本要求:

(一)主要內容

每人至少須獨立完成8張A2或A1規格的結構施工圖及完整的結構設計計算書(小組內每個同學所計算的框架、連續梁、基礎、板不同)。

1、結構設計總說明

2、樁及基礎平面布置圖、承台詳圖。

3、結構平面圖。

4、結構構件(雨蓬、檐溝、構架、陽台、扶手板等)及連梁、板配筋詳圖。

5、樓梯配筋詳圖。

(二)設計要求

1、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2、基礎:樁基

3、抗震設防烈度及荷載:六度(按構造設防),樓面荷載按荷載規范取。

4、磚砌體:地面以上採用水泥多孔磚,地面以下採用水泥實心磚。

5、計算書:要求做成文本(正規裝訂,A4規格),內容主要包括:確定框架計算簡圖、荷載取值、內力計算與組合、框架樑柱截面計算,基礎樁及承台計算,以及樓屋面梁板斷面計算,樓梯配筋計算及其它結構構件(雨蓬、檐溝等)的配筋計算。

6、以上計算書部分的完成以手算為主,PKPM校核為輔,校核部分應包括內力計算結果、梁板柱配筋計算結果等基本內容。

計算書思路清晰,條理分明,步驟強略得當,計算正確,文字敘述流暢,成圖完整,標識明確。計算書應包括了摘要、目錄、正文、致謝、參考文獻等等部分。

三、計劃進度:

整個設計從2021年3月20日開始到2021年6月8日,共x周。

第一周:寫任務書及開題報告;

第二周:樓、屋面板的梁板平面布置和荷載計算;

第三周:樓、屋面板的梁板內力及配筋計算與繪圖;

第四周:框架荷載計算

第五周:框架內力、配筋計算;

第六周:框架配筋及施工圖;

第七周:PKPM校核;

第八周:基礎配筋計算、承台配筋計算。

第九周:繪樁基平面布置圖、承台配筋圖;

第十周:連梁的計算與繪圖;

第十一周:樓梯的計算與繪圖;

第十二周:雨蓬、檐溝等節點詳圖計算與繪圖;

第十三周:設計總說明;

第十四周:整理計算書。

第十五周:列印計算書、出圖,准備答辯。

本科畢業論文任務書 篇5

擬定題目 :中文題目 淺談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及對策

英文題目 :a brief analysis of mistranslation of titles for english films and countermeasures

題目來源 :□教師科研項目 □教師指定 √學生自擬 □其他

基本任務:

與要求論文主題是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以及對誤譯提出的對策,研究方向是翻譯方向。

要求學生通過對英文電影片名特點、作用的分析,力圖結合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原則以及翻譯方法,來研究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及對策。論文通過探討引起誤譯的原因,具體以被誤譯的英文電影片名來討論和研究誤譯的現象和對策。並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提出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原則和翻譯方法,以減少誤譯的發生。

嚴格規范論文格式,嚴禁抄襲。擬解決主要問題及預期成果 論文從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著手,研究英文電影片名的'特點和功能,分析引起誤譯的原因,研究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原則和方法,已到達減少英文電影片名誤譯和提升英文電影片名翻譯水平的目的。

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字數在3000到5000字以內的關於從翻譯角度探討英文電影片名誤譯與對策的論文。

階段性主要工作的起止時間

1、准備工作 xx、10、13起 6、論文撰寫 xx、1月起

2、選題 xx、10、30-11、15 7、完成初稿 xx、3、15

3、資料收集 xx、11、16-11、30 8、修改、定稿 xx、4、26

4、開題報告 xx、12、1-12、15 9、答辯 xx、5月下旬

5、論文大綱 xx、12、16-12、20 10、其他工作 xx、6月

學生完成論文最終時間: xx 年 4 月 26 日

學生接受任務時間: xx 年 11 月 16 日

本科畢業論文任務書 篇6

主要內容:

根據所學電子商務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結合當今社會電子商務發展的特點,以及電子商務的國際化、網路化的發展方向,以此作為論文的研究方向,撰寫論文。

基本要求:論文格式正確,符合要求;及時上交論文及相關材料

主要參考資料:

《電子商務概論》、《電子商務網路營銷》、《市場營銷》、《電子商務法規》、《電子商務網路建設》、《經濟學基礎》、《電子商務案例分析》、商務周刊、互聯網等

完 成 期 限:20xx年

指導教師簽名:

評審小組負責人簽名:

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表

課題名稱 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網路營銷策略研究

指導教師孟剛

學生姓名 張海鋒 學號 200706015 專業 電子商務

根據指導老師給定范圍自選題目。

二、設計目的: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商務模式及企業經營方法,對企業擴大經營、提高競爭力、改善供應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中小企業對電子商務的應用而言,仍存在諸如對電子商務認識不足、設施落後、執行不力、缺乏規劃、全球化不足等問題,對此本文將予以探討和研究。

三、設計思路:

根據上述目的,本文首先對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模式的現狀和特點進行分析,將電子商務模式分為網上商店/服務、網路經紀商、價值鏈服務商。其次從信息的橫向價值鏈、縱向價值鏈和信息內容三個維度對上述電子商務模式進行了分析和比較,最後提出了當前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模式的不足,並在分析價值鏈發展機制的基礎上,引入知識價值鏈對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趨勢作了探討與研究。

四、任務完成的階段內容及時間安排:

第二階段:2009年11月21日----11月30日 撰寫開題報告,提交並經指導老師審查。 第四階段:2010年1月1日----1月20日 與指導老師溝通、修改論文。

第五階段:2010年4月1日前定稿並提交正式畢業設計成果。

本科畢業論文任務書 篇7

淺談藏文編碼國際標準的產生對西藏文化發展的影響

學生姓名

xxx

院系、專業

xxxx院

xxxx專業

指導教師

xxx

選題目的和意義: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及其所承載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大家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與世界民族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面對各民族間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日趨密切的社會發展現實,面對開放的世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化,特別是跨境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化對提高我國國際地位,擴大國際影響力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少數民族語言信息化理論的研究、少數民族語言的資源與信息處理技術的開發和利用等工作,關繫到少數民族語言政策的貫徹和落實,關繫到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學習、使用和發展,關繫到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的科學化,關繫到民族文化興衰,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與發展,並涉及國家穩定與安全以及國際影響的重要社會問題。因此,加速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化進程,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科學意義。

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

從網路檢索的資料看,藏文編碼的國家標准和國際標准於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正式啟動實施。通過西藏自治區和國內相關研究機構和大專院校專家們精誠合作和艱辛努力,最終使藏文編碼字元集國際標准成為我國少數民族文字中的第一個國際標准。藏文編碼方案在傳統藏文字素的`認知和計算機字元代碼處理上做到了合理的繼承和創新,體現了藏文應用開發的本土化和國際化的有機結合。藏文編碼標准在各種藏文信息處理領域的正式啟用,將帶動藏語文在信息技術發展和國際化交流方面發揮更加廣泛和積極的社會作用,推動藏語文的使用和發展上一個新的台階,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主要研究內容:

藏文編碼國際標准研製提案的研究制定工作主要涉及4個方面的內容;即字匯、字序、字元名稱及相關規則的制定。字匯就是要確定收字的范圍,字序就是要確定字元的編碼及其位置,字元名稱就是要給出每個字元標準的、明確的名稱,相關規則就是要給出一系列用於技術實現的規則。

進度安排

2021-11-19——2021-11-22確定論文題目、填寫任務書

2021-11-23——2021-11-30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及進度表

2021-12-01——2021-12-20查找資料、寫出論文大綱

2021-12-21——2022-03-31完成系統總體設計

2022-04-01——2022-04-15完善系統,並完成初稿

2022-04-16——2022-04-25第二次稿交給老師批閱。

2022-04-26——2022-05-03完成論文終稿交老師批閱

2022-05-04—2022-05-07申請答辯

2022-05-08—2022-05-12論文答辯

完成論文的條件、方法及措施:

1、收集大量資料。

2、刻苦鑽研、勤於實踐、勇於創新、經常向指導老師匯報情況,虛心聽取指導老師的意見。

3、嚴格遵循科學研究規律、遵守科研道德。

4、認真完成設計報告。

指導教師意見及建議

簽字:XXX

XXXX年XX月XX日

畢業論文(設計)領導小組審批意見:

簽字:XXX

XXXX年XX月XX日

註:此表經學生填寫,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後,報院(系)畢業論文(設計)領導小組審批。此表作為畢業論文(設計)評分依據。

;

❷ 本科畢業論文任務書和開題報告

本科畢業論文任務書和開題報告

一、任務書

中文題目: 淺談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及對策

英文題目: A Brief Analysis of Mistranslation of Titles for English Films and Countermeasures

題目來源 □教師科研項目 □教師指定 √學生自擬 □其他

基本任務與要求 論文主題是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以及對誤譯提出的對策,研究方向是翻譯方向。

要求學生通過對英文電影片名特點、作用的分析,力圖結合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原則以及翻譯方法,來研究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及對策。論文通過探討引起誤譯的原因,具體以被誤譯的英文電影片名來討論和研究誤譯的現象和對策。並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提出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原則和翻譯方法,以減少誤譯的發生。

