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文電影 » 只有芸知道電影最後一句英語

只有芸知道電影最後一句英語

發布時間: 2023-01-17 21:35:35

A. 遭遇催淚大戲《只有芸知道》

很久之前就有網傳馮小剛改戲路,拍了部極文藝的愛情電影《只有芸知道》,果然。

盡管媒體和坊間吐槽詬病馮小剛很多事情,但是他導演的電影風格,還有他用來詮釋電影人物的電影語言,是我比較喜歡的類型。

大多數女生對愛情都會有一種不切合實際的執念,《只有芸知道》恰好可以滿足我們對早已被柴米油鹽消耗掉的愛情的嚮往,盡管這是一部連故事情節都算不上很清晰也不很精彩的電影,卻讓我哭得稀里嘩啦。

也許這是我跟外子觀影史上分歧最大的一部電影,向來選電影都是我主導,陪伴是先生的功課。之前我們每次看完電影後的討論,都會有共鳴,唯獨這一次,他否定之後再否定。

電影一開始,木心的詩句「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隨著唯美的紐西蘭自然風光流進畫面。

黃軒飾演的隋東風將一枚戒指放在了羅芸的照片前:如果你回來了,就動一動戒指。

明麗的晨光中,戒指落地有聲,冥冥之中愛人的呼應怎能不打動觀眾的心?

這一對身在異邦的情侶對彼此的深愛,會讓觀影的人們再次相信愛情,讓女人再次相信世間深情的好男人還是有的。

隋東風明顯是在往背包里裝骨灰的畫面,一下子又戳中了我的淚點。

然後就一直在流淚,自己也沒想到會哭得這么厲害,以至於紙巾都不夠用了,問身邊的先生有紙巾么,才發現他已經昏昏欲睡。

隋東風為羅芸被搶了車位與老外打架;房東林太為他們證婚,像親人一樣送羅芸翡翠手鐲;他們倆用輪盤賭贏下的錢,去偏僻的鄉村買房,開餐館;他們收留流浪狗Blue;開餐館時被吸毒的持槍老惡棍吃霸王餐;餐館里自由陽光善良的女服務生;餐館遭遇火災,兩人賣掉房子離開小鎮;隋東風成為一名最年長的輔警,羅芸生病離世,隋東風獨自去完成羅芸生前的願望……

這些都是隋東風和羅芸充滿煙火氣的平常日子,但是卻恰好碰觸到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然後感動,淚目。

理解電影里孑然一身的房東林太,將房子租給隋東風,房租就是他幫助林太修剪草坪;理解她在給隋東風和羅芸證婚的酒桌上,回想起已經離世的林先生時的凄然和悲愴。

看完電影再回頭看自己的生活,愛情與婚姻的關系如此清晰:平淡日子裡的長久相伴,才是幸福的人生。

女主人公羅芸說:半路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對於我,這是電影里最讓我扎心的一句台詞。

和先生戀愛時就曾約定,我做先走的那一個,因為我會承受不住那份失去摯愛的悲傷。先生許我諾言,一定先把我送走,他做承受悲傷和處理最後麻煩的那一個……

隋東風將與自己共同生活了15年的羅芸的骨灰分成四份,裝在四個青白色的瓷瓶里:一份埋在了舊居老樹下Blue的墓旁;一份帶回北京送到羅芸爸爸媽媽身邊;一份灑在鯨魚出現時刻的大海里,看鯨魚是羅芸生前的願望;一份帶在隋東風身邊……

電影的故事情節就是這樣一種非常平常人的愛情,沒有山盟海誓,也沒有悲愁苦情,跟我們的平常日子一樣,慢慢的,從容的,從相愛到婚姻,再到中年,直到有一天,其中的一個人永遠缺席。

電影結尾,隋東風坐在他和羅芸捐贈的一張藍色椅子上,椅子上有一行英文字母:

Wherever you are is my home.

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

椅子旁是那株安靜不語的老樹,羅芸的骨灰和Blue的墓就在樹下,另一隻叫做Blue的狗圍繞在隋東風身邊……

半路留下的那個人是苦,但日子還得繼續……

如果我先走了,我不希望先生如此悲傷,更不希望他執念於我們曾經的過往。

雖然這部電影目前的票房不高,觀影感受也兩極分化的非常嚴重,但我還是特別想推薦給中年夫妻一起看,盡管外子看得昏昏欲睡,我哭得稀里嘩啦。

這部電影也非常適合年輕人看,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什麼才是你們想要的愛情和婚姻。

