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文電影 » 黑天鵝電影自我矛盾英語

黑天鵝電影自我矛盾英語

發布時間: 2023-01-08 13:43:29

1. 跪求《黑天鵝(2010)》百度網盤高清資源在線觀看,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

鏈接:

提取碼: kbdq
導演: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
編劇: 安德雷斯·海因斯 / 馬克·海曼 / 約翰·J·麥克勞克林
主演: 娜塔莉·波特曼 / 米拉·庫尼斯 / 文森特·卡索 / 芭芭拉·赫希 / 薇諾娜·瑞德 / 本傑明·米派德 / 克塞尼亞·索羅 / 克里斯汀娜·安娜波 / 詹妮特·蒙哥馬利 / 塞巴斯蒂安·斯坦 / 托比·海明威 / 塞爾吉奧·托拉多 / 馬克·馬戈利斯 / 蒂娜·斯隆 / 亞伯拉罕·阿羅諾夫斯基 / 夏洛特·阿羅諾夫斯基 / 瑪西婭·讓·庫爾茨 / 肖恩·奧哈根 / 克里斯托弗·加廷 / 黛博拉·奧夫納 / 斯坦利·B·赫爾曼 / 庫爾特·弗勒曼 / 帕特里克·赫辛格 / 莎拉·海伊
類型: 劇情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法語 / 義大利語
上映日期: 2010-09-01(威尼斯電影節) / 2010-12-17(美國)
片長: 108分鍾 / 103分鍾(威尼斯電影節)
又名: 奪命黑天鵝 / 霸王別鵝(豆友譯名)

紐約劇團要重排《天鵝湖》,因前領舞Beth(薇諾娜•賴德 Winona Ryder 飾)離去,總監Thomas(文森特•卡索爾 Vincent Cassel. 飾)決定海選新領舞,且要求領舞要分飾黑天鵝與白天鵝。Nina(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飾)自幼練習芭蕾舞,在母親的細心關照下,技藝出眾。這次,她希望可以脫穎而出。然而,在競爭中,她發現心機頗重的Lily(米拉•庫妮絲 Mila Kunis 飾)是自己的強勁對手。在選拔中,她的白天鵝表演的無可挑剔,但是黑天鵝不及Lily。她感到身心俱疲,回家還發現了背部的紅斑與腳傷。她一個人找到總監,希望爭取一下。總監趁機親吻她,卻被她強硬拒絕。結果,總監居然選了她。隊友懷疑她靠色相上位。在酒會上,Beth甚至當眾發泄。這種壓力外加傷病,一直影響著她的發揮。總監啟發她要釋放激情,表現出黑天鵝的誘惑。在強大的心理暗示中,她似乎也滑向了黑天鵝的角色……

2. 觀後感《黑天鵝》英語作文

Swans are birds of the family Anatidae, which also includes geese and cks. Swans are grouped with the closely related geese in the subfamily Anserinae where they form the tribe Cygnini. Sometimes, they are considered a distinct subfamily, Cygninae. Swans usually mate for life, though 'divorce' does sometimes occur, particularly following nesting failure. The number of eggs in each clutch ranges from three to eight.

3. 黑天鵝(black swan)主要是說什麼

《黑天鵝》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QGPh4WXAp47w768sWweV2Q

提取碼: 62zj

圍繞娜塔莉·波曼飾演的妮娜,一位紐約的芭蕾舞演員展開,她與母親——退休的芭蕾舞演員艾麗卡居住在一起,她的生活只有舞蹈以及野心勃勃的職業目標。好機會終於降臨,當導演托馬斯(文森特·卡塞爾)決定為新一季《天鵝湖》挑選新演員時,妮娜成為了第一候選人。不過,她還有一個競爭者,莉莉(米拉·庫妮絲),托馬斯要求舞者不僅僅能演出白天鵝的無辜與優雅,更要能演出黑天鵝的詭詐與淫盪。妮娜是完美的白天鵝而莉莉卻是黑天鵝的化身,漸漸的,兩位舞蹈演員的競爭與對抗進入扭曲的狀態,妮娜開始魯莽、不顧一切的探索起自己黑暗的一面,這也將毀掉她。

