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電影賞析高級教程交大
『壹』 評價《英語電影賞析》這門課程
本課程教學目的及主要要求:
通過對英文電影的分析與欣賞,讓學生能夠身入其境地了解電影中各種人物的對話,了解各國的風土人情、特有的文化背景、歷史與現狀、科學技術的發展、地理地貌等特點。 本課程藉助現代媒體手段,充分利用各種可能的途徑,獲得各種特點的素材和資料,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分析其中所用語言和其使用的環境,
『貳』 英語電影賞析 英文怎麼說呢
英語電影賞析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書名:
<英語電影賞析>
Appreciating Cinema
作 者: (英)林恩(Lynn,A.) 著
出 版 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10-1 字 數: 版 次: 1 頁 數: 467 印刷時間: 2005/10/01 開 本: 印 次: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60050775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外語 >> 英語讀物
『叄』 大學英文電影賞析要考試嗎
要考試。考試不難。
英語電影這一生動的資源對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有著很積極的作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英語聽說練習素材。
電影賞析對英語學習有三個作用,形象傳遞、語言模仿和文化渲染。
『肆』 英語專業研究生,語言學方向,研究生期間主要學習那些課程
分為基礎英語和高階英語
◆ 課程屬性
一、基礎英語:基礎英語為必修課,將分為聽說、讀譯、寫作三種課型進行課堂分級教學,除此之外, 每周還將安排適當在線輔導(具體安排參見課表)。
二、高階英語:高階英語為必修選修課,即: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興趣所在及英語水平從提供的7門選修課中任選一門
◆ 評價與免修機制
一、基礎英語考試將採取分類、分次通過的方式,考核學生的英語水平。即:考試將分為聽說(滿分40分,24分通過,聽力部分通過後需加試口試)、讀譯(滿分80分,48分通過)和寫作(滿分30分,18分通過)三部分。入學時的分班考試即為首次基礎英語考試。考生如果達到合格分數則被視為提前通過。提前通過者將免修該基礎課程部分,然後根據自身條件選擇一門合適的高階英語必修選修課(限選一門/人)。
二、高階英語評價方法由各門課程的授課教師自定(請參閱必修選修課課程描述)。
◆ 基礎英語課程描述
聽說課程描述
一、課程描述:本課程是為全校非英語專業碩士生開設的英語必修課,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使其能有效地運用英語進行日常對話及日後與國外同行進行學術交流。良好的英語聽說能力將為他們的專業發展提供可能。課程將兼顧學生聽說兩種能力的培養。本課程將採取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二、教材:以《博學英語聽說教程》為主(第五、六冊,楊鳳珍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以《朗文英語聽說教程》等教材為輔。
三、評價方法:
聽力總成績=筆試 + 平時成績
筆試(40分): 題型為:A. 多項選擇(對話)9分;B. 多項選擇(短文)6分;C. 聽寫填空15分(業績考試);D. 實景英語15分。
口試(10分): 隨堂或單獨組織。
讀譯課程描述
一、課程描述:本課程為英語必修課,以幫助學生提高學術英語閱讀能力為目的。著重提高學生的語篇理解能力和在語境中認知詞彙的能力與翻譯能力。此外,本課程將是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現代思潮的窗口。課程將採取課堂教學與課外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二、教材:《英語新思維:研究生英語讀譯教程》,毛大威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
三、評價方法:
讀譯總成績=筆試 + 平時成績
筆試(80分),題型為:A. 閱讀理解(5-6篇文章,多項選擇題)30分;B. 完型填空10分;C. 英譯漢20分;D. 漢譯英20分。