B. 電影,只有芸知道,裡面的英文是英式還是美式英語

沒有看過,但是估計應該是美式英語吧,現在美式英語用的比較多。

C. 只有雲知道歌詞是什麼歌

只有雲知道-寒霜之聲

電影不僅可以好看還可以很好聽
歡迎光臨電影音樂會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Just need money
我怎麼看你那麼眼熟啊
咱們倆是在哪兒見
我看你也挺眼熟的電影
不僅可以很好看
還可以變得很好聽
這里是**音樂獨家為你呈現的電影音樂會
我是很雙12 月初
內地娛樂圈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是海南了
因為這里舉辦了一年一度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讓很多影迷翹首以待的重磅影片也都會在這里亮相
比如說馮小剛導演的最新電影
只有芸知道這部電影在海南結束首映會之後就收獲了極高的評價
一包紙巾都不夠哭
好想找黃軒那樣的男人永遠愛著自己寵著自己的男人
今天在節目當中我們一起先聽為快
12 月20 號全國公映的會讓你一包紙巾都不夠哭的電影
只有芸知道我想起來了
我也想起來了
你那會兒穿個軍裝
你們樂隊的人拿著樂器盒子
一上車特別戰役
那就正式認識一下吧
我叫羅雲
我叫隋東風
我是風
你是雲等等
這叫風雲際會
時隔兩年芳華之後
馮小剛帶著新作回歸賀歲檔可讓人設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會一步
在不能夠讓人嚮往愛情的年度催淚大片來回歸這部口碑爆棚的只有雲知道究竟有多厲害呢
先來聽譚維維的這首歌再繼續來聆聽電影當中的故事吧
譚維維唱的這首歌的確是特別讓人的動心哈
接下來我們要聽到的呢
是楊坤帶來的電影當中的另外一首歌叫做夢之路
這首歌用楊坤的聲音唱出來

你會聽到聲音當中旋律當中故事當中那種一個對於中年男子對愛人的思念
隔著照片親吻你的皮膚紅著眼上路
羅雲離去後隨東風帶著妻子的遺撼踏上了漂泊之路
夢之路
滿載著往事與思念
而不遠處的雲朵背後也一定有愛人的注釋
愛還在繼續
對於馮小剛我們都太熟悉了千帆過境還是要返璞歸真
馮小剛電影的京劇里
總是藏著最深的中國人的感情中國人的感情是怎樣的呢
是甲方乙方里嬉笑怒罵他最後的那一句199 7年過去了
我很懷念它是非誠勿擾當中一句一輩子很短
我願意和你將錯就錯
而這一次
馮小剛又把京劇對准了中國式愛情
大多數中國人的愛情就是那樣啊
沒有多麼的轟轟烈烈
沒有多麼的高甜高虐年輕時代笑意盈盈
彷彿這世間沒有什麼能夠被他們打倒人間到中年以後
相濡以沫
到最後你在哪哪就是假如
這句話已經足夠讓我動容了愛情最本質的東西
永遠不會變
每一代人的愛情都不同
但是每一代的愛情也都相同
所以中國人的眼淚還得馮小剛來推薦給各位12 月20 號上映的
只有雲知道
你不是有男朋友嗎
有人跟我求婚了
開心嗎
不是一般的錢
可是我拒絕了他
你嫌棄我是牛角海鮮猛
水太多
有歸屬感啊
是不是中國人嘴才不是裁判水平是你是排他喲
從前的日子說不清楚是快還是慢
不過我的一生倒是一直和一個女人走在一起
到現在也總覺得還沒和她代溝

D. 電影《如果芸知道》,准備了永遠,沒准備再見

自電影《芳華》之後,黃軒和楊采鈺再次聯手參演了馮小剛導演的《只有芸知道》,這部豆瓣評分只有6.7分的電影,因為真,讓我覺得自己離這部影片那麼近。

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以它野蠻而直接的方式摧毀我的心理防線,讓我在觀影的片場數次落淚。

電影通過溫柔的筆觸再現人間至純至美的愛情,在這個寒冷的冬日裡,給觀影的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動。

整部電影採取倒敘的方式拍攝,畫面唯美,情感真摯,尤其是徐帆那一口地道的武漢話,代入感特別強,讓人忍不住感嘆,太真實了。

他是快遞小哥,她在魚市打工,同在一個屋檐下,卻因為一個白班,一個夜班很難相見,見了他便認定她就是他這輩子要娶的女孩。

為慶祝他們認識,房東林太決定請他們出去吃飯,隋東風主動提出要給他們露一手。

去買菜的路上,東風問小芸,你有男朋友嗎?

小芸說就算有了。

隋東風喜歡羅芸,羅芸也喜歡他,最美好的愛情莫過於一眼就看上了你,從此我就愛上了你。

隋東風心疼小芸在魚市打工,撫摸她因為殺魚而變粗糙的手滿眼流露出的都是心疼,他偷偷買來護手霜放在她的床上,夜晚她溜去他的房間,要他幫忙擦護手霜。

那一晚他們便在一起了。

小芸和東風打賭,如果你贏了就可以娶我,輸了我就離開你。

也許是東風運氣太好,他贏了,從此她成了隋太。

結婚的那天,東風對曉芸說,「我會讓你過上好日子的,我喝白開水,你就喝酒。我吃飯,你吃肉;我吃肉,你吃燕窩。」

「總之,咱家最好的東西,一定在你肚子里」簡單的表白,都是肺腑之言,讓人忍不住吞下了大把的狗糧。

婚後他們定居於紐西蘭安靜的克萊德小鎮,用賭博贏來的錢,買了房子,開了中餐館。

東風說,我想賺錢讓你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小芸說,我只想和你一起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愛一個人總想給她所有,卻未必了解那個人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小芸眼裡,只要有隋東風就夠了。

東風認為只有賺夠了錢,才能給她想要的生活。

羅芸喜歡鯨魚,東風便請店員梅琳達把人家畫了鯨魚的廣告牌買回來布置成房間的背景,小芸喜歡狗,東風便收養了鄰居孩子撿來的流浪狗,從此二人一狗,三口之家其樂融融。

小芸曾經問東風,如果沒有我,你會過怎樣的生活?

