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鏡頭中英文術語對照
⑴ 英語翻譯:電影鏡頭
就是shooting,具體環境下讀者會理解是什麼鏡頭。例如:
exterior shooting
外景攝影[拍攝]
location shooting
外景鏡頭[攝影]
⑵ 干貨,編劇入門知識——專業術語篇(中英對照)
專業術語是相對日常用語而言的,一般指的某一行業的專有名稱簡介。大多數情況為該領域的專業人士所熟知,而專業術語在國際慣例中是通用的,主要是起到減少行業中交流成本的作用。每一行都有自己的專業術語,相當於行業裡面的黑話。
下面我會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些跟電影跟劇本創作乃至影視行業的一些簡單的專業術語。希望對剛入行的朋友或者已經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但是不熟悉的人也有點幫助(其實大多數是半路出家的編劇)。也許還能在你需要你裝逼的特定場合助你一「逼」之力,畢竟你也不想你在談論劇作的時候讓人單從一些措辭就知道你是個門外漢吧?此外,中英對照的意義是為了方便一些需要去翻查英文資料的朋友,能夠准確搜尋到關鍵詞。專欄首篇,不足或者有錯漏之處,希望多多指教。
A.劇作過程常見基礎術語:
劇本(Script / Screenplay) : 一劇之本。無須贅述。
編劇(Screen /Script Writer): 編寫劇本的人,劇本的作者。
角色(Character) :故事中的人物。
主角(Protagonist) :故事的核心人物,驅動故事,在故事中做出關鍵戲劇決定的人物。
配角(Minor Character ):故事中主角以外,推動劇情的人物。
對手(Antagonist) :故事中阻礙主角前進的人物。可以是一個人,一個組織、一種自然力、或者是主角內心的某個層面。
故事主題(Theme): 想要通過故事傳達的價值觀念或者道德主張。
故事類型(Genre) :含有某種元素或者有固定套路的故事類別。有多中分類方式,常見的有喜劇,悲劇,荒誕劇,紀錄片等等
事件(Event): 因某個原因而觸發,有一個特定的發展過程,並導致了某個結果的一系列有邏輯因果關系的事實。是劇本中使得人物鮮活並相互聯系起來的故事講述單位。
情節(Plot) :指劇本中表現人物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發展過程。
情節點(Plot point) :指故事中的轉折點,是故事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地轉向另一個方向的節點。情節點戲劇張力的來源。
場景(Scene): 故事事件發生的時間和空間。一般一個時間、一個地點發生的一種行動稱之為一個場景,也叫一場戲。
場景標題(Scene Heading) :每一場戲都用左對齊的格式並列寫出:內景或外景、地點、時間這三個要素。
外景與內景(Exterior & Interior) :用於標記在每場戲開頭的場景標題。
台詞(Lines) :指故事中人物說的話。
潛台詞(Subtext) :指存在並隱藏在事件表面或對白下的潛在意義,是觀眾根據語境感受到的人物潛在意圖。
對白(Dialogue) :故事中人物說的話與情態,是表達角色情緒跟性格的方式。除了台詞,還包括人物的情緒與表達停頓。
視點(Point of View ,POV) :就是故事講述的人稱,一般分主觀跟客觀視點。
背景故事(Backstory) :指在劇情開始之前的歷史,通常是塑造人物的事件和情感的往事。
故事結構(Structure) : 相當於劇本的骨架與藍圖,是按照時間、因果、空間來架構的故事講述基礎,是安排情節與時間的基本支撐。常見的基礎結構是三幕式結構與三幕式結構的變體。
三幕式結構(Three-Act-Structure) :故事分為開頭,中間,結尾這三幕的傳統戲劇結構。
戲劇張力(Dramatic Tension) :是編劇在劇本中意圖讓觀眾感受到的性以及對戲劇的預期的故事矛盾的設計。
人物角色開發(Developing the Characters) :意味著給每個你創造的角色提供特殊的背景、性格、行動、品味和動作時間表。
人物原型(Characters Archetype): 結合神話故事由榮格心理學總結出來的人類類型,每種原型代表著某種人類天性,這些天性是人類普遍存在的無意識特性。一般用來做人物設定的大造型基礎。
立體人物(Round Character) :指心理上完全有自我意識的人物,故事中有主動性有目標的人物。
扁平人物(Flat Character) :指精神上缺乏深度,為某個說教式目的而存在的人物。
高概念(High Concept): 指營銷策略決定並引導創意的電影。這類通常故事結構、故事節奏簡單,有固定的套路應和大眾觀影習慣,故事核心簡單到一句話可以概括。
B.故事創作的方式:
人物驅動(Character-Based Drama): 故事的矛盾與張力由人物製造,主角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限制與障礙,這樣的故事叫做人物驅動故事。例如《雨人》。
