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製作如何形容
A. 用英語表達「大片」怎麼說(就是大製作電影那種的)
blockbuster
B. 30年前的戰爭片,小空間題材大製作,能否堪稱完美的潛艇電影
這是一部30多年前的戰爭電影-《從海底出擊》,很少見的潛艇題材,絕對算是小空間題材的巔峰之作,堪稱完美的戰爭潛艇電影,電影反應得很真實,感覺就是看紀錄片,影片大量使用追拍的鏡頭,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面,給人窒息緊張的感覺,令人身臨其境。最後一場潛艇里的戲,泛著青光的場景如地獄一樣。寫實的戰爭片,讓觀眾承受如片中人一樣的煎熬。一種生與死的對抗,毫無疑問是最強的潛水艇電影。潛艇真是個邪惡又讓人絕望的發明。
這部影片的過人之處,不僅僅是場面的寫實震撼,也不僅僅是狹窄潛艇里的出色空間調度能力,而是兼顧眾多角色的超強塑造刻畫,還有編導那種冷靜理智的客觀創作立場!德國電影人的二戰反思態度令人起敬!難以想到在一個狹小的潛艇空間裡面發生的故事能夠拍成那麼長的一部電影。而更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的潛艇船員生存環境是這么的擁擠和骯臟,只能說特殊時期下,人類有著特別強大的意志力。
C. 什麼叫「電影產品」怎麼定義我要寫在論文中,謝謝!
一、電影產品的界定
(一)電影產品的定義
經濟學家將電影產業形容為一個龐大的,猶如「宇宙行星」一樣的產業體系:體系內部,電影產業是一條包括電影編劇、製作、發行、放映等在內的一體化流程的產業鏈;體系之外,電影產業除了影視投資外,最重要的就是與多種相關行業合作進行多元化電影後產品開發,包括電影音像製品、電影廣告、游戲、電視播放、玩具、主題公園等。在這個產業鏈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一部電影以膠片拷貝的形式完成它的商業使命的時候,非電影院的商業營銷就開始發揮威力,延續電影的生命。
(二)電影票房收入
按照經濟學的成本—收益理論來分析,我國的國產影片大致分為4個層次的影片,其中,佔有票房主體地位的是近幾年興起的大製作影片,而數量眾多的中小成本影片同樣是我國電影票房收入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1)大製作影片
這是指每年只有3-5部的、投資皆在一億元人民幣以上的的所謂「國產大片」,其國內的預期票房在8千萬人民幣以上。比如2004年投資1600萬美元、國內票房1.6億元人民幣的《功夫》;投資2.5億元人民幣、國內票房1.5億元人民幣的《十面埋伏》。2005年的「國產大片」包括投資3.4億元人民幣、以1.7億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一名的《無極》;投資1.6億元港幣、以9千6百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二名的《神話》,投資1.2億元人民幣、以8千3百萬元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三名的《七劍》和投資1億元港幣、以4千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六名的《情癲大聖》。
大製作影片在特徵上與好萊塢的大明星、大導演、高投入、高產出的「高概念(HIGH CONCEPT)」電影基本相同。這類影片的一大特點是單憑國內的票房基本不足以收回投資成本,但是由於這類影片資金構成非常復雜,資金來源包括大陸、香港、日、韓甚至好萊塢。這使得影片在製作時便已考慮到海外市場營銷因素,因而除了內地票房,還往往能夠以較高價格賣斷北美、亞洲及其他各地發行權,再加上內地高價音像版權及後產品開發,所以這類影片基本上都可以有豐厚的回報。在2005年生產的國產影片中,這一陣營的影片數量雖然只有4部,但在國產片的票房中卻可以占據28.4%的份額,並且往往也是中國電影海外銷售的主力。可見我國電影製片業的投資模式正在逐漸向好萊塢靠攏,以大製作來拉動市場的繁榮。
(2)中等製作影片
