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弗蘭克英語觀後感
① 貓鼠游戲觀後感
01
片頭的線條和音樂很喜歡,很帥。
果然藝術來源於生活,故事很精彩,而且很真實。男神的演技真的好,很多復雜的心情都有讓觀眾感覺到。
我喜歡他爬窗逃走時,粉色的窗簾飄在她臉上,還有從門縫里飛出來的鈔票,包括逃家前藍色光線的運用,有一種明明在現實中,卻又有一絲迷茫的不確定感。
剪輯方式上,先告訴了觀眾他成功詐騙了一大筆錢,然後我們就放心地看他怎麼進行一系列的神操作,直到後半段才開始有點擔心他會在哪一次行騙時被抓。這是一種對觀眾友好的敘述方法,一開局就給了上帝視角,不至於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在講什麼。最好的商業電影,不止製作精良、精彩好看,而且還能滿足觀眾作為全知者的優越感。
02
1. 弗蘭克真的是個天才,離家出走的時候16歲,假裝是航空公司的副駕,成功地騙過了所有人。沒有任何醫學背景也成功應聘上了夜間主治醫生的職位。精湛的與人周旋技術。我想他小時候家境富裕家庭和睦有一定關系,讓他見識過大場面。所以在騙人的時候才能那麼鎮定自若自圓其說。比如假裝是學校記者采訪航空公司的人員,得到了他想要的信息。
2. 高超的支票造假技術和識別技術。前者讓他身無分文的情況下過著百萬富翁得生活,可以輕而易舉地送給老爸卡迪拉克。後者讓他從監獄直接獲得了聯邦調查局的工作,聯邦調查局啊,這個很難考的吧。他幫銀行和財團設計難以偽造的支票還能獲得巨大收益。所以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特長,在某方面是master是多麼多麼的重要。
3. 學霸屬性,學了兩個禮拜就過了律師考試。
4. 學到了四個英文單詞:deadhead 弗蘭克免費搭機,jumpseat 給客艙組員的座椅,truce 休戰,弗蘭克聖誕節打電話給carl能不能放過他他想結婚了,custody 他從監獄轉到聯邦調查局得受carl的監護。
03
由萊昂納多飾演的frank和湯姆漢克斯飾演的carl《貓鼠游戲》於2002年美國上映,兩位不必多說都是非常優秀的`演員。該片講述了原本生活在富裕美滿家庭中的frank因父親破產,於是母親改嫁,從此世界崩塌,為了為了幫父親追回母親,他從家中逃了出來,想盡辦法賺錢。於是他利用父親給他從死賬戶開出的支票開始進行支票詐騙。
frank從小就擁有超高的智商,順利地利用假支票在世界各地遊走,享盡榮華富貴,而且製作假支票手段越來越高明。17歲的他還成功的假扮了泛美航空的飛行員,哈佛畢業的兒科醫生,甚至在2周的學習中考得律師資格證。看似無敵的他也有軟肋,那就是家庭。carl作為FBI的人,任務是逮捕frank。但是每到平安夜frank總會給carl打電話似乎想要捉弄他,卻被carl一語道破:因為你沒有別人的電話可以打了。從那一刻開始,兩人都明白對方是個孤獨的人,因為他們都沒有了家庭,carl開始慢慢變得像個父親,在引導這個迷途的孩子。在我看來,carl不像是一個逮捕者,更像是一個救贖者。經歷了幾年的貓捉老鼠,carl終於將frank捉捕,並盡力給他減輕罪行,在服役期間carl向所有人證明frank的超高智商可以幫助FBI破案,於是讓frank去FBI工作來代替坐牢(但仍然是服役期間受人監管),這期間frank又一次想逃跑,carl卻對他說:「我知道你不會跑,你看,後面已經沒有人追你了」。是的,carl點醒了他並不動聲色地等待著,像一個父親等待著離家出走的孩子醒悟。以frank的智商稍微再努力點,就又可以讓所有人臣服在他的狡猾之下,但他明白自己所需要的並不是這些。frank在最後終於浪子回頭不再莽撞,並且擁有了美滿的家庭。
frank的上半局每日遊走在香車美女陰險狡詐中,孑然一身,是這個世界的騙子。下半局,浪子回頭,找回屬於自己的港灣。人類沒有與生俱來的觀念,所有的經驗和知識都是由經驗和潛移默化中而來,frank的的童年影響了他的一生,但好在carl的出現將他從邊緣救贖回來。影片不斷運用穿插敘事的手法,將carl和frank的感情一點一點升溫,可能,carl比frank的父親更像父親吧。「與其說是犯罪,不如說是一場救贖」
04
2015 年左右看的電影觀後感~~做個整理。
首先讓自己從感性慢慢走向理性,再回歸感性,相信自己你不會丟掉你自己。
讓自己通曉世里,知道社會游戲規則。
像弗蘭克那樣,自己懂得很多,用大腦思考,才有不被別人忽悠的能力,雖然這個道理很早就體會過,但自己是個容易被感性左右的人,所以要時常提醒自己。當你對某一方面完全了解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切都在你掌控之中,是種很棒的感覺,就像你對報關知識在行一樣,不用擔心你會變陰險,只會讓你更成熟。