情節驅動(Plot-Based Drama) :人物受到的挑戰主要來自外部的壓力,主角被迫捲入事件,這樣的故事叫做情節驅動故事。例如《釜山行》。
平行敘事(Parallel Storytelling) :指在講述故事的時候,通過對故事的壓縮,在幾條情節線之間進行卻換,激發觀眾的判斷跟想像預測能力參與到故事當中,有多重視點的講述方式。
C.劇作中常見的工具:
節奏表(Beat Sheet): 指高概念電影創作中因應觀影習慣總結出來的情節節奏列表。比如多少分鍾或者劇本的第幾頁一樣出現怎樣的情節。是合理劇情詳略跟轉折科學有效的套路。專業編劇用起來讓主創間的交流事半功倍。
弧線(ARC) :用曲線圖的方式來分析情節的走向或人物間的成長軌跡與交集。方法論的編劇會因應曲線再對劇本做調整。
場景卡(Scene Card) :給場景編號,把每場戲的概要簡明扼要的書寫到索引卡片上。
情節板(The Board ) :鋪排場景卡的面板,用來調整跟切換事件與場景的工具。善用情節板能讓每一個場景跟事件成為更靈活的零部件。
D.劇作基本流程的術語:
step1:
故事前提(Logline) : 也作one-line,用行話來講叫做「一句話劇情概要」。這句話會暗示劇情矛盾故事主線還有受眾群體乃至主題。是創意的出發點也是整個劇本最濃縮的精華。很多有經驗的編劇會從故事前提入手。而也是大多數公司檢測編劇水平的基準。
step 2:
梗概/腳本(Treatment): 在最早嚴格意義上是指沒有對白的劇本,但是現在:行業中通常指圍繞logline展開的故事概要。用剪短概括的故事概括故事主要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梗概沒有再分短梗概跟簡梗概這樣外行的說法。
Step 3:
解構故事(Breaking A Story) :在詳寫大綱前,找到故事中的重大轉折,通常是幕與幕之間的轉折。一般可以運用到節奏表(Beat Sheet)。
Step 4:
人物設定(Character Setting) :人物的背景故事跟性格特點已經在故事中的走向的計劃。(這一步按照故事是人物驅動還是情節驅動可以靈活調整)
一般到了這里可以進入簡報/提案階段。
Step 5:
簡報/提案(Pitch) :向意向買家講述故事,銷售創意,展示計劃。
Step 6:
大綱(Outline) :將會出現在劇本的中的每一場戲劇的列表。其實就是在節奏表上的再完善。每一場戲都具體到有起止的故事線。大綱一般是劇本開發過程中的第一個付費環節。在完成故事大綱後緊接著就會進入分場大綱(scene outline)。
Step7:
劇本第一稿(First Draft) :依據已經做好的故事解構跟大綱碼出來的第一版劇本。
Step 8:
改寫(Rewrite) :劇本的重要修改,包括從新塑造人物以及創造新的人物或戲劇。
Step 9:
劇本第二稿(Second Draft) :在收到製片人的反饋後修改好的第二版劇本。
Step 10:
定稿(Locked): 製作人審核通過大綱或者劇本的最終稿。(肯定沒有那麼好命,可能要無數次改寫跟第N稿,而且項目不黃的情況下可以走到這步。)
Step 11:
潤色(Polish) :劇本的細致修改,通常是校勘還有調整讓各場戲更緊湊和完善對白,或調整為拍攝用的拍攝本。
Step 12:
拍攝本(Shooting Script) :把劇本調整成拍攝用的終版劇本。
後續就是拍攝中的因應實際情況的調整與修改了。還有催款什麼的就不說了……
E.電影製作與預算的專業術語
電影製作的三個階段:
前制(Pre-proction ): 開拍之前的所有活動,包括編列預算(budgeting),敲定卡斯(casting ),修訂腳本(script revision ),勘查外景(location scouting ),搭建場景(set construction ),編寫製片企劃表(proction board ,每場戲要在那個時間在哪裡拍攝)和 雇傭工作人員。前制階段可能費時數個月,甚至需要好幾年才有辦法把一切安排就緒,讓電影開拍。
製作(Proction ); 從攝影機開始運轉到主要拍攝工作完成位置。持續時間從四個禮拜到二十個禮拜或者更久;大型製片廠的電影平均製作期約80天。
後制(post-proction ); 製作階段完成後進入後制階段。當所有場次全部拍攝完畢,剪接師就開始製作毛片。接著加入視覺特效,並執行音效剪接與配樂。如果某個演員的台詞聽不清楚或者口氣不對,就得另外錄制對白替換。【後制】(post )會持續好幾個月,一般到殺青之後約十個禮拜。導演才能進行粗剪(first cut)。
電影預算可以分成「線上支出」和「線下支出」
線上支出(Above-the-line cost ):關乎電影能否製作的「大筆」項目,包括曲本的權利金,以及導演,製片,編劇和演員的酬勞。
線下支出(Below-the-line cost ):和實際製作有關的費用。廠棚租金,搭景和服務費用(傢具和道具),購買和租用器材的費用,外景場地費,卡車費用,工作人員的酬勞,遠地外景生活費,飲食費,追加法律費用,音樂和剪接費。
F.常見拍攝的鏡頭基本術語及作用:
變換焦距(Change of Focus): 在銳聚焦(sharp focus )下的角色走進一群模糊的群眾當中,可以透露出對未來的不確定心理。如果讓角色從模糊的背景中走到銳聚焦的前景,則可以讓他的價值或優先性「變清晰」。
仰角鏡頭(Low Angle Camera ) :以仰望的角度呈現角色,會讓他/她看起來強大有力。這也叫「英雄鏡頭」(hero shot)
俯角鏡頭(High Angle Camera ) :俯視角色可以傳達出他/她無能為力,無足輕重。
斜角鏡頭(Tilted 【Dutch 】angle ) :讓水平線傾斜,意味事情出了差錯,或者是生理心理失去了平衡。
過肩鏡頭(Over-the-shoulder) :意味著角色處於很容易遭受攻擊的脆弱狀態。
手持鏡頭(Jitter/hand-held shot ) :可以投射出置身風暴中心,快被淹沒的感覺,例如在忙亂的急診室或犯罪現場。
未完待續……
⑶ 電影英語術語
Episode 一集 定義:A regular installment of an ongoing program. 一部正在播放的節目中的固定分段。
Extra 群眾演員;臨時演員 定義: An actor without a speaking part, usually hired by the day as part of a crowd scene. 沒有台詞的演員,通常是在人群場面出現。
FX 特技 定義: Slang for 「special effects.」 「特技」的俚稱。 舉例:Steve is a FX man for a major film company.
Genre 風格,體裁 定義:A film using a specific technique, style, story, or setting. 一部電影所採用的特定技巧、故事類型及背景等。
Made-for-TV-movie 為電視製作的電影 定義: A movie that is made expecially for TV. 專門為在電視台播放而製作的電影。
Makeup Artist 化妝師 定義:A person who applies makeup to actors. 負責為演員化妝者
Candid Camera 偷拍 定義:The action of filming people in various situations without them knowing that they are being filmed. 在被拍者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進行的拍攝。
Cast 全體演員 定義:The actors who portray all the roles in a play. 一部片子中所有參加演出的人員。舉例:There will be a meeting for all cast members this afternoon.
Blockbuster (=Hit) 火爆片;叫座片 定義:A movie which is a huge financial success. In common usage a "blockbuster" is a movie that has a box-office of more than $100 million upon release in North America. 商業上很成功的影片。一般講來,叫座片在北美是指發行以來,票房超過十億美元收入的影片。 舉例:Movie-makers are hoping for a summer of full of blockbusters. 電影製片商希望整個夏天都是叫座片。 The film 「Mr. Bean」 was a box-office success, but it was not much praised by the critics. 電影「豆子先生」是一部大賣片,不過影評差強人意。
Cameo 大演員小角色 定義:A bit part (i.e. small role) played by a famous actor who would ordinarily not take such a small part. Originally meaning "a small piece of artwork", the term was borrowed by director Michael Anderson when attempting to attract famous actors to play bit parts in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由一名著名演員扮演的一般他們不接受的小角色。原意為「小件藝術品」,這個詞被導演麥克·安德森借用以吸引著名演員演出他的影片《80日環游世界》(1956) 。
Slow-motion 慢動作;慢鏡頭 定義:The effect of very slow action by filming faster than normal then replaying the film at normal speed.