4. 求電影黑天鵝的其中一個翻譯版本 Beth翻譯成的好像是柏絲 她還有一句台詞是你給他吹喇叭了嗎

喇叭是小號的別稱。吹喇叭,白俄羅斯語是іграць на трубе。
小號(英文名:Trumpet),俗稱小喇叭,是銅管樂器中的一種。在所有的銅管樂器里,小號的發音及聲音是最高的。
小號使用五線譜的高音譜表記譜。用固定唱名法,即固定音高概念進行演奏。小號屬於移調樂器,有降B,D,降E,E、F,G,A,高音(高八度)降B等多種調的小號,這些調是根據演奏第一泛音列的高音來確定的。但常用的小號要用降B調。但是小號同電子琴等這些C調樂器在一起演奏時,小號則要提高大二度,也就是按非移調樂器的方法來吹。也就是說,小號的實際音調比記譜音調低一個大二度。
小號由號嘴,管體和機械三部分。管長1.355米(降B調),它的機械部分由活塞和活塞套組成,通過按下活塞接通旁路管以達到延長號管的目的。活塞分為直升式和迴旋式兩種。
詳細結構:小號由號嘴、哨管(號管)、三個活塞筒連著三鍵、右手小指指鉤、喇叭口、調音管、水門、左手調音指環、第一調音管、第二調音管、第三調音管(應急調音管)組成。
我們吹小號的時候,嘴唇一定要貼近號嘴,發生振動,並帶動管身內之空氣振動,就發出了聲音。小號的發音由氣流、發音體、共鳴體三個部分構成。氣流是小號發音的動力。小號屬於十二平均律樂器。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5. 誰看過黑天鵝這部電影講了什麼

《黑天鵝》編劇將舞蹈演員的生活與新天鵝湖芭蕾舞劇本融為一體。
新版天鵝湖中純潔的少女被巫師Rothbart變成了白天鵝,她渴望自由,只有找到自己的真愛才能解除魔咒,王子的到來是她的願望幾乎成真,就在王子將要表白真愛之際,黑天鵝施展手段迷惑了王子,白天鵝悲痛欲絕,跳崖自盡,在死亡中獲得了自由。
新劇需要主角一人分飾兩角,一個白天鵝:高貴、優雅、純潔、怯弱、無力、自卑、單純;另一個黑天鵝:性感、具有誘惑力、神秘、邪惡、自信、富有激情。
Thomas選Nina為新的天鵝皇後,Thomas覺得Nina有潛力演好兩個完全不同的角色,只是需要Nina去找到自己黑天鵝的一面,展現黑天鵝的魅力。在芭蕾舞劇排練的過程中,Nina喜歡上自己的老師Thomas,Tomas成為了Nina心目中的王子被黑天鵝「Lily」誘惑,白天鵝Nina幾近崩潰、絕望,Nina在黑白天鵝雙重人格的互斗中自傷,黑天鵝Nina絢爛出場後褪去,恍然醒悟、悲痛、絕望的白天鵝在「跳崖」中「釋然」, Nina得到了自己一直想要的「完美」。
Nina在生活中佔主導的一面就是一個白天鵝,乖巧、聽話、純潔、優雅、拘謹、膽小、怯弱、無力、自卑、沒有自我。Nina在母親極其壓抑、控制的環境下長大,母親將不能繼續自己的事業歸咎於因為有了Nina,用內疚感控制著Nina,同時把自己的夢想寄託在Nina身上,對自己和Nina的情感、本能的需求都極其壓抑。在母親極其嚴格的管教下,Nina的生活只有母親和芭蕾,而母親生活的重心全都在Nina身上,就像一種共生關系,在這種關系裡 Nina只能是一個長不大的乖巧的、聽話的、純潔的、沒有自我、永遠的依賴著母親的孩子。畢竟Nina是個成年人,她也有成人的部分,長期被壓抑的部分形成了Nina的人格陰影--黑天鵝,其實黑天鵝原本並不邪惡,健康的黑天鵝是成熟、神秘、性感、自信、真實、有自我、有力量、有魅力的,只是因不被接納、長期被壓抑,與邪惡的力量結合而成為了邪惡的黑天鵝,充滿著慾望、誘惑、邪惡、殘忍、具有攻擊性、毀滅性。Nina先前的主導人格白天鵝不了解後繼主導人格黑天鵝--一個與白天鵝完全不同的人格側面,但是黑天鵝了解白天鵝,了解白天鵝的懦弱、無力、渴望。 Nina的兩面性在影片中時常交替出現,如:抓傷自己、剪自己的手指,那是Nina內心世界中黑天鵝對白天鵝的憤怒、攻擊。白天鵝、黑天鵝交替出現主導同一個身體,兩個人格之間的攻擊都是在傷害Nina自己。

