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倩玉演過哪些台灣電影
A. 有誰知道關於一部聊齋的電影
根據聊齋翻拍的電影 一共有這些 :
很多
主要電影:
1.《胭脂》(原著同名)1926年中國大陸
導演:黎民偉、黎北海
主演:黎民偉、林楚楚、梁少坡、黎北海
2.《田七郎》(原著同名)1927年中國大陸
導演:張石川
主演:蕭英、張慧沖、王毓清、李麗娜、王夢石
3.《倩女幽魂》(《聶小倩》)1960年台灣香港合拍
導演:李翰祥
主演:樂蒂 趙雷 楊志卿 唐若箐
4.《畫皮》(原著同名)1965年香港
導演:鮑方
主演:朱虹、高遠、陳娟娟
5.《小翠》(原著同名)1969年台灣
導演:廖祥雄
主演:翁倩玉、武家麟
6.《俠女》(原著同名)1971年台灣
導演:胡金銓
主演:韓英傑
7.《胭脂》(原著同名)1981年大陸
導演:吳佩蓉、金沙
主演:朱碧雲、夏江南、張志明、龔秋霞、張伯俊、薛淑傑
8.《精變》(《小翠》)1982年大陸
導演:雷鳴
主演:魏慧麗、徐少華、馬戈 、王雅南 、張少軍
9.《鬼妹》(《小謝秋容》)1985年大陸
導演:孫元勛
主演:郝劫 王苓華 張瑾 馬慧英 譚托
10.《狐緣》(《辛十四娘》)1986年大陸
導演:孫元勛
主演:孔愛萍 盧偉強 趙敏傑 左玲 朱永濤
11.《碧水雙魂》(《晚霞》)1986年大陸
導演:岑范
主演:張小清、何晴、高玉倩、張綺軍、陳希、孟謙、陳紅冰
12.《倩女幽魂》(《聶小倩》)1986年香港
導演:程曉東
主演: 張國榮、王祖賢、午馬
13.《金鴛鴦》(《韋公子》)1988年大陸
導演:張易亨 任人
主演:蓋麗麗 、楊元元 、李連元、 花小青、 桂萍
14.《倩女幽魂II人間道》(《聶小倩》)1990年香港
導演:程曉東、徐克
主演: 張國榮、王祖賢、李嘉欣
15.《倩女幽魂III道道道》(《聶小倩》)1991年香港
導演:程曉東、徐克
主演:王祖賢、梁朝偉、張學友、劉兆銘
16.《古墓荒齋》(以《連瑣》為基幹,融匯原著的《連瑣》《嬌娜》《畫皮》《聶小倩》四個故事)
1991年大陸
導演:謝鐵驪
主演:邢岷山、傅藝偉、周迅、胡天鴿、陳莎莎
17.《幽魂奇戀》(《魯公女》)1992年大陸
導演:邱麗利
主演:黃國強 、徐小健、 王志剛、關順田、董小燕、張子江
18.《畫皮之陰陽法王》(《畫皮》)1993年香港
導演:胡金銓
主演:鄭少秋、王祖賢、洪金寶、林正英
19.《古廟倩魂》(《聶小倩》)1994年大陸
導演:孫滿義
主演:惠娟艷 趙軍文 趙丹紅
20.《席方平》(原著同名)1999年大陸
導演:謝鐵驪
主演:沙溢、 席與立、馬伊俐
21.《陰陽判官》(《陸判》)2003年香港
導演:余立平
主演:午馬、苑瓊丹、張馨、張晶、丹江、林澤銘、李惠
22.《鬼妹》(《小謝秋容》)2005年香港
導演:徐小健
主演:尹天照、午馬、麥家琪
補充作品:
王祖賢的《畫中仙》、《靈狐》
邵氏電影《鬼屋麗人》
《湖山盟》(《連瑣》)1962年香港
電影《連瑣》
1967年香港邵氏出品
導演:嚴俊
主演:李麗華、李菁、井淼
1954年香港片《人鬼戀》
主演:尤敏 吳景平 趙雷 楊志卿
1954年香港片《三生》
主演:陳雲華 尤敏 裘萍 吳家驤 楊志卿 趙雷
《鬼狐》1990年
導演:呂小龍
主演:胡慧中 呂小龍
2007年電影《香玉》
導演: 伍豪
新版電視電影《聊齋》之《連瑣》、《俠女》、《白秋練》
連瑣 / 聊齋之連瑣
編劇: 范冬雨
導演: 范冬雨
主演: 黃娟 / 田征 / 吳樾 / 王茂蕾
