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電影使用了以物喻人
『壹』 經典的運用蒙太奇手法的電影請介紹下.
1、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該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貳』 淺析「蒙太奇」手法在電影《暴裂無聲》中的運用及其現實意義
文/花生
電影《暴裂無聲》是導演忻鈺坤繼《心迷宮》後的第二部作品,《暴裂無聲》依然是一部寓意深刻的懸疑犯罪電影,收獲了豆瓣8.3的好評。
和《心迷宮》較為復雜的敘事結構不同的是,《暴裂無聲》的故事主線很簡單,講述了啞巴張保民的兒子磊子放羊時失蹤,張保民找尋兒子時誤打誤撞捲入了土豪老闆昌萬年非法采礦的事件,拯救了律師徐文傑被綁架的女兒。然而張保民至始至終不知道的真相卻是,殺死他兒子的正是昌萬年和徐文傑。
一樁故事線簡單的案件,卻至始至終保持著懸疑和緊張的節奏感,並且電影中運用了大量的隱喻來展現事件的荒誕和對社會階層的批判。那麼電影是如何做到將簡單的故事構建得如此有節奏呢?
導演忻鈺坤是鏡頭語言的高手,影片中大量運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將一個個畫面不斷重組、拼接,不斷製造懸疑、緊張的氛圍,最終又在畫面的拼貼下還原了真相。在這其中,「蒙太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推動了影片的氛圍和情緒,同時還升華了影片的內涵,最終讓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今天我就來和你一起分析一下,「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在電影《暴裂無聲》中的運用以及影片的現實意義。
01 什麼是蒙太奇?
蒙太奇是法語Montage的音譯,原指法國建築學中有構成、裝配之意的術語,後被用於電影藝術中,指電影導演將拍在膠片上的鏡頭及聲音等組成影片的方法和技巧,如同建築中把零散的建築材料有計劃地拼貼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建築物。
蒙太奇的魅力在於,當兩個鏡頭組接在一起,給觀眾帶來視覺和心理上的沖擊和聯想,會有1+1>2的效果。因此,電影導演往往會通過蒙太奇的手法,製造沖突、刻畫人物形象、傳達影片主旨、控制劇情節奏等等。
蒙太奇的分類也有很多,包含敘事蒙太奇、表現蒙太奇、理性蒙太奇,不同的表現方式,能夠給觀眾帶來不同的觀感體驗,也能給影片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02 「蒙太奇」手法在電影《暴裂無聲》中的運用
電影《暴裂無聲》中,導演利用了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製造了犯罪電影的節奏感和神秘感,同時也通過對比蒙太奇和隱喻蒙太奇,暗示了劇情和人物階層關系。整部影片充分利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構建了一出懸疑且荒誕的戲劇。
1、隱喻蒙太奇
隱喻蒙太奇是一種獨特的電影比喻,它要求所連接的鏡頭、場面,存在某種微妙的類比聯系,通過富有涵義的象徵點,來突出事物之間的關聯,從而含蓄地表達出某些寓意,使觀眾領會其更深層次的意義。
《暴裂無聲》中,導演通過隱喻蒙太奇,將各種意象符號運用到鏡頭與畫面中,給了觀眾諸多更深層的思考和聯想。
昌萬年在小學做慈善時,因為番茄弄臟了自己的衣服,換上了校長的西裝合影,其實是在隱喻著他習慣性地借用他人的手幫自己脫罪,也暗示著後來讓律師成為沉默的幫凶,導致張保民永遠無法知道兒子的下落。
昌萬年一直戴著假發,暗示著他的偽裝,在最後一場會見徐文傑的戲中,他摘下了假發,隱喻著他脫下了偽裝露出真面目;徐文傑每次出現都戴著眼鏡,警察審訊時摘下眼鏡的他說出了偽造證據的真相,但回憶起殺死磊子的畫面後,徐文傑又戴上眼鏡隱瞞了真相。
昌萬年的假發、徐文傑的眼鏡,都隱喻著偽裝,他們表面做著慈善、做著為人維護公平正義的事,其實脫下虛偽的表象,他們都是罪惡的兇手。
影片中三位主要角色的名字,有著非常深層次的隱喻:
【張保民】:保民作為底層百姓,希望得到社會的保護,然而他的孩子都不能保住,在這個底層人民失語的社會中,如保民一樣的民眾依然活得苦不堪言,
【徐文傑】:作為中產知識分子,文傑做到了文質彬彬,但卻選擇了成為罪惡的幫凶,失去了「傑」。
【昌萬年】:昌萬年有再多的權和錢,卻依然無法萬年昌盛。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三個人名字的背後,都有著具有很深的諷刺意義。每個人都用名字寄寓了美好的意願,而每個人都無法達成自己的意願,世間的荒誕莫過於此。
影片中多個畫面都出現了奧特曼這個元素:磊子放養時喝水的水杯上印著奧特曼,張保民回家時拿著給兒子新買的奧特曼書包、列印店裡的小孩看的電視機里正放著奧特曼動畫,羊肉館老闆兒子漢生每次出現都戴著奧特曼面具。
