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電影大人物運用什麼鏡頭

電影大人物運用什麼鏡頭

發布時間: 2023-05-05 13:07:39

1. 尼康D750相機,如何在電影院里拍攝人像用什麼鏡頭不開閃光燈參數怎麼設置

拍人像可以用50mm定焦頭,或者85mm定焦頭,光圈最好不高於f2.8,用f1.4左右的比較好,可以將背景很好的虛化,不過這類大光圈鏡頭在拍攝時的對焦點一定要選好,尤其拍人物大特寫的時候。

2. 攝影必懂鏡頭各個焦段的用途

鏡頭各個焦段的用途(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2011-11-02 16:20:34

8mm : 極度誇張的畫面,用途不限。

18-16mm: 同上

22mm-24mm: 不嚴謹的建築全景,或某個自然景觀(嚴謹的需要大畫幅和移軸鏡頭來矯正相差),城市建築群,大量的人群。

28mm: 廣闊的風景,人多的場景,有群體感的人像

35mm: 一般風景,建築或者建築內部,紀實人像

50mm: 局部風景,全和賣身人像,事實上可以用於任何場景和題材。

60-65mm:小微距,適合拍一些比如杯子大小物體或者電飯煲之類的商品,這個焦段適合購買微距鏡頭。

80mm: 半身人像,一些特寫,或者在場景中突出某人。

100mm: 微距的黃金焦距,特別適合拍攝微距題材。

135mm: 人像焦距,適合人像特寫,網上那些特別漂亮的mm,背景虛化的,都是這個焦距拍出來的(一般用85mm鏡頭放到普通APS單反上,由於轉換系數,正好可以獲得135的焦距)

200mm: 人像特寫,大頭像,遠景拍攝。

300mm: 遠處人想特寫,距離較近的鳥,體育,遠景拍攝。

400MM--600mm: 野生動物,足球比賽等。

1200mm: 天文攝影,危險的野生動物,大型體育場館里的比賽

--------------------------------------------

50毫米的焦距是最好的也是最壞的,和人眼看到的效果接近所以沒有廣角的沖擊力,也沒有長焦的震撼,但是歷史上由50毫米鏡頭拍攝出來的頂級作品,比其他所有焦距拍出來的總合還多。

50mm無法具有畫面本身的沖擊力,所以50mm必須要以內容取勝,構圖,色彩,內涵,故事,都無比的重要,所以通常能拍出偉大的作品。

-----------------------------

35mm 是新聞攝影的最愛,准廣角,既可以容納比人眼所看到內容多的東西,又不會像28或更短焦距的超廣角一樣,把很多無關的東西包括進來。

-----------------------------

135mm 定焦,一般這種鏡頭都被稱為「美人頭」,知道什麼意思了吧。

【】50mm的鏡頭是標准鏡頭,普通的定焦鏡頭一般都是50mm的鏡頭,是最常用的,出門旅遊,拍攝一般場景,都可用。

你說的的那兩個都是變焦鏡頭,50mm以下的是廣角鏡頭,越往下廣角越大,50mm以上的是長焦鏡頭,越往上拍攝距離越遠,可以達到超焦距或微距拍攝。

你這兩個鏡頭都可以普通拍攝,也可以藝術拍攝。如果要拍廣角的,比如拍攝建築、道路的廣角可以用18-70mm的鏡頭,就是平常看到的底部向下彎曲變形的照片,最小可以達到18mm,說明已經可以達到魚眼鏡頭的效果了,拍攝出來的物體極度誇張,就像魚眼一樣,拍出來的東西是圓的,中間喚喚逗的東西又向外突出的感覺。如果要藝術拍攝,用這個鏡頭可以側重於廣角拍攝。

那麼70-300mm的就可以側重於長焦拍攝了。比如拍山頂的人、高樓頂的花,站在高出拍攝地面的人或物等遠處的東西,就可以把焦距調得長一些,把遠處的物體拉得很近,看得很清楚,拍特寫很有用。但是拉近後,景深就小了,比如拍一個人的臉部特寫,如果把他的臉放滿整個空間,其他的東西,周圍的其他的東西就沒有、或模糊了,這就是鏈並說拍遠處的東西,會把環境虛化,因此主要用來強調某一點的東西,拍出來的東西會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另外,你這個鏡頭已經達到了超焦距和微距拍攝的水平,你還可以用這個鏡頭進行微距拍攝,比如拍攝花朵、花的一瓣花朵或葉子上的露珠,都可以用這個鏡頭拍攝得很清楚。

