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之戀電影英文名
A. 請介紹一下電影演員朱麗葉比偌什
茱麗葉·比諾什
生於首都巴黎一個演藝家庭,父親是舞台劇導演,母親為戲劇講師,在雙親熏陶下,她的表演天份逐漸開啟。因父母離異造成她生活的轉變,16歲便離家半工半讀,又到法國公立戲劇學校念了一年,其後參加電視劇和舞台劇演出。
1982年開始涉足銀幕,在《美國的自由》(Liberty Belle)等一些影片中擔任小配角,到1985年出演《向瑪麗致敬》引起注意,同年在《激情密約》中躍登為主角,獲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接著以《布拉格的春天》打開國際知名度。曾與前導演男友里歐卡霍合作過《壞痞子》及《新橋戀人》。
1993年她以《藍色情挑》一片獲得威尼斯影後及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1995年以《屋頂上的騎兵》在法國成為賣座巨星,旋又以《別問我是誰》提名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成為一流女星。2000年主演喜劇愛情片《情迷朱古力》以及《雪地里的情人》等,都成績不俗。
出生地:法國 出生日期: 1964-3-9
得獎記錄:
第四十七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1997)
第十九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1994)
第五十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1993)
第六十九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1997)
第十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1997)
第五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1992)
第五十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 (1997)
《巴黎我愛你 Paris, je t'aime 》 (2006) ...Suzanne - segment 'Place des Victoires'
《非法入侵 Breaking and Entering 》 (2006) ...Amira
《拼字大賽/蜂王季 Bee Season 》 (2005) ...Miriam Naumann
《躲避 Caché 》 (2005) ...Anne
《顱骨國家/心靈夢土 Country of My Skull 》 (2004) ...Anna Malan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1) ...Herself - Nominee: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 Co-Presenter: Best Foreign Languag
《巧克力 Chocolat 》 (2000) ...Vianne Rocher
《巴黎怨曲 Code inconnu: Récit incomplet de divers voyages 》 (2000) ...Anne Laurent
《雪地里的情人 Veuve de Saint-Pierre, La 》 (2000) ...Pauline (Madame La)
《世紀之愛 Enfants siècle, Les 》 (1999) ...poster designer
《世紀之愛 Enfants siècle, Les 》 (1999) ...George Sand/Baroness Aurore Dudevant
《綠寶機密 Lulu on the Bridge 》 (1998) ...thanks
《甜蜜愛麗絲 Alice et Martin 》 (1998) ...Alice
《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 (1997) ...Herself - Best Supporting Actress Winner/Presenter: Best Costume Design
《英國病人 English Patient, The 》 (1996) ...Hana
《巴黎情人,紐約沙發 Un divan à New York 》 (1996) ...Beatrice Saulnier
《屋頂上的騎兵 Hussard sur le toit, Le 》 (1995) ...Pauline de Théus
《紅色情深 Trois couleurs: Rouge 》 (1994) ...Julie Vignon (de Courcy)
《白色情迷 Trzy kolory: Bialy 》 (1994) ...Julie Vignon (de Courcy)
《藍色情挑 Trois couleurs: Bleu 》 (1993) ...Julie Vignon (de Courcy)
《毀滅 Fatale 》 (1992) ...Anna Barton
《新咆哮山莊 Wuthering Heights 》 (1992) ...Cathy Linton/Catherine Earnshaw
《新橋戀人 Amants Pont-Neuf, Les 》 (1991) ...paintings
《新橋戀人 Amants Pont-Neuf, Les 》 (1991) ...poster designer
《新橋戀人 Amants Pont-Neuf, Les 》 (1991) ...Michèle Stalens
《布拉格之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沉重浮生/布拉格之春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he 》 (1988) ...Tereza
《家庭慘劇 Mon beau-frère a tué ma soeur 》 (1986) ...Esther Bouloire
《壞痞子 Mauvais sang 》 (1986) ...Anna
