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英文參考文獻
1. 英文的參考文獻格式到底怎麼寫
英文引用及參考文獻格式要求如下: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具體如下:
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
對於不屬於上述的文獻類型,採用字母「Z」標識。
對於英文參考文獻,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作者姓名採用「姓在前名在後」原則,具體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RichardCowley為:Cowley,M.R.,
如果有兩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變,&之後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後面,
如: FrankNorris與IrvingGordon應為:Norris,F.&I.Gordon.;
②書名、報刊名使用斜體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 EnglishWeekly。
(1)電影中英文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類型及文獻類型,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
1、專著M ; 報紙N ;期刊J ;專利文獻P;匯編G ;古籍O;技術標准S ;
2、學位論文D ;科技報告R;參考工具K ;檢索工具W;檔案B ;錄音帶A ;
3、圖表Q;唱片L;產品樣本X;錄相帶V;會議錄C;中譯文T;
4、樂譜I; 電影片Y;手稿H;微縮膠卷U ;幻燈片Z;微縮平片F;其他E。
(1)電影中英文參考文獻擴展閱讀來源:網路_參考文獻
2. 論文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論文英文參考文獻格式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採的論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論文英文參考文獻格式,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英文文獻採用「APA格式」:
單一作者著作的書籍:
姓,名字首字母.(年). 書名(斜體).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Sheril, R. D. (1956). The terrifying future: Contemplating color television. San Diego: Halstead.
兩位作者以上合著的書籍:
姓,名字首字母., & 姓,名字首字母.(年). 書名(斜體).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Smith, J., & Peter, Q. (1992). Hairball: An intensive peek behind the surface of an enigma. Hamilton, ON: McMaster University Press.
文集中的文章:
Mcdonalds, A. (1993).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apprehension and sustained containment of supernatural entities. In G. L. Yeager (Ed.), Paranormal and occult studies: Case studies in application (pp. 42–64). London: OtherWorld Books.
期刊中的文章(非連續頁碼):
Crackton, P. (1987). The Loonie: God's long-awaited gift to colourful pocket change? Canadian Change, 64(7), 34–37.
期刊中的文章(連續頁碼):
姓,名字首字母.(年). 題目. 期刊名(斜體). 第幾期,頁碼.
Rottweiler, F. T., & Beauchemin, J. L. (1987). Detroit and Narnia: Two foes on the brink of destruction. Canadian/American Studies Journal, 54, 66–146.
月刊雜志中的文章:
Henry, W. A., III. (1990, April 9). Making the grade in today's schools. Time, 135, 28-31.
php論文英文參考文獻
[1]馮國良.基於Web及VRML網路教學平台的設計與實現[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
[2]趙勝.基於B/S架構的Moodle網路教學平台的設計與實現[D].河北科技大學,2012.
[3]晏榆洋.基於web的在線網路教學平台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3.
[4]王逾西.動態網頁的資料庫連接技術[J].天津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0,12(1):41-43.
[5]徐一菲,陳光柱,沈春豐等.基於PHP網站的遠程式控制制系統研究[J].微計算機信息,2010,26(15):135-136,115.
[6]丁魯南,康梅娟.基於WAMP的紅色文化動態網站的設計[J].科技資訊,2012,(26):20-20.
[7]滕文.基於MVC模式的PHP程序開發[J].科技視界,2012,(28):262.
[8]郭雪清,肖飛,黃正東,王光華,宋莉莉,張偉.醫院績效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數字醫學,2014,13(15)03:12-14+17.
[9]袁永革.試析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思想及其實施[J].計算機與信息技術,2014,16(18),03:91-94.
財務論文英文參考文獻
[1]Adams, M. and Hardwick, P. An Analysis of Corporate Donations: UnitedKingdom Evidenc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8,35 (5): 641-654.
[2]Aronoff,C.,and J Ward. Family-owned Businesses: A Thing of the Past or Model of the Future. [J]. Family Business Review, 1995,8(2); 121-130.
[3]Beckhard,R「Dyer Jr.,W.G. Managing continuity in the family owned business [J].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983,12 (1): 5-12.
[4Casson, M. The economics of family firms [J]. Scandinav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99' 47(1):10 - 23.
[5]Alchian,A.,Demsetz, H. Pro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 1972,62(5): 777-795.
[6]Allen, F,J, Qian and M, J. Qian. Law,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77: pp.57-116.
[7]Amato,L. H.,& Amato,C. H. The effects of firm size and instry on corporate giving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7,72(3): 229-241.
[8]Chrisman, J.J., Chua,J.H., and Steier, L. P. An introction to theories of family busines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b, 18(4): 441-448
動畫論文英文參考文獻範例多則
[1]程曼麗、王維佳:《對外傳播及其效果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36頁.
[2]馮捃、何春耕:《《功夫熊貓》的跨文化傳播分層解讀》[J],《電影評介》,2014年第5期37-40頁.
[3]範文傑、戴雪梅:《無意識一內隱認知理論的演變歷程回顧及展望》[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596-601頁.
[4]管文虎等:《國家形象論》[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年,23頁.
[5]郭秀艷、崔光成:《內隱學習本質特徵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2002年第1期,43-46頁.
[6]陳曉雲:《動畫電影:敘事與意識形態》[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54-60頁.
[7]黃國文、徐裙:《語篇分析與話語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年第10期,2-6頁.
[8]李德順:《普遍價值與其可觀基她》[J],《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6期,5-14 頁.
[9]劉麗英:《國家形象研究文獻述評及營銷視角分析一基於CSSCI(2001-2011)的研究》卬,《學術探索》,2014年第2期,120-123頁.
學術論文英文參考文獻注入格式
一、學術論文英文參考文獻標注格式。
按照現行規定,學術期刊中論文參考文獻的.標注採用順序編碼制,即在文內的引文處按引用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同一文獻在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示。這一規定使得所列文獻簡潔明了,應該引起論文作者注意。英文參考文獻和中文參考文獻一樣,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與中文文獻混合連續編碼著錄;英文文獻用印刷體;英文書名、期刊名和報紙名等用斜體;所列項目及次序與中文文獻相同,但文獻類型可不標出;忌用中文敘述英文。其格式為:
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示例:[1]Day,C.,Veen,D.van,& Walraven,G. Children and youth at risk and urban ecation. Research,policy and prac-tice. Leuven/Apeldoorn:Garant. 1997.
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示例:[2] Driessen,G.,& Van der Grinten,M. Home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the Netherland:The evaluation of Turkish andMoroccan bilingual programmes- A critical review,Studies in Ecational Evaluation,1994,20(3):365- 386.
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示例:[3] Driessen,G.,Mulder,L.,& Jungbluth,P.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ec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Netherlands. In S.Weil(Ed.),Root and migra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Jerusalem:Magnes Press.1999. pp.83- 104.[5]
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4] Lgnatieff,M. Keeping an old flame burning brightly. The Guardian,1998- 12- 20(12)。
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的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
示例:[5] Baboescu,F. Algorithms for fast packet classification. http://www lib.global.umi.com/dissertations/preview/3076340,2003.
