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如何評價電影一一

如何評價電影一一

發布時間: 2023-08-19 05:13:49

A. 為什麼電影《一一》能成為很多人心中的「華語最佳影片」

《一一》於2000年在法國首映,是由台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一部經典作品。雖然距現在已有十八年之久,但是在很多觀眾心中它依然是無法超越的絕佳之作。

所以伙哥覺得《一一》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被很多人看作為華語最佳影片,是因為他們都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了自己,一如我們看不到自己的後腦勺一樣,需要別人拍給我們看,我們才能真正去了解它到底是什麼模樣。

B. 一一歸一 ——解讀楊德昌電影《一 一》

一一歸一。

這是在看完電影《一一》之後,我困頓思索的腦海中翻騰出來的第一句話。

「一」,這個筆畫最簡單的漢字,一如它簡單通曉的含義,它可以是一朵雲,也可以是一棵樹,可以是一座山,也可以是一條河,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座墳……然而,像所有水滴石穿的典故一樣,一——單薄卻蒼勁。

影片用歷時約三個鍾頭的時間,講述著一個並非故事的故事,它並沒有如當下商業大片那樣,要麼驚天動地扣人心弦,要麼纏綿悱惻撕心裂肺。《一一》摒棄了起伏激昂的宏大敘事,它沒有戲劇化的故事波折,沒有起承轉合的情節,導演楊德昌攜著《一一》繼續在他的新寫實主義道路上行走,並且漸行漸遠。

與所有現實主義傾向的電影一樣,《一一》展現的也是普通一家人的普通生活,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雖算不上富庶,卻也與「上頓不知下頓」的苦難生活相差甚遠,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世界上所有年齡階段類型這里都有了。NJ——一個心中仍存有詩意的中年男人,在與世俗的碰撞中迷茫困惑;敏敏——並未如她的名字那樣敏慧,圍著兒子女兒老公老媽打轉的的俗世中年婦女,突然某一天問自己:「我每天都在做什麼?」;婆婆——在電影中一言未發的老太太,在歲月的磨蝕中蘊積了「看透」的智慧;婷婷——正值碧玉年華的純情少女,美好天真純粹,以為世界上除了好人就是壞人;洋洋——總是被女生欺負的小男孩,在電影中起著畫龍點金的作用,喜歡用相機拍攝別人看不見或忽視的角落,用童稚的話語不經意間道出了人的永恆困境「我們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呢?」

我不能用一句話或幾句話來總結概括《一一》的故事梗概,因為把任何一個故事圈套強加給它都是對它的誤讀。誠然,只要有時間地點人物都必然會產生故事,而《一一》的偉大,不在於故事,或者說不在於一個中心故事,而在於多個散點無中心的故事浸透出的深層哲學意蘊。

楊德昌曾在一次訪談中解說過片名「一一」的含義:這部電影講的單純是生命,描述生命跨越的各個階段,身為作者,我認為一切復雜的情節,說到底都是簡單的。所以電影命名為《一一》,就是每一個的意思。 這意味著電影透過每一個家庭成員從出生到死亡的每個具有代表性的年齡,描繪了生命的種種。

我想,在這部電影中楊德昌想表達的思想有點類似於莊子「齊萬物以為一」,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是千差萬別,歸根結底卻又是齊一的。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看起來也是千差萬別的,但世間萬物既是齊一的,言論歸根結底也應是齊一的,沒有所謂的是非與差異。因此,智慧的婆婆曾經可能也如童稚的外孫洋洋一樣,困惑於「人是否只知道事情的一部分?」,中年媽媽敏敏曾經可能也如純潔的女兒婷婷一樣,初戀在花季中開了又謝,潔凈的心靈在時空行走中灑上了歲月的塵埃;被朋友譽為老實人的NJ曾經可能也如現在的小舅子阿弟一樣在錢財利潤慾海浮沉中哭笑交替滿腦肥腸。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我們所有的人或許都會在人生的某一個點上,從洋洋變為婷婷,從婷婷變為阿弟,從阿弟變為NJ,從NJ變為婆婆,從婆婆變為剛出生的小表弟,再從小表弟變為洋洋,循環輪回,生生不息。 這些看似精神形態各異的縱多人物,只是在人生各個不同的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他們,或者說我們,其實最終都只是一個人,一一歸一。

