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動畫電影片名翻譯特點
Ⅰ 求十個英語動畫片名,要英文也要翻譯 如:Kung Fu Panda《功夫熊貓》
蟲蟲特工隊 (A Bug's Life)
1999 玩具總動員2 (Toy Story 2 )
2000 跳跳虎歷險記(The Tigger Movie)
2001 怪獸電力公司(Monsters, Inc.)
2002 仙履奇緣2:美夢成真( Cinderella II: Dreams Come True)
2003 小豬大電影 (Piglet』s Big Movie)
2004 超人特工隊 (The Incredibles)
2005四眼天雞 (Chicken Little )
2006汽車總動員(Cars)
2007 料理鼠王(Ratatouille )
2007 仙履奇緣3:時間魔法( Cinderella III: A Twist in Time )
2008 小叮當/奇妙仙子 (Tinker.Bell)
2008機器人總動員/瓦力( The Walle)
2008 閃電狗 Bolt
Ⅱ 英文電影簡介(120~150詞,帶翻譯及電影名)
Kung Fu Panda is a 2008 American animated
comedy blockbuster. It was directed by John Stevenson and Mark Osborne and
proced by Melissa Cobb and star Jack Black as Po.
The film was proced by DreamWorks Animation's studio inGlendale,Californiaand distributed by Paramount Pictures. Set in ancientChina, the plot revolves around a bumbling pandaPo, who aspires to be a kung fu master.
《功夫熊貓》是一部2008年美國動畫片大片。它由、約翰·斯蒂文森和馬克·奧斯本導演,梅麗莎·科伯製片,明星傑克·布萊克飾演阿寶(即熊貓)。這部電影是由加利福尼亞的格倫代爾夢工廠動畫工作室製作,派拉蒙電影公司發行。情節描述了中國古代一個笨手笨腳的熊貓阿寶渴望成為功夫大師(的事跡)。
Ⅲ 關於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問題
理論的話,現在比較統一的是目的論(Skopos Theory 或 Skopstheorie)。目的論主要包含四個基本規則The Skopos rule, The Coherence rule, The Fidelity rule, 以及The Loyalty principle。 結合電影片名的英譯來講,就是將電影固有英文片名以及電影內容相結合來進行翻譯,也可以看作是直譯和意譯的結合。其中主要運用的翻譯方式是歸化和異化,英文就是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最後補充一點,畢竟理論是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所以也不好說現在片名的翻譯有什麼通用理論,只能說根據翻譯成品,翻譯過程等等來講,大部分片名翻譯與某個理論相符合。
如果你對目的論指導下的電影片名英譯感興趣的話可以參考
代榮. 2004. 從目的論的角度看商標翻譯[J]. 商場現代化 學術版 12:182.
賀鶯. 2001. 電影片名的翻譯理論和方法[J]. 外語教學 1: 56-60.
或者隨便去網上找幾篇相關的碩士論文,就能有個大概了解了
Ⅳ 英語影視作品名稱翻譯處理方法芻議
摘要:影視劇,這種集影像、聲音於一體的藝術,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文化載體之一,並且在促進世界各國間的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比較重要的作用。通過欣賞原汁原味的影視作品來學習英語,更成為時下眾多的英語愛好者提高英語能力(尤其是聽力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面對五花八門,琳琅滿目的影視作品,廣大的英語學習者該如何挑選呢?這與影視作品名稱的翻譯存在很大程度的關系:名字翻譯得好或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觀眾們對這部影視作品的好或惡。因此,研究如何把影視作品名稱翻譯得既貼切而又傳神,具有一定的翻譯學術研究價值。本文希望通過一系列影視作品名稱的翻譯例項,來歸納總結出以下三種常見的翻譯處理方法,即:直譯法、意譯法、偏商業化的譯法。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能有更多的翻譯工作者為國內的英語學習者和影視作品愛好者翻譯出佳作來,進而為中國的翻譯事業和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影視作品名稱翻譯;直譯法;意譯法;偏商業化的譯法 一:前言: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對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擴大,輸入到中國市場的西方英語影視作品日益增多,然而也有不少內容低階、製作粗糙的影片混入其中,甚至有些不入流的影片以充滿噱頭或是吸引眼球的名字來欺騙觀眾,賺取票房。因為觀眾在挑選影視作品時,大多是從譯名上來判斷的。