Love Triangle 三角戀愛
Follow-up=Sequel 續集
Supporting Actor 男配角
Sitcom=situation comedy 喜劇情節,幽默單元劇。 Nominate 提名 舉例:Nicole has been nominated for 3 golden globes, and won 2. 尼科爾基德曼被提名三個金球獎,贏得了兩個獎項。
Star 主演,擔任主角 舉例:She starred in a film about schizophrenia, where she was an aspiring architect who developed the horrible disease。 她主演了一部關於精神病人的影片。在影片中她是一位有抱負的建築師,卻漸漸病重。
Paparazzo (pl. Paparazzi) 狗仔隊 舉例:Some paparazzi go to outlandish extremes to photograph a particular star that they are following. 狗仔隊有時為了拍攝到某個明星的照片可以不擇手段。
suck / / v. 糟糕 pathetic / / adj. 無聊 hilarious / / adj. 有趣的,滑稽的 sultry / / adj. (女子或其神態)性感迷人 box-office / / n. 票房 critics / / n. 評論
⑷ 鏡頭英文
shot
Shot 在電影中指的是「片段、鏡頭」,也可以用來指「照片」,舉個例子:
The opening shot of the film shows a lone man driving through the streets.(這部電影的開場鏡頭是一個孤單的男子開過街道。)
Even the most amateur photographers can snap perfect shots in this magnificent place.(即便是最業余的攝影師在這壯麗的景色下也能拍出完美的照片。)
⑸ 英語電影術語
關於電影的類型:documentary (film) 記錄片,文獻片、literary film 文藝片、musicals 音樂片、comedy 喜劇片、dracula movie 恐怖片
documentary (film) 記錄片,文獻片: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
literary film 文藝片:文學藝術影片的簡稱。文學性和藝術性並存,區別於商業電影。
musicals 音樂片:音樂片是類型片的一種,指以音樂生活為題材或音樂在其中佔有很大比重的影片。
comedy 喜劇片:喜劇片指以笑激發觀眾愛憎的影片。
dracula movie 恐怖片:「恐怖片」是以製造恐怖為目的的一種影片。
(5)電影鏡頭中英文術語對照擴展閱讀:
演職人員名稱:assistant cameraman 攝影助理、property manager/propsman 道具員、art director 布景師、stagehand 化裝師、lighting engineer 燈光師、film cutter 剪輯師、sound engineer/recording director 錄音師、scenario writer, scenarist 劇作家、direction 導演、distributor 發行人
⑹ 電影術語中的推,拉,搖,移,跟怎麼翻譯啊
運動鏡頭中的推、拉、搖、移、跟、升降
1.推與拉: 推,是指觀眾的視線逐漸接近被攝對象,逐漸把觀眾的觀察由整體引向局部。 拉,正好與推相反,是把觀眾的注意力由局部引向整體,使人獲得一個較為全面的印象。 推、拉鏡頭,實際上是一種逐漸改變視距的方法,一般是將攝象機放在移動車上拍攝成的。 用變焦鏡頭拍攝也可以獲得推拉效果。
2.搖與橫移: 搖,是攝像機位置不動,只是鏡頭變動拍攝方向。搖,可以左右搖,上下搖,也可以斜搖,轉圈搖。 搖鏡頭的作用是,更好地表現空間,表現人和物在空間的關系,可以把許多事物連起來表現。搖鏡頭的落幅有時也有突出主題的作用。 橫移,是把攝像機放在移動車上,向一側拍攝的鏡頭。 橫移的作用也是表現空間和把一些事物連起來表現。 橫移鏡頭與搖鏡頭不同的是:搖鏡頭,攝像位置不動,只改變拍攝方向;橫移鏡頭是方向不變,只移動攝像機。
3.跟 跟,是攝像機跟隨運動中的物體拍攝。有搖跟和移跟,也可以連搖帶移地跟,作用是更好地表現運動的事物。
4.升降 升、降,是把攝像機擺在升降機械上拍攝的鏡頭。在拍攝過程中,由於攝像機的升降而不斷改變視點的高度,以變化畫面的空間。
具體英文翻譯:
DOLLY SHOT 推拉鏡頭
將攝影機各某個場景推進或拉出所攝得的鏡頭。推拉鏡頭可以把行動中的人物和景物交織在一起,產生強烈的動態和節奏感,不同的內容、情景、節奏,運用推拉鏡頭,可產生不同的效果。
PAN 橫搖鏡頭
攝影機在定點上,對一場面作水平運動的拍攝方式。
FLUID CAMERA 運動攝影
指在拍攝一個鏡頭時,攝影機的持續性運動。
FOLLOWING SHOT 跟拍鏡頭
隨物體移動,保持物體在銀幕空間的鏡頭。
CRANE SHOT 升降鏡頭
攝影機在升降機上做上下運動所拍攝的畫面,是一種從多個視點表現場景的方法。其變化有垂直升降、弧形升降、斜向升降或不規則升降。升降鏡頭在速度和節奏方面運用適當,可以創造性的表達一場戲的情調。
更多的參考
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379870-1-1.html
⑺ 電影中的專業名詞:攝影,剪輯,配樂,空鏡頭.這幾個詞用英語咋說
Photography(攝影)
Editing(剪輯)
Dubing music(配樂)
Blank lens(空鏡頭)
還有些相關的專業詞語,你也可以看看:)~
photographer, cameraman 攝影師
snapshot, snap 快照
enlarger 放大機
image, picture 相,像
oblong photography 橫式照片
blurred image 模糊照片
negative 負片
positive 正片
print 印製
format 尺寸
grain 顆粒
foreground 近景
⑻ 幫我提供一些影評的術語啊,英語的
給你一些電影專業術語中英文對照:
documentary (film) 記錄片,文獻片
filmdom 電影界
literary film 文藝片
musicals 音樂片
comedy 喜劇片
tragedy 悲劇片
dracula movie 恐怖片
