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鋼鋸嶺戰役的電影有哪些

鋼鋸嶺戰役的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3-27 03:30:10

A. 血戰鋼鋸嶺是根據哪個戰役改編的歷史上的主角真的赤手空拳救了77名隊友

血戰鋼鋸嶺中的戰役是以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的沖繩戰役為背景的,電影里的主人公原型德斯蒙德·多斯·托馬斯(1919年2月7日 - 2006年3月23日)是第一個因良心拒服兵役而獲得榮譽勛章的美國人他是一名美國陸軍下士(在他榮獲榮譽勛章時軍銜是一等兵)服役於美軍第77步兵師第307步兵醫療分隊,1942年4月多斯自願入伍,他拒絕在戰場上殺死任何一個敵人士兵或隨身攜帶武器。雖然在太平洋戰場上戴斯蒙德·道斯從未有過任何殺死敵人的記錄榮譽,但在多次戰役中無任何武器的情況下救助多名傷員,使許多因無法得到救助而面臨死亡的士兵得以倖存。

B. 如何評價電影《血戰鋼鋸嶺》

鋼鋸嶺守軍在志村常雄的指揮下,實行的是日軍非常有名的夜間攻擊,所以那一天,不會有讓多斯軍醫和小夥伴一起在坑裡安靜聊天打盹,到清早日軍才出來打戰的場景。鋼鋸嶺戰役實景的另一個場面是手榴彈橫飛,日軍一直用雨一樣的手榴彈來攻擊爬斜坡的美軍,不僅從嶺上,也從地道口,並不是放著美軍在那吊個梯子就傻子式的就不管了。這其實也可以解決知乎上的另一個問題:血戰鋼鋸嶺中,日本兵為什麼不把爬嶺的繩梯鋸斷? - 軍事 - 知乎 ,日軍真的不是傻子。最後日本守軍軍官並沒有切腹。這一段估計是移植的一個月半後的牛島滿。(而且為毛要把人家要切腹的肋差裝在」XX號外科器「的金屬箱里!還給個大特寫。我最初還以為是名刀或刀箱的銘文,看了好幾次才辯認出那是日本軍醫用的器械箱,真是亂入)前田高地之戰(鋼鋸嶺)是77師向首里城進攻的前戰,日軍在沖繩採用的戰略是「寢技」,大約意思是盡可能地消耗美軍的實力,讓美軍放棄對於本土的進攻。所以,前田高地主要指揮官之一的志村常雄大尉早就接到師團的命令,血戰,但一旦守不住,就往首里平原町撤,繼續在首里城血戰。所以戰死在前田高地的日本軍人有很多,但是他們並沒有自殺切腹的記載。活下來的日本兵基本都去了首里繼續打或留下來繼續打游擊。事實上,按傳統,不是所有日本軍人都有資格切腹的,僅有舊武土家庭出身的才可以,沖繩戰役中另一位高級將領海軍中將大田實,雖然是劍道六段,但也只能以手槍自殺,而不是剖腹。牛島滿因為是薩摩武士的後代,才可以切腹。如果在電影中的這個節點特意增加虛構的鋼鋸嶺軍官切腹,大約是想突出日本特色和日本人已瘋吧。但這是不符合戰爭進程的。相當於上甘嶺才打一兩天,英雄們就紛紛舉起爆破筒要和敵人同歸於盡了——事實上,這是發生在上甘嶺戰役打到中期以後才發生的事。總之這部片子,在我看來戰爭場面是挺炫的,裝備也沒出啥錯,然而故事結構失衡,私貨太多,布景一般,軍事常識各種漏洞——密蘇里號上裝有二戰後才有的玻璃窗和天線,鋼鋸嶺上的場面毫無特色,你換成哪次戰斗都可以,M1不換彈匣,連沖繩著名的標志性建築沖繩龜甲墓都沒整一個(人家《太平洋戰爭》第9集有啊)實在是不及《大兵》和《兄弟連》一半的嚴謹水準。所以在我看來,《鋼》一劇,是純正的戰爭片沒錯,還原了多斯真實經歷與戰斗細節也沒錯,但是絕對不是一部所謂的」沒有硬傷「的電影。梅導那句」A TRUE STORY「的前導語,真是兌了不少水的。

