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中國電影受什麼哲學思想形成

中國電影受什麼哲學思想形成

發布時間: 2023-06-10 19:02:47

1. 中國電影的意識形態包括

市民意識形瞎渣盯態(用鮮活的市井語言塑造了市民階層的人物群像,淋漓盡致地描繪當時社會的種種變化和人們的慾望宣洩)、知識分子精英意識形態(體現著知識分子階層的立場,它代表著人類的精神追求和終極價值關懷)、主流意識形態(一定時期內一個社會佔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

電影意識形態是人百類意識形態與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直接相聯系的觀念、觀點、概念的總和。電影里所表現出的一種意識,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學藝度術、宗教、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電影的回意識形式。

中國電影的特點

①中國是一個注重實踐的民族,中國人的思梁蘆維方式帶上了一種實用理性精神。實用理性精神的影響使中國的電影理論不是發展成為一整套抽象的思辨美學,而是形成一種和批評實踐與技巧總結理論相結合的實用美學。

②中國人倫理型的文化精神,在文學藝術中形成了「文以載道」的思想傳統。這使中國電影理論相對注重電影功能的研究,並且不是停留於抽象的載道功能,而是和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結合起來,成為一種以社會功能為核心的電影本體論。並具體演磨和化為對電影和時代、電影和社會、電影和人民、電影和政治等一系列關系的研究。

③中國傳統的理論思維方式側重於直觀整體的把握方式,所以中國電影理論在對電影基本結構的研究上側重於情節──劇作水平的研究,而不是影像──鏡頭水平的研究。劇作是中國電影理論本體論的基本出發點。正是在這一水平上,中國傳統的電影理論提出了其核心概念「影戲」。

2. 求中國電影發展史

1 前言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到2005年,中國的電影已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歷程。在這百年的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史離不開中國武術的熔入。

中國電影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以武術及以尚武崇德的俠義思想為主題的電影占據了中國電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說,中國武術促進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推廣和宣傳了中國武術。

2 武術與中國電影發展的三次高潮

2.1第一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當時,人們習慣稱其為「武俠電影」。 武俠電影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而發展到了第一次高潮。這個期間各種各類的武俠電影紛紛出現。

其武俠電影的急速發展,是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武俠小說等都有一定聯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據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並攝製成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歷史上人們也一直認為《火燒紅蓮寺》是中國第一部武俠電影。

當時紅極一時的《火燒紅蓮寺》,其票房和社會人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以後的3年內,為滿足觀眾的要求,《火燒紅蓮寺》的續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連今日的美國巨片《蝙蝠俠ⅰ》、《蝙蝠俠ⅱ》、《蝙蝠俠ⅲ》都會感到汗顏。《火燒紅蓮寺》說的是,湖南的瀏陽和平江兩地為爭碼頭而引發械鬥,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侖派和崆峒派,以及紅蓮寺廟等。劇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燒紅蓮寺》的連續18集,事實上形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以後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製作了兩集,從而使《火燒紅蓮寺》總共拍了20集。

在整個1929年至1931年期間,上海的50餘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餘部武俠電影,佔全部出產影片的60%。

由於日本侵華戰爭,中國電影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同時也導致了中國武俠電影第一次高潮的結束。

2.2 第二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二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術動作片和言情電影一樣,成為支撐香港和台灣電影業的兩大支柱。在這期間,涌現了一批代表這個時期武術動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員與導演。如李小龍、洪金寶等及以後的成龍、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製片公司首先拍攝了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碧血劍》,之後,台灣地區也出現了武俠電影,如1960年台聯影片公司的《七劍十三俠》等。

1973年,中國武術動作片翻開了重要的一頁。《猛龍過江》,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認的遠征歐洲打入世界影壇,並獲得成功的武術動作影片。同年的《龍虎爭斗》是李小龍與美國好萊塢華納影業公司合資生產的影片,成為中國第一部與國外電影公司合作的武術動作片。《死亡游戲》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最後一部影片,遺憾的是李小龍並沒有拍完這部電影就去世了。

此後,雖然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還繼續在生產,但作為群體性的武術動作片創作、拍攝、效應等逐步減退了。

2.3 第三次高潮

中國電影的第三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電影製片廠首拍了劉曉慶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開了武術動作片的先聲。1982年由河南開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聯華電影聯合公司攝制的、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這期間,大量的武術動作片題材的影片誕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當》、《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時,武術動作片有了將動作片與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韻。

由中國內地所引發的武術動作片與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即相比較而言,在敘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現了一種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術動作片又有了一個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龍門客棧》、1993年《東方不敗》、《獅王爭霸》等對中國電影具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間隔了半個多世紀的《火燒紅蓮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連續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龍八部》等等,都對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有的武術動作片中,以出生於廣東佛山的黃飛鴻的武術生涯為題材的武術動作片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從1949年的《黃飛鴻傳》至今,已有了100餘部關於黃飛鴻武術生涯的故事片。

3 武術動作片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在整個武術動作片中出現了許多代表人物,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從以下幾點探討。

3.1李小龍

在20世紀60至70年代期間,李小龍從武術的詠春拳開始創造截拳道,而後進入影視圈,轟動世界影壇。從而使中國武俠電影又進入了第二次高潮。

李小龍作品有童年時期的作品《富貴浮雲》、《細路祥》、《人之初》、《雷雨》、《人海孤鴻》;1969年《丑聞喋血》;1971年《唐山大兄》;1972年《精武門》;1973年《猛龍過江》、《龍爭虎鬥》;1973年《死亡游戲》(未完)。

在李小龍的電影中尤其是《唐山大兄》這部武術動作片,是由香港嘉禾電影公司所製作。該片成功塑造的中國英雄人物「唐山大兄」帶動了中國電影進入世界電影市場,主角李小龍由此而成為了一代國際電影巨星。

3.2 成龍

出生於1948年的成龍,數十年的從影使其成為全球的公眾人物。他的電影有很多,基本以《警察故事》系列、《醉拳》系列為他奠定了武術動作片的地位。此外,具有影響力的電影有《群龍譜》、《A計劃》、《蛇形刁手》、《奇跡》、《紅番區》、《霹靂火》、《簡單任務》、《我是誰》、《一個好人》、《尖峰時刻》等等。成龍1995年就獲得了香港浸會大學的榮譽社會學博士。他的《醉拳ⅱ》赫然登上了美國《時代》雜志,被評為十大電影佳片。成龍熱心於慈善事業和公益事業,尤其是為2008年的北京奧運當形象大使。

3.3李連傑

1996年在英國倫敦舉行了「李連傑作品專輯展映」,出現了異常熱烈的哄動場面,反映了李連傑已成為繼李小龍、成龍之後在歐洲備受矚目的中國功夫明星。李連傑的武打動作,除了傳統的中國功夫之外,又加入了好萊塢的動作特技效果。李連傑成功地打入了德國、比利時、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

李連傑作品有1982年《少林寺》;1984年《少林小子》;1986年《南北少林》;1988年《中華英雄》;1989年《龍在天涯》;1991年《黃飛鴻》;1992年《黃飛鴻ⅱ》、《笑傲江湖》等;1993年《獅王爭霸》、《方世玉》、《太極張三峰》等;1994年《洪熙官》、《精武英雄》及2004年《英雄》、2005年即將上映的《霍元甲》等。

李連傑的身價隨著其名聲業越來越高,從1982年《少林寺》的數百元,到1996年香港龍祥電影公司與永勝娛樂公司簽下了《黑俠》、《黃飛鴻ⅵ》等三部片子,達到了3600萬港幣;而以後的影片也在千萬美元之巨。

3.4 其他代表人物

《武當》中的司馬劍(趙長軍飾)、《塞外奇俠》中的卓已航(原文慶飾)、《武林志》中的東方旭(李俊峰飾)等。在眾多的武術動作影片中,以《黃飛鴻》為題材的影片可以說是達到了武術動作之最。而飾演《黃飛鴻》的演員也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武術動作片名演員。如成龍、李連傑、洪金寶、元彬、甄子丹、趙文卓、王群、邱建國等;還有不少其他名星。如譚永麟、劉家輝、梁小龍等。在這其中《黃飛鴻》中的黃飛鴻(關德興飾)。1940年開始,關德興飾演《黃飛鴻》,一直到1970年,整整演了99部以《黃飛鴻》題材的電影。