多看事實方面的新聞,電影,才會給你更多這種思維。
這個世界,不要相信雜志上說的美國人更愛自由,更不在意等級,身份,地位,trust the truth, 凡是現實深刻點的外文電影,他們一樣在意錢,權,社會地位。每個國家都是一樣,歐美國家只是社會制度比我們更好一些,所以人們表面上相對比我們幸福一些,但是他們也得為一日三餐而考慮和忙碌。
真正有實力的人,是低調的人,但是低調的人都是從高調開始他的人生旅程的。就像弗蘭克從獄中出來去聯邦調查局報道時的那種拘謹和小心,是的,他開始不適應那個環境,表現的像個新手,但是他很穩,有內才。只有錯過,瘋狂過的人,最後心才會安定,才真正懂得平凡是福,因為在他年輕的時候,體驗過太多浮沉,才會死心塌地的想要穩定,不要在年輕的時候就追求安慰,因為雖然你有個安穩的生活,但你的心始終有那麼一絲的不安分在裡面,給你個機會,你也許會跳出去,那時你的年齡就大了。趁年輕的時候多摔摔,只有犯錯才是走向成功的最堅實的道路。最終的弗蘭克回歸了平穩的生活,這是對生活最好的解釋吧。
利用你可以利用的優勢,使你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就像電影中從車中走出來的那一群剛畢業年輕貌美,青春燦爛的空姐。她們年輕,美麗,所以誰都願意對她們寬容點。你現在就是這樣的年齡,就應該把自己打扮的青春燦爛,這是你的優勢。
善於觀察,善於思考,這就是弗蘭克為什麼能游離在那些專家之外的原因
如果你沒有相關的知識基礎,卻要裝扮成某方面的專家(例如外科醫生),必須達到能忽悠初學者的程度
除了他自身的智力因素外(丫的就是有這種牛人)~~方法也是至關重要的
Frank的身上有我們的影子:年輕不知天高地厚。未來還那麼漫長,世間又有多少歡愉,哪有時間來考慮後果呢?所以,我們盡情的揮霍青春,逃避可能而來的一切後果與懲罰。而carl,那個總在我們身後步步緊逼,讓我們時刻提心吊膽的傢伙,就像一種責任,一種義務。我們當然不可能永遠逃下去,可年輕時,誰不以為自己與眾不同,備受上天眷顧呢?直到有一天,我們長大一點了,開始往回看,卻發現我們曾無比珍愛的東西早已丟失。這一路我們走得太匆忙,太倉皇,要的抓進懷里的東西太多,以至於它何時從我們的臂膊間滑失都毫無知覺。那一刻,我們就是飛機上聞之父親死訊的Frank,多少悔恨,多少痛苦都不可挽回既定的事實。
最後,我們無一例外的被carl抓獲,收拾過去的得到與失去,面對可能的後果與懲罰。從那一天起,我們就留了下來,留在了carl身邊,而我們,稱那天叫做「長大」。
② 公主日記英文觀後感200詞
公主日記英文觀後感:
The "Princess Diaries" is a film made by Disney company. It tells the story of a New York City ordinary girl - mia, she used to work as a transparent person in the school, but in her 16 birthday coming before the accident was confirmed to be Jinuoweiya the princess after grandma Norinari an elegant princess, find my prince charming.
This movie is similar to the sweet fairy tale Cinderella, the hero Mia is the modern version of Cinderella, the plot is full of strong fairy tale color. Mia from the past a cipher, suddenly became the focus, this is how many girls dream of a happy life.
The theme of the movie is not original, and it is not expected to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mode. Its ending is also expected, but it didnt fail to get the box office. Instead, it got a good review, because the audienc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joyment of watching the movie process.
