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英語電影欣賞教案
㈠ 適合小學生英語教學動畫
適合小學生英語教學動畫:
1、Charlie and Lora(查理和羅拉)
總集數:1—4季,共211集
每集時長:5分鍾
《小豬佩奇》中文版在國內很火,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看過這部動畫片。片子的內容不用熊小迪介紹想必家長們也都很了解了,它傳遞出來的育兒理念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贊同。
很多不到2歲的寶寶就在家長的陪同下開始看起了《小豬佩奇》,看過了中文版,了解了劇情後,熊小迪在這里推薦小朋友們觀看它的英文原版《Peppa Pig》。
這部動畫英文發音很純真,而且用詞很地道,語速也適中。不過這樣的語速對於3、4歲的孩子來說還是偏快,而且部分語句較為復雜,所以比較適合4歲以上的孩子看。
㈡ 適合小學三年級觀看的英語原片電影欣賞教案有哪些
《海綿寶寶》《小黃人》《加菲貓》《瘋狂動物城》等動畫電影
㈢ 大學設立英語電影賞析課有沒有價值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業余時間為對英美文化、社會、歷史、人文等知識有興趣,對繼續深人學習英語有強烈意願的學生開設英語電影賞析公共選修課,有著多方面的積極作用。
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電影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因其形象的直觀性和生活逼真感而成為一種最為通俗化和大眾化的文化娛樂活動。一部好的電影的美學價值和藝術魅力往往與主體內容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其中深刻的思想內涵不能脫離社會生活中涌現出來的為人們所普遍關心或感受的矛盾與問題,更不能脫離巨大思想沖擊的社會思潮。因此,電影藝術欣賞能力的培養能更好地擴大學生的視野與藝術感受性。英文電影賞析課在某種意義上講還是一門表現藝術形式的教育課,對大學生而言,它是了解社會、歷史、時代的一部生動的教科書。針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易於接受外來新鮮事物的特點,使他們在學習了解影視藝術特徵和藝術規律的同時,加強電影藝術的欣賞教育,提高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學會對影視藝術的鑒賞與評價,培養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總之,英文電影賞析課是非英語專業本科生適用的選修課,同時也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旨在引導學生對電影藝術和文化內涵進行探索,並將其融會到英語學習之中,使影視藝術欣賞、語言基本技能培養和人文素質的提高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教授英語語言知識,培養學習興趣,解讀經典藝術之美,使當代大學生的外語水平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他們的更高要求。對改善當代大學生知識單一、知識面狹窄的現狀,拓寬其知識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中學的教育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課程改革,那麼我們大學的英語課程其實也是在不斷的改革之中,現在大學生的英語實際狀況就是考試能力很強,但是實際應用就很差了,加上各地情況的不同,大學里學生們的自己的放鬆,導致最終大學里英語的整體水平都很低,且低中也是參差不齊。而我們現在大學的英語的教育普遍都是採用同樣地教材,同樣地教學計劃,同樣地教育方式,導致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的下降和英語水平的下降。所以,我們有必要,從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出發,開設不同水平,不同內容的英語選修課,來滿足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的需求,這也是我們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必然之路。
㈣ 從傳播學角度寫電影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意義等
1、傳播學要求傳播信息具有廣度也就是覆蓋率要高,通過電影我們可以有效擴大傳播面,提高傳播的速度,從而促進英語教學的廣度和深度
2、傳播學最基本的理論是拉斯韋爾的5W模式,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誰 說什麼 通過什麼渠道 給誰 取得什麼效果
傳播者 訊息 媒介 受眾 效果分析
在電影英語教學中,傳播者就是電影放映著和電影英語教學的推廣者,媒介就是電影,受眾就是觀看電影和參與電影英語學習的人,這種靈活多樣的教學,這種利用電影來推廣英語教學的作用就在於充分利用了傳播的學的5W模式讓傳播更具體,更系統因此取得的效果是直觀的也是5W傳播的模式的終結(With what effect)
3、傳播學內容也相對較廣一些,裡麵包括很多層次的東西,像傳播學與社會學的關系我們發現電影英語教學不單單是在推廣英語教學,而且通過電影可以讓人在學習更多層面的東西包括西方國家的社會學,社會關系,社會倫理變革等層面的東西;傳播學與心理學的關系,傳播學與新聞學、人類學等相關學科的關系都可以在這些方面分析電影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這都是我自己總結的不是太好,因為畢竟傳播學的理論畢業後我都沒再看過,因此還是希望你先了解下傳播學再分析你的論文,最好能從第二點也就是拉斯韋爾的5W模式的角度進行分析。給你幾個網址http://ke..com/view/41084.htm 另一個http://blog.donews.com/communication/archive/2004/10/06/120952.aspx
㈤ 微電影與小學教育教學研究論文
一、微電影適合引入小學教育教學中
小學生在感知、思維、性格等方面有一些不同於中學生和成年人的特點,因此,小學生的教材、教學方法等也有其特色。微電影的「微」特徵和互動特性使其更適合引入小學教育教學中。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微電影直觀的影視鏡頭、視聽綜合更符合小學生的感性認知,更能夠讓小學生產生興趣。小學生的注意力通常不穩定、不持久,低年級的學生尤其明顯,因此,微電影短小精簡讓學生更樂於接受,能夠在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段內就完成視頻的整體「閱讀」,從而得到初步的理解。現代社會信息量較大,信息幾乎囊括了人類社會各種各樣的信息種類,而且有效信息的佔比很小,影視信息同樣如此。微電影在有限的篇幅中選取有效內容,才能讓小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接受到更多的知識。