C. 血戰鋼鋸嶺的簡介是什麼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作為邪惡軸心重要成員的日本,其囂張態勢已成強弩之末。是年,決定戰局走向的沖繩島戰役拉開序幕,成千上萬鬥志昂揚的美國大兵被派往沖繩,等待他們的則是敵軍重兵防守、凶險異常的鋼鋸嶺。在這群人中間,卻有一個不願拿起武器的軍醫。他名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 Andrew Garfield 飾),來自美國的弗吉尼亞。太平洋爆發之際,瘦弱的戴斯蒙德志願成為救死扶傷的軍醫而應征入伍。可因童年和家庭的原因,他始終不願拿起槍支操練,為此寧願背上拒服兵役的罪名被送上軍事法庭。幾經周折,戴斯蒙德最終和戰友來到了鋼鋸嶺。槍林彈雨,轉瞬之間無數人應聲倒地。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斯蒙德僅憑一己之力拯救了數十條瀕死的生命……

D. 二戰經典電影有哪些

二戰經典電影有:《血戰鋼鋸嶺》、《兵臨城下》、《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戰役》。

一、《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是熙頤影業、麒麟影業出品的戰爭歷史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薩姆·沃辛頓、盧克·布雷西、泰莉莎·帕爾墨、雨果·維文、瑞切爾·格里菲斯、文斯·沃恩主演。該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

E. 推薦一部你覺得好看的二戰電影

好看的二戰電影推薦:

1、血戰鋼鋸嶺

這是一部關於丘吉爾的傳記歷史片,講述二戰時不僅要面對德國納粹勢力的入侵,還要面對一群毫無准備的人民群眾,和一個懷疑自己的國王,溫斯頓·丘吉爾抵住壓力,在英國國會下議院發表演講,鼓舞了英國以及同盟國的無數民眾,最終贏得敦刻爾克戰役的勝利。

帶領英國走出了危機。從國家意志到平民故事,價值傳導被觀眾更容易接受。這部搭配《國王的演講》,諾蘭導演的《敦刻爾克》組成豪華套餐,時間線無縫銜接。

    F. 十大必看戰爭電影

    十大必看戰爭電影如下:

    1、《血戰鋼鋸嶺》

    由梅爾·吉布森導演的《血戰鋼鋸嶺》表現的是發生在沖繩島戰役中的真人真事,影片從正面展現了戰爭的血腥、殘酷,但本片的英雄卻是一位不願拿槍的醫護兵,主人公身上展現的人性的光輝與戰爭的黑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地雷區》

    《地雷區》是丹麥導演馬丁·贊里維特的作品,影片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表現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國俘虜在丹麥用生命排雷的故事。

    影片通過二戰結束後的事件反思二戰,角度獨特。戰爭結束之後,看似和平降臨,生活應該歸於平靜,但我們從屏幕上卻看到一個個年輕的生命突然之間被地雷炸的灰飛煙滅,讓人震撼。

    3、《冒牌上尉》

    《冒牌上尉》是一部德國的二戰題材影片,表現的是在德國戰敗前兩周發生的故事。

    講述了一名十九歲的普通國防兵威利赫羅德在二戰最後兩周內成為所謂的「埃姆斯蘭德劊子手」的故事。他憑借撿到的上尉制服而假冒軍官,將潰散的其他士兵聚集起來組成特別任務小組,一路搶掠地在行將陷落的納粹帝國大地上為所欲為,並以元首為榜樣掌握起逮捕和生殺大權。