東風說,我從來沒有想過沒有你的生活,這輩子有你,有「blue」(狗)就夠了。

認識你以後,我便知道,你在哪,哪就是我的家,我怎麼會想沒有你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呢,

blue得了直腸癌,因為怕它太痛苦,只能採取安樂死,小芸和東風傷心不已,在家門口的大樹下埋下了它的骨灰。

小芸說大樹孤獨,blue陪著大樹,大樹就不孤獨了,而blue也不會孤獨了。

輾轉間,兩人的婚姻走過了十五年,一切彷彿都沒有變化,然而空曠的山野下小芸壓抑已久的吶喊打破了寧靜。

她一直想離開,她覺得是餐館困住了他們,可是這一切東風根本不知道。

本以為相濡以沫的兩個人可以白頭到老,卻不想小芸會猝然離世,她的離去讓人到中年的東風陷入了無限的哀傷和孤獨。

分離得突然,偷走了時間,從此他踏上了為亡妻完成遺願的旅程。

他帶著小芸去看鯨魚,在海上,他向漁夫講起了自己和小芸的故事。

漁夫感動之餘,對妻子喊話「我愛你」!

一切擁有都值得珍惜,謝謝你一直陪在我身邊。

看到鯨魚的時候東風哭了:「小芸,鯨魚來接你了」

他沒有第一時間把他的骨灰撒下去,而是對著鯨魚吶喊,激動、自責、悲痛、思念、隱忍,東風的吶喊聲,喊碎了多少人的心。

他把她的骨灰倒在手上,向著海面翻騰的鯨魚撒了過去,他是帶她來過了,她是帶著希望離開的。

一個人的孤單不是孤單,沒有你的孤單才是真的孤獨。

分離偷走了時間,如果有天,夢里出現,那是雲想說,隨風來生見。

在他們結婚的那天,林太多喝了幾杯酒,想起離去的丈夫,一句「想他「,讓無數人動容。

她說:「」當初我只是看了他一眼,魂就被他勾走了,可是半路他卻把我扔下了。」

羅芸說過,半路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羅芸也走了,像林太的丈夫一樣,半路扔下了另一半。

手術的前一晚,她擔心自己手術再也不能醒過來,希望東風帶著她的希望繼續活下去。

東風說我不會讓你離開的,可我們又怎麼能跟命運抗衡呢,不是愛感動不了上天,而是面對死亡,上天也束手無策。

曾以為可以白頭到老,准備了永遠,沒准備再見。

失去了她,他要學會沒有她的生活,或許這就是東風餘生的功課。

東風把小芸的骨灰分成了四份,一份陪「blue」,一份撒進了大海,一份給小芸的父母,餘下的一份陪自己。

故事的結尾,小芸爸爸的一句「回來就好」再次戳中了淚點,孩子終於「回來了」。

E. 《只有芸知道》經典台詞有哪些

《只有芸知道》經典台詞:

1、「我自從第一次見到她時,我就知道這是我命中註定的人」

隋東風說過許多向羅芸表達自己愛意的話,有直接表述,也有間接理解,但這一句最讓人難以忘懷。他深情款款地傾訴衷腸:「我自從第一次見到她時,我就知道這是我命中註定的人。」第一次見面便喜歡上的人,註定一輩子都無法遺忘。

但面對愛情,男人們的表達方式更大,他們更願意做的是撐起更大的一片天,養家糊口,為自己心愛的她帶來一個更舒適的生活環境。

隋東風如償所願,把羅芸娶進門,結婚之後的他將更多時間放在經營餐廳上面,而忽視了羅芸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最初的他放棄自己的理想,把羅芸的嚮往當作自己的追求,這是為愛的妥協。後來的他開中餐廳,以讓羅芸的生活更加安穩為主,忽視了她最根本就不在乎這些。

2、「我喝水,你喝酒;我吃飯,你吃肉……我一定竭盡全力給你最好的……」

隋東風與羅芸的新婚之夜,他在房東林太面前對羅芸做出真情告白:「我喝水,你喝酒;我吃飯,你吃肉……我一定竭盡全力給你最好的……」相愛的兩個人,想得最多的便是怎麼做才能讓對方更幸福,他們不斷地做出讓步,遷就對方,為了對方想要的做出妥協。