《女人女人 Nanas, Les 》 (1985) ...Antoinette
《凡人再見 Adieu blaireau 》 (1985) ...Brigitte B.
《激情密約 Rendez-vous 》 (1985) ...Nina/Anne Larrieux
《向瑪麗致敬 'Je vous salue, Marie' 》 (1985) ...Juliette
《美國的自由 Liberty belle 》 (1983) ...La fille rallye
B. 百萬英鎊》中的男主角是不是《布拉格之戀》中的男主角
回答:兩者不是同一人。
《布拉格之戀》中的男主角: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 )
身高:187cm
生日:1957年4月29日
出生地:英國倫敦
健康狀況:健在
《百萬英鎊》中的男主角:格利高里·派克 (Gregory Peck )
生於1916年 4月5日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人,已於2003年6月12日 不幸逝世。
C. 歐美經典愛情電影如泰坦尼克號等等的英文名字怎麼寫
titanic 泰坦尼克號
gone with the wind飄=亂世佳人
chost人鬼親未了
the godfather教父
roman holiday羅馬假日
forrest gump 阿甘正傳
Evita 貝隆夫人
D. 好看的電影推薦
純愛情:
《愛情故事》Love Story Arthur Hiller
劇情:
影片講述富家子弟奧列弗和一位普通麵包師的女兒簡真誠相愛。奧列弗不顧家庭的反對毅然結婚。婚後的生活是幸福的,兩人在經濟拮據情況下奧列弗自力更生的完成了自己的碩士學業。畢業後,奧列弗成了一名掛牌律師,經濟上有了起色,兩個年輕人的新生活剛剛開始,但他可愛的妻子簡卻身患絕症撒手人寰離他而去。影片結尾,他一個人孤獨的來到兩人曾經一起遊玩的溜冰場,看著潔白的雪,奧列弗不僅想起過去那一段段甜蜜溫馨的往事……
經典瞬間—《亂世佳人》
影片簡介
這部傳世經典影片講述的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郝思嘉(Scarlett O』Hara)與白瑞德(Rhett Butler)之間的愛情故事。郝思嘉想得到阿什利(Ashley),但阿什利卻要和他純潔的表妹梅蘭尼(Melanie)結婚。在十二像樹舉行大型舞會這一天恰好南北戰爭爆發,舞會上出現了一個新面孔——白瑞德。後來兩個人歷經磨難,郝思嘉一直不承認自己對白瑞德的感情,直到南北戰爭結束後,白瑞德最終離開她時,她才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其實是愛白瑞德的。
經典片段
白瑞得離開郝思嘉後,Scarlett O』Hara最後坐在樓梯的台階上說——「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點評
有人說這部電影最經典的場面是Scarlett O』Hara在戰爭後回到被毀的家園,在園中手握紅土發誓,無論去偷去搶都不會讓家人挨餓那段,因為那時她的眼神和表情真的特別震撼人。這樣說我也不反對,因為這實在是一部太經典的片子,經典的場面太多,各人有各人的偏愛。我倒是情願選擇這個:以後,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什麼是愛?什麼是恨?愛和恨可以象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愛和恨也可能只需要一縷陽光就可以消融。珍惜擁有的人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總是並不確切知道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太多的人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去珍惜。
泰戈爾有一句詩我特別喜歡: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淚了,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歷盡滄桑,你要學會忽略過去。因為——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經典愛情片《人鬼情未了》
劇情:
薩姆與未婚妻美莉忙著結婚前的准備。一天晚上他們看戲歸來,受到了歹徒的搶劫。在搏鬥中薩姆中槍身亡,美莉悲痛欲絕。薩姆變成了一個幽靈,發現朋友卡爾是謀害他的主謀,目的是為了竊取銀行的巨款。如今卡爾又對美莉展開了追求。為了保護美莉,懲罰兇手,薩姆對卡爾展開了報復。完成了心願的薩姆終即將前往天堂。在消失之前,美莉終於見到了顯出身形的薩姆。兩人緊緊地相擁……
生死戀
推薦度:★★☆
影片對愛情的描寫是處於特殊的狀態之下的,其感人的地方也在於此。男女主人公陰陽相隔,但又深愛著對方卻苦於無法表達,只是藉助於通靈人士再間接的表達了相思之苦。然而片中其他的故事情節又為影片中愛情增加了些籌碼,如犯罪、搞笑等,但整體是浪漫的,表現了主人公們生死不渝的愛情。最後薩姆的幽靈達成心願,在離去之前最後顯形,和美莉的告別感人至深。
《當哈里遇見薩莉時》
《當哈利遇見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 )是導演羅伯·萊恩納(Rob Reiner)和編劇諾拉·艾弗羅恩(Nora Ephron)在愛情喜劇題材上的一次大膽嘗試。大學畢業時,哈里在旅途中偶遇了薩莉,二人聊得並不愉快。哈里認為男女之間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誼,薩莉卻不以為然,於是不歡而散。5年後,二人又在飛機上巧遇,這時他們都有了意中人,但觀點卻沒有改變,再次不歡而散。當又再相逢時,二人都因感情出現了危機而有了共同語言。哈里此時也有些相信男女之間可以有純潔友誼了。他們相互為對方介紹對象,不想找來的一男一女卻陷入了熱戀之中,令人哭笑不得。隨著理解的加深,二人超出了友誼的界限,事後卻又有些不安和後悔。新年之夜,哈里忽然悟到友誼和愛情可以同時存在,於是他瘋狂地去找薩莉。也許這種情節套路對於觀眾來說有些熟悉,但是艾弗羅恩生動詼諧的劇本、萊恩納令人耳目一新的導演風格以及克里斯托(Crystal)和瑞恩(Ryan)之間的默契配合使這部電影成為八十年代最優秀的愛情喜劇片之一。該片的電影原聲專輯也同樣非常出色,其中小哈里·考尼克(Harry Connick Jr·)演唱的歌曲更是為流行樂壇寫下了難忘的一筆