這是指投資額大約在1千萬到5千萬元人民幣之間,其國內票房目標大約在1千萬到8千萬元人民幣之間的影片,比如2004年的《天下無賊》、《戀愛中的寶貝》、《天黑請閉眼》、《孔雀》、《張思德》和《鄭培民》等影片。每年在這個區間的影片通常不到10部。 並且這個陣營的影片有三種情況:一是個別主旋律重點影片,比如2004年的《張思德》和《鄭培民》,2005年的《太行山上》,投資1千萬元人民幣、以2千6百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八名的《任長霞》,投資6百萬元人民幣、以2千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十名的《生死牛玉儒》;二是少量兼顧海外市場的商業文藝片和藝術片,比如2004年的《孔雀》和《茉莉花開》,2005年的《長恨歌》,投資6千萬元人民幣、以2千2百零5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九名的《千里走單騎》等;三是一些主打情人節檔期、暑期檔、賀歲檔等特殊市場的商業類型電影,如2004年的《戀愛中的寶貝》和《天黑請閉眼》,2005年的《三岔口》,投資8千萬元港幣、以6千4百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四名、主打暑期檔的《頭文字D》,投資4千萬元港幣、以4千1百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五名、主打情人節檔期的《韓城攻略》,投資8千萬元港幣、以2千8百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七名的《如果?愛》等。在2005年國產片票房前十名中,中等製作影片有6部,創造了2億零1百零5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占據了國產片票房前十名票房總額34.1%的份額。而且在這6部影片中,有2部是中港資金合拍片、有2部是港產合作片。
(3)中小製作影片
這是指製作成本在4百萬元到1千萬元人民幣之間,其國內票房目標在1百萬至1千萬人民幣之間的影片,如2004年的《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2005年的《青紅》、《求求你表揚我》、《喜馬拉雅星》、《一石二鳥》、《童夢奇緣》、《再說一次我愛你》、《怪物》、《阿嫂》、《早熟》和《千杯不醉》等影片。這類影片通常每年生產數量在20部左右。在這20部左右的中小製作影片中,純國產片與內地香港合拍片(包括中港資金合拍片和港產合作片)大約各佔一半。其中超過5百萬元人民幣國內票房的不到10部,並且在5百萬到1千萬元人民幣之間仍然是以中港資金合拍片和港產合作片為主,純國產片的國內票房主要集中在5百萬元人民幣以下。
(4)小製作影片
這一層次的影片的製作成本則在100~300萬左右,並且數量最多。根據現有的數據統計,可以推測出2005年這樣的影片大概有200部左右,約佔全年總產量的77%。這些影片部分進入了院線放映,但票房產出相當微薄;還有的影片則是小規模、分區域上映。而在這個層次的影片中,相當一部分影片的主要市場是電視播映權和音像產品版權。少數藝術水準較高的文藝片在獲得海外電影節獎項後通過出售海外部分地區版權,能夠獲得一定補償,甚至略有盈餘。而還有部分影片則在獲得公映許可證之後直接放入片庫,根本沒有進入流通渠道。
二、電影相關產品
(一)界定
我們可以按照行業內的習慣,對因電影而產生的相關產品進行明確的界定。電影相關產品可以分為兩大類別:電影直接產品和電影衍生產品:
1. 電影直接產品
電影直接產品,是指依賴於電影拷貝本身,通過復制的手段,使得電影的內容產品以不同的載體形式存在的一種形態,包括錄像帶、VCD、DVD、電視播映和圖書等。
2. 電影衍生產品
電影衍生產品是指在得到版權所有人授權之後以與影片相關的人物形象、場景、道具等為核心產品概念開發出來的一系列產品。市場中電影和它的相關產品開發與運營的過程基本如下:
電影和其相關產品運作流程圖
(二)電影相關產品的具體形態
1.電視台播映。
影片在電視台的播映是其相關產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電影收入的30%來自電視的播映和點播。盡管我國電影的電視播映收入在電影總收入中所佔比例遠遠不能達到這一數字,但2004年我國電影產品的電視播映市場已有所發展,CCTV-6、上海東方電影頻道、吉林長影電影頻道和西部電影頻道這四家電影頻道的總收入達到10億元,比2003年的收入增加了43%。2005年在這一基礎上又有所發展,達到11.5億元人民幣。
2.音像製品。