羅芸非常缺乏安全感,即便自己和隋東風一直都在一起。雖然不曾直接熱烈地說過,但她愛他,沒有變過,這是不容置疑的。

F. —觀影《只有芸知道》

大概好久沒有熬那麼漫長的夜,周遭沒有任何聲響,把自己埋進黑暗中……

一直有個習慣,每次看完電影喜歡回看,回看的不多,就前面幾分鍾,然後就一直在思考,想到筋疲力盡才能睡去。

有個叫木心的詩人說:從前的日子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有人評價《只有芸知道》是《獨自等待》後最好的國產愛情片,兩個多小時的長電影,採用蒙太奇手法,很標準的文藝片。從黃軒飾演的Simon牽著那隻很像布魯的狗緩慢地介紹,到最後經過藍色椅子後鏡頭的拉長落幕,全片不斷的倒敘插敘,就像在剝開一顆橘子,一點點告訴你為什麼是只有芸知道。楊采鈺飾演的羅芸在戒指墜落中輕輕地來過,倒著再看一遍開頭時的那一襲紅衣,只讓人惋惜,但是全片是安靜而憂傷的,像天藍色的鯨魚,又根本讓人找不到哀傷的時候,一切就在講一個故事,一點點告訴你,然後安安靜靜地結束,只是緬懷曾經那段別人的愛情歲月。我想就如電影名字一般,我們聽過看過,但是只有芸知道有些東西,影片中太多東西在一開始就有了答案,就像克萊德舊居前忽明忽暗的那盞燈,就像林太不斷說的:想他…半路上留下的那個人,苦啊……好像一開始就看到了結尾,可是再看一遍時又能更深徹得感動,就影片在談,質感如同紐西蘭旅遊的宣傳片,每一幀美的誘人;就手法來看,蒙太奇貼切於文藝得講述故事,1小時23分鍾的低鏡頭讓我想起了伍迪艾倫以及閃靈的長鏡頭;就情節來看,引用豆瓣上的一句話:如果你還相信純真的愛情,影片將把你帶到一個遠離塵囂的世界,體驗心底的渴望。這也是一部極度私人化的電影,我們在這個強烈需要愛與安全感的現實世界,往往最容易迷失方向,電影會讓你的淚從心裡流出來,而不是臉上,「心臟周圍是沒有神經的」,它往往最容易受傷,而且難以察覺。這部電影會擊中你最敏感的地方,當然你得先卸下內心的防禦,讓理性和邏輯休息一下,感受自己溫暖的內心。原來它充滿了渴望與力量,看電影的時候一直都在想你,「我想要的安全感從來都不是錢和房子,我想要的只是你」大概每一部文藝片就是去挖掘人性,但是隨著成長,我們再難剖開內心給人看,乃至於自己。16年和發小看《海邊的曼徹斯特》時,他一開始就知道是惹人落淚的片子,然後讓自己去釋懷那些情節,之後我再難找人一起看文藝片,覺得有些東西吧,適合小眾與深夜,也只有一個人孤獨得可怕時、才會相信平日里自己覺得有的沒的,然後淚眼婆娑思緒起舞。正如同去褒貶這部電影,有時候可能就是不適合,把它放在電影院當爆米花電影看,文藝而安靜得連悲傷都不在劇情的間隙里找尋,更可況在咀嚼爆米花咯吱得聲音里?越來越覺得觀影品百味人生是細致活,只是有時候是糙人在做,有時候是糙人在觀…

回到電影里,一部好的電影不是在電影結尾跟你講多少的大道理,然後讓你硬生生逼著去觸動,總結出優美的句子打上線。而是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兩個人沒有一句我愛你但是明明在告訴你生離死別前的雋永。我想這部電影在一個角度看來是一部上佳的愛情片,但是更是一部優秀的文藝片,如同影片里最後羅芸的骨灰分成了四份,一份給了愛情,我不是質疑這部電影的情節主旨走向,另外有其也是跟兩個人曾經的過往有關,但是象徵的東西卻顯露主旨—只有芸知道,一份是在那棵不斷向自然爭取生命的大樹下,還有陪著它作伴的是曾經仍受痛苦生存下去的布魯;一份是讓天藍色的鯨魚帶走,那些都是代表讓羅芸真正獲得安穩的東西,以及她此生備感榮幸的家人還有隋東風(Simon)、梅琳達,她如同她的名字芸一般,無時無刻得想去改變和變遷……影片有那麼一段,美琳達說,弗洛伊德說鯨魚是女人溫暖的子宮,喜歡鯨魚的人是因為童年缺乏安全感…這當然只有在結尾告訴你(Simon)以她母親的口吻:羅芸是早產兒,心臟發育不完全,那時候醫生不懂兒童心理當面跟她說活不過20歲,一個把死當作是過節的孩子,多麼嚮往沉穩靜謐的鯨魚。她父親看著她的照片,好像早就知道了,不斷重復著:回來就好,回來就好。真正偉大的是羅芸與東風向上帝爭取了後面的25年…這部電影是在談愛情,羅芸跟東風說去小區捐一把椅子,顏色就是天藍色,以後你累了坐在上面就像坐在我的懷里,十幾歲的時候讀《項脊軒志》時,每每讀完最後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樹已葳蕤獨留我在世多宰,但我的心裡還只是想你,足足空想了幾十餘年…可能所謂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如同觀影人所知所感,不盡相同,但是電影是一個細致的東西,不同於書畫戲劇,微縮在短短的個把時間,往往背後處都是故事,這才是一部好的文藝片,敘事行雲流水,觀後久久悵然若失,但終究我們都是過客,作逢場,因為這是一部私人的緬懷,用以紀念張述羅洋夫婦相濡以沫的愛情,仔細去想,就因為它不僅僅是電影,而有些東西一旦成了永恆,才越發彌足珍貴。