《魂斷藍橋》
劇情:
一次偶然的機會,芭蕾舞女演員瑪亞在滑鐵盧橋邂逅了高級軍官羅伊。由於戰爭的原因,兩人決定馬上結婚,但就在婚禮即將舉行的前一天晚上,羅伊接到命令,部隊當晚開拔。瑪亞無意中看到了羅伊的名字在陣亡名單中。此時羅伊的母親來看她,盡管這位貴夫人非常和藹可親,但此時的瑪亞已情緒混亂、言語無禮、不知所雲。為了維持生活,瑪亞和她的好友都淪為街頭應招女郎。羅伊並沒有死,他回來了。瑪亞的遭遇使她無法面對與羅伊的婚姻及羅伊家族的顯赫地位。她來到滑鐵盧橋,毫無畏懼地向一輛輛飛馳的軍車走去。
善於拍攝雅俗共賞影片的導演
本片導演茂文·勒洛依以擅長拍攝雅俗共賞的影片而馳名。他的其他影片還有《小愷撒》、《鴛夢重溫》、《出水芙蓉》等。1987年以87歲高齡謝世,里根總統給予他高度贊譽。《滑鐵盧橋》第一次在1931年拍成電影,但未受重視。第二次則在1940年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由茂文·勒洛依導演,西德尼·佛蘭克林擔任製作,約瑟夫盧坦堡攝影,赫勃史都赫特配樂,費雯麗、勞勃泰勒主演,成為經典愛情悲劇電影。
經典愛情悲劇
《魂斷藍橋》是一部盪氣回腸的愛情經典之作,內容雖有些傳奇化,但文藝氣息濃厚,具有甚高的催淚效果。整部片有感嘆造化弄人外,也恰可作為那個時代道德觀的紀錄。兩次戰爭的先後呼應,使得這個標准愛情悲劇故事背後有著反戰訊息。主題曲《友誼地久天長》更是風靡全世界。
戰亂和愛情
推薦度:★★★
《魂斷藍橋》一片以其纏綿悱惻的悲劇情節在東方大受歡迎的同時,在西方卻並不能算是最受歡迎的。戰亂中的愛情片有著其感人至深的情感效應,演員細膩的表演,更能感動感情細膩的東方人,這也許就是該片能在東方有著轟動效應的原由吧。影片中對社會階級亦有描寫,從而對戰爭和社會的深層原因有一定的揭示。
《看得見風景的房子》
本片曾榮獲金像獎八項提名,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出身上層社會的少女露西和她的表姐、老處女夏洛特一起前往義大利的弗羅倫薩度假,碰到英國青年喬治和他的父親同住在一家旅館。露西因為自己的房間看不到風景很沮喪,喬治的父親把自己住的房間讓給了露西。露西與喬治雙雙墜入情網。但勞動人民家庭出身的喬治性格直率,舉止與露西習慣的那種上流階層的繁文縟禮格格不入,拘謹的老處女夏洛特對喬治也很看不慣,雙方時時發生誤會,鬧了不少笑話。有一次,喬治情不自禁地吻了露西。這在上個世紀的英國被認為是越軌行為。露西認為喬治的行為不合禮儀,便拋下他返回英國。
回國後,露西與音樂家維斯訂婚。維斯內心空虛而極重外在禮儀,按說正符合露西家庭的要求,可是露西從他身上卻感到繁文縟禮的虛偽,開始懷念喬治那雖有點莽撞、不合禮儀卻充滿青春活力的真率激情。
這時喬治回到英國,兩人重逢。但露西仍然囿於那種虛偽拘謹的禮教不肯直率說明她是否接受喬治的愛。這使喬治無所適從,只得傷心地離去。
經過幾番波折,露西的表姐、老處女夏洛特看出喬治雖有點魯莽,卻真誠愛著露西,便暗中安排喬治的父親啟發露西,使露西終於拋棄禮教的束縛,去尋找自己心愛的人。
《布拉格之戀》
《泰坦尼克號》
《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花心男女·浪漫情感
推薦度:★★★☆
影片中男主人公都是好色之徒,在婚禮上查爾斯常常會遇到幾位女士,而這些女士都曾經和他有過關系。可是當他和凱莉在咖啡館聊天時,才知道自己小巫見大巫了。正因為如此,他們都似乎羞於談論愛情。這兩位情場老手在愛情的欲言又止和羞怯,讓她們錯過一次次機會,就算是在對方結婚前,他們也難以啟齒向對方傾訴。兩個人的感情最終在雨里相互坦誠起來。坦誠才能夠面對愛情。這一點是影片對愛情的最好註解。
《我的野蠻女友》
韓國玉女全知賢和「韓版陳奕迅」車太賢主演的《我的野蠻女友》被稱為「韓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愛情喜劇」並在香港票房大獲全勝從而再次颳起一股「韓流風暴」,甚至連好萊塢金牌大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也看好此片,准備將此片的英文版權買下來重拍。
《我的野蠻女友》是一部典型韓國模式的浪漫愛情片:低成本小製作+煽情+青春偶像,它將日本偶像劇的清新細膩、歐洲文藝片的浪漫情懷、香港電影的無厘頭搞笑合為一體,演化成一段發生在我們鄰邦的煽情故事。
《風月俏佳人》
風月俏佳人內容介紹:
愛德華·劉易斯是個身家百萬的企業巨頭,也是個瀟灑迷人的青年 男子。但是麻煩的是他總是搞不好和女人的關系,最近,他與女友的關系又破裂了。愛德華到洛杉磯出差。 一天夜裡,他向他的朋友——律師菲利普借了一輛高級轎車想出去解悶,卻不知不覺將車開到了紅燈區。在一條林蔭道上,迷失方向的愛德華只好向一位年輕漂亮的妓女維維安問路。維維安的美麗活潑吸引了愛德華。在付出一筆小費之後,維維安答應送他回旅館。當回到套間里時,愛德華已經不想讓維維安離開了。於是他又繼續「雇」了她一夜。愛德華發現自己喜歡上了維維安,但又礙於面子不能出口。菲利普出了個主意,花3000元雇她一周作為出席交際活動的女伴。 維維安接受了愛德華的要求。當她裝扮停當趕到時,看上去儼然是一位貴婦人。在用餐時,維維安對年輕的戴維發生了興趣;而在馬球比賽時,兩人又熱切交談。這引起了愛德華的醋意大發。回到旅館後,維維安發現自己已愛上了愛德華,兩人誰也不能離開對方了。一周很快過去,愛德華想要出錢把她安置在紐約一所公寓里,維維安乾脆地拒絕了。維維安離開了愛德華回到自己的公寓,她決定去上學,開始重新做人。 正當她准備出門時,愛德華的汽車已停到了門外……
《風月俏佳人》是一部浪漫輕喜劇式的愛情故事,無論從內容結構還是人物性格上,對這種古老的模式都既有借鑒又有發揚。男女主人公都是有各自鮮明性格的人物,特別是維維安,百萬富翁看上了她,提出願出錢把她安置在一所公寓中,實際上是做情婦,她雖然身為妓女,但卻有自己的主張和人格尊嚴。她愛了,就要光明正大的去愛。而不願過這種沒有名份的寄生生活。她可以毅然地離開他,並且下定決心做個正經的人。她要去上學,這時,她已健全了自己的個性性格,並為自己的人格的發展打開了道路,她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妓女維維安的扮演者朱莉婭·羅伯茨是美國正紅的年青女影星,因為她成功地飾演了這位熱情,聰明,漂亮,誠實富有個性的妓女形象而更多受到美國影評界贊揚。甚至認為這是繼赫本《羅馬假日》的表演以來最令人鼓舞的演出,這無疑奠定了她明星的地位,同時也為該片大增光彩。