嚴格規范論文格式,嚴禁抄襲

擬解決主要問題及預期成果 論文從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著手,研究英文電影片名的特點和功能,分析引起誤譯的原因,研究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原則和方法,已到達減少英文電影片名誤譯和提升英文電影片名翻譯水平的目的。

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字數在3到5字以內的關於從翻譯角度探討英文電影片名誤譯與對策的論文。

階段性主要工作的起止時間 1.准備工作 2015.1.13起 6.論文撰寫 20151.1月起

2.選題 2015.1.3-15.15 7.完成初稿 20151.3.15

3.資料收集 2015.15.16-15.3 8.修改、定稿 20151.4.26

4.開題報告 2015.12.1-12.15 9.答辯 20151.5月下旬

5.論文大綱 2015.12.16-12.2 1.其他工作 20151.6月

學生完成論文最終時間: 20151 年 4 月 26 日

學生接受任務時間: 2015 年 15 月 16 日 學生簽名:

指導教師簽名:

年 月 日

系審核意見

系主任簽名: 年 月 日

二、開題報告

中文題目 淺談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及對策

英文題目 A Brief Analysis of Mistranslation of Titles for English Films and Countermeasures

開題報告內容

1.選題背景(含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及評價)與意義。

對於電影片名的誤譯及對策的課題,國內外學者都有很多研究,國內學者付有龍、馮小霞、劉顯才等對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及誤譯都有深入研究;國外學者也就這一方向有相關研究,如 Peter.Newmark, Lynn.Andrew和 Cattrysse.Patrick等的研究較為深入,他們關於英文電影名稱的特點與功能﹑電影名稱的誤譯以及翻譯方法的研究具有代表性。

國內學者付有龍就電影片名的誤譯方面做了相關研究,他在電影評價上發表的《電影片名誤譯及其翻譯方法》得出電影片名的誤譯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包括:對電影文化內涵缺乏了解,過度追求商業利潤,過分追求系列模式化等。

國外學者Cattrysse.Patrick 的Talking about the movie name translation對電影片名翻譯的原則和方法提供了更好的論證,他認為電影片名的翻譯應該遵循翻譯的原則,而且不同類型的電影片名應該用適合的翻譯方法來翻譯,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避免誤譯的發生。

論文具有一定的學術性、現實性、前沿性、針對性或新穎性;與社會、生活相結合,論文研究的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現象越來越受到學術界重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論文分析了英文電影片名的特徵和功能,為研究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提供更好的基礎,透析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現象和誤譯原因,總結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原則和適合不同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翻譯方法。該論文的研究有利於減少誤譯引起的麻煩,提高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水平,從而更好地減少文化隔閡,有利於電影業的更好發展。

2. 選題研究的方法與主要內容。

在收集資料,閱讀相關文獻的基礎上,與指導教師討論,共同確定選題,列出論文提綱,並擬採用例證法,分析法,比較法,推導論述法等方法進行論文撰寫。

論文主要研究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以及對誤譯提出的對策,通過綜合歸納英文電影片名的特點、作用,結合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原則以及翻譯方法,以Rain Man, Bad Company,American Beauty, Original Sin等多部外國電影片名的翻譯為實例,試圖從電影片名翻譯錯誤的視角,就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以及對策這一論題進行深入探討,旨在達成減少英文電影片名的誤譯以及減少誤譯帶來的麻煩,從而更好地發揮電影片名的作用以及使外國電影更好地被中國人接受和認可的目的。

3. 研究條件及可能存在的問題。

通過專業學習,具備基本英語語言技能和專業知識,擁有所選課題需要的部分資料和相關理論書籍,校圖書館和網路有豐富的資料可查詢。同時,有指導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能夠順利完成論文寫作。

對於論文,可能存在的問題有相關文獻和著作收集不足;理論理解、分析不夠深刻、透徹;理論研究較為膚淺;理論聯系實際不夠;缺乏充分、全面的實踐證明等問題,但是論文將盡量減少類似問題發生,盡量完善各方面。

參考文獻:

Andrew, Lynn. Happreciating Cinema.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6.

Patrick , Cattrysse. Talking about the movie name transla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28.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cation Press, 2015.

劉顯才. 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跨文化解讀. 遼寧:長春電影文學出版社, 29.

付有龍. 電影片名誤譯及其翻譯方法. 電影評價, 29, 9: 54-56.

4.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和預期效果。

論文主要試圖研究英語電影片名的誤譯,通過對具體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的分析研究,從英文電影片名的特點、作用等方面,分析英語電影片名誤譯的影響和正確翻譯的意義,從而探究避免英語電影片名誤譯的相關策略和方法,最終按照學士學位畢業論文的要求,完成3到5詞左右的論文,並順利通過答辯。

計劃起止時間 完成主要任務

2015年1月13日——2015年1月2日 論文准備工作

2015年1月3日——2015年15月3日 論文選題和收集資料

2015年12月1日——2015年12月2日 開題報告、任務書和論文提綱填寫

2015年1月1日——2015年3月15日 完成論文初稿

2015年3月2日——2015年4月26日 修改論文並定稿

2015年5月下旬 ——2015年6月 論文答辯及其他工作

指導教師審核意見 論文主要研究英語電影片名的誤譯及對策,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應認真查閱相關資料,運用例證法,分析法,比較法,推導論述法等方式深入探討英語電影片名的誤譯,並提出對策。該論文寫作應嚴格按照進度計劃進行,論文格式應該完全符合論文寫作規范,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論文、順利通過答辯。

指導教師簽名:

;

❸ 《文化對電影譯名的影響》的論文文獻綜述

電影譯名中的文化交流

翻譯是一種語言轉換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文化交融的過程。貌似對等的兩個詞彙,可能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激活不同的意象,若對這種貌合神離不加註意,往往會造成錯譯、誤譯,甚至成為笑柄。

片名翻譯歸根到底仍是從一種文字到另一種文字的信息傳遞,它要忠實地傳遞與原片名和原片內容的相關信息,即實現信息價值的等值。在這一點上,如果能達到譯名與原片名和原片內容三方面的和諧統一當然最好,若必須拋棄一個,筆者認為應該是舍棄原片名。例如迪斯尼影片The Incredibles若遵照原片名就應譯為《難以置信的人》,相比較而言,根據內容而來的譯名《超人總動員》就貼切得多了。但這里有一個問題,用詞太泛,也容易導致信息失真,如這里的「總動員」一詞,還見於諸如《魔鬼總動員》(Total Recall)、《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玩具總動員》(Toy Story)、《怪獸總動員》(Monster)等等譯名,其恐難完成信息傳遞的任務。所以對The Incredibles一片,筆者心目中的最佳譯名為《超人一族》。

由於各個地區,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在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倫理道德等各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當把一部電影從一種文化介紹到另一種文化時,電影譯名還承載著准確傳遞原片名所負載的文化信息和情感的任務。讓我們來看看1995年的一部著名驚悚片Seven�該片描述了一個極富宗教色彩的犯罪故事:一個變態殺人狂自認是上帝,並圍繞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戒條來逐條殺人。七條罪分別指代七項世人常犯的過錯:酗食(gluttony)、貪婪(greed)、懶惰(sloth)、淫慾(lust)、驕橫(pride)、嫉妒(envy)和暴怒(wrath)。Seven是一個在宗教上極為神秘的數字(上帝用七天創世,用亞當的第七根肋骨造夏娃),在影片Seven中數字「七」也是無處不在,七罪七罰,故事發生在七天之中,下了七次雨,結局也發生在第七天下午的七點,這是一種宿命的暗示,也是一種宗教的突顯。對於並不怎麼了解天主教的中國觀眾來說,僅僅一個「七」字是不可能使其產生與天主教傳統影響下的人們同樣的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和認同感的,所以影片被譯為《七宗罪》,既點明了故事的主線又突顯了宗教寓意,實為文化價值傳遞的典範。

除了信息和文化的等值傳遞,片名翻譯還要考慮到商業因素。電影譯名需盡可能的引發觀眾的心理認同和觀看慾望,這就要求譯者充分把握譯入語文化背景,以創造出觀眾喜聞樂見的標題。在這一點上一個突出的表現手法即使用能製造懸念、渲染氣氛的詞彙,如「瘋狂」、「驚魂」、「奪命」、「絕地」等。例如驚險片Speed在國內上映時的最初譯名為《速度》,觀眾多不買賬,因為不知所雲。後來看到港譯的《生死時速》,不禁為我們的譯者汗顏。