二、關於英文人名的標注。
現行編排規范對英文人名如何標注未作明確要求,英文人名的標注較為混亂,有標注全名的,有標注時將名縮寫、姓不縮寫、保持原來順序的,還有在姓、名之間加圓點的,後者是我國翻譯作品中,中文書寫外國人名經常採用的一種方式。其實,標注英文人名是有章可循的,在國外學術著作的參考文獻中,關於人名的標注已約定俗成為一種統一的格式,即英文參考文獻標注作者姓名時,要求姓在前、名在後,姓與名之間用逗號隔開,姓的詞首字母大寫,其餘字母不大寫;名用詞首大寫字母表示,後加縮寫符號圓點,縮寫符號不可省略。由於歐美國家人的姓名排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後,在標注時必須加以調整。如Georg Paghet Thomson,前面兩個詞是名,最後一個詞是姓,應標注為Thomson,G. P為什麼要如此標注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原因。
1.在應用計算機等信息工具進行英文文獻檢索時,以英文作者姓名中的姓作為依據之一,即以姓作為檢索目標之一。
2.在歐美人姓名表達含義里,姓比名的重要性更強、更正式。用姓而不是名來代表作者,還有尊重、禮貌的意味。名縮寫後加縮寫符號圓點,也含有正式、尊重和禮貌的意味,縮寫符號不可省略。
3.表示與平常書寫姓名的不同,體現學術論文重要性、簡約性和准確性的要求,符合科研論文文體風格。這種標注在英文學術著作、科技文獻中已廣泛採用,也容易被廣大讀者、作者理解、接受。
對於復姓情況,如Jory Albores-Saavedra等,在引用標注時,應將復姓全部寫出,即Albores-Saavedra, J對於姓前帶有冠詞或介詞的情況,如帶有Mac,Le,Von,Van den等,標注時不能省略,應同姓一起提到前面標注,如Mac Donald,La Fontaina,Von Eschenbach,Van den Bery等。這里有個有趣的現象,對於北歐人常見的姓Van den Bery,如Van的詞首字母大寫,表示它是姓的一部分,標注時應與姓一起前置;如果作者姓名書寫為Graham van den Bery,其中van的詞首字母v沒有大寫,則表示它不是姓的一部分,姓Bery前置時,van den仍留在原來的位置,並且不可縮寫或省略,標注為Bery,G. van den.另外,對於「姓名+學位」的情況,標注時一般把「學位」刪去,不要將其誤認為姓或姓的一部分.
一個參考文獻有兩位或兩位以上作者時,標注時除按上述要求將每位作者的姓提前書寫外,作者與作者之間用逗號分開,最後一位作者前加&符號,如示例[1],也可僅保留前三位作者,之後加etc.表示。
三、關於英文參考文獻發表(出版)時間標注到年的問題。
發表(出版)時間是參考文獻的一項重要內容,標示引用文獻發表的歷史時間位置,是判斷引用文獻新舊的一個根據,不可遺漏。國外學術論著中參考文獻的發表(出版)時間標注到年,這與我國學術論著中參考文獻的標注規定相同。國外學術論著中參考文獻的發表(出版)時間的標注位置有標注在作者後的情況,並加圓括弧,這是因為採用了「著者-出版年」制。我國學術期刊編排規范參考文獻的標注採用「順序編碼」制,發表(出版)時間標注靠後,如示例[1]、[3],應按此要求標注為是。
四、英文析出文獻名和原文獻名的標注。
由於現行編排規范對英文析出文獻和原文獻的標注書寫要求不夠明確,目前有把析出文獻名排成斜體,而把原文獻名(論文集名或期刊名等)排成正體的情況。這種標注方式是不對的,混淆了析出文獻名和原文獻名的效力,正確的編排要求與此相反,國外的普遍作法與我國學者的論述[4]要求一致,因此這一現象值得編輯同行注意。
英文書名在英文文章中出現有排成斜體的習慣,論文集名、期刊名或報紙名與書名效力相同,故排成斜體,析出文獻名相當於書中的章節標題,不具有書名的分量,故不可排成斜體。
在標注原文獻名及作者時,原文獻多指論文集或與之類似的著作,英文標注習慣上在編著者名前加詞首字母大寫的介詞In,作者姓名前後次序不作調整,名縮寫為詞首大寫字母,後加縮寫符號圓點,姓完整標出,不縮寫。作者後加編者一詞的縮寫形式及縮寫符號圓點,詞首字母大寫,外加圓括弧,如標注為In S. Weil(Ed.),如示例[3].然後斜體標注原文獻題名,後加註出版年,起至頁碼的縮寫形式pp.和析出文獻的起至頁碼。當原文獻有兩位或兩位以上作者時,作者姓名同上述情況一樣,前後次序不作調整,分別標出,編者一詞縮寫用復數形式Eds.,如In L. Eedering,& P. Leseman(Eds.)。
文獻類型不宜標出。文獻類型是我國編排規范制定的標注要求,國外並未採用。在中文中標注醒目、自然,在英文中此一項目的標注容易產生誤解和干擾。如果是為方便計算機在檢索或統計時辨識,是技術上的要求,那麼就應當統一要求標注,從「可不標出」來看,尚未有技術上的要求。因而,文獻類型在英文參考文獻中不作標注為妥。
五、出版地和出版社(商)的標注。
出版地和出版社(商)是參考文獻的重要內容,標示版權信息,不可遺漏或省略。我國一部著作一般由一家出版社負責出版發行,出版地一般也就比較明確為出版社所在的城市。國外情況就比較復雜了,由於市場經濟高度成熟,語言通用程度高,著作權被普遍保護等原因,一部著作可能由不止一家出版社(商)合作出版發行,出版地也可能在不同國家的不同城市。當出版地有兩處或兩處以上、出版社(商)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時,應當一一標出,中間用斜杠分開。如Amsterdam/Philadephia:Ben-jamins,又如Den Haag:S/DOP出版地一般是出版社(商)所在的城市,標注城市名,不可標注為國家名。
參考文獻補充了文章的重要信息,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因而,希望在修訂現行編排規范時,對英文參考文獻的標注作明確規定,以便作者寫作和編者編輯時皆有章可循,亦使這項工作更加規范。
java論文英文的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王慶智.王喜富.基於供應鏈管理的物流信息平台設計研究[A].第五屆中國工業企業物流論壇論文集[C].2007(8)
[2]張翔.基於XML與Java技術構建電子政務系統的方法研究[D].西北大學.2008(5)
[3]符強.基於Java動態編程技術的軟體自癒合構架研究[D].西北工業大學.2007(3)
[4]徐偉.趙嵩正.蔣維楊,基於功能的區域物流信息平台體系結構研究[J].情報雜志.2008(27)
[5]白磊,李芙玲.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研究[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04):92-95.
[6]賴小平.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Java程序設計》課程開發與實踐[J].福建電腦,2015,(05):52-53.
[7]孫曉奇,李勝,張文嬌.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在java課程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02):338-339.
參考文獻:
[1]李舒,陳麗君.高校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3):283-285.
[2]徐亮.高校智能排課系統的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3,21(7):24-27.
[3]張小紅.高校排課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子科技,2012,25(7):45-47.
[4]蘇貞,陳海關.高校智能排課系統中蟻群演算法的應用探討[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29(7):120-121.
[5]葉波霞淺談大學生兼職在大學生活的重要性[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33)
[6]王麗暉.關於大學生兼職現象的幾點思考*高校一線思政工作者視角下的大學生兼職現象[J].2009,10(04)
參考文獻:
[1]常征.功能測試中自動化測試框架的分析與應用[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7.
[2]徐騁.Android應用軟體自動化測試框架的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5.
[3]路靜,王琪.一種基於功能測試的自動化測試框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23):25-26.
[4]曾北溟.自動化測試框架的研究與實現[D].武漢:武漢大學,2004.
[5]步倩倩.面向GUI軟體的自動化測試框架的研究與應用[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0.
[6]郝義鵬.基於關鍵字驅動自動化測試平台的設計與實現[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7.
[7]侯菊敏.基於Android的關鍵字驅動自動化測試框架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2012.
[8]區立斌.基於層次關鍵字驅動的自動化測試框架設計與應用[D].廣州:中山大學,2012.