《緣份的天空、西雅圖不眠夜》
片名:Sleepless in Seattle
譯名:西雅圖夜未眠
又譯:緣份的天空、西雅圖不眠夜
劇情:
自從妻子瑪吉病逝後, 山姆就一直帶著8歲的兒子喬納默默地生活著。他謝絕了朋友的安慰和再婚的介紹,他相信真正的愛只有一次,他永遠不會再找到象瑪吉一樣的女人了。為了調整心情,他決定離開芝加哥到西雅圖去過一種新的生活。
時間已經是一年半以後。巴爾的摩的一位女記者安妮與男朋友沃爾特訂婚了。她決定去華盛頓和男友一起過聖誕節。在汽車上,安妮打開收音機聽情感熱線,正好聽到喬納打電話要求給爸爸找一個妻子。山姆十分生氣,但在主持人的耐心勸導下,他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他知道喬納需要一個新媽媽,但他明白再也找不到象原來那樣完美的家了。安妮被這個傷感的故事深深觸動了。過完聖誕,安妮回到辦公室時,發現幾乎所有的同事都在談論這件事。傳說有2000個女人想和山姆取得聯系。安妮告訴自己她愛著的是沃爾特,可奇怪的是她又很關心那個「西雅圖未眠人」。
山姆在同事的勸說下,決定同一個叫維多利亞的女子見面約會。而安妮每次聽那節目錄音都感動得熱淚盈眶。她終於寫信去約山姆情人節在紐約帝國大廈頂樓見面。喬納認為維多利亞不適合父親,卻對安妮的來信很親近。安妮以做報道為名來到西雅圖,正看見山姆迎接好友蘇茜,她誤認為那是山姆的女友而放棄與山姆見面,兩人只打了個照面。安妮回來後,決定徹底放棄這種古怪的感情去愛沃爾特,而不再理會那個約會了。
由於山姆並不打算去紐約赴約,喬納偷偷地上了飛機,獨自來到了紐約去見那個「安妮」。但他卻找不到安妮。而安妮在經過認真考慮後也將自己這一段時間的感情經歷告訴了沃爾特,並將戒指還給了他。沃爾特早已覺察到她的變化,他平靜地接受了分手。山姆知道喬納獨自去了紐約,也趕了過去。天黑時,山姆終於在帝國大廈頂樓找到了苦苦等候的兒子。安妮終於決定去赴約會,但她趕到時只看到了一隻帆布背包。正在此時,故意留下那隻包的喬納拉著父親又回到了這里。雙方一見面就立刻明白了對方是自己要見的人,也正是自己內心中所希望的伴侶。喬納伸出雙手,一邊牽著父親,一邊拉著安妮。三個人一起走進了美麗的夜色之中。
《走出非洲》
一部難得的浪漫主義的片子,可惜,就和浪漫主義本身一樣,追求浪漫主義的男女主角註定必以失敗告終。無論劇本、視覺效果、配樂、男女主角演技皆一流,簡直找不出不完美的地方。
故事講的是年輕的女主角跟隨丈夫來到非洲拓植,在非洲這塊熱情、新奇的黑色大陸上,沒有絲毫歐洲本土的壓抑、蒼白,渾若出世。她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大陸,以及它的一切。女主角本來與丈夫關系冷淡,而到非洲之後,更是轉為疏遠。反之,她與不羈的探險家相遇,互生情愫,陷入熱戀之中,雙宿雙飛。女主角更不惜與丈夫決裂,無奈情人不願被畔羈,隨即因飛行事故去世。女主角經營種植園失敗,加上情人的去世,她孑然一身返回了歐洲,只帶走了關於非洲的回憶……
彼時梅麗史翠風華正茂,氣質外形演技皆一流,演活了一個不甘平淡感情豐富的歐洲淑女,堪稱本色出演;而羅勃烈福尚是英俊小生,外形俊朗氣質不羈的他,飾如風一般的浪子,演來傳神。洶涌澎湃的激情+旖旎如畫的風光,《走出非洲》的主題就是黑色大陸的誘惑與愛情。說到這里,不由想起另一出戲《英國病人》,同是發生在非洲的生死戀,不過凱瑟琳要悲壯得多。而《走出非洲》要來得婉麗、傷感……
值得一說的是梅麗史翠,她是影片的精髓和靈魂所在。因為影片的主題就是敘述一個歐洲淑女如何在黑色大陸尋找夢想與愛情。彼時她正是盛年,芳華正吐,《走出非洲》就如一楨圖片,永遠留住了梅麗史翠當年懾人的風采。後來看她的《廊橋之戀》,柔情依舊,可惜容顏不復當年。無法不想起她演的另一部片子《法國中尉的女人》,黑衣憂郁的莎拉,倘佯於海邊……梅麗史翠總是演繹內心激情的淑女。
《走出非洲》的經典片段是梅麗史翠坐在浴缸里,羅勃烈福為她洗頭的戲:沒有任何裸露、性愛的情節,卻令人感受到溫馨、浪漫……看來拍愛情文藝片的人士,要好好偷師了。
《新橋戀人》
導演: Leos Carax
主演: 茱麗葉·比諾什 Juliette Binoche
簡介:
本片是法國電影史上投資最高的一部文藝愛情片,為了重現片中的主要場景而特地在巴黎搭建了一座新橋。朱麗葉畢諾什飾演患有眼疾的富家千金,因為被男友拋棄而過著自我放逐的流浪生活。當她在新橋露宿時,遇見了流浪漢丹尼斯拉方,兩人之間產生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令他們在被世界遺棄之餘還能感受到溫暖。然而,富家女最後還是提出了分手的要求,重新回到她原來的生活的世界……
她是富家小姐,喜歡畫畫,眼睛得了病,並因為失戀而負氣離家出走。他是一無所有的流浪漢,剛被車碾斷了一條腿。她俯身看見了他,畫下了他抽搐的臉。然後他們為了爭奪一個睡覺的地方在新橋相識,他看了她的畫,對她產生了好感,兩人不覺陷入情網。但他從她眼中看到了離去的心願,感到了深刻的悲哀。命運的陰差陽錯使他們暫時相遇,他設法將她積累起來醫治眼睛的錢墜入大海,他不停地撕掉或燒毀街市內印著她照片的尋人啟事,但他終於沒有留住她。愛成了幻滅。這是法國電影《新橋之戀》。
《秋天的童話》
片名:秋天的童話 An Autumn Tale 中國香港 1989
類型:愛情
出品:中國香港洲立影視有限公司
容量:D9
視頻:可變形寬銀幕1.85:1
音頻:粵語杜比5.1/粵語杜比2.0/粵語dts/國語杜比5.1
字幕:中文/英文
花絮:預告片/劇照集
片長:98分鍾
導演:張婉婷
主演:周潤發 鍾楚紅 陳百強
推薦指數
影片:8.3
碟片:8
IMDB:7.7/10 (160 票)
劇情:
李琪從香港遠渡紐約求學,豈料遠在他鄉的男友早已有了新歡,令她黯然神傷之餘,不得不依靠遠方親戚船頭尺的幫忙,才逐漸適應了紐約生活。船頭尺在中國餐館打工,三十有餘卻仍然不務正業,甚至連一次像樣的戀愛也沒有談過,然而在與李琪的相處過程中對她產生了愛意,只是自覺自己身份地位卑微,配不起攻讀碩士的美女,兩人壓制暗生的情愫,在秋天依依惜別,只是多時後再次相見時,李琪發現船頭尺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在海灘邊建造了餐廳,等待她的到來。
簡評: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十大佳片之一,到現在看來也還是沒有過時。因為只是想好好說一個愛情故事,不故弄玄虛,也不惺惺作態,男女之間的相吸引相愛慕、離散與失落,原本便不是多少了不得的事情,大多數時候也驚不動天地、泣不了鬼神,悄悄地發生了,悄悄地失手,甚至是連結尾的悲或者喜都說不上的,最真實的是相處當中的誠懇。