二、微電影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所起的作用
微電影除了觀看欣賞,還可以恰當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還可以組織學生創作自己的微電影作品,微電影在小學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的形成,可以通過很多途徑,但是利用微電影資源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由於微電影能利用視、聽綜合形象將學生引入具體寫作意境之中,可以為作文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廣泛的實踐機會,讓學生有話可寫,有法可寫,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培養寫作能力。首先,觀看微電影作品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學生觀看的過程就是觀察的過程。學生觀察人物的外貌、動作、表情等,觀察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學會選擇觀察對象,確定觀察重點,有目的地進行觀察,不斷提高觀察質量。
2.發揮校園微電影德育功能
校園微電影是「學生化」的影視,內容思想接近學生口味,容易引起學生思想共鳴,積極發動學生參與到校園微電影節目中,可以實現自我教育。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幫助學生主動關心身邊同學以及學校一個階段熱點問題,適時開辦專題節目,訪談節目,讓學生藉助微電影平台,開展討論、辯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如,針對就餐浪費的現象,製作「食堂里的浪費」,節目播出後,學生容易被觸目驚心的浪費畫面所震動,為自己習以為常的浪費感到羞愧,又如,針對春節以後,部分學生收到的「壓歲錢」比較多,個別學生大手大腳亂花「壓歲錢」現象,製作「壓歲錢大家談」,通過家長、老師、同學的訪談了解對壓歲錢的正確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用學生的眼睛發現身邊的問題,借校園微電影平台給學生一個解決問題的機會,用自己的方式實現自我教育。
3.優化學科教學
影視中的一個鏡頭、一件道具、一句台詞、一段音樂,有時都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語文教學中藉助微電影,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文本創作背景;在品德課上,蘊含著正確淺近哲理的微電影故事,常常能成為小學生行為規范的指南;在數學課中,直觀、形象的微電影素材則能較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在音樂課中,微電影則可活化音樂作品的內涵,幫助學生把握音樂情感主線,使微電影成為輔助課堂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微電影與各學科教學的優化整合,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4.培養學生參與社會生活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策劃、製作一部完整的微電影作品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部成功的'微電影也需要經過許多工序,經由許多人共同協作才能完成。初級階段,通常需要集體討論的形式來確定製作節目的主題,在討論中,參與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觀點、看法、特長、愛好等提出不同的見解,如,有的學生想拍課本劇,有的想拍英語短劇,有的想拍MTV,還有的想拍一部講述小學生自己故事的紀錄片等等。當要做的節目主題已經確定下來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進行自由選擇,建立各製作小組,根據不同的製作內容會有導演、製片、編劇、劇務、策劃、記者、主持人、播音員、配樂等不同的分工。
在這里,無論參與的學生擅長什麼,或是對什麼感興趣,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大家合作收集素材,一起對資料進行推敲,確定節目形式與風格,在拍攝現場,邊拍攝邊溝通,在後期,一起探討片頭、特技、配音、字幕等內容,協同工作。因此,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作精神對於完成一部微電影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這就要求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與別人達成一致,學會分享共同成果。小記者的采訪活動,節目的製作、各項欄目的開播,使學生主動交往意識、交往能力、表演能力不斷增強,口頭表達能力不斷提高,隨機應變能力、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寫作能力不斷發展。而更多的是使學生在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創新等方面促進了發展,既磨煉了學生意志,又增長了學生才幹。
5.創辦微電影主題活動,使校園學習生活充滿生機活力
由學校每年定期開展校園影視活動節,並發動學生、老師、家長參與校園微電影、微視頻創作。校園影視活動節活動可以設計如下內容:
(1)開展微電影知識宣傳、微電影知識講座。
(2)每人觀看一部優秀微電影,學生可以自己觀看,也可以和家人一起觀看。
(3)徵集微電影小故事、小劇本,鼓勵學生個人完成創作,也允許學生和家人一起創作一個有趣的體現正能量影響力的小故事或小劇本。
(4)開展優秀微視頻展播,將優秀作品按主題統一編輯,加上片頭、字幕後在校園展播。
(5)從收集的小故事和小劇本中選擇合適內容進加工改編,由學生、家長、老師出演籌劃拍攝校園微電影。
6.開辦校園微電影沙龍,做正能量的向導
由於知識積累和鑒賞能力的局限,學校適當開展沙龍交流活動,教師要根據學生交流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引導,糾正一些不當的方法和觀點。可以讓學生和教師在相互交流中了解微電影知識,交流自己體驗微電影魅力的心得,交流運用微電影手法創造文明美好童年生活的經驗,讓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獲得正能量。
三、結語
當我們把微電影融入學校教育教學中去時,校園里將呈現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課間你會看到一個個小學生手拿相機、手機、DV在校園里尋找著拍攝的目標;三五成群的學生聚在一起談論著某部校園微電影的某一場景;作文課上教師定格在某一視頻畫面上讓學生發揮想像並用自己的語言延伸著銀幕上的電影故事;電影社團隊員們正在討論籌拍一部新的校園微電影;班會課上學生對著銀幕上出現的生活中不良現象的畫面進行激烈的討論;英語課上,學生正為一部模擬的英語短劇劇情進行英語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