因此,這就給中國的翻譯工作者提出了一個挑戰?——該如何將影視作品的名稱翻譯得既到位又得體,從而讓中國的觀眾欣賞到好的影視作品? 由於影視作品自身的特點,決定了片名的翻譯與其它的文字翻譯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相同的是:都要遵循翻譯的「信,達,雅」,「既要符合語言規范,又要富有藝術魅力,既要忠實於原片的內容, 又要體現原名的語言特色,力求達到藝術的再創造。」不同的是:片名的翻譯有時還要考慮一定的商業目的。事實證明,那些曲解、誤解甚至完全主觀臆造的翻譯則不僅成為影視作品(特別是優秀作品)發行推廣的絆腳石,更成為誤人子弟的文化垃圾。相反,那些精準而又雅俗共賞的翻譯作品就猶如一件件藝術精品,耐人尋味。例如,時下美國正在熱映的電視連續劇(Ugly Betty)到中國翻譯成《醜女也有出頭日》,也正是體現中國文化的特色和貼近中國觀眾的非常成功的例子。 因此,在英語影視作品名稱翻譯中, 不妨遵循以下三種常用的翻譯處理方法:直譯法、意譯法、偏商業化的譯法。一方面,可以達到向觀眾准確地宣傳和介紹優秀的英語影視作品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讓英語愛好者體會到英文原名與中文譯名之間的轉化的美感,從中欣賞中西方語言和文化的魅力。 二:三種主要的影視名稱翻譯處理方法 2.1直譯法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片名翻譯,首先要求翻譯工作者在看懂影視作品內容的基礎上,忠實准確地將原片標題翻譯出來。這樣的翻譯,常常能讓觀眾一目瞭然,欣然接受。如When Harry Met Sally《當哈里遇見薩莉》,(King Arthur)《亞瑟王》,Citizen Kane《公民凱恩》, Pearl Harbor《珍珠港》, Cold Mountain《冷山》, Notting Hill《諾丁山》,(Silence Hill)《寂靜嶺》以上這些以人名或地名為片名的影視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內容和主題,非常鮮明。再如True Lies《真實的謊言》, Dances with Wolves《與狼共舞》, The Sound of Music《音樂之聲》,(Out of Africa)《走出非洲》,(American Pie)《美國派》,(The Pursuit of Happiness)《通往幸福之路》,(A Walk in the Clouds)《雲中漫步》等這些翻譯都是比較直接地將原片名翻譯出來,保持了影片的風格,受到觀眾普遍認可和接受的。 相反,有些影視作品名的翻譯與原文相差甚遠,讓人摸不著頭腦。不僅給人以錯誤的提示,甚至完全混淆或扭曲原影視作品的意思。去年囊括了美國多項電視獎項的Desperate Housewives 《絕望主婦》,不僅在美國本土受到大家的熱烈追捧,甚至在中國CCTV-8電視劇頻道一經播出後,都立即掀起了國內的收視 *** 。這部電視劇的成功,除了本身的編劇新穎獨特,演員的表演精準到位以外,片名翻譯也是可圈可點的。在香港,這部片被翻譯成《靚太唔易做》,盡管有地理上的局限性——不懂粵語的觀眾很有可能就會對「靚太」這種稱謂產生誤解,但卻很到位地把劇中主婦們生活的「不易」給翻譯出來了,還算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但在網際網路上的譯名,就不能讓人容忍了,居然有人將這個片名翻譯成《欲亂絕情妻》!這樣很容易給觀眾以誤導,以為這是部內容不健康,水平低下的片子,從而避之不及。事實上,這部片子的內容和格調都是健康的,而且對話非常口語化,語速又適中,非常適合廣大的英語學習者。這個例子說明,胡亂翻譯片名,是對影視製作方的傷害,也是對觀眾不負責任的表現。
2.2意譯法 影視作品是表現出東西方不同文化的一個重要視窗。對影視作品的翻譯,可以通過合理歸化的手法,將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最佳結合點翻譯出來。既盡量按照中國的文化特點進行調整,又將片名翻譯得盡可能符合中國觀眾的文化口味和審美標准,從而來最大限度地吸引觀眾。例如大嘴美女朱莉亞.羅伯茨主演的 Pretty Woman《風月俏佳人》,有些地方將它直譯《漂亮女郎》,尚可接受;但有些地方卻翻譯成《烏鴉變鳳凰》,未免有些差強人意,畢竟太缺乏書面語言的美感,只讓人感到口語的粗俗。而且「烏鴉」這種動物在中國人的眼裡,是不吉祥的象徵,所以如果以這個名字出現,估計會嚇退很多品味高階的觀眾。還有不少根據劇情意思來翻譯的比較優秀的作品,如:(sex and the city)《慾望都市》,(Scream)《驚聲尖叫/也翻譯成奪命狂呼》,(Speed)《生死時速》,The Look Out《監守自盜》,(Enemy at the Gates)《兵臨城下》,(My Fair Lady)《窈窕淑女》,(Rock)《石破天驚》等。 翻譯影視作品片名時,除了要尊重原片名所指的意思以外,還可以有適當地處理,表現出一定的美感。比如美國迪斯尼動畫片(Color of The Wind)翻譯到中國以後,用了《風中奇緣》這個非常具有中國意味的浪漫唯美的譯名,沒有隻是簡單地、直截了當地翻譯成《風的顏色》,相信前者比後者吸引到了更多的觀眾:因為這部片子講得是一位美麗善良的印第安公主和到美國探險的英國上尉之間的傳奇愛情故事。所以,如果說後者只能吸引喜愛動畫片的兒童的話,那麼,前者無疑能吸引不少喜歡愛情片的觀眾的目光。 2.3偏商業化的譯法 影視作品不僅是一種藝術,也是具備商業價值的商品。因此在片名翻譯時,要考慮到一定的商業價值。特別是美國好萊塢大片,動輒斥資上億美元的巨資拍攝而成,成為影視作品市場的「巨鱷」。