奧特曼象徵著公平正義,在動畫片里,奧特曼的出現都能打敗壞人,在本片中奧特曼正是象徵著正義,漢生看到張保民張貼尋人啟事時,摘下奧特曼面具遞給保民,其實就是想讓他成為英雄打敗惡勢力,還事情以真相。然而殘酷的是,在影片中那個吃人的社會里,沒有人能成為英雄,戴上面具的漢生也成了失語者和旁觀者。影片通過奧特曼這個英雄角色的構建,來反諷社會公平正義的缺失和底層人的無力。
電影還有一條暗線,就是昌萬年采礦帶來的環境污染。導演巧妙地運用了隱喻蒙太奇,來表現出社會的荒誕與底層的失語:知道環境污染真相的律師到張保民家裡不喝水,村長喝的是車里的礦泉水;與此同時,被欺瞞的老實村民們卻飽受著環境污染帶來的傷害:張保民妻子和鄰居的母親生一樣的怪病,村民喝水時抱怨「井水的味越來越大」,以及煙囪里的濃煙和死在水裡的鳥都在隱喻著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
這就是隱喻蒙太奇的魅力所在,電影沒有直接說出采礦帶來的危害,卻通過一組組鏡頭來給到觀眾答案,同時展現出殘酷的現實:一邊是知道真相卻不發聲的村長和律師,一邊是對真相一無所知的民眾,兩者在對比之下,荒誕展露無遺。
影片開頭磊子用石頭搭的金字塔、以及金字塔形狀的山、昌萬年辦公桌上精緻的金字塔模型,都隱喻著金字塔式的社會階層結構:底層的張保民、中層的徐文傑、頂端的昌萬年。
與此同時,三個人的車牌也有著強烈的隱喻:電影的取景地是內蒙古,片中的車牌是「豢」,代替了「蒙」,三人的車牌分別為豢A、豢B、豢C,不言而喻象徵著三個社會階層。此外,「豢」和「蒙」不僅是字形上的巧合,「豢」的本意是喂養,引申涵義為「以利益為餌來引誘人為其服務,任其宰割」,昌萬年賄賂徐文傑做假證,最終張保民這樣的底層人物任人宰割,其寓意可想而知。
羊在本片中被賦予了重要的隱喻。聖經中,羊代表贖罪。溫順的羔羊更是一種弱勢群體的代表,他們善良、沉默、任人宰割。
影片中,羊以多種形態出現:放牧的羊群、磊子圈養的小羊羔、掛在鉤子上的生羊肉、屠夫刀下的羊、羊肉店裡的羊骨頭火鍋、昌萬年吃的羊肉卷……深挖其內涵,我們可以看到羊對於不同角色的不同隱喻:
獵食者昌萬年:每次獨享者一盆盆羊肉卷的昌萬年,無疑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獵食者。
獵食者的幫凶徐文傑:徐文傑從羊肉館倉皇逃出時撞見了扛著羊肉的屠夫,這是徐文傑唯一一次和「羊」有過的直接接觸,生羊肉其實隱喻著徐文傑也是獵食者昌萬年眼中的食物,只不過是被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而原本正義的律師,有著選擇成為好人的權利,卻最終成了獵食者的幫凶。
抗爭無效的張保民:比起沉默的大多數,張保民其實是個會做出抗爭的人,他反對出讓土地權卻被集體圍攻;獨自一人不畏艱險尋找兒子,卻依然敵不過獵食者的陰險與自私。張保民的每次抗爭,都以失敗告終,如同等待被煮熟的生肉一樣,註定會被強者吞噬。
待宰割的村民:放羊的磊子、病卧在家的保民妻子、吃骨頭的村民,這些人對真相一無所知,當村長要求出讓土地協議時他們毫不抗拒地簽字,他們和張保民相比,才是最最弱勢的那群人。啞巴張保民還能學會抗爭,而他們即便能說話也選擇失語,任人宰割。
導演通過「羊」這一符號以及隱喻蒙太奇鏡頭,構建了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在弱者失語強者獵食的環境中,即便有人試圖反抗,也抵不過人性的黑暗與罪惡。
2、交叉蒙太奇:暗示事件真相
交叉蒙太奇又稱「交替蒙太奇」,它的特點是將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多條線交替剪輯在一起,這些鏡頭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因果關系,並且頻繁地交替出現,一條線索的發展往往影響著另一條線。
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能夠給劇情帶來強烈的節奏感,造成緊張、沖突的氛圍,能夠非常有力地調動觀眾的情緒。
《暴裂無聲》作為犯罪懸疑片,充分利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來製造劇情的懸念和緊張感,給觀眾帶來了非常強的節奏感和觀看體驗。
影片伊始,張保民得知兒子失蹤後坐上回家的大巴、扛著行李去村裡的羊肉館找兒子,鏡頭與掛在勾上的羊肉、屠夫宰羊、切肉等畫面交替出現,這一組交叉蒙太奇非常具有節奏感,製造了懸疑,引導觀眾將兒童失蹤與羊肉館聯系。
與此同時,這組蒙太奇也是一種隱喻,暗指張保民的回家尋子之路是一條不歸路,註定成為待宰的羔羊。
徐文傑去山洞裡找女兒時,交替出現了張保民兒子和徐文傑女兒手牽手爬上山頂的超現實主義的畫面,而當徐文傑抱起看似死去的女兒大聲呼喊其名字時,山頂的女兒回頭,手中的女兒蘇醒。
這段交叉蒙太奇其實暗示著面對即將離世的孩子,律師的呼喚可以將女兒喚醒,而「啞巴」張保民卻因為無法說話,也就無法喚醒自己的孩子。這段蒙太奇的運用,充分刻畫出了底層失語者的悲哀,以及有苦難言。
影