聊齋之白秋練2006年版 原著為<白練秋> 此劇為電視電影
導演: 陳權
編劇: 周葵
主演: 吳晴 / 李進榮
上映年度: 2006
電視電影《聊齋》之《俠女》
《俠女》Hsia nu
《聊齋》之《俠女》
編劇:王延松
導演:游飛
主演: 高 榕 王曉堂 徐楓
貌似沒有你要的,
B. 溫倩玉的職業經歷
日籍華人翁倩玉,很多人可能立刻會想到她那首廣為傳唱的歌《愛的奉獻》。其實翁倩玉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歌手,還在很多藝術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1960年,翁倩玉進入向日葵劇團,開始了她的藝術生涯。次年,她便在日美合作的影片《大海嘯》中出演角色。1967年,她出版了個人專輯《黃昏的紅月亮慧彎含》,熱銷達50萬張。1972年她憑借影片《真假千金》獲得了第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後,她經常地活躍在日本、台灣的影視舞台上,並多次參加了NHK的紅白歌會。她的主打歌曲成為1979年度最成功的歌曲之一,暢銷日本全國,銷量達200萬張。
在藝術領域,翁倩玉也可稱為「才女」。1983年開始,她的版畫創作開始被日本社會認可,1993年,舉辦了翁倩玉第一次個展;2002年,她設計出適合現代人穿著的創新和服。她還時常活躍在電視界,主持音樂節目,參與一些大型電視節目的幕後策劃工作,可以說是多才多藝。
雖然成名於日本,但是出生在台灣的翁倩玉始終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對中國有一份很深的眷戀。1992年,翁倩玉參加了中日國交正常化20周年的《前笑中日友好歌會》,並擔任了主持,她的甜美的歌聲開始被中國大陸的歌迷們喜歡和推崇。之後,她演唱的《正大綜藝》的主題歌《愛的奉獻》成為了中國歌迷傳唱最廣的歌曲之一。
歌如其人,翁倩玉正如她的歌,真誠而富有感染力,她曾用《祈禱》唱出了人類祈禱愛,期盼和平的共同心聲,而我們也想藉她的這首歌來祝福翁倩玉和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讓世間找不到黑暗,幸福鬧念像花兒開放,願每個人都能擁有健康快樂。
C. 翁倩玉:22歲金馬影後,和秦沛分手遠嫁日本,林青霞不敢得罪她
說起翁倩玉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而她所演唱的《愛的奉獻》卻廣為人知。
作為知名節目《正大綜藝》的主題曲,翁倩玉的歌聲伴隨節目飄向大江南北。
時隔三十年依然記憶猶新。
作為日籍華人,翁倩玉的發展重心也主要在日本,讓她漸漸被國人所遺忘。
有人說翁倩玉身世不俗,是正大集團的千金。
翁倩玉的家世確實不一般,與正大集團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說起翁倩玉的出身,還要從她的爺爺翁俊明說起。
翁俊明1891年出生於台南的一個醫學世家。
家中不僅開設銀行,還有多項投資,家族在當地非常有影響力。
翁俊明本可以安心做一個大少爺。
但長大後看到國內一片戰亂痛心不已,加入同盟會立志報國。
翁俊明秘密聯合幾名醫學院同學,幾人打算利用所學醫學知識製造病毒刺殺袁世凱。
刺殺任務異常艱險,幾個年輕的學生通過幾天的偵查才找到合適的水源下毒。
可惜毒性不大,讓袁世凱逃過了一劫。
他們的刺殺行動雖然失敗,但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勇氣和膽識,令人欽佩。