    4、《高地戰》

    《高地戰》是一部韓國拍攝的表現朝鮮戰爭的電影,影片通過表現朝鮮戰爭停戰前南北朝鮮對L高地的爭奪,反思戰爭的意義。

    5、《敦刻爾克》

    《敦刻爾克》這部英、法、美、荷四國聯合製作的電影由克里斯托弗·諾蘭任編劇和導演。影片的故事從陸、海、空三個角度穿插敘述,多角度展現敦刻爾克大撤退,營造出了命懸一線的緊迫感和緊張感。

    6、《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由李安導演的反映伊拉克戰爭的電影。影片通過正在經歷戰爭的比利·林恩回到後方與後方各種身份的民眾的沖突,告訴人們一個道理,沒有親身經歷戰爭的人是無法理解上過戰場的士兵的感受的。戰爭的殘酷和其對於親歷者所帶來的影響,遠超我們的想像。

    7、《小男孩》

    《小男孩》這部美國拍攝的二戰片沒有從正面表現戰爭,而是通過後方的一個叫做Pepper的美國小男孩的故事來表現戰爭,讓我們思考戰爭與人性。

    8、《戰馬》

    《戰馬》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拍攝的一戰題材的電影,本片是戰爭片中為數不多的通過動物與人的關系表現戰爭的電影,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感動。

    9、《狂怒》

    《狂怒》是一部英國和美國聯合拍攝的表現二戰末期在德國本土的坦克戰的電影。影片通過諾曼在坦克「狂怒」上的故事,展現了戰爭是如何改變一個人的。

    10、《芬妮的旅程》

    《芬妮的旅程》是一部由法國和比利時聯合拍攝的二戰題材的電影。影片改編自《芬妮的回憶錄》,真實刻畫了二戰時期,一個叫做芬妮的猶太小女孩,帶領其他八個猶太小孩逃離納粹迫害的經歷,過程驚心動魄。

    G. 《血戰鋼鋸嶺》,梅爾吉布森的「無極」

    很久不看好萊塢電影了,禁不住媒體狂轟濫炸和梅爾吉布森的名頭誘惑,昨天跑去看了《血站鋼鋸嶺》。

    130分鍾以後,滿懷期待進場的我帶著無比的懷疑和懊悔走出影院:梅爾吉布森這是要學陳凱歌《無極》的方握段式葬送自己?整場電影,除了一個個不解沒有一絲絲感動。

    相信大多數人和我差不多,只是看了簡單的推薦,類似「堪比《拯救大兵瑞恩》」之類就走進了影院。

    開場前5分鍾,炮火和殘肢齊飛的戰爭場面渲染,倒是中規中矩保持了美國戰爭片兒的一貫風格,成功地把觀眾情緒帶進戰場。不過經過這幾年韓國和國內戰爭片培養的大陸觀眾,估計對此不會驚艷。

    然而,這前戲剛有所動作,就戛然而止,故事忽然轉回到1918年主人公父親身上。這讓剛剛准備好接受震撼和感動的觀眾有點找不著北。要知道所有觀眾其實都是來看鋼鋸嶺戰役的,影片卻用西部片的節奏來講主人公的童年和戀愛。將近1小時啊!這么長時間的鋪陳,觀眾有理由期待這戰爭期間的愛情可以帶來一點點感動。然而並沒有。在脊皮啟弗吉尼亞的戰地醫院(想不通怎麼那裡會有戰地醫院)男主對身為護士的女主一眼鍾情(老套的劇情,回來查資料發現這不是事實。男主的妻子是戰後為家庭生計才開始做護士的)。從未和女人交往過的男主,居然在第一次約會時就KISS了女主,女主不出所料的給男主一巴掌轉櫻如身就走,之後再轉身「你不過來嗎?」原來打是疼罵是愛也無國界啊。