好的片名翻譯往往妙趣橫生而給人以啟迪,它能用深邃的文化內涵和生動的語言符號獲得觀眾的青睞和關注。近幾年來,國人對好萊塢大片的認可度越來越高,這固然因為它們場面宏大,製作精良,但是,也要部分地歸功於影片名稱的翻譯很好的起到了文化傳遞的作用。我們耳熟能詳的電影《亂世佳人》,其英文原名gong with the wind 若直譯為《隨風飄逝》對中國觀眾的吸引力必將大減,而《亂世佳人》之所以成為譯名中的經典,正因為它符合中國的文化背景,不論是「亂世」還是「佳人」,都能在觀眾腦海中激活眾多的文化元素,諸如「亂世出英雄」、「二八佳人」、「美酒佳人」等。而片名翻譯若不注意譯入語文化中的文化意象的變化,不僅無法准確表達原名所要表達的信息,甚至會令觀眾產生誤解,繼而使影片失去其應有的吸引力。我國電影一直無法在國際市場佔領一席之地,糟糕的電影譯名是要負一部分責任的。還是讓我們看看我們的一組譯名吧:龍虎門(Dragon Tiger Gate)、雙龍會(Twin Dragons)、卧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瘦虎肥龍(Skinny Tiger and fatty Dragon)、龍的心(Heart of Dragon)、龍在天涯(Dragon Fight)。這是筆者隨便收集的一組有關「龍」這個字眼的電影名,中文電影名中的龍都毫無例外地指代影片中的正面英雄人物。而在西方神話和傳說中�龍代表縱橫混沌中的邪惡力量,象徵充滿野性的自然界。因此上述英文譯名都跌入了東西方文化差異的陷阱里,因而也就無法准確傳遞原片名所要傳遞的信息了。這種誤差不僅表現在中譯英的過程中,也同樣出現在英譯中的翻譯上面,李連傑到好萊塢後拍過一部影片Kiss Of The Dragon�其中Kiss Of The Dragon在片中是一種非常殘忍的殺人技巧(類似於中國的點穴手法),然而其漢語譯名《龍之吻》給人的卻是一種溫馨甚至浪漫的意象,與原名相差何止萬里。筆者傾向於將其譯為《死神之吻》,這也符合我們前面提到的翻譯的特點,譯名應盡可能地向原片內容靠攏,當原片名和原片內容只能二選其一時,應取後者而棄前者。

在把中國電影引向國際的過程中,也不乏片名佳譯,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由張國榮、鞏莉、張豐毅等主演的國產片《霸王別姬》曾獲第46屆法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該片講述的是京劇《霸王別姬》的演員半個世紀的愛與恨,信賴與背叛,還有真摯的愛情和同性戀,以及「文革」對藝人的摧殘與迫害。演員高超的演技和影片情節的曲折離奇無疑是該片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片名的成功翻譯也起到了一些宣傳作用。其英文譯名Farewell to My Concubine突出了故事的愛情題材與悲劇氣氛,從而成功地將該片推上了國際舞台。

作為一種文化傳播媒介,電影在當今世界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翻譯界對影視翻譯的重視程度卻遠不如文學翻譯。目前我國電影正處於一個低潮期,這一方面是因為入世後遭到越來越多的好萊塢大片的沖擊,另一方面我們在有些環節上還有不足。電影譯名如果不能將原電影名的文化內涵准確傳遞,勢必大大降低影片的吸引力。
出處:《博覽群書》

電影譯名中的文化交流:勁爆:最讓人意想不到的電影譯名

大家都會注意到,很多外語片有很多中文譯名,比如拿到第80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攝影等獎項的《There will be blood》就有《未血綢繆》、《血色黑金》、《血色將至》等幾個譯名。

今天在中央六台看到了《The Other Boleyn Girl》的預告片,本來已經看過,但是還是被吸引,確切的說是被它的譯名吸引:《雀占鳩巢》。了解一點點劇情,果然很形象。這讓我想起了一直默認的另外兩個譯名:《另一個波林家的女孩》和《皇室雙姝》,感覺前者是英文名的直譯,而後者則是暗示了兩個女主角的關系。我想到了原來還有好多影片的不同譯名,最喜歡的一部是《Hilary and Jackie》的譯名:《她比煙花寂寞》,不過這部片子還有其他的翻譯,比如《狂戀大提琴》,《無情荒地有琴天》,但是都沒有那個引用亦舒的書名《她比煙花寂寞》的翻譯傳神。後來發現這些意譯的名字多來自港台,而大陸這邊一般是直譯,這也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差異吧?一般在不了解電影背景的時候,好名字會比較吸引我,在這里先列舉幾個:

Brave Heart 勇敢的心 驚世未了緣

Legends of The Fall 秋日傳奇 燃情歲月

Good Will Hunting 驕陽似我 心靈捕手

Emma 艾瑪 艾瑪姑娘要出嫁 芳心愛漫遊

The English Patient 英國病人 英倫情人

Pulp Fiction 低俗小說 黑色追緝令

Se7en 七宗罪 火線追緝令

A Walk in the Clouds 雲中漫步 漫步在雲端

The Rock 石破天驚 絕地任務 勇闖奪命島

比較有趣的是義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托雷三部風格迥異的影片變成了孿生姐妹:《星光伴我心》(《天堂電影院》)、《聲光伴我飛》(《海上鋼琴師》)、《真愛伴我行》(《瑪蓮娜》)

Julyjuly:

Hilary and Jackie翻譯成狂戀大提琴真叫不動腦筋了,劇情裡面女主角明明是很恨大提琴的。

別的經典譯名么……Lolita 《一樹梨花壓海棠》很有深度,很有典故……這是一絕啊~~

大陸方面通常是直譯倒也不一定,比方Moulin Rough就翻譯成了《夢斷花都》,這是繼《魂斷藍橋》之後的「X斷XX」系列之一,老實說用多了就挺俗的。

最有代表性的「意譯」就是XX總動員系列,可憐的皮克斯啊……招誰惹誰了,我就沒看出來《蔬菜雜燴》里頭怎麼就「美食總動員」了,老鼠總動員還比較符合劇情……

最近(才)引進的Becoming Jane是被官方翻譯成了《傲慢與偏見——簡·奧斯丁版》,真是叫人哭笑不得。先前兩個版本的譯名中,《成為簡·奧斯丁》比較直白;而《初戀成珍》則一語雙關,有點小巧妙。

說起來想到前不久蠻紅的Once這部片子,譯名版本很多,包括「情難獨奏/曾經/一生的唯一/一次(咳,這是我私底下亂叫的)」,個人喜歡「一生的唯一」;然後覺得套用徐志摩《偶然》那首詩的詩名也挺合適,因為意境比較符合: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當初翻譯成布拉格之戀也是不錯的,因為考慮到國人當時可能還不知道《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含義……直譯可能會讓人覺得挺玄。

rococos:

還想到一個音譯和意譯都比較好的 庫布里克的the shinning, 翻譯成《閃靈》,看那張海報還挺有感覺的

weiluotuo:

印象最深的還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電影名字其實叫Professional(職業殺手)。全名是Leon.The.Professional

Nicole_jmt:

還有一個我至今憤憤不平的,SHAWSHANK 翻成《肖申克的救贖》挺好的,意譯和音譯結合。不知道誰給弄出一個說法叫《刺激1995》,我真沒暈了。估計就是這名兒直接導致當年奧斯卡沒拼過阿甘。不過阿甘也確實優秀確實經典。這倆真不應該出現在同一年。更暈的是,後來居然看到了《刺激1997》……

一直都覺得,越精煉的素材翻譯越見功底,電影片名的翻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翻譯的好會讓人拍案叫絕;翻的不好會連累片子的。不過放眼看去,現在好翻譯越來越少了。《High school musical》被翻譯成《歌舞青春》我就怎麼都找不著青春的感覺。如果08年迪斯尼和皮克斯將要出品的動畫Wall.E(看預告)真的被翻譯成《機器總動員》或者《垃圾總動員》了,那就太悲哀了。(補充一下,發現這部片子已經被叫做《機器人總動員》了,我很想大叫救命總動員!)

電影譯名中的文化交流:電影譯名十宗罪

我一直覺得,翻譯名稱,如果你自信繞過直譯之後,能得到意外驚艷,那不妨試試,若不是,還是老老實實按照原意直譯最保險。像以前翻譯的法國城市「丹楓白露」,實在是美極了,如果直接音譯,則完全達不到這種效果,將跟那些如「托斯卡納」之流混在一塊無法辨認。還有像COCACOLA,可口可樂,很形象,按硬譯的話,大概會變成科克科勒,一點意思都沒有。世界知名彈簧床品牌Simmons,譯為「席夢思」,名如其義,堪稱經典。
說到電影片名的譯法,卻是越看越不順眼,不得不說幾句。現在外來影片的譯名,順意性太大,太過於自由發揮,把很多本來美妙的名稱糟蹋得一塌糊塗,其中以台灣、香港兩地的電影翻譯工作者們「貢獻」最大。粗粗歸納,大概有以下十種情況:

1、四字情結

看多了影片,會發現四字譯名最多,估計感覺叫起來好聽,容易上口,但大量的譯名都是四字,未免過於單調吧。像:莎翁情史、烈火悍將、死亡詩社、奪面雙雄、帝國驕雄、木馬屠城、金剛屠龍、狂蟒之災、越戰忠魂……莎翁情史,不如直譯為「戀愛中的莎士比亞」(原名:Shakespeare in Love),情史,按我的理解是整個感情歷史;而「戀愛中的莎士比亞」僅僅是一種狀態。死亡詩社,原片名是Dead Poets Society,正確的譯法應該是「死亡詩人俱樂部」,死亡修飾詩人,而非詩社,而且片中,「死亡詩人」確是一個群體的稱呼。上面兩個例子都是「硬壓縮」的典型。

Mystic River神秘河,意境很好,譯成「懸河殺機」,完全破壞掉了。

《鋼琴家》譯為「鋼琴戰曲」、「戰地琴人」,特別是後一個,笑破肚皮,什麼玩意兒呢?有叫琴人的嗎?