但是如果因為譯名失敗,很有可能會導致影片票房的慘淡和製片方嚴重的經濟損失,都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情。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負責任的翻譯工作者,在片名的翻譯時,既要考慮忠實於原片內容, 又要考慮到譯名是否會激發觀眾觀看的慾望,從而保證高額的票房回報,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 在1994年,有一部由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執導的奧斯卡獲獎影片(TheProfessional )《這個殺手不太冷》,就是憑借這個精心翻譯的片名,挑起了觀眾強烈的觀看慾望,最後在中國市場掀起了爭相觀看的熱潮。試想,如果只是根據英文,簡單地翻譯成《職業殺手》或《殺手裡昂》的話,可能就不會引來這么多關切的目光。畢竟,表現殺手的影視作品已經很多,如果只是隨大流,翻譯成殺手之類,根本不可能脫穎而出,讓觀眾情有獨鍾,更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票房成績。事實上,這部電影的主人公里昂的確和一般的殺手不一樣:他不是大家心中殺人不眨眼的冷漠殺手,而是從壞人槍口下挽救了少女瑪蒂爾徳的正義「殺手」,而且後來他和瑪蒂爾徳為躲避追殺,一起相依為命到互生情愫,超出了殺手的冷漠的界限,成為有情有義的殺手。所以,這部片名的翻譯既忠實了原片內容, 又巧妙地激發了觀看欲,最終取到高額的商業回報。 更多的例子還有,比如:(The Scent)《聞香識女人》 ,(How to Steal a Million) 《偷龍轉鳳》,(Big Nothing)《微不足道》以上的翻譯充分考慮到漢語語言的特點以及一定的商業目的。如果將以上片名分別譯為《香味》、《怎樣偷一百萬》、《大,沒什麼了不起》就顯得平淡乏味,吸引不了觀眾的眼光。 三、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那些膾炙人口的英語影視片名的翻譯,大多是在遵循基本的翻譯原則基礎上,巧妙靈活通過直譯、意譯、或偏商業化等譯法等來處理的。當然,片名的翻譯首先要能反映原片名的意思,也就是說要首先忠於原意,然後恰當地通過文化的對等轉化意譯,或偏商業化等處理法進行巧妙的加工和潤色,這樣的片名翻譯才能贏得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我們的翻譯工作者在進行影視作品名稱翻譯的過程中,如果能本著為觀眾負責的態度,在影視名稱的翻譯上肯下功夫,多花心思,那麼就能為我們廣大的電影愛好者和英語學習者翻譯出貼切傳神的影視名稱來。這樣,就不僅能夠向觀眾准確地介紹影視作品;又能讓英語愛好者體會到英文原名與中文譯名之間的轉化的美感,從中欣賞到中西方語言和文化的魅力,從而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應有的貢獻。何嘗不是翻譯工作者的樂事呢? 參考文獻: 【1】包惠南 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2】李紅霞 英語教學中影視作品片名的翻譯原則 甘肅科技縱橫2006年 第35 卷 第3 期
Ⅳ 電影片名翻譯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信息價值原則
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如果譯者不了解影片的內容,只是根據看到的英文片名來譯,這樣譯名就會偏離原片內容,是翻譯片名中最嚴重的錯誤。為了更好的把電影的內容傳達出來,就要求電影在譯名上忠實傳遞與原片內容相關的信息,做到翻譯標題形式與原片內容的統一。
2、文化價值原則
電影的片名翻譯不只是兩種語言的轉換,也是兩種文化的交流。在片名翻譯中體現著文化價值,促進文化交流,是電影片名翻譯的重要任務。源語言與目的語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譯者要充分理解、准確傳遞原片名所負載的文化信息和情感。
3、商業價值原則
電影是一門文化性和商業性兼具的藝術,在片名翻譯時需要考慮到商業因素。電影要追求票房,沒有高的票房就不能算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好電影,譯者要充分把握語言的文化特徵和審美情趣,譯出觀眾所喜聞樂見的電影片名,引起心理共鳴,激發觀看慾望。
4、審美價值原則
實現審美價值首先要講究語言的精煉,選詞時注意音、意俱美,達意傳神,要求譯者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美學內容,以藝術家的心態對待原片,進行新的藝術創造,用自己的語言藝術形式傳達影片的形象、情感和語言的藝術美。
Ⅵ 英文影視片名翻譯原則與方法
英文影視片名翻譯原則與方法
英語影視片名中譯不僅是英漢語際轉換的過程,也是中英兩種文化交流的社會現象,下文來淺談英文影視片名翻譯原則與方法。
引言
近幾十年來,大量英文影視劇的引入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擴展了我們的眼界,架起了一座不同文化之間相互溝通的方便、快捷的橋梁。出色的影視片名令人印象深刻,能夠吸引觀眾,誘導觀眾觀看其內容,因此,一部優秀的影視劇想要吸引其它國家的觀眾必定離不開好的片名翻譯。本文首先探討了英文影視片名翻譯的三大原則——信息價值、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原則,然後通過豐富的實例詳細地分析了音譯、直譯、意譯以及創譯等主要的影視片名翻譯方法。
一、翻譯原則