你的這兩個鏡頭的變焦范圍都很大,所以你發揮的空間是很大的,至於怎麼拍、拍什麼就要看你的了,可以這樣說,有這兩個鏡頭你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拍攝了,鄙人的一點小小的看法,希望對你有用。

【】一、短焦距攝影鏡頭的表現功能

(1)由於短焦距攝影鏡頭的造型特點是視角大,所以,它適合於拍攝具有多層景物的遠景和全景畫面,不需要把攝影機機位拉得很遠就可拍到劇情所需的全景或中景。現代影視拍攝中為了節省開資,一般在比較小的實景中或攝影棚里的布景前拍攝,短焦距攝影鏡頭可彌補布景或實景不夠寬闊之不足,若再配以仰俯角度,更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視覺印象。短焦距攝影鏡頭有利於表現宏偉的群眾場面、遼闊的田野、壯觀的建築以及復雜的縱深調度等多層景物的場景。但由於它的影像放大率較小,一般不用作拍攝近景、特寫。

(2)利用短焦距攝影鏡頭透視效果強的造型特點進行是攝影師進行藝術創作必不可少的。當用外反拍角度拍攝兩個人物的對話鏡頭時,在景別不變的情況下,用短焦鏡頭可比標准攝影鏡頭拉開兩個人物的空間距離,進而表現兩個人物心理上的隔閡。美國影片 《畢業生》中男主人公和他父母、親友在一起的鏡頭用的是長焦距攝影鏡頭,拉近人物之間的距離,以表現長輩們對他的關心,相反,他和羅太太在一塊兒「鬼混」的鏡頭用的是廣角鏡頭,暗示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只是「鬼混」而已。(圖2-1) (圖2-2)

(3)用短焦距攝影鏡頭近距離拍攝人物肖像時,能產生特殊的透視變形效果,近而表現人物 不正常的心態、情緒。如張藝謀執導的影片《有話好好說》中的人物形象,絕大部分是用短焦距攝影鏡頭近距離拍攝的,使人物的鼻子變大,顴骨變大,耳朵變小,拍人物半側面時,又使靠近鏡頭的一隻眼睛變得過大,另一隻眼睛變小,充分表達了影片中人物扭曲的、反常的心理狀態。又如,德國影片《馬門教授》中也有不少場面和鏡頭是用廣角鏡頭拍攝的,比如馬門被捕、馬門的女兒遭同學們無端地圍攻等場面,歪歪斜斜的主觀鏡頭,都是變形的,暗示希特靳上台後,似乎一切都失去了常態。前蘇聯影片《雁南飛》號稱詩電影,其攝影風格是有名的情緒攝影。情緒攝影不以真實再現為目的,攝影機帶著強烈的主觀情緒參與劇作。比如,女主人公微洛尼卡因愛情上的挫折受到單位領導批評後欲尋短見,在鐵路線上狂奔,用廣角鏡頭拍攝她的特寫(演員自己抱著攝影機自己拍),有意用失形的肖像誇張地揭示她此時此刻的悔恨、悲痛的心情。

(4)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相比較,拍攝同一景別的畫面,既能突出主體人物,又能顯示環境特點,因此用廣角鏡頭拍攝人物近景,既能看清人物面部表情,又能交代人物所處的環境,從而達到以環境烘託人物、說明事件內容的目的,同時說明人物和其所處的環境之間的關系能增加事件的真實性。比如,記者在澳門回歸儀式上的現場報道,是用廣角鏡頭拍攝的,既看清了記者的面部表情,又看清記者背後環境,這是新聞報道中常用的手法。故事片《公民凱恩》中的近景,幾乎全部用廣角鏡頭拍攝的,其用意是以環境—豪華的住宅來烘托主人公凱恩的內心空虛。