莊子在《齊物論》中寫道,「方死方生,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即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可就是不可,不可就是可。在宇宙時空無涯的荒野里,大小萬物,生死輪回。與縱多表現此理的電影類似,《一一》開始於一場婚禮,結束於一場葬禮,開始於嬰兒的出生,結束於老人的辭世。楊德昌的用意不言而明:電影就像人生,一生一死,即為一世。片長近三小時的《一一》彷彿是人的一輩子,電影中婆婆的一輩子剛剛結束,小表弟的一輩子則剛剛開始,而其他人——洋洋、婷婷、敏敏、NJ、阿弟、小燕、雲雲……他們的一輩子都正在進行中。

如果把每個人的一輩子都比作一輛公交車,那麼我想這條公交線路一定並非一條直線,而是一個圓弧,無所謂起點與終點,無所謂開始與結束,恰如知名作家方方的某本小說的名字:在我的開始是我的結束 。如果把這句話放在《一一》這部電影里,那麼,此「我」便非彼「我」了,「我」,既是我,也是你,還是他,「我」作為一個能指,並非指具體的人,而是抽象意義上的萬物。《一一》展示了這條公交線路,婆婆下車了,小表弟上車了,其他所有人都正開著他們各自的車,時而靠近,時而疏離,時而橫眉冷對,時而招呼致意,並將會在一個個迥異且未知的站台先後一一下車,沒有確定的秩序,沒有確切的時間。最終,在生死輪回的這條線路上,所有的個體都一一歸一。

除了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這幾種共時的生命形態在人生的軌道上看似殊異卻最終歸一外,在歷時層面,楊德昌還探討了人的「活法」問題。

電影中NJ與敏敏這對可能不存在愛情的夫妻,因偶然的機會,脫離當前的現實,各自去過了一段新的生活,他們希望能逃離當前的窒息感。敏敏在其母親成為植物人之後,發現每天對母親講的話都是同樣的,一方面寡淡無味的生活毫無新意,另一方面人心的隔膜阻滯也使她無從說起,她困惑於生活的意義,於是尋求佛法,以為神靈能給予她答案,最終卻發現「其實真的是沒什麼不一樣,他們每天都要輪流給我講同樣的東西,每天都要重復好幾遍,我覺得這一大堆(煩心事)……沒那麼復雜,哪有那麼復雜」。有藝術情懷的NJ偶然重逢曾點燃他藝術火花的初戀情人,兩人至今都舊情難忘,以為可以重來一次,終是無疾而終,他後來對敏敏坦白說「你不在的時候,我有一個機會去過了一段年輕時候的日子,以為會有什麼不一樣,結果,還是差不多,沒什麼不同,只是突然覺得,再活一次的話,好像真的沒那個必要」。 或許他看透了人生的悲涼底色,看似塗著七彩的糖衣下是一層蕭索的灰色,縱使是七彩,也一一歸一 。

A one and a two ,這是《一一》的英文片名。楊德昌在一次訪談中說:「爵士樂手在即興演奏前,總會低聲數著『a one and a two and a …… 』來定節奏,英文片名由此而來,表示片中內容並沒有緊張、沉重、或者壓迫感,生命的調子應該像一闋爵士樂曲。」

的確, 《一一》的美學韻味是清淡的 , 無論是它「一一歸一」的主題,還是它縱多似乎靜止的長鏡頭運用,像一杯氤氳著些許熱氣的清茶,不溫不火,卻在小酌之後,彌留一絲澀味在唇間,這一絲澀,會慢慢地、深深地流下去,從喉入心。