sowordsmen film 武俠片
detective film 偵探片
ethical film 倫理片
affectional film 愛情片
erotic film 黃色片
western movies 西部片
film d』avant-garde 前衛片
serial 系列片
trailer 預告片
cartoon (film) 卡通片,動畫片
footage 影片長度
full-length film, feature film 長片
short(film) 短片
colour film 彩色片 (美作:color film)
silent film 默片,無聲片
bbed film 配音復制的影片,譯製片
silent cinema, silent films 無聲電影
sound motion picture, talkie 有聲電影
cinemascope, CinemaScope 西涅瑪斯科普型立體聲寬銀幕電影,變形鏡頭式寬銀幕電影
cinerama, Cinerama 西涅拉瑪型立體聲寬銀幕電影,全景電影
title 片名
original version 原著
dialogue 對白
subtitles, subtitling 字幕
credits, credit titles 對原作者及其他有貢獻者的謝啟和姓名
telefilm 電視片
演員actors Starring
cast 陣容
film star, movie star 電影明星
star, lead 主角
double, stand-in 替身演員
stunt man 特技替身演員
extra, walker-on 臨時演員
character actor 性格演員
regular player 基本演員
extra 特別客串
film star 電影明星
film actor 男電影明星
film actress 女電影明星
support 配角
util 跑龍套
工作人員technicians
adapter 改編
scenarist, scriptwriter 腳本作者
dialogue writer 對白作者
proction manager 製片人
procer 製片主任
film director 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副導演,助理導演
cameraman, set photographer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攝影師
assistant cameraman 攝影助理
property manager, propsman 道具員
art director 布景師 (美作:set decorator)
stagehand 化裝師
lighting engineer 燈光師
film cutter film editor剪輯師
sound engineer, recording director 錄音師
script girl, continuity girl 場記員
scenario writer, scenarist 劇作家
放映projection
reel, spool (影片的)卷,本
sound track 音帶,聲帶
showing, screening, projection 放映
projector 放映機
projection booth, projection room 放映室
panoramic screen 寬銀幕
film instry 電影工業
cinematograph 電影攝影機, 電影放映機
cinema, pictures 電影院 (美作:movie theater)
first-run cinema 首輪影院
second-run cinema 二輪影院
art theatre 藝術影院
continuous performance cinema 循環場電影院
film society 電影協會,電影俱樂部 (美作:film club)
film library 電影資料館
premiere 首映式
film festival 電影節
distributor 發行人
Board of Censors 審查署
shooting schele 攝制計劃
censor』s certificate 審查級別
release 准予上映
banned film 禁映影片
A-certificate A級(兒童不宜)
U-certificate U級
X-certificate X級(成人級)
direction 導演 proction 製片 adaptation 改編
scenario, screenplay, script 編劇 scene 場景 exterior 外景
lighting 燈光 shooting 攝制 to shoot 拍攝
dissolve 漸隱,化入,化出 fade-out 淡出 fade-in 淡入
special effects 特技 slow motion 慢鏡頭 editing, cutting 剪接 montage 剪輯
recording, sound recording 錄音
sound effects 音響效果
mix, mixing 混錄
bbing 配音
postsynchronization 後期錄音合成
studio 製片廠,攝影棚
(motion)film studio 電影製片廠
set, stage, floor 場地
properties, props 道具
dolly 移動式攝影小車
spotlight 聚光燈
clapper boards 拍板
microphone 麥克風,話筒
boom 長桿話筒
scenery 布景
電影攝制filming shooting
camera 攝影機
shooting angle 拍攝角度
high angle shot 俯拍
long shot 遠景
full shot 全景
close-up, close shot 特寫,近景
medium shot 中景
background 背景
three-quarter shot 雙人近景
pan 搖鏡頭
frame, picture 鏡頭
still 靜止
double exposure 兩次曝光
superimposition 疊印
exposure meter 曝光表
printing 洗印
影片類型films types
film, motion picture 影片,電影 (美作:movie)
newsreel 新聞片,紀錄片
⑼ 影視鏡頭專業術語解釋
影視鏡頭專業術語解釋
作為編導應當對鏡頭保持敏感,下面整理了一些影視鏡頭專業術語,一起來看看吧!