音像製品是電影相關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和影響著整個產業的發展。例如在北美,碟帶收入甚至是電影票房收入的兩倍還要多。據統計,2005年中國共有300多家音像出版單位和300音像產品復制企業,音像製作、發行公司2000多家,超過10萬個零售、發行網點。9廣東省已成為中國音像業製作、出版、復制、包裝、發行的重要基地,音像製品發行量佔全國的80%,光碟生產量佔一半以上。2005年中國音像製品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目前。我國的音像企業大多集中在廣東,全國音像市場上80%的正版音像製品來自廣東,年銷售額在60億元以上。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現有各類音像出版單位20多家,音像製作單位約70家,41家光碟復制企業,擁有光碟生產線300餘條,光碟生產量佔全國50%以上。音像製品批發單位180多家,零售出租單位6700餘家,80%是民營企業。
3.網路播映和在線服務
據我國互聯網信息中心調研表明:截至2007年6月,我國網民總人數達到1.62億,僅次於美國2.11億的網民規模,位居世界第二。與2006年末相比,新增網民2500萬。雖然增長迅速,但普及率仍然偏低,只有12.3%,低於全球17.6%的平均水平,與互聯網較發達國家美日韓等相比差距更大。其中,寬頻網民數達到1.22億;以手機為終端的無線接入網民數達到4430萬。我國網民中性別差異逐漸縮小,女性以45.1%的比重上升到歷史新高點。網民年齡結構發展不均衡,表現出極強的年輕化特徵,25歲以下網民比例已經超出半數(51.2%),30歲及以下的網民比例甚至超過了7成(70.6%)。我國網民中,大專及以上學歷超過四成(43.9%),仍然表現出較強的高學歷特徵,但是與歷年相比,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平民化趨勢。網民中學生比重很大,達1/3強(36.7%),絕對數量接近6000萬。這一點與我國互聯網用戶的年輕化特點形成相互印證。
電影的網路播映和在線服務能夠為電影和網站帶來巨大的獲利空間。當前,網路下載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其流行本應該對電影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由於目前網路下載大多都沒有經過版權所有者的授權,而且許多影片在剛剛公映就出現在了網路上,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電影票房和音像製品市場。2005年4月30日,我國頒布了《互聯網著作權行政辦法》以及相關的集體管理機構條例。年內我國將出台《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從而為網路環境下的著作權保護提高更具有操作性的法律依據。這是我國首次立法規范互聯網事業健康發展,對於完善著作權保護制度、保護網路知識產權、遏制網上侵權意義重大。2006年我國還將加入《國際互聯網條約》,與國際接軌。
4.印刷品
電影圖書。電影與圖書的互動,意思是電影的熱映與同名圖書相互作用,贏得較高的票房和銷售量。這種良好互動的產生依賴於故事本身的可看性和可讀性,否則就選自其中一個就可以了。與電影互動的圖書,尤其是外延內容圖書的出版與熱銷,是文化產品多元化開發和產業化發展的表現,是電影產業鏈條趨於完善的表現。
電影海報。電影海報最初只是一種營銷手段,是電影發行、放映的宣傳品。隨著電影海報設計的不斷升級,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和視覺震撼力逐漸成為一種藝術品、裝飾品,甚至是投資對象。電影海報一方面擴大了電影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電影的收入。
國外影片非常重視這一部分相關產品的開發,而且印刷品的開發已經為影片乃至整個電影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和影響。在這方面,國外有許多成功的例子。1996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剛剛出版時,世界上知道《哈利波特》的人並不多。1997年,其美國版權已賣到10萬美元,創兒童文學天價。隨著《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放映,其圖書銷量倍增。《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已經被翻譯成60多種文字,銷往200多個國家與地區,累計銷售量已經超過2.7億冊。