這部電影很意象化,片中的顏色、服飾、人物等,有非常多的象徵意義,下面的圖文解釋了一些影片中的某些細節的具體象徵意義

在一開始一小段優美的旋律後,有一段陰森的背景音樂、黑黑的沒有圖像、一個很邪惡的笑聲出現,象徵意義:雖然看不到那某股力量,但是它是存在的,給人邪惡、可怕的感覺。
接著優雅、美麗、純潔的少女Nina在一束光的背景下優雅起舞,象徵意義:光亮的部分少,黑暗的部分多,象徵著自知少,對於自我,有很多是未知的;同時她也是孤獨的
這時的她還是一個女孩

黑魔王出現把少女變為天鵝
邪惡的巫師Rothbart:一身的黑色羽毛,頭上有象徵著魔鬼的角,Rothbart邪惡而有力量
Nina的裙子已由之前的象徵少女的白紗裙變成了象徵白天鵝的芭蕾舞裙,Rothbart把女孩變為了天鵝,驚恐的白天鵝撲棱著翅膀,還掉落了些許羽毛,逃向有光的地方
這是Nina的夢,邪惡的Rothbart控制了她,已經把她變成了白天鵝,白天鵝柔弱、膽小、恐懼

兩面鏡子中的Nina,鏡子前只有一個Nina,可是鏡子里的感覺是做著不同動作的兩個人,影片中多處地方都運用了這樣的拍攝手法,象徵著她的兩個人格做著不同的事情

初遇Lily,Lily女人的魅力、自信、自然、開朗都很吸引Nina,Nina目不轉睛的看著Lily。其實Nina自己也有這樣的一面,只是她自己不知道,現實中她就會被這樣的女孩吸引

導演在此處運用鏡子所拍攝出的Tomas雙重人影的效果預示著Nina的人格分裂

在Nina心中Beth是完美的,追求完美的Nina偷用Beth的化妝品,象徵著Nina渴望像Beth一樣完美,向她心目中的完美認同
讓人追求完美同樣是魔鬼的伎倆,會讓人越來越沒有生命力或失去靈魂

迎面走來的黑頭發黑衣服的Nina,是Nina的幻覺,是Nina心中隔離出去的某部分人格投射到現實中的影像,是她自己的另一面--黑天鵝的Nina,不同的人格狀態有自己獨特的服飾喜好,包括長相身材等都會有所不同
白天鵝Nina:白色絨毛狀的圍巾、紮起的頭發一絲不苟、粉色的外套象徵著Nina單純、可愛又嚴於自律的小女孩的狀態,頭發是情感的象徵,紮起的頭發象徵著Nina對自己情感的自控、壓抑
黑天鵝Nina:飄逸的頭發、黑色的衣服:很女人、神秘、有力、自信