後來翁俊明一直熱心抗日活動,並多次深入前線,救治傷員,還曾面見孫中山。
之後翁俊明被派回台灣,擔任台灣黨部負責人,將抗日和光復台灣視為己任。
翁俊明雖然回到台灣,卻將兒子翁炳榮送回四川求學,感受國內的革命氛圍。
然而就在1943年,台灣黨部成立僅僅七個月後,翁俊明在家中被刺殺身亡。
翁俊明死前腹部絞痛,死後七竅出血,明顯是被人下毒。
而日本駐台的特高科也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翁炳榮隨後也結束學業並返台。
但他並沒有繼續父親的革命事業,也沒有為父報仇,而是選擇了鍾愛的電視廣播。
雖然翁倩玉並沒有見過爺爺,但她也算是忠烈之後。
而她的一路成長也受益於家人的良好教育。
當時翁炳榮加入台灣廣播電台後,發現國內節目製作水平還不成熟。
他就學習了觀看學習了大量國外節目,學習製作技巧。
翁炳榮的成長史,也是台灣廣播電台的成長史。
1952年翁炳榮後來被任命為中國廣播公司駐日本代表,帶全家遷往東京。
那時翁倩玉才剛剛兩歲。
之後一家人長居日本,也加入了日本國籍。
但翁炳榮夫婦從小要求女兒學習中文,在家必須使用中文。
小學也在中文學校讀書,要牢記自己的根脈。
在日本長大的翁倩玉,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進入了東寶株式會社。
《天氣之子》《你的名字》的都出自這家公司。
八歲時翁倩玉加入了向日葵劇團,成為劇場的小演員。
這些經歷讓翁倩玉不僅結識了很多優秀的聲優藝術家,還激發了自己對於唱歌演戲的熱情。
也是從劇團開始,母親教育翁倩玉做事要專注、有恆心,鼓勵她一定要堅持下來。
正值貪玩年紀的翁倩玉,把劇團當成了自己的第一個工作。
每次都認認真真的演出,一連堅持了幾年。
這樣的教育也為她以後專注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十三歲時,翁倩玉出演了自己首部電影作品《大波浪》。
成為了一個小明星,並開始參與電視劇的演出。
雖然一家人定居日本,但每年也都會回台灣。
1965年,翁倩玉十五歲,她的偶像史蒂夫麥奎因在台灣拍攝電影。
翁倩玉便跑去片場找偶像簽名,這次追星卻意外遇到了初戀。
翁倩玉去片場的路上,剛好遇到了香港影星秦沛,那時他也在台灣拍攝電影。
那時翁倩玉在碼頭看到一個俊朗的年輕人迎面走了過來,頓時獃獃得看著他。
秦沛便主動打招呼,自我介紹起來。
一個十五歲對演藝事業充襲汪滿嚮往的少女,一個童星出道事業剛剛起步衡亮的影壇新星。
兩人戲劇般的相識並相戀。
然而兩人的戀情並沒有維持太久。
二人分開後工作越來越忙碌,加之通訊不便,聚少離多而分手。
但兩人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友情,翁倩玉還成為了秦沛兒女的干媽。
之後到香港演出也會相聚,初戀變成一生摯友也是一段佳話。
翁倩玉回到日本後,開始了事業上的騰飛。
1966年,翁倩玉錄制了自己第一張唱片《咐禪寬什麼叫做戀愛》。
隨後又陸續推出了《黃昏的紅月亮》《再見吧,十七歲》《玫瑰新娘》等單曲。
在日本樂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翁倩玉從小就跟著父親學唱中文歌,在日本師從聲樂家松田敏。
出道後的單曲也都是由大師操刀,這些都讓翁倩玉的音樂道路格外順利。
加上她本人的天資,很快就在日本成為當紅歌手。
同時翁倩玉還開始了自己的演藝事業。