奇怪的是,《殺死比爾》好好四個字,卻非要弄成「標殺令」,簡單問題復雜化。

2、尋親情結

還有喜歡把本土的一些片名直接改用於外來影片的譯名。像梅爾.吉布遜的《勇敢的心》,被譯為《英雄本色》,跟吳宇森導演、周潤發主演的黑幫片同名,甚至連一個字都懶得改,「英雄本色」這個叫法倒是有氣勢,但吳導演已用過,再次拿出來套在別人頭上,就遜色很多了。還有《最後一個莫希幹人》(下面將說到),顯然,可憐的靈感來源於《滿清最後一個太監》。

3、片面追求氣勢,裝神弄鬼

還有喜歡片面追求名稱的氣勢,故弄玄虛,卻不知強奸了多少原意。《獨立日》,譯為「天煞:地球反擊戰」,什麼叫天煞啊?恐怕大多數人不知所雲吧。好好的名字非要裝神弄鬼一番。奇幻電影《伊拉貢》(Eragon,也有譯成龍騎士,倒說得去)拍得臭哄哄,本不值一提,但因為另一個譯名實在太惡心了,不得不說,聽好:《俠影魔龍》就是港譯法的最新貢獻!把正義的龍變成魔,估計導演知道後會吐血吧。

《最後的蘇格蘭王》,原名「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這個名稱本來是烏干達獨裁者阿敏給自己的稱號,因為他一直仇視英國,親近蘇格蘭,還曾經狂妄地宣稱將組織解放軍去把蘇格蘭從英國統治下解放出來,在片中最後有記者也問起這個問題。另外,片中另一個男主角,來自蘇格蘭的青年醫生尼古拉斯,從一個畢業生直接變為備受寵愛的總統私人醫生,享受榮華富貴,甚至坐在總統車中,烏干達老百姓以為是總統本人,歡叫著追捧著,讓他享受片刻的帝王待遇,片名也對此暗中有所映射,所以直譯為「最後的蘇格蘭王」可謂非常切題。港譯為《末代獨裁》或《末世獨裁》,就離題了,獨裁未必末代吧。港譯中,凡有LAST都喜歡譯為「末代」、「末世」、「末日」,所以另一部小成本影片《The Last legion》(最後的兵團)又被翻譯成「末日兵團」就不奇怪了。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The Last of the Mohicans》(最後的莫希幹人),不譯為「末代」啦,譯成「最後一個莫希幹人」,初一看覺得不錯,仔細一瞧,不對,Mohicans是復數,而且片中講的絕對不僅僅是最後一個莫希幹人,而是三個(盡管其中男主角擁有白人血統),港譯的來源估計是受到港片《最後一個太監》的影響,可是不動腦子,直接套用。

4、缺乏常識

港台弱智翻譯的最高境界莫過於尼古拉斯主演的《8MM》(8毫米),稍讀過數學的人都知道,MM是毫米的簡稱,港譯偏要譯成「8厘米」,厘米的簡稱應該是CM。而且8毫米,是一種膠片的規格。對於這個最基本的譯名錯誤,很多人卻捨不得花點精力去求證糾正,而是直接引用,於是錯誤越來用越廣,人心的浮躁可見一斑。

Contact《接觸》講的是跟外星人的接觸,譯成「接觸未來」,我懷疑翻譯工作者根本就沒有看完全片,因為整片似乎沒有涉及到「未來」,都是講當前的接觸。

《風語者》是人們對二戰中用民族語言為情報作貢獻的納瓦霍族人的稱呼,翻譯成「追風戰士」,太搞笑了,初一看以為是青春偶像劇。

NaDa
電影譯名中的文化交流:談名片誤譯中的文化因素
隨著人們對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外事活動中使用名片也日趨頻繁。目前我國許多涉外人員使用英文名片或在漢語名片上加印英文翻譯,形成漢英對照式名片。一些外國朋友來華也常常請一些翻譯公司把他們的名片翻譯成相應的漢語。然而就筆者所見,很多這類雙語對照式名片的翻譯極不規范,存在著諸如名稱翻譯混亂,職務、職稱表意不清、人名書寫中名姓不分,地名、地址不合譯入語行文習慣等問題,甚至還有些信息錯譯或乾脆不譯,這造成人們交際中許多不應有的誤解。本文就名片的主要組成部分「四名」,即「姓名、單位名、職務或職稱名、地名」分別討論,分析一些名片的誤譯進行並指出影響這些翻譯背後的文化因素。

1. 姓名的翻譯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姓名在交際中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但有不少名片上的姓名翻譯就存在一些瑕疵,如下面中譯英例:
(1)劉雲西:Liu Yun Xi
(2)章少泉:Shaoquan Zhang
(3)田淑琴:SHUQIN TIAN
(4)鮑琛明:BAO CHENMING
(5)王小昕:H. Y Wang
(6)王幸村:Hamlet Wang
以上各例譯法多樣,造成這種種差異根源何在?眾所周知,中國人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後,並且大部分人的名是兩個漢字組成,如上例都是雙字名;而英語國家姓名的一般結構為 :教名、自取名(中名)、姓,中名在很多場合往往省略或以首字母縮寫。如:George W. Bush或George Bush。這種姓名排列上的差異有著深厚的宗教、社會制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原因。按照陳立(2000 :57)的統計,漢語姓名與英語民族的姓名相比,在數量上是名多姓少,在功能上漢語的姓最初是用以「明世系、別婚姻」、同姓不通婚 ;而英語民族的姓只是家庭、家族的代號,僅有社會交際功能無區別婚姻的作用。所以漢民族中姓氏代表祖宗、家族和群體,遠比名字重要得多,排在首位;而英語民族深受宗教的影響,小孩出生一周左右要到教堂接受洗禮並為孩子取名,所以名排在第一位。
不懂這種差異就造成誤譯。例1名片是完全的字字對照式的拼寫,且每個音節的首字母都大寫,這是不合乎規范的,規范的英譯文本中是「Liu Yunxi」。例2、3、4、5、6情況各異:既有名在前、姓在後的,也有直接用了英文名或中英合用的。對於符合拼寫規則但姓名位置調整的情況,雖然照顧到了英語民族的文化特徵,但也容易造成誤解。如李白(Li Bai)如拼寫成Bai Li就會容易與「白莉」等姓名的英語拼寫混淆,並且也不適合我國民族文化特點,中國人在與他人爭論中就經常用「把我的名字倒過來念」來指示不愉快的、不可能做的事。對於洋名加中國姓的情況,越來越多的涉外人員都喜歡採用,但也會令有些外國人知道中西姓名的差異後可能會問「你的中國名字」等問題。所以,在漢語姓名的翻譯中,應該符合中國人姓名書寫中姓在前、名在後的文化傳統習慣;按照國家規定用漢語拼音拼寫;姓與名之間要留空格;名字之間不留空格,也不用連字元『-』連接,但第一個字母須大寫等,但不主張全部用大寫字母拼寫,很少有外國人士把自己的名字全部用大寫字母拼寫的。
再看下面英語姓名漢譯的例子:
(7)Steve Wallis施蒂夫·沃勒斯
(8)Elizabeth Lister酈斯特
(9)Zbynek Zee Kubes斯賓克
這三種翻譯分別是姓名全部對譯,只譯姓和只譯名。例7姓名對譯,遵循原姓名的順序,且在名和姓間用「·」隔開,符合習慣的表達方式。其它兩例的翻譯則不完整。名片的使用一般是在比較正式的交際場合,並且要符合一定禮儀,翻譯時姓名應當完整。在英文姓名漢譯中,如有外國人士常常在原有英文姓名的基礎上取個中文名。如,Yip Wailim(葉維廉);Gladys Yang(戴乃迭)等。在港台地區人們對一些外國人士也常常是按目的語重新命名,如John Major(約翰·梅傑)就稱為「馬卓安」。一般地說,香港地區受西方文化影響比內地大,翻譯時受西方的文化因素影響相對也就較多了,可卻經常出現這種地道的中文譯名,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對當今譯壇上的「歸化異化」之爭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譯者雖然在主觀上可以對原語名稱進行譯寫,但人名翻譯畢竟是跨語種跨文化的行為,原語和目的語及它們承載的文化體系必然對這種自由有所制約,並且考慮到目的語規范化的需要也不提倡這種重新命名的做法。所以譯者在翻譯中碰到這些情況首先要考慮客戶的要求,看其是需要音譯還是取其已有的中文名。其次,則是約定俗成的結果,已經通用的為大家熟知的譯名就採用原譯。但最常用的方法還是按照國家出版的《英語姓名譯名手冊》音譯。