C. 以小男孩的視角解讀成人的世界的電影《一一》,為何能稱為許多人心中的最佳影片

我覺得一一這部電影可能說出了現在人們生活的縮影,所以在很多人的心中成為華語最佳影片的代表吧。一一這個故事的題材正是從生活中提取的,講得也是現在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我們通過看這部電影得到的感悟,正式給了我們面對生活的勇氣,它激勵我們要勇敢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一切。有時生活就是這樣,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從電影的一大家子中,我好像看到了我的家庭和我身邊的家庭,我們都發生過同樣的事情,到處理問題的方法確不盡相同。這部作品的導演是楊德昌,我覺得楊德昌就像是吳念真一樣,對家庭的感悟很深,就好像是通過這部電影來表達自己對生命對人生的理解和包容。我們在平凡中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這部電影拍攝的較早,到現在還能有人問津,真的是非常不錯了,這部電影的豆瓣影評有8.9分哦,看來通過影片得到感悟的人有很多,他們都從電影里找到了自己的角色,用心去感悟,用平常心去對待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東西。

D. 你會如何評價《一一》這部經典的電影 看完你有什麼感受

你會如何評價《一一》這部經典的電影。看完你有什麼感受?我們一起來看下!

《一一》的偉大之處在於,你所擁有的是怎樣的生活,你看到的就是怎樣的生活。

楊德昌,似乎用將近三個小時的時間,描述了生活的全部可能性。恰如賈樟柯所說的那句。好像一部電影便可以解釋全世界。

雖然我這個答案,可能會涉及到一些劇透。但是我向各位保證,即便是有一些劇透,對於這部電影來說。仍然不會影響太多的觀感。如果還沒有看這部電影。只需要打開電腦或者電視,播放它,然後靜靜地坐三個小時,就夠了。

這部電影,我不敢說是去評價它。因為我看完之後,只是覺得太過沉重,所以想來找找看各位的評價。然而看了那麼多答案,多數都是一句話說好與不好,所以我才在這里和各位??鋁思婦洹?/p>

對於電影的結構性與部分解讀,其實已經沒有必要太過於解讀了。比如一開始電影以一個婚禮開始。然後以一個葬禮結束。恰如其分的描述了整整一生。在NJ和初戀情人在東京時,女兒和胖子也在牽手戀愛。NJ是在嘗試找回初戀的感覺。放盪不羈的胖子新郎,在看到自己的新生baby時竟然哭了出來。NJ出去了一圈,回來後發現其實生活不可能再回去了。NJ的妻子每天和婆婆說話說到崩潰,去了一趟山裡才發現,其實自己所面對的,只是說話的對象變了罷了。

將近三個小時的電影。幾乎每一個鏡頭,都可以拿來解讀好久好久。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說,這部電影的最偉大之處在於,你所擁有的是怎樣的人生,你看到的便是怎樣的生活。很多人覺得它瑣碎,它足夠瑣碎,所以足夠全面。

在這部電影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兩句台詞。也是上邊已經有知友提到的,一句是洋洋的那句:因為你看不到,所以我才拍給你看啊。另外一句是婷婷和胖子在酒館里所說的那句:電影讓人的生命延長了三倍。

這,就是楊德昌要告訴所有觀眾的。正因為你看不到背面,你看不到生活的另外一面。所以,我才要拍給你看啊。因為你奔跑的太快,因為你看不到生活中所有瑣碎的一面。所以,我才讓你瑣碎起來。我讓你記得,原來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又一個瑣碎的片段所拼接而成的。

洋洋手中的那個照相機,便是楊德昌手裡的攝影機。外人來看看不懂,有些人評價這部電影,恰如教務主任評價洋洋一般。說這拍的是什麼東西。而有些人,看的越明白,越震撼。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評價這部電影是,看完電影,覺得走過了整個人生一般。

有的電影,是宣揚了一種主流的價值觀。比如《肖申克的救贖》。有的電影,在探討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比如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然而最難得的,卻是重新反映生活。這就是楊德昌在這部電影里所做的。

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我真的不敢評價。也許正如叔所說,一個好字足矣。好到無可評說。

至於其他的,還請諸位自行解讀。只是靜靜的看完它,就已經足夠震撼了。

《一一》大概也是楊德昌的一部「給自己的電影」,滿目寫著無可奈何。

1991年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讓楊德昌名聲大震,電影里那個懷抱正義和理想主義的少年「小四」,一步一步感受到現實與夢想的差距,最終把報復的尖刀刺在他所以為的根源——少女「小明」身上。楊德昌覺得牯嶺街的這場悲劇,是扭曲的現實對理想的屠戮,是青春稚嫩的眼錯看了世界的本來面目。