還有一點關於闡釋只有芸知道,劇情先後在梅琳達的視角與口吻傳達給我們:我許了個願,不管以怎樣方式毀了餐館,沒想到餐館真著火了,我只是想改變,我愛他勝過一切,但我們被這個餐館困住了,我想和塞門換個活法,但我看到餐館著火時他的樣子,我就知道是我的願望捅了他一刀,我應該遭到報應…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請把這件事告訴他請他原諒我…

賽琳達說;不管發生什麼他都愛著你,你需要自己告訴他。「我不能說出口,我無法面對他。」哪怕他是最親最深摯的戀人…我想這就是導演想告訴我們的。

這部電影就像六月里輕柔的蒲公英,遠遠看過去,讓你以為是下了一層雪。

G. 真實改編電影《只有芸知道》觀後感以及影評【精選5篇】

《只有芸知道》這部影片改編自馮小剛摯友的真實愛情經歷,講述了隋東風和羅芸之間相濡以沫的動人 愛情 故事 。而關於觀看《只有芸知道》電影的 觀後感 以及影評。我准備了以下 文章 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及影評【1】

雖然是現實改編,但是故事是真的弱,即使,中心思想是一段詩一樣的愛情。

愛情,平淡的一身守候,因為真實,就讓人特別羨慕,但拍成電影,真就變得十分寡淡,紐西蘭再好的風景也只能支撐你10來分鍾的新鮮感,說白了就是缺少了故事性,沒有太多的高潮,只知道你們從一開始就是相愛,然後結婚,然後想廝守,然後,你走了,我想念。

中間一段時間真的想走,陪老婆一起熬了2個小時,看完後,只有一個念頭,國外再好的風景,也擋不住冷清二字,那種寂寞,看著都可怕。

沒有什麼沖突,也沒有讓人恍然大悟的期待,你說愛情就是這么平平淡淡才是真,這個誰都知道,但是你也能拍的稍微跌宕一點吧,畢竟是電影。反倒是林太(徐帆)那一段酒後真言和極富情感的表演,讓人印象深刻。

原本是沖著馮導來的,畢竟自己大學時代的賀歲好感余溫至此,但是忘記了他也這么大歲數了,可能他修出了真身,懶得去迎合討好,懶得去做多餘的修飾,拍的電影自然是返璞歸真,讓你去悟,讓你去想,留點味道,這才高級。也許,這片子真要歲數大一點才能沉得下心來看吧。

總而言之,這片子說的是愛情,也知道偉大的愛情應該是如此,但是非要這樣拍成電影,就是覺得太平淡。因為是真實故事改編,對愛情,都要嘴下留情,但是從直觀的觀影感受來說,寡淡,看的過程有點煎熬。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及影評【2】

有過《芳華》珠玉在前,原本大家對這部《只有芸知道》都只敢抱一個保守期待的態度,結果12月中旬點映之後,影片的口碑又是不俗。

黃軒一如既往的穩,徐帆的特別出演貢獻了笑點和淚點,脫離開林丁丁的楊采鈺柔中帶美演技也好驚喜。

許多人都說,如果《只有芸知道》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雙魚」的馮小剛的話,那影片女主角羅芸,就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硬核」的楊采鈺。

《只有芸知道》是根據馮小剛摯友的真實經歷改編的,影片用文藝又溫情的手法,講了一個平淡又永恆的愛情故事。

而楊采鈺在片中潤物細無聲的表演處理,輕輕柔柔的引人入戲,極大地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足以讓我們又重新認識了一次這位「馮女郎」。

據說片子把馮小剛自己都看哭了,有人覺得沒想到楊采鈺在銀幕那麼美演技也遠超預期,也有人覺得這種有質感的表演,恰恰纔是符合楊采鈺氣質的路線。

其實哪怕拋開「馮女郎」這個頭銜,楊采鈺的實力也非常能打,從小到大都很優秀。

楊采鈺出生於1992年,最早觸電熒屏是因為2003年中央電視台的大型動畫《哪吒傳奇》。

彼時年僅11歲的楊采鈺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哪吒傳奇》片尾曲《少年英雄小哪吒》的演唱者。

對,就是那首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小哪吒」,就是楊采鈺演唱的。

之後楊采鈺去了美國讀書,2011年又同時被美國南加州大學、波士頓大學等五所大學的傳媒專業錄取,是名副其實的學霸沒錯了。

但因為熱愛表演,楊采鈺放棄了海外高校,選擇了回國報考北電表演系,一次考上、順利錄取,還憑著自己優異的學習成績和藝術功底,成為了表演系的大一課代表。

所以縱觀楊采鈺的成長史,她一直都算是三好學生,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過優秀的成績。