4 中國武術動作電影的發展趨勢

從《定軍山》到《卧虎藏龍》再到2005年周星馳《功夫》、徐克的《七劍》的中國電影百年的發展史中,可以看到武俠電影的發展趨勢。

4.1重視電影節的評選與獎項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電影節有3000多個,而國際製片人協會承認的國際A級電影節一共是11個。在這林林總總的電影節中,其中奧斯卡是國際A級電影節中舉足輕重的國際電影節,同時也是商業性最強的電影節之一。中國的電影界對此十分重視與關注,如張藝謀近年來的每一部大片似乎都劍指奧斯卡,而且都是與武術動作片有關的電影。

對於中國電影來講,奧斯卡不僅僅是一個在世界面前亮相的好機會,更是一個爭奪世界電影市場的契機。參加奧斯卡,得獎不易,既使獲得提名也同樣具有意義。而如果獲得獎項,則對中國電影的整體形象提升和世界電影市場的定位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2001年的73屆在奧斯卡的獎項,稱為中國武術功夫電影的《卧虎藏龍》再一次使中國武術動作片亮相全球影壇。《卧虎藏龍》是由李安導演的,李安有著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和美國的生活經歷。而整個劇組有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的演員以及美國和馬來西亞的華人演員組成。在獲獎的時刻,輿論界稱其為「世界華人的電影藝術成就」。

在奧斯卡的獎項提名中,《卧虎藏龍》得到了10個獎項的提名。最終得到了最佳外語片獎、最佳美術指導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原作音樂獎等4項大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國際A級電影節奧斯卡中的舉足輕重的獎項。

有意思的是,這部配英文字母的華語片還在美國引發了學中文的熱潮,甚至有的學校將《卧虎藏龍》劇本當教材用。

2005年,中國電影有了一個嶄新的評選活動——中國電影排行榜。排行榜4個項目,每個項目有5個提名。我們發現最佳製片人中的5部電影有2部是武術動作片,它們是《功夫》和《十面埋伏》。其中《十面埋伏》有3個項目的提名。

4.2電影市場的票房價值杠桿

從票房價值來看,《卧虎藏龍》僅在北美就達到了近2 億美元的票房、台灣的會宇多媒體以8位數即千萬元的價格取得了《卧虎藏龍》全球獨家動畫版權、包括碟片和商業性合作的授權等,《卧虎藏龍》得到數億美元的收入是毫無疑問的。

同樣,《英雄》在2004年的7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之後,在美國兩個周末的票房達到了1800萬美元,最後在全球達到了1.7621億美元的票房奇跡,而《英雄》在國內的票房收入僅占其中的17.24%。《十面埋伏》的海外版權被「索尼經典」購買了以後,其票房突破了7200萬美元。來自影片發行方中影發行放映分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7月29日開始放映的徐克的《七劍》,全國首個周末三天票房總計2600萬元人民幣,這個成績和《頭文字D》的首周票房基本持平。同時頭3天在東南亞已取得過4000萬的票房成績,發行負責人翁立表示,「從《七劍》的首周表現來看,總票房達到七八千萬難度不大。」因此《七劍》的中國電影排行榜估計也將是前列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影排行榜以電影的票房收入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

4.3娛樂性的武術動作片將異軍突起

《我的功夫女友》被譽為2005年的中國「首部現代功夫喜劇」。它糅合了浪漫、搞笑、功夫、勵志等多種元素。《我的功夫女友》是繼韓國影視明星張娜拉的電視劇《明朗少女成功記》創下收視高峰,並捧紅了張娜拉的亞洲小天後地位之後的又一巨作。圈內人把其稱作是中國版的《明朗少女成功記》。雖然由於檔期的原因,張娜拉最終未能出演此劇,但《我的功夫女友》將中國功夫與喜劇的結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許多海外的影片商也看好該片,希望引進現代功夫喜劇《我的功夫女友》影片。

2005年3月香港引進內地的首部電影叫《精武家庭》。它是集武打、動作、喜劇溫情於一體的武術動作電影。該片由成龍監制,「成家班」參加了全部的拍攝工作。總投資為4000萬元的《精武家庭》有驚險的跳樓場面和高難度的武打動作。

而香港另一武術動作片的明星洪金寶也在2005年的4月推出了「洪式」的喜劇功夫電影《龍威父子》。《龍威父子》取景於雲南和廣西一帶,秀美的自然風光和壯觀的瀑布河流更襯托出了中國武術動作影片的傳奇色彩。

在2005年的賀歲片市場里,以周星馳為主演的,作為新年賀歲片的中國功夫電影《功夫》展現了「電腦功夫」和武術真功夫的結合。此外,影片使這賀歲功夫片不同於普通的功夫片。《功夫》一片投資1.5個億港幣,片中仿效了不少好萊塢影片的經典段落,十分搶眼。

沉寂了3年以後的徐克又推出了武俠巨片《七劍》。該片目前拍攝完畢,已經於2005年7月29日與觀眾見面。

徐克認為,劍是兵器之王,象徵著中國武俠文化的精神,劍中蘊涵著俠義的風度和修養,並且有一種浪漫盪漾在其中,無論在攻擊時和防守時,你會發現那其中藏有哲學。關於劍,徐克認為有很多內容可以發展,一招一勢讓人們重新認識劍,劍不僅僅是一個打鬥的工具,它應該有七種精神,有七種顏色。

雖然《七劍》一直被稱為2005年最受期待的香港電影。但是,一部《琴魔》日前在香港試映後,有搶走《七劍》的風頭的趨勢。《琴魔》是一部古裝武術動作片,耗資數千萬,光道具「天音琴魔」就花費了10萬以上。業內人士評論,《七劍》和《琴魔》這兩部動作片的競爭,將帶動整個香港電影市場的進一步復甦。

4.4 武術與中國電影發展的互存互進

中國電影的發展離不開武術的源泉。武術的全球化宣傳與推廣離不開中國電影。在《定軍山》成功拍攝之後100年的中國電影風風雨雨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始終與中國武術發展互存互進。

20世紀70年代,功夫巨星李小龍使世界認識了中國武術,形成了一個中國功夫的熱潮。

80年代,李連傑的《少林寺》掀起了全國的武術浪潮,據不完全的統計,在《少林寺》及其他武術動作片放映之後的數年內,全國的武術業余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竟達到了萬所之多,少林寺的所在地,河南登封地區有100餘家武術學校。其中有不乏規模較大和檔次較高的武術學校。比如塔溝武校的習武學生超過了萬人等。同時,全球的武術熱也再一次升起。

2001年獲得奧斯卡4項大獎的武術動作片《卧虎藏龍》,無論在全球電影界的影響力、票房收入的市場因素,還是在中國電影和中國武術的宣傳與推廣,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程度。

在中國電影發展的100年中,武術動作片的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不僅僅有提升中國電影的國際地位,擴大電影的市場效應的作用,而且更有宣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橋梁作用和宏揚民族精神的教育作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通過電影進行宣傳,從而使中國走向世界,使世界認識中國。如奧斯卡、如嘎那、東京電影節等等是中國影片成為世界各國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再如電影《霍元甲》的放映,使無數國人為之傾倒,從而使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自豪感大大提高。

中國電影是中國武術走向世界的橋梁,中國武術是中國電影發展的源泉。兩者的互存互進將永遠延續下去。

5 結語

武術是我國特有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其內容繁多,門派林立,表現形式多樣,具有極大的健身價值和技擊價值,同時更富於娛樂價值。電影正是反映人們的文化精神生活的一個體現,而武術動作電影又在電影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武術能夠與電影結合起來,共同促進雙方的發展。