影視片名以突出內容、傳達主題、確立全片感情基調、提供審美愉悅、吸引觀眾為目標。優秀的片名翻譯或妙趣橫生或引人深思,因其深邃的文化內涵和生動的語言形式而備受中國觀眾和英語愛好者的關注與青睞。Peter Newmark曾歸納了六種語言功能:表達功能、信息功能、呼喚功能、審美功能、交際功能和元語言功能。影視片名翻譯因其特殊性,在跨文化、跨語言的轉換過程中,一般體現出三項基本翻譯原則:
1、信息價值原則
影視片名翻譯要忠實傳達與片中內容相關的信息,即翻譯標題形式要與原片內容相統一,這就是實現信息價值的等值。一些質量低下的標題翻譯往往捕風捉影,離題萬里,嚴重背離信息價值原則,例如The Sound of Music(《音樂之聲》)曾被譯為《仙樂飄飄何處聞》,任何一部音樂片都可以使用這個標題,這種翻譯影響了觀眾通過片名了解影片內容,喪失了其標志性功能和信息功能。
2、文化價值原則
影視劇來源於生活,體現了本民族的文化,影片名的翻譯不單純是語言轉換過程,同時也是兩種文化交流的社會現象。體現文化價值,促進文化交流和理解,是電影片名翻譯的重要任務。中西方在社會發展階段、價值觀念、風俗習慣、倫理道德等方便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要實現文化價值應充分理解、准確傳遞原片名所承載的文化信息,避免出現誤譯。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的The Third Man剛開始被譯為《第三者》,結果被中國觀眾誤以為是婚姻倫理影片,而實際上「the Third Man」指的是片中車禍事件的第三個目擊證人,現在該片已根據劇情轉譯為《黑獄亡魂》。
3、審美價值原則
茅盾說:「文學翻譯是用另一種語言,把原作的藝術意境傳達出來,使讀者在讀譯文的時候能夠像讀原作時一樣得到啟發、感動和美的感受。」影視劇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翻譯過程也是高度的藝術再現過程,因此,影視片名翻譯要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美學內容,用漢語的藝術形式傳達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語言的藝術美。此方面的佳譯有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夢》、Gone with the Wind《亂世佳人》、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等,無不洋溢著具有含蓄美的書卷氣,傾注了濃厚的中國文化情感,為中國觀眾所稱道。
二、翻譯方法
英語影視片名中譯不僅是英漢語際轉換的過程,也是中英兩種文化交流的社會現象。在文字轉化之間,要求既要緊扣影片內容,保留原名中的蘊涵信息和文化特色,又要注意選擇中文與原片名藝術最相似、最貼近、為中國觀眾所熟悉的詞語和文化意象來進行翻譯使中譯名易於為中國觀眾所接受,符合中國觀眾的審美習慣,做到「忠實性和創造性的統一」。常用的翻譯方法有音譯、直譯、意譯和變譯法等。
1、音譯法
音譯法就是按照源語的發音規則,將其直接翻譯成目的語發音相同或類似的文字語言。英語影視劇命名的特點之一就是常常採用用片中主要人物的名字或劇中有重要意義的地名、事物名等,有些影視劇是由著名的文學作品改編而成,其人名、地名早已為眾多民族所熟知,所以翻譯時可以直接採用音譯法。例如:Merlin《梅林》、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Titanic《泰坦尼克號》等。
2、直譯法
對於影視劇片名的翻譯而言,直譯法也被稱為全譯法,指在目的語條件允許時,在目的語中既保持源語內容,又保持源語形式,特別是源語的修辭、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全譯是對原文在意義上和形式上的保全行為(黃忠廉2002:21)。影視劇名的直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原標題語序,例如:Desparate Wives《絕望主婦》、True Lies《真實的謊言》、Kongfu Panda《功夫熊貓》等,另一種則必須按照目的語的特點,改變源語的詞序,如The Age of Innocence《純真年代》、 A Walk in the Clouds《雲中漫步》等。
3、意譯法
陳宏薇(1998:94)將詞語的「意譯法」定義為:譯者在受到譯語社會文化差異的局限時,不得不舍棄原文的字面意思,以求譯文與原文的內容相符合和主要語言功能相似。有時英文影視片名擁有其獨特的內在含義,直譯片名很難將其含義表達出來,在這種情況下,譯者應正確把握影視片的內容,抓住原文意義,拋棄原文形式,經典的翻譯佳作有《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原意是「滑鐵盧橋」,現在片名中「藍」字暗合影片中兩人相識、相愛、分手的夜晚氛圍,同時「藍」在英語中意為「憂傷」,「魂斷藍橋」四字,辭藻典雅、浪漫傷感、意境深幽,同時緊扣電影主題,是外國電影中文片名翻譯中不可逾越的巔峰之作。其它的翻譯實例有:Speed《生死時速》、Forrest Gump《阿甘正傳》、The Notebook《戀戀筆記本》、Pretty Woman《風月俏佳人》等
4、變譯法