在《只有芸知道》里,故事背景發生在紐西蘭,所以楊采鈺的英語實力派上了用場。

影片前半段,男女主剛到國外生活沒多久,口語很笨拙,後半段男女主已經在國外生活很多年了,英語慢慢變得流程。

這期間楊采鈺切換起來就非常自如,並且用我們最初學英語用漢語拼音的方式塑造出「中式口語」,看到這里學英語還沒離開「拼音拐杖」的同學會不會覺得有點慚愧。

據黃軒透露,他常在片場向楊采鈺請教口語。

采訪里兩人還開玩笑地說道,拍《芳華》的時候,黃軒是前輩,楊采鈺對他非常客氣和小心翼翼。

結果到了拍《只有芸知道》的時候,換成黃軒要向楊采鈺請教英語了,兩人有點導師身份互換的意思,關系慢慢更熟絡起來。

真正驚艷到我的,還是影片中飾演梅琳達的外籍演員在露面采訪時,楊采鈺現場被抓來當現場翻譯,在這個很多明星念句口語都值得好好吹一吹的時代,這樣的英語水平真的值得點贊。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楊采鈺作女主角,恐怕不止是老熟人和「英語好」這些理由。

12月16日,馮小剛在轉發給與楊彩鈺高度評價的影評中提及一個關鍵詞:酒窩

而再看楊采鈺的長相,正是兩個甜甜的梨渦。

楊采鈺的長相其實算是成熟的那一種,成熟風的臉上梨渦增添了甜美,反而於距離感之中更添一份親和力。

所以她在大熒幕中總給人一種舒服,同時又很有質感的感覺。

《大江大河2》選女主時,關於女主梁思申的討論層出不窮,楊采鈺也成為了網友心目中的最佳人選之一,因為《芳華》中的出色表現,同時又有極具韻味的東方美長相,再加上相同的 留學 背景,非常適合片中女主梁思申的人設,獲得了很多人的肯定。

大家知道《大江大河2》女主的位置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此劇不僅是獻禮劇,還有正午陽光這塊金字招牌作保,質量非常能打。

第一部就在豆瓣拿下了8.8的高分,成為分最高的獻禮劇之一:

片中女主梁思申是宋運輝的學生,之後 出國 留學,成長為一個海歸精英,同時也成為了宋運輝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他的靈魂伴侶。

梁思申這個角色,既要有知識女性的精英范兒,又要有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過的東方痕跡,這時候英語好、具有東方美長相的楊采鈺就很占優勢了。

而且正午陽光的劇一向很硬核,《琅琊榜》、《都挺好》、《知否》等這幾年的國劇標桿都來自於它。

此前出品方為了專注創作還直接取消了藝人經紀部,因為他們拒絕潛規則、奶自家人、走後門等操作,選演員一切只為了角色服務。

所以才造成了國內很多演員都對正午陽光的角色趨之若鶩,但最後卻沒有幾個能被選上的現象。

梁思申這個角色官宣之前,關於正午欽定演員爭論不休,金晨,鍾楚曦、趙露思、何泓姍等多位知名小花,都參與過這個角色的競爭。

畢竟《大江大河2》不僅IP硬、實力硬,第二部的播放平台也非常可觀,還能和王凱這樣的優質演員對戲,是女演員們都渴望得到的機會。

而楊采鈺則憑借形象氣質的貼合和不落下風的演技,最終贏得了《大江大河2》的女主角色。

所以不難理解馮小剛會二度選擇楊采鈺擔任女主,天時地利人和統統到位,看過電影,也覺得沒有比她更適合羅芸的女演員。比如在表演人物青年時期的天真與俏皮時,一個微微笑容,少女的羞澀和親和馬上就有了。

《只有芸知道》中角色的年齡跨度大,對演員的體態、眼神、語氣的變化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這些楊采鈺也拿捏得非常細致到位。

比如早期新婚燕爾時,楊采鈺和黃軒在樹下打鬧:

楊采鈺的體態就顯得輕松活潑又自然。

到了中後期,生活平淡下來了,有了瑣碎的煩惱,和難以消解的無聊與寂寞時,楊采鈺的眼神又變得沉靜了:

一個幾近於靜態的畫面,是最考驗演員表現力的時候。

當然除了這些靜水流深般的表演,片中也有一些渲染力極強、情緒比較濃的時刻,比如新婚之夜。

此時的羅芸,同時懷揣著希望與苦楚,聽男主說著那些彷彿一輩子也不會屬於自己的情話時,楊采鈺先哭後笑,那種帶著憂傷由泣轉笑的瞬間讓人極為驚艷:

她剋制而自然的演繹,給後面的劇情做了鋪墊,即便是和馮小剛妻子徐帆坐在同一張桌子上,楊采鈺的表現也不落下風。

後半段老夫老妻時,楊采鈺和黃軒的肢體動作、眼神方面的切換都非常自然:

隨便截取一個時刻,我們都能從人物身上感受到時光流逝的痕跡。

我們常說表演就是相互成就,黃軒和楊采鈺在《只有芸知道》中的表演,就像是高手在打 乒乓球 ,一來一回,相互接得住,節奏感非常好。

如果說《芳華》只是讓我們認識到楊采鈺這個人,為她貼上「馮女郎」這個標簽的話;那《只有芸知道》就是讓我們確認了,馮小剛確實沒有看錯人。

不可小覷,楊采鈺是一個未來可期的好演員。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及影評【3】

很多人在觀影之前都會覺得這部電影是許茹芸《如果雲知道》的歌曲改編之作,但其實不然,本片實則是由馮小剛導演的摯友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與歌曲基本沒有什麼關系,正因為取這個片名全是由於女主叫羅芸罷了,因而全片自然也並不會有這首歌曲出現,所以有誤解的觀眾請先撕下這層無關聯的標簽再觀影才對,不然多多少少就會有種走錯影廳的錯覺。

