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影種類有哪些代表作都有啥
㈠ 國內有哪些優秀的國產電影
1、《烈日灼心》
該電影改編自須一瓜的長篇小說《太陽黑子》。該片講述的是沉底七年的水庫滅門兇案,三個懵懂青年因一念之差成為背負罪孽的亡命狂徒。
為了贖罪,三人拚命工作,低調做人。他們不娶妻,不交友,偏居一隅合力撫養一個叫"尾巴"的女童。灼烈揪心的追凶之途上,父女之情、同性之誼,交揉罪與義,情與法,交織在一起。
2、《湄公河行動》
該電影是根據2011年發生的「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企圖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故事。其中很多人物均有對應的原型。其中有很多地方都能打動人心,很是真實。
3、《無人區》
該片是第一部大西北公路電影。該片多個人物互相咬合,一個人物故事追著另一人物故事,一班人馬追著另一班人馬,最後在結局碰撞。是一部直擊人性的西部片。
4、《十二公民
該片是個令人深思的好電影。這群演員都是老戲骨了所以他們對人物性格的刻畫與表現更加深刻。雖然是改編至美劇《十二怒漢》但是本土化做的非常好,都是中國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很接地氣,很直擊人心。
5、《瘋狂的石頭》
該片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片。劇中每一個人物都沒有多餘,沒有過多的群眾演員,過多的排場,全片充滿著笑點。它是現實主義,甚至有點批判現實主義。這是一部值得多刷的片
6、《倩女幽魂》
該片講述的是人鬼戀,其中王祖賢的形象被塑造的很是驚艷。簡直就是當年很多人的女神,其中張國榮、午馬的表現也都不俗。影片講述的故事很是感人,值得一看。
㈡ 中國都有哪些經典電影
《無間道》三部曲,一部比一部好看,甚至將版權都賣給外國也翻拍過;
《活著》、《集結號》經典中的經典;
《霸王別姬》、《倩女幽魂》張國榮的代表作;
《賭神》、《賭聖》、《賭俠》等系列堪稱賭片中的經典;
《十面埋伏》、《卧虎藏龍》均是奧斯卡級別的電影,上述電影強烈推薦。
㈢ 誰知道中國十七年電影各個階段特徵和作品
1、革命歷史、英雄主義影片(軍事題材影片):20世紀五十六年代是英雄模範輩出的時代,也是英雄電影創作的大好時機,宣揚革命英雄主義的「十七年電影」不勝枚舉,尤以軍事題材居多。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南征北戰》、《中華女兒》、《鋼鐵戰士》、《翠崗紅旗》、《風暴》、《老兵新傳》(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影片)、《紅色娘子軍》、《紅日》、《燎原》、《霓虹燈下的哨兵》、《上甘甘嶺》、《戰火中的青春》、《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英雄兒女》、《回民支隊》、《海鷹》、《戰上海》、《東進序曲》、《苦菜花》、《南海潮》等,英雄人物傳記則有《雷鋒》、《趙一曼〉、《劉胡蘭》、《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白求恩大夫》,表現歷史人物事跡或歷史事件的有《聶耳》、《林則徐》、《甲午風雲》等。在戰爭敘事中融入健康的抒情場景,是「十七年電影」不少軍事題材影片至今魅力不衰的「奧秘」。如由新中國第一位女電影導演王蘋執導的《柳堡的故事》,以女性的視聽語言,述說了一段兵民之間的經歷,從而使人們對戰爭歷史的追憶平添出一份浪溫和溫馨。
2、名著改編的影片:這是「十七年電影」的主流之一,如《祝神速》(魯迅原著)、《林家鋪子》(茅盾原著)、《家》(巴金原著)、《龍須溝》(老舍原著),以及《早春二月》、《青春之歌》、《紅旗譜》、《革命家庭》、《暴風驟雨》、《小二黑結婚》、《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野火春風斗古城》等。其中《林家鋪子》是「十七年」諸多名著改編的方式成為銀幕經典的創作範例之一。影片傳達原中國古典美學神韻,始終是研究者們饒有興趣的。
3、驚險片:驚險片歷來是中國各時期電影創作最精彩的樣式之一,是當代中國形態較完備的「類型片」,「十七年電影」自然也不例外,出現了《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秘密圖紙》、《跟蹤追擊》、《鐵道游擊隊》、《羊城暗哨》、《51號兵站》、《國慶十點鍾》、《地下尖兵》、《徐秋影案件》、《冰山上來客》等一批作品,與現在大量的驚險動作片不同,「十七年電影」中的驚險片少有追逐和格鬥場面,但也出現了少數武術功夫片,如《飛刀華》、《林沖》等。
4、愛情片:這無疑是「十七年電影」中最為優美抒情的一個板塊,與當代愛情片相比,更顯得細膩、精緻、盡管有些「保守」,但十分動人,給人以美好向上的追求。代表作大多以民間傳說為題材,以喜劇、悲劇或音樂片的樣式出現。比如:集音樂、舞蹈和詩歌於一身的《阿詩碼》(楊麗坤主演)當屬中國愛情電影的巔峰作品之一;《劉三姐(黃婉秋主演)、《畫中人》(李憶蘭主演)等也是詩情畫意的精品之作。同時,一批現實題材的愛情片大量涌現,如《五朵金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等。