[9]郝曉曉,張衛豐.基於XML的SDK自動化測試框架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0(4):101-104.
[10]謝文哲.基於模塊化測試框架的單元自動化測試框架的設計與實現[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7.
[11]陳健.基於模型的數據處理系統的自動化測試框架[D].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學院),2013.
;3. 影視畢業設計論文參考文獻
影視畢業設計論文參考文獻
影視論文參考文獻一:
[1] 李和慶,薄振傑. 規范與影視字幕翻譯[J]. 中國科技翻譯. 2005(02)
[2] 錢紹昌. 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 中國翻譯. 2000(01)
[3] 陳瑩. 英漢節奏對比分析[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4(02)
[4] 余萍. 論創造性叛逆視野下的《唐詩三百首》英譯[D]. 安徽大學 2011
[5] 尤傑. 論網路盜版對電影產業收入流的影響[J]. 當代電影. 2010(12)
[6] 肖維青. 學術性·職業性·趣味性--「影視翻譯」課程教學探索[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2010(03)
[7] 龍千紅. 《花樣年華》的英文字幕翻譯策略研究--兼談中國影片的對外譯介[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6(01)
[8] 孫致禮. 翻譯與叛逆[J]. 中國翻譯. 2001(04)
[9] 胡心紅. 從孫致禮的《傲慢與偏見》譯本看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D]. 湖南師范大學 2008
[10] 趙菁婕. 論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D]. 青島大學 2014
[11] 楊莎莎. 亞瑟·韋利對《西遊記》的創造性叛逆式翻譯[D]. 首都師范大學 2008
[12] 張錦蘭. 接受美學與復譯[J]. 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4)
[13] 麻爭旗. 翻譯二度編碼論--對媒介跨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之思考[J]. 現代傳播. 2003(01)
[14] 錢夢妮. 美劇字幕組的生存悖論[J]. 新聞世界. 2011(01)
[15] 吳曉芳. 字幕組:美劇「漢化」的背後[J]. 世界知識. 2011(01)
[16] 麻爭旗. 影視對白中「節奏單位」的翻譯探究[J]. 中國翻譯. 2011(06)
[17] 王平. 「隱秘的流行」路在何方?--「字幕組」翻譯面面觀[J]. 電影評介. 2009(17)
[18] 劉洪濤,劉倩. 論林譯小說《迦茵小傳》中的創造性叛逆[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3)
[19] 張春柏. 影視翻譯初探[J]. 中國翻譯. 1998(02)
[20] 麻爭旗. 論影視翻譯的基本原則[J]. 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 1997(05)
影視論文參考文獻二:
[1] 王凱華. 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宋詞英譯意象傳遞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2] 高麗紅. 生態翻譯學視角下《駱駝祥子》兩個英譯本對比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3] 吳十梅. 「張掖大景區建設項目」翻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4] 蔡瑩瑩. 風景抒情唐詩英譯的象似性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5] 趙菁婕. 論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D]. 青島大學 2014
[6] 趙春梅. 論譯製片翻譯中的`四對主要矛盾[J]. 中國翻譯. 2002(04)
[7] 李運興. 字幕翻譯的策略[J]. 中國翻譯. 2001(04)
[8] 李瓊. 《協商民主在中國》英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9] 樊小花. 「加拿大天然健康產品許可證申請指導文件」的翻譯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0] 冉彤. 二人互動模式下提示和重鑄與二語發展[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11] 趙愛仙. 翻譯美學視閾下陌生化在《圍城》英譯本中的再現與流失[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2] 李文婧. 基於功能派翻譯理論的科技論文摘要的英譯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3] 王番. 概念隱喻理論視角下的情感隱喻翻譯[D]. 南京工業大學 2013
[14] 陳燕. 互文視角下的詩歌翻譯比較研究[D]. 南京工業大學 2013
[15] 劉霖. 基於構式語法的漢語明喻成語英譯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16] 趙靜. 關聯順應模式下商標名稱英譯的文化預設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7] 陸祖娟. 語用翻譯視角下《圍城》中人物對話的漢英翻譯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8] 王君. 英語經濟類語篇漢譯實踐報告[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19] 姜姍. 語境視域下的英語經濟新聞文本漢譯實踐報告[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20] 錢紹昌. 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 中國翻譯. 2000(01)
[21] 郭建中. 翻譯中的文化因素:異化與歸化[J].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1998(02)
[22] 王靜. 英語學習者詞綴習得的實證研究及其啟示[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影視論文參考文獻三:
[1] 張鑫. 從關聯理論視角看電影字幕翻譯[D]. 內蒙古大學 2010
[2] 熊婷. 從關聯理論角度看電影《赤壁》的字幕翻譯[D].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009
[3] 陳燕. 字幕翻譯的技巧研究[D]. 廈門大學 2009
[4] 周昕. 從功能主義的視角分析《老友記》字幕翻譯的問題[D]. 蘇州大學 2010
[5] 唐立娟. 場獨立與場依存認知風格與大學生閱讀附帶詞彙習得的相關性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6] 郭喬. 關聯理論指導下美劇字幕翻譯的明示處理[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9
[7] 李芸澤. 南京沃藍科技有限公司商務洽談陪同口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8] 馬玉珍. 認知語境視角下字幕翻譯的「高效與經濟」原則[D]. 中南大學 2009
[9] 蘇春梅. 高中英語教師對教學研究的認知和理解[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0] 姜澤憲. 英語教師信念與職業認同的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11] 郭星余. 字幕翻譯的改寫[D]. 中南大學 2007
[12] 馬子景. 第三屆中國河西走廊有機葡萄酒節陪同口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3] 吳慶芳. 大學英語精讀課教師多模態話語分析[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4] Salvatore,Attardo.Translation and Humor: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 The Translator . 2002
[15] 楊帆. 加拿大資助中國鄉村女大學生基金會項目的口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6] 王紅霞. 從關聯理論視角研究影視劇字幕翻譯[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9
[17] Bassnett-McGurie,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1980
[18] 李艷玲. 基於Wiki的協作式寫作教學對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寫作水平的影響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9] 高東森. 基於FIAS的新手-專家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言語行為對比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20] 程思. 影視字幕翻譯策略探究[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9
[21] 費衛芝. 韓國電影中文字幕翻譯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0
;4. 高分懸賞!求5篇影視後期製作相關的英文參考文獻
[1] L.Y. Chen, Z. Ping, G.K. Chuah, S. Jaenicke, G. Simon, A comparison of post-synthesis alumination and sol-gel synthesis of MCM-41 with high framework aluminum content[J],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1999.2, 27(2-3): 231-242.
[2] Shinae Jun, Ji Man Kim, Ryong Ryoo, Young-Soo Ahn, Moon-Hee Han,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MCM-48 improved by post-synthesis restructuring in salt solution[J],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2000.12, 41(1-3): 119-127.
[3] A. Corm, a, A. Martínez, P.A. Arroyo, J.L.F. Monteiro, E.F. Sousa-Aguiar, Isobutane/2-butene alkylation on zeolite beta: Influence of post-synthesis treatmentsm[J],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1996.8, 142(1): 139-150.
[4] Wyatt. Hilary, Amyes. Tim, Audio Post Proction for Television and Film[M], Butterworth-Heinemann, London, 2004.10.
[5] Ketan Mayer-Patel, Lawrence A. Rowe, Exploiting temporal parallelism for software-only video effects processing[J], MULTIMEDIA '98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NY, 1998:161-169.