3. 中國影視的大眾文化的源泉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 主流文化:弘揚時代主旋律

當代中國的主流文化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它既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又是對當代中國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具有巨大促進作用的文化形態。中國共產黨的十五大報告對此作了明確的界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李兆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當代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充分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優秀成果,因而是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文化體系,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毛澤東指出:「一定的文化(當代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而經濟是基悄中礎,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表現。這是我們對於文化和政治、經濟的關系及政治和經濟的關系的基本觀點。」[1](P663-664)這就對主流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明確的說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作為當代中國的主流文化,它產生形成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性實踐,因此它是一種有時代特色的、全新的文化。它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結合在一起,圍繞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根本任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除了時代性特點之外,當代中國的主流文化還應體現開放性和群眾性特點。所謂開放性,即擁有海納百川的心胸,貫徹寬容原則,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自由討論、自由創作和不同學派、不同風格的自由發展,使文化園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同時,合理吸收外國文化一切好的東西,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成為形式開放、不斷發展的博大體系;所謂群眾性是強調,社會主義的文化事業是億萬人民群眾創造的事業,人民群眾是文化建設的主人,是一切文化創造的最深厚的源泉。

著力於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質的提高,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旋律。現代化文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因此立足於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把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主旋律定位在人的素質的增長和人的全面發展上,這就賦予了作為主流文化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十分艱巨而光榮的使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日益關注人的發展,這是當代世界現代化進程的一個大趨勢。20世紀80年代,國際社會提出了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合作的新的發展主題,以及經濟與政治協調,人與自然協調等新的發展觀念。90年代以來,綜合發展觀有了新的拓展,重點是把人類的自我發展擺到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位置上來。這樣一個綜合發展的新時代給中國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政府將人的素質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應該說是極富遠見的。因此,應該自覺地把人的素質的提高作為一項跨世紀主題,從發展戰略的高度常抓不懈。

首先,人的素質的提高,從根本上說是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僅要創造物質文明,而且要有精神文明。因此,占據了生產資料從而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的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應該同時成為精神文明的創造者並去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這種占據和創造,一方面表現為用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思想理論、價值觀念和道德理想影響、指導全體社會成員;另一方面表現為工人階級自身也必須在領導和組織社會化大生產中不斷地改造自己,「鍛煉出新的品質」,「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只有既從物質貧困中解放出來,又從精神貧困中解放出來,才能真正實現和鞏固自己社會主人的地位,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自我解放。這是社會主義發展的本質要求。

其次,高度重視人的素質的提高,對於我國現階段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提高國民綜合素質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質哪運租和科學文化素質,已成為當務之急的歷史課題。以基本的文化素質而論,據20世紀90年代初有關資料統計,12周歲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占我國總人口的20%以上(幾乎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文盲或半文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佔25%;每一萬人中只有大學生13人,而美國有509人,日本有212人,俄羅斯有195人,印度有52人。在全部就業人口中,大學文化程度的只佔1%,高中文化程度的只佔11%,初中和小學文化程度的也只佔60%以上;技術人員在職工總數中僅佔3%左右,而西方發達國家則達30%以上。最近幾年由於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情況有所好轉,但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在總體上落後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狀況並未從根本上改變。從思想道德素質上說,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開拓進取精神和主體自我意識,全社會的精神風貌也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由於社會轉型所造成的價值混亂,在社會生活層面我們也看到了一系列不盡人意的地方,如道德滑坡、腐敗滋延、犯罪增生、知識貶值等。這些現實情況警示人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確是一件長期而艱巨的、關涉全局的任務。

另外,全面提高人的素質,這也是適應時代發展趨勢的科學決策。我們正處在一個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年代。這種競爭歸根到底是國民綜合素質的競爭。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市場經濟轉向知識經濟的條件下,國民綜合素質尤其是思想道德與科學文化素質越來越成為社會發展中人力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未來學家預言,目前人類正處於「第三次大轉變」的關鍵時期,全球生態危機加劇,今後必須調整人類的文明實踐方式,這將導致一種以文化資源為基礎的生態文明的出現。當今世界,計算機技術的廣泛使用,生物工程、生命科學等新興學科的不斷出現,標志著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未來社會發展將對人的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必須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認識人的綜合素質在整個文化建設乃至社會全面發展中的核心地位。

由上說明,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作為現時代的主流文化,在當代中國的社會發展居於核心的總攬全局的重要位置。它的文化價值追求表明,在主流文化的現實操作中,是能夠與其它文化(尤其是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偉大轉折關頭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

二 精英文化的現代使命

精英文化作為知識分子文化的主要表現形態,在當代中國的社會文化生活中佔有著十分突出的地位。隨著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社會轉型,精英文化的獨到價值被逐漸得到確認。確切地說,精英文化是知識分子階層中的人文科技知識分子創造、傳播和分享的文化,「精英」是指社會為其設置專門職業或特殊身份的知識生產傳播應用者。精英文化在精神上與中國傳統的士大夫文化一脈相承,「以天下為己任」,承擔著社會教化的使命,發揮著價值規范導向的功能。它得以獲得如此地位的前提,是全社會確立了一種普遍的信念:真理和道義盡在其中。19世紀末,現代知識分子逐漸形成相對獨立的階層,致力於傳播創造新文化,「五四」運動遂成為這一新文化的誕生儀式。中國社會傳統的士大夫文化從此轉變為知識分子文化,即精英文化。知識分子全面繼承了士大夫的社會角色和身份,負責向全社會提供精神文化產品,享有解釋歷史、評議現實和科學文化教育的職業特權,向民眾灌輸社會理想和理性精神,確立價值尺度和審美趣味的標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為知識分子展示其獨立的文化價值提供了機遇,知識分子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在中國哲學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中國文學藝術的繁榮和科學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傳播中國文化精神和引入世界先進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是總體而言,精英文化在當代中國社會轉型和市場經濟環境下,還遠未真正適應這種現實,其自身的生存心態尚未調整到成熟狀態。其中,一個突出表現就是面對社會生活的市場經濟轉型顯得心理承受力脆弱;在商品大潮的沖擊下,精英文化的繁榮景象正在一天天衰退,經濟規律和價值規律使得支撐精英文化的體制處於土崩瓦解狀態:嚴肅的交響音樂被輕音樂和搖滾樂所替代;國家一流的芭蕾舞劇院和歌劇院虧損嚴重甚至連生存都難以為繼;藝術故事片的拷貝發行不出去、創下零拷貝的紀錄,電影廠不得不棄雅隨俗趕時髦;人文科技學術著作和純文學藝術作品缺少市場、難以正常出版;文化熱點已經全面轉移:打開電視,收視率最高的往往都是些通俗的小品喜劇和娛樂肥皂劇,大街小巷充斥著燈紅酒綠的歌廳舞廳……不容否認的現實是:精英文化正陷入空前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精英文化自身也開始分化,部分精英文化開始滑向商品化、平面化的大眾文化運作,由此加劇了精英文化的思想貧血和精神萎縮,以及整體素質和水平的停步徘徊甚至下滑。對於精英文化來說,以下一些傾向值得人們憂慮:(一)人文學術著作出版難。各種庸俗黃色文化垃圾充斥書店書攤。這提示了社會的文化、消費與精神追求之低俗化傾向。(二)知識分子遠離、淡化政治,對政治文化普遍冷漠、疏遠,缺乏應有的關懷。這意味著社會的發展缺少理性參與和引導。(三)對形而上的人文關懷的淡化傾向。功利化和實用性要求使得知識界對智能和真理的追求失卻了內在的動力,而哲學的形而上品格主要是人的命運、人的存在方式的終極關懷與思考。在社會生活的急速變動中,原有的精神文化平衡及社會關系被打亂,導致人們產生壓抑感、危機感、失落感、空虛感,精神貧乏和思想混亂已成為一種嚴重的問題。(四)中華倫理文化傳統面臨挑戰。倫理道德構成一個民族人文精神的內核。商品大潮使原先規范人們行為的道德體系在社會轉型過程中被連根動搖,新的有效的道德價值觀念尚未形成,精英文化除了感嘆世風日下外無所作為。加之一些黨政幹部的權力腐敗,更加強化了這種道德失范。