I was deeply impressed with the film. A teenager, inferiority and shy I happened to see Anne Hathaway, played by MIA in creating makeup, transformed into a beautiful girl with a smile. At that time, it was a magical thing in my short cognition. So that he forgo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name of the film, which led to the search for it for so many years before it was found.
This film is more than the old and young story, not lack of fairy tale innocence and innocence, and the overflowing and gentle alt humour.
This role seems to specifically for her a lively, Frank Anne Hathaway will play Mia vivid. And she will each girls cherished dream princess of Shi Quan so true, her performance is a little jerky jump, but her bright smiling face, confident, elegant temperament, has become my dream girl goddess.
譯文
《公主日記》是迪斯尼公司製作的一部電影。它講述了一個紐約市普通女孩——米婭的故事,她曾經在學校里做過一個透明人,但在她16歲生日即將到來之前,意外事件被證實是基諾維亞公主,經過奶奶諾里納里一位優雅的公主,找到了我的白馬王子。
這部電影類似於甜蜜的童話灰姑娘,主人公米婭是灰姑娘的現代版,情節充滿了濃厚的童話色彩。米婭從過去的一個密碼,突然成了焦點,這是多少女孩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電影的主題不是原創的,也不希望擺脫傳統模式。它的結局也是意料之中的,但它並沒有失敗,並獲得了票房。相反,它得到了很好的評價,因為觀眾更加關注觀看電影過程的樂趣。
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十幾歲,自卑和害羞的我碰巧看到了安妮·海瑟薇,由米婭在《化裝》中扮演,她變成了一個面帶微笑的美麗女孩。當時,在我短暫的認知中,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以至於他忘了注意電影的名字,這導致了在找到它之前多年的搜尋。
這部電影不僅僅是老少皆宜的故事,不乏童話般的純真與純真,以及洋溢而溫柔的成人幽默。
這個角色似乎特別適合她,弗蘭克·安妮·海瑟薇將扮演米婭·維克多。而她將每個女孩所珍愛的夢幻公主石泉如此真實,她的表現是有點急促的跳躍,但她燦爛的笑容、自信、優雅的氣質,卻成了我夢寐以求的女孩女神。
③ 貓和老鼠英文觀後感
——《貓鼠游戲》 觀後感
電影的名字——《貓鼠游戲》——讓人很輕易的想到了同出於好萊塢德爾動畫片《貓和老鼠》。每一集中都是力量看似弱小的老鼠與強大的貓在以生命為賭注博弈,貓雖然也是計謀百出,但老鼠卻總是技高一籌,因而每次博弈都以老鼠的勝利而告終。
而這部英文原名為《Catch me if you can》的電影被譯為《貓鼠游戲》之時就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我們對於《貓和老鼠》童年記憶中的模糊影印象,那就是,通過高明的博弈手段,通過設計一個把對手的所有思索包含進去的大博弈,弱者可以戰勝強者。這也是我認為《貓鼠游戲》這個譯名勝於其他實在更有名的譯名(諸如《逍遠法外》《我知道你是誰》)的原因。
這部製作並不大,而且僅僅歷時不到兩個月就完成拍攝的影片卻有著相當豪華的陣容。一號男主角是因出演《泰坦尼克號》而著名全球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男二號則是好萊塢絕對一線、名作無數的湯姆漢克斯,而最大牌的是電影的導演——「電影奇才」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斯導在拍攝完《辛德勒的名單》《少數派報告》等嚴肅題材的電影後風格一轉,以清新幽默的手法打造了這部酷似小品的電影。電影的內容看似天馬行空地編造著一個誇張的故事:一個不滿十八歲的名為弗蘭克的少年,在父母離異後經受不了打擊而離家出走,自此開始了自己的詐騙生涯。他依靠自己神乎其神的騙術行走於世,冒充航空公司的飛行員飛過了美國的五十個州以及近三十個國家;偽造支票連銀行專家都難辨真假,成功騙取了數百萬美元;自製了一份哈佛醫學院的畢業文憑,並以此當上了一家醫院的夜間主管,並直到他離開時都沒有穿幫;因為女友的原因心血來潮的`要當律師,然而盡然順利的通過了州律師資格考試,成為了一名律師。最後雖然被捉拿回案,但不久就因被FBI聘為反詐騙專家而提前出獄,終而成名天下。凡此種種,終回是不可思議。然而最最不可思議的是這一切都不是出自編劇的想像,而是幾乎完全是真實的寫照。現實中這個名為弗蘭克·W·阿巴內爾正是以自己高超的騙術以及精明的博弈手段一邊躲避著FBI的追捕一邊書寫的自己的傳奇生涯。實在遠比小說電影們更富有戲劇色彩的恰恰是生活本身。
電影中的弗蘭克·W·阿巴內爾由萊昂納多扮演,而湯姆漢克斯則飾演盡心盡職追捕弗蘭克的FBI探員卡爾·漢拉提。這一貓一鼠在一追一逃的過程中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鑲嵌博弈,那麼,誰才是真正的博弈勝者呢?