寫作課程描述
一、課程描述:
本課程是為全校非英語專業研究生所開設的必修課程,旨在全面系統地了解並掌握英語文章寫作謀篇布局的規律,為日後的深造(攻讀博士學位、出國留學期間寫papers),在專業方面與外國同行進行交流(向國際會議投稿)或就業(工作需要)等做准備。與此同時,還有助於提高「托福」考試中綜合寫作(Integrated Writing)、獨立寫作(Independent Writing)以及「雅思」考試寫作Task Two中議論文的成績。本課特色:杜絕模板,鼓勵創新;講練結合,以練為主。
註:課程時間為一個學年,實行單、雙周上課制。
二、教材:
自編教材。
三、評價方法:
總成績 = 期末考試成績 + 平時成績
筆試(30分,命題作文)。
◆ 高階英語課程描述
國際會議與學術交流英語(必修選修課)
授課教師:毛大威 教授
一、課程建設目標:
幫助學生了解,熟悉國際會議與學術交流的相關知識、語言環境與交際技能。學生將運用所學英語練習包括會議往來書信、論文講稿撰寫、宣讀等相應的交際技能。
二、課程描述:
本課程為一學期的實踐課。學習期間,學生了解熟悉有關國際會議與學術交流的一般知識、會議流程、論文宣讀等環節;熟悉和實踐這些環節中英語的特點和運用。
知識點:
1. 國際會議的基礎知識
2. 會前准備工作
3. 會議的組織
4. 會議論文的准備
5. 論文宣講稿的准備
6. 論文宣講
7. 會議問答
8. 會後相關工作
三、教學方式:
教師講授與學生參與相結合。學生將通過撰寫模擬小型國際會議論文宣講稿,完成課堂作業並通過自己組織一次小型模擬會議來熟悉實踐國際會議與學術交流活動的相關流程與技能。
四、教材名稱:國際會議交流英語 胡庚申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評價方法:
總成績=模擬論文宣講稿40% + 小型模擬會議相關組織工作30%。(以團隊為單位)+隨堂作業30%
修讀條件:已通過聽力考試的同學方可選擇此課程(限選30人)。
英語交際口語
一、課程描述:
本課程旨在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為日後的升學、求職、工作、晉升以及對外交流等做准備。此外,對准備參加「托福」口語考試及「雅思」口語考試的考生也有幫助。為了給每位學生創造開口說英語的機會,課堂口語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有兩人對練、多人合練、游戲、角色扮演、即興對話等。所提供的口語話題數量可觀且覆蓋面廣。
二、教材:
《大學英語交際口語教程》(A Course-book of College English for Oral Communication),李爭鳴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校園內宏途書店有售。
三、評價方法:
口試。總成績 = 平時成績佔50%(含出勤和課堂參與)+ 期末口試成績佔50%。
修讀條件:能進行一般的口語交流,思想活躍,樂於交談,但對自己的發音、用詞或流利程度等方面不夠滿意,渴望繼續提高者。每班限選30人。
西方文化英語影視視聽說(必修選修課)
授課教師:楊鳳珍 副教授
一、課程建設目標:
本課程將融語言和文化為一體,以西方文化專題片、英語電影為載體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多彩的學習、運用英語語言的平台;開啟「暸望」西方文化的多視角窗口。其終極目標是使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的同時,開闊文化視野,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為今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課程內容:
根據碩士生的實際英語認知水平,課程將把西方文化欣賞與英語聽說能力的提升相結合,達到一舉兩得、事半功倍之效果。具體課程內容如下:
1、文化專題賞析。該模塊由兩部分組成:1)國際著名廣播公司製作的視聽節目;2)相關背景文化知識的文字介紹及根據視聽內容設計的各種練習。初步安排如下:英國文化(3次);法國文化(2次);希臘羅馬文化(2次);德國和奧地利文化(2次);美國文化(3次);加拿大文化(1次);南美文化(1 次);澳大利亞文化(2次)。實際教學中的時間視情況略作調整。文化專題部分為課程的主打內容。
2、英語電影欣賞。該部分由兩個任務構成1)電影欣賞;2)讀後感的撰寫。
三、教學方法:
以課堂教學為主,自主學習為輔。教師將引領學生對碟片內容學習、理解、內化。教學採用互動式,包括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此外,自主學習也是學好本課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學生將體會真實生活場景中的英語,加深對英語和西方文化的感性認識。
四、教材:
《英語西方文化影視教程》。該教材由北師大外文學院的徐汝舟教授主編,即將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五、評價方法:
總成績=平時成績50%+期末成績50%
筆試(閉卷)。
修讀條件:選修本課程的學生需提前通過聽力單項考試。每班限選30人。
英語國家文化概況(必修選修課)
授課教師:馬磊 副教授
一、課程建設目標:
本課程主要介紹英語國家文化概況,鼓勵學生閱讀英語原著以期達到提高學生對原文的理解力、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此外,還注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在介紹英語國家文化概況的基礎上還向學生介紹如何利用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進行相關領域的文獻檢索。還將邀請有海外留學經歷的人士與學生交流。
二、課程內容:
根據非英語專業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把文化欣賞和異域生活實踐介紹相結合,課程不但包含中外文化差異比較,同時也包括口語技能的訓練,強調知識的實用性。課程將介紹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的文化概況。
三、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教師講授與學生參與相結合。通過在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和學習者之間的互動為非英語專業語言學習者提供用英語表達自己思想的平台。
四、教材:自選教材
五、評價方法:
總成績=出席10%+課堂參與討論20%+小組口頭報告30%+期末紙介報告50%。
修讀條件:已通過讀譯考試的同學方可選擇此課程(限選30人)。
英語實用口語交流(必修選修課)
授課教師:蘇健 講師
一、課程描述:
本課程以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為目的,以期經過系統有效的訓練,提高學習者使用英語交流的能力。本課程採用多種形式的口語練習方式,為學習者進行交流提供一個有效平台。
二、教材:自選教材
三、評價方法:
總成績 = 平時成績50%(含出勤和課堂參與)+ 期末口試50%
修讀條件:凡有一定的口語表達基礎、善於交談並希望進一步提高英語口語表達水平者均可選修本課程。
三一口語(必修選修課)
授課教師:江素俠 副教授
一、課程建設目標:
本課程以基礎口語訓練為起點,按照北京教育考試院引進的英國倫敦三一學院英語口語等級(GESE)考試的模式進行課程設計,使學習的內容、考試的要求及評價標准都達到與國際接軌。目的在於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從而在真實的交際中能夠進行較長時間的、邏輯性較強的、流利的發言,以滿足學生在今後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信息交流的需求。
二、課程內容:
1. 口語技能訓練;
2. 等級口語訓練;
3. 影視角色模仿秀。
三、教學方式:
以教師-學生,學生-學生,學生-教師互動的方式給學習者提供一個使用流利的英語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以及展現個人魅力的平台。
四、教材:自選教材
五、評價方式:
總成績=50%(課堂參與)+ 50%(期末口試)
修讀條件:限選30人。
英語文學經典作品賞析(必修選修課)
授課教師:郭乙瑤 副教授
一、課程建設目標:
從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賞析兩個方面入手,達到提高學生理解力和語言水平以及人文素養的目的。課程使用材料將選擇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為他們提供感受經典、瞻仰大家風范的機會,以期激發學生對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在學習語言的同時重溫歷史、觸摸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二、課程內容:
根據非英語專業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把文學欣賞和語言教學充分結合,課程不但包含文學類賞析內容,同時也包括語言技能的訓練,同時還包括必要的文學史的介紹,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課程將包括以下內容:
1. 小說閱讀與賞析
2. 電影文學賞析
3. 詩歌閱讀與賞析
4. 文學理論篇章閱讀
三、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教師講授與學生參與相結合。通過在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和學習者之間的互動為非英語專業語言學習者提供用英語表達自己思想的平台。
四、教材:自選教材
五、評價方法:
筆試(開卷)。總成績=課堂參與50%+期末50%。
修讀條件:已通過讀譯考試的同學方可選擇此課程(限選30人)。
◆ 網路輔助學習
一、課程描述:由研究生教研室建設的《北師大研究生課後學習網》是課堂教學的延續,網上豐富的欄目將為研究生提供以學術英語為主的多種輔助學習資料,對學生進行讀譯、聽說、寫作等相關技能的輔導。學生還可通過論壇欄目與教師交流。學生課後可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要利用網上教師為他們精選的材料繼續進行自主學習。
部分網上欄目:
精品教材 英美經典文選 高級閱讀指導 文獻閱讀 翻譯技巧指南 聽力技巧指導 學術講座 新聞報道 影視精選 口語訓練 寫作指南 論文寫作 寫作錯誤分析 國際交往禮儀 國際會議知識 國外大學申請 中外文化差異
『伍』 大學設立英語電影賞析課有沒有價值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業余時間為對英美文化、社會、歷史、人文等知識有興趣,對繼續深人學習英語有強烈意願的學生開設英語電影賞析公共選修課,有著多方面的積極作用。
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電影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因其形象的直觀性和生活逼真感而成為一種最為通俗化和大眾化的文化娛樂活動。一部好的電影的美學價值和藝術魅力往往與主體內容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其中深刻的思想內涵不能脫離社會生活中涌現出來的為人們所普遍關心或感受的矛盾與問題,更不能脫離巨大思想沖擊的社會思潮。因此,電影藝術欣賞能力的培養能更好地擴大學生的視野與藝術感受性。英文電影賞析課在某種意義上講還是一門表現藝術形式的教育課,對大學生而言,它是了解社會、歷史、時代的一部生動的教科書。針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易於接受外來新鮮事物的特點,使他們在學習了解影視藝術特徵和藝術規律的同時,加強電影藝術的欣賞教育,提高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學會對影視藝術的鑒賞與評價,培養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總之,英文電影賞析課是非英語專業本科生適用的選修課,同時也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旨在引導學生對電影藝術和文化內涵進行探索,並將其融會到英語學習之中,使影視藝術欣賞、語言基本技能培養和人文素質的提高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教授英語語言知識,培養學習興趣,解讀經典藝術之美,使當代大學生的外語水平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他們的更高要求。對改善當代大學生知識單一、知識面狹窄的現狀,拓寬其知識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中學的教育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課程改革,那麼我們大學的英語課程其實也是在不斷的改革之中,現在大學生的英語實際狀況就是考試能力很強,但是實際應用就很差了,加上各地情況的不同,大學里學生們的自己的放鬆,導致最終大學里英語的整體水平都很低,且低中也是參差不齊。而我們現在大學的英語的教育普遍都是採用同樣地教材,同樣地教學計劃,同樣地教育方式,導致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的下降和英語水平的下降。所以,我們有必要,從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出發,開設不同水平,不同內容的英語選修課,來滿足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的需求,這也是我們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必然之路。