Nina努力練習,指甲的裂開,預示著Nina人格的分裂

白色和粉色為主色調的房間,被子、枕頭上黑色的花,象徵著黑天鵝一直都在,與粉色象徵的純潔、單純可愛的白天鵝並存,黑色的花在粉色的房間里格外顯眼

Nina的家裡都是黑壓壓的讓人透不過氣來的感覺,象徵著母女兩個人的心理狀態都是很壓抑的
Nina母親的房間的畫,壓抑和躁動的感覺並存,象徵著Nina母親的心理狀態,平時很壓抑,但也很容易會發火房間一整面牆上鏡子上都是母女倆,象徵芭蕾和Nina是媽媽的全部

高貴、優雅、美麗、不自信的白天鵝

這是心中的黑天鵝做出的具有傷害性的行為,導演用Nina看到幻覺的方式展現了Nina內心中兩個人格間的互動。雙重人格先前的主導人格和後繼人格常常是性格完全相反的兩種人格,如果先前的人格是內向、膽小、害羞、壓抑的,後繼的人格就是外向、有膽量、開放的,先前的主導人格不認識後繼人格,而後繼人格很了解先前的人格,因為長期被壓抑,後繼人格對先前的人格有很多的憤怒、攻擊

身體的黑和面部的白、翅膀羽毛黑白相間、人的身體、天鵝的翅膀,象徵著黑白天鵝合一、人鵝一體、和黑暗力量合一。
遠看雕像時很美,近看雕像,五官模糊不清晰,破敗的羽毛、面部被塗成白色(在後面Nina演出的多個畫面中,都很強調的突出了Nina塗白的面部)、眼部、嘴部呈黑色,這樣的雕像讓人感覺不舒服,但對Nina很有吸引力

Nina想自己脫衣服都不可以,從小到大長期這樣生活,Nina的自我就沒有機會形成,母親對Nina的照顧讓人有種透不過氣來的感覺,媽媽需要長不大的孩子,媽媽有被需要的需求
對於Nina現在的待遇,母親既高興又羨慕嫉妒
給Nina剪指甲,可見媽媽對待Nina沒有像對待一個成人那樣
一個抓痕引起媽媽極大的憤怒,這種憤怒是嫉妒的轉化還是愛之深責之切?憤怒之下剪傷Nina的指甲後又很內疚的去吻Nina的手,Nina敢怒不敢言,有多處場景媽媽的情緒與事件極大的不符,Nina媽媽的情緒狀態是很不穩定的、情緒化的
肩胛骨的抓痕,象徵著黑天鵝欲破繭而出,將要長羽毛的地方是會有些癢的

鏡中憤怒、邪惡、殘忍的黑天鵝
白天鵝是壓抑性的,黑天鵝對性是開放的,長期的壓抑,性變成了黑天鵝的權利,她是不會讓白天鵝享受性的,所以當白天鵝自慰時黑天鵝就出現了,並且兇狠殘忍的剪傷用來自慰的白天鵝的手指

Nina其實是很喜歡Lily的,渴望有那樣的女性魅力
一起喝酒的男孩問Nina她是誰,她說自己是舞者沒有說自己的名字,顯示出Nina沒有自我,她生活的全部都是芭蕾;從她和男孩的交談中看出她的社會經驗很少,不如Lily的適應能力強、靈活。
Nina和Lily被人誤認為是兩姐妹,「Lily」和Nina確實是兩姐妹,像《大話西遊》里的青霞紫霞一樣,白天鵝和黑天鵝也是一對姐妹
對於新版本天鵝湖自殺的結局,Nina覺得那是很美的,象徵著Nina身上的自毀傾向,為後面的自殺埋下了伏筆
在葯物作用下,Nina開始出現幻覺,感覺手就像腳蹼一樣黏在一起的感覺;在舞池中,黑天鵝和白天鵝交替出現在Nina的身上

Nina和Lily的性行為可以象徵著Nina希望自己可以擁有像Lily一樣的魅力、自信、力量
但對於黑天鵝,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慢慢主導Nina的身體,替換白天鵝
在葯物解除白天鵝心理抑制的情況下,黑天鵝和白天鵝結合