那時候的他的鏡頭和情緒,要比《一一》里尖銳和絕望得多。如果「牯嶺街」是在告訴你這個世界的暗潮洶涌和無理取鬧,那麼《一一》就是作為一個過來人敬給少年的那杯釋然的杜康。

人生這條浪,本就是被推著走的呀。

楊德昌在NJ,胖子和大田的身上,把他曾經講過的那個關於世界的故事,在某個路口衍生了三個分叉。NJ是屈服於現實,知道自己要什麼,卻沒有勇氣追求的版本。他學琴半途而廢,抓不住自己的夢想,沒有對愛情孤注一擲的勇氣,沒有對意見堅持到底的魄力,他在生活瑣碎里磨平了稜角,在音樂里逃避,沉湎於過去,不敢想未來。胖子是又一個版本的「小四」,無法接受想像與現實的差距,悲觀厭世又高估自己。大田是整部電影里我最喜歡的角色,你可以感受到NJ對大田毫無保留的贊賞和嚮往。這個日本人對人與世界洞察透徹,對生活飽含熱情,有好幾處台詞我都特別喜歡。

《一一》其實講得不光是人生,也是楊德昌自己對電影的理解。

電影里胖子的小舅除了說了上面那句,還有一句,他說「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長了三倍,在電影裡面得到的生活經驗至少是我們自己的生活經驗的雙倍。」

洋洋說他要給大家看一個大家看不到的世界。

我想電影之於楊德昌,如同音樂之於大田,相機之於洋洋。

他想通過這樣一個載體,展現給我們自己無法看見的世界,去認識人了解人,發現生活瑣碎中孕育的美好,在基於現實的虛構里獲得一些支撐的勇氣,讓短促而無限循環的生命延展出超過本身的意義。

怎麼樣?看完是不是覺得對《一一》這部電影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和了解呢?