周潤發除了許文強的扮相,原來也可以是一個圓臉月牙眼的大孩子模樣。張婉婷敢用已給江湖英雄片幾乎定型的周潤發,就足夠證明她的眼光和他的演技,果然周潤發沒有辜負眾望,船頭尺這個角色亦成為經典,無所謂是為了掩飾三十歲男人的羞澀、自卑與自尊,他的張狂和粗俗之下其實隱藏小小的可愛,有些電影,就是因為這么一個角色而活起來的。此外那些生活中有趣的小橋段,也會令人會心一笑,而陳百強的絕版演出,也令人再度對鏡嘆息。
碟評:香港三區新發行的這個版本對畫質進行了修復,此外在聲音和字幕上也都可以使人滿意,是一個不錯的收藏版本。
《郵差》
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西部片,由執導過《與狼共舞》、《水世界》的導演凱文.科斯特納導演,並且他出演劇中主角郵差,而故事講述的就是《與狼共舞》的主人公在《水世界》的背景中的遭遇。故事拍攝場地選在美國荒涼的西部海岸,很有宏偉的氣勢。2013年,世界經過了一次全面戰爭,原有的一切社會秩序和一切現代化設施都不復存在,人們生活在孤立的環境中。在美國北部一個小鎮,人們被一個兇殘的暴君統治著。一個流浪者發現了一輛廢車,他開始了郵差生涯,並取得了小鎮人的信任。最後他帶動大家和暴君作斗爭,並獲得了久別的自由。
《情書》
導演:岩井俊二
時間:1995年
主演:中山美穗/豐川悅司/酒井美紀/柏原崇
片長:117分鍾
國家:日本
劇情:
《情書》由一個同名同姓的誤會開始,渡邊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樹的周年祭日上看到了他中學時的地址,便給天國的他寄了一封情書,想不到卻收到一名藤井樹小姐的回信。兩個人因此展開書信往來,漸漸發覺了一段中學時期的美好愛情,唯美、含蓄、感而不傷的初戀。而同時,博子小姐也要必須忘記過去,重新面對新的情感,需要死去的藤井樹給她加油。
MTV和廣告出身的電影導演
岩井俊二1963年生於日本宮城縣仙台市,學生時代已經愛上電影、美術和音樂等藝術,橫濱國立大學畢業後,他進入了日本的電視行業,主要從事MTV、廣告以及有線電視節目的導演工作。早期他的一些電視短片,如《煙花》、《愛的捆綁》等獲得好評,1995年岩井俊二推出了電影處女作《情書》,成為眾多亞洲影迷心中的最愛。之後,短片《夢旅人》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記者評審委員會獎,隨後又拍攝了具有深刻主題和復雜故事的電影長片《燕尾蝶》。
演員:
中山美穗1970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是日本偶像劇的明星,出過音樂專輯,演過廣告。2003年,中山美穗和42歲的日本作家閃電結婚,婚後以巴黎為生活的重心。中山美穗婚後淡出銀幕,只拍些廣告。曾演出的日劇有:《驚動了您》、《畢業》、《是誰在愛她》、《如果願望能夠實現》、《美味關系》、《沉睡森林》等。
豐川悅司1962年出生在日本大阪西城的一個普通家庭,後來到東京,開始參加一些電影、電視劇的演出。1993年與當紅女星宮澤理惠主演的電視劇《青春牡丹燈籠》引起了廣泛關注,1995年他與常盤貴子演出的經典劇集《跟我說愛我》和電影《情書》將他的事業推向高峰。《情書》更使他獲得日本各種最佳男主角的獎項。
酒井美紀1978年出生於日本靜岡縣靜岡市,她演出的電影有《魂流彼岸》和《情書》,同時也是日劇的偶像明星,以其清純的外表和甜美的歌聲而成為日本年輕人中極為推崇的青春偶像之一。被稱為「日本最後一個美少男」的柏原崇,1977年出生於山梨縣甲府市。16歲的柏原崇在第六屆「Junon super Boy」選舉中脫穎而出奪得桂冠,從此步入娛樂圈。柏原崇出道作品是1994年朝日電視台的《青春之影》。柏原崇和酒井美紀在《情書》里分別飾演中學時代的男女藤井樹。
唯美含蓄的愛情電影
影片其實是在講述兩個故事,一個是博子懷念死去的未婚夫藤井樹,又要面對善良的老師的追求,她處於失去愛和被愛的矛盾境地,只好藉助死去的未婚夫來寄託哀思;另一個故事是講述的中學時期的暗戀,通過一場書信的誤會,漸漸發覺了同名男女生之間的愛情,這個暗戀是在影片最後才揭示出來的,死去的藤井樹因為暗戀才愛上了博子小姐。影片成功的讓一個演員扮演兩個角色,而這兩個角色是揭示影片主題的關鍵。通過成年女藤井樹和博子小姐長的相似,表現了中學時男藤井樹對女藤井樹的暗戀。這一點女藤井樹一直不知道,直到影片結束在一本書才找到了證據。
追憶·暗戀·青春
推薦度:★★★☆
這部影片之所以在亞洲獲得廣泛成功,與影片中的青春、暗戀主題很有關系,會讓觀眾對中學時代產生美好的回憶。影片中所有的情感和事件都掩藏在暗戀的背後,顯得格外美麗。而中學的種種描寫和人物青春的刻畫,把這種暗戀推到了成年的愛情之中。而優美的書信語言,更為影片里的愛情增添了幾份含蓄和唯美,其中又帶有幾份的傷感情緒把暗戀描寫的超凡動人。
《甜蜜蜜》
片名:甜蜜蜜
英文名: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
編劇:岸西
導演:陳可辛
主演:黎明、張曼玉、楊恭如、曾志偉
攝影:馬楚成
美術:奚仲文
年代:1996年
出品:嘉禾娛樂事業有限公司
攝制:電影人製作有限公司(UFO)
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獎
第34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造型設計獎
第42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最佳劇本
其他:
肖申克的救贖
穿普拉達的惡魔
辛德勒的名單
黑鷹墜落
終結者
黑客帝國系列
教父
美國往事
天堂電影院
活著
阿甘正傳
楚門的世界
勇闖奪命島
風語者
特洛伊
七宗罪
指環王
X戰警
偷天陷阱
V字仇殺隊
達芬奇密碼
勇敢者游戲
E. 茱莉葉畢諾許
由於翻譯的原因,一些外國人的名字會有好幾個中文名,最好直接輸入外文人名找,結果就多了很多了,順便說一下,我也很喜歡她的說^-^
朱麗葉·比諾什 Juliette Binoche
個人簡介
姓名:朱麗葉·比諾什
英文名:Juliette Binoche
生日:1964年3月9日
星座:雙魚座
籍貫:法國巴黎
身高:171cm
作品
1
Irrésistible 【2007】
2
Quelques jours en septembre 九月的日子 【2006】
3
Paris, je t'aime 巴黎我愛你 【2006】
巴黎戀曲
4
Disparus, Les 【2006】
5