本片看似沿用了《非誠勿擾》的標准人設:男主油腔滑調、女主細膩善良,但內核上大大地減少了馮氏冷幽默那種先入為主的特性,反而更多的是增加了情感爆發的有效傳遞,說白了就是格外煽情。所以,即便電影的背景發生在異國他鄉,但是這段生離死別的愛情依舊很中式很美好很令人感同身受,特別是電影中後段一系列不幸的事件接踵而來時,兩位主角的情感流露讓人無法不為之動容。

當然,本片其實更像是《芳華》的衍生續作,不僅依舊以旁白+插敘的相同手法來拍攝剪輯,更是沿用「劉峰」和「林丁丁」這兩位角色的扮演者來「再續前緣」。片中男主的「我怎麼看你那麼眼熟啊,咱倆是不是在哪見過」和女主的回答「我看你也挺眼熟的」讓人會心一笑,雖然大家都知道兩部電影之間並不沾邊,但這也算是一種側面的安慰吧,畢竟本片劇情越到後面越是有些虐人的意味。

為什麼會很虐呢?那是因為很多台詞都直戳人心窩,特別是這句「半路上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其實看過本片預告和劇情簡介都知道,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相愛相守、相濡以沫,直至死亡將兩人分開的愛情故事,之所以能感人至深,自然不只有片中兩位主角花前月下、山盟海誓的青春愛情,更還有現實生活的柴米油鹽和生老病死。

一個沒有以後的人,用偷來的時間與自己愛也愛自己的人相伴度過,在有限的時間里得到了無限溫存,即便沒能相守到老,但認真且用力地享受了生活的種.種美好。

雖然男主隋東風為了讓女主羅芸過得好就一心掙錢而多年沒再碰自己喜愛的笛子,他總說等再掙幾年錢,有錢了就不做了。而女主羅芸則逐漸嚮往去更多的地方看看,她知道自己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等待去消耗,她想去看極光想去看鯨魚,但是他們卻被困在了自己開的飯館里。直到飯館燒毀了,才不得不離開,但那時也已晚了,羅芸的心臟開始支撐不了身體的負荷。

不過,羅芸並不是一個運氣不好的女人,她得到了上天的眷顧,獲得了額外的生命,即便時限未知,但有隋東風和布魯的相伴,還能在賭場贏得了嫁妝,也如願地看到了極光,生後鯨魚也來迎送踐行,她值得擁有這些甚至更多。而隋東風履行著自己的諾言,雖然內心非常捨不得也很是掛念羅芸所有的一切,但還是不得不平靜地接受她的離去。這份愛情,即便與我們有一些距離,但依然能感受得到那份真摯感情所散發出來的溫度。畢竟,男女主角或多或少何嘗不是現實中每一對情侶伴侶的縮影呢?!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及影評【4】

電影講的是一個:一狗,兩人,三餐,四季的故事,時間跨度是15年,敘事結構:倒敘+閃回,攝影指導趙小丁把紐西蘭拍的很美,山川樹木,田園小鎮,鏡頭唯美,可以說是一部紐西蘭宣傳片。

人和人的關系:不明白男主為什麼愛女主,前面沒有鋪墊,同居房子就能產生情感,海外華人在異國他鄉就那麼容易產生感情,前面故事交代,男主和女主在青年時期就邂逅了,男主文工團和女主做公交車邂逅,時隔多年在異國他鄉相遇,這個故事真小兒科,太扯淡了。莫名其妙的就在一起了。沒有細膩的情感戲。

人和動物的關系:男主和女主收養了一條狗布魯,養了很多年,得病去世了,兩人都很傷心,但是前面根本沒交代動物和主人公的各種細膩的經歷。這層關系坦白講太淺了。

人和自然關系:紐西蘭風景是好,有山有水,山川樹木,突然冒出來一顆大樹,顯得特別突兀,小鎮恬靜優美就是太安靜了,既然選擇了這個環境,住了一段時間為什麼厭倦。這層關系交代的太淺了,一點思考都沒有。

最後 說說 主人公的愛情,男主就是一個無私奉獻的人,女主想幹啥她都陪著一起去,女主生病去世還滿足她一生的夙願,男主為了一個停車位和人打架,他們結婚也是一場賭博,男主賭贏了一次,缺輸了一輩子。女主隱瞞了早產兒有心臟病的歷史,這其實就是一種欺騙,兩人相愛的前提就是互相坦白自己的一切,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我很有很多的缺點,你是否能接受,你是否能愛我。女主想看極光,想看鯨魚男主都陪著她,看見極光還許願失去那個餐廳,因為她想要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她顧及過男主的感受嗎?從這些事來看,女主就是一個特別自私的人, 雙魚座 天真爛漫表現的特別突出。從來沒問過男主想要什麼,太自私了。難道男主就愛這樣一個自私的人嗎?