『陸』 英文影視賞析大學選修課難嗎
不難。
英語電影賞析課比較好過,英語電影賞析課屬於選修課,老師對學生學習的要求會略低,一般只要上課出勤率達到,按時交上結業論文即可。
『柒』 學英語口語的 好看的電影······
《Forest Gump》阿甘正傳
《Lion King》獅子王
《Philadelphia》費城
《Shawshank's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贖
《Seven》七宗罪
《阿甘正傳》、《情歸巴黎》、《我最好朋友的婚禮》
如何通過看原版電影學英語
把思維、文化和語言"泡"來吃
學了幾十年的英語卻不會說,說出來也是老外聽不懂的句子,為什麼?因為你把語言當成了科學知識來學。上海新東方學校聽力口語培訓部主任,電影教學專家邱政政認為,看外文原版電影才能把外國人的思維、文化和語言一起"泡"來吃。
電影的選擇
哪些電影比較適合用來學習外語呢?邱先生指出,選擇電影有三看:一看語言含量是否大,二看內容是否貼近生活,三看發音是否清晰地道。以上三個方面幾乎涵蓋了語言學習中語音、語調、節奏、用詞、思維、感情等幾大要素。
說到看原版外文電影,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涌進電影院去看目前被炒得火熱的大片,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邱先生說,現在的大片往往製作時注重追求視覺等感官刺激,而忽視語言的錘煉。看這樣的影片,看的是熱鬧。
看電影學外語四步曲
第一步:硬著頭皮看電影。在看一部新電影之前,千萬不要看劇本,看不懂也要硬著頭皮上,至少能對情節有所了解。
第二步:邊看電影邊研讀劇本。不要以為考完了托福、GRE等就可以應付一切閱讀。實際上,電影中的有些對話看起來很費勁,裡面充斥著習慣用法和美國人獨有的思維方式,要多看多聽,才能適應它。
第三步:反復精聽。爭取聽懂每一個單詞,可以採取聽寫的方法。
第四步:背誦。一開始可以用中文思考美國人的邏輯思維,邊思考邊背誦,大約堅持10天左右。之後可以大體上用英文思考,把美國人的邏輯慢慢變為自己的了。背誦時重視模仿。
很偶然,在一次考試後我看了一盤原文的《黑衣人》VCD,裡面有大量的非常詼諧的英文對白,這讓我在笑得前仰後合之餘突然對英語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由於電影里運用了大量的美國本土俚語,為此我還專門買了一本俚語詞典。也是巧合,那段時間我接著看了好幾部歐美的喜劇片,台詞中那種對英語異常熟練的駕馭,不斷涌現的輕松幽默的談吐以及演員精湛的演出,讓我對英語的興趣大幅度提升。從這以後我保留了看原文電影的習慣;所以我的絕招就是看電影學英語。
無庸贅言,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鍛煉聽力。這種電影聽力不像聽磁帶那樣乾巴巴的,你可以通過事件發展的邏輯推理,感覺到台詞的意思,或者可以多看幾遍電影,熟知內容後對台詞自然就有感覺了。
在詞彙學習上,你可以將詞彙的用法做詳盡的分析,挖掘詞語的深層含義,對詞彙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而不僅僅停留在"就詞論詞"上。例如《阿甘正傳》中,阿甘在表達自己極愛吃巧克力時說,自己可以吃下"一百五十萬塊巧克力",I could eat a bout a million and a half of these. "million"一詞在本句中是大量的意思,而並非說阿甘有過人之處,通過對"million"用法的分析,我對美國人的日常用語中用誇張的語氣表示數量多的用法,有了一個更直觀的了解。
另外,電影是文化的傳播者,無論是故事的敘述,情節的發展以及人物關系的變遷都有著很多和中式思維不太相同的地方,而這些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文化差異,卻不能僅僅用語言分析透徹,這就需要我們對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國文化的一些特點加以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再逐點分析,不斷地加以總結,用心體會東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以及由此產生的思維方式的差異,通過對西方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綜合理解,將語言上升到真正意義上的交流,讓英語"活"起來。