Breaking and Entering 【2006】
6
Cache 躲避 【2005】
隱藏攝影機
7
Bee Season 集會季節 【2005】
蜂王季
8
Mary 瑪麗 【2005】
9
Toyer 【2005】
10
Country of My Skull 顱骨國度 【2004】
頭骨國度/頭顱國度/顱骨國度/心靈夢土/顱骨國家
11
Jet Lag 時差 【2002】
有緣千里/緣來有轉機/巴黎一夜
12
Code Unknown 未知密碼 【2000】
巴黎浮世繪(台)/巴黎怨曲(港)/奔跑吧(其他)/
13
The Widow of Saint-Pierre 雪地里的情人 【2000】
雪地里的情人(台)/聖皮埃爾的寡婦
14
Chocolat 濃情巧克力 【2000】
濃情巧克力(台)/情迷朱古力(港)/濃情朱古力
15
The Children of the Century 世紀之愛 【1999】
世紀之愛(台)/戀戀紅塵/世紀兒女/法國愛情故事/史詩情人
16
Alice and Martin 甜蜜愛麗絲 【1998】
甜蜜愛麗絲(台)
17
Histoire(s) cinéma: Une vague nouvelle 電影史-4A 控制宇宙 【1998】
18
The English Patient 英國病人 【1996】
英國病人(中)/英倫情人(台)/別問我是誰(港)
19
A Couch in New York 巴黎情人,紐約沙發 【1996】
巴黎情人,紐約沙發(台)
20
The Horseman On The Roof 屋頂上的騎兵 【1995】
屋頂上的輕騎兵(中)/屋頂上的騎兵(台)
21
Red 三色:紅色情深 【1994】
紅色情深(台)/紅色/三色:紅
22
White 三色:白色情迷 【1994】
白色情迷(台)/白色/三色:白
23
Blue 三色:藍色情挑 【1993】
藍色情挑(台)/藍色/三色:藍
24
Damage 愛情重傷 【1992】
毀滅(中)/烈火情人(台)/愛情重傷(港)
25
Wuthering Heights 新呼嘯山莊 【1992】
新咆哮山莊(台)/篇篇情意結(港)/新呼嘯山莊(其他)
26
The Lovers On The Bridge 新橋戀人 【1991】
新橋戀人(中)/新橋戀人(台)
27
Women & Men 2: In Love There Are No Rules 藝術的魅力 【1991】
28
Un tour de manège 【1989】
29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布拉格之戀 【1988】
布拉格之春(台)/布拉格之戀(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沉重浮生(其他)
30
Bad Blood 壞血 【1986】
卑賤的血統/一生所愛/壞血/壞痞子
31
Farewell blaireau 別了,布萊歐 【1985】
凡人再見(台)
32
They've Killed Her! 家庭慘劇 【1985】
家庭慘劇(台)
33
Rendez-vous 激情密約 【1985】
激情密約(台)/火山(其他)/約會
34
Hail Mary 向瑪麗致敬 【1985】
向瑪麗致敬(台)
35
Family Life 家庭生活 【1985】
36
Meilleur de la vie, Le 【1985】
37
Fort bloqué 【1985】
38
The Chicks 女人女人 【1984】
女人女人(台)
39
Liberty Belle 美國的自由 【1983】
美國的自由(台)
40
Dorothée, danseuse de corde 【1983】
個人經歷
朱麗葉比諾什1963年3月9日生於法國巴黎,她的母親是個演員,父親是個雕刻家。
曾主演影片《卑賤的血統》《布拉格之戀》《新橋戀人》《藍色》《英國病人》《屋頂上的輕騎兵》《雪地里的情人》等。在這四位法國麗人中,朱麗葉比諾什算不上最漂亮的,也不是作品最多的,卻是演技最棒,最富智慧,最具國際影響的法國女演員,有人稱其為法國的梅麗爾·斯特利普。
朱麗葉比諾什雖然出生於藝術世家,但是由於父母離異,她在一個天主教寄宿學校度過了寂寞的童年,這段經歷似乎與她後來神秘的氣質和冷靜的表演不無關系。1986年,比諾什在法國年輕導演卡拉卡斯《卑賤的血統》中嶄露頭角,1988年,25歲的比諾什以影片《布拉格之戀》一舉成名。
1988年她因出演影片《布拉格之春》(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第一次受到國際電影界的關注,時年23歲。在《布拉格之戀》中,朱麗葉比諾什扮演了丹尼爾·劉易斯美麗而純潔的妻子,這位被命運捉弄而又富有個性的小女人,深深地打動了觀眾的心靈,並贏得了評論界的一致好評。芝加哥「太陽時代」的著名電影評論員羅傑-埃伯特在他有關電影電視回顧的專著中這樣評價朱麗葉-比諾什:她的「美麗和清純就像清新的空氣一樣透明。」
世界電影的大門向她敞開了,兩位電影大師幾乎同時向她伸出了友誼的大手,那就是基耶洛夫斯基的《藍色》和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日漸成熟的比諾什憑著對角色的藝術直覺,她選擇了《藍色》。
《藍色》是一部關於愛情、信念與自由的影片,朱麗葉比諾什飾演了一位慘遭車禍,痛失丈夫與女兒的年輕女子。影片中,她忍受著極大的痛苦,走出了絕望與封閉,重獲愛情和自由。基耶洛夫斯基對於人生的獨特感受和比諾什細膩、精湛的表演,使得這部影片榮獲1994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而比諾什則摘取了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朱麗葉比諾什有一雙堅定專注的眼睛,她沉默寡言,很少大笑,她那緊閉的雙唇和意味深長的微笑,讓人永遠無法體會她的內心是怎樣一個神秘莫測的世界。導演卡拉卡斯對她的評價是:「她把一種高雅的氣質和影星那種神秘的氣質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迄今為止,她主演的所有影片都是有關愛情的,她在表達燃燒在心靈深處的愛情時,不是通過強烈的外部動作,而是通過脈脈含情的眼神、含蓄雋永的語言在不經意的瞬間完成的,這種富有節制的表演往往比完全外露的情感更強烈、更深刻、更耐人尋味。在法國電影圈的麗人中,朱麗葉·比諾什算不上是最漂亮的,也不是作品最多的,卻是演技最棒,最富智慧,最具國際影響的法國 女演員,有人稱其為法國的梅麗爾·斯特利普。
