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美國音樂電影有哪些內容
Ⅰ 美國一部音樂有關的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吧
飛逝的歡笑和無法抑制的淚水都已成為過去,卻永遠不能被忘懷。如果是由一段音樂,一首歌或是一組合唱連接起這遙遠的回聲,那麼它們所打下的烙印就會更加深刻。可能是由於這個緣故,當我看到一群反叛的寄宿學校的孩子們被召集到一個合唱團中,並譜寫出他們動人的孩提樂章時,我被深深地打動了。
1948年,當克萊蒙——一位失業的音樂教師在一所管教寄宿學校找到了一份管教的工作時,他如同進入了一個孩子們的地獄。他被匆忙逃走的原任管教的經歷所震驚,又親眼目睹了學校各項嚴厲的懲罰手段。校長的殘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們的無法無天及可憐無助,讓他產生了一種改變學校的管教象警察對待犯人一樣對待孩子們的沖動。他在樂譜上寫下了專門為孩子們譜寫的歌曲,他用純凈的音樂喚回了管教們冰冷已久的心,解脫了束縛孩子們身心的繩索,撫平了他們受傷的心。神聖而純凈的音樂不但凈化了孩子們的心靈,更對他們今後的人生道路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仁愛、
友善、寬容的極致是讓所有的觀眾眼中充滿喜悅的淚水。
www.7890dy.com/movie/drama/fangniubandechuntian/
地址給你看看對不
Ⅱ 關於音樂的電影(只要美國的)
要錢不要命
get
rich
or
die
tryin'
八英里
eight
miles
川流熙攘
Hustle
&
Flow
我知道這三個,都是hiphop
Ⅲ 以音樂為題材的歐美電影
《第凡內早餐》中奧黛麗赫本邊彈吉它邊唱著《月亮河》的畫面堪稱經典。
《愛情故事》的音樂主題與電影劇情一樣經典,甜蜜,溫存,寬容,雋永,含有時間中洗滌出的淡泊氣質。
《魂斷藍橋》更是經典之作,主題曲《友誼天長地久》是一首傳統的愛爾蘭民歌。
《卡薩布蘭卡》中,歌曲《時光流逝》是挽留愛情的方式。
《葉塞尼亞》中,主題曲《葉塞尼亞》是一段盪氣回腸的抒情旋律。
《畢業生》中兩首經典的歌曲《斯加布羅集市》和《寂靜之聲》都是保羅·西蒙的代表作。
《流浪者》(印度電影)之中的主題曲《拉茲之歌》和《麗達之歌》在當時風靡一時。
好萊塢的經典歌舞片
《綠野仙蹤》《雨中曲》《窈窕淑女》《音樂之聲》《西區故事》
音樂電影
《紅磨坊》《芝加哥》《譜出愛戀曲》
《貝隆夫人》(麥當娜)中出現的作品你一定很熟悉,《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展翅高飛》《在天堂的另一隻行李箱》都已成為經典。
《黑暗中的舞者》《紅色小提琴》《鋼琴課》《鋼琴教師》《絕代妖姬》《莫扎特》這些電影中的音樂旋律都具有著震撼靈魂的強大力量。
Ⅳ 一部關於音樂的美國電影(求名字)
沒錯,就是《完美音調》
巴頓大學新鮮人貝卡(安娜·肯德里克飾),是一個寧可聽耳機音樂、也不願意聽別人講話的少女,卻意外加入學校的阿卡貝拉女子美聲合唱團,該社團集結了又乖又壞又怪的各樣女性成員,唯一共同點就是能清唱出猶如天籟的美聲。
社團的美麗女聲成員包括:自認歌聲最好,自信過人的「胖艾美」(瑞貝爾·威爾森飾演);常常出言不遜又固執墨守成規,但其實焦慮不已的歐柏莉(安娜·坎普飾演飾演);團員精神支柱克蘿伊(布蘭特妮·斯諾飾演);性事無度的撩人歌姬史黛西(艾莉西斯奈普飾演);歌聲動人的男人婆辛西亞蘿絲(伊斯特·迪恩飾演);聲音小如蚊子但即興饒舌卻令大家驚艷不已的哈娜梅李。
與校園格格不入的貝卡,如何以她驚人的才華改變阿卡貝拉的傳統表演方式?又如何率領這群女生與競爭激烈的全國美聲團體一較高下?共譜青春生命的繽紛音符!