一、電影、電視的景別
景別,根據景距、視角的不同,一般分為:
極遠景:極端遙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小如螞蟻。
遠景:深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在畫面中只佔有很小位置。廣義的遠景基於景距的不同,又可分為大遠景、遠景、小遠景(一說為半遠景)三個層次。
大全景:包含整個拍攝主體及周遭大環境的畫面,通常用來作影影視作品的環境介紹,因此被叫做最廣的鏡頭。
全景:攝取人物全身或較小場景全貌的影視畫面,相當於話劇、歌舞劇場「舞台框」內的景觀。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動作和所處的環境。
小全景:演員「頂天立地」,處於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對完整的規格。
中景:俗稱「七分像」,指攝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鏡頭,或用來拍攝與此相當的場景的鏡頭,是表演性場面的常用景別。
半身景:俗稱「半身像」,指從腰部到頭的景緻,也稱為「中近景」。
近景:指攝取胸部以上的影視畫面,有時也用於表現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寫:指攝影、攝像機在很近距離內攝取對象。通常以人體肩部以上的頭像為取景參照,突出強調人體的某個局部,或相應的物件細節、景物細節等。
大特寫:又稱「細部特寫」,指突出頭像的局部,或身體、物體的某一細部,如眉毛、眼睛、槍栓、板機等。
二、攝影、攝像機的運動(拍攝方式)
推:即推拍、推鏡頭,指被攝體不動,由拍攝機器作向前的運動拍攝,取景范圍由大變小,分快推、慢推、猛推,與變焦距推拍存在本質的區別。
拉:被攝體不動,由拍攝機器作向後的拉攝運動,取景范圍由小變大,也可分為慢拉、快拉、猛拉。
搖:指攝影、攝像機位置不動,機身依託於三角架上的底盤作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使觀眾如同站在原地環顧、打量周圍的人或事物。
移:又稱移動拍攝。從廣義說,運動拍攝的各種方式都為移動拍攝。但在通常的意義上,移動拍攝專指把攝影、攝像機安放在運載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動中拍攝對象。移拍與搖拍結合可以形成搖移拍攝方式。
跟:指跟蹤拍攝。跟移是一種,還有跟搖、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將跟攝與拉、搖、移、升、降等20多種拍攝方法結合在一起,同時進行。總之,跟拍的手法靈活多樣,它使觀眾的眼睛始終盯牢在被跟攝人體、物體上。
升:上升攝影、攝像。
降:下降攝影、攝像。
俯:俯拍,常用於宏觀地展現環境、場合的整體面貌。
仰:仰拍,常帶有高大、庄嚴的意味。
甩:甩鏡頭,也即掃搖鏡頭,指從一個被攝體甩向另一個被攝體,表現急劇的變化,作為場景變換的手段時不露剪輯的痕跡。
懸:懸空拍攝,有時還包括空中拍攝。它有廣闊的表現力。
空:亦稱空鏡頭、景物鏡頭,指沒有劇中角色(不管是人還是相關動物)的純景物鏡頭。
切:轉換鏡頭的統稱。任何一個鏡頭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綜:指綜合拍攝,又稱綜合鏡頭。它是將推、拉、搖、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懸、空等拍攝方法中的幾種結合在一個鏡頭里進行拍攝。
短:指短鏡頭。電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約合膠片15米以下的鏡頭;電視30秒(每秒25幀)、約合750幀以下的連續畫面。
長:指長鏡頭。影視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連續畫面。
對於長、短鏡頭的區分,世界上尚無公認的「尺度」,上述標准系一般而言。世界上有希區柯克《繩索》中耗時10分鍾、長到一本(指一個鐵盒裝的拷貝)的長鏡頭,也有短到只有兩格、描繪火光炮影的戰爭片短鏡頭。
反打:指攝影機、攝像機在拍攝二人場景時的'異向拍攝。例如拍攝男女二人對坐交談,先從一邊拍男,再從另一邊拍女(近景、特寫、半身均可),最後交叉剪輯構成一個完整的片段。
變焦拍攝:攝影、攝像機不動,通過鏡頭焦距的變化,使遠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見,或使近景從清晰到虛化。
主觀拍攝:又稱主觀鏡頭,即表現劇中人的主觀視線、視覺的鏡頭,常有可視化的心理描寫的作用。
三、影視的畫面處理技巧
淡入:又稱漸顯。指下一段戲的第一個鏡頭光度由零度逐漸增至正常的強度,有如舞台的「幕啟」。