和黑天鵝結合後的Nina穿著變了,是偏黑色的毛衣,丟掉了家裡的玩具娃娃,象徵著Nina在心理上有了黑天鵝的成熟

Nina第一次清楚的看見了撓背的人,在Nina心中確實一直有一個人在抓癢癢,她在Nina心中一直存在,現實中不存在

Nina擔心被Lily頂替掉,覺得Lily別有用心,確實是有人別有用心想頂替Nina,Nina的感覺是對的,不過不是Lily,是「Lily」—黑天鵝的Nina
從Tomas的言辭中看出,Nina早上的表演有突破,那是因為昨晚黑天鵝和白天鵝結合的緣故

開始是看到的是Lily和Tomas,「Lily」在誘惑「Tomas」,Nina感覺Lily是想取代自己的位置而誘惑了Tomas
後來看見是Nina和Rothbart,這是黑天鵝和魔鬼的結合,黑天鵝長期被壓抑,借著魔鬼的力量讓自己重見天日,此時的黑天鵝是邪惡的,她要的只是被看見,不論藉助什麼力量付出什麼代價

自毀的Nina,和魔鬼結合的黑天鵝是帶有自毀的沖動的,她要毀掉白天鵝心中的完美,要白天鵝崩潰

整個畫面多呈黑白紅三色,畫中人物面部變形、哭泣、絕望,像莫奈的《吶喊》,象徵著白天鵝瀕臨崩潰

Nina肩胛骨長出黑色的羽毛,象徵著黑天鵝破繭而出,讓白天鵝崩潰,黑天鵝才有了機會主導Nina的身體,黑天鵝確實別有用心

Nina關門夾到媽媽的手,手象徵著媽媽的控制,是黑天鵝要掙脫媽媽的控制,對媽媽的攻擊是對媽媽長期控制、壓抑的憤怒,她想要得到自己的自由,黑天鵝需要從白天鵝的身體里長出來

小腿彎曲處變到後部,象天鵝的腿部一樣,象徵著Nina心理上在一步一步蛻變為黑天鵝

堅持自己立場維護自己利益的Nina,眼中的力量和堅定顯示出這時的Nina不是白天鵝,她的面孔就像那個雕塑的面孔,被塗上白色的面孔,白天鵝、黑天鵝、黑暗力量合為一體

演出前在化妝間穿襪子,腳趾長在一起,像天鵝一樣的腳蹼,象徵著Nina在心理上越來越是一隻真正的天鵝

化妝間的「Lily」--黑天鵝,黑天鵝非常了解白天鵝,知道她的弱點,當白天鵝受挫悲痛、無力時,刺激白天鵝,激起白天鵝的憤怒,當白天鵝憤怒時,白天鵝的意識就會減弱,黑天鵝就有機會主導身體
雙重人格的替換時機:時間、葯物、極大的情緒或疼痛
時間
很多影片中的雙重人格在時間上有一個分界點,白天和晚上,通常不被接納的那個人格都會是晚上才出現的,因為白天意識強,晚上意識弱,所以潛意識里不被接納的人格會在晚上出現;
葯物
還有的就是在服用葯物後,精神上的抑制力解除,被壓抑的人格就會有機會成為主導人格;
極大的情緒或疼痛
在極大的情緒或疼痛下,人的意識降低,壓抑減少,被壓抑人格就有機會占據主導

一白一黑都是Nina,長期被壓抑的黑天鵝討厭柔弱的白天鵝,她希望自己也能出場,被壓抑的另一面不惜任何代價,目標只有一個:要讓人知道她的存在。她需要有自己出場的機會—my turn
Nina自以為殺死了「Lily」, 黑天鵝的意象是死了,但是黑天鵝的心理能量並沒有死,白天鵝在極其恐慌的狀態中漸漸失去意識,黑天鵝有了機會,在浴室中, Nina的眼睛慢慢變紅,這時是黑天鵝主導了Nina的身體
人有很多側面,你不喜歡的另一部分是無法被殺死的,無論你討厭什麼或恐懼什麼,他們都在,要做的就是去了解他們,不是殺死他們,每一個人格側面都是自己,傷害他們就是傷害自己