兩人相愛,都需要付出,一起經歷,一起成就最好的的彼此,男主好像也沒啥夢想,全劇情都是圍繞女主轉悠,女主也沒有為男主做過什麼,也沒體現怎麼愛男主。如今這樣的好男人不多啦。不計任何回報的莫名其妙的愛一個人。

最後說說馮小剛,這部電影講的是個啥,海外華人莫名其妙的愛情故事。真扯淡。失望透頂,流水賬故事。紐西蘭觀光MV,兩首歌貫穿電影。太忽悠觀眾了。

最好的愛情就是一起經歷,一起體驗,一起攜手扶持共同進步。一起對抗這個世界。

婚姻不是賭博,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及影評【5】

「手機2」一直沒動靜,馮導悶聲拍片,年末了來了一部「很不馮氏」的返璞歸真之作,改編了摯友夫婦的真實故事。總覺得這風格票房很懸,點映場場次挺多還補貼了不少電影票錢,馮導為了賺一波口碑也是很拼。可熱度如果真起來了,評分怕是也不會很樂觀。

影片都明示了「謹以此片紀念一段相濡以沫的愛情」。再分析得太多,顯俗。然而俗就俗吧,聊聊。

像這種類型的愛情片,沒有什麼「山無棱天地合」,沒有小三小四的雞飛狗跳,也沒有戲劇性的沖突作引。馮導敢於把長度定在132min也是很有魄力。把舞台定在紐西蘭,從大背景先把觀眾的心拉得慢下來。再把故事時間線全打亂,半強行地牽著觀眾的注意力走一走,過了會兒也就適應了。

把時間線打亂這一點很有趣,真是因為這樣做,避免了讓這部電影落入俗套。畢竟以當事人的角度,往往是很難按照時間線的順序(相識-相知-相愛)去回憶的。若把倒敘回憶啥的都忽略只看主線的話,這部電影其實就是男主人公隋東風(黃軒 飾)通過回訪故人故地從喪妻之痛中走出來的過程。正因此,兩人一同度過的15年是記憶中最深刻的,放最開始,相識時的青澀美好在中間,最後才是痛徹心扉的訣別。

然而如此大的年代跨度,是需要演員的演技去提高信服度的,每一個階段的氣質都應該不同,這一點上黃軒做的要比楊采鈺強許多。

另外這部電影中其實有太多 童話故事 的成分。比如電影中倆人一直處於「彼此疼愛彼此掛念彼此尊重」的狀態,連一次架都沒吵過,也太過理想化。更別提開一家中餐館十幾年,身上都沒有沾染太多「生活的疲憊感」。雖說是「紀念愛情」,可這愛情也需要根植於現實哇。。所以這部電影與其說是「紀念愛情」,不如說是「紀念愛情中的美好」?

歸根結底,說全片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紐西蘭的美麗風光和可愛的汪

H. 只有芸知道電影劇情介紹

只有芸知道改編自馮小剛摯友張述的真實愛情經歷,講述了主人公中年喪妻後替亡妻完成遺願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風景如畫,宛如仙境的紐西蘭,一個考上音樂學院、靠打工維持生計的窮小子隋東風(黃軒)遇到了美麗的羅芸(楊采鈺),並與她相識、相知、相愛。

婚禮當天,生活拮據的小兩口只邀請了林太(徐帆)一人,婚禮是在林太的出租屋裡舉辦的。但東風對羅芸表白卻是:「我喝白水你喝酒,我吃飯你吃肉,我吃肉你吃燕窩。你跟我在一起,家裡最好的東西保證在你肚子里」。

朴實的土味情話透出東風對妻子愛慕與寵溺。然而命運總是殘酷的,對平凡的小夫妻開了一個可怕的玩笑。東風和羅芸無緣白頭到老,人到中年時羅芸猝然離世讓東風陷入無限哀傷與孤獨,並踏上了為亡妻完成遺願的旅途。

影片用蒙太奇手法將主人公的回憶與完成亡妻遺願這兩條主線完美地演繹出來,細節精湛、場景美好、影片剪輯天衣無縫……既表達了愛情該有的樣子——堅貞而純潔。同時將現實的部分闡述得深情動人:東風、羅芸在異國他鄉艱難的條件下,相濡以沫、相互扶持、互相欽慕

片中林太說道:「半路留下的那個人,苦啊!」也許羅芸一開始就知道東風註定是半路留下的那個人,也知道這個男人的骨子裡是愛自由、愛藝術的,可為了給自己安定幸福的生活,在婚後的十幾年,東風再沒有碰過他心愛的笛子。

雖然鏡語中大篇幅展示東風為妻子的付出、犧牲和愛,殊不知羅芸致死放不下的卻是東風長久不拿起的笛子,笛子是東風的愛好亦或是夢想。才有了羅芸看極光時許下的願望:「燒毀中餐館」,中餐館是東風與羅芸的港灣,是柴米油鹽的支撐、是安全感。

卻不是那個愛自由、愛藝術的小伙想要的生活,是東風和羅芸在生活中、愛情中的相互理解,這是一種「舍與得」之間的平衡。

影片最後一個鏡頭東風從笛子里抽出那張字條,重新吹起笛子。我想此刻他對妻子的離去釋懷了,他將帶著自己的夢想替妻子活好剩下的時光。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