http://ke..com/link?url=TJf0R7_UGVe3CjTa8d1F2c3Td4EsGNvw0_qAwTYU-
Ⅳ 有誰知道有一部美國電影是有關音樂與歌舞的,也是勵志的,主演是一些青年男女
歌舞青春 High School Musical(2006)
導演:肯尼·奧特加
編劇:Peter Barsocchini
主演:扎克·埃夫隆/瓦妮莎·哈金斯/阿什麗·提斯代爾/盧卡斯·格拉比
類型:劇情/喜劇/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 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2006-01-20(美國)
片長:98分鍾
又名:高校音樂劇
特洛伊(扎克·埃夫隆 Zac Efron飾)和蓋布利拉(瓦妮莎·哈金斯 Vanessa Hudgens飾)本是分屬兩個世界的年輕人。特洛伊從小就作為籃球種子來培養,而蓋布利拉則是個高智商的學習優秀學生。新年晚會兩人被推上舞台,合唱了一首美妙的歌,彼此的內心都燃起了火花。
碰巧的是,兩人竟成為了高中同班同學。藝術老師打算挑選合適的人選參演一部音樂劇,特洛伊和蓋布利拉憑著優美默契的歌聲打動了老師。要獲得最終的演出資格,他們還得在第二輪面試中打敗對手,然而,事情卻起了波折。
這邊籃球隊正為了一場重要的比賽而加緊訓練,隊員紛紛要求特洛伊專心練球;那邊學術比賽即將開始,眾人反對隊員蓋布利拉為音樂劇的事情分心。更糟糕的是,他們的競爭對手從中作梗,把籃球賽、學術比賽和音樂劇面試排在了同一天。魚與熊掌該怎樣取捨,兩個年輕人當機立斷,妙計橫生。
Ⅵ 找一部關於音樂的歐美電影
◎譯名控制
◎片名Control
◎年代2007 年
◎國家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
◎類別音樂/傳記/劇情
◎語言英語
◎字幕中文/英文
◎IMDB評分 8.1/10 (5,274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us.imdb.com/title/tt0421082/
◎片長117 min
◎導演Anton Corbijn
◎主演Sam Riley .... Ian Curtis
薩曼莎·莫頓 Samantha Morton .... Deborah Curtis
Craig Parkinson .... Tony Wilson
Joe Anderson .... Peter Hook
Nigel Harris .... Tramp
Nicola Harrison .... Corrine Lewis
Toby Kebbell .... Rob Gretton
亞歷山德拉·瑪利亞·拉拉 Alexandra Maria Lara .... Annik Honoré
Matthew McNulty .... Nick Jackson
Ben Naylor .... Martin Hannett
James Pearson .... Bernard Sumner
Tim Plester .... Earnest Richards
Robert Shelly .... Twinny
Harry Treadaway .... Stephen Morris
【片源類型】XviD AC3
【壓制方式】GK AVS VDM 2PASS-512k AAC-96kbps 48000Hz
【影片格式】PMP-AVC-AAC
【影片尺寸】480 x 272
【對白語言】英語
【字幕語言】外掛中文
【文件容量】516M
◎簡介
影片開始於1973年,當時的伊恩·柯蒂斯(薩姆·賴利飾)青春年少,是一位眼睛畫著眼線的高中在校學生,成天只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聽著大衛·鮑伊和婁·里德等人的音樂。對於他而言,家鄉馬克萊斯菲爾德小鎮死氣沉沉就像是一座沉寂的監獄,唯有正在倫敦燃燒的華麗搖滾才是放縱青春的解葯。
聞名樂隊性槍手1976年在曼切斯特舉行的一場演唱會,從此改變了柯蒂斯的人生軌跡。雖然他當時並不會演奏吉他,但高挑的身材卻是搖滾主唱的最佳人選。他在演唱會現場結識了尋覓主唱已久的伯納德·薩姆納、皮特·胡克和斯蒂芬·莫里斯三人,當時就一拍即合,隨後組建了一支名叫華沙(Warsaw)的樂隊。