2. 職務職稱名的翻譯

名片中體現個人資歷和社會地位的職稱職務名稱的翻譯非常重要,且由於漢語稱謂的豐富多樣,要做到准確再現原稱謂名的含義也是十分困難的。在實際翻譯過程中,主要是參照英語國家既有的名稱進行對照翻譯,採用大部分國內已有普遍認同的定譯,如省長:Governor、總經理:General Manager ;但另一方面,由於我國機構繁多,各類機構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的稱謂也紛繁復雜,各類職稱、職務名稱具有特定內涵,體現出具體級別,在名片翻譯中又不能機械照搬國外名稱。在職稱方面,我國現有的29個系列專業技術職稱主要分為高、中、低三個級別。有些系列在高級中又分為正高、副高兩個層次,初級中也區分為二至三個不同等級。在職務方面,因各自工作崗位千差萬別更是數不勝數。漢語表達職務與職稱通常很簡潔,對不同職務職稱在等級上的區分往往是在前面加上相同的修飾成分,如「高級、副、總」等,英語則選用不同的詞語表示等級區分以及職務和職稱方面的不同,如以下譯例:
(1)副市長:vice mayor
(2)副教授:vice professor
(3)副經理:vice manager
(4)副書記:vice secretary
這四個譯例都把漢語的「副」譯成vice,這說明譯者沒有明白同一個「副」字在漢語中既可表示職務上的等級高低,也可用於說明各行業內技術職稱上的差異,而在英語中則有不同的固定搭配和習慣表達方式,如vice通常修飾職務方面的名稱卻很少用之於職稱方面的詞語,不說vice-professor,與director表示的副職則常用deputy等修飾,所以就「vice」到底。這種差異也體現在漢語中具體的職務名稱方面。比如,我們把學校的負責人統稱為「校長」,但在英語中,不同層次的學校,對校長的稱呼就不一樣。大學校長是「president」而中小學校校長是「principal」或「headmaster」。雖然從這種差異里,我們不能簡單地推導出,漢民族對於行業及其社會分工的劃分沒有英語國家細致,但也可以部分看出這種現象存在於某些行業中。因為一個民族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生活肯定會影響到其語言的表達上,同是對「雨」的描述,居住在經常乾旱的沙漠地區的人就絕對沒有在海洋地區的人區分得詳細

❹ 求有關翻譯的論文題目= =

提供一些翻譯方向的論文題目,供參考。

商務合同英漢互譯技巧
英文品牌漢譯
知識對於翻譯的重要性
中英文化差異及其對英漢互譯的消極影響
英語廣告中修辭手法的應用及其翻譯
<<紅樓夢>>金陵判詞兩種譯文的比較及評析
從紅樓夢詩詞翻譯看翻譯中的文化補償
關於李後主「虞美人」的3種英譯本的鑒賞
跨文化交際與商標翻譯
中式菜餚的命名與翻譯
淺談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
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策略
英文化妝品廣告之美學翻譯
數字在中西文化中的內涵差異及數字習語翻譯初探
淺析原語文本在目標語文本中文體的適應性
英語慣用語翻譯中的等效性研究
論語境在英漢翻譯中的作用
淺析英語動畫片翻譯的基本原則
中英服飾廣告的翻譯
論英漢翻譯中語篇連貫的重要性
論譯者的風格與譯風
經濟英語中的隱喻及其翻譯
從翻譯的美學角度淺析旅遊資料的中英譯

❺ 翻譯方向論文題目選題參考

題目是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它對讀者具有影響力,可使讀者首先明確論文研究的主題。下面我給大家帶來翻譯方向論文題目選題參考2022,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點擊獲取更多"論文"相關內容↓↓↓

★ 優秀論文題目2022 ★

★ 畢業論文答辯發言稿 ★

★ 畢業論文答辯致謝詞 ★

★ 大學畢業論文評語 ★

翻譯碩士論文題目選題參考

1、《中國古代 足球 》古漢語專名與古詩詞的英譯處理

2、英文合同漢譯中規范性的實現策略

3、以目 標語 讀者為導向的 廣告 翻譯策略研究

4、鹽城旅遊文本中特色詞彙的翻譯問題

5、從接受美學視角探究文學作品中模糊語言翻譯

6、法律文獻中專業術語英譯的探討

7、揚州旅遊文本里 文化 因素的翻譯

8、網路輔助下英語縮略語的翻譯策略研究

9、有道詞典在翻譯中的應用

10、 英語 散文 120篇漢譯項目 報告

11、徐州景點 導游詞 翻譯中文化負載詞的處理

12、徐州特產食品 說明書 漢英翻譯研究

13、從文本功能的角度探究報刊時政新聞的漢譯

14、英語長句的英譯漢翻譯策略實證研究---以<基於語料庫的英語教學>為例

15、《物華名勝》中復合式翻譯 方法 的運用

16、《蘇斯 兒童 繪本漢譯過程中兒童語言的處理》

17、目的論指導下企業介紹的英譯研究

18、新聞發布會口譯項目報告

19、目的論視角下看中國高校宣傳片的字幕翻譯策略

20、《楊瀾訪談錄》同聲傳譯項目報告

21、VOA經濟報道口譯過程中順句驅動法運用的實踐報告

22、預測在英語 財經 新聞口譯活動中運用的實踐報告

23、中國飲食文化詞的口譯技巧—《舌尖上的中國》口譯實踐報告

24、影響英漢交替傳譯中筆記有效信息篩選障礙的項目報告——以VOA時事新聞口譯實踐為例

25、視譯停頓形成因素及解決方法報告

26、外事口譯中譯者主體性的把握

27、學生譯員漢英交傳訓練中停頓現象研究

28、商務合同英漢互譯技巧

29、英文品牌漢譯

30、知識對於翻譯的重要性

31、中英文化差異及其對英漢互譯的消極影響

32、英語廣告中修辭手法的應用及其翻譯

33、<<紅樓夢>>金陵判詞兩種譯文的比較及評析

34、從紅樓夢詩詞翻譯看翻譯中的文化補償

35、關於李後主「虞美人」的3種英譯本的鑒賞

36、跨文化交際與商標翻譯

37、中式菜餚的命名與翻譯

38、淺談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

39、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策略

40、英文化妝品廣告之美學翻譯

41、數字在中西文化中的內涵差異及數字習語翻譯初探

42、淺析原語文本在目標語文本中文體的適應性

43、英語慣用語翻譯中的等效性研究

44、論語境在英漢翻譯中的作用

45、淺析英語動畫片翻譯的基本原則

46、中英服飾廣告的翻譯

47、論英漢翻譯中語篇連貫的重要性

48、論譯者的風格與譯風

49、經濟英語中的隱喻及其翻譯

50、從翻譯的美學角度淺析旅遊資料的中英譯

51、翻譯中的文化因素

52、影視字幕翻譯的原則

53、影響長句翻譯的因素

54、例析英譯漢中形象語言的處理

英語專業 畢業 論文翻譯方向題目

1、 圖里規范理論視角下的《四洲志》翻譯研究

2、 翻譯倫理視域下楊曙輝和楊韻琴《喻世明言》英譯本研究

3、 《圍城》英譯研究

4、 余華小說《兄弟》中的文化專有詞英譯研究

5、 漢語形容詞重疊式及其基式英譯對比研究

6、 英漢交流虛構運動事件中路徑和方式表徵的對比研究

7、 漢語情態動詞「能」字結構的翻譯

8、 英漢運動事件表徵方式對比研究

9、 順應論視角下視覺動詞的漢英互譯研究

10、 語用順應論視閾下漢語聽覺動詞的英譯研究

11、 基於交往能力理論的翻譯主體間性實證研究

12、 目的論視角下的電氣英語翻譯

13、 從符號視角看翻譯中視覺非語言符號的信息處理

14、 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政府公文英譯策略研究

15、 女性主義視角下影視字幕翻譯策略研究

16、 操縱論視角下政治文本的漢英翻譯研究

17、 從功能對等原則看中國上古神話中神話意象的翻譯

18、 從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視角分析領導人演講口譯

19、 文化翻譯理論指導下《黃帝內經》英譯策略研究

20、 四字格中醫術語動詞的英譯對比研究

21、 《紅樓夢》服飾文化翻譯研究探析

22、 英文傳記漢譯實踐報告

23、 生態翻譯視角下:《塵埃落定》英譯本的研究

24、 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在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兩個譯本中的體現

25、 描寫性翻譯理論框架下《西敏寺》譯文的風格分析

26、 目的論視角下張愛玲《金鎖記》自譯本的比較研究

27、 從功能理論視角看戴譯本《邊城》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與方法

28、 英譯詩歌韻律的定量對比分析

29、 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魯迅小說《葯》《孔乙己》《風波》兩個英譯本的對比研究