按作者羅林(Joanne Kathleen Rowling)計劃,《哈利波特》系列一共七本。有分析師預計,待到七部電影全部完成,《哈利波特》票房總收入可望超過100億美元。《哈利波特》電影與圖書相互影響,在全世界范圍內培養了大量的「哈利波特迷」,圖書與電影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電影海報的價值與海報設計者、電影流行程度密切相關。據說在美國的拍賣網站上,影片《盜火線》、《角鬥士》等電影的海報都在100美元以上,《金剛》法國版海報150美元,《哈利?波特3》的海報260美元。一些老的電影海報價格更高:1927年的《大都會》國際版電影海報在美國拍出了69萬美元, 1932年版《木乃伊》海報達45.35萬美元;1942年拍攝的《北非諜影》,其海報拍賣售價達7.8萬美元。
5.電影廣告
電影廣告是以電影及其衍生媒體為載體的廣告形式。電影廣告主要分為電影內的置入式廣告和電影放映中的貼片廣告。前者包括電影中的實物道具、畫面中的場景、台詞語言的特別提示等,這一類型廣告實效性強,給觀眾直接的廣告提示,而且一般都結合在電影情節中,能喚起觀眾內心的認同感。後者一般播放於影片的正式內容前,或影片結束後,有獨立的廣告內容,根據不同的經營方分為:片方貼片廣告、發行方貼片、廣告院線貼片廣告和影院貼片廣告。電影的置入式廣告和片方貼片廣告、發行方貼片廣告還可在電影衍生多媒體傳播方式中投放。例如影片的VCD、DVD製品,後期影視作品登陸電視媒介播放過程中的廣告跟隨。另外,電影的圖書、玩具等其他相關產品也可以作為廣告的載體。
電影是一種文化產品,也是一種媒體,以電影為媒體的廣告,在美國、歐洲、日本、南美等國家已成為與電視、報刊並重的大眾媒體廣告。電影廣告受眾數量大、受眾接觸廣告信息頻次多、到達率高、清晰度高,廣告信息對受眾影響時間長、影響程度深,能夠為商家獲取好的廣告效應,也大大增加了電影業的收入。
1997年,新飛電器在進口大片《山崩地裂》開中國企業電影貼片先河。近年電影廣告高速發展,但主要停留在電影公司與影院自己拉廣告的原始狀態,廣告公司介入較少。電影廣告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手機》和《天下無賊》。影片《手機》的幾家主要贊助商的贊助額為:摩托羅拉400萬元、中國移動80萬元和BMWl20萬元。一方面這幾家贊助商的產品在電影中頻頻出現;另一方面,在《手機》放映結束幾個月後,其影像製品仍在銷售,其中的產品形象仍在傳播,從出現的頻率和時間長度來衡量廣告費用,價值比相當可觀。影片《天下無賊》中的寶馬汽車,惠普筆記本電腦、佳能數碼攝像機和便攜列印機、諾基亞手機、長城潤滑油、《北京晨報》和漁夫之寶薄荷糖等等。以電影《英雄》為例,其5分鍾的貼片廣告就引起了泰康人壽、上海世茂濱江花園、中國移動等四五十家公司的競爭。最終,被中國移動、五糧液、日本豐田等大型企業以高達200萬元/30秒的價格搶得。
6.影視基地
影視基地是發展整個電影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片的絕大部分都是在影視基地內拍攝完成的,少量外景除外。國內影視基地數量非常多,下面僅就其中的幾個影視基地的經營狀況進行介紹。它們都具有自己的特點:橫店影視基地堪稱亞洲最大,上海影視樂園硬軟體一流,涿州影視基地古韻氣息濃厚,無錫影視基地服務配套齊全。以電影帶動我國的旅遊業,未嘗不是一條可行的道路。電影拍攝推動了影視基地的發展,而後者又為前者的順利進行提高了必要條件,二者相互依賴,共同發展。同時,影視基地還可以開發旅遊業務,當前旅遊收入已經成為影視基地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為旅遊增添了生機活力和文化底蘊,能大大激發遊客的興趣。配合影視劇拍攝,而建造的一大批景點,豐富了景區內涵,增加了景區看點。 以「影視為表,旅遊為里,文化為魂」的橫店影視城,逐步實現了從單一經營影視基地旅遊向打造國內一流影視旅遊主題公園的轉變。橫店影視城大力進行旅遊新產品的開發,以產品升級、更新改造為切入點,充分挖掘影視文化資源,把影視元素與旅遊需求相結合,採取演藝節目和參與性活動等多種形式,大力開發新的、富有鮮明個性的旅遊產品。依靠上游產業鏈條中的電影、電視產品形成的吸引力,根據影視情節包裝推廣景點,逐漸形成一個成熟的運作系統,能夠使影視旅遊景點的啟動、發展與成熟不斷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