精英文化目前所面臨的困境與危機,在一定層面折射了目前中國文化建設所應注意的重大問題。當然,我們在強調和指出精英文化所面臨的危機的同時,還應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和出路之所在。精神文化的危機須由精神文化自身來拯救。有道是大浪淘沙,經過市場經濟的洗禮,真正的有理想有抱負的知識分子會愈加顯示出其人格和學術的功底和魅力。可以相信,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人文與科學文化的重新繁榮也將為期不遠:「精英文化的失落並不完全等於全部知識分子的失落。人文知識精英依靠政權用意識形態主導社會的時代結束了,但是知識分子的整體地位並沒有動搖。科學技術專家仍是受尊敬的權威,社會科學家也在逐漸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群體,對社會和經濟的實際運行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

在社會轉型這個特殊的歷史階段,中國精英文化應該意識到自己的現代使命,通過對現實社會的積極介入和熱切關注來傳播人文價值和科學精神,在生活實踐中調整自己失衡的心態,從而成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生力軍。基於這一要求,精英文化的現代使命有兩個核心點:第一,通過對民族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重建中國文化的價值系統,重塑現代民族魂,從而使中國文化在走向世界、與世界文化的對話和交流中,真正呈現出自己的價值和魅力,並為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歷史實踐注入持久的文化支撐力;第二,積極投身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實踐,加強現代人文精神與科學理性的培育和輻射,勇於承當起社會良知的角色並發出社會公正和正義的呼聲,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和精神境界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三 大眾文化的價值提升

在當代中國,大眾文化是一種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觀,大眾文化消費已成為中國普通百姓最重要的精神生活需求。從本質上說,大眾文化是現代工業社會背景之下所產生的並與市場經濟和商品社會相適應的一種市民文化。作為一種歷史形態,大眾文化最早出現在西方,它的產生依賴於兩大前提:第一,城市的出現。城市本質上是生產力發展和經濟變遷的產物,在歐洲近代,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商業化的加劇,城市的數量和規模開始迅速發展。如果說古代的城市更多地是一種政治、宗教和軍事象徵的話,近代工業化以後的城市則是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是社會先進思想的集散地,它代表了一種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由此可以說,城市是生產大眾文化的溫床。第二,現代化的科技傳播手段。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革命,文化的傳播方式也由古代的口頭傳播、書面傳播進入電子信息傳播的時代。20世紀人類信息時代的到來,使文化通過聲音和圖像的組合方式,並以時間的同步性傳遞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這就打破了文化的壟斷,有利於文化接受上的平等性和廣泛性。在西方,現代傳播方式從一開始就是市場化大眾化的。縱觀西方大眾文化的歷史流變,我們可以較為清晰地把握大眾文化的特徵和本質:大眾文化是在工業社會中產生的、以都市大眾為消費對象、通過現代傳媒傳播的、無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復制的、按照市場規律批量生產的文化現象,它是現時代社會快節奏、高效率、方便、時髦、流動的生活方式的體現。

顯然,大眾文化不等於「通俗文化」。兩者在其文化質地上是完全不同的。「通俗文化」是一種源遠流長的、與人類的出現同時產生的文化,在總體上說它是一種民間的集體創造物。「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這是一種自發地、不帶功利性的文化創造行為,呈現出清新自然、質朴剛健的精神品格,它所傳達的是千百年來廣大民眾對世俗生活真切感受和嚮往。農業文明是「通俗文化」產生的深厚土壤。而「大眾文化」作為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只有短暫的歷史;現代社會的「大眾文化」,其製作過程與接受過程是完全分離的,大眾文化作品是由少數人利用現代工業技術手段快速炮製而成的,然後向大眾拋售和傾銷。在這種場合,大眾完全是被動的接受者。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市場經濟規則在大眾文化的運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少數人基於商業贏利目的而快速合成的「大眾文化」,其對人生的理解、對情感的投人以及審美的體驗往往大打折扣,甚至有諸多的虛假和矯情成分攙雜其中。因此,大眾文化往往成了一次性消費的文化快餐,它並不想執意去追求文化價值的永恆性,而更多地是給工作忙碌的大眾一種經驗上的娛樂和感官上的享受。

當代中國正處於一個雙重的歷史轉型時期,既要完成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型,又要實現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如同當代中國的文化發展呈現出了轉型期的種種特殊性一樣,「大眾文化」在當代中國的產生和發展也打上了諸多「中國特色」,這集中表現為兩點:第一,城鄉一體化特色。由於中國工商業不發達,城市和鄉村並沒有嚴格地分化。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和鄉村的人口流動亦日益頻繁,客觀上使得作為都市文化的大眾文化也程度不同地波及到了中國農村,而電子傳媒的普及更加促進了這種城鄉的一體化。第二,與其它文化形態相共存。在大眾百姓的文化生活中,傳統的和現代的、中國的和西方的,各種文化形式都有所表現,甚至還攙雜著各種原本屬於傳統社會和農業文明的東西,這都反映了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文化的特點。

如何評價大眾文化在中國當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這是一個不容迴避的話題。社會轉型期文化發展的復雜性,使得人們對大眾文化現實出現了見仁見智的價值評判分歧。保守者將大眾文化斥之為資本主義文化,精英文化層則將其視為文化的墮落,如此大相徑庭的立場的確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大眾文化的價值定位問題。首先須指出的是,大眾文化作為和我國改革開放與社會轉型同時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它的產生具有歷史的必然性,正如丹尼爾·貝爾所說:「市場是社會結構和文化相互交匯的地方。整個文化的變革,特別是新生活方式的出現之所以成為可能,不但因為人的感覺方式發生了變化,而且因為社會結構本身也有所改變。

4. 中國的電影主要弘揚的是什麼樣的價值觀

電影是一種要在市場上流通的大眾文化產品,如果在文化價值取向上脫離了時代的普遍要求,在文化心理上偏離了社會的共同認可,其市場前景必定黯淡

電影,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產品,與一般的商品相比,其特殊性在於它的內容層面必定會涉及人類的情感、道德、文化、精神等諸多因素,而且這些因素又都涉及特定的文化價值觀。基於電影產業的這種特殊屬性,我們必須對電影產業的發展設定相應的價值傳導目標,這個目標既應當包括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價值「植入」電影的敘事體系之中,同時,也包括將當代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滲透進電影的故事情節之中。

不尊崇「叢林法則」——

表現正義與人性的世界才能得到觀眾認同

文化價值觀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種文化所體現的關於生活方式、社會理想、精神信仰的基本取向,它決定著人們在政治、社會、倫理、藝術領域對於是非、善惡、正邪、美醜的基本判斷。什麼樣的東西值得珍惜,什麼樣的東西不值得珍惜,什麼樣的生活有意義,什麼樣的生活沒有意義,什麼樣的思想能被認同,什麼樣的思想不能被認同,都是由人們的文化價值觀所決定的。

一部影片不管講述的是什麼時代的歷史故事,不論採取的是什麼種類的敘述方式,文化價值觀都會深深地「嵌入」影片的敘事內容中,都會「浸入」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在許多情況下,電影所承載的價值觀是從觀眾並不在意的故事情節中流露出來的。就像影片《趙氏孤兒》,在孤兒從屋頂上縱身跳下的那一刻,屠岸賈收回了他張開的雙臂,故意讓孩子重重地跌在地上,讓他從肉體的痛苦中明白:這個世界上誰都不能相信——自己的乾爹也不例外——能夠相信的只有自己手中的刀劍,這就是屠岸賈灌輸給孩子的以「叢林法則」為核心的價值觀。他要在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一種冷酷的功利哲學,並以此作為他安身立命的處世之道。此後,在孩子重新回到屋頂上想拿回寶劍並且再次從屋頂跳下來的時候,程嬰走上前牢牢接住了他!程嬰是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刀劍更值得信賴的力量,這就是父愛!趙氏孤兒沒有信奉其乾爹的功利哲學,因此在人生的價值路口沒有選擇強權,而是選擇了人性。他體現出中國電影所嚮往的人類理想是一個與「叢林法則」的價值體系相背棄的正義的人性的世界。