在日本出演了《回來的狼》《青春啊哥哥》等多部電影作品。
翁倩玉的歌聲從日本飄回台灣,她也接到台灣製作公司的邀請。
回台出演了《小翠》《萬博追蹤》等作品,並演唱了主題曲。
在翁倩玉的帶動下,台灣的電影作品也傳到了日本。
1972年,翁倩玉憑借《真假千金》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那年她才二十二歲,就已經達到事業的巔峰。
此後翁倩玉專注於日本的歌唱事業,推出了多張高質量、高銷量的唱片,成為當紅歌手。
在日本,即使大火的鄧麗君也要恭恭敬敬地喊翁倩玉一聲前輩。
而從小成名的翁倩玉,又出身名門,多少有些傲氣,也曾傳出耍大牌的新聞。
翁倩玉在客串《新蜀山劍俠》時,出演配角的她卻帶了七個工作人員,還霸佔了化妝間。
連女主角林青霞進去拿只口紅都被拒絕,然而翁倩玉在 娛樂 圈的地位,讓人敢怒不敢言。
翁倩玉在台灣和日本的牢固地位,跟家人是分不開的。
父親翁炳榮的人脈深厚,在台灣和日本電視製作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
正大集團還曾聘請翁炳榮擔任正大綜藝和正大音樂的董事長。
正是這個緣由,他將《正大綜藝》主題曲《愛的奉獻》交給女兒演唱。
這首歌除了旋律優美,歌詞也朗朗上口,而作詞人正是翁炳榮,這也是他送給女兒的禮物。
也是這個原因,在這首歌大火後,很多人猜測翁倩玉是正大董事長的女兒。
正大的董事長另有其人,而翁炳榮也確確實實在分公司擔任了董事長。
翁炳榮一生勤奮,年輕時學習電視製作,筆耕不輟,勤於創作。
五十歲時翁炳榮曾為女兒寫下了《祈禱》,成為了流芳百世的金曲,至今仍被不少人翻唱。
翁炳榮還曾發掘了鄧麗君,並將她推廣到日本,還幫她寫下了《鏡中的你》等佳作。
翁炳榮也將勤奮專注的美德,遺傳給了女兒。
翁倩玉專注歌唱事業的同時,還兼顧學習版畫及其他藝術創作,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翁倩玉二十五歲拜師日本版畫名師井上勝江,隨後開始了幾十年的版畫創作。
並通過她自己的努力,創作出了不少佳作。
她的作品曾入選日展,並獲得日本美術大賞的首獎。
而她的藝術造詣卻不僅如此,翁倩玉還喜歡自己設計舞台造型和服裝。
她會根據歌曲的情緒和意境,配合舞台專門進行服裝設計,頗具美感。
溫倩玉憑借在日本和台灣崇高的地位,被稱為東方第一藝術女神。
她的母親還專門為愛女成立了一個資料館。
收藏了翁倩玉多年來的獎項、畫作、舞台服裝,簡直是個人博物館。
翁倩玉也經常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積極助力公益事業。
台灣和日本發生地震時,她都是第一個站出來組織明星好友公益匯演,為災區募款。
在演藝界多年的翁倩玉也收獲一眾好友,汶川地震時,翁倩玉在東京組織義演。
她的一個電話,成龍就放下工作登台獻唱,為她助陣。
翁倩玉也曾在『中日友好歌謠祭』當中擔任日方主持人,助力中日關系發展。
除此之外,翁倩玉還專門出書介紹中國的葯膳,推廣中華文化。
如此完美的翁倩玉,卻一直缺少一個另一半。
1992年她與畫廊經紀人鈴木洋樹結婚,但兩人的婚姻僅僅維持了六年,1998年便離婚。
此後的翁倩玉一直處於單身狀態,沒有愛人也沒有孩子,只有狗狗陪伴左右。
如今已經年過七十的翁倩玉,保養得宜,依舊容光煥發。
雖然也會感到孤單,依舊相信愛情,等待著上天安排好的另一半。
名門之後的翁倩玉,在良好的教育下,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打造了一首首金曲,貢獻了一部部佳作,將自己淬煉成了東方女神。