當原片名的文化聯想不能引起目的語觀眾的共鳴時,譯者就需要根據目的語觀眾的利益和志趣,根據影片的內容進行創造性演繹,使影視片名與內容相得益彰,而且能更大幅度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許多著名影視劇片名翻譯皆採用創譯法,例如:The Great Waltz《翠堤春曉》,一部以小約翰斯特勞斯為原型的傳記電影,電影原名的意思為「偉大的圓舞曲」,片中很多愛情場景以及小約翰創作圓舞曲的靈感來自奧地利優美的自然環境,譯者為此採用了一個富有大自然風格的譯名,字面給觀眾一個充滿春天生機的浪漫場景,一對戀人正在河畔相互偎依,成為影片翻譯名中的經典。其它經典實例還包括:No Reservations《美味情緣》、Inception《盜夢空間》、The Wizard of Oz《綠野仙蹤》等。
三、結語
一部影視片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與其深刻的主題思想、精湛的拍攝技巧、演員高超的演技有關,寓意深刻、余韻繞梁的片名也會起到巨大的作用。英文影視片名的翻譯需要遵循信息價值、文化價值以及審美價值三大原則,具體的翻譯方法有音譯法、直譯法、意譯法和創譯法等。最佳英語影視劇的片名選擇標准,在簡練而扣題的前提下,需要片名文字別具一格、富有創意,兼有詩情畫意和文學性。
影視部工作職責
一、影視製作部 具體崗位職責
1、管理影視製作部門,進行日常工作安排,協調控制策劃工作進度。
2、負責影視項目的製作和培訓工作。
3、協助主持召開創意策劃的部門會議,統籌主題,引導並激發各人員創意,控制主題談論方向並最終確定採用方案。
4、從影視素材製作的專業角度上,根據項目情況提出合適的富有創新意識和吸引力的畫面視覺創意。
5、協助負責本部門人員的指導,培訓,管理製作部門的製作、策劃相關業務。
6、熟悉影視製作行業,了解影視市場發展趨勢,並具有濃厚的職業興趣。
7、熟悉相關的製作處理操作軟體;精通AE(After effects)、photoshop等軟體,能熟練操作3DMAX。
8、豐富的影視腳本撰寫經驗,扎實的文案功底和策劃能力,並有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9、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富有團隊精神。
10、負責視頻影視製作組相關項目的組織實施,執行項目設計的規劃、分配工作及規則制定。
11、協助負責對本部門相關人員屬培訓,協調下屬之間工作上的問題,充分調動下屬專業方面的最大創意能力及創意效率。
12、獨立做出相關視頻媒體概念設計方案;同時負責與客戶進行談判,精準地向客戶闡述出設計理念,並讓客戶信服。
13、協助建立本部門開發過程中的各種規定。
14、協助考核部門內部員工的業績、態度和潛力。
15、協助公司財務預算制定、控制以及完善激勵考核制度。
二、後期剪輯具體崗位職責
1、負責公司指定項目的後斯製作。
2、按照腳本,獨立剪接完成欄目、廣告、專題等。
3、運用純熟的剪輯技術,針對產品特性進行剪輯包裝創意,協助完成節目編輯和成片出庫。
4、負責相關影音項目的剪接和圖象處理。
5、理解影音語言,根據創意腳本或文案進行二次創作和編排。
6、協助完成相關節目宣傳、活動宣傳等在播部分的合成製作。
7、負責活動攝像及音控調試等相關工作。
8、協助影音資料整理歸檔。
三、藝術總監具體崗位職責
1、完成單期策劃、選題、資料收集、饌稿、小片拍攝的、後期編輯等前後期工作。
2、協助視頻編輯師製作VCD、DVD、CD、專輯。
3、督促和協調編導、策劃、責編、技術等人員前後期的工作進展;對編導、攝像和本組其他工作人員進行業務指導工作考核和部門創收業務。
4、完成主管交辦的其他相關事項。
四、營銷策劃部視頻傳媒影視製作組主管具體崗位職責
1、管理部門的日常工作安排,控制策劃工作進度。
2、負責影視宣傳片策劃方案的撰寫和製作。
3、支持召開部門會議,確定最終製作方案,並保證方案的可行性和質量。
4、負責本部門的人員培訓,並按照計劃帶領部門成員按時完成計劃目標。
5、負責協調部門之間的聯系和配合,完成工作的任務。
;Ⅶ 英文電影名翻譯存在的問題
我在跨文化傳播方面曾經寫過類似的論文 現 截取一段
中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卻不如人意。
或許年輕的英語國家不像我們古老的東方文明留下了那麼多能夠為我們今人所用的經典故事,詩詞歌賦去借用。比如我國一部里程碑式的電影《霸王別姬》在對外出口時曾考慮過四個英文譯名,分別是,Xinag Yu the Con-queror Bids Farewell to His Concubine, Emperor Chu and Lady Yu, The King Parts with His Favourite和Farewell to MyConcubine。最後選擇了最後一個,直譯為「再見了,我的妾」。有人說這個翻譯可以說是成功了,「永別」「小老婆」已經能夠傳達出某種悲劇色彩了。但是對於外國人,他們恐怕是無法理解中國人聽到「霸王別姬」這個詞語以及它背後眾所周知的故事產生的對於英雄,美人,蒼涼,遺憾,悲劇與史詩般的境象的無限感嘆。《無間道》的英譯名Internal Affairs也准確的表達了「內部戰爭,內心之戰」,但又怎能敵佛教深刻寓意的「無間」二字要表達的受苦,解脫,輪回。從這個角度,「河東獅吼」就不得不用「野蠻女友」來代替了。 亦或許是我們不能充分理解西方文化,以致從中找到出能夠准確表達的詞彙。有時,一定要從文化遺產中挖出個「容器」甚至會造成「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效果。《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將月光寶盒譯為「Pandora"s box",明顯.想借用希臘神話的潘多拉魔盒來提升文化底蘊,但潘多拉這個」災難之源」的代表顯然與月光寶盒這種時光穿梭機相差甚遠。