當然,學外語也不能把精力全放到看電影上,這只能是一種學習的輔助方法。更重要的還是要你自己下工夫努力學習,我所強調的不過就是在學習里加上一些快樂和興趣,畢竟讓學習很快樂是一件幸福的事。
時下非常流行的一種學習方法是看電影學英語。通過電影能夠掌握常用的口語句型,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通過電影情節非常容易的理解這種句型的適用語境,以至於有的人認為看好幾部電影就能夠學好英語口語了。然而,大部分學員在通過電影學習英語過程中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更多的時候是在看電影而不是在學習。作為北文英語學校英文電影賞析課的設計者和主要操作者,本人對此有一些看法,希望能夠對廣大學員有所幫助。
利用英文電影學習英語應該從硬體設施,電影選擇,以及看片方法等多個方面加以注意。
首先,看英文電影最好做好物質准備。最好能夠利用DVD影碟機或者電腦的DVD光碟機。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DVD具有能夠輕易調入調出字幕,中英文字幕隨意切換的優點,這一點是VCD或者RM格式所難以達到的。絕大多數學員在看電影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字幕的幫助。如果條件上不具備大家可以上網下載一些電影的DVD drip,另外再去一些字幕網站尋找這個電影的中英文字幕文件就是了。
適當的英文電影的選擇可以說決定了學習效果的好壞,對於初級學員,我建議大家選擇電影的時候以題材輕松、內容簡單、畫面對語言說明作用強為原則。這樣有助於大家通過電影的畫面情節猜出語言的含義,避免學習中因聽不懂、看不懂而去尋求字典等其他手段幫助而導致的疲勞現象。推薦電影:Sound of Music, Finding Nemo, Lion King, Beauty and Beast 等等
中級水平的學員除了學習語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因此選擇一些歷史題材的影片進行學習非常重要。推薦電影:Forest Gump, Heaven Earth, Troy, Patriot, Brave Heart, Gone With the Wind 等等。
對自己的水平比較有信心的同學可以選擇Sex and the City, Friends 等等時下比較流行的肥皂劇,通過劇情學習一些比較地道的口語表達,讓自己的英語顯得更加的地道。
在英國幾年下來,平均每年要在電影院里看20部左右的電影,最多的時候,一個月看了5部。尤其近年來新片大片不斷,而且買兩張學生票的價格比國內一個人看場電影還要便宜,所以好電影自然不容錯過。
但是,電影看得精彩,語言卻經常是個障礙。自然生活對話的語速,搶白時快急得台詞,而且在美國電影中還有大量的本土俚語,都是會令人沮喪的因素。如何將那些對話聽得明白呢?如何理解那些經常出現的俚語呢?如何意會英語中不同於中文的幽默呢?在這里淺談幾點經驗,希望能拋磚引玉。
首先看英文原版的電影能夠鍛煉聽力,從而提高英語的聽力水平,應該是大家都承認的。所以從基礎來講,你必須有一定的單詞量,尤其是對英語中千變萬化的片語要盡可能的學習和了解。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發現英國人最喜歡用的大多是片語的靈活搭配,從而來體現細膩的神情或動作描寫。那麼這在看電影的時候,就已經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那麼是否要很大的詞彙量和片語量才能看懂電影呢?答案是否定的。雅思的詞彙量可能大家都知道,而只要具備雅思的詞彙量,照筆者看來,就已經足夠能看懂電影了。尤其在電影院里,坐在英國本地人中間,很多電影外的因素本身就會大大的幫助你融入到電影的情節之中。譬如說,對很多學生來講,看喜劇片非常困難,因為涉及到對片語潛台詞的理解以及文化背景的限制。但是,當別的觀眾笑的時候,你已經得到了一個完全充分的信號和理由說,剛才的對白和台詞是一段幽默。那麼時間一久,看電影時對語言的信心就會大大增加了。
另外一些小的技巧也值得一提:
1.看電影前一定先看懂它的介紹,並且對其情節有一定的掌握。對介紹中的生詞和片語預先查字典了解中文的大致函(註:經常中文不好翻或不準確對有些詞的應用)。