雖然翁倩玉至今孤身一人,但她始終是父親的公主,她的歌聲也陪伴了幾代人。
即使闊別多年,歌迷依然記得她,也一直陪伴著她。
將自己最美好的年華,獻給自己最愛的事業,收獲萬千寵愛,也不過如此吧。
文|Nancy
D. 老版聊齋電影有哪些
慢慢看吧,不過這也絕不是全部,肯定還有更多——
1.《孝婦羹》(《珊瑚》)1923年中國大陸
(中國第一部「聊齋」題材故事片)
導演:任彭年
主演:汪福慶等
2.《胭脂》(原著同名)1926年中國大陸
導演:黎民偉、黎北海
主演:黎民偉、林楚楚、梁少坡、黎北海
3.《田七郎》(原著同名)1927年中國大陸
導演:張石川
主演:蕭英、張慧沖、王毓清、李麗娜、王夢石
4.《人鬼戀》(又名《冷月香魂》;據《連瑣》改編)1954年香港
導演: 陶秦
主演: 尤敏、吳景平、趙雷、楊志卿
5.《倩女幽魂》(《聶小倩》)1960年港台合拍
導演:李翰祥
主演:樂蒂 趙雷 楊志卿 唐若箐
6.《湖山盟》(《連瑣》)1962年香港
導演:李晨風
主演:張活游 白茵 張純 關良 李鵬飛
7.《三生》(原著同名)1964年香港
導演: 陶秦
主演:陳雲華 尤敏 裘萍 吳家驤 楊志卿 趙雷
8.《畫皮》(原著同名)1965年香港
導演:鮑方
主演:朱虹、高遠、陳娟娟
9.《辛十四娘》(原著同名)1966年香港
導演:李翰祥
主演:汪玲、楊群
10.《連瑣》(原著同名)1967年香港
導演:嚴俊
主演:李麗華、李菁、王俠、井淼
11.《小翠》(原著同名)1969年台灣
導演:廖祥雄
主演:翁倩玉、武家麟
12.《鬼屋麗人》(《書痴》)1970年香港
導演:周旭江
主演:張美瑤、楊麗花、雷鳴、崔福生
13.《喜怒哀樂》1970年台灣
分四個單元,其中《樂》取材於《聊齋志異.王六郎》
導演:白景瑞、胡金銓、李行、李翰祥
主演:甄珍、岳陽、張美瑤、李麗華、楊群、劉明、胡錦、江青
14.《俠女》(原著同名)1971年台灣
導演:胡金銓
主演:徐楓、石雋、白鷹
15.《鬼叫春》(《畫皮》) 1979年香港
導演:李翰祥
主演:胡錦、岳華、焦姣、余莎莉、林洋洋
16.《鬼戀》(?)1981年香港
導演:?
主演:?
拍攝:香港鳳凰影業公司
17.《胭脂》(原著同名)1981年大陸
導演:吳佩蓉、金沙
主演:朱碧雲、夏江南、張志明、龔秋霞、張柏俊、薛淑傑
18.《聶小倩》(原著同名)1981年大陸
導演:傅強
主演:耿曉璐、張柏俊、趙小左
19.《聶小倩》(話劇;原著同名)
導演:?
主演:陳曉旭
20.《精變》(《小翠》)1982年大陸
導演:雷鳴
主演:魏慧麗、徐少華、馬戈 、王雅南 、張少軍
21.《鬼妹》(《小謝秋容》)1985年大陸
導演:孫元勛
主演:郝劫、王苓華、張瑾、馬慧英、譚托
22.《狐緣》(《辛十四娘》)1986年大陸
導演:孫元勛
主演:孔愛萍、盧偉強、趙敏傑、左玲、朱永濤
23.《碧水雙魂》(《晚霞》)1986年大陸
導演:岑范
主演:張小清、何晴、高玉倩、張綺軍、陳希、孟謙、陳紅冰
24.《倩女幽魂》(《聶小倩》)1987年香港
導演:程曉東
主演: 張國榮、王祖賢、午馬
25.《古剎鬼影》(?)1988年大陸
導演:?
主演:安徽省黃梅劇團
拍攝:安徽電影製片廠
26.《金鴛鴦》(《韋公子》)1988年大陸
導演:張易亨 任人
主演:蓋麗麗 、楊元元 、李連元、 花小青、 桂萍
27.《畫中仙》(《聶小倩》)1988年香港
導演:午馬
主演:元彪、元華、王祖賢、林威、吳啟華
28.《狐仙》(《張鴻漸》)80年代大陸(具體年份不詳)
導演:?
主演:?