    好吧,愛情感動不了人,還是回過頭期待戰爭吧。

    影片花了一半時間鋪陳後終於轉回戰爭主題。男主在軍營培訓期間的這場戲,充滿了矛盾沖突,可算是全片唯一的亮點。從內容上看,男主參軍後固執地不肯拿槍。要知道這是要上戰場的,你一個人不拿槍就意味著團隊戰鬥力減員,會害死兄弟的。可無論兄弟怎麼嘲諷毆打(軍營里居然允許把人打成這樣?此片不是一直強調這是一個真人真事嗎?)軍官如何威脅利誘,男主就是堅持他所謂的信仰,不拿槍不殺戮但卻堅持要做醫療兵和兄弟們一起上戰場。最後一直鬧上了軍事法庭。

    看到這里,觀眾可能想這是要傳遞美國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價值觀了嗎?編劇又給了大家一個意外。男主的父親居然動用老關系找到准將用一個條子解決了問題——男主可以不拿槍上戰場。看到這里,估計大陸觀眾會比較開心,哦原來美國軍隊里也是官大一級壓死人啊。(這是米國人想要討好大陸觀眾的表示?)

    回來查了資料,據說男主確實因為此事上了軍事法庭,裁決的結果是按照相關法律可以不拿槍。那編劇是故意抹黑美國軍隊嗎?

    一半時間過去,《血站鋼鋸嶺》終於講到了鋼鋸嶺。這群新兵蛋子眼看著一輛輛載滿屍體和傷兵的卡車從身邊經過。這一段,導演發揮了特長,場景交代,頗有震撼。觀眾看完後可以調整好情緒迎接一場期待已久的殘酷廝殺。慘烈激戰開始了,這是整部影片最正常最好看的一部分了,加上類似鬼屋裡常有的驚悚設計,觀眾此時應該會感覺過癮。

    然而,期待中的高潮還沒有到來,劇情卻再一次讓觀眾摸不著北了。看著男主在混戰中自由穿梭,看著男主身邊那麼多兄弟中槍倒地唯有他像有金剛護體,看著他在日軍地道里溜了一圈沒被發現還救助了日本傷兵,最後導演用排比句的方式演繹男主憑一己之力藉助繩索用一天一夜的時間把75個傷兵從鋼鋸嶺上吊下去(最厲害的搬運工能搬運多少次?或者是信仰的力量給他注入了超能力?)除了納悶你不會有一絲絲感動——導演想把男主塑造成耶穌?還是想拍部美國版的抗戰神劇?

    這真的是那個39歲自導自演《勇敢的心》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及金球獎最佳導演的梅爾吉布森嗎?不可能,是我誤解了他的表達嗎?

    然而並沒有。接下來的劇情,會證實你的猜想。第一晚還垂頭喪氣的美國大兵們,因為有了男主的戰前祈禱,第二天居然排著整齊的隊伍往前沖。這是一梭子彈能掃一片的隊形啊(美軍長官會允許?)。而這一次日軍不曉得是否被神勇的美國大兵嚇破了膽子,不會用重機槍了,也不進他們的碉堡和地道了,連刺刀也不拼了,直接被成片成片的放倒。若換上八路軍軍服,直接可以上央視一套黃金段了。如此還不夠,最讓人目瞪口呆的細節出來了——頭天救了75個人累個半死的男主,在一片混戰中一眼看到一個即將爆炸的手雷一記無影腳踢了出去挽救了幾個戰友的生命。

    正當大家終於明白了這一點時,片尾居然播出真人采訪。天呢,這男主居然真的不拿槍上戰場還救了這么多人?網上能查到的消息都說,男主原型是真的比電影中還傳奇(電影中很多事情都是真的,只不過是4年裡發生的事情被濃縮在一天一夜裡了)。

    然而,我只能說太晚了。能把一個真人真事說得那麼假,這部被賦予了多少期待的戰爭片是我看過的最爛的好萊塢戰爭片,沒有之一。想不通為何多少影評都說自己被感動,被影片信仰和戰爭的宏大主題折服。難道只要和信仰扯上邊,影片就一定高大上嗎?