30、 奈達功能對等視角下對《瓦爾登湖》兩個中譯本的對比研究

31、 語義翻譯/交際翻譯視角下文化特色語的翻譯

32、 從關聯理論看《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兩個漢譯本

33、 目的論視角下的《三體》英譯研究

34、 性別與翻譯:從女性主義翻譯觀對比分析《飄》的兩譯本

35、 目的論指導下的《舌尖上的中國》菜名英譯策略

36、 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的美國情景喜劇字幕翻譯

37、 功能對等理論視閾下的商標翻譯研究

翻譯理論與實踐論文題目

1、德國功能翻譯理論的宏觀性及其對教學的啟示

2、翻譯美學的文化考量

3、解構視角下翻譯中的二元對立分析

4、傳教士翻譯與晚清文化社會現代性

5、跨文化傳播視域下的翻譯功能研究

6、英語專業本科翻譯教學主體交往體系建構研究

7、許淵沖唐詩英譯研究

8、論英漢翻譯寫作學的建構

9、 文章 學視野下的林譯研究

10、口譯研究的生態學途徑

11、郭建中翻譯思想與實踐研究

12、跨文化語用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策略研究

13、文學文本中的視覺翻譯

14、外宣翻譯研究體系建構探索

15、異化翻譯思想探究

16、翻譯的修辭學研究

17、新月派文學觀念研究

18、文章學視野下的林紓翻譯研究

19、翻譯批評原則的詮釋學研究

20、蒯因的翻譯不確定性及其對英漢互譯的啟示

21、近代中國 留學 生 教育 翻澤研究(1895~1937)

22、敘事學視域下的外宣翻譯研究

23、修辭勸說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研究

24、中國傳統翻譯理論觀照下的林少華文學翻譯研究

25、易學「象」視角下的譯學研究

26、對比語言學元語言系統的演變研究

27、俄語本科翻譯教材研究

28、情境翻譯與翻譯情境

29、西班牙語委婉語的多元翻譯

30、從《哥兒》林譯本的 句子 結構調整看奈達功能對等翻譯理論

31、功能對等理論與信達雅翻譯論的比較研究

32、《翻譯理論與實踐》(第二章)翻譯報告

33、從中國文化語境視角出發解讀西方女性主義翻譯

34、證券翻譯理論與實踐

35、葉維廉漢詩英譯研究


翻譯方向論文題目選題參考相關文章:

★ 翻譯方向論文題目選題參考

★ 英漢翻譯論文選題題目參考

★ 2021英語專業論文選題與題目參考

★ 翻譯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選題

★ 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選題文化

★ 英語專業文化類方面畢業論文題目選題

★ 本科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題目選題

★ 優秀英語畢業論文題目參考

★ 英語專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精選5篇

★ 2021英語專業的碩士論文題目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❻ 英語專業翻譯方向論文開題報告

英語專業翻譯方向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以下是由我整理的.英語專業翻譯方向論文的開題報告範文,供大家參考!

How to Deal with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I.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world’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frequent. Therefore,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cannot be ignored.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 that are reflected in the two languages pose considerable difficulty.

It is acknowledged that when doing translation one can not translate word for word, or sentence by sentence. Therefore, we must use som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amplification, ellipsis, conversion and so on. Ellipsis as one of the basic translation methods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English-Chinese rendition. Translators apply it in order to make their versions more coherent and understandable.

According to the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ellipsis means leaving out a word or words from a sentence deliberately, when the meaning can be understood without them.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does not mean cutting some content from the original articles. What could be omitted are words that are useless in translated works or else they will make the versions rendant or disobey the manner of expression in another language.

Some words and phrases are useless in Chinese but necessary in English. Articles in English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phenomenon from this aspect. They are very important in English, but we can hardly see any reflection of this part in Chinese. Ellipsis i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faithfulness to the original text, making it more fluent, smooth, concise, thus conforming to idiomatic Chinese. The paper will explore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five aspects, which are ellipses of pronouns, conjunctions, articles, prepositions, modifications, so as to achieve smoother and clearer communications among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I. Literature Review

Long before, some people began to learn other countries’ languages to understand others cultures. In China, Xuanzang was the first translator who not only translated the Sanskrit sutras into Chinese, but introced the first Chinese writings to foreign countries, making foreigners understand China’s ancient culture. Meanwhile, he was the first to translate Lao Tse's works into Sanskrit. Indian scholars had a high opinion of Xuanzang, "In China, there is no such great translator, and also in the human cultural history, we can only say that Xuanzang is the first great translator."(Ye Lang, 2008) We can say that it was Xuanzang who motivated people to know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their cultures and the peoples who live there. Then, some big 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 China, and so on became a melting pot.(Gu Zhengkun, 2000) People have imperceptibly spent thousands of years in knowing each other.

With China’s entry into WTO and its open-up policy,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are increasingly frequent between this country and others. A lot of foreign tourists come to visit China. While traveling, these foreigner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scenic spots. Sometimes, they even feel confused. A lot of problems exist in the translation, such as misuse of words, poor expression of meaning and so on. All of these poor translations do harm to our country’s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cause a lot of inconveniences for the foreign visitors. (Ma Zuyi, 2000). I am fond of tourism and being a free tourist like the others who are good at enjoying their wonderful lives. The love of tourism makes me feel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But every time when I have a trip, many unsuitable translations of the names of those scenic spots will embarrass me. Tourism is par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 proper translation of the scenic spot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our country.

Communic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globalized society. In order to know each other better,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tried a verity of ways. Of course, translation is one of them. All translators have done their best to make the translated work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needs of people.(Gu Jinming, 1997) From my perspective, they really have done a great job. And I want to retrospect the cause of their development. After a thorough evaluation, I choose a branch of translation—ellipsis in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then I did the following jobs.

I put all my researches and other stuffs together, and then I found that it is a common cas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which draws much academic interest. In 1976, Halliday and Hsan classified ellipsis into nominal, verbal and clausal ellipsis. This classification exerts great influence in academic circle. Thereafter, ellipsi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has been studied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which is based on different layers of structure. This kind of study underlines differentiations and similarities of ellipsi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other famous theory to explain ellipsis is Economy Principle. Economy Principle was put forward by Chomsky (1991,1993, and 1995) in his Generate Crammer. It maintains that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study follow Economy Principle, which means using the least effort to express the most information. This principle just coincides with ellipsis in function.

In this thesis, I think that brevity is the most obvious and common function of ellipsis, especially in daily language. And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eople advocate brevity. Shakespeare once remarked,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and in Chinese there are numerous idioms like “yan jian yi gai” (meaning compendious). However, apart from the function of brevity, ellipsis embodies other functions which are also pretty common in the two languages but less noticed.(Hua Xianfa,2002)These functions distribute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unevenly and represent great colorfulness of language. Exploring other functions of ellipsis and searching for functional recreation in translation will be of much benefit to both English to Chinese and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 found that when Chinese authors try to analyse ellipsis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y always initially put articles in the list. They consider that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Chinese always leave out personal articles. While it is obviously different in English that almost every sentence has a subject, we can see articles fluently. That is because when we translat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personal articles can be omitted, even though sometimes it may appear once, it can also be omitted if necessary. Furthermore, if the objects can be seen obviously, personal articles should also be omitted. However, it never happens in English. From this point, it is not only allowable but also necessary when we translate personal articles which are objects in sentences into Chinese.

In my point of view,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s in some way has deliberately promoted the way of people’s thinking, translation syste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erfect,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enjoyed the convenience. However, we can not neglect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is field in China, and we have less influential Chinese translators in the world. Therefore,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in translation.

III. Feasibility Analysis

This academic paper is a feasible project and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1.I have great interests in the way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2.I have already studied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have been familiar with th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ellipsis .

3.I have collected enough references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on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and do a scrupulous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4.I have a carefully planned schele and have worked out a detailed outline of this thesis.

5.I have acquainted myself with the correct format, a clear and complete structure required by the academic paper, and my adequate English competence will enable me to write in fluent and precise English.

6.My instructor is a qualified translator who is familiar with the subject I havechosen.

IV.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and solutions

1. Problems

Despite the references I have collected and read, a thorough study of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the point of freely using still needs far more. What’s more, owing to the limited ways of getting references in Xinjiang, I will have to make full use of my present resources. Also,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have ever written such a serious academic paper. I am therefore a learner and lack the needed training and experience.

2. Solutions

(1) I shall make full use of my already acquired references which come from books, magazines and the Internet as well.

(2) I shall value my own original thoughts and mainly rely on detailed analysis that I have read from the books which have closely idea with my purpose.

(3) When I have difficultie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I shall consult my instructor and seek for help.

V. Necessary conditions

1. Our university and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ave provided the basic study and research conditions and facilities, including books and journals in the library and reading rooms.

2. The Internet is another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on the campus we have easy access to the Internet.