29.《風流丈夫俏女人》(《江城》)80年代大陸(具體年份不詳)
導演:王馳濤
主演:韓松、曲雁、楊超英、孫志敏、侯傑
30.《倩女幽魂II人間道》(《聶小倩》)1990年香港
導演:程曉東、徐克
主演: 張國榮、王祖賢、李嘉欣
31.《倩女幽魂III道道道》(《聶小倩》)1991年香港
導演:程曉東、徐克
主演:王祖賢、梁朝偉、張學友、劉兆銘
32.《靈狐》(《長亭》)1991年香港
導演:午馬
主演:王祖賢、午馬、姚煒
33.《古墓荒齋》1991年大陸
(以《連瑣》為基幹,融匯《連瑣》、《嬌娜》、《畫皮》、《聶小倩》四個故事)
導演:謝鐵驪
主演:邢岷山、傅藝偉、周迅、胡天鴿、陳莎莎、朱娜
34.《幽魂奇戀》(《梅女》)1992年大陸
導演:邱麗利
主演:黃國強、董曉燕、徐小健、王志剛、關順田
35.《痴男狂女兩世情》(《魯公女》)1993年大陸
導演:霍庄
主演:黃國強、趙雪芹、王朔、夏宗學、閻懷禮
36.《畫皮之陰陽法王》(《畫皮》)1993年香港
導演:胡金銓
主演:鄭少秋、王祖賢、洪金寶、林正英
37.《鬼狐》(《長亭》)1993年香港
導演:呂小龍
主演:胡慧中、呂小龍、潘光宇
38.《古廟倩魂》(《聶小倩》)1994年大陸
導演:孫滿義
主演:惠娟艷、趙軍文、趙丹紅
39.《青鳳》(原著同名)1995年大陸
導演:?
主演:王洛勇
拍攝:上海電影製片廠電視部
40.《胭脂》(越劇;原著同名)1996年大陸
導演:胡汝慧、楊小青
主演:顏恝、江瑤、邵雁、茅威濤
41.《席方平》(原著同名)1999年大陸
導演:謝鐵驪
主演:沙溢、席與立、馬伊俐、李法曾
42.《陰陽判官》(《陸判》)2003年香港
導演:余立平
主演:午馬、苑瓊丹、張馨、張晶、丹江、林澤銘、李惠
43.《鬼妹》(《小謝秋容》)2005年香港
導演:徐小健
主演:尹天照、午馬、麥家琪、伊春德
44.《連瑣》(原著同名)2006年大陸
導演: 范冬雨
主演: 黃娟、田征、吳樾、王茂蕾
45.《俠女》(原著同名)2006年大陸
導演:游飛
主演:高榕、王曉堂、徐楓
46.《白秋練》(原著同名)2006年大陸
導演: 陳權
主演: 吳晴、李進榮
47.《畫皮》(原著同名)2008年大陸
導演:陳嘉上
主演:周迅、趙薇、陳坤、甄子丹、孫儷、戚玉武
48.《倩女幽魂》2010年大陸
導演:葉偉信
演員表:劉亦菲、余少群、古天樂、惠英紅、樊少皇、王丯丹怡栗
49.《畫壁》2011年大陸
導演:陳嘉上
主演:鄧超、孫儷、閆妮、鄭爽、柳岩、謝楠
E. 鄧麗君要稱她前輩,成龍「隨叫隨到」她是誰
每當周末來臨,日暮而至,一家人總會圍坐在電視機旁,等待著楊瀾和姜昆一起喊出「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口號。這是90年代最為深刻的記憶。
「愛會帶給你無限溫暖,也會帶給你快樂和健康。」身為這檔綜藝主題曲,《愛的貢獻》也紅極一時,其演唱者翁倩玉更是年少有為,火遍大江南北,甚至被日本人奉為「東方第一藝術女神」。
千金小姐,遷家東京
1950年正月,翁倩玉出生在台灣省台北市的一個富貴家庭。曾祖父曾與親友合辦台南農商銀行;其祖父是翁俊明,曾經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於民主事業;而父親翁炳榮更是廣播電視界的重要人物,是正大集團的高管。
因此,翁倩玉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千金小姐」,嬌貴極了。
90年代已成為回憶,吱呀吱呀的老風扇、模模糊糊的電視機早已消失不見,《正大綜藝》也變了又變,或許不可磨滅的,就只有翁倩玉的《愛的貢獻》。
F. 翁倩玉的個人經歷