後來樂隊更名為快樂小分隊(Joy Division),經紀人鮑勃·格瑞通不但辦事得力而且還經常製造樂趣。加上一路上經常碰到貴人相助,樂隊從此以後開始逐漸走紅。這一時期,伊恩·柯蒂斯一邊要工作一邊還要進行排演,非常忙碌。由於過早進入婚姻殿堂,他的感情也開始變得猶豫不決,一邊是妻子黛博拉·柯蒂斯(薩曼莎·莫頓飾),另一邊是情人安妮克·霍內爾。
隱藏在體內隨時都有可能發作的癲癇病也在影響他的事業發展。1980年5月,終於就在好不輕易開始籌備的美國巡演前夕,萬念俱灰的伊恩·柯蒂斯在家中自縊身亡,年僅二十三歲。當天晚上,他正在看沃納·赫佐格的電影《史楚錫流浪記》,聽著伊基·波普的專輯《xx》。
一句話評論:
寇賓的這部電影巧妙地採取了對比度強的黑白畫面,成功地把馬克萊斯菲爾德小鎮的陰森冷酷轉換成了莊重與偉大。
——《英國衛報》
影片講述了眾所周知的故事,即處在迅速上升時期的搖滾明星與日常和傳統生活格格不入,但寇賓並沒有對此視而不見,或者故意忽略了遺孀黛博拉日益遭受蒙騙以致於被丟在一邊的痛楚。
——《綜藝雜志》
安東·寇賓的一部關於伊恩·柯蒂斯非常有趣同時又能出動心靈深處的電影。
——沙龍網站
至關重要的是,《控制》的每一寸膠片、每一個細節,都高度一致地令人感到真實可信,這是一般音樂片很難做到的。
——《泰晤士報》
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同時它擁有絕對優秀的攝影師,他沒有讓電影的觀眾失望,橫貫整部電影的都是漂亮的鏡頭,在深刻有力的故事情結以及人物發掘方面展現了自己的實力。
——第60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
◎幕後製作:
◎【後朋克的中間力量】
影片敘述時間跨越了從1973年處在青少年時期的柯蒂斯,到1980年以自殺離別人世,此前還在籌備舉行一次轟動的美國巡演。形成於英國朋克迅猛覺醒的時期,快樂小分隊以著重體現精神狀態而非憤怒、獨特的風格和黑暗氛圍,成為後朋克運動中的第一支樂隊,至今仍對英式搖滾有著深遠的影響。影片主要記錄了柯蒂斯生命後半部分的時光,與妻子以及與女友的關系,與自己的病情癲癇症作斗爭,以及他的樂隊是如何在音樂道路上取得成功的。
在預備拍攝這部電影之前,荷蘭籍導演安東·寇賓已經是一位世界知名的搖滾攝影師與音樂錄影帶導演,而且長期以來還是快樂小分隊的忠實歌迷。70年代末期開始與英國演唱團體合作,為多位知名樂隊如U2等操刀。為了接近心中的偶像,寇賓曾經在1979年的時候特意從家鄉移居到英國,並於當年11月親手拍下了第一張快樂小分隊現場演唱的照片。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張黑白照片,似乎也就因此定下了影片《控制》的基調。由於寇賓與快樂小分隊相識多年,還是他們的聞名單曲《大氣》Atmosphere的MV導演。正因為如此熟悉,近乎真實電影的攝影,寇賓才能精準地捕捉到人物的神韻與那個年代所迷漫的幽暗氛圍。
◎【記錄歷史與真實】
這部電影改編自伊恩·柯蒂斯的妻子黛博拉·柯蒂斯所寫的關於他的丈夫的文集《遙遠的撫摩》(Touching From A Distance),書中主要記載了她與伊恩相守的時光。此外,不遺餘力的黛博拉還親自擔任起本片的製片。然而,本片編劇——曼徹斯特作家馬特·格林豪恩並不僅是限於黛博拉的回憶,為了確保電影的真實性,同時希望能夠涵蓋更多的內容,訪問了很多與電影相關的人物,包括從不接受采訪的安妮克·霍內爾。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電影的原聲大碟由New Order與1970年代的華沙(Warsaw)和稍後更名為快樂小分隊的樂隊共同完成。除此之外,配樂中還採用了符合當時那個年代情境的英國華麗搖滾樂隊Roxy Music、朋克先驅樂隊The Buzzcocks以及地下絲絨合唱團(Velvet Underground)這些樂隊的作品。影片與音樂結合得近乎完美,當背景音樂響起樂隊自己創作的那首《愛會將我們分開》(Love Will Tear Us Apart)時,伊恩正與黛博拉站在街頭說分手,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潸然淚下。
◎【喚醒沉睡的心靈】