3. I have been assigned an instructor to guide me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writing.

VI. Outline

I. Introction

A. A Brief Introction of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B. 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When Dealing with Ellipsis

C. The Reason Why Ellipsis Is So Widely Used in Translation

1. Chinese Expressions Are Much Briefer Than That of English

2. English Grammar Is Wee-Knit and Complete in Sentence Structure

II. The Principles of Ellipsis

A. Omitted Words Must Be Useless And Unnecessary in the Translated Works

B. The Meaning of the Omitted Words Is Implied in the Test

C. Omitted Words Which Are Self-Evident

Ш. Th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Ellipsis

A. The Coh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Expression

B. The Coincidence of the Manner of Expression

1. Ellipsis of Articles

a. Ellipsis of Definite Articles

b. Ellipsis of Indefinite Articles

2. Ellipsis of Prepositions

3. Ellipsis of Pronouns

a. Ellipsis of Personal and Impersonal Pronouns

b. Ellipsis of Indefinite Pronouns

c. Ellipsis of Relative Pronouns

4. Ellipsis of Conjunctions

a. Ellipsis of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s

b. Ellipsis of Subordinate Conjunctions

5. Ellipsis of Rhetoric

a. Ellipsis of Repeated Words

b. Ellipsis of Synonyms

;

❼ 求一篇關於電影翻譯的論文

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重構、修潤與轉換

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能及時有效地吸引廣大觀眾。而對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潤,能使譯文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達於觀眾。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採用直譯手法處之,會使觀眾難以認同。
關鍵詞:電影翻譯;文化意象;寓意;重構;修潤;轉換
中國的電影翻譯事業已走過了五十多年輝煌的歷程。在這半個世紀中,電影翻譯工作者給廣大觀眾奉獻出了許多優秀的譯製片,觀眾從這些優秀的譯製片中不僅領略、了解到了異國的風土人情,同時也感受到了語言給人帶來的無窮魅力。許多優秀譯製片中的精彩對白已成為中國觀眾爭相傳誦的佳句。如「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前蘇聯影片《列寧在一九一八》)曾鼓舞了幾代身處逆境中的中國觀眾。由此可見,電影作為大眾傳媒,其社會效應是無可估量的。然而,在學術領域內,由於受世俗偏見的影響,電影翻譯研究卻頗受冷落,翻譯研究人員似乎「完全把這一領域給忽略了。」[1](P99)為此,我國著名影視翻譯界學者錢紹昌教授撰文指出:「翻譯界對影視翻譯的重視遠不如文學翻譯。」而這「與影視翻譯的社會作用不相稱。這一現象亟應引起翻譯界的注意。」[2](P61)鑒於此,本文擬從語言的角度來探討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重構、修潤與轉換。
一、語言與文化意象
語言(Language)不僅是人類思想感情表達與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能真切地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態地域、政治經濟、物質文化、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不同的語言決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語言表達方式。語言在有聲電影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為聲畫同步的視聽藝術手段能最大程度地模擬現實,創造出酷似「真實」的藝術時空。如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簡愛》、《王子復仇記》、《葉塞尼亞》等優秀譯製片中那玲瓏別致、清晰明亮、頗具異國風情的語言,逼真、自然、隨意,充滿了生活氣息。因而這些精彩的對白、片段令人百聽不厭,久久不能忘懷,它們留給觀眾余韻不盡的美的享受。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一種文化符號,它具有了相對固定的獨特的文化含義,有的還帶有豐富的意義,深遠的聯想,人們只要一提到它們,彼此間立刻心領神會,很容易達到思想溝通。」[3](P184)物象(Physical image)與寓意(Connotation)是意象(Image)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義的載體,是形成意象的客觀事實;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語言文化環境中的引伸意義。意象的功能即能在不同的語境中,「以具體來表現抽象,以已知或易知來啟迪未知或難知。」[4](P137)如宋代大詩人蘇軾在其著名的「前赤壁賦」中用蜉蝣這種朝生暮死的小昆蟲來比喻人生的短暫,人很渺小:「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5](P509)英語諺語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6](P1578)意為「駱駝負載過重時,再加上一根稻草也會把它壓死。」諺語中意象詞語the last straw 「最後一根稻草」,生動形象地寓意為「某事或某物使人到了忍無可忍的極點。」
二、重構文化意象
譯製片又稱翻譯片,顧名思義,一些國外優秀的影片必須通過翻譯方能為中國觀眾所接受。電影翻譯與其它文學作品翻譯具有共同性,即用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形象思維中高超的藝術意境。但電影翻譯又有區別於其它翻譯的特殊性,即其譯文要做到能見之於文,形之於聲,達之於觀眾。著名翻譯家Nida指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義都直接或是間接地反映一個相應的文化,詞語意義最終也只能在其相應的文化中找到。」「文化的不同幾乎很自然地體現在語言上的不相同。」[7](P28)
漢語、英語分屬兩大不同的語系。漢語是象形文字而英語是一種字母文字。要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語際間進行成功切換,這對電影翻譯工作者來說不是件易事。但研究表明老一代電影翻譯工作者不僅給觀眾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優秀譯製片,同時也給電影翻譯研究留下了不少值得研究的課題。筆者80年代初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英國電影Red Shoes播放時被譯成「紅舞鞋」,覺得也無可厚非。此片主要講述了英國一名芭蕾舞女演員面對愛情與事業而不能作出正確抉擇,最終走向斷崖的凄惋的故事。盡管「紅舞鞋」正確無誤地譯出了英文的原意,也緊扣劇情,但直譯的平鋪直敘,沒有更深的寓意。觀眾如果光看片名,確實難以激起任何聯想的波瀾。80年代後期,在一次外國優秀影片巡迴展的大幅廣告上Red Shoes這部英國影片片名被譯成了「紅菱艷」,細細品味「紅菱艷」這一譯文,譯者把那雙纖巧的紅舞鞋比作了中國觀眾婦孺皆知的紅菱。它寓意紅菱雖生長於濁水污泥,卻嬌艷迷人,特別是那兩只彎彎的紅菱角,猶如中國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雖然小巧,但凝聚了多少女子的血淚,有的甚至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因此「紅菱艷」這一片名隱含穿著如紅菱般舞鞋的舞女艷麗卻薄命。
譯者把這一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文化意象「紅菱」注入其翻譯中,從而成功地重構了一幅為廣大中國觀眾所熟悉、能會意、肯接受的嶄新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重構(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mage)這一巧奪天工的翻譯手法在電影翻譯中隨處可見。如美國電影Waterloo Bridge這一片名原意為「滑鐵盧橋」。眾所周知,1817年英國在泰晤士河上出資建造了滑鐵盧橋,以此來紀念威靈頓公爵指揮英國軍隊打敗拿破崙而取得的滑鐵盧戰役的勝利。如果依據英文直譯成「滑鐵盧橋」,乍一看,觀眾定會認為這是部與拿破崙打仗有關的戰爭片或介紹與該橋建築有關的紀錄片。但看過此片的觀眾都知道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愛情片。
影片描繪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年輕漂亮的女演員瑪拉在滑鐵盧橋上結識了青年軍官羅依,並成了戀人。而後,瑪拉獲悉羅依戰死疆場,痛不欲生,為了生存淪落為妓。當羅依奇跡般地出現時,她無法面對現實,為了愛情和名譽,她再次來到與羅依初戀的地方,喪生在車輪滾滾的滑鐵盧大橋上。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史中,有著許多與之相仿的神話傳說。如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陝西省藍田縣一年一度的「藍橋相會」等。而「藍橋相會」的傳說與Waterloo Bridge故事情節有著許多異曲同工之處。所以譯者把原名「滑鐵盧橋」譯成了「魂斷藍橋」,這樣做不僅避開了中國觀眾由於地城文化差異、歷史背景知識缺乏而引起的迷域;而且「藍橋」這一隱含中國文化的意象能使觀眾一看到片名即刻領悟到這是部關於愛情的電影。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的意義在於它能及時有效地達到使譯文與觀眾勾通,使觀眾心領神會的效果,由此來吸引廣大的影迷,創造譯製片票房紀錄的新高。仔細認真研究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這樣的翻譯手法會不時令人拍案稱奇。
三、文化意象的修潤
由於中外觀眾知識面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電影翻譯工作者應盡可能地幫助觀眾去理解那些與一個民族的歷史、地域文化、宗教習俗等有著密切相關的語言現象。電影翻譯中如果對某些特定文化意象不作任何修潤(Modification of Cultural Image)處理,就事論事直譯,會造成這一文化意象的缺損,文化涵義支離破碎。英國電影《魂斷藍橋》[8]一開始,有這樣一段畫外音: Announceer』s Voice: At 11:15 this morning, the Prime Ministeer, 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er Ten Downing Street,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
廣播員的聲音:今天上午11點15分,首相在唐寧街10號向全國發表了講話,宣布英國與德國處於交戰狀態。 應該指出此例忠實地譯出了原文的字面層意義。但對「唐寧街10號」這一隱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補充說明的話,相信絕大多數中國普通觀眾會茫然不知其所雲。其一、觀眾不知道這個「唐寧街10號」在什麼地方?其二、他們更不知道廣播員在這里特地提及這個地名有何特別的寓意?為了使電影譯文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達之於廣大觀眾。譯者宜對上述譯文作恰如其分的增補修潤,如:
今天上午11點15分,首相在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府邸向全國發表了講話,宣布英國與德國處於交戰狀態。
通過增補「英國首相府邸」,觀眾這才真正認識到了「唐寧街10號」的「廬山真面目」。至此,「唐寧街10號」所隱含的意象立體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觀眾才真正懂得具有典型地起域文化地名「唐寧街10號」的全部文化內涵。又如:
Peter: Oh, this? Well, I like privacy when I retire. Yes, I』m very delicate in that respect. Prying eyeeees annoy me. Behold the walls of Jerichho! Err, maybe not aaas thick aas the ones that Joshua blew down with his trumpet. I just show you my heart』s in the right place, I』ll give you my best pair of pajamas. Do you mind joining the Israelites?
彼得:這個嗎?我休息的時候不想被別人干擾,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別人偷看。你看這耶利哥城牆,比不上約書亞用號角吹倒的牆厚,卻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沒有號角,為了表示我的公正無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給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嗎?
此例選自英國電影《一夜風流》[9]。這段對白譯文非常具有代表性,因為在這段譯文中出現了「耶利哥城牆,約書亞,以色列人」這三個與《聖經》歷史故事有關的詞語。眾所周知,東方盛行佛教,尤其是在中國,中國觀眾對佛教還可略知一二,而對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宗教歷史文化就知之甚少了。因而在影片切換的瞬間讓中國觀眾把上述三者的關系聯系起來是件難事,他們會搞不懂這「耶利哥城牆」、「約書亞」、「以色列人」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直譯用於上述譯文中不僅令中國觀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同時也失去了電影翻譯的真正意義。
為使中國觀眾明白這三個詞語間的關系,使原文中所涉及的那些特殊文化意象豐滿起來,譯者應在電影翻譯過程中對這段文字作如下潤色:
彼得:這個嗎?我休息的時候不想被別人干擾,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別人偷看。你看這像《聖經》中的耶利哥城牆,雖比不上《聖經》里以色列人的軍長約書亞用號角吹倒的牆厚,卻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沒有號角,為了表示我的公正無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給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嗎?
由於對「耶利哥城牆」、「約書亞」、「以色列人」這些出自《聖經》故事的詞語增補了必要的文化涵義修潤詞後,觀眾不僅了解了這些「典故」的出處,同時在上下語境中也弄明白了最後一個詞語「以色列人」的特定意指。修潤增強了語言文字在語境中的透明度;增強了文化意象在觀眾認識理解中的清晰度。