淡出:又稱漸隱。指上一段戲的最後一個鏡頭由正常的光度,逐漸變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稱 「溶」,是指前一個畫面剛剛消失,第二個畫面又同時涌現,二者是在「溶」的狀態下,完成畫面內容的更替。其用途:①用於時間轉換;②表現夢幻、想像、回憶;③表景物變幻莫測,令人目不暇接;④自然承接轉場,敘述順暢、光滑。化的過程通常有三秒鍾左右。
疊:又稱「疊印」,是指前後畫面各自並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銀幕或熒屏上。它是通過分割畫面,表現人物的聯系、推動情節的發展等。
劃:又稱「劃入劃出」。它不同於化、疊,而是以線條或用幾何圖形,如圓、菱、簾、三角、多角等形狀或方式,改變畫面內容的一種技巧。如用「圓」的方式又稱「圈入圈出」;「簾」又稱「簾入簾出」,即像卷簾子一樣,使鏡頭內容發生變化。
入畫:指角色進入拍攝機器的取景畫幅中,可以經由上、下、左、右等多個方向。
出畫:指角色原在鏡頭中,由上、下、左、右離開拍攝畫面。
定格:是指將電影膠片的某一格、電視畫面的某一幀,通過技術手段,增加若干格、幀相同的膠片或畫面,以達到影像處於靜止狀態的目的。通常,電影、電視畫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開始,由靜變動,最後以定格結束,由動變靜。
倒正畫面:以銀幕或熒屏的橫向中心線為軸心,經過180°的翻轉,使原來的畫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翻轉畫面:是以銀幕或熒屏的豎向中心線為軸線,使畫面經過180°的翻轉而消失,引出下一個鏡頭。一般表現新與舊、窮與富、喜與悲、今與昔的強烈對比。
起幅:指攝影、攝像機開拍的第一個畫面。
落幅:指攝影、攝像機停機前的最後一個畫面。
閃回:影視中表現人物內心活動的一種手法。即突然以很短暫的畫面插入某一場景,用以表現人物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和感情起伏,手法極其簡潔明快。「閃回」的內容一般為過去出現的場景或已經發生的事情。如用於表現人物對未來或即將發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預感,則稱為「前閃」,它同「閃回」統稱為「閃念」。
蒙太奇: 法文montage的音譯,原為裝配、剪切之意,指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列組合起來,是電影創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之一。它大致可分為「敘事蒙太奇」與「表現蒙太奇」。前者主要以展現事件為宗旨,一般的平行剪接、交叉剪接(又稱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都屬此類。「表現蒙太奇」則是為加強藝術表現與情緒感染力,通過「不相關」鏡頭的相連或內容上的相互對照而產生原本不具有的新內涵。
剪輯:影視製作工序之一,也指擔任這一工作的專職人員。影片、電視片拍攝完成後,依照劇情發展和結構的要求,將各個鏡頭的畫面和聲帶,經過選擇、整理和修剪,然後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於藝術效果的順序組接起來,成為一部內容完整、有藝術感染力的影視作品。剪輯是影視聲像素材的分解重組工作,也是攝制過程中的一次再創作。
四、其他名詞
前景:鏡頭中靠近前沿或位於主體前面的人或物。在鏡頭畫面中,用以陪襯主體,或組成戲劇環境的一部分,並增強畫面的空間深度,平衡構圖和美化畫面。
後景:鏡頭中靠近後邊或位於主體後面的人或物。後景在鏡頭畫面中,有時作為表現的主體或陪體,但大多是戲劇環境的組成部分,有時直接構成背景。
中景:處於畫面中間的部分。一般主體會出現在中景或前、中景之間的部位。
前景、中景、後景是攝影構圖的基本層次,它們可以使畫面富於層次感、縱深感。有些畫面的層次作了更細致的劃分,如斯皮爾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的許多畫面構圖,可達七八個層次。
內景:也稱「棚內景」。指在攝影棚內搭置的場景(包括室內景或戶外景)。
外景:攝影棚以外的場景,包括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等實景,以及在攝影棚外搭建的室內景。優點是真實、自然,具有生活氣息。
畫外音:指影視作品中聲音的畫外運用,即不是由畫面中的人或物體直接發出的聲音,而是來自畫面外的聲音。旁白、獨白、解說是畫外音的主要形式。音響的畫外運用也是畫外音的重要形式。畫外音使聲音擺脫了依附於畫面視像的從屬地位,強化了影視作品的視聽結合功能。
聲畫對位:影視作品聲畫不同步的另一種情形,包括兩種藝術處理方式:
(1)聲畫對比。聲音與畫面的內容和情緒一致,但存在量度、節奏的反差。
(2)聲畫對立。聲音與畫面的形象和情緒完全相反。
⑽ 電影干貨|常見的電影專業術語和電影詞彙(附中英文對照)
如果您從事著與影視相關的學習及工作,無論你是否選擇出國學習,了解電影的專業術語都是一門必修課!