    我只想說,一個講不好故事的電影不可能是好電影。

    非常同情陳凱歌先生,相信看完此片後,會有不少人那其做比的。同樣都曾經有過巔峰級的作品,同樣都用一部創紀錄的爛片毀了自己!

    H. 血戰鋼鋸嶺故事梗概

    戴斯蒙德·道斯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軍醫,是一個體格瘦弱,性格內斂的男孩,卻堅決拒絕在戰場上拿起武器。在一次戰斗後,他說服了軍隊讓他穿著制服,但不帶武器,最終他被招入美軍第77步兵師醫療部。在沖繩戰役中,戴斯蒙德不斷冒險把傷員從戰場上拖回進行治療,最後拯救了75條人命。

    (8)鋼鋸嶺戰役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血戰鋼鋸嶺》是根據二戰期間美國太平洋戰場上的傳奇英雄,國會榮譽勛章獲得者德斯蒙德·道斯的真人真事創作的軍事文學經典,並獲得德斯蒙德·道斯遺產基金會授權出版。

    《血戰鋼鋸嶺》出版至今11位美國總統推薦。歷經半個世紀,德斯蒙德·道斯堅守信念、勇敢、博愛的形象成為世人心中不滅的傳奇。2016年根據本書改編的同名電影《血戰鋼鋸嶺》狂攬89界奧斯卡金像獎6項提名,一舉殺入美國百部偉大電影之列。

    I. 《血戰鋼鋸嶺》:可能是近幾年最好看的戰爭片

    新快報記者誠意推薦

    ■新快報記者 徐紹娜

    由梅爾·吉布森執導的軍事史詩片《血戰鋼鋸嶺》將於12月8日正式在國內上映。影片匯集了安德魯·加菲爾德、盧克·布雷西、薩姆·沃辛頓、文斯·沃恩、泰莉莎·帕爾墨和雨果·維文等一眾明星,真實還原了殘酷血腥的沖繩島戰役。影片昨日在廣州舉行媒體看片會,真實殘酷的血戰場面和細膩的人物情感令現場觀眾大受震撼,影片結束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據知,影片在北美上映時收獲零差評的贊譽。

    影片根據拒絕持槍、殺戮的美軍醫療兵戴斯蒙德·多斯的真人真事改編,將二戰美日雙方傷亡超過16萬人的沖繩島戰役搬上大銀幕,講述這位受盡恥笑、霸凌的「異類」,始終堅守信念,在戰斗中最終孤身勇救75名戰友的催淚故事。

    影片在講述故事時仍是典型的「梅式風格」,劇情環環相扣,亦不乏一波三折的沖突。在描述殘酷的戰爭之前,影片用了不少的篇幅呈現這位主人公的溫情故事。戴斯蒙德·多斯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從軍經歷使得多斯父親酗酒、家暴,對家人產生了深深的傷害。從小缺少父愛的多斯,認定槍就是暴力的根源,為了和平發誓永不拿槍。即使在加入軍隊之後,他依然堅持這種信念,被戰友當成懦夫、累贅,是戰場上的拖油瓶,但他最後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去換取和平和尊重。除了戰爭的殘酷慘痛,影片還渲染了在戰爭中人與人之間赤誠的情感:上戰場之前,多斯還有一段令人心動的愛戀,和美麗護士泰莉莎·帕爾墨的邂逅、熱戀,與之後戰爭的殘酷形成了鮮明對比。而多斯與兵營兄弟們的戰友情,與火爆父親的父子情,也均細膩而直戳人心。

    影片男主角安德魯·加菲爾德的表演也獲得高分,未出征前羞澀溫暖,上了戰場後是堅定凌厲,他沒有孔武有力的硬漢外貌,卻有鋼鐵般的喋血柔情,彷彿只有他的一臉陽光才能戰勝沙場上所有的野蠻殺做歲戮。片中,加菲爾德細膩動情的演繹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不少細節都展現了不俗的演技,看得人忍不住落淚。