邪惡、有力、自信、神秘的黑天鵝,舞台上表演時很有張力,在舞台後面整個人呈現出來的舒展的快感,像tomas說Beth一樣:她的表演充滿著快感,讓人戰栗,某一刻完美無缺………
黑天鵝的面孔、之前白天鵝的面孔和雕塑的面孔是一樣的

全身黑色羽毛、黑色翅膀,象徵著她的黑天鵝的那一面已長大、羽翼豐滿。這就是黑天鵝想要的,她想要展現的機會,為了能完美登場,她聯合魔鬼的力量沖破白天鵝和母親的鎮壓,當然,聯合魔鬼是要付出代價的,魔鬼會給你想要的一切,但會奪走你的靈魂、生命

絢爛出場後的黑天鵝,在慢慢一點一點褪去,眼白不再是紅色

黑天鵝是主動的、有魅力的,黑天鵝的吻讓Tomas有些不知所措、激盪不已,Tomas完全一掃以前的嚴肅、鎮定、不羈、自戀
像Tomas期望的那樣,黑天鵝來引誘他

心願已了的黑天鵝完全褪去後,慢慢恢復意識的白天鵝Nina看到了前來道賀的Lily,才慢慢意識到了
之前Lily並不在化妝室,殺死的不是Lily
是白天鵝傷了黑天鵝,還是黑天鵝傷了白天鵝?無論是誰,傷的都是Nina自己

這時Nina的眼裡沒有了留戀、痛楚、無力、絕望
白天鵝、黑天鵝充分展現了優美動人的舞蹈、實現了媽媽和自己的願望、達到了Tomas的期望,在人生最頂峰落幕,在最美好的時刻結束,留給別人、自己的最後一刻永遠都是最美的,所有人記住的是這最美的一刻

6. 電影黑天鵝想表達什麼,主旨是什麼,看了一遍沒太看懂

虛實實的競爭者,女主的生活一半在恐懼的幻想中,一半在壓力巨大的現實。電影的結束於她的一句話「我感覺到了,完美」。電影中好幾處都出現她說「我只是想完美」,最後竟如此瘋狂。若是她完成了「黑天鵝」後邊死去,那這在她看來應該是最完美的了。她一直處於一種癲狂的狀態,做「白天鵝」時候的她似乎恐懼一切,她怕有一天像媽媽一樣因為年齡不能繼續跳舞;她怕有一天像Beth,那樣的腿如何來跳舞?也恐懼自己總有一天像Beth一樣被某個人代替;更接受不了別人來侮辱這白天鵝的純潔。可她必須去完成《黑天鵝》,按照自己的要求必須做到完美。她的衣服是粉紅色的;她的房間時粉紅色的;她晚上聽著音樂盒入睡。她就是白天鵝的完美化身。她無法接受如此鬼魅的黑天鵝。就如以前的我們無法接受很天鵝家族中還有黑天鵝一樣。可這個矛盾在於若想得到「完美」,她必須接受這只黑天鵝,並讓它「魅惑」到極致,於是我們看到的白天鵝向黑天鵝的蛻變開始了。觀眾在女主的幻想與現實生活中來回穿梭,亦真亦假,真假難辨。portman對黑天鵝的詮釋幾乎無懈可擊,全在眼神上。
她對完美的追求豈是一支舞能夠滿足的。她比別人努力百倍,她是隊里練到最後走的一個;她總是坐最後一趟地鐵回家;她家裡的地板因為練習旋轉被磨得到處都是坑。她怕,她怕有一天離開舞台,像beth一樣留下的只是一片孤寂和傷痕。於是最完美的只能是她死在舞台上,回到那隻白天鵝死在舞台上。我想她始終不接受那隻「黑天鵝」的。她若死了,這是她認為最完美的結局,第二天的頭條將是「誰誰誰完美的絕唱」;若是沒死,可能就變成了「女演員為讓自己進入狀態而不惜剖腹放血」如此雲雲。就如我們現在聊夢露,我們聊李小龍一樣,他們若沒有死,我們看到垂垂老矣的他們會像現在這樣嗎?他們的死在某一方面成就了他們。似乎這就是完美主義者最好的結局,否則Beth就是她的未來。