(5)廣角鏡頭近距離可完成偷拍、搶拍、抓拍的任務。由於廣角鏡頭視角廣,景深大,不看尋像器、不對焦點也可以得到清晰的圖象,這對偷拍十分有利。新聞和專題攝像中,拍攝現場很亂、人物眾多的場合,記者可以用雙手舉起攝像機,採用估計對焦和取景的方法拍攝,這樣被攝對象不易覺察,就很容易進行偷拍。偷拍不僅可用於阻止拍攝的場合,而且在故事片中也經常使用。偷拍的鏡頭畫面真實自然。但不是什麼都可以偷拍,要注意把握分寸。另外,在運動攝影中,用廣角鏡頭拍攝可得到十分穩定的畫面。如果攝像機的抖動量相等,用長焦鏡頭拍攝的畫面晃動會十分顯著,而用短焦距攝影鏡頭拍攝的畫面晃動會減弱。因此,在新聞攝影中用肩扛或手持拍攝時,盡量用廣角鏡頭拍攝,才能保持畫面穩定(尤其是固定畫面),這也是攝像師的基本功。

(6)利用廣角攝影鏡頭景深大、透視效果強的特點,用於表現縱深空間效果。畫面中的影像一部分清晰(比如主體清晰晰),而另一部分模糊(比如背景模糊)形成虛實對比效果,造成虛實美,這是一種常用的方法。而景深鏡頭(整個畫面全是清晰的實像)也是一種表現方法。例如影片《公民凱恩》中,為了強調縱深空間效果,用廣角鏡頭拍攝,使主體、前景和背景均在景深內,並形成較大的影像透視效果,在強調縱深空間的同時,也突出了主體,同時交代了主體和環境之間的關系,使畫面內容更具有真實的效果。

(7)廣角攝影鏡頭 可用於影視作品中的特技攝影。由於廣角鏡頭的景深大、透視比大,在拍攝特技模型時(動態或靜態)具有特殊用途。在影視作品中有些特技場面是在拍攝現場完成的,比如美國影片《泰坦尼克號》中大量的模型鏡頭全是用廣角鏡頭拍攝的,拍模型取得逼真效果的三個必要條件是低角度(仰角)、慢動作(高速)和廣角攝影鏡頭。

另外,在表現運動方面,由於廣角鏡頭對縱向運動的被攝對象的速度有誇張作用,因此可以利用這種特性強化縱深運動的速度感,比如,用於拍攝汽車和人的前後追逐等場面時,用來加強速度感並渲染驚險氣氛。

二、長焦距攝影鏡頭的表現功能

(1)用於遠距離調拍和偷拍。如果要表現小件物體的特寫,如眼睛、校徽、戒指等,或表現遠距離被攝物體的特寫時,短焦距攝影鏡頭便無能為力了,這些任務只能用長焦距攝影鏡頭來完成。由於長焦距攝影鏡頭具有視角窄、影像放大率大的特點,它可以把遠距離的景物拉近,如要拍攝人物眼睛的特寫,或某一細節,刻畫人物內心情緒時,長焦距攝影鏡頭具有了特殊的功能。在拍攝 實踐中,有些被攝對象距離較遠,不易於接近或者根本無法接近,只能用長焦距攝影鏡頭調拍,如體育比賽、飛禽走獸、太陽的特寫、河流中航行的小船、森林中的猛獸和某些爆炸場合、戰爭場面或新聞事件等。另外,電視劇和電視專題片攝影中,為了 追求真實自然的藝術效果,尤其是一些紀實風格的影視作品,讓演員到現實生活中去,通過長焦鏡頭遠距離調拍演員在群眾中的表演,使演員不注意攝影機的存在以獲得十分逼真的表演效果。比如影片《秋菊打官司》中很多鏡頭都是這樣拍攝的。在紀實節目中,偷拍、調拍已成為有力的創作手段。

(2)因為長焦距攝影鏡頭的景深小,除主體以外,前後景都處於模糊狀態,可以把不可迴避的雜亂背景處理成虛像(處於景深之外)或者選擇背景中比較「干凈」的部分進行拍攝,以減少雜亂背景的干擾,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如影片《原野》中,白樺林里男女青年相見一場,除了主體人物以外,背景和前景都極度虛化,特別是前景中的樹葉,虛化成色彩繽紛的色塊,形成一種特殊的美妙的韻味,有力地表現出了男女之間的情意。另外,用長焦距攝影鏡頭遠距離搖攝快速運動的物體,造成跟拍效果,不僅突出了主體,同時也增強了被攝體的動感。