5、兒童片:「十七年電影」中的兒童形象從不「失真」,既堅強勇敢又天真可愛,其影片甚至吸引了許多的成年人,如:《祖國的花朵》、《小兵張嘎》、《雞毛信》、《小鈴鐺》、《英雄小八路》等。
6、體育片:競技體育的魅力被眾人傾倒,體育電影則藝術地再現了運動員的風采,如《女藍五號》、《水上春秋》、《冰上姐妹》、《女跳水隊員》等。
7、喜劇片:「十七年電影」中的喜劇片以輕喜劇和諷刺喜劇居多,演員表演到位,無矯揉造作,幽默詼諧,如《游園驚夢》(侯寶林主演)、《今天我休息》、《喬老爺上轎》、《李雙雙》、《魔術師的奇遇》(中國第一部立體故事片》、《女理發師》《錦上添花》、《大李、小李和老李》、《球迷》、《滿意不滿意》、《哥倆好》、《抓壯丁》、《七十二家房客》(「十七年電影」中唯一的內地與香港合白的故事片)等。
8、戲曲片:屬中國獨有的影片樣式。較具代表性的作品有:《梅蘭芳的舞台藝術》(上下集)、《紅樓夢》、《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野豬林》、《群英會》、《梁山泊與祝英台》(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牛郎織女》、《天仙配》、《楊門女將》、《鍘美案》、《花木蘭》、《花為媒》、《劉巧兒》等。其中多部與香港合拍。
9、藝術性紀錄片:這也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故事影片樣式,是紀錄片與故事片結合的產物,其大多產生於「大躍進」時期的1958年至1959年,代表作是由真人真事改編,並由本人扮演的《黃寶妹》。
10、少數民族題材影片:中國是一個具有56個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意義,除了具有影視人類學的意義(即紀錄或表現少數民族的真實生活狀況)以外,還可以以其奇觀性而具有對非少數民族觀念的娛樂性意義。代表作品有《阿詩瑪》、《劉三姐》、《農奴》、《達吉和她的父親》等。其中,反映===========民主進程的《農奴》,以版畫式的粗獷、遒勁的光影處理,成為「攝影參與劇作」的一個極佳例證。
11、其他:舞台藝術片《東方紅》、動畫片《大鬧天空》(上下集》等。
㈣ 中國電影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幾個時期,有哪些代表作
早期中國電影(1931年以前)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中國人嘗試拍攝了電影,主持人是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景豐,由該館照相技師劉仲倫擔任攝影師,拍攝了由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戲曲片,也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
左翼電影運動(1931~1937)
1930年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於上海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生死同心》、《壓歲錢》、《十字街頭》、《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記》、《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電影(1937~1945)
在國民黨統治區,1938年,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參加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的領導工作,直接地推動了抗戰電影的發展。《保衛我們的土地》、《八百壯士》、《勝利進行曲》、《青年中國》、《塞上風雲》、《還我故鄉》、《警魂歌》
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國電影(1945~1949)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宣傳部和國防部分別接管了上海、北平、長春、南京等地的電影產業。1946~1949年間拍攝了《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烏鴉與麻雀》、《松花江上》、《夜店》、《還鄉日記》、《遙遠的愛》、《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
新中國電影事業(1949年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50年代初期,上海原各私營電影製片廠聯合組建為公私合營的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於1953年並入上海電影製片廠。