第一層面:智商的博弈
在這一層面,兩人的身份決定了各自的強弱,身為FBI探員的卡爾無疑是強大的貓,而弗蘭克只是一隻四處躲藏的老鼠。兩人之間最大的博弈就是:貓要逮到老鼠,老鼠則要在躲避開貓的追逐的同時偷吃到各式各樣美味的乳酪。
弗蘭克從小就從父親老阿巴戈內爾那裡學到了兩種鑲嵌博弈的技巧。首先是在父親為他租制服的那一場景,在試圖說服店員在還商店沒有開門的時候把衣服租給自己之時,父親親自為弗蘭克演繹了一場精彩的博弈。「浪漫」地送出一件精美的掛飾項鏈,使得自己租到衣服的目的達到。在小的博弈中給出利益,再大的博弈中獲得終極的勝利。其次是在父親帶著弗蘭克一起到銀行貸款,又為他上演了另一種形式的博弈。老阿巴戈內爾把弗蘭克打扮成自己的司機,藉以向銀行「無意」中表現出來自己對貸款只是一時只需,而且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可以還貸。銳化小博弈「有司機」中的行為取向,從而強化在大博弈「有能力還貸」中的目的。雖然這一次沒能成功,但是老阿巴戈內爾教給了弗蘭克這一種博弈的精華:「為什麼紐約洋基隊總能贏球?不是因為他們有超級球星,而是因為對手總是不能把視線從他們的條紋球服上移開。」在一個龐大的騙局中,只要在一些小的環節做到足以以假亂真,再把這些小的環節表現給對方看,整個謊言就成了事實。在一個大的博弈中,只要鑲嵌進一些相同行為取向的小博弈,並在這些小博弈中取勝,對方就會在大博弈中舉手投降。
在之後的行騙生涯中,這兩種博弈手段被弗蘭克應用得出神進化,一次又一次幫助他贏得成功行騙和躲避卡爾追捕這樣的大博弈。第一種鑲嵌博弈技巧更多地在換假支票的時候使出,往往僅僅是一句對銀行年輕女職員相貌的贊美,再加上弗蘭克老少通殺的迷人笑容就讓銀行職員瞬間忘記了仔細檢查支票的真假;一頓牛排晚餐換來了對官方支票製造技術的了解以及後來更加難辨?**鋇募僦?保淮鷯α伺?饜鍬?煲?鄣那г?緦鞣眩?茨貿鮃徽?400美圓的假支票換的一夜風-花雪月加400元的美圓鈔票。
而第二種手法更多用於假冒各種身份。有了一身貨真價實的飛行員行頭就可以成功的飛遍美國環游世界;只要一張哈佛醫學院的假文憑便足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醫院夜間急救主管。人們總是看到了弗蘭克「球服上的條紋」,卻在不知不覺中被他「得了分」。
④ 電影《幸福終點站》的英文劇情簡介和英文讀後感
簡介:Viktor Navorski, a man from an Eastern European country arrives in New York. However after he left his country war broke out.
Suddenly Navorski is a man without a country - or one that the U.S. cannot recognize, thus he is denied entrance to the U.S. However, he also can't be deported so he is told by the Security Manager that he has to remain in the airport until his status can be fixed.
And also Navorski doesn't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so he cannot talk to or understand anyone.
來自東歐國家的維克多·納沃斯基抵達紐約。然而,在他離開他的國家後,戰爭爆發了。突然間,納沃斯基成了一個沒有國家的人——或者說是一個美國無法識別的國家,因此他被拒絕進入美國。
然而,他也不能被驅逐出境,所以安全經理告訴他,在他的身份確定之前,他必須留在機場。而且納沃斯基英語說得不太好,所以他無法與任何人交談或理解任何人。
讀後感:In the film Frank Dixon asks Viktor」 everyone is afraid, why are you not? For example, do you, at this time, have any fear of returning to your own country?」 Viktor says, 「No, it is my home, I am not afraid of my home.」
And so Viktor has to live in the airport. Later, when the civil war ends, Viktor renews his country』s nationality. It is not too uncomfortable to live in an airport because the many people around him have warm hearts.