其實,從中文與英文電影片名本身特點來看,將中文片名翻譯成英文的難度明顯要高於將英文片名翻譯成中文的難度。如中國電影片名喜好使用動詞,顯得大氣磅礴,喜好選擇具有象徵性或富有詩意的名字,也喜好使用短小精悍卻又意味深長的四字短語。所以就有了《十面埋伏》《東邪西毒》《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片名,並且在翻譯時也喜歡翻譯成符合中國人審美觀點的,具有上述特點的片名,如將《The Wizard of Oz》譯為《綠野仙蹤》,將《cast away》譯為《荒島餘生》,將《leon》譯為《這個殺手不太冷》等。而西方電影片名有時甚至是相當隨意或鬆散的,如《the piano》《speed》等。與此相反,中國電影片名有時卻是本身就是需要漢語再翻譯的。如電影《孔雀》,它絕不是一部講動物的電影,而是說每個人的人生都像是被關在籠子里的孔雀一樣,被觀賞的同時也在觀賞著別人,盡管一生再黯淡,平庸的歲月再漫長,也總可以等到開屏的瞬間。
問題 就是 由於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和 兩種文化的差距和互相理解不夠深入 造成 中文片名翻譯成英文中的一些問題
Ⅷ 著名英文電影片名翻譯 論文
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研究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
英文電影日益受到人們的歡迎,
片名的翻譯也愈
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本文通過對英文電影片名的分析,
總結了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特點:
信
息傳遞性、
文化特殊性、
藝術審美性。並通過對當前英文電影片名翻譯實踐的研究,舉例分
析了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標准和常用的方法。
關鍵詞:英文電影片名
翻譯標准
翻譯方法
一、引言
電影,又被稱為「第七藝術」
,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魅力和藝術效果的特殊
藝術效果。
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也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雖然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常被認為
屬於跨文化交際,
但它也擁有自身明顯的特點,
不同於其他的翻譯實踐。
本文就從分析英文
電影片名翻譯的特點著手,舉例介紹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標准及翻譯的常見方法。
二、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特點
一部電影首先吸引觀眾的就是它的片名。
人們常說好的片名就是電影成功的一半,
因此
電影片名的翻譯必定是具備與其他翻譯實踐不同的特點。
1.
信息傳遞性
信息傳遞性是英文電影片名翻譯最重要的特點。電影片名一般要求簡潔明了,但這並不妨礙它傳遞出電影的基本信息。通常觀眾可以通過片名來判斷出該電影的類型,如《生死時速》(Speed),我們可以判斷出它為動作片(action movie);《人鬼情未了》(Ghost)為情故事(love story);《冒牌天神》(Bruce Almighty)為喜劇電影(comedy);《沉默的羊》(Silence of the Lambs)為恐怖片(horror movie)等。更為重要的是,觀眾可以從片名中獲知電影的些許基本內容和情節。如通過片名《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我們可以得知這部影片的故事情節將圍繞法律展開。又如《諾丁山情緣》(Netting Hill)告訴我們影片將講述在倫敦諾丁山發生的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因此,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信息傳遞性是英文電影吸引觀眾最重要的功能。
2.
文化特殊性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實踐也與文化息息相關,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尤為如此。無論電影是真實還是誇張的,它都是對生活的反映,電影片名也是這樣,因此,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也反映了文化的特殊性。英文片名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表現文化的特殊性,如習語、俚語等的應用。
《第一滴血》(The First Blood)是一部著名的動作電影。越戰復員士兵Rambo回家鄉後處處受到當地治安官的壓迫,為了生存,他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做出反抗。這部電影講述的不是愛情或友情,也不是理解或寬恕。它講述的是一個國家的恥辱和一位士兵的光榮。國家將人民送入地獄深淵,這位士兵拚死要保衛自己的尊嚴。在中國,這部電影被直譯為《第一滴血》。漢語中它並沒有任何特殊的含義,但在英語中「the first blood」指的是在第一場戰斗中擊敗(beating the enemy in the first battle)。因為文化的特殊性,這個片名傳達出無盡的深意。
3.