5. 參考文獻是電影怎麼寫
參考文獻怎麼寫?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參考文獻格式一般包括:
1、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2、常見的字體字型大小有兩種:和正文文本保持一致,或者比正文文本字型大小小一號;
3、行距常見的有1.2倍、22磅、1.5倍;
4、縮進方式懸掛縮進、首行縮進、無縮進均有出現;
5、英文參考文獻中的標點符號要用半形標點,並且按照英文輸入的習慣,標點符號後應該加一個空格,中文文獻中的標點,可以和英文文獻保持一致,全部使用半形標點+空格的形式,也可以全部使用全形標點,標點後不加空格。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6. 電影專業論文參考文獻
電影專業論文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種表現形式,引用參考文獻是論文作者的權利,而著錄參考文獻則是其法律義務,引用了前人的資料又不列出參考文獻,會被認為是抄襲或剽竊行為。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的電影專業論文參考文獻,更多內容請關注畢業論文網。
篇一:參考文獻
[1] 張鑫. 從關聯理論視角看電影字幕翻譯[D]. 內蒙古大學 2010
[2] 熊婷. 從關聯理論角度看電影《赤壁》的字幕翻譯[D].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009
[3] 陳燕. 字幕翻譯的技巧研究[D]. 廈門大學 2009
[4] 周昕. 從功能主義的視角分析《老友記》字幕翻譯的問題[D]. 蘇州大學 2010
[5] 唐立娟. 場獨立與場依存認知風格與大學生閱讀附帶詞彙習得的相關性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6] 郭喬. 關聯理論指導下美劇字幕翻譯的明示處理[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9
[7] 李芸澤. 南京沃藍科技有限公司商務洽談陪同口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8] 馬玉珍. 認知語境視角下字幕翻譯的“高效與經濟”原則[D]. 中南大學 2009
[9] 蘇春梅. 高中英語教師對教學研究的認知和理解[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0] 姜澤憲. 英語教師信念與職業認同的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11] 郭星余. 字幕翻譯的改寫[D]. 中南大學 2007
[12] 馬子景. 第三屆中國河西走廊有機葡萄酒節陪同口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3] 吳慶芳. 大學英語精讀課教師多模態話語分析[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4] Salvatore,Attardo.Translation and Humor: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 The Translator . 2002
[15] 楊帆. 加拿大資助中國鄉村女大學生基金會項目的口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6] 王紅霞. 從關聯理論視角研究影視劇字幕翻譯[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9
[17] Bassnett-McGurie,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1980
[18] 李艷玲. 基於Wiki的協作式寫作教學對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寫作水平的影響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9] 高東森. 基於FIAS的新手-專家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言語行為對比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20] 程思. 影視字幕翻譯策略探究[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9
[21] 費衛芝. 韓國電影中文字幕翻譯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0
篇二:參考文獻
[1] 李和慶,薄振傑. 規范與影視字幕翻譯[J]. 中國科技翻譯. 2005(02)
[2] 錢紹昌. 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 中國翻譯. 2000(01)
[3] 陳瑩. 英漢節奏對比分析[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4(02)
[4] 余萍. 論創造性叛逆視野下的《唐詩三百首》英譯[D]. 安徽大學 2011
[5] 尤傑. 論網路盜版對電影產業收入流的影響[J]. 當代電影. 2010(12)
[6] 肖維青. 學術性·職業性·趣味性--“影視翻譯”課程教學探索[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2010(03)
[7] 龍千紅. 《花樣年華》的英文字幕翻譯策略研究--兼談中國影片的對外譯介[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6(01)
[8] 孫致禮. 翻譯與叛逆[J]. 中國翻譯. 2001(04)
[9] 胡心紅. 從孫致禮的《傲慢與偏見》譯本看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D]. 湖南師范大學 2008
[10] 趙菁婕. 論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D]. 青島大學 2014
[11] 楊莎莎. 亞瑟·韋利對《西遊記》的創造性叛逆式翻譯[D]. 首都師范大學 2008
[12] 張錦蘭. 接受美學與復譯[J]. 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4)
[13] 麻爭旗. 翻譯二度編碼論--對媒介跨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之思考[J]. 現代傳播. 2003(01)
[14] 錢夢妮. 美劇字幕組的生存悖論[J]. 新聞世界. 2011(01)
[15] 吳曉芳. 字幕組:美劇“漢化”的背後[J]. 世界知識. 2011(01)
[16] 麻爭旗. 影視對白中“節奏單位”的翻譯探究[J]. 中國翻譯. 2011(06)
[17] 王平. “隱秘的流行”路在何方?--“字幕組”翻譯面面觀[J]. 電影評介. 2009(17)
[18] 劉洪濤,劉倩. 論林譯小說《迦茵小傳》中的創造性叛逆[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3)
[19] 張春柏. 影視翻譯初探[J]. 中國翻譯. 1998(02)
[20] 麻爭旗. 論影視翻譯的基本原則[J]. 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 1997(05)
篇三:參考文獻
[1] 王凱華. 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宋詞英譯意象傳遞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2] 高麗紅. 生態翻譯學視角下《駱駝祥子》兩個英譯本對比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3] 吳十梅. “張掖大景區建設項目”翻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4] 蔡瑩瑩. 風景抒情唐詩英譯的.象似性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5] 趙菁婕. 論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D]. 青島大學 2014
[6] 趙春梅. 論譯製片翻譯中的四對主要矛盾[J]. 中國翻譯. 2002(04)
[7] 李運興. 字幕翻譯的策略[J]. 中國翻譯. 2001(04)
[8] 李瓊. 《協商民主在中國》英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9] 樊小花. “加拿大天然健康產品許可證申請指導文件”的翻譯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0] 冉彤. 二人互動模式下提示和重鑄與二語發展[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11] 趙愛仙. 翻譯美學視閾下陌生化在《圍城》英譯本中的再現與流失[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2] 李文婧. 基於功能派翻譯理論的科技論文摘要的英譯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3] 王番. 概念隱喻理論視角下的情感隱喻翻譯[D]. 南京工業大學 2013
[14] 陳燕. 互文視角下的詩歌翻譯比較研究[D]. 南京工業大學 2013
[15] 劉霖. 基於構式語法的漢語明喻成語英譯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16] 趙靜. 關聯順應模式下商標名稱英譯的文化預設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7] 陸祖娟. 語用翻譯視角下《圍城》中人物對話的漢英翻譯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8] 王君. 英語經濟類語篇漢譯實踐報告[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19] 姜姍. 語境視域下的英語經濟新聞文本漢譯實踐報告[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20] 錢紹昌. 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 中國翻譯. 2000(01)
[21] 郭建中. 翻譯中的文化因素:異化與歸化[J].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1998(02)
[22] 王靜. 英語學習者詞綴習得的實證研究及其啟示[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7. 參考文獻英文題目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英文文獻格式”的資料,供大家參閱。
參考文獻
I.文內引用
(一) 直接引用
1. 引用中的省略
原始資料的引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時,應給出作者、年份,並用帶括弧的數字標出頁碼。若有任何資料省略,使用英文時,應用3個省略號在句中標出(„),中文用6個(„„);若兩句間的資料省略,英文應用4個省略號標出(‥‥),中文用6個(„„)。若要在直接引用插入自己的解釋,應使用方括弧[ ]。若在資料中有什麼錯誤拼寫、錯誤語法或標點錯誤會使讀者糊塗,應在引用後立即插入[sic],中文用[原文如此]。下面是一些示例:
例一:The DSM IV defines the disorder [dysthymic] as being in a chronically depressed mood that occurs for "most of the day more days than not for at least two years (Criterion A) .... In children, the mood may be irritable rather than depressed, and the required minimum ration is only one year" (APA, 1994, p. 345).