在電影中,弗蘭克·迪克森問維克多:「每個人都害怕,你為什麼不害怕?」?例如,你現在害怕回到自己的國家嗎?」維克多說,「不,這是我的家,我不怕我的家。」
因此維克多不得不住在機場。後來,當內戰結束時,維克多恢復了他的國家國籍。住在機場並不太不舒服,因為他周圍的許多人都有一顆溫暖的心。
英語翻譯技巧:
第一、省略翻譯法
這與最開始提到的增譯法相反,就是要求你把不符合漢語,或者英語的表達的方式、思維的習慣或者語言的習慣的部分刪去,以免使所翻譯出的句子沉雜累贅。
第二、合並法
合並翻譯法就是把多個短句子或者簡單句合並到一起,形成一個復合句或者說復雜句,多出現在漢譯英的題目里出現,比如最後會翻譯成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賓語從句等等。
⑤ 求,美國電影"危情時刻『』的觀後感!速求!
樓主問的是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危情時速吧,不是危情時刻。
看《危情時速》最大的感受是,你幾乎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但這又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故事,觀眾始終被巨大的危機感所籠罩著,即使我們知道這一切最後終將化險為夷,但過程中的險象環生仍然能帶給人劫後餘生的快感。事後想一想,這本來不是一件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影片中虛張聲勢的成分很多,我相信有一千種方法能夠將人送上失控的列車,但影片卻採用了看似最不靠譜的一種,但這個故事中所蘊含的巨大沖擊力讓我們忽略掉了劇情上的漏洞,而去盡情地享受這個過程。《危情時速》中的商業元素和製作技巧融合得十分充分,影片制勝的關鍵在於節奏,累積的危機效應裹挾著劇情如自由落體般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向前發展,攝影和剪輯都極具沖擊力,這其中配樂對張弛有度的節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高節奏的事件主題和優美舒緩的人物主題錯落有致、交相輝映,有效地調動著觀眾的觀影心理。
《危情時速》在某種程度上也延續了導演托尼斯科特擅長的現實批判風格,針對以鐵路公司高管高爾文為代表的以低效率、假內行為特徵的官僚主義進行了無情的嘲諷,而另一方面則謳歌了以弗蘭克和威爾為代表的底層藍領工人在危機面前所表現的大智大勇和執著敬業。同樣是由丹澤爾華盛頓扮演,這里被勒令提前退休並退休金減半的弗蘭克與《地鐵驚魂》中因捕風捉影的受賄傳言而被貶謫的蓋博有著類似的境遇,但就是這樣被體制邊緣化的下層員工,最後成為力挽狂瀾的英雄。
取材於美國俄亥俄州發生的真實事件的《危情時速》是一部沒有敵人的電影,卻有著高強度的對抗性,這得益於影片高超的敘事技巧和製作水準。其實好萊塢電影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不僅僅是《盜夢空間》那樣集大成的想像力和控制力,還有像《危情時速》這樣的主旋律電影,看看他們是如何在強大而精密的商業包裝下來詮釋人定勝天這樣傳統的對抗災難主題的。這個差距不僅僅是表現在製作能力上的,讓一個平時充當社會底層基石的普通人,在關鍵時刻成為撬動地球的杠桿支點,由此來傳達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人性主題。
謝謝採納
⑥ 英文電影觀後感 陽光小美女
當銀幕上小肥妞奧利弗第一時間出現時,心中不免有幾分失望,難道說這就是所謂的「陽光小美女」。而後家庭成員一一登場,全都是一副失敗嘴臉,讓人生厭,故事的鋪開也是平平淡淡,全然看不到這部影片的精彩之處。然後是全家上路,為的是小肥妞的選秀夢想。依舊還是美國公路電影的老套套,想必精彩的應該是在這路途之上,果不其然路上霉運不斷,坎坎坷坷,每個人都不順心,當然也引出些幽默橋段。可這樣的幽默既不新鮮也不精彩,也不能令觀眾達到捧腹之效果,一切都顯得那麼泛泛。