現在,我們不能將人性視為好萊塢電影的專利,在人類價值觀的天平上,中國電影同樣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如果說,美國電影《拯救大兵瑞恩》的敘事主題是為了讓一個普通的士兵在慘烈的戰爭中活下來,那麼,中國電影《集結號》的敘事主題則是為了讓那些死去的普通士兵擁有生命尊嚴;一個關注的是普通人存在的生命價值,一個關注的是普通人犧牲的意義;一個是通過防止人的自然死亡來強調生命的意義,一個則是通過拒絕人的符號性死亡,來強調人的精神價值。
不信奉「娛樂至上」——

電影市場競爭的關鍵是價值觀的被接受度

電影體現的價值觀,歸根究底要落實到作者對於人物性格、人物命運的表現上。《歲歲清明》中富家子弟尹逸白與農民的女兒阿敏之間的情感是這部影片最成功的敘事玄機。在尹逸白犧牲後,阿敏與父親厚葬了這位抗日英雄,這里看似並沒有什麼令人震驚的舉動——令人震驚的是這厚葬的儀式竟然整整延續了阿敏的一生!從17歲的阿敏在墳塋前深深默哀,到中年的阿敏在墓地旁靜靜陪護,一直到弓腰駝背的阿敏在墳前的默默敬守……影片用十幾秒鍾的鏡頭語言展示的是阿敏用其一生守護著的感情。在此之前,他們連手都沒有拉過,可是,他們之間朦朧的個人感情在尹逸白為國捐軀的瞬間得到了驟然的升華!他們對真情的忠誠使我們從內心為之感到驕傲。

一部電影的價值觀能不能被觀眾所廣泛接受,是目前中國電影市場競爭的關鍵。不同民族、不同國家文化價值觀的差異導致了電影在敘事邏輯方面的差異,敘事邏輯的差異又形成了心理認同機制的差異,而不同的觀眾心理認同機制則造成了不同的文化消費取向,不同的文化消費取向最終導致了電影觀眾市場的分流。在這個由文化價值觀所造成的市場格局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觀眾的文化價值取向,以及這種價值取向主導的審美趣味。為此,處於市場競爭中心地帶的電影產業必然同時處於文化價值表達的核心地帶。

在影片《畫皮2》中,妖狐小唯曾經為了救人而自毀妖靈,違反妖界的禁令,被冷凍在寒冰之中達五百年,這表明她在影片敘述的前史中已經站在了與人類相同的價值基準線上。在神雀兒將她從冰天雪地中救出來後,她一直都夢想變成人。小唯曾經問雀兒:「你有過人的體溫嗎,有過心跳嗎,聞過花香嗎,看得出天空的顏色嗎,流過眼淚嗎,世上有人愛你、情願為你去死嗎?」這些只有人才能擁有的感覺,是小唯最想得到的生活。她最後不惜用自己美艷的皮膚換得靖公主的人心,下嫁到天狼國與虎狼為伍,就是想要體驗那種雖然短暫但卻幸福的人類生活。對人類世界的神往成為影片突出的敘事主旨,也成為影片著意表達的一種價值取向。由此可見,就是在娛樂功能佔主流的商業電影中,中國電影依然在講述著自己珍視的價值觀念,而沒有完全信奉「娛樂至上」的商業取向。

一部影片在文化價值觀方面的正確與否,對於這部電影市場營銷的成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設定一部電影的文化趣味,如何確定一部影片的文化主題,這些其實都是影響一部影片市場盈虧的重要因素。電影,歸根究底是一種要在市場上流通的大眾文化產品,如果它在文化價值取向上脫離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普遍要求,在文化心理上偏離了我們這個社會的共同認可,其經濟市場的前景必定黯淡。所以,建構中國電影強國的時代使命,並不僅僅是一個電影的經濟學命題,同樣也是一個電影的文化價值建構與傳播的命題。