四、文化意象的轉換
語言學家認為世界上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觀現象,不同的民族語言會給它「刷上不同的顏色」。緣於此,文化意象的錯位(Nonequivalence of Culture Image)會具體表現為作為喻體的文化意象上的差異。換言之,在一種文化傳統中一個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意象在另一種文化里卻成了反面寓意的醜陋文化意象。如英國電影《呼嘯山莊》[10]中有這樣一個片斷:
Isabella: It』s a brother』s ty,dear Edgaar, to introce his siste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 young poets.
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 mustache.
依莎貝拉:這是一個哥哥的義務,親愛的埃得加,你總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紹給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風的年輕詩人吧。埃得加:哦,你該不是想嫁一個龍騎兵吧?
依莎貝拉:是的,還長著火紅的大鬍子。
在上述翻譯中「dragon」是一個關鍵詞。在英語語言中,「dragon」作「魔鬼」解釋。每當提及此詞,西方人的思想意識中立刻會呈現出一隻面目猙獰的魔鬼正張牙舞爪地撲向人間,由此不難看出「dragon」在西方語言文化中隱含貶義。而在中國文化中「龍」字象徵著「高貴,至高無上」等意,昔日中國人稱皇帝為「真龍天子」。因此與「龍」字相關的詞語絕大多數具有崇敬之意。如中國人稱自己為「龍的傳人」;祈盼著自己的子女將來有出息為「望子成龍」等。「dragon」在東西方語言中,其文化意象的寓意是絕然相反的。簡言之,它們的物象雖同,但寓意卻完全相異。由此可見用「龍騎兵」來硬譯「dragon」一詞顯然不妥當。因為當中國觀眾在觀賞影片時忽爾聽到「龍騎兵」這一詞語,他們肯定即刻會聯想到「他」可能是個「皇家騎兵」。但依莎貝拉的回答卻又使觀眾對影片的闡釋如墜雲霧。觀眾不禁要問:這個堂堂正正的「皇家騎兵」怎麼會是「長著火紅的大鬍子」呢?在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中,只有那些三頭六臂的怪物才有一張可怕的綠眉毛、紅鬍子嘴臉。如此生搬硬套不僅不能處理好東西方語言文化中意象錯位這一棘手問題,同時也不能傳神地譯出這段對白的真實含義,反而給上下文語義的貫通設置了語言障礙。因此,例中埃得加與依莎貝拉的最後一段對話不妨翻譯如下: 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哦,你該不是想嫁給一個野蠻人吧?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 mustache.是的,還長著火紅的大鬍子。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電影翻譯中許多英語詞語若直接硬譯,會令廣大中國觀眾無法接受與認同。此外,電影翻譯文本受電影畫面切換時間的限制,不能像翻譯文學作品那樣,可以在一些晦澀難懂之處作些注釋,所以對白譯文一定要讓觀眾一聽、一看即能明了。譯者應立足於本國觀眾,從觀眾領略欣賞譯製片的藝術角度出發,選用本民族語言中與原片藝術最相似、最貼近的、為本國觀眾所熟悉的、易於接受的詞語和文化意象來進行電影翻譯。

❽ 著名英文電影片名翻譯 論文

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研究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
英文電影日益受到人們的歡迎,
片名的翻譯也愈
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本文通過對英文電影片名的分析,
總結了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特點:

息傳遞性、
文化特殊性、
藝術審美性。並通過對當前英文電影片名翻譯實踐的研究,舉例分
析了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標准和常用的方法。

關鍵詞:英文電影片名

翻譯標准

翻譯方法

一、引言

電影,又被稱為「第七藝術」
,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魅力和藝術效果的特殊
藝術效果。
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也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雖然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常被認為
屬於跨文化交際,
但它也擁有自身明顯的特點,
不同於其他的翻譯實踐。
本文就從分析英文
電影片名翻譯的特點著手,舉例介紹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標准及翻譯的常見方法。

二、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特點

一部電影首先吸引觀眾的就是它的片名。
人們常說好的片名就是電影成功的一半,
因此
電影片名的翻譯必定是具備與其他翻譯實踐不同的特點。

1.
信息傳遞性
信息傳遞性是英文電影片名翻譯最重要的特點。電影片名一般要求簡潔明了,但這並不妨礙它傳遞出電影的基本信息。通常觀眾可以通過片名來判斷出該電影的類型,如《生死時速》(Speed),我們可以判斷出它為動作片(action movie);《人鬼情未了》(Ghost)為情故事(love story);《冒牌天神》(Bruce Almighty)為喜劇電影(comedy);《沉默的羊》(Silence of the Lambs)為恐怖片(horror movie)等。更為重要的是,觀眾可以從片名中獲知電影的些許基本內容和情節。如通過片名《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我們可以得知這部影片的故事情節將圍繞法律展開。又如《諾丁山情緣》(Netting Hill)告訴我們影片將講述在倫敦諾丁山發生的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因此,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信息傳遞性是英文電影吸引觀眾最重要的功能。

2.
文化特殊性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實踐也與文化息息相關,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尤為如此。無論電影是真實還是誇張的,它都是對生活的反映,電影片名也是這樣,因此,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也反映了文化的特殊性。英文片名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表現文化的特殊性,如習語、俚語等的應用。
《第一滴血》(The First Blood)是一部著名的動作電影。越戰復員士兵Rambo回家鄉後處處受到當地治安官的壓迫,為了生存,他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做出反抗。這部電影講述的不是愛情或友情,也不是理解或寬恕。它講述的是一個國家的恥辱和一位士兵的光榮。國家將人民送入地獄深淵,這位士兵拚死要保衛自己的尊嚴。在中國,這部電影被直譯為《第一滴血》。漢語中它並沒有任何特殊的含義,但在英語中「the first blood」指的是在第一場戰斗中擊敗(beating the enemy in the first battle)。因為文化的特殊性,這個片名傳達出無盡的深意。

3.
藝術審美性

電影有著優美的音效和畫面,已經成為當代最受歡迎的藝術形式。電影具有濃厚的美學價值,這在電影的片名中就有體現。在翻譯英文電影片名的時候,好的中文譯名也能傳遞出美的信息,頗具藝術審美性。如《廊橋遺夢》(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ry),「廊橋」自讓指的是在電影中多次出現的橋,而「遺夢」對中國人來說意味著一去不復返、再也無法經歷的美好回憶。這個譯名深深打動了中國觀眾,讓中國觀眾體會到電影所傳達出的愛情的傷感。

三、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標准

現在英文電影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人們接觸的英文原聲電影也越來越多。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也隨著時代帶的進步發生著明顯的變化,直譯的片名在減少,而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以及為了觀眾能更好地理解,片名在翻譯的過程中也被增補了很多信息。但是,像所有的翻譯實踐一樣,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也有必須遵循的標准,不能只為了吸引眼球而放棄一些翻譯的原則。
1.反映電影的主題
英文電影片名翻譯必須遵循原作,不能憑空想像,否則即使片名很吸引人也不能稱之為好的翻譯。比如,有人將The Thing You Do Into譯為《擋不住的奇跡》,Eye for an Eye譯為《逍遙法外》,Four Weddings and Funeral譯為《你是我今生的新娘》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0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0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6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0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2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