(3)利用長焦距攝影鏡頭透視感弱,壓縮處於縱深空間的被攝對像之間的空間距離的造型特點,可以把多層景物和人物壓縮在一起,加強畫面擁擠、堵塞和緊張的感覺。如影片《大閱兵》中,攝影師用長焦距攝影鏡頭稍俯的角度拍攝官兵軍訓的場面,使整個畫面豐滿而富有緊張的情緒,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用長焦距攝影鏡頭在外反拍角度拍攝兩個人物對話的場面,在景別不變的情況下,可比標准攝影鏡頭更拉近兩個人物之間的空間距離,用來表現兩個人物之間的親密關系。還可以把太陽和人的特寫拍攝在一個畫面之中。長焦距攝影鏡頭對空間壓縮的造型功能可使狹窄的空間得到正常再現或強化其狹窄的氣氛。電視連續劇《一地雞毛》中,男主人公小林費盡百般周折分到兩間公房,表面上是樓上樓下,實際上是樓梯過道改裝的,顯得十分狹窄,創作人員為了真實再現小林過於狹窄的住房,用長焦鏡頭拍攝,加以逆光處理,強調了擁擠、狹窄的住房條件,從而深化了主題。

電影《黃土地》中的主要內容是窯洞,窯洞比較狹窄,若用廣角鏡頭拍攝,勢必把窯洞拍的過於寬敞,這樣就會失真。而用長焦鏡頭和標准鏡頭只能拍到一個角落,拍不成全景,很難拉開機位。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攝影師想了一個辦法,在放機器的一邊挖了一個洞中洞,將機器放在小洞里,這樣就可以用較長焦距的鏡頭拍全景和中景,真實地再現窯洞的真實環境。有的攝影師不了解鏡頭的造型特點,在狹窄的環境中用廣角鏡頭拍攝,結果環境表現的過於失真。比如在小卧車里用廣角鏡頭拍攝,不僅環境失形,人物也失真。

(4)利用不同焦距的攝影鏡頭還可以把握畫面的視覺節奏。我們知道,運動是影視藝術特有的表現形式,是影視藝術的生命。長焦距攝影鏡頭拍攝橫向運動的物體時,前後景在畫面中變化快且虛,橫向跟搖運動對象,可以獲得橫向跟移的效果,增強畫面的視覺節奏感,表現緊張、不安和歡快等情緒。如張藝謀執導的影片《我的父親母親》中招弟給先生送蒸餃一場戲,用長焦距攝影鏡頭跟拍,不僅增強了畫面的視覺節奏感,表現了主人公當時緊張、不安的復雜情緒,也使畫面失去 明確的空間方位感。而用短焦距攝影鏡頭拍攝被攝體的縱向運動才能增強畫面的視覺節奏感。如拍攝戰場上的廝殺或互相追逐的場面多用這種方法,表現出緊張 的節奏和氣氛。相反,用長焦距攝影鏡頭處理縱深調度,用廣角鏡頭處理橫向運動,則可減弱主體的運動速度感,好象停步不前一樣,從而減緩視覺節奏。如影片《畢業生》中最後一場有名的「最後一分鍾營救」場面,用長焦距攝影鏡頭縱向拍攝主人公跑向教堂的一段,人物好像原地跑步一樣,雖然視覺節奏好似減緩了,但卻給觀眾造成了更加緊張 的情緒。

(5)用長焦距攝影鏡頭拍攝可完成焦點轉換技巧。焦點轉換又稱動態焦點,就是在同一個鏡頭裡面根據表現內容,前後變動焦點,以達到調度、轉移觀眾視覺重點的目的。比如拍攝甲乙二人的對話,甲離鏡頭較近,而乙較遠,當甲說話時,把焦點調在甲上,此時甲是清晰的,而乙是模糊的,相反當乙說話時,把焦點調在乙上,此時,乙清晰而甲是模糊的。焦點轉換有兩個條件:一是景深小,二是被攝體之間的縱向距離要大。如果沒有縱向距離的差別,盡管用了長焦距攝影鏡頭也不會獲得較明顯的焦點轉移效果。