2.看電影時,抓住關鍵字詞。這一點很重要,經常在為一句台詞沒聽懂而發愁時,你可能又錯過了一句能幫助你理解上一句台詞含義的句子。所以,如果你的詞彙量不是很大,記住,對理解電影起重要作用的是出現在影片中的:人名,地名,形容人或事件的形容詞,動詞或短語等。
3.如果是系列電影的話,如指環王,哈利波特,看電影前先看他們的小說也會大大幫助對電影的理解。當然這里的小說是指英文原版的。
那麼,看懂電影夠了嗎?答案還是否定的。我們從電影中要得到的可能除了娛樂放鬆外,還有真正的想過把癮-讓電影感染你。很多好的電影通過畫面和音樂就做到這一點了,但是力求上進的你,不是想把文字在台詞中的如何運用也了解一下嗎?如果是的話,這就是看電影時語言給我們的最大挑戰了。不過不用擔心的是,你已經有相當的詞彙量,對俚語也有些基礎,看電影時的信心也和以前不同了。所以我的經驗是,用最基本的方法,讓自己有一個質的飛躍。是什麼呢?筆記。對,這可能是讓本文讀者有些失望,這么老的方法!但是很管用。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你把經常錯過的,聽不懂的,常用的語言句子片語寫在本本上,經過十來部電影後,你會馬上體會到這個方法會帶給你得巨大收獲。當然這不能在電影院里進行,通常電視機上有字幕的電影是最好的。以後到電影院里看電影的時候,你就甚至可以和同去的夥伴解釋他們沒聽懂的台詞了。
好了,就讓我們在英國,看電影,學英語,找樂趣。
在語言環境中耳濡目染,才能真正「活學」,掌握語音、詞彙、句型、思維和文化;在語言環境中入鄉隨俗,也才能真正「活用」,達到理解和表達、交流和溝通。但是中國人在跟電影學英語時,多數人走入只看不聽,或只聽不看;只泛不精,或只精不泛的誤區,以致看了一些英文電影,但是聽和說卻沒有本質的提高。
但是學好英語,又必須從聽說入手。因為學習英語聽說可以使英語不再是望而生畏、死氣沉沉的學問,而成為妙趣橫生、鮮活靈動的實踐。但是學習聽說不等於「習得聽說」,美籍華人的英語好是因為具備了「習得聽說」的必要條件:英語環境。但是我們沒有條件,可以創造條件,比如看美國電影和情景喜劇,有意識地給自己營造出一種國外的英語環境強迫自己用耳朵接受英語,同時開口說英文,就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習得聽說」。
英語聽說包括語音、語調節奏、用詞、句式、思維和文化六部分。首先,對於任何一門語言,語音是基礎,它不僅包括單詞的發音,還包括真實交際中詞彙、習語的連讀、失爆、弱化、濁化、重音、縮讀等許多音變形式。至於語調節奏,則是地道流利表達英語的潤滑劑,沒有接觸過地道的老外,沒有和他們有過面對面的交談,是很難感受到語調節奏在表達思想中的巨大作用和強大震撼力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用詞和句式的正確與否直接體現了對異國文化了解的程度。可以說,達到前三者就達到了與美國人的形似,若是又學會了美國人的思維和文化,能夠用美國文化思維則可達到神似的效果。這就是立體英語教育模式,電影則是最好的媒介。
做到語言、文化雙豐收。1、融入原則:不要把自己看成旁觀者,而要是當成局內人看待,要與角色同呼吸、共命運,產生場景感覺。2、突破原則:關鍵在於模仿,模仿不能離開背誦,熟練直到能脫口而出。3、擴展原則:首先要在詞彙和句式層面上擴展;其次是在此基礎上,「泛看」電影,電影題材可以不受很大限制,但每部影片都至少要看三遍以上。4、挖掘原則:此時不能僅限於看懂表面意思,而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去挖掘語言背後深刻的文化內涵,變被動為主動,以此達到聽說的最高境界。周寧人暑期看電影學地道英語身臨其境的快感英語聽說六要素影視學習四原則影視選材原則1、生活類影片:這是最好的語言素材,向大家推薦的書目有:初級———《情歸巴黎》、中級———《阿甘正傳》、《西雅圖不眠夜》、《漂亮女人》、高級———《旅行冒險記》2、美國情景喜劇:代表作是七、八年前在電視上播出的那部《成長的煩惱》,當代最流行的有《森弗一家》、《朋友》等,更多內容可參看:《美國「情景喜劇」俚語百分百》。
『捌』 英語電影賞析的析包括哪些內容
很多人在觀看英語電影賞析的過程中,會帶入自己的親身經歷,然後獲得新的感悟和理解。
英漢對照是英語電影賞析的一大特點,既有英文原文,也提供中文翻譯,有助於英語愛好者能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
同時,英語電影賞析還提供了注釋,為讀者的自學提供了參考。
『玖』 英語電影賞析問答及翻譯
He decided to write an exclusive report on the escape princess to make a lot of money.