藝術審美性
電影有著優美的音效和畫面,已經成為當代最受歡迎的藝術形式。電影具有濃厚的美學價值,這在電影的片名中就有體現。在翻譯英文電影片名的時候,好的中文譯名也能傳遞出美的信息,頗具藝術審美性。如《廊橋遺夢》(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ry),「廊橋」自讓指的是在電影中多次出現的橋,而「遺夢」對中國人來說意味著一去不復返、再也無法經歷的美好回憶。這個譯名深深打動了中國觀眾,讓中國觀眾體會到電影所傳達出的愛情的傷感。
三、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標准
現在英文電影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人們接觸的英文原聲電影也越來越多。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也隨著時代帶的進步發生著明顯的變化,直譯的片名在減少,而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以及為了觀眾能更好地理解,片名在翻譯的過程中也被增補了很多信息。但是,像所有的翻譯實踐一樣,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也有必須遵循的標准,不能只為了吸引眼球而放棄一些翻譯的原則。
1.反映電影的主題
英文電影片名翻譯必須遵循原作,不能憑空想像,否則即使片名很吸引人也不能稱之為好的翻譯。比如,有人將The Thing You Do Into譯為《擋不住的奇跡》,Eye for an Eye譯為《逍遙法外》,Four Weddings and Funeral譯為《你是我今生的新娘》
Ⅸ 淺談西方電影名的翻譯技巧
摘要:電影片名的翻譯對於國外電影在中國的傳播來說意義重大,不僅要言簡意賅地揭示劇情內涵,也要給人以美感,激發觀眾的豐富聯想,希望能一睹為快。好的譯名既要有藝術性,又要有實用性;既要符合語言規范,又要富有藝術魅力。除了要體現原片名的語言特色,達到與影片內容的完美統一,也不能忽視其 廣告 促銷功能。翻譯片名是一項重要的且富有創造性的工作,講究一定的 方法 與技巧。
關鍵詞:英文電影;名字;翻譯技巧
一、 文化 差異
文化是語言活動的背景,而語言又是翻譯的手段。當我們與他人交流時,僅僅關注的是語言本身就很難有效地交流,因而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我們對文化差異不了解或對於背景知識所知甚微就會導致很多問題。
1.不同的風俗習慣。在社會生活和文化交流中,不同國家會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其特有的風俗習慣。所以在翻譯過程中,應盡量解釋出與本國文化存在差異的風俗習慣,盡量忠於原文表達出的 文章 的實際含義。
2.不同的宗教信仰。宗教文化是由人們宗教信仰的不同在宗教活動中隨之產生的一系列文化,有很多 諺語 習語是與宗教有關的。在中國,儒家、道家和佛教是對文化影響最深遠的三大宗教。與之不同的是,__在西方的宗教文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需要翻譯者補充與宗教相關的知識,在這兩種文化中架起一座橋梁。
3.不同的 思維方式 。思維是語言的組成部分,而語言又是思維的表現形式。不同國家的思維方式表現為不同的語言體系。當表達時間空間概念的時候這種差異極為明顯。
二、翻譯的原則
電影片名往往以突顯影片內容,傳達主題信息,確立全片感情基調,提供審美愉悅,吸引觀眾,增加票房為其終極目標。片名佳譯、妙趣橫生而又發人深省,因其深邃的文化內涵和生動可人的語言而倍受中國影迷和英語 愛好 者的關注和青睞。在電影片名翻譯跨文化、跨語言的轉換過程中,往往體現了它的信息價值原則、文化價值原則、審美價值原則和商業價值原則。
三、翻譯的方法和技巧
1.音譯法。音譯就是根據發音將片名譯成另一種語言。如獲得第16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並被譽為「影史最偉大的愛情電影」的Casablanca譯作《卡薩布蘭卡》,就是採用了音譯的方法。片名採用音譯的例子還有很多,如羅曼·波蘭斯基執導的1979年版的電影Tess譯為《苔絲》以及HarryPotter《哈利波特》,採用的都是音譯,這些片名都通過音譯保留了一些「洋味」。
2.直譯法。直譯,倒並非一定是「字對字」「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因為中西文字組織的不同,這樣「字對字」「一個不多,一個不少」的翻譯在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恰當的直譯不僅能帶來很高的原語文化信息傳遞的信息度,而且能產生較高的文化信息傳遞的有效度。片名的直譯是比較簡單且 保險 的方法,由於是按照原片名直接譯出對應的漢語片名,它的好處在於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味道。如: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以這個世人皆知的地方命名的影片The Pearl Harbor直譯為《珍珠港》。根據文學名著改編而成的影片也往往採用該名著中譯本的直譯書名,如:Jane Eye《簡愛》,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
3.意譯法。英語和漢語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和表達方式,當形式成為翻譯的障礙時就要採取意譯法。意譯,也就是紐馬克所稱的交際翻譯。這種方法旨在保留譯語的「達」「雅」,喪失了原語的形式,但與此同時並未改變原語主要的文化信息,從而使譯語優美明了。另外由於東西方民族的價值取向、審美心理、文化背景等存在著諸多不同之處,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把片名直譯過來,也可能會失去原片名的本來意義,甚至可能產生一些錯誤的聯想,影響影片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意譯法,以凸顯影片的特徵,激發觀眾的欣賞慾望。意譯無法傳遞原語的全部文化信息(尤其是無法傳遞原語的形式特徵),但卻能產生很高的文化信息傳遞的有效度。片名意譯前需要先對影片內容、背景有深刻透徹的了解,這樣才有助於理解原名,使譯出來的片名與影片內容相吻合,並盡量再現原名的信息。意譯不但給了譯者創造的天地,也給了觀眾想像的空間。需要注意的是,譯者應使片名意譯得通順上口,讓中國觀眾明白。
總之,英文片名雖然很短,翻譯起來卻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不同的影片名側重點不同:有的是以人名或地名命名,有的是以時間或地點命名,還有的是通過影片名來描述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因此,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公式將其套用在影片名的翻譯當中,也很難找到一種權威的翻譯理論專門用於指導影片名的翻譯,只有將不同的翻譯理論結合起來,在不同場合,用某種理論的某一點配合相應的方法進行翻譯,才能貼切地翻譯出合適的譯文。因此可以說,影片名的翻譯是一個艱難的再創造過程,每一種譯法都有其不同的遵循原則以及與此方法相適應的片名。總而言之,靈活運用這幾種方法,可以為各種各樣的影片名找到合適的翻譯方法,翻譯出合適的影片名。
參考文獻:
[1]郭建中.實用性文章的翻譯(下)[M].上海:上海科技翻譯,2001.