美國影片《畢業生》中表現母女二人(羅太太和蓮)只用了一個鏡頭,而且用了這種技巧:鏡頭開始 母女均在畫面之中,利用焦點移動,先讓觀眾看清年輕的女兒,然後將焦點移到站在門口的母親身上,這時女兒的影像模糊,觀眾只能看清她母親了。這種技巧很容易讓觀眾聯想到創作者的用意,即前後的因果關系:女兒突然明白了,原來她的男朋友(賓)的情婦不是別人,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6)畫面中的景物焦點有虛有實是正常的,虛焦畫面是指整個畫面沒有焦點,沒有一處是清晰的,從技術上講是廢品。但從藝術上講,焦點不只是成像的技術手段,而且已經成為營造畫面形象的造型手段。圖片攝影稱為「模糊語言」,比較早的運用它進行創作。影視攝影也越來越多地利用這種「模糊語言」進行表情達意。如病人剛去掉眼睛上的綳帶,視覺還不能正常觀看的效果,畫面全部虛化。全部虛化的影像也是一種抽象的表現,它可以形成夢幻般的感覺。晚間拍攝某些較亮的光源時,有意把焦點偏移,使每個光源都變成晃動的光斑,這種抽象的影像能形成一種特殊的節奏感。當然這種虛化的效果只有長焦距攝影鏡頭最為明顯,焦距越長,效果越明顯。無焦點畫面是一種造型手段但不能過多使用,精確恰當地使用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電視劇《一地雞毛》中最後一集的結尾用了虛焦畫面,表現主人公小林的一種幻覺用的比較成功。畫面內容是現實時空中的小林,與幻覺中的小林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用視覺形象深刻揭示了小林此時此刻復雜的內心活動。

(7)長焦距攝影鏡頭常常用於拍攝人物肖像,故又稱作「人像鏡頭」。大多數電視節目,尤其是紀實性節目,應該是以再現人的視覺感知為基礎的,任何變形效果都會影響紀實效果。長焦距攝影鏡頭拍攝的畫面不變形,能正確還原人物的本來面貌,除此之外,它還有柔化影像(圖像)的作用,可以把人的面部皮膚表現得柔嫩。美國好萊塢的明星時代有一條不可愈越的規定,拍明星近景和特寫時必須用時75mm以上的長焦距攝影鏡頭。現代影視對人物的造型雖然不以美人照為目的,但在一般情況下,拍人物應以不變形為主。

(8)由於長焦距攝影鏡頭的景深小,特別是在物距較近、光孔較大時這種現象更為明顯,因此用長焦距攝影鏡頭拍攝時應力求焦點准確,防止出現虛焦畫面。而長焦距攝影鏡頭視角窄的特點使得用長焦距攝影鏡頭拍攝過程中攝像機上下左右方向稍微一顫動都將會引起畫面的抖動,因此用長焦距攝影鏡頭拍攝時盡量運用三角架支持攝像機,在沒有或無法用三角架的情況下,肩扛攝像機拍攝時盡量利用依託物,穩定住身體或手臂,在拍攝過程中盡量屏住呼吸、使左右臂和右肩肌肉放鬆以保持攝像機的穩定。

總之,不同焦距的攝影鏡頭,具有不同的藝術表現功能。攝影師要充分掌握這些功能,根據內容的需要,創作出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藝術作品來。

3. 拍攝電影鏡頭時,一般會使用哪幾種鏡頭

全景、中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寬特寫、全特寫、中特寫、極近特寫。

1、全景鏡頭,也叫全身鏡頭,是指整個人從頭到腳都出現在畫面當中,全景鏡頭一般用於兩人或多人畫面,由於人物的縮小,身後的背景也就更加清晰、全面,可以給觀眾提供更拿鄭多的背景信息,並使畫面看起來更加生動。

當然所指的局部特寫不一定只是眼部,也可能是身體其他部位。

4. 王家衛的電影,是如何用鏡頭講故事的

談到王家衛的鏡頭特效,可能你首先會想到色調,不過今天我們來說說鏡頭手法。《墮落天使》王家衛用自己獨到的表現手法將香港社會底層生活描述的淋漓盡致。


1.超廣角鏡頭



《墮落天使》中有很多晃動的鏡頭都是採用手提攝影的方法完成,很多畫面有很強的晃動感,用來突出表現都市的模糊感:情感模糊、關系模糊、時空模糊。在影視作品的創作中,可以在前期或者後期通過模糊來營造晃動感,用來表達人物模糊的情感,可以讓畫面更有故事感,更高級。

學會了王家衛這三種鏡頭技巧,你就可以更輕松的拍出大片。

5. 電影中人物照鏡子的場景是怎麼拍攝的

關燈拆電影 導演居然讓我演隱形人

一隻冰冰

雙胞胎大法

在攝影機還是個吃膠片的龐然大物的年代,導演們是如何拍攝鏡面戲的呢?