    血戰場面真實震撼

    除了細膩的情感,影片令人震撼的是真實血腥的戰爭場面。據史料形容,沖繩戰役中的鋼鋸嶺之戰兆胡辯是「一片血海」。據知,為了還原真實的戰爭血海族缺,梅爾·吉布森做了大量調研和考證,設計最為貼近二戰原貌的鏡頭和場景。這位首次執導熱兵器大戰的戰爭片老手,在片中展現了瘋狂野蠻的暴力美學,並將特效使用降到最低,「堅持每個鏡頭都來真的」。為了呈現鋼鋸嶺上慘絕人寰的「人間煉獄」樣貌,梅爾·吉布森斥資5000萬美元炸毀了澳洲悉尼郊區一個大農場,營造出最貼近人間煉獄的戰爭場景,不僅在爆炸同時用氣筒將血漿噴射在演員臉上,連全身著火的士兵也選擇了如假包換的真人,爆炸的瞬間由繩索牽引一飛沖天。看完片,有不少觀眾直言被戰爭場面震撼到。

    ■特別提示

    血腥場面 少兒不宜

    影片中,佔了大篇幅的戰爭戲也是觸目驚心,槍戰、爆炸、肉搏,每一個鏡頭都非常真實,爆頭、斷腿、撕裂等血肉橫飛的場面也是應接不暇,震撼的場景令看片現場不時發出抽氣聲。除了血腥,戰場上令人作嘔的環境也沒少表現,男主人公在部隊撤退之後堅持在殘肢斷臂中搜索戰友的場景,就出現了啃食屍體的老鼠、蛆蟲滿臉的骨骸以及焦黑變形的屍體等,血腥之外更增加了恐怖氣氛。不過鑒於影片的血腥程度,建議未成年觀眾咨詢家長意見,謹慎觀看。

    J. 《血戰鋼鋸嶺》劇情簡介及角色介紹

    《血戰鋼鋸嶺》劇情簡介及角色介紹

    梅爾·吉布森執導的二戰史詩巨制《血戰鋼鋸嶺》即將於12月8日國內上映,這部影片講的是什麼內容呢? 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影片的主要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劇情簡介:

    在1942年的太平洋戰場,軍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飾)不願意在前線舉槍射殺任何一個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著其他戰士們的排擠。盡管如此,他仍堅守信仰及原則,孤身上陣,無懼槍林彈雨和兇殘日軍,誓死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戰友。數以百計的同胞在敵人的土地上傷亡慘重,他一人沖入槍林彈雨,不停地祈禱,乞求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盡再救一人,75名受傷戰友最終被奇跡般的運送至安全之地,得以生還。

    角色介紹:

    戴斯蒙德·道斯

    演員 安德魯·加菲爾德

    虔誠的基督徒、軍醫,體格瘦弱,性格內斂的男孩。他堅決拒絕在戰場上拿起武器,卻因此在軍營遭到中遭到眾人的排擠,但最終他說服了軍隊讓他可以不攜帶武器,並被招梁坦慎入美軍第77步兵師醫療部。在沖繩戰役中,戴斯蒙德不斷冒險把傷員從戰場上拖回進行治療,最後拯救了75條人命。

    霍威爾中士

    演員 文斯·沃恩

    戴斯蒙德在軍隊的上司之一,在軍隊中負責新兵的訓練。認為拒絕持槍的戴斯蒙德是懦夫,剛開始總是欺負戴斯蒙德,試圖拿軍事法庭的規定逼迫戴斯蒙德拿起武器。最後,在戰場被戴斯蒙德救回一命。

    葛洛佛隊長

    演員 薩姆·沃辛頓

    葛洛佛隊長是戴斯蒙德在軍隊的上司之一,認為拒絕持槍的戴斯蒙德是懦夫,試圖拿軍事法橡敬庭的規定要求戴斯蒙德必須要隨身攜帶武器。

    湯姆·道斯

    演員 雨果·維文

    戴斯蒙德的父親,是在法國服兵役時曾經受傷的一戰退伍老兵,因為好友在戰場的犧牲,走不出悲傷的陰影,長期酗酒並且實施家庭暴力。在自己的兒子參軍入伍之後,努力嘗試獲得戴斯蒙德的諒解。