在影片《英國病人》中,朱麗葉比諾什成功地扮演了女護士漢娜,展示了一個遭受戰爭創傷的女人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雖然是配角,卻掩飾不住朱麗葉比諾什的個人魅力,她因此而獲得1997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69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在今年3月25日揭曉的73屆奧斯卡頒獎晚會上,她又以影片《巧克力》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
1992年朱麗葉完成了路易斯-馬勒的影片《Fatale》後,她的清純似乎一去不復返了。影片放映後,比諾什說:「馬勒正試圖改變我的形象,他認為角色需要更多的久經世故的成份。」一年後,在1993年的《Bleu》一片中,比諾什又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角色,這次埃伯特說:「比諾什有一張適合這個角色的臉龐,因為她能讓人相信,她是個既有思想又有感情的人,她不需要做任何事就能充分地表達這些。」拍攝完這部影片,她稍作調整,1994年,比諾什做了一位母親。
此後,她再次出山,在法國電影製作史上一部最為昂貴的影片(耗資達3500萬美元)《Hussard sur let toit, Le》中擔任女主角。「紐約時代」電影評論員斯蒂芬-霍爾登寫道:「比諾什在這部影片中傳達了一種熾熱精神情感,人們看到的是一個神秘且魅力四射的女性。」舊金山「主考官」雜志電影評論員巴巴拉-舒爾加瑟甚至對比諾什的喜愛程度超過了電影本身及片中的男主角奧立佛-馬西尼斯,他認為比諾什的眼睛「晶瑩閃亮,性感的嘴唇使她的面容生動無比。」代表作:《布拉格之戀》1988、《新橋戀人》1991、《藍色》1993、《英國病人》1996、《屋頂上的輕騎兵》1995 所獲獎項:1994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1997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第69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事業 如日中天的朱麗葉·比諾什,個人生活卻似乎不那麼一帆風順。1986年的冬天,比諾什帶著大圍巾,只露出兩隻眼睛,獨自走過巴黎的街頭,被 迎面走來的年輕導演卡拉卡斯一眼相中,成為《卑賤的血統》的女主角,兩人也成為戀人。隨後她又在卡拉卡斯耗時三年的大製作影片《新橋 戀人》中擔任主角。1991年當影片面世的時候,這對令世人羨慕的戀人也宣告分手。
此後朱麗葉·比諾什和一位潛水員共同生活了三年 ,兒子出生不久,兩人又各奔東西。1995年在拍攝《屋頂上的輕騎兵》時,她與男主角奧里威·馬蒂內墜入愛河,而後者最終不能忍受比諾什的 成功帶給自己的巨大壓力,主動提出分手。後來傳聞她在拍《世紀兒女》時與比自己小12歲的男演員貝努瓦·馬奇梅假戲真做結情緣 ,可如今的比諾什與兒子獨自住在巴黎郊外。
F. 布拉格之戀的劇情簡介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Q9m0x0NXGHuJvhx8mwTzxw
《布拉格之戀》是由菲利普·考夫曼執導,丹尼爾·戴-劉易斯、朱麗葉·比諾什等主演的愛情片,於1988年2月5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米蘭·昆德拉編著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講述了風流成性的腦外科醫生托馬斯和女招待特麗莎、畫家薩賓娜之間錯綜復雜的愛情糾葛。1989年,該片獲得第46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影片提名。
G. 找部電影 其中一個鏡頭,女主角的腳踩在男主角的腳上,由男主角帶著跳舞.......是哪部電影啊謝謝!
《布拉格之戀》在影片結尾部份。
布拉格之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沉重浮生/布拉格之春
英文名: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he
導演:飛利浦·考夫曼
主演:茱麗葉·比諾什 丹尼爾·戴-劉易斯 莉娜·奧琳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 Jacqueline Abraham-Vernier
類型:劇情
預告片:
上映:1998年02月05日
地區:美國 對白:英語
時長:171 分鍾
劇情介紹:
影片循著醫生托馬斯、攝影愛好者特麗莎、畫家薩賓娜、工程師弗蘭茨等人的生活軌跡,通過他們這間的感情糾葛,散文化地展現了蘇軍入侵後,捷克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和情緒。浪漫而憂郁的感傷情調動人心弦;而更重要的是它富於哲理地探討了人類天性中的「媚俗"本質,從而具備了從一個民族走向全人類的深廣內涵。
H. 請介紹一下電影《布拉格之戀》
布拉格之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輕與重,靈與肉,性與愛的思考
整個八月,除了看台風刮過所住的樓房和村莊和看街道上的積水,就是在電腦前看朋友寄過來的電影。其中,對《布拉格之戀》印象最深刻,也許是看第四遍的緣故。
第一次看的時候,只是因為喜歡米蘭.昆德拉。
再看,是因為菲利浦.考夫曼出色的編導,和片子里的各個思考主題的探索和鏡頭特具的美感。
《布拉格之戀》改編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原著裡面的描述:
一個作者企圖讓讀者相信他的主人公們都曾經實有其人,是毫無意義的。--米蘭.昆德拉
就象米蘭.昆德拉說的一樣,要讓影迷們相信這部電影《布拉格之戀》和原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完全相符的,那是毫無意義的。
巴門尼德於公元前六世紀提出一個問題:面對生活,我們選擇什麼呢,是沉重,還是輕松。並把看到的世界分成對立的兩半:光明,黑暗;優雅,粗俗;溫暖,寒冷;存在,非存在。而且把其中一半稱為積極的,另一半是消極的。那一方是沉重,還是輕松呢?