1933年的《鴨羹》應該是世界上第一部跟鏡子過不去的電影,導演萊奧·麥卡雷另闢蹊徑,雖說是拍照鏡子的戲,卻把牆給拆了,根本不設鏡面,用兩個打扮長相相似的演員同時進行鏡面表演來模擬鏡面效果,我們暫且把這種方法稱為雙胞胎大法。

《鴨羹》中雖然演員漏洞百出,倒也很符合影片需要的喜劇效果,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條重要的拍鏡子戲的思路,一直到今天這種看似笨,實則妙的方法還在被不斷使用著。

《終結者2》當中就有這么一場戲,攝影機大搖大擺地從鏡子前搖過,鏡中卻沒有攝影師的影子,原因正和《鴨羹》一樣,鏡子根本就不存在。

施瓦辛格本尊其實坐在鏡子界面之後,裡面看到的景也是早就搭建好的攝影棚的另一側,我們看到的終結者後腦勺其實是個替身演員,或許應該叫他腦替?

而前景後景中都有正面出現的莎拉·康納,其實是卡梅隆請了自己老婆琳達·漢密爾頓和她的雙胞胎妹妹萊斯利同時出演的。

這種拍攝法保證了攝影機在所謂的鏡子前能夠自由運動,使畫面不斷變換,擺脫呆板的印象,卻也有著諸多難以實現的條件。

首先不是人人都有雙胞胎這么好的資源的……

其次,搭兩個一模一樣的布景也比較耗時耗資。

當然,演員表演的同步率也是拍攝成功與否的關鍵,運用雙胞胎大法拍攝的NG次數往往會高於其他手法,效率也是在片場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萬能綠幕

鏡面拍攝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場戲出現在1997年的《超時空接觸》。

年幼的艾麗發現父親發病倒地,她一路狂奔到洗手台前取葯,整個鏡頭一氣呵成,令人驚嘆的是結尾畫面處竟然從鏡子中拉出,變成了小女孩的視點。

一面固定在牆上的鏡子究竟是怎麼做到九曲十八彎跟隨著小艾麗一路上樓的呢?

後來該片的攝影指導Ken Ralston和Stephen Rosenbaum揭秘說,艾麗上樓的戲其實是事先拍攝好的,而這面鏡子根本就不存在,是一塊用於後期製作的綠幕。第二次拍攝只需跟拍艾麗的手打開玻璃門即可。

影片《黑天鵝》當中也大量使用了綠幕偽裝鏡面的效果,主要為了契合精神分裂的主題,在鏡子中展示出妮娜的邪惡人格。唯有通過綠幕技術才可能做到鏡里鏡外畫面不同。

當然有時候拍戲不一定要表現鏡面,卻也會遇到櫥窗玻璃反射等棘手的問題,除了以上說的運用移軸鏡頭、後期處理等方法,更為直接的還有在實體空間內巧妙安排遮擋物這樣的方法。

如《快樂結局》中坐輪椅壓馬路的那場戲,滿大街玻璃櫥窗等著要捕捉攝影師的漏洞,導演哈內克都巧妙地安排了遮蔽物要麼擋住玻璃,要麼是來往的車輛擋住鏡頭。

好的導演就是拍這樣一場一鏡到底,沒有台詞的戲,也會反復操演,確保完全沒有漏洞。

別看鏡子是電影中的常客

要拍好它卻需要攝影師和導演深厚的功力

創意、才情,和認真的態度

請持續關注「關燈拆電影」微信公眾號

與我們一同深度拆解電影台前幕後。

我們,只讀經典。

6. 表現人與人人與物的距離位置等關系一般採用什麼鏡頭

表現人與人人與物的距離位置等關系一般採用中景、全景鏡頭。

中景比中特寫景別大一些,人物背景信息都比中特寫豐富,我們能完整看到人物,上半身和他所處的環境,中景特別適合用來展現人物性格特點,以及人物與周邊環境的關系。全景鏡頭的景別更大,可以同時展示中特寫和中景的全部信息,中全景特別適合作為開場的鏡頭交代時間,地點,人物。

3、交代情節、講述故事的鏡頭。一般用中景源薯。

4、關系鏡頭。表現人與人、人與景、人與物的距離、位置等關系 ,一般採用全景和中景鏡頭。

5、刻畫雹兄者人物情緒和內心活動的鏡頭。重要對話、人物反映。一般用近景和特寫鏡頭。

6、表現重要細節的鏡頭,多用特寫鏡頭。

7、導演特殊處理的鏡頭。比如特效合成等鏡頭。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05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2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6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7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29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44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4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7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691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