例二:Issac (1995) states that bipolar disorder "is not only uncommon but may be the most diagnostic ent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similar settings .... and may be the most common diagnosis in adolescents who are court-remanded to such settings" (p.275).
2.大段落引用
當中文引用超過160字時,不使用引號,而使用“塊”的形式(引用起於新的一行,首行縮進4個空格,兩端對齊,之後每行都縮進)。
當英文引用超過40字時,不使用引號,而使用“塊”的形式(引用起於新的一行,首行縮進5個空格,左對齊,之後每行都縮進)。 Elkind (1978) states:
In general, our findings support Piaget's view that perceptions as well as intelligence are neither entirely inborn nor entirely innate but are rather progressively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graal development of perceptual regulations. The chapter has also attempt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Piaget's theory to practical issues by summarizing some research growing out of an analysis of beginning reading. (p.183)
(二)間接引用
1.基本格式
同作者在同一段中重復被引用時,第一次必須寫出日期,第二次以後則日期可省略。
a.英文文獻:In a recent study of reaction times, Walker (2000)
described the method„Walker also found„。
b.中文文獻:李福印(2004)提出概念隱喻的重要性,„;李福印同時建
議„。
2. 單一作者
a. 英文文獻:姓氏(出版或發表年代)或(姓氏,出版或發表年代)。 例如:Porter (2001)„或„(Porter, 2001)。
b. 中文文獻:姓名(出版或發表年代)或(姓名,出版或發表年代)。 例如:楊惠中(2011)„或„(楊惠中,2011)。
3.兩個作者
英文引用時,在圓括弧內使用兩名作者的姓氏,並使用“&”來連接,在正文中,使用“and”連接兩名作者。
中文引用時,在圓括弧內使用兩名作者的姓名,並用頓號“、”來連接,在正文中,使用 “和”、“與”、“及”等字連接兩名作者。
例如:
(Smith & Jones, 1994), or Smith and Jones (1994) found....
In 1994 Smith and Jones researched.... Always cite both names in text. 陳國華和田兵(2008)認為„或„(陳國華、田兵,2008)
4.三至五個作者
英文第一次引用參考資料時,列出所有的作者的姓氏,除最後一名作者之前在正文中使用逗號加“and”、在圓括弧內使用逗號加“&”連接外,之前的其他作者之間使用逗號“,”;之後引用時,英文用第一個作者的姓隨之以“et al.”。
中文第一次引用參考資料時,列出所有作者的姓名,除最後兩名作者之間用“和”連接外,之前的其他作者之間使用頓號“、”;之後引用時,用第一名作者加“等”字。
例如:
Strasburger, Jorgensen, and Randles (1996) found differences.... (第一次使用).
Strasburger et al. (1996) also created tests.... (在段落中第二次使用).
Starsburger et al. found discrepancies.... (此時省略年份).
衛乃興、李文中與濮建忠(2005)指出„或„(衛乃興、李文中、濮建忠,2005)。(第一次使用)
衛乃興等(2005)指出„或„(衛乃興等,2005)。(第二次使用)
5.六個作者及以上
使用英文時,只用第一個人的姓氏加“et al.”;使用中文時,只列出第一名作者的姓名,再加上“等”。
例如:
Pouliquen et al. (2003)„„或„„(Pouliquen et al., 2003)
王洪俊等(2007)„或„(王洪俊等,2007)
6.團體作者
使用中文時,第一次用全稱,比如,(首都師范大學 教育 科學學院[首師大教科院],2001);之後可以用簡稱,比如,首師大教科院(2001)的調查表明„„。
使用英文時,第一次引用時,拼出團體,比如,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 1996);以後用團體縮寫加年份表示,比如,The NIMH (1996) examined....。
7.沒有作者的文獻
當一部作品沒有作者時,在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目錄單中的前幾個字(通常是標題)和年份。比如,一項關於成年人 抑鬱症 的調查(“Study Finds”, 1997) 報告 „„。
當某作品的作者列為“Anonymous”、中文使用“匿名”或“無名氏”時,英文引用時用“Anonymous”加逗號及年份,即(Anonymous, 1997),中文用“匿名”加逗號及年份,即(匿名,1997)。
8.英文文獻作者姓氏相同
英文文獻作者姓氏相同時,相同姓氏之作者於 論文 中引用時均引用全名,以避免混淆。
例如:R. D. Luce (1995) and G. E. Luce (1988)„。
9.多篇文獻
a. 多篇文獻,同一作者
若一作者有多篇你想引用的文獻,只需用逗號“,”來區隔作品的發表年份(最早到最晚依序排列)。若多篇文獻在同一年內發表,請在年份後面加上a、b、c„„等標注。(按:abc的使用需與參考文獻部分有所對應,而這些文獻的編排以標題名稱的字母來 決定 。)
例如:
1)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2004, 2005a, 2005b).
2)Pauling (2004, 2005a, 2005b) concted a study that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b.多篇文獻,多位作者
文獻依姓氏字母(筆畫)、出版年代等順序排列,不同作者之間用分號“;”分開,相同作者不同年代之文獻用逗號“,” 分開。
例如:„(Pautler, 1992; Razik & Swanson, 1993a, 1993b)。
例如:„(董偉,2010;周音,2011a,2011b)。II. 參考文獻
所有的參考文獻使用“懸掛縮進”格式。參考文獻按照作者姓的字母或拼音順序排列於文後,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並用數字加方括弧表示,如[1]、
[2]、„。排列順序為先列英文文獻,後列中文文獻(如有中文參考文獻的話)。英文文獻使用英文標點符號,而中文文獻則應使用中文標點符號。
1.著作類文獻的基本格式
(1)獨立作者的文獻的格式
[序號]+空格+姓名(英文:作者姓+逗號+空格+作者名字的首字母)+點+空格+(出版年代)+點+專著名稱(英文斜體)+[參考文獻標識]+點+空格+出版地點+冒號+空格+出版公司+點。英文書名的每個單詞(冠詞和介詞除外,除非在句首)的首字母都要大寫,標點一律用西文標點。
中文文獻的格式為:[序號]+空格+作者姓名+空格+(出版年代)+句號+專著名稱(須加書名號)+[參考文獻標識]+句號+出版地點+冒號+空格+出版公司+句號。
[1] 陳福康(2000)。《中國譯學理論史稿》[M]。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 Booth, C.(1983).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M]. England: Penguin Books.
(2)同一作者同年出版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獻
[3] 周兆祥 (1996a)。《翻譯人與人生》[M]。香港: 商務印書館。
[4] 周兆祥 (1996b)。《翻譯初階》[M]。香港: 商務印書館。
[5] Newmark, P.(1988a).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6] Newmark, P.(1988b).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3)兩位、三位作者的文獻
兩位、三位作者的文獻,英文的後兩位作者姓名之間用&連接;使用中文時,兩名作者之間使用“和”連接。
[7] 顧嘉祖、陸升、鄭立信(1990)。《語言與 文化 》[M]。上海: 上海外語教
育出版社。
[8] Fabb, N.,& Durant.A.(2003).How to Write Essays,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in Literary Studies [M].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4)三位作者以上的文獻
三位作者以上的文獻,只需標出第一位作者,英文文獻中其他作者用et al.來代替;中文文獻中其他作者用“等”來代替。
[9] 李學平等(1982)。《當代 英語 語法概論》[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0] Quirk,R. et al.(1985).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5)一書多冊的文獻
在書名之後標出第幾冊或第幾卷。
[11] 張道真 (1983)。《現代英語用法詞典》(第5冊)[M]。上海: 上海譯文出
版社。
[12] Blotner, J.(1974). Faulkner: A Biography (Vol.2) [M]. New York:
Random.