說句實話這部獨立影片為了尋找投資折騰了五年,在電影公司眼中影片的劇本太過平淡,缺少推動故事的大量戲劇效果。的確影片在大多數時間里未免有些讓人昏昏欲睡,不過影片的結尾奧利弗在選美舞台上大演一段脫衣舞,猛然間將影片推向了高潮,令人大笑不止,就象是死去的爺爺狠狠地跟世俗開了個玩笑,而在笑聲過後有一陣傷感湧上心頭,這樣的觸景生情斷然不是所有人能體會得到。影片在一家人倉皇上路中戛然而止,這樣的結尾很好,沒有傳統影片的美好收尾,卻留下無盡的回味空間。這部電影的妙處在於它最後一場戲來帶領你回味所有前面平淡的鋪陳,你能突然感覺到影片的靈性所在。
影片的名字里雖然有「陽光」,但故事其實並不陽光,或許其中稱得上光明的也就是親情的溫暖。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雖然在性格上都不那麼完美,但是卻都對奧利弗充滿了愛意,每個人身上都有說不盡的煩惱和壓力,卻都堅持帶著奧利弗朝她的夢想前進。最終夢想的落空是出人意料的,它顛覆了美國傳統家庭喜劇的團圓結局,使得影片有些灰暗和生澀,在品味中有一番苦味在其中。原以為有可能在結尾會有峰迴路轉的安排,可最終一直推崇贏家理論的父親也遭遇失敗,而兒子德韋恩的飛行夢想也破滅了,小女兒奧利弗也沒有成就她選美夢想,以及失敗尋死的舅舅弗蘭克和吸毒過量完蛋的爺爺,一家子沒有一個贏家,通通都是失敗者。由此看來,影片似乎還帶有些現實主義的風格,這一部灰暗色彩的家庭喜劇。
作為一部被影評人交口稱贊的獨立電影,《陽光小美女》的導演喬納森·戴頓和維萊莉·法瑞斯這對夫妻檔並沒有在影片中添加過多的說教,整部影片的精妙之處在於信手拈來的自然流露。在影片中無時無刻不在折射出整個美國社會的輸贏價值觀,所謂「不以成敗論英雄」也只是事後之言,如果一個失敗者一直沒有獲得成功,那他永遠都是失敗者,如果他最終獲得了成功,那他就是英雄,哪怕是死後。這種定義標準是主流價值的取向,滲透在美國社會的各個角落,影片中的小主人公奧利弗熱衷於選美也正是受到電視媒體的宣傳導向的影響。整個社會在這種價值觀的影響之下,所有人都充滿了功利心,而影片中的父親理查德正是一個受害者,在他的思維中除了贏就是輸,為此還瘋狂推銷他的「九步成功論」,並且對曾經自殺的弗蘭克很不以為然,將他視為「失敗者」。甚至連「陽光小美女」這樣的兒童選美也成為一種標桿,那一個個濃妝艷抹打扮的女孩,如同從一個模子里出來的芭比娃娃,求贏的功利心在人生的最初便被打上了烙印。
中國的社會狀況又何嘗不是如此,在社會重商風潮的引領下,層出不窮的人物專訪和年度評選出現在媒體,以及那一些光怪陸離的惡炒之風,人們開始瘋狂追逐著名利,輸贏便成為衡量人生價值的標准,這個世界的眼神被如此定義。這個世界似乎圍繞著成功者轉圈轉圈,所有平凡的芸芸眾生被淡化抹掉,非贏既輸,你是削尖了腦袋往上鑽還是甘於平淡碌碌一生?這種輸贏價值觀讓所有的人活得太累太累,這樣子的看重成功真的值得嗎?弗蘭克舅舅對德韋恩說起了普魯斯特的例子,一個生前的失敗者,可這又如何,你只須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未必需要他人的認同。
影片的過程有點象喜劇,影片的結局卻又象悲劇,當這失敗的一家子匆匆上路,等待他們的路途未必順暢,更有不少困難阻礙在等著他們,或許這才是真實的人生。千萬別把它當成一部勵志電影,影片並沒有給出什麼光明的答案,它只是刻畫了一些和我們一樣擁有失敗人生的普通人,在經歷過所謂的失敗之後重新審視成功與失敗的定義,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跟主流的輸贏價值觀道了聲再見。太多的電影是激勵成功,用一個功成名就的結局來樹立榜樣,而忘記了那些平凡的人生。而那些被定義為「失敗者」的人生或許可以通過這部電影得到撫慰,人生的意義並非只是這簡單的理論可以衡量的,生活必須繼續,可也並不是只有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