廢話不多說,下面我整理了一些電影名詞供大家參考~
電影術語以及釋義
1、電影工業Film instry
cinematograph 電影攝影機, 電影放映機
cinema, pictures 電影院 (美作:movie theater)
first-run cinema 首輪影院
second-run cinema 二輪影院
art theatre 藝術影院
continuous performance cinema 循環場電影院
film society 電影協會,電影俱樂部 (美作:film club)
film library 電影資料館
premiere 首映式
film festival 電影節
distributor 發行人
Board of Censors 審查署
shooting schele 攝制計劃
censor』s certificate 審查級別
release 准予上映
banned film 禁映影片
A-certificate A級(兒童不宜)
U-certificate U級
X-certificate X級(成人級)
direction 導演
proction 製片
adaptation 改編
scenario, screenplay, script 編劇
scene 場景
exterior 外景
lighting 燈光
shooting 攝制
to shoot 拍攝
dissolve 漸隱,化入,化出
fade-out 淡出
fade-in 淡入
special effects 特技
slow motion 慢鏡頭
editing, cutting 剪接
montage 剪輯
recording, sound recording 錄音
sound effects 音響效果
mix, mixing 混錄
bbing 配音
postsynchronization 後期錄音合成
studio 製片廠,攝影棚
(motion)film studio 電影製片廠
set, stage, floor 場地
properties, props 道具
dolly 移動式攝影小車
spotlight 聚光燈
clapper boards 拍板
microphone 麥克風,話筒
boom 長桿話筒
scenery 布景
2、電影攝制filming shooting
camera 攝影機
shooting angle 拍攝角度
high angle shot 俯拍
long shot 遠景
full shot 全景
close-up, close shot 特寫,近景
medium shot 中景
background 背景
three-quarter shot 雙人近景
pan 搖鏡頭
frame, picture 鏡頭
still 靜止
double exposure 兩次曝光
superimposition 疊印
exposure meter 曝光表
printing 洗印
3、影片類型films types
film, motion picture 影片,電影 (美作:movie)
newsreel 新聞片,紀錄片
documentary (film) 記錄片,文獻片
filmdom 電影界
literary film 文藝片
musicals 音樂片
comedy 喜劇片
tragedy 悲劇片
dracula movie 恐怖片
sowordsmen film 武俠片
detective film 偵探片
ethical film 倫理片
affectional film 愛情片
erotic film 黃色片
western movies 西部片
film d』avant-garde 前衛片
serial 系列片
trailer 預告片
cartoon (film) 卡通片,動畫片
footage 影片長度
full-length film, feature film 長片
short(film) 短片
colour film 彩色片 (美作:color film)
silent film 默片,無聲片
bbed film 配音復制的影片,譯製片
silent cinema, silent films 無聲電影
sound motion picture, talkie 有聲電影
cinemascope, CinemaScope 西涅瑪斯科普型立體聲寬銀幕電影,變形鏡頭式寬銀幕電影
cinerama, Cinerama 西涅拉瑪型立體聲寬銀幕電影,全景電影
title 片名
original version 原著
dialogue 對白
subtitles, subtitling 字幕
credits, credit titles 對原作者及其他有貢獻者的謝啟和姓名
4、奧斯卡獎英文表達法
Best Picture最佳影片
Best Director最佳導演
Best Actor最佳男主角
Best Actress最佳女主角
Best Supporting Actor最佳男配角
Best Supporting Actress最佳女配角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最佳動畫長片
Best Foreign Film最佳外語片
Best Makeup最佳化妝獎
Best Original Score最佳配樂獎
Best Original Song最佳音樂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最佳動畫短片
Best Live Action Short Film最佳真人短片
Best Sound Editing最佳音效剪輯
Best Sound Mixing最佳音響效果
Best Visual Effects最佳視覺效
Best Writing(Adapted Screen play)最佳改編劇本
Best Art Direction最佳藝術執導
Best Cinematography最佳攝影
Best Costume Design最佳服裝設計
Best Film Editing最佳剪輯
Best Documentary最佳紀錄片
Best Documentary ShortSubject最佳紀錄短片
Honorary Academy Award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