5. 誰有關於對中國電影評論的論文,急需

從《卧虎藏龍》的中國古典美學特徵看中國電影的發展 摘要:《卧虎藏龍》是中國武俠電影的成功之作,究其因是該片深受中國古典美學中儒、釋、道三 家美學思想的影響,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由此,通過對中國古典美學的重新建構並使之現代化,對 中國電影走本土化與全球化相結合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卧虎藏龍》;中國古典美學;中國電影 中國武俠電影作為中國電影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 一,多年來深受觀眾的喜愛和追捧,並且也是中國電影 界進軍國際影視圈最為成功的電影類型。它以獨特的魅 力吸引了無數的海內外觀眾。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中 國武俠電影之所以這么受歡迎是因為它以中國古典美學 為依託,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卧虎藏龍》的成 功便是最好的例證。《卧虎藏龍》在2000年大放異彩, 它將中國古典美學傳統詮釋到一個新的高度,其攝影、 舞美、動作、音樂等都體現了濃郁的中國古典文化韻味, 憑借這些優勢,這部影片獲得一片盛贊:榮獲第73屆奧 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四項大獎;榮獲第54屆英國電影學院 獎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榮獲第3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等6項大獎;榮獲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 佳影片等9項大獎。 一、《卧虎藏龍》的中國古典美學特徵 《卧虎藏龍》從影片一開始就帶有濃郁的道家風范, 無論從音樂上還是從場景上,都透出一種淡淡的深沉和 憂傷。這種道家美學風范一直貫穿著整部電影,但在這 其中也暗含了以積極入世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和與人為善, 普度眾生的佛家思想,可以說,《卧虎藏龍》是對中國 古典美學的一次集中展示。 (一)道家美學思想的精彩演繹 「老子與莊子以道為宇宙世界之本原的哲學思想,為 其以道之美,即以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為核心的美學思 想體系的建構奠定了相應的理論基礎。」〔1〕在老子和莊子 看來,「道」是宇宙的根本,只有道才是正真的美。這 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美,「道」是主宰,所以要順應它。 「既如此,一切有為純屬徒勞,惟『道』是依,則萬事 莫不成。此所謂『無為而無不為』」。因此,道家主張 「出世」,遁跡山林,以此達到避世的目的。他們認為 「道之美就是一種混沌、模糊、朦朧的美,是一種無象的 美、無形的美、無狀的美,是一種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 美。」〔1〕《卧虎藏龍》正體現了這種道家美學思想。 1·電影中的人物所體現的道家美學風范 片中李慕白自始至終都表現出內心空明、不悲不喜、 沖虛平和的道家境界,讓人著迷。首先,從造型上講, 李慕白長袖飄飄的古裝便給人一種道骨仙風的印象。他 臨風而立、不虛不燥、舉止穩重、淡泊致遠,顯示著一 代宗師的氣度。其次,從他的武功來講,李慕白是武當 派的傳人,而武當山正是道家修行的聖地。在打鬥中, 他總是表現出優雅淡定的氣度。長劍在手,彷彿進行的 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拼殺而是一場自我陶醉的表演。打 斗不再是斗勇鬥狠,而是表現一種舞武結合的形式美, 追求一種意境美。李慕白一手揮舞著長劍,一手背在身 後,這種從容與優雅的形象讓觀眾印象深刻。此外,從 他的思想上看,他始終追求一種清淡無為的道家美學境 界。影片開始時他與俞秀蓮的談話就充滿了悟道的意味。 「我並沒有得到喜悅,相反的,卻被一種寂滅的悲哀環 繞。」他交出青冥劍,想從此退出江湖,這種想法正是道 家「出世」思想的體現。「將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 將手張開,你擁有的將是一切」,「無知無欲,舍己從 人,才能我順人背」,正是對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詮釋。 2·場景美所體現的道家美學意境 《卧虎藏龍》的另一大亮點便是它的場景美,展現 了中國傳統的山水美學意境。雲霧繚繞的山嶽,悠遠靈 動的竹林,就像一幅水墨畫一樣,體現著道家沖虛淡然 的人生態度。其中經典的場景之一就是江南水鄉的畫面。 俞秀蓮的鏢局所處的環境就是江南水鄉,影片畫面唯美, 猶如一幅幅寫意的山水畫。水的渲染成就了江南的基本 情調,體現了至柔至美的意境。人物在這樣的環境下的 活動也就平添了一份自然的美感。而片中另一個讓人感 受最深的場景就是李慕白與玉蛟龍在竹林打鬥。竹子是 一種至柔又至堅的植物,他二人在竹枝上用輕功追逐, 飛躍,有一種高雅柔美的氣韻,雖然也有緊張的場面, 但不費力。張馳有度、動靜結合,他們彷彿不是在打鬥 而是在竹的海洋中表演。場面優美,給觀眾造成一種超 凡脫俗之感,讓他們體驗到一種輕盈靈動的氣韻和一種 張弛有度的舒暢。自然之美與人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合 二為一形成一個唯美的畫面,這也正體現了道家天人合 一的美學追求。 3·音樂美體現的道家美學情懷 《卧虎藏龍》值得稱道的另一個元素就是它的音樂。 其音樂的製作者譚盾也因此屢獲殊榮。影片的背景音樂 很感人,一開場便是大提琴演奏的憂傷而深沉的旋律, 奠定了整部電影的感情基調,舒緩而又憂傷的旋律隨著 劇情的發展,配合影片深化表現的主題,譚盾的音樂表 達了欲罷不能,痛苦困惑的心境,透露出一種惆悵而悲 傷的感情。這種舒緩柔美的古典音樂,恰如其分地營造 出空靈飄渺的意境,形成了一種不可言說的美。 (二)儒家美學思想的完美體現 儒家文化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中占據著統治地位。 儒家提倡中和之美,「從音樂上說,是一種中正平和的樂 曲,也即儒家傳統雅樂的主要美學特徵。」〔2〕這種中和的 美學思想就是中正和諧,中庸的美學追求。「中者,正 也;庸者,常也。不偏不倚之謂中,不走極端,不從偏 邪之謂正。所以,所謂中庸之道,就是在實施仁學,推 行禮樂過程中,不論處理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中正的法 則。」〔1〕此外,儒家在人格修養上追求「里仁為美」、「要 想具有人格美,就應以『文質彬彬』(《論語·雍也》) 的准則要求自己,將內在美與外在美,形式美與內容美 統一起來。」〔1〕儒家講求積極入世的人生觀,要求「天行 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最終達到治國、平天下的治世理 想。 《卧虎藏龍》中首先體現儒家文化內涵的是李慕白, 處於「出世」與「入世」之間的他雖然一直想離開江湖 恩怨卻無法離開。忠義二字在他心裡有很重的分量,為 了盡忠,他必須為師父報仇,殺掉碧眼狐狸。盡管從一 開始他就一直在說想退出江湖,但他一見碧眼狐狸的行 蹤就立刻展開復仇行動。此外,他對於他和俞秀蓮的愛 情也體現出了儒家思想,一個義字,為了對得起朋友的 義氣,他強壓心中多年對俞秀蓮的愛慕,到死才說出口。 體現儒家美學思想的另一個人物就是俞秀蓮,她苦 戀李慕白多年,但就因為與自己定過親的男人是李慕白 的朋友,所以就算這個男人已死,她也無法與心愛的人 在一起。他倆的愛始終是不溫不火的感覺,為了對方犧 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但「愛」這個字卻說不出口。貝勒 爺表示要捅破他兩個的這層窗戶紙的時候,俞秀蓮只是 平靜地說一切隨緣。她對愛情的這種態度正印證了孔子 所說的「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中庸之道,她的所 作所為正是對儒家「發乎情,止乎禮」的最好實踐。導 演正是用這樣一種文化鋪墊,將影片的主題上升到一個 全新的境界。 (三)佛家美學思想的隱隱表現 佛家思想分為小乘和大乘,小乘講究個體的自我修 行,而大乘講究澤被蒼生,普度眾生。佛家主張與人為 善,無欲無求,重生惡死,要救眾生於水火之中。 在影片中,這種佛家思想集中地體現在李慕白身上。 他放棄了辛苦得來的大俠之名,捨得將有400多年歷史 的青冥寶劍贈與他人,這是無欲無求,無名無相的印證。 而他對於玉蛟龍的反復規勸也體現了他一心向善的佛心, 直到最後他以自己的死來喚醒玉蛟龍的善良本性,更是 我「佛」慈悲,舍己度人的最有力證明。 《卧虎藏龍》正是因為以「儒」、「道」、「佛」三家 為代表的中國古典美學為底蘊才能創造出這么成功的作 品。這部電影將中國古典美學追求意境美的審美標准發 揮得淋漓盡致,以中國的傳統文化征服了中西方觀眾的 心,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一次成功典範。 二、中國電影本土化和全球化結合的道路 《卧虎藏龍》將中國武俠片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但近年來,中國電影卻屢遭失敗。2002年,張藝謀導演 的《英雄》以史無前例的宣傳攻勢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 刻的印象,在深圳神秘地公演了一周之後,滿懷期待地 角逐第75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結果敗北而歸。之後 又相繼拍攝了《滿城盡帶黃金甲》,希望以其宏大的場 面和華美的服飾能在奧斯卡上爭得一兩個獎項,結果也 是失望而歸。我們不禁要問,國產大片到底怎麼了?為 什麼在耗費了巨額資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之後還是不 能獲得國際上的肯定?究其原因,我們發現,雖然同樣 是武俠電影,但《卧虎藏龍》是以東方人的方式講自己 的故事給西方人,這種講述不同於張藝謀電影的那種迎 合西方口味的媚俗心態。北京大學的王一川教授就曾批 評張藝謀的電影是典型的東方主義,即把東方的落後, 貧窮,丑的一面展現給西方人,企圖從中獲得些什麼, 但這種暴露並沒有引起西方影視界的認可,反而屢屢失 利。那麼中國電影走向全球化的出路到底在哪裡呢?鑒 於《卧虎藏龍》的成功經驗,我們認為展現本民族的傳 統文化魅力是成功的關鍵。中國歷史悠久,有著很深厚 的文化積淀,即使是在現代化的今天它也有著巨大的文化影響力。我們應該立足於本國本民族的文化傳統,用 自己的方式展現在世人面前,並且應該相信我們傳統文 化的獨特魅力並不亞於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傳統。 這種文化的展示並不是一味地迎合西方的口味,更 不是商業炒作,而是要發揮中國文化自身的魅力。中國 的傳統文化中值得挖掘的東西很多,如中國山水的悠遠 深邃,中國音樂的五彩繽紛,將這些美好的東西展現給 世人,必定會形成一種文化的向心力,必定會吸引世人 的目光。我們要以開放的、有特色的、本土化的方式去 向世人介紹我們的文化,這才是中國電影走向全球化的 正確道路。 參考文獻: 〔1〕孔智光·中國古典美學研究〔M〕·濟南:山東大 學出版社, 2002· 〔2〕張少康·中國歷代文論精選〔M〕·北京:北京大 學出版社, 2003·

