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電影為什麼叫雄獅
Ⅰ 《雄獅》這部電影值得去電影院看嗎
近期商業大片扎堆,從「異形」到「木乃伊」到「神奇女俠」到「加勒比海盜」,這些大片的每一個毛孔都伸向大場面、大製作、大感官刺激。
這樣的背景下聽到「雄獅」這個名字,立刻產生了「澳洲亂世情」的即視感。看完影片發現:這部名為「雄獅」的電影,恰恰講的是人類的渺小和孤獨。
(桑尼·帕沃飾演的小薩羅趴在哥哥背上)
桑尼·帕沃是《雄獅》劇組到孟買貧民窟里發現的小演員,為這部片子添彩不少,他讓我想起了奧斯卡佳片《房間》里的那個小演員,是天生要做這一行並在這一行里完成建樹的料子,祝福他。
電影《雄獅》,值得去電影院看。
至少4顆星。
Ⅱ 如何評價雄獅
《Lion》:從困鬥之獸到覺醒的雄獅
文/電影符號學
國內即將引進的電影《Lion》(譯名:雄獅),改編自暢銷書《漫漫尋家路》,集結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戴夫·帕特爾、龍紋身的女孩魯妮·瑪拉、更有妮可·基德曼這樣的澳大利亞國寶級天後參演,演員陣容堪稱強大。電影更是榮獲第89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配樂在內的6項大獎提名。
本片男主 Saroo的故事原型,就是《漫漫尋家路》的作者薩羅·布萊爾利本人,如此基於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電影,總能擁有一種別樣的生命力。男主是在找尋自己的家鄉,而觀眾看完,也會開始審視自己的內心深處,究竟哪裡才是歸宿。這是一種人性的蘇醒,也正好跟片名契合——《Lion》,沉睡的雄獅,開始蘇醒了。正如本片到最後才點題——原來5歲的Saroo,一直記錯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原名之意便是雄獅。此處寓意不言而喻:當Saroo找到自己的生母那一刻起,他才知道了自己名字原意是雄獅,所以他在這一刻起,才是雄獅。而在澳大利亞學習酒店管理,擁有一個面容姣好的女朋友,看似前程風光無限的那個少年,其實內心一直存在一種缺失,一種對母親親情的缺失、對Gud兄弟情誼的缺失,這種缺失並不會因為他5歲時模糊的記憶而逐漸消退,反而更加地清晰。甚至他在尋找自己家鄉的過程里,都開始出現了幻視——夢里的母親、站在山上的哥哥。
Saroo尋找自己家鄉的起因,源於大學時代的一次聚會,同學之間無意間的談話,和那一盤甜點,勾起了他對於家鄉、對於母親、對於哥哥的無限思念,而這份思念卻因為5歲時候模糊的記憶,變成了一種揮之不去的惶恐。 Saroo就像一隻困鬥之獸,辭去了工作,疏遠了女友,把自己困在房間里,瘋狂地找尋著自己的家鄉。
用女朋友Lucy的話說, Saroo跟她在同一間屋子裡,Lucy在這間房間,而Saroo在那間房間,Saroo的那間房間,便是對養母 Sue都沒有打開的心房。
有評論說 Saroo在找尋自己家鄉的這一段過程中的掙扎和惶恐,以及沒有方向感的頹靡,顯得有些冗長。而我恰恰不這么覺得,反而覺得這一段熠熠生輝,正如《海邊的曼徹斯特》里一頹到底的Lee Chandler, Saroo在這一段長長的時間里的郁悶、徘徊、不知所措,恰恰是本片的立意得到升華的一段。
因為Saroo所要尋找的家,更像是一個理想國,正如同《金剛狼3》中,Logan要帶女兒去的地方一樣,這個地方那麼遙遠,甚至可能不存在,所以Saroo在尋找的過程中,出現了跟Logan一樣的彷徨和惆悵,但是他們都堅持地去找尋,看似是找到一個地方,其實是為了獲取自己內心的平靜,正如哲學家囿於「我們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上無法自拔一樣。
彷徨來源於沒有方向感的惶恐,失望來源於不知道是否可以找到的機會渺茫,當無數次的失望演變為絕望的時候,Saroo很有可能會變成他養父母領養的哥哥一樣,這個角色的設定,就是走不出來的人,便是困鬥之獸。
所以妮可·基德曼飾演的Sue Brierley在評價自己領養的這個哥哥時,說到:他其實非常非常地聰明,如果他可以走出來。這里你會發現,在「走出來」的面前,「聰明」這個以往看似很重要的對人的考量因素,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因為「走出來」更像是你要搞清楚自己來自何方,又將去往何處的一個永恆命題。所以Saroo養父母的哥哥終其一生也沒有想明白。而Saroo又被同樣的問題困了進去,所以當Saroo的養父John Brierley在門口說出那句「我們很擔心你」的時候,他們是怕Saroo陷入了跟哥哥一樣長久的迷惘當中。
這部電影看似是一個找尋自己家鄉的故事,其實是對於我們來自何方的一次哲學探討。片中所呈現出來的無方向的驚恐、困鬥之獸、覺醒的雄獅等,都將伴隨著每個人的一生,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安寧,成為雄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