1950年1月24日,翁倩玉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實歲2歲時,由於翁爸爸工作的關系,跟家人一塊兒遷到日本東京。翁炳榮擔任中國廣播公司駐日本代表,翁倩玉隨之開始在日本生活。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翁倩玉進了東寶株式會社;翁炳榮給她語言訓練,教她唱中文歌,並且親自作詞。
翁倩玉8歲時,進入東京向日葵劇團。翁倩玉13歲時,演出美國與日本合作的電影《大波浪》(The Big Wave,改編自賽珍珠同名短篇小說)。翁倩玉16歲時,跟隨聲樂家松田敏學習聲樂,並在日本哥倫比亞唱片出版首張單曲《戀ってどんなもの》;同年,與中央電影公司簽下電影合約。1968年,翁倩玉參演台灣電影《小翠》,票房極佳。1972年,翁倩玉以主演電影《真假千金》獲得第十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1973年,翁倩玉轉往CBS/Sony唱片公司發展,並以電影《愛的天地》獲得東南亞電影節特別演技獎。1978年,翁倩玉參演在台灣的最後一部電影作品《新西廂記》,此後專心在日本發展演拿虧判藝事業。
翁倩玉的演藝事業在整個1980年代達到高峰,在香港、日本與台灣均受歡迎。翁氏自二十五歲始正式接觸版畫,後來得拜日本版畫大師棟方誌功之嫡傳大弟子井上勝江為師;後來翁氏的版畫作品獲得了日本美術大展的首獎,是第一位成功在日本演藝界走紅的歌手、演員、藝術家。
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主題曲《愛的奉獻》,也是由翁倩玉所演唱。
1992年與畫廊經紀人鈴木洋樹結婚。1995年翁倩玉的母親在於伊豆半島的靜岡縣伊東市八幡野1270-18處成立「翁倩玉資料館」,收藏有翁倩玉由出道至成名後的各項主要獎項、唱片封套、表演衣飾、劇照等等,並對外開放。1998年,與夫婿因聚少離多,在保持友誼的前提下,雙方同意離婚。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國際援台,翁氏亦號召日本一線藝人抵台義演募款救災,此後仍然不斷的從事版畫創作、服裝設計,以及日本電視劇的演出。2007年台灣台南縣政府計劃在當地成立翁倩玉資料館暨版畫館。國籍日本。 是念東京中華學校。從此開始,她一邊在學校里念國語,一邊跟家庭老師念英語。她的英文名字「Judy」是這個家庭老師替她取的。後來,14歲那年從中華學校轉到美國學校念書。她的英語就是在這時期學好了的。
那麼在這兒介紹一下翁倩玉的演藝生涯如何開始的。翁倩玉9歲時,她朋友跟她說「參加劇團就可以認識石原裕次郎、小林旭等明星」就決定參加兒童劇團「向日葵」。
你可知道翁倩玉是個千金小姐?她祖父翁俊明先生(1892~1943。台南人)是辛亥革命的歷史人物(醫學校就讀時,成為成立不久的台灣同盟會第一個會員。學校畢業後便遷到大陸一邊就醫一邊作為孫中山先生的同志對建國做出貢獻,但1943年未見台灣光復而病逝)。父親翁炳榮先生是GHQ心理作戰部主任兼BBC廣播電台局長。另外,她外祖父劉北鴻先生是台南的名家。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當中,翁倩玉參加劇團必定是個重大的事件。翁倩玉在這兒跟父母約好學業絕不會半途而廢,就得到了父母的允許。 之後,1966年從日本哥倫比亞空嘩唱片公司出了一張唱片叫「什麼叫做戀愛」,並成為當時的日本偶像派歌星。當翁倩玉出該唱片時,她跟聲樂家松田敏女士學唱歌。因此她竟然以女高音去灌錄這首出道曲。由於當時在日本非常流行The Ventures等電子吉他,還有因流行披頭四等樂隊的關系,日本的流行音樂界也有很多由男孩子來組合的樂隊(日語叫Group sound,略稱GS)出唱片,當然一些偶像派女歌星也以GS的演奏去唱歌。這叫做「一人GS」。