(6)翻譯著作
在書名後標出譯者,英文在譯者名後加Trans;中文則在譯者名後加“譯”。
[13] 斯威夫特(1991)。《格列佛游記》(馬祥文譯)[M]。台北: 台灣麥克出版社。
[14] Calvino, I. (1986). The Uses of Literature (P.Creagh, Trans.) [M].
San Diego: Harcourt.
(7)作者是機構
作者就寫機構名稱。
[15] 高等學校外語學刊研究會(1996)。《外國語言研究論文索引》(1990-1994)
[Z]。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6]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3). Intellectual Freedom Manual
[Z]. Chicago: ALA.
(8)工具書格式
工具書格式相同。
[17] 輿水優、大川完三郎、佐藤富士雄等 (2000)。《朗文漢英中華文化圖解
詞典》[Z]。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9) 沒有作者的文獻
當一部作品沒有作者時,沒有作者就不用寫作者。當某作品的作者列為“Anonymous”、中文使用“匿名”或“無名氏”時,在參考文獻頁,英文按字母順序排列Anonymous這個字,中文用拼音順序排列“匿名”或“無名氏”。
[18]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Z].(1989).Oxford: Herndon Press.
[19] Anonymous. (2002). Teaching research, researching teaching [M].New
York: Alpine Press.
(10)更新版的書籍
[20] Bollinger, D.L. (1975). Aspects of Language (2nd ed.)[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1) 論文集全書
英文如果只有一個編者,用Ed.;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編者,則用Eds.; 中文在作者後面加“(編)”或“(主編)”。
[21] 楊自儉、李瑞華(主編)(1990)。《英漢對比研究論文集》[C]。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2] Abrams, M. H. (Ed.).(1986).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2) [C]. New York: W.W. Norton & Co.
[23] Bublitz, W., Lenk, U. & Ventola, E. (Eds.).(1988). Coherence in
Spoken and Written Discourse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cation Company.
2、文章類
(1)學術期刊文章
英文參考文獻所必要的信息包括:作者的姓氏,名字和中間名字(若有的話)的大寫字母. (出版年份). 論文標題(英文正體)[參考文獻標識]. 雜志名稱(使用斜體), 卷號, 所引頁的頁碼.
注意:英文期刊每期均是起於第一頁,在卷號後面用括弧帶數字標出期號。若不清楚出版日期,括弧中寫上“n.d”(即無日期)。同時要注意標點符號,姓氏之後是逗號“,”,名字字母之後是英文句號圓點“.”,年份帶括弧及圓點“.”,論文標題之後是圓點“.”,雜志名之後是逗號“,”,卷號及期號之後是逗號“,”,
頁碼之後是圓點“.”。
中文參考文獻所必要的信息包括:作者的姓名(出版年份)。論文標題[參考文獻標識]。《雜志名稱》,卷號,所引頁頁碼。
注意:中文期刊如果沒有卷號的,用阿拉伯數字標出期號。若不清楚出版日期,括弧中寫上“無日期”。
同樣要注意標點符號,姓名之後接年份帶括弧,之後是句號“。”,論文標題及其[參考文獻標識]之後是句號“。”,雜志名之後是逗號“,”,卷號或期號之後是逗號“,”,頁碼之後是句號“。”。
[1] 蔣驍華(2003)。巴西的翻譯:“吃人”翻譯理論與實踐及其文化內涵[J]。
《外國語》41(1), 63-67。
[2] Hewitt, A.(1984). Technical services in 1983 [J]. Library Resources
and Technical Services, 28(3), 205-218.
(2)引用論文集
引用論文集中的文章時,參考書目要提供以下信息:作者.(出版年代).文章名稱(英文正體)[參考文獻標識].英文文獻使用“In ”,之後接編者名的字母及姓氏,這一順序與單獨引用時不同;論文集名稱(英文斜體) [參考文獻標識], 所引文章的起始頁碼用圓括弧標於書名之後。出版地點:出版機構.
中文文獻則須提供:作者 (出版年代)。文章名稱[參考文獻標識]、中文文獻在論文標題之後使用“載於”, 之後接編者之姓名, 《論文集名稱》(須加書名號) [參考文獻標識]。所引文章的起始頁碼用圓括弧標於書名之後。出版地點:出版機構。
[3] 方夢之(1990)。加強對比語言學的研究[A]。載於楊自儉, 李瑞華(編),《英
漢對比研究論文集》[C](79-85頁)。 上海: 上海外語出版社。
[4] Searle, R. Metaphor [A].(1979). In Ortony, A.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pp.72-12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報紙文章
報紙文章需提供出版日期,沒有署名的文章,如社論,不用寫作者。
[5] 吳天 (2000,10月23日)。外來語與我國文化的沖突[N]。《羊城日報》, 第
4版。
[6] 王樹人(2002,4月3日)。文化會通的 歷史 之鏡:評中國與歐洲早期宗教和哲
學交流史[N]。《中華讀書報》,第5頁。
[7] Darst, J. (1998, May 25). Environmentalists want hotels, concessions
removed from US parks [N]. Boston Globe, pp.B1,B6.
[8] Young, Gifted, Black - and Inspired [N].(1988,May 18). Editorial.
Washington Post, p.20.
(4)學術會 議論文
引用學術會議上發表的論文時,論文標題使用斜體字。論文標題之後表明該學術會議的名稱及論文發表的形式,英文論文使用“Presented at”或“Poster at”字樣,中文論文使用“宣講論文”或“張貼論文”字樣。再之後是會議舉辦的地點(通常是城市),以及月份時間。
[9] Lei L. & Wang L.(2000). The difference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between LD
and non-LD students [R]. Poster a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Kuala Lumpur, June.
[10] Jochens, J.(1992). Gender Equality in Law: The Case of Medieval Iceland[R].
Presented at the 26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enter for Medieval and Early Renaissance Studies, Binghamton, New York, October.
(5)未發表的學位論文或手稿
引用學位論文時要註明是出版或是未出版的學位論文以及授予學位的機構。
[11] Cheng, X. (2003).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Discourse Coherence [D].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12] 雷靂(1999)。《親子溝通與 兒童 行為問題的關系》。未發表手稿,首都師范
大學。
3、非印刷材料
(l)電影、電視、廣播等
電影、電視、廣播、幻燈、錄像、錄音、藝術品等的基本格式是導演(或製作者)姓名、年份(或播出日期)、片名(或節目名)、出品地(或播出台和播出地)。
[1] 張藝謀(導演)(1998)。我的父親母親[電影]。北京。
[2] Taylor,C., Cleveland, R., & Andries, L.(Procers). (2002). Six feet
under [Television Series]. New York: HBO.
[3] Brandt, F. (Procer) & Messina, P. E. (Director). (1985). Too Smart
for Strangers [Videotapes]. Burbank, CA: Walt Disney Home Video.