在影片中,黛博拉的角色由曾獲奧斯卡提名的女演員薩曼莎·莫頓飾演,而伊恩·柯蒂斯這一角色則是由不怎麼知名的演員薩姆·賴利扮演。雖然曾在邁克爾·溫特伯頓的《24小時派對狂》中出演一個小角色,扮演墜落(The Fall)的主唱馬克·史密斯,但在《控制》中卻是他首度出任主角。在現實生活中,薩姆·賴利也是一支獨立樂隊的主唱,為了精益求精,他反復觀看快樂小分隊當時的現場錄像帶,學習伊恩·柯蒂斯獨特的機器人舞蹈姿勢,還特意花心思去研究癲癇病患者的發病症狀。正是因為如此用功,他所扮演的伊恩才能惟妙惟肖,神形兼備。
不僅僅是演員的表演,可以說整部影片的表現都非常出色,這不是一部內容陳腐的搖滾樂對沉浮錄,而是一部可以帶動所有觀眾的情緒的電影,也絕對不僅僅是那些熱愛音樂的人們。《控制》讓我們看見了一名凡人的掙扎,那是夢想的起飛與破滅,面對愛情時抵禦不了誘惑以及不完美的肉體之軀帶來的折磨。
◎花絮:·
由於快樂小分隊的音樂表演起來很輕易,而且演員們都對他們的歌曲了如指掌,所以在電影中所看見的那些樂隊現場表演的段落,實際上正是演員們現場演繹的,並非出自錄制好的唱片里。
·2007年第60屆戛納電影節上,安東·寇賓根據伊恩·柯蒂斯拍攝的這部傳記片廣泛獲得好評,最終贏得「金攝影機非凡獎」,同時還摘得了電影導演新人「Regards Jeunes」獎,這是獎勵第一次或第二次執導電影的導演,以及歐洲電影院線最佳電影獎等多個獎項。
·本片的英文原名Control(控制),取自於伊恩·柯蒂斯當時所創作的一首歌曲《She's Lost Control》(她失去控制)。這是他在看到一個癲癇病發作的女子之後有感所寫。誰也沒有想到,不久之後他也被診斷出相同的病症,從而導致了最後這起無可挽回的人生悲劇。
·與這部傳記電影同時發行的,還有由快樂小分隊而獲得創作靈感的運動鞋。美國藝術家Dylan Adair是這雙鞋的設計者,是從樂隊1979年的專輯《Unknown Pleasures》的封面設計中獲得的靈感。這雙運動鞋有著與眾不同的鞋底花紋、鞋舌等部位,都有根據樂隊的專輯內頁設計而形成的浮雕,同時還有樂隊的廠牌Factory Records的標志在內。
參考:http://www.psp99.com/Article/dyxz/omdp/200806/1977.shtml
Ⅶ 求一部關於音樂的美國電影
這個是《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
是由美國韋恩斯坦國際影業公司發行,由約翰·卡尼執導,凱拉·奈特莉、馬克·魯法洛、亞當·李維等聯合主演的愛情音樂片。
該片講述了來自英國的傲嬌才女和美國的落魄大叔在紐約相遇,共同踏上一段浪漫而激情旅程的故事。
該片於2014年7月11日在美國上映,2015年6月2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劇情簡介
格雷塔(凱拉·奈特莉飾)拋棄了一切跟隨著男友戴夫(亞當·李維飾)來到美國紐約實現他們的音樂和愛情夢想,沒想到曾經幻想過的美好一切化作泡影,在獲得了更好的工作機會後,戴夫果斷拋棄了格雷塔,留下她一人苦苦在底層掙扎。
丹(馬克·魯法洛飾)最近的生活也不好過,他發現自己無法從思念前妻馬瑞安(凱瑟琳·基納飾)的感情中走出來,與此同時,他的女兒維奧萊特(海莉·斯坦菲爾德飾)正處於一生中最叛逆的階段。命運讓這失意的丹和格雷塔於一間小小的酒吧里相遇,丹看到了她的希望,也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新方向。
Ⅷ 大家能給我介紹幾部以音樂為題材的美國電影嗎
第63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完全提名名單中:
最佳音樂/喜劇類影片包括:
《一往無前》 (20世紀福克斯)
《傲慢與偏見》 (焦點)
《製片人》 (夢工廠)
《亨德遜夫人的禮物》(韋恩斯坦影業)
《魷魚和鯨》 (SG影業)
其中,音樂題材的《一往無前》和《製片人》將爭奪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最後一席(當然,不排除二者雙雙出線的可能性)。《一往無前》因兩位主演菲尼克斯、維瑟斯彭成為奧斯卡影帝、影後的熱門人選,且目前票房高達8000萬(突破1億美元大關只是時間問題),有望重復去年《靈魂歌王》、前年《奔騰年代》的提名軌跡,入圍奧斯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