當時連日本一代歌後美空雲雀也出「一人GS」的名曲「紅紅太陽」「紫色的黎明」等名曲。翁倩玉不例外,灌錄了「一人GS」的名曲「黃昏的紅月亮」。該唱片當時賣了50萬張。這首「黃昏的紅月亮」是日本演歌作曲大師?市川昭介的作品。市川除了這首消改歌之外,還為翁倩玉提供「夕陽之戀(初戀的滋味)」、「再會吧十七歲」、「海邊的幻夢(珊瑚戀)」、「玫瑰新娘」、「邊走邊談戀愛吧(戀愛的路多麼甜)」、「悲哀十字架(玉女感傷)」等名曲。1969年出的「淚的衣裳」也很風行一時。這首歌的曲子是由日本Pops作曲大師?筒美京平(即『愛的迷戀』作曲家)擔任。筒美還為她提供「被偷的愛情(韶華不為少年留)」、「忘卻的瞬間」等名曲。
當時她在日本演出的電影有「黑賭博師?惡魔的左手」、「青春阿哥哥」、「回來的狼」等名片的同時,也參加卡通片「機器人009」的配音。而後當她16歲時拍了由她主演的電影「再會吧!眼淚」。
這時候,她在台灣也開始參加「小翠」「萬博追蹤」等電影的演出。1972年,她拍了「真假千金」得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1973年,拍了「愛的天地」得了東南亞電影節特別演技獎,並其主題曲「海鷗(詞/曲:劉家昌)」在東南亞風行一時。
當時她演唱的大部分的國語歌曲是從她的日語歌曲翻過來的。如「再會吧十七歲」「溫情滿人間」「淚的衣裳」「戀愛的路多麼甜」「珊瑚戀」「春風帶來一陣雨」等。這些歌曲的大部分都是由翁爸爸來擔任作詞。 「愛的迷戀」唱片銷售了200萬張並得到了日本唱片大賞,也參加了NHK紅白大對抗。那件衣裳是由翁倩玉設計的。原本她想把衣裳當做「Screen Dress」並將愛琴海的風景片投影在衣裳上。但收錄電視節目的當天愛琴海的片子來不及。因此張開了袖子時從背後照了光。這就是演唱「愛的迷戀」時的美麗的style的開始。因「愛的迷戀」風行一時,故出售了「白色幻想」專輯。被收錄的大部分歌曲是由筒美京平作曲,由阿木燿子作詞。另外,在香港從香港CBS新力唱片公司出售了「白色幻想」專輯(只有『愛的迷戀』和『克利德島晨光』為國語)。同年出售了「迷惑午後」(單曲唱片)和「HEROINE」專輯(收錄『愛的迷戀』英文版『LOVE IS CALLING ME』和『克利德島晨光』英文版『ISLAND OF CRETE』)。1980年灌錄了「麗華之夢」(單曲唱片)和「麗華之夢」專輯,並第二次參加了紅白大對抗。
之後從CBS新力出售了「REQUEST」「春雪」「你的背影」「如同水滴」等單曲唱片後,灌錄了Julio Iglesias給翁倩玉的「即使早晨卻黃昏」。正好這個時候,她參加了「哦!瑪吉」「琪琪/戀愛指南」「橋梁」「瑪吉的決斷」「Susie Wong的世界」「藪原檢校」等舞台劇。1983年,翁倩玉在香港參加了「新蜀山劍俠」(導演:徐克/演出:鄭少秋、林青霞、元彪、洪金寶等),飾演了仙女?李亦奇的角色。 她在美國舉辦演唱會,由內華達州州長制定1990年2月3日為「Judy Ongg Day」。此外,翁倩玉灌錄的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綜藝節目「正大綜藝」主題曲「愛的奉獻」在中國大陸風行一時。
拍了田邊制葯公司的中葯「男寶」的廣告,並灌錄了廣告主題曲「何日君再來」。
翁倩玉由東芝EMI(港台地區由滾石唱片代理)發行了新的唱片「O2」。到了五十幾歲(不!翁倩玉說她是永遠的25歲!!)還是一樣年輕、美麗的翁倩玉。讓我們一直支持她吧!
高貴典雅的翁倩玉,端莊賢淑的鄧麗君,台風颯爽的歐陽菲菲,親切可人的陳美齡,這些前輩級的資深藝人以沉穩踏實的敬業精神為華人在海外贏得一片天,向她們致敬! 2011年3月18日,台灣群星賑災晚會籌款超2500萬元 翁倩玉現場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