(2)電子文獻
引用電子文獻時,盡可能參照參考書目的基本格式,同時提供所引文獻所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英文文獻使用“Retrieved …, from …”,後面接網址;中文文獻使用“獲取資料於…來自互聯網:”或者“來自網際網路:”,冒號後面接網址。另外,論文(或資料)的標題使用斜體字。
[4] Dewey, R. (1996). APA publication manual crib sheet [OL]. Retrieved January 8, [5] Anderson, D. (2002, May 1). Social Constructionism and Moos [OL]. Retrieved
August 6, 2002, from
[6] 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1999).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OL]. Retrieved October 25, 2000, from
[7] Wissink, J.A. (2000). Techniques of smoking cessation among teens and alts
[J/OL]. Adolescent Medicine, 2. Retrieved August 16, 2002, from
[8] 萬錦坤 (1996)。《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
北京: 中國大 網路 全書出版社。
[9] 王明亮 (1998,8月16日)。關於中 國學 術期刊標准化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
4.其他文獻
(1)專利
引用專利需提供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11] 姜錫洲(1989,7月26日)。一種溫熱外敷葯制備方案[P]。中國專利:
881056073。
(2) 國際 、國家標准
國際、國家標准,需提供標准編號,標准名稱。
[12] GB/T16159-1996, 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
(3)政府文件
政府文件需提供文件出台時間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Z] (1991)。香港: 三聯書店有限
公司。
[14]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1982). Television and Behavior:
Ten Years of Scientific Progres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Eighties
[Z]. (DHHS Publication No. ADM 82-1195).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8. 畢業論文中引用了一些電影的台詞,請問把這部電影作為參考文獻的格式是怎樣的還有在文中怎樣備注
網路學術可以找到參考文獻,輸入關鍵詞,在輸入年份,就能找到相對應的參考文獻。如果不知道參考文獻格式要求,可以網路搜,參考文獻自動生成器。直接按著填就出來了。
網路搜索參考文獻自動生成器,按著裡面填,點生成參考文獻就出來了。
參考文獻標准格式
參考文獻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電子文獻類型:資料庫[DB],計算機[CP],電子公告[EB]
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互聯網[OL],光碟[CD],磁帶[MT],磁碟[DK]
A: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
[1]劉國鈞,陳紹業.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1]何齡修.讀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C: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可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7]鍾文發.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煒.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
D: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8]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E:電子文獻
[文獻類型/載體類型標識]:[J/OL]網上期刊、[EB/OL]網上電子公告、
[M/CD]光碟圖書、[DB/OL]網上資料庫、[DB/MT]磁帶資料庫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版或獲得地址,發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准化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
[8]萬錦.中國大學學報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
作者.題名[D].所在城市:保存單位,發布年份.
李琳.住院燒傷患者綜合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09.
其他的:
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沈平,彭湘粵,黎曉靜,等.臨床路徑應用於嬰幼兒呼吸道異物手術後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930-932.
作者.書名[M]. 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胡雁.護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38.
作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丁文祥.數字革命與國際競爭[N].中國青年報,2000-11-20(15).
作者.題名[EB/OL].網址,發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患者安全的10個事實 [EB/OL].
其他: [R]、[P]、[A]、[C]、[Z]等。
9. 求助~急!英語畢業論文,我想寫英文電影的賞析,不知道怎麼找參考文獻呀
1.圖書館
2.網上的文章
3.上《卓越網》之類的看看有沒有該類的書,抄幾個名,或買幾本
10. 常見中英語言文化差異參考文獻有哪些
首先, 中英文兩種語言使用中的文化相似性在於語言的獨特性。語言的結構以及語言的內
容會影響人們的思維。我們通常會有這樣的感覺, 有時外語中有些詞彙很難翻譯成漢語, 這一點
更說明了語言與文化在塑造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方面的重要意義, 因為每種語言都有特定的詞彙
去描繪特定的經歷與思想。這些特定的經歷、思想與詞彙, 只有特定的文化才能獨有。有時我們
用一些蹩腳的翻譯不能達到原語言所表達的意思要求。由於文化的原因, 個別詞彙的表達尚且
如此, 帶有濃重文化色彩的片語更是不可忽視。
文化的獨特性導致我們常見的各種電影等文學作品的名字很大程度上有著文化的要素, 因
此, 我們在處理這些名稱的時候應該時時刻刻注意文化的影響。我們在翻譯、理解文學電影作品
時有幾種情況, 即完全對等型、對等型、完全不對等型。無論是哪種類型, 我們都可以看出在作品
命名以及名稱轉化時文化的獨特性體現。
完全對等型是英文與漢語音釋完全相等, 可謂語音的轉化。例如: 「Hamlet」《哈姆雷特》, 即
使是在轉化人名的時候也要注意准確性以及文化的影響, 《英語姓名譯名手冊》能夠規范譯名的
統一性和穩定性。這種方法雖然簡單, 但是有時也會出現一些問題, 往往會把外國的人名用任意
的漢語同音字代替。這里主要掌握的是外國人名與中國人名的音相同時, 我們一般適宜用外國
人名常用的字, 以避開與中國人名的混淆, 從而顯示文學作品異域的文化內涵性, 充分體現不同
文化的特徵。
對等型的第二種是直接轉化原文名稱。這種方法與語音的直譯不同, 它是語義的轉化。其
中, 無論是原文名稱還是譯文名稱都能概括表達故事的內容。例如: 「The Old Curiosity Shop」《
老古玩店》/ 「Our Mutual Friend」《我們共同的朋友》這種轉化方法相對比較簡單, 但是在轉化中
也應該充分考慮漢語語言文化表達上整齊與通暢的特點。
這兩種名稱轉化不像意譯那樣受到重視, 但是, 不同語言的差異及不同文化上的差異直接
表現了各種文化中的姓名各有差異。例如, 各個民族的命名方法及歷史淵源都有很大的差別。因
此, 在外語轉化成漢語名稱時一定要注意原語文化中的姓名特點。這種翻譯雖然在翻譯上完全
等同, 但是在字音或語調上都會發生一些變化。交際者不會過多地介意, 但是由此造成的結果是
讀出來的姓名既不屬於甲文化, 也不屬於乙文化, 而處於一種洋味十足的折中狀態。這種折中實