巴門德尼回答:輕為積極,重為消極。
他對嗎?這是個疑問。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輕重的對立最神秘,也最模稜兩可。
在原著裡面,「托馬斯突然想起柏拉圖《對話錄》中的著名的假說:原來的人都是兩性人,從上帝把人一劈為二,所有的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遊著尋找那另一半。愛情,就是我們渴求著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或許這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了。但托馬斯似乎並不在乎他的另一半是誰,而特瑞沙卻希望完全擁有他的愛,並把自己的所有一切都獻給了托馬斯。
托馬斯與特麗莎,特麗莎與薩賓娜,托馬斯與薩賓娜,薩賓娜與弗蘭茨,托馬斯與無數女人,特麗莎與偶遇的男子……雙雙對對或者孤孤單單,都掙扎在愛和情慾里。
---------------------------------
三個主角的個性:
托馬斯:莎賓娜的情人,麗莎的愛人,一個永遠在捕獵異性的男人,丹尼爾.戴.劉易斯那淺藍色而近乎透明的眼睛永遠處於捕獵狀態。雖然是技術高超的腦科醫生,但他的主管卻說他了解女人比了解腦部結構更專業。他獨特的個性:永遠不媚俗,生命對他來說是很輕很輕的,性愛的經歷是他一直都在追求的部分。他有獨特的口頭禪:把衣服都脫掉。
特麗莎:嬌小,執著,單純,有一點小女人的自私和狹隘,是一個傳統的女人(在愛這一方面而言)。敢於嘗試新事物,卻無法接受現實的殘酷,所以她說:生命對她來說是很沉重的。嚴密地守護自己的丈夫,卻仍不能阻止他在外拈花惹草,她不能接受:她希望完全是屬於他的,包括他的所有。
莎賓娜:崇尚個性,追求自由自在,忠於自己心靈的一個女人。永不放棄追求生命中的快樂!她的規條就是:不能媚俗。也許,這就是她喜歡托馬斯的根本原因。
--------------------------------
電影是這樣開頭的:「布拉格有位醫生。。。」
電影的第一部分:托馬斯在小鎮遇到特麗莎
對所有機緣的召喚:那本書(《安娜.卡列尼娜》),貝多芬(那時候放的音樂),數字六(他住在 № 6的房間,她在六點下班,她故意湊上的),黃色的公園長凳(他坐在她經常坐的那個位置),使她愛情萌動,跑到布拉格去找托馬斯。從此,開始兩兒女甜蜜而又痛苦的愛情。
電影的第二部分:托馬斯與薩賓娜
似乎是托馬斯那迷人的眼睛和個性把薩賓娜迷住。托馬斯在對特麗莎的愛之外依然擁有很多情人關系。並導致特麗莎的精神負擔加重。特麗莎每天幾乎都在做惡夢,夢見他去找他的情人。但他依然沒有改變,他說:性對他來說,很輕,他在乎的是愛。(似乎這是他的借口)
電影的第三部分:布拉格政變
在托馬斯和特麗莎的愛情將要走向毀滅的時候,布拉格發生了政變,俄羅斯入侵。引出了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的話題。
俄狄浦斯故事是眾所周知的:他是一個被遺棄的嬰兒,被波里斯國王收養,長大成人。一天,他遇見一位顯貴官員在山路騎馬而來,一場口角,他竟把那人殺害了。後來,他成了依俄卡斯達皇後的丈夫,當了底比斯的國王。他一點也不知道他在山裡殺害的人就是他自己的父親,而與他同床的竟然是他的母親。正在這時候,命運之神降災於他的臣民,瘟疫蔓延,人們痛苦不堪。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正是災禍之源,便自刺雙目,離開底比斯流浪而去。
托馬斯指責政府當局「不知道」國家失去了自由。不過他馬上就遭到了審查。
特麗也似乎受到外界的變化的強烈沖擊。
電影的第四部分:在瑞士的特麗莎與薩賓娜
在這里有點看不明白特麗莎與薩賓娜在拍攝對方裸體的時候所發生的心理變化。不過記住了一個鏡頭,就是當薩賓娜的愛慕者破門進來的時候,特麗莎的驚慌,和他說的話,他跟他自己的妻子離婚了,要跟薩賓娜在一起,當他放下行李走後,薩賓娜對特麗莎說了一句話:sorry,要請你走了,因為,我要做一件事情。也許誰都沒有猜准她是要馬上搬出這個地方,只是要躲避她的情人弗蘭茨,但我想不明白當她聽到他跟他妻子離婚的時候,她上去擁抱了他,並流下了淚水。為什麼?也許,她覺得他沒有托馬斯那樣不羈的性格,也許是她覺得他不喜歡她那黑色帽子的原因。但誰知道呢,反正,她就這樣離開了,當他回到這個房子的時候,當他熱情的打開門後,想擁抱他的情人的時候,面對他的是一個冷冷清清的空房子,讓他在那一刻目瞪口呆。這樣的情況,又有誰接受的了呢?!
電影的第五部分:托馬斯與特麗莎回歸鄉村
他們返回布拉格後,發現那裡已經不能呆下去了,但又不能再出國外去了,所以,他們想到了到向下去。
我只想說:他們到了伊凡-阿列克謝耶維奇-蒲寧所描寫的鄉村去了。下面是有關蒲寧的資料:
----------------------------
伊凡-阿列克謝耶維奇-蒲寧,是俄羅斯最後一個古典作家、詩人,俄羅斯批判現實的重要代表,193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他的作品可以說是寫鄉村美境的經典。
蒲寧的鄉村所彌漫的神秘氣息,只要在於他描繪的「晦暝之境」中的鄉村。一寫鄉村,他就著意地將鄉村置於黃昏和夜晚。他自己簡直就是那鄉村最敏感的神經,可以將出鄉村的神秘、活脫、勃鬱感測到讀者的心中去。
在他的一篇小說《新年》中,一對感情冷漠的夫妻,為了挽救將要崩潰的感情生活,回到了男人幼時生活過的庄園。那個庄園極為寂靜,寂靜得有如一團厚厚的莫名的溫情。女人躺在那張古老寬大的床上,不知為什麼,感到很愉快,一種對自己男人的眷戀之情悄悄生起,竟自己被自己感動得嚶嚶低泣起來。
神秘的鄉村氣息,復活了將要熄滅的愛情火焰,讓人怦然心動。
他還寫過:
一對鄉下的小情人,在傍晚的荊花叢中倘徉,夜嵐花把他們都陶醉了,男孩有了親吻女孩的沖動——
「親親你行么?」
「不讓。」
「那就親眉毛?」
「眉毛會掉。」
「那就親眼睛?」
「眼睛會瞎。」
「那就親鼻子?」
「鼻子會塌。」
「。。。。。。」
這樣質朴與純情,好象只存在鄉土之上。
-------------------------
托馬斯與特麗莎回歸鄉村後,就象《新年》里的夫妻一樣,愛情的火焰復燃。
不過這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小狗卡林漢病逝。小狗卡林漢一直伴隨著特麗莎,並且小狗卡林漢與她的小夥伴摩非斯特(是他們農戶朋友的一條心愛的小豬)在這個鄉村愉快的生活著,現在,小狗卡林漢離開了特麗莎。
電影的第四部分:輕與重在生命介紹後留住疑問
當托馬斯與特麗莎和他們的朋友來到小店喝酒跳舞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的生命將在第二天的早上就要結束,他們在最後狂歡著,喝著酒,跳著舞。導演故意地設計了一個場景,讓托馬斯與特麗莎來到一個「№ 6」房門前,對應了前面他們一開始在小鎮見面的時候的機緣。
片子在他們開車的時候,特麗莎甜蜜的看著托馬斯,托馬斯微笑的看了一下特麗莎,落後看著前方......
片子所有探索的主題都伴隨著音樂結束。
--------------------
片子有三組鏡頭是特具美感的:
一是在托馬斯在特麗莎走後,他在河邊看著白鵝游過來的畫面。
二是托馬斯與特麗莎在鄉村裡的畫面,安靜的土地,神秘的黃昏,樸素的生活。
三是在片子將完的時候,托馬斯與特麗莎在小酒店裡,特麗莎似乎的有點帶醉的舞步走向托馬斯的時候,她那充滿愛意的眼神......
I. 布拉格之戀的介紹
《布拉格之戀》是由菲利普·考夫曼執導,丹尼爾·戴-劉易斯、朱麗葉·比諾什等主演的愛情電影。影片改編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講述了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本片被評為1988年美國十佳影片之一,獲戛納電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