6. 中國電影藝術的思想

中國電影理論
電影作為一種傳播媒介,是西方現代科學技術發明的產物;但電影藝術作為一種觀念形態,還要受到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約。因此,電影理論無論就其研究對象還是就其本身作為一種觀念形態,都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相關聯,這就使得中國電影理論形成了自身的傳統和歷史。這一傳統和歷史有以下3個特點:
①中國是一個注重實踐的民族,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帶上了一種實用理性精神。實用理性精神的影響使中國的電影理論不是發展成為一整套抽象的思辨美學,而是形成一種和批評實踐與技巧總結理論相結合的實用美學。
②中國人倫理型的文化精神,在文學藝術中形成了「文以載道」 的思想傳統。這使中國電影理論相對注重電影功能的研究,並且不是停留於抽象的載道功能,而是和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結合起來,成為一種以社會功能為核心的電影本體論。並具體演化為對電影和時代、電影和社會、電影和人民、電影和政治等一系列關系的研究。
③中國傳統的理論思維方式側重於直觀整體的把握方式,所以中國電影理論在對電影基本結構的研究上側重於情節——劇作水平的研究,而不是影像——鏡頭水平的研究。劇作是中國電影理論本體論的基本出發點。正是在這一水平上,中國傳統的電影理論提出了其核心概念「影戲」 。這一概念強調電影的戲劇本性,而把「影」 看作是完成「戲」 的手段。
早期中國電影理論早期中國電影理論的產生可以1920年第一家電影刊物《影戲雜志》創刊為標志:當時許多有影響的電影創作人員都曾在上面闡述過自己對電影的看法。徐卓呆的《影戲學》(1924)和侯曜的《影戲劇本作法》(1926)是中國最早出版的、有一定理論色彩的專著。由於早期電影創作和文明戲的密切關系,人們在理論上也強調電影和戲劇的聯系。周劍雲說:「影戲是不開口的戲,是有色無聲的戲,是用攝影機照下來的戲。」 侯曜說:「影戲是戲劇的一種,凡戲劇所有的價值它都具備。」 有的人即使承認電影藝術在形式上有獨特性,但仍認為就其本性來說它是戲劇。徐卓呆說:「影戲雖是一種獨立的興行物,然而從表現的藝術看來,無論如何總是戲劇。」
中國早期的影戲理論不強調電影對現實的紀錄和復制功能,而強調通過影片故事對作者人生態度的主觀表現和對社會的教化作用。鄭正秋的「戲劇者,社會教育之實驗場,優伶者,社會教育之良師」 的主張,洪深的要求影戲「以普及教育表示國風為主旨」 的聲明,在當時是最有代表性的。其次,影戲理論注重對電影情節——劇作水平的研究。認為「電影的劇本是電影的靈魂」 。人們在這一前提下,對電影劇作的選材、結構、沖突、高潮、語言等不同方面進行了理論探索,要求劇情曲折有趣、耐人尋味,要求保證敘事的「調和」 、「流暢」 。和情節因素相比,造型因素主要被看作一種「扶助」 的成分。
在20年代的電影理論探討中,除了占據主導地位的「影戲」 理論,還有一些其他主張。例如史東山等人注重電影與美術的聯系,強調電影的「視覺美」 和「形式美」 ;田漢則認為電影應「以純真之態度,借膠片宣洩吾民深切之苦悶」 。但這些理論的影響都不及「影戲」 理論深遠。
1933年,由夏衍等人組成的中國共產黨的電影小組成立。他們在參加編劇創作的同時,亦著手建立新的電影理論批評工作。他們從革命的功利目的出發,要求電影成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輿論工具。他們闡述了電影與時代的關系、電影的階段性等問題,亦涉及了主題與題材、形式與內容、真實性與傾向性等廣泛的文藝理論問題。這些主張超越了抽象的「為人生」 和「教化社會」 ,而把電影放到更廣闊、更嚴峻的社會現實中,奠定了中國電影理論進步的現實主義思想傳統的基礎。另外,對蘇聯電影理論的介紹也給中國電影理論帶來了新鮮血液。這種介紹是從1928年洪深翻譯С.□.愛森斯坦等人關於有聲電影未來的宣言開始的。1930年,劉吶鷗撰文介紹蘇聯的蒙太奇學派和電影眼睛派、歐洲的先鋒派等理論觀點。在這些理論中,最為中國影人所熟悉和樂於接受的是В.И.普多夫金的敘事蒙太奇理論。他的《電影腳本論》、《電影導演論》、《電影表演論》等先後被夏衍、鄭伯奇、陳鯉庭等人譯出,影響廣泛。洪深此時則撰寫了《電影術語辭典》、《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電影戲劇表演術》等專著和論文,其他人亦有《電影導演論》、《電影攝影論》等相繼問世。
抗戰爆發後,理論上的活躍局面漸趨沉寂。40年代電影理論的最主要收獲,是陳鯉庭編著的《電影軌范》(1941)。它是在30年代理論譯介和探索基礎上出現的一部比較系統的電影藝術形式和技巧理論專著。它第一次自下而上地從影像和鏡頭的具體因素出發逐漸過渡到對電影的綜合把握,為中國電影理論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點。他指出,電影「在技術上有逼肖自然的特徵」 ,而在藝術上又努力超越自然「寫真」 的狀態,「正是在這種超越自然的『真『的地方,才存在著電影藝術家的表現手法和藝術」 。他從自然對象與銀幕映像之間的差異入手,分析了電影表現的性能及運用方法。
中國電影理論的演變1949年後,研究電影如何貫徹為政治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總方針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理論界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這中間,曾產生過不重視藝術規律、過分強調電影直接為當時政治運動服務的偏向。對此不少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見。
盡管如此,中國的電影理論仍在許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進展。在電影特性和技巧理論的研究上,這一時期最有價值的成果是史東山的《電影藝術在表現形式上的幾個特點》(1954)和張駿祥的《關於電影的特殊表現手段》(1959)兩本專著。史東山從分析小說、戲劇和電影的異同入手,一方面強調「注意電影在故事情節發展中整場整景的結構形態,以及場與場、景與景之間的結構形態,而不被分鏡頭的形式所迷」 ,一方面把電影視像的具像性和小說描寫的相對抽象性作對比,強調電影「直感直覺」 的視覺藝術性質。把電影的故事敘述和影像表達兩個層面有機地結合起來了。張駿祥針對當時電影創作中存在的不重視和不熟悉電影特性的問題,著重從藝術技巧角度對電影藝術特性進行了相當深入的歸納和論述。他闡述了電影具有的具像形像和時空可跳躍的優點與它「一次過」 及畫面視野局限等缺點,指出正是這些優缺點相反相成,互相制約,構成了其藝術形式的特性,即「鮮明的動作性」 、「結構上的簡捷鮮明」 、「依賴視覺形像,依賴造型表現力」 、「要求在生活邏輯之外對蒙太奇邏輯的遵循」 等一系列原則。另外解放初期出版的阮潛的《電影編導簡論》(1949)和顧仲□的《電影藝術概論》(1950)也是這一方面的專著。
電影劇作理論的研究是中國電影理論中一個很受重視而且富有成就的領域。這首推夏衍在1959年發表的《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夏衍根據自己豐富的電影創作經驗,詳細闡述了自己對電影劇作規律的認識。他特別強調電影創作的通俗化和形像化。要求電影「准確、鮮明、生動」 地「訴之於觀眾的直覺和聯想」 。他很重視電影創作的革命功利目的,提出「目的性決定了體裁、結構」 ,認為「電影和戲劇一樣需要戲劇性和人物性格的鮮明性」 。因此他特別強調戲劇或情節的重要性,並在此基礎上對電影劇作結構和技巧進行了詳盡的闡述,以傳統文藝中「剪頭緒」 、「密針線」 等許多經驗豐富自己的劇作理論。另外,陳荒煤的《關於電影文學劇本的特徵》(1956)、柯靈的《關於電影劇本的創作問題——視覺形像的創造》
(1955)和《電影文學三講》(1958)、袁文殊的《電影中的人物性格和情節》、於敏的《本末——文學創作的共同性和電影文學的特殊性》等論文和專著也都對這一領域內的藝術規律進行了積極和富有價值的歸納和總結。
60年代初,探索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電影道路這一新的課題在理論上引起了重視。袁文殊、羅藝軍在《主題、真實性、傳統》(1962)一文中把「向傳統學習」 作為一個重要的理論課題提出。他們闡述了電影藝術「具有向民族傳統學習的極其廣闊的可能性」 ,認為這是電影藝術「進一步提高質量的關鍵之一」 。他們主張「電影藝術向民族傳統學習,主要是向傳統的姐妹藝術學習」 ,認為這種學習包括創作方法和具體的藝術技巧等不同的層次。徐昌霖的《向傳統藝術探勝求寶——電影民族形式問題學習筆記》以及韓尚義的《環境.情景.情境》、姜今的《論形式美》等文章,分別從敘事和造型等不同方面探討了電影創作中如何對傳統的敘事藝術(特別是說唱藝術)、傳統美術和畫論的經驗進行借鑒的問題。