質上就是跨文化交際中求同的具體表現[2]381。因此, 應該十分注意這種現象, 以達到兩種文化都
能夠接受的目的。
其次, 中英文兩種語言使用中的文化相似性在於語言的可接受性。每種文化在表達一定的
思想時都有其本身的文化內涵, 這就構成了它的可接受性。同樣用文藝作品的名稱舉例說明, 完
全不對等型進行中英文兩種文字的互換時, 要脫離原來語言的模式及文化特徵, 達到另一種語
言的文化可以接受的效果。譯者不僅要了解外國文化, 還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僅如此, 還
要把兩種文化加以比較, 因為真正的對比應該是從各自文化的內涵意義出發尋求對應。這種類
型的互換在目的語中根本找不到原語文字面的影子, 而是按照故事內容情節進行的。這類翻譯
的作品在早期出現過一些經典, 這種翻譯能在更大程度上體現譯語的文化內涵。這種翻譯涉及
到對文化處理時一般分為兩種方法: 主要以原語言文化為歸宿和主要以目的語文化為歸宿。因
此, 英語書名、電影名稱的漢語翻譯多採用漢語的文化歸宿[2]276。在充分考慮文化因素的同時, 還
要注意影視片名的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特點, 回味無窮更是讓影片增添色彩。影視譯名廣告宣
傳效應也是值得注意的問題。比較成功的書名及影視名稱的翻譯也很常見, 例如: 一些經典影片
的翻譯: 「As You Like It」《皆大歡喜》/ 「Gone with the Wind」《飄》/ 「Wuthering Heights」《呼嘯山
130
庄》/ 「Waterloo Bridge」《魂斷藍橋》「Forrest Gump」/ 《阿甘正傳》/ 「Limelight」《舞台生涯》等。
近期的一些影片也有些是這類翻譯的典範, 如: 「Birth」《重生》/ 「Wicker Park」《迷情公寓》/
「Paparazzi」《狗仔攝影師》/ 「Cars」《汽車總動員》/ 「Blow Dry」《愛情洗剪吹》等。《紅菱艷》、《窈
窕淑女》、《玉女神駒》等就非常符合漢語的習慣及文化認知。
二
中英文兩種語言使用中的文化差異性在於兩種語言使用的結構不同。廣告語言作為一種文
體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 廣告文體作為獨特語言的形式有其明顯的文化特徵。在廣播、電視、電
影、報紙、公共汽車的車身、建築工地、單位的大廳內, 每天我們的生活都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廣告
宣傳語言。這些廣告有商品或文學作品的宣傳廣告, 有動員性、鼓動性的宣傳廣告, 兩者的目的
都是一種廣泛宣傳使人記住的口號, 可稱之為口號( slogan ) , 或廣告語句( catch phrases) , 在語
體上也有著鮮明的功能性。作為商業媒體廣告它可以藉助圖畫形象的信息功能, 使語言高度精
練, 句子高度濃縮, 濃縮的短句常常具有警句和格言的意味, 是一種運用各種語言技巧並富有藝
術魅力的鼓動性語言, 它要求用詞獨特新穎而言簡意賅, 句式洗練而內涵豐富, 同時要引人注目
而讀後回味無窮。作為文學作品的評價推廣, 主要是利用文字格式及語言的表現達到引人注目、
提高知名度的目的。下面分別就一般的商業廣告和口號性的標語兩大類特殊的語言形式具體分
析其語言特點以及所體現出的文化差別。
首先, 一般的商業廣告, 通常會使用大量的形容詞,例如, 漢語早期的成套的商業承諾有: 造
型美觀, 款式新穎, 質量上乘, 服務周到。如果分別把這個宣傳口號翻譯成beautifully/
handsomely designed/fashion /up- to- date style / superfine quality / courteous service, 就會有失英
語表達的特點, 根本體現不了英語廣告語言的特色, 結構也不符合英語的結構特點, 顯得不倫不
類。為了符合英語文化的特點, 我們最好把它翻譯成: It is beautiful, and fashionable, and
excellent item; you can enjoy your buying that will be considerate and complete. 這種差異不僅體
現了兩種語言的結構特點, 而且更多地體現了兩種語言的文化特點, 即漢語注重的句型整齊、排
比的、朗朗上口的結構特點, 也體現了漢語的高度濃縮的語言特徵。而英語則表現出極其整齊
的、嚴格的結構特點。
這里我們不難看到, 在宣傳廣告語言中除了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詞以及語言的凝練之外, 漢
語的穩定的結構特徵在廣告語言中也被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漢語習慣使用成型的三字或者
是四字的結構表達, 以增加語義, 增強語勢, 強化廣告的藝術感染力, 以達到表現力與節奏上的
完美。但是, 因為英語與漢語結構的差異, 廣告文字的翻譯就很難做到兩者的一致與統一。必須
結合每種語言的特點進行理解與釋義。
究其根源, 漢語的結構特點是中國文化的體現。國人往往吟詩唱詞, 文化的修養也常常以對
古漢語的理解與掌握為標准。從許多產品精練的廣告標語、企業精神的口號、凝結學校歷史與傳
統的校訓中都可以看到這種文化與結構表達的充分體現。例如: 匯豐銀行的廣告詞的英語:
「We』ve been on a long journey together, now we』re paving the way to a better future.」相對應的
漢語翻譯為: 永結同心, 共致未來。還有索尼掌中寶的廣告的英語是: 「It lets you take a trip
back into a past, and enjoy the memories of a life time.」這一則廣告的漢語也極大地展現了漢語
的結構特點「為你記載人生、重溫舊夢、留住歡樂」。不僅如此, 中外名校展示風採的校訓也充分
地體現了這種宣傳語言文字在不同語言中的差別。這里首先以中國百名高校的校訓為例, 我們
可以清楚地看到, 一百所高校的校訓很多都是以四字為單位, 或者四字, 或者兩組四字, 最多為
四組四字。例如, 浙江大學的「求實創新」, 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華南師范大學的
131
「艱苦奮斗, 嚴謹治學, 求實創新, 為人師表」; 四字的校訓, 如西北工業大學的公、誠、勇、毅①。總
之, 基本是以整齊的結構、極富表達力的字為特點。與中國名校的校訓相似, 英語國家的校訓也
是力求簡潔、明了, 體現追求真理和服務社會的特點。但是不同的是, 英語國家的校訓的語言特
色不是像中國校訓一樣的嚴謹的句子結構, 而是簡潔地表達一個理念, 如斯坦福大學: 願學術自
由之風勁吹; 普林斯頓大學: 普林斯頓—為國家服務, 為世界服務; 哈佛大學: 讓真理與你為友;
多倫多大學: 像大樹一樣茁壯成長。從這些精闢的語言的表達中, 我們也可以看到英語與漢語
的語言與文化的差異。
其次, 中國的文化傳統造成中國人比較喜歡用一些口號性的標語。比如我們最常見的: 好
好學習, 天天向上; 高高興興上班去, 安安全全回家來; 做知法公民, 養合法寵物等, 漢語比較
喜歡用這類標語, 在翻譯時一定要注意它們的民族獨特性與漢語的表達方式, 否則將會造成對
原語的錯誤翻譯, 或是會造成很費解的翻譯, 因此較好的翻譯絕不能按照漢語的結構套出英語
的句子, 也絕不要按照英語的句子翻譯看上去根本不是廣告的漢語語言。當然, 這里還要把握
翻譯時的意譯及其文化的相對性、直譯及其文化的開放性以及不譯及其社會文化現象可移植性
的含義[3]。前面提到的是極其典型的漢語的宣傳語體的句子, 這些句子深深地置身於中國文化
之中。這些句子只有在漢語中才能體現出它的廣告宣傳效果, 如果翻譯成英語句子它們就失去
了本身的深刻內涵, 也就是說不太適合翻譯成英語句子。即便是翻譯成了英語句子, 也沒有可能
像漢語那樣語義清楚, 結構簡練, 朗朗上口, 過目不忘。
以上可以看到, 無論是英語作品的宣傳, 還是傳統的漢語廣告, 一是充分體現了廣告的文
字語體, 二是體現了英語與漢語兩種語言的語言特徵。因此, 在翻譯這樣的廣告語言時, 要盡量
符合目的語的語言特徵。從漢語的文化特點來看, 中國的傳統以均衡均勻為美, 《文心雕龍·麗辭
篇》就提出了「造化附形, 支體必雙; 神理為用, 事不孤立」。這種傳統的審美心理對漢語有著潛移
默化的影響, 突出地表現在四字格這種語言形式上。四字格字數統一, 音節固定, 具有結構工整、
音韻和諧、簡潔明快等鮮明的特點。中國人非常習慣以整齊的句式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 因此,
在廣告語中的三字、四字、五言、六從、七字常常被使用到。而英語中缺乏此種表達形式, 漢語譯
成英語時就很難做到。但是由於英語本身有些廣告是使用了語音的押韻、詞語的多義所產生的
藝術效果, 翻譯成漢語也很難做到音、形與義的完美轉換。英語譯成漢語盡量照顧了漢語的句式
整齊的廣告語言特徵, 但是漢語譯成英語如果只是按照漢語的句式進行翻譯, 勢必造成理解上
的問題, 有時更談不上音形義的同時顧及。有些英語廣告使用的語言生動、奇特, 能引起讀者的
興趣, 取得了激動人心的效果。如: kiss your coughs goodbye, 就是一則十分符合英語文化習慣的
詼諧幽默的表達。
因此, 語言的使用首先考慮的是文化的因素, 語言只有在文化的背景下才能更有其真實的、
飽滿的含義。語言的學習不僅要清楚語言文體本身的特點, 還要力爭做到語言與文化的相互影
響、相互作用。語言學習為文化學習提供了一種渠道, 文化的學習與認識會促進語言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