㈤ 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和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馮小剛:作品:《天下無賊》《夜宴》《集結號》《非誠勿擾1、2》《唐山大地震》《溫故1942》
張藝謀:作品:《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單騎》《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拍案驚奇》《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
杜琪峰:作品:
《奪命金》《高海拔之戀》
喜劇:《瘦身男女》《單身男女》《辣手回春》《向左走向右走》《嚦咕嚦咕新年財》《大塊頭有大智慧》《百年好合》《龍鳳斗》《柔道龍虎榜》《蝴蝶飛》
動作:《PTU機動部隊》《鐵三角(合拍)》《放逐》《神探》《黑社會1、2》《全職殺手》《大事件》《文雀》《槍火》《復仇》《暗戰1、2》
新片:《盲探》《毒戰》
徐克:作品:《蜀山傳》《七劍》《鐵三角(合拍)》《女人不壞》《深海尋人》《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龍門飛甲》
陳可辛:作品:《如果愛》《投名狀》《武俠》
劉偉強:作品:《無間道1、2、3》《拳神》《決戰紫禁之巔》《頭文字d》《傷城》《游龍戲鳳》《精武風雲》《不在讓你孤單》《血滴子》
李安:作品:《卧虎藏龍》《色戒》
國際作品:《綠巨人》《斷背山》《唇紅齒白》《製造伍德斯托克》《初來乍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王家衛:作品:《2046》《東邪西毒修復版》《一代宗師》
國際作品:《愛神》《藍莓之夜》
吳宇森:作品:《赤壁上、下》《劍雨》《生死戀》
國際作品:《飛虎群英》《碟中諜2》《記憶裂痕》《奪寶群英》《希曼》《小夜刀》
姜文:作品:《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
陳德森:作品:《特務迷城》《十月圍城》《童夢奇緣》
㈥ 中國主旋律電影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中國主旋律電影的代表作品包括以下這些:
1、建國60周年巨作:《建國大業》。
2、重大革命歷史題材:聚焦於中共的革命斗爭史、勝利史和領袖人物的傳記比如《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系列、《開國大典》、《毛澤東的故事》、《周恩來》等等。
3、現實題材:反應當下社會主義思想在民間傳承,比如《焦裕祿》、《國歌》、《離開雷鋒的日子》。《鐵人》、《唐山大地震》 現在比較多的是集中在革命戰爭,優秀共產黨員等主題。
4、國學題材:聚焦於傳統國學的傳承,比如《孔子》、《趙氏孤兒》、《赤壁之戰》等。
(6)我國電影種類有哪些代表作都有啥擴展閱讀
主旋律題材將是富礦
2014年底,紅色經典題材《智取威虎山》被成功改編搬上大銀幕,席捲了近9億元票房,是近年來主旋律電影最為成功的例子之一。「我希望能把感情、感性的東西拿來拍這個戲,也希望把新一代的人帶回我第一次看到《智取威虎山》的感覺。」徐克說。
2015年4月,由吳京自導自演的主旋律軍事動作片《戰狼》一經上映便以黑馬之姿占據排片優勢,最終取得了5.45億元票房。《戰狼》堪稱「中國版敢死隊」,題材獨特,還原了真實戰場,也讓堪稱「東方之狼」的特種兵戰隊及高能戰士首次登陸大銀幕,由此贏得了票房成功。
在導演徐克看來:「很多導演常常說沒有好劇本、缺乏好故事,其實處處都有好劇本,看你能不能挖掘。」在徐克看來,嚴肅內容和可看性並非是相對立的。「一般的主旋律影片中都有著正邪對立的痛快淋漓,以及堅定的理想信念。國內電影人可以嘗試用商業元素的包裝來傳達主流價值觀,用新意和創意來保證主旋律電影的叫好又叫座。」
㈦ 中國經典電影有哪些求推薦。
中國經典電影有:《看上去很美》、《讓子彈飛》、《十七歲的單車》。
1、《看上去很美》
《看上去很美》是張元導演的一部作品,改編自王朔同名小說,講述3歲男孩方槍槍的成長故事。
2、《讓子彈飛》
《讓子彈飛》是2014年上映的一部電影,本片是姜文導演的第四部電影作品,馬珂為製片人,主要演員有姜文、周潤發、葛優、劉嘉玲和陳坤等;電影改編自著名作家馬識途的長篇小說集。
這部被稱為中國經典青春影片的電影,因未經有關部門審核就參加銀熊獎展映而被禁止公映,原因是「拍了太多胡同,沒把北京現代化的一面拍出來,有關方面認為不利於申奧」。2014年7月13日、7月14日,該片首次在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開始公映。
㈧ 我國電影有哪些流派
電影流派,指電影根據獨特風格而進行分類的派別。
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形成,具有較大影響的電影流派大致有五種:
早期現代主義--歐洲先鋒派電影;蘇聯電影學派--詩電影與散文電影;好萊塢商業電影--類型電影;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法國新浪潮電影與近期現代主義流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