1963年,程季華、李少白、邢祖文編著的《中國電影發展史》(第一、二卷)出版,這是中國電影史研究的開拓性工作,它也從一個側面為電影理論研究提供了幫助。
總之,新中國的電影理論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由於歷史條件的影響,也存在嚴重的形而上學傾向,出現了創作道路的狹隘、構思公式化概念化的現象。周恩來同志在1959年和1961年兩次就電影工作講了話,強調解放思想和尊重藝術規律。1962年,瞿白音發表《關於電影創新問題的獨白》,提出了「去陳言」 、「創一代之新」 的主張。這篇文章不僅要求在思想內容方面沖破禁區的宣言,而且提出了在藝術思想上革新的主張。他把「陳言」 歸結為主題、結構、沖突「三神」 ,認為它們都在應破除之例,主張創思想、形像、藝術構思之「三新」 。
但隨著左傾錯誤逐漸向全面發展,電影理論研究出現了停頓和倒退。「文化大革命」 中,林彪、「四人幫」 全盤否定了中國電影的歷史傳統,把「三突出」 的樣板戲經驗強行推行到電影中來。這些理論無視電影藝術的特性,扼殺藝術家的創作個性,使得中國電影在思想上、藝術上都出現了極大的倒退。
新時期中國電影理論「文化大革命」 以後,中國重新開始了電影理論的建設。特別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電影理論的研究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局面。標志這一時期電影理論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的是對電影本性的探討。
從20年代「影戲」 觀念確立以來,戲劇式電影觀念和劇作理論的研究一直在中國電影理論中占著統治地位。1979年,白景晟首先發表文章《丟掉戲劇拐杖》,向傳統的戲劇電影觀念提出了挑戰。他認為:「不可否認,電影藝術在形成過程中,確實從戲劇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東西,電影依靠戲劇邁出了第一步。然而當電影成長為一種獨立的藝術之後,它是否還要永遠依靠戲劇這條拐杖走路呢?」 作者對此作了否定的回答。他強調,「電影和戲劇最明顯的區別,表現在時間、空間的形式方面」 ,並在文章中對此作了具體的論述。接著,張暖忻和李陀、鍾惦□也先後發表文章,提出了「電影語言現代化」 和「電影和戲劇離婚」 等口號。這些文章發表以後,關於「戲劇性」 在電影藝術中的地位問題,很快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邵牧君等人對以上觀點表示了不同意見。邵牧君在闡述了戲劇化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後提出:「戲劇化並不等於典型化,但典型化必須要戲劇化。」 針對以上兩種意見,張駿祥提出了「一夫多妻」 的主張,他說:「電影文學對敘事文學、戲劇文學、抒情文學要兼收並蓄,就叫做『一夫多妻『吧。」
在關於電影戲劇性問題的論爭稍後,又爆發了另一場關於電影文學性問題的論爭。電影文學性命題的提出,既是在戲劇電影觀念面臨挑戰時,探索電影本體論的一種新的努力,也是對那一時期創作實踐中過於追求新形式、新技巧偏向的批評。在1980年初召開的一次導演總結會上,張駿祥提出了「文學價值」 說。張駿祥說:「針對某些片面強調形式的偏向,我們要大聲疾呼:不要忽視了電影的文學價值」 。「文學價值」 首先是指「作品的思想內容」 ;其次是「關於典型形像的塑造」 ;第三是「關於文學的表現手段」 ;第四是「節奏、氣氛、風格和樣式」 。這些都是應由劇本所「提供」 和「決定」 、而由導演用電影手段來「體現」 和「完成」 的「文學價值」 。張駿祥的發言在電影界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和反響,許多刊物圍繞「文學性」 和「文學價值」 以及和電影的關系展開了討論。陳荒煤撰文提出「不要忘了文學」 ,許多文章從不同角度強調了電影的文學性。和以上意見相對,鄭雪萊發表了《電影文學與電影特性問題》的文章,對「文學價值」 說提出質疑。他說:「我很懷疑,『電影文學價值『如果作為一個嚴格的文藝概念,它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可以這樣來界說。」 「如果一定要用『價值『這字眼的話,那麼各種藝術所要體現的可說是『美學價值『,而未必是『文學價值『。」 「我認為,不可以脫離電影美學特性和電影特殊表現手段來談論電影的本質。」 鍾惦□也在《電影文學要改弦更張》一文中提出「諸種藝術均須發展其自身」 的觀點。
在另一方面,一種並非以論爭面目出現的更為深入具體的電影理論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那就是對於影像(包括聲音)結構特性的研究。它們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從影像結構的本身,即電影的具體手段出發的。倪震在《電影造型》一文中提出:「一個被拍攝下來的戲,和一個有著戲的因素的『電影『,這是性質不同的兩件事。所以,一部電影在它最初構思的時候,就應該是由視覺的(或視聽的)元素構成其骨肉之軀。」 從這個基本認識出發,作者在文章中結合電影創作中劇作、導演、表演、攝影、美工各個環節詳細闡述了造型元素的重要性及其運作方式。周傳基在《電影時間結構中的聲音》一文中強調了電影的聲音對於電影的重要意義。首先,「聲音給電影帶來了更豐富的內在運動,電影增加了內在的理性思維運動——言語,和內在的感情運動——音樂。因此電影可以形成更復雜的時空結構」 。其次,「出現了一個聲音空間」 ;並且「聲音和視覺畫框之間出現了張力」 。另外,周傳基還對電影從無聲片到有聲片的歷史以及電影聲音的各種構成因素、運作方式進行了研究。對於影像結構特性的另一個層次的研究是從有關的經典理論,即蒙太奇和長鏡頭之爭出發的。1980年,周傳基、李陀發表《一個值得重視的電影美學學派》一文,較為系統地介紹了A.巴贊的長鏡頭理論,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中國歷來「對蒙太奇是很重視的,這當然無可非議。但我們今天是否可以兼采眾長,不一定再保持一邊倒?例如蒙太奇理論比起長鏡頭理論,對鏡頭的內部結構,對單個鏡頭的表現力,注意得就不夠。」 鄭雪萊、俞虹則撰文對蒙太奇和長鏡頭之爭表示了另一種觀點,他們在強調「以辯證思維為基礎的蒙太奇理論並沒有過時」 的同時,對紀錄派理論表現出更多的批評意向。之後,又有許多文章對影像理論的這兩個層次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
關於電影民族化問題的研究在60年代的基礎上得到了新的發展,這一方面表現在對這一主張的具體和深入的闡述上,另一方面表現在對這一口號本身的反思上。其中,堅持電影民族化口號並對其內涵作了較為系統闡述的有羅藝軍。他在1981年發表《電影的民族風格初探》及其以後有關文章中提出:電影的民族風格是內容和形式的辯證統一,既表現在對社會生活的民族特色(人物的民族氣質、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民族風貌)把握上,也顯現在民族審美經驗、審美習慣的追求中。這不是對古典文學、戲曲、國畫的某些技法、程式的生吞活剝,而是按照電影藝術的特性吸收傳統美學的精神。不贊成提電影民族化口號並對自己觀點作出有力表述的有邵牧君。他在《「異中有同」 辯》及一些文章中認為:「民族化」 是一個針對外來文化的口號,它要求把外來文化的影響置於民族文化傳統的管轄之下。在文化問題上鼓吹走「民族化」 的道路,必然意味著今隨古制,崇尚國粹,與現代化步伐是不合拍的。
新時期電影理論的發展,一個共同的傾向是對傳統命題全面反思,開創了中國電影理論史上一個空前活躍的時代。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58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63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44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63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281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3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4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70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676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