E. 《一一》這部電影你覺得怎麼樣

對楊德昌久仰已久,卻從不曾專門去找他的片子來看,直到前不久偶爾看了他的《一一》,看完之後的第一感覺就好像活了一輩子那麼長,卻又只有三個小時那麼短。 放眼華語影壇,本人不才,能入我拙眼的,卻只有兩位導演,一位是大陸的賈樟柯,一位便是台灣的楊德昌,我覺得從他們的電影里,我們才能看到真正的人,真正的人生,真正的人間。 賈樟柯的片子我也只看過一部——《三峽好人》(也許正是因為本人也是三峽人,所以體味強烈。),對比之這部《一一》,我覺得他們的區別就在於《三峽好人》著眼於社會變遷中的人的無依性(三峽移民),透過這種個體的無依無著折射一個社會群體的茫然和迷失,所以片子的最終歸宿是在講人間。而《一一》則近乎完全磨滅了社會背景,鏡頭始終關注的是人:關於生活的瑣碎,關於愛情的困惑,關於幸福的追尋,關於道德的抉擇,它所講述的起於人,終於人生。 人到中年的簡南俊是影片的主人公,整個影片的敘事都是圍繞著他和他周圍的人展開,他的小舅子阿弟是我們第一眼見到的人物,影片正是從他的第二次婚禮拉開序幕,可惜,這場婚禮正如影片後來他為兒子滿月擺的宴席一樣,在一片混亂和吵鬧中勉強為繼,他的人生也像這兩場宴席一樣,混亂而難以掌控,他的財務狀況一塌糊塗,總是在賺錢的憧憬和憧憬落空的失落中奔忙;他的感情生活搖擺不定,他已經跟第二個妻子結婚,遇到問題卻還是習慣去前妻尋求解決,甚至在兩個妻子在兒子滿月宴上大打出手的時候,他卻只能無助的站在一邊,從這些事情來看,這是一個畏縮、怯懦的男人,這是一個失敗的隨波逐流的人生,所以,當阿弟從滿月宴上一個人回家後因為煤氣中毒倒在浴室里的時候,我想當然的以為他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按慣常的邏輯推理,平庸的人生以庸常的方式結束乃是理所當然,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經過搶救,阿弟居然又活了過來,或許,楊導所要表達的是了無生趣的人生卻不得不繼續下去才是最大的無可奈何。但是,當阿弟看著自己剛出生的兒子犯困打呵欠的情景居然泣不成聲時,我想,正是這微茫的希望和牽掛支撐著他繼續生活下去吧。 在阿弟的婚禮之後,他的母親因為中風陷入昏迷,醫生讓親人們輪流跟她交談以盡力喚醒她的意識,南俊的妻子敏敏進入我的視線,最開始是讓南俊的兒子洋洋講,可他卻一句話不說,然後讓阿弟來講,用阿弟的話說,他很能講,但是當他真正開口的時候,翻來覆去卻只是那麼幾句話,無非是「媽,我現在很有錢,我的朋友也很有錢」之類,輪到敏敏時,她卻發現,她每天跟母親講的都一模一樣。早上做什麼,下午做什麼,晚上又做什麼,幾分鍾就講完了。「我怎麼只有這么少。我覺得我好像白活了。我每天像個傻子一樣,我每天在干什麼啊?」於是她選擇了入山修佛。可是除了被僧人們要走支票和每天聽同樣的說教,回到家之後的她發現,沒有什麼兩樣。不過她開始覺得,這一大堆,真的是沒有那麼復雜。生活的常態本來就是如此:平淡而庸碌,一句話就可以道盡一生。 再然後是簡南俊——影片的第一男主角,年近不惑,生意上卻遭遇瓶頸,傳統的他與急速膨脹的爾虞我詐的商業文化格格不入,每天疲於奔命卻看不到於自己所做的一切的意義,更無法從中體會到快樂,所以他在跟無意識的母親談話中說:「有時候覺得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都覺得一點把握也沒有。都會覺得說,好不容易睡著了,幹嘛又把我弄醒,然後又要去面對那些煩惱,一次又一次。如果你是我,你會希望再醒過來嗎? 」然而,生活依然還要繼續,只不過他選擇用淡漠來應對一切,當妻子在與母親交談之後感受到生活的無意義時,他沉默不語;當女兒的初戀受傷在屋裡哭泣的時候,他無動於衷;甚至當三十年之後再次偶遇初戀女友莉莉時,他也只是近乎木訥的寒暄;他就像影片的鏡頭一樣,看得見一切,卻不動聲色,只是冷眼旁觀、麻木接受。但是,透過冷漠的外殼,對於音樂的愛好卻顯現出讓他內斂溫情的一面。一方面,音樂之於他已經變成一種他試圖從自己越來越無所適從的工作中逃脫的方式,片中的他總是在聽音樂,CD機幾乎寸步不離身邊,一個人的時候幾乎都戴著耳機。另一方面,音樂也成為他繼續他這種疲於應對、難以為繼的生活的一種精神寄託。他這樣解釋他愛好音樂的緣起——「本來這些音樂我完全都聽不懂,但是當我愛上了她,突然我就都聽得懂了,後來她離開了,對音樂的熱愛卻保留了下來 」,也正是這靠音樂來維系的對愛情的追憶,讓他打破多年慣性的冷漠,在寂靜的深夜裡,打電話給身在異國的莉莉,對著答錄機百感交集卻只能淡淡的祝福她「幸福」。