[2]劉學雲.翻譯新論[M].武漢:湖北 教育 出版社,1996.
[3]孫迎春.翻譯學語林[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
[4]孫致禮.文化與翻譯[J].外語與外語教學.大連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11).
[5]楊自儉.英漢語比較與翻譯[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6]柳耀輝.影視文化論文集[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Ⅹ 淺談英語電影片名的特點和翻譯技巧
淺談英語電影片名的特點和翻譯技巧
英語電影譯製成中文電影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各種各樣的翻譯技巧,那麼,英語電影片名的特點和翻譯技巧。
中國的電影翻譯事業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在這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中,電影翻譯工作者給廣大觀眾奉獻出了許多優秀的譯製片,觀眾從這些優秀的譯製片中領略到了異國的風土人情,同時也感受到了不同語言帶給人的無窮魅力。許多優秀的譯製片的譯名已經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經典之作,隨著電影的流傳成為人們心中的美好印記。本文擬對英文電影的片名翻譯技巧進行分析。
一、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技巧
(一)直譯法
直譯是在片名翻譯中根據源語、目標語的特點,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內容和形式。當源語與目的'語在功能上達到重合時,這是最簡單而且性質有效的翻譯方法。直譯既保留原標題的思想內容,又保留原標題的表達形式,使二者達到完美的同意。電影片名能直譯的應盡量直譯。在文字凝練上下功夫,力求體現電影的內涵。如Roman Holiday譯作《羅馬假日》,Sense and Sensibility譯作《理智與情感》,Rain Man譯作《雨人》等等。
(二)意譯法
由於各國文化的差異,一部英語電影的片名往往尤其獨特的內在含義,這種意義很難從目的語中找出對應的詞語進行翻譯。如果強行直譯,譯出的片名不僅失去原來片名的特色還會令人感到費解,這樣譯出的片名就沒有達到其應有的含義。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採取意譯的方面,不受字面詞語的束縛,找到對應的能表達出原文情感的詞語。例如,美國電影Waterloo Bridge講述的是貴族出身的青年軍官羅伊·克勞寧與美貌的芭蕾舞明星馬拉的愛情悲劇,電影故事的開頭和結局都在滑鐵盧橋。如果直譯片名的話,那就成了滑鐵盧橋,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一看到滑鐵盧橋,首先想到的很可能是拿破崙戰敗的滑鐵盧戰役,這樣的譯文不僅寡然無味,還會讓人產生誤解,因此這種翻譯就不是十分恰當。而如果從電影所要表達的含義來看,這個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那麼在翻譯時就可以大膽地加入文學色彩濃烈的詞語。本片最終譯為了《魂斷藍橋》,“魂斷”兒子點出悲劇內涵,不僅吻合劇情,而且使整個片名典雅蘊藉,神似原題,高於原題。類似的例子還有:The Fugitive譯為《亡命天涯》,Bodyguard譯為《護花傾情》,Passenger譯為《九霄屠龍》,Night Killer譯為《來者不善》,Revenge譯為《蝶戀花》等等。這些譯名不僅很好地傳達了源語的韻味,還融入了很多中國特色,讓觀眾能夠更好地欣賞。
(三)意譯和直譯結合法
在將英語電影譯製成中文電影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各種各樣的翻譯技巧,如:主、謂、賓、定、狀、補語成分之間的互換,語言的擴充和省略,詞性的轉換。因此,更多的時候,譯者都是使用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方法是根據源語言所處的具體語言環境,對其做恰當的改動和變更,這樣做有助於更准確表達出源語言的豐富內涵,使語言的前後連接更通順合理,更符合中國觀眾的語言習慣和邏輯思維習慣,而不會破壞源語的本意。比如,Titanic譯為《鐵達尼號》,既與發音相似,又能表現出該船的龐大和豪華;Tarzan譯為《人猿泰山》,泰山和Tarzan發音相似又能表現出主任工的強壯、敦厚,為了避免誤解,加了“人猿”兒子,准確的表明電影的內容。
(四)增字法
在翻譯技巧理論中,“增字法是在翻譯時按意義上(或修辭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詞來更忠實通順地表達原文的思想內容。”在翻譯片名時,尤其是當直譯英文名而使片名內容不夠充實或不夠吸引人時,要用到此技巧。如加拿大艾蓮斯通信公司1996年出品的雖Crash,本片雖引起巨大爭議,但是在翻譯時卻需要多加考慮。因為Crash這個詞可指車也可以指飛機,為了使觀眾在觀看電影之前有一個明確的概念,更為了吸引更多眼球,本片譯為《撞車》;與此相似,澳大利亞1995年出品的由動物出演的Babe譯為《小豬巴比》。為了更加明確,更具吸引力,可適當運用增字法。
二、結語
電影是一門藝術,電影的片名也就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更好地傳遞出英文電影片名中的內涵,同時達到傳播文化的作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電影片名的翻譯的要求就非常高,譯者需要有非常高的雙語能力和文學底蘊。電影片名雖然聊聊幾個詞語,但是要做到良好的翻譯,需要不斷地斟酌詞句,反復推敲咀嚼,才能有上乘的譯作出現。但是一是囿於篇幅,一是囿於資料有限,本文只初步介紹了幾種常見的翻譯策略,所說的也指稱得上是一孔之見。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進一步開展此類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