7. 高分心理驚悚電影《黑天鵝》,到底想表達什麼

這部電影里的執導天鵝湖的總監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論是白天鵝還是黑天鵝,他們都是同一個人。」這就是貫穿了整部影片的一個主題。

很多人都是這樣披著白天鵝外衣的黑天鵝,這就有點像荀子所提倡的「人之初,性本惡」了。人本是邪惡的,只是在漫長的生活中逐漸披上了善良的外罩,可外界壓力達到一定承受范圍時,內心的邪惡就會再次被激發出來,所以,我們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某某大學宿舍研究生下毒。人都是矛盾的集合體,我們能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體內的「惡」,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

8. 《黑天鵝》電影解析是什麼

如下:

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將《黑天鵝》的格局控制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無論是在故事、角色、內涵上都沒有太大的野心,觀眾只要認真欣賞,注意細節,片中所涉及的懸念就不會有含混不明的地方,這樣就容易拍出一部比較完美的小巧精緻的作品,讓藝術氣息充滿整部影片。

在精神分裂和角色關系的種種懸念設計上,導演採用了一種「快速解謎」的方法,那就是製造懸念和驚悚之後,迅速揭示謎底向觀眾挑明,不讓觀眾產生虛實不分、晦澀難懂的感受。

劇情簡介:

圍繞娜塔莉·波曼飾演的妮娜,一位紐約的芭蕾舞演員展開,她與母親——退休的芭蕾舞演員艾麗卡居住在一起,她的生活只有舞蹈以及野心勃勃的職業目標。好機會終於降臨,當導演托馬斯(文森特·卡塞爾)決定為新一季《天鵝湖》挑選新演員時,妮娜成為了第一候選人。

不過,她還有一個競爭者,莉莉(米拉·庫妮絲),托馬斯要求舞者不僅僅能演出白天鵝的無辜與優雅,更要能演出黑天鵝的詭詐與淫盪。妮娜是完美的白天鵝而莉莉卻是黑天鵝的化身,漸漸的,兩位舞蹈演員的競爭與對抗進入扭曲的狀態,妮娜開始魯莽、不顧一切的探索起自己黑暗的一面,這也將毀掉她。

9. 《黑天鵝》電影的人物分析、求同感

Nina是電影《黑天鵝》中的人物,她是一名紐約的芭蕾演員,與具有支配欲的母親住在一起。

Nina的母親也曾是芭蕾舞者,對她施加著令人窒息的控制。在新一季的《天鵝湖》公演前,藝術總監決定換下首席舞者Beth(薇諾娜·賴德)。他有兩個候選人:Nina和Lily(米拉·庫妮絲)。這出劇要求一個能夠表現白天鵝的天真無邪與黑天鵝的狡詐放盪的女演員。

Nina適合白天鵝,而Lily簡直是黑天鵝的化身。她們在競爭中發展了一段扭曲的友情。Nina開始更多的發現自己的黑暗一面,這可能會毀掉她。

《黑天鵝》(英文:BLACK SWAN)是由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執導的美國劇情電影,由娜塔莉·波特曼、文森特·卡索和米拉·庫妮絲等聯袂出演。

該片於2010年9月1日在威尼斯電影節率先放映。電影以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著名芭蕾舞劇目《天鵝湖》為背景,主要講述了發生於一位芭蕾舞者身上的超自然驚悚故事。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7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4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9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5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4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