也是音樂,讓他與本來只是生意夥伴的日本人大田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一貫寡言的南俊對大田講述了成為他音樂啟蒙的初戀,而大田則巧妙的安排了南俊與莉莉在東京再次重逢,分別三十年的兩人再次走到了一起,南俊告訴莉莉自己當初與她分手的原因正是因為不滿於她對自己生活的強行干預,——「人是不可能讓另外一個人去教他怎麼活下去,怎麼過日子,那是很悲哀的,你知道么?但是偏偏這個人,是我最愛最愛的人。」 然而,可笑且可悲的是,他如今所過的卻與當年女友為他安排的生活如出一轍。時隔這么多年,他終於還是對莉莉說出自己心裡的話「其實我再沒有愛過其他人」,對他而言「她就是他的MUSIC」,然而他依然選擇了離開。「本來以為,我再活一次的話,也許會有什麼不一樣。結果……還是差不多,沒什麼不同。只是突然覺得,再活一次的話,好像……真的沒那個必要,真的沒那個必要。」這句發自內心的自白解釋了他的選擇,或許是出於他在走過這么多年人生路之後的深刻體悟,但是透過片子那平平淡淡、不動聲色的敘事,他的淡漠與隱忍、無奈與疲憊、陰郁與溫情,卻讓我感同身受,我知道,這樣的他也一樣經歷過如我現在這般書生意氣、年少輕狂、心比天高的年紀,而我的將來也必將走到跟他類似甚至別無二致的不惑之年,縱然你能看透一切,但是卻無法改變分毫,那麼,再活一次又能怎樣?真的會有什麼不同嗎?你現在的生活是怎樣的?你想過的生活又是怎樣的?你能真正把握住生活的航向嗎?冥冥之中,是不是真的已然註定,「再活一次的話,或許 ——真的沒那個必要。」一語成讖! 或許,正是因為還有洋洋,才讓我如溺水者抓住一根稻草,如於魯迅的「墳」上見一束淡淡的小花,他是簡南俊的兒子,不到十歲的年紀,如他父親般無話默默,但與他父親沉默隱忍中沉沉的暮氣不同的是,洋洋的沉默中卻透出一絲隱而不發的力量,他在學校被老師誤解,被同學取笑,卻從不在意,毫不動搖的專注於自己的興趣所在——用相機去拍攝那些別人注意不到也不從不曾注意的位置,比如大人的後腦勺,比如樓道里的角落,他要從他自己獨特的角度,試圖去解釋或者展示他的所見和所感。經過在衛生間水槽里的初步試煉,他就敢一個人勇敢的跳進游泳池,那一刻,他的勇氣另我震驚,料想中的結局卻讓我不忍怵看,唯有鏡頭依然冷冷漠視著發生的一切,置洋洋在水中的撲水聲、呼救聲於不顧。然而,出乎所有觀眾意料的是,在下一個鏡頭中,洋洋卻一身濕漉漉的回來了,甚至對大人的問話不著一言,自顧自的一個人進房間換衣服去了,看到這,相信每個人都會忍不住會心一笑,為洋洋居然如此大而化之的處理一個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慘劇的態度,更為他身上展露的那種鮮活純真的希望,那種近乎莽撞的無懼。然而,在影片結尾處婆婆的葬禮上,一貫寡言少語從不跟婆婆說話的他卻對著婆婆的遺像拿著本子淡淡的念出:「我好想你。尤其是當我看到那個,還沒有名字的小表弟,就會想起你常跟我說: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說我覺得……我也老了。」我只能這樣理解楊導的意圖,他也像我們一樣,太愛洋洋了,從某個角度,洋洋就是如南俊的我們雖然疲憊不堪卻依然苟活於世的唯一寄託與希望,我們驚喜於洋洋身上所嶄露的每一點螢火之光,但是我們也清楚的知道現實的殘酷與無奈,讓我們忐忑於洋洋的將來,對於這股新生的不息的力量,我們沒有資格去安排他的結局,洋洋的路,只能由他自己去走,我們所能做的——JUST BELIVE! 第一次認真的看這部片子會讓人感到痛苦,但當你真正看懂了這部片子,卻會有一種體悟,從中能將這種痛苦轉變成一種思辯的力量,有評論家說《一一》反應了一個人從純真,到懷疑再到睿智的過程。跟著電影走過了兒童的懵懂,青春期的疑惑,青年時期的茫然,中年的無奈,直至老年將死的安然。發現自己確實無論多麼強悍,都無法跳出這個輪回,迴避去遭遇一樣的命運。這種無力感讓人恐慌,惘然,發現確實,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也許只能看過,然後再去經過,承認某種東西的強大,人的局限,記得自己的初衷,對事物保持寬容心態。不可狂喜和怨恨,謙卑地認識到,永遠有另一面是自己看不到的。 確實。「無論怎樣,都是一樣。」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國,一剎那中即見永劫!