『拾』 英語電影賞析的單選題
這應該是《音樂之聲》的電影賞析單選題,我以前看過,但忘了,你好好看一遍電影,很簡單地就做出來了。
【劇情簡介】
22歲的瑪麗亞是一個薩爾茨堡修道院里的志願修女,但是,她活潑好動和熱愛自然的性格卻總是讓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煩。修女院里的阿比斯院長覺得她這樣的活潑的性格不適合僧侶生活。於是,當她接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尋求看護的請求,她決定讓瑪麗亞去,也藉此讓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瑪麗亞到達馮·特拉普家,發現他是一個有七個孩子的鰥夫,長期的海軍生活和亡妻的悲傷使他對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很快,瑪麗亞就明白了以前那些看護離開的原因,原來是孩子們得不到父親的關愛,總是用捉弄看護來吸引父親的注意。
上校要求瑪麗亞也像他一樣嚴格,但是瑪麗亞沒有聽從,而是用她天生的溫柔和善良贏得了孩子們的友好。趁上校不在的時候,她用窗簾給每個孩子逢制了游戲服裝,帶領他們到市場遊玩,在美麗的阿爾卑斯山上野餐,還教會了他們唱歌。孩子們原有的拘禁和憂郁漸漸地被音樂和笑聲代替了。
不久上校回家了,還帶回了孩子們喜歡的麥克叔叔和孩子們不甚喜歡的,上校的女朋友,男爵夫人。上校對瑪麗亞的做法十分不滿,可是當他聽到孩子們為男爵夫人唱歌的時候十分感動,因為瑪麗亞把從他亡妻之後家裡就不再有的音樂又帶了回來。瑪麗亞還和孩子們一起准備了一場木偶戲,上校為瑪麗亞可以感染他人的熱情所吸引了。
幾天之後,上校和男爵夫人一起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舞會,孩子們在舞會中也有歌唱表演。在舞會中,瑪麗亞給孩子們示範奧地利的民間舞蹈「漣恩德拉」(Laendler)。出乎意料的是,上校走過來和瑪麗亞共舞,舞蹈最後他們互視對方,他們之間的愛意一目瞭然。這些,都被男爵夫人看在眼內,當晚,她勸瑪麗亞回修道院。瑪麗亞恐怕自己對上校的感情會越限越深,於是,她悄悄地離開了。
瑪麗亞走了之後,男爵夫人用盡辦法討孩子們的歡心都沒有成效。當孩子們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結婚的消息後,他們更加難過。他們到修道院找瑪麗亞卻沒能見到她。瑪麗亞向阿比斯院長坦白了她對上校的愛情和對生活的不知所措,阿比斯院長告訴她要有骨氣勇氣,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愛。於是,瑪麗亞回到馮·特拉普家裡。 瑪麗亞回來之後,男爵夫人發現她已經無法挽回瑪麗亞和上校之間的感情,她主動退出了婚約,上校和瑪麗亞互訴衷腸,很快地,他們就結婚了。
可惜,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從此就永遠幸福快樂。當他們還在度蜜月的時候,德國納粹佔領了奧地利。當他們趕回薩爾茨堡,發現到處已經是納粹旗幟橫行了。他們不在的時候,負責照顧孩子們的麥克叔叔幫他們注冊參加了薩爾茨堡音樂節(Salzburg Festival)。上校一回到家裡,就接到了納粹發來的電報,要他立即到納粹海軍報道。一向痛恨納粹的上校決定帶領全家人離開奧地利。當他們晚上離開別墅的時候,被早就躲在門外監視他們的納粹攔住了,於是上校解釋說他們離開是為了參加希爾斯伯格節演出,並拿出節目單作為證據。在納粹的陪同下,他們來到了會場,演出了孩子們准備好的歌曲。在這時,上校和瑪麗亞演唱了《雪絨花》,歌曲里對祖國奧地利的熱愛之情濃郁深厚,不顧旁邊持槍的納粹守衛,在場的觀眾也跟著上校一起唱完了《雪絨花》。
演出之後,趁著頒獎的時候上校一家人逃離演出現場,納粹一路追到修道院里,在修女們的幫助下,上校一家人藏在了墓碑後面,躲過納粹的追蹤,然後他們翻過阿爾卑斯山,離開了奧地利。
影片清新有致,細膩感人,雅俗共賞。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