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百裡面的壯士是哪裡人
1. 電影八佰的歷史原型
《八佰》取材自與日軍奮戰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的真實經歷,歌頌面對強敵毫不退讓,戰士誓死保衛家國的崇高氣魄。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中日雙方幾十萬大軍拚死搏鬥兩個多月,到10月底,國軍撤離上海,僅留下一支堅持最後抵抗的部隊。
1937年10月26日至30日,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奉師長孫元良之命率420餘人,對外宣稱有800人,進入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四天四夜。抗擊日軍數萬人,激戰四晝夜,斃敵200餘人,傷敵無數,自己僅陣亡九人,傷二十餘人。從此聞名中外,激發了全國抗日熱情,被譽為「八百壯士」。
(1)電影八百裡面的壯士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在《八佰》中是沒有絕對主角存在的,這種做法對於電影而言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劣勢是電影從頭至尾都缺乏了一個真正的代表性人物,作為典型聚焦的小人物們,他們在電影中的表現都不差,但你卻又很難說他們哪一個人是電影的核心,這終究使電影留下了人物模糊的詬病。
然而另一面,這樣的群像處理也使觀眾得以多角度走進了這部電影,當人們看到這些身為戰士的小人物如何在這場戰爭中逐步蛻變,看到河對岸的普通民眾從隔岸觀火的冷漠到群情激昂的熱血,其實作為觀眾在情緒上也開始逐漸升溫,這恰恰是《八佰》的高明之處,它並沒有用單一的悲壯來煽動觀眾的愛國情緒,而是從不同視角為出發,讓人真正洞悉以這場戰爭背後的血與淚。
2. 據說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中有一半是湖北通城人,是真的嗎
是真的。
湖北省通城縣檔案局股長馮立群說: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而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則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參戰的中國士兵史稱「八百壯士」。『八百壯士』其實只有400多人,其中一半是通城籍。
歷史系教授丁一考證:1937年9月,通城縣保安大隊一、三中隊200餘人被整編入湖北保安五團。當年10月,湖北保安五團奉命開赴淞滬前線,整建制補充傷亡慘重的88師524團,通城的兩個中隊編入一營,成為震驚中外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的中堅。
(2)電影八百裡面的壯士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查實姓名者87人均已離世:
通城縣檔案局原局長曾步賢,是正在編修的《平民國魂——通城與八百壯士》一書的主編,他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八百壯士」中通城籍壯士的尋訪里程。1980年,通城縣政府組織撰寫《通城縣志——人物卷》,編修人員搜集資料時,從縣檔案館發現了民國通城縣參議會在1947年編的《通城縣抗戰史料》,其中有《通城縣參加上海四行孤軍四十九壯士姓名一覽表》、《參加上海四行守軍通城籍四十九壯士合傳》。通城有「八百壯士」的歷史信息這才被披露出來。
2013年10月,湖北省著名作家、原省文聯主席沈虹光來到通城縣調查通城籍「八百壯士」的情況,之後撰寫了報告文學《壯士無言》,並於2014年上半年在省文史館《館員建言》上刊發。不久後,通城縣成立「八百壯士」工作小組,再次新發現壯士名單11人。「排除一人多名、重復交叉的錯誤,形成了現在通城籍87名『八百壯士』名表。」曾步賢說,還有百餘名壯士的姓名待查實。
3. 《八佰》原型謝晉元,誓死保衛上海,最後卻死於叛徒的手中,為何
這段時間《八佰》正在電影院上映,這部影片講述的是淞滬會戰中,謝晉元帶領著他的「八百個壯士」留守上海的四行倉庫的故事。這個戰爭片段賺足了觀眾的眼淚也激起了群眾的愛國情懷。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電影院觀賞呢?
這四百多個將士們被稱為「民族革命典型」,國家也授予了他們最高榮譽的勛章。也正是有像他們這樣義無反顧的愛國志士們,中國才得以勝利,我們才能夠有這么一個和平的年代。銘記,感恩!
4. 八百原型
《八佰》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該電影的真實原型故事以及結局都成為了一大焦點,八百壯士原型故事出自於淞滬會戰。《八佰》是一部以淞滬會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片,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軍人於四行倉庫浴血奮戰、阻擊日軍的故事。
真實原型就是淞滬會戰末期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爭非常的慘烈,主要是因為他們只有400多人,但他們要面對的的是30萬日軍。
當時中國軍隊陷入側背受敵的危險境地,五十幾萬大軍不得不往西撤退。既然大部隊要撤退,那必然是需要掩護的,而負責掩護的隊伍就是88師262旅524團一營。
一個營的兵力怎麼可能有八百人,他們實際的人數根本沒有八百人,這個營由一個機槍連、三個步兵連和一個迫擊炮排組成,「編制」算滿也只有452人。謝晉元之所以回答稱800人,就是為了壯大軍威、迷惑日軍,讓這場戰役有那麼一點獲勝的可能。
雖然人數比較少,但這400個人想盡一切辦法,將四行倉庫從里到外武裝成了碉堡,之後就是硬著頭皮和日軍周旋和血戰整整六天六夜,抗爭到了最後。在這六天六夜裡,有無數雙眼睛盯著這個風雨飄搖的小小堡壘,也有無數人祈禱他們能夠撐到平安撤退。
就這樣,他們這支號稱「八百人」的隊伍硬生生的抵擋住了30萬日軍的侵襲。事後,四行倉庫巍然屹立,「八百壯士」孤軍抗敵的事跡由此為人傳頌。
(4)電影八百裡面的壯士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這四百多壯士對抗二三十萬日軍,撐了四個晝夜,最大的原因是四行倉庫東面和南面就是租界,日軍有所忌憚,不想歐美列強干涉,不敢用重武器,反復用步兵發起沖鋒。
後來還是歐美國家害怕自己遭殃,要求蔣介石放棄抵抗,於是這四百壯士被撤回了英法租界,之後立馬被繳械軟禁,困在租界三年多。等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攻進租界,他們通通淪為日軍俘虜,大部分人都客死異鄉,結局悲慘。
四行倉庫保衛戰從根本上講就是一次政治表演,明知是個死局,還不惜把四百多士兵送進血肉磨坊。最迷惑的是這場保衛戰死亡九人,傷了二三十人,再激烈能激烈到什麼程度,而且撤入租界後一年,還出了四個漢奸,把保衛戰的指揮官謝晉元給暗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