F. 如何評價電影《一一》

關於一一的意思,有人說是一一道來的敘事方式,看了豆瓣上的評論,大多是將每個個體抽離出來加以點評的。然而我想,一一的意思,應該是指那一家子的人,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屋檐底下,彼此經歷著自己情感的折磨和內心的困惑,卻互相沒有交流。在舒緩的節奏中,表面的生活看似漫不經心,可是內里卻有多少的風起雲涌,而這些風起雲涌都只屬於他們自己,哪怕是最親的親人,都不能關注,甚至無法理解。洋洋的受人欺負對他來說一定是一件很困擾的事情,婷婷好幾次都用到「又」這個字,足以說明這一點,可是沒有人幫他去解決這份困擾;洋洋對於身後那一半世界的好奇也始終都只是他個人的好奇,他對女生第一次萌動的感情也一樣只是他自己的--甚至在從游泳池裡爬出來以後,渾身濕漉漉的他也一樣沒有受到家人的關注--即便是看到了大人也只會以為是淋了雨吧!婷婷所經歷的初戀要比洋洋更加驚心動魄,尤其是那個血腥的結尾,向我們昭示著青春的危險!而這份驚心動魄和她對婆婆的愧疚一樣,也依然只是她自己的,他的父母對此一無所知,甚至一無所知得有些理所當然。最後終於說到簡南俊夫妻,之所以放在最後,是因為他們是這當中最叫人絕望的。小舅夾在兩個女人之間被折騰來折騰去也還有些人情味道,而這一對在外人看來相敬如賓、不吵不鬧的夫妻,他們兩人的世界竟然如此地隔閡。那隔閡不僅在於簡南俊向初戀情人表白的那樣「除了你我從來沒有愛過任何人」,而在於當妻子哭訴生活的無意義的時候,他絲毫不能理解那種感受,他只是給了一個及其表面的答案,終於將她趕到無處可去,無家可歸的境地。而第二次他們的對談仍舊延續著這一次的軌跡。如果說父母對孩子的忽視還是一種不經意的行為,那麼這樣一種哭泣中的傾訴、這樣一種最直接的情感需求的表達,卻糟到了根本的挫敗,在這種挫敗當中,甚至丈夫的情感出軌都變得沒有了意義。影片的結尾,當簡南俊坐在婷婷身邊(而不是走道另一半的妻子身邊)的時候,他拉起了婷婷的手,放在自己的手心裏面,這幾乎是整個影片當中最有溫情的一個鏡頭。這個鏡頭讓我們想起簡南俊在日本時候說的「女兒就像情人」,似乎向我們展示了那麼一點溝通的希望。可是連這一點暗示都是蒼白無力的:情人又如何?簡南俊和情人之間不也是互相隔閡的嗎?這甚至是他們分手的直接原因,也是胖子最後殺人的原因。簡南俊對婷婷生活的忽視,正好也為此做了最佳的注釋和證明。整個影片當中,婆婆的存在是一個象徵。在這樣一個放眼望去比比皆是的家庭當中,對於身邊的人來說每一個人都只是一個沒有情感回饋的植物人,他們對他來說也是如此。他們的存在就像是中文簡體的「一」字,單獨存在的時候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當和另一個「一」一起存在的時候也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兩個筆畫之間即沒有呼應也沒有牽連。這樣存在的「二」(atwo)和「一」(aone)又有什麼區別呢?父母、夫妻、情人、兄妹無不如是。就是在這樣的隔閡當中,我們的心終於充滿疲憊,慢慢老去。除了這個核心主題的完美表述外,整個片子的一大特色是充滿細節--如果你看不到這些前後呼應的細節,一開始一定會覺得它瑣碎,沒有耐心將它看完(而的確有些人是在男主角踏上日本這段之後才覺得它有意思的),然而我卻喜歡它進展中的每一分鍾,從開頭到結尾。然後震驚於這部電影所傳達的信息量之大、震驚於導演的敘事能力、畫面和片斷的組接能力--三個小時對一部電影來說的確很長,然而要想在三個小時裡面充分地展現一個時代一個地方一群人的生活,我想這的確是需要天分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楊德昌是個天才!《一一》這樣的電影,讓我接下來看的《千里走單騎》全然失色,或者我就不應該將它們放在一起相提並論,《千》只是對某種情感的表達渲染,而《一一》才是真正對生活的觀察和思索!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575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54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3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51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275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24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3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67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671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