    多蘿西·舒特

    演員 泰莉莎·帕爾墨

    多蘿西·舒特是一名美麗善良的護士,她對戴斯蒙德一見鍾情,與戴斯蒙德墜入愛河而成為戴斯蒙德的愛人、妻子。

    幕後製作: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弗吉尼亞州林奇堡和沖繩島的故事,但是影片全部在澳洲信隱取景,工作人員和大部分的演員都是澳洲人。

    為了真實再現慘絕人寰、屍橫遍野的戰場,梅爾·吉布森將澳大利亞悉尼西南部郊區布倫格利的一個農場炸毀,偽裝成鋼鋸嶺的頂端,成功拍出了幾萬平米的浴血戰地場景。

    影片導演堅持“純實拍”完成拍攝,所有戲份均採用實景拍攝,其中“火燒鬼子”的戲份是採用特殊火直接“噴燒”真人,而影片團隊在沒有使用3D技術、設計工具、三維動畫軟體的情況下,用黏土雕塑三維模型等比還原戰場溝壑。

    國內評價

    《血戰鋼鋸嶺》用毫無保留的手段,真實還原了沖繩戰役的宏大奇景和點滴細節。呼嘯而過的子彈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焦土上橫屍遍野,《血戰鋼鋸嶺》中對於戰爭如何血腥與殘酷的展現,以及戰斗規模的宏大,都是在同類題材影片中少見的。影片和導演梅爾·吉布森一貫的風格一樣,不僅有宏大的戰爭場面,更有無法割捨的親情、浪漫忠貞的愛情和堅忍篤定的信念。(新浪網、騰訊網評)

    國外評價

    《血戰鋼鋸嶺》是導演吉布森的`一次勝利,主要歸功於影片傑出的後半段,也就是主角戴斯蒙參加的沖繩戰役。吉布森作為導演的才華一直是展現暴力的戰爭場面,並將恐怖片的元素融入傳統嚴肅戰爭片中。(英國《衛報》評)

    《血戰鋼鋸嶺》是一部關於反戰主義的暴力劇情片,成功地將優雅與恐怖融合在一起。吉布森對如何調動觀眾情緒了如指掌。(《好萊塢報道者》評)

    【相關新聞】

    “蜘蛛俠”加菲:能演《血戰鋼鋸嶺》我超超超自豪

    12月8日,梅爾-吉布森執導的口碑新作《血戰鋼鋸嶺》要在內地上映了。這是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以二戰時期的美日沖繩島戰役為背景的電影。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基於信仰和良知參軍後拒絕持槍,經過上級和戰友們的百般阻撓和羞辱,在父親的幫助下終於當上醫療兵。戰爭中,面對日軍的猛烈襲擊,傷亡慘重的美軍撤退,他一個人在槍林彈雨和轟炸中留了下來,隻身一人救了75名受傷的戰友。

    為了宣傳電影,北京時間12月4日一早,導演梅爾-吉布森,主演安德魯-加菲爾德、文斯-沃恩、盧克-布雷西一起做客知乎Live,和中國網友聊了十多分鍾。

    梅爾-吉布森說,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關於一個拒絕帶武器上戰場的士兵,做了最英勇的事——救死扶傷。“對我而言,這是充滿大愛的行為,超越了個人的生死。戴斯蒙德是英雄式同時也很謙遜的人物。以電影的形式呈現一個令人嘆服的、做了如此偉大舉動的人,同樣鼓勵著我去做偉大的事,雖然我不覺得自己可以做出跟主角一樣的偉大地拯救他人的事情,但他做的事情真的很值得記住。我把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想把自己當初讀到這個故事時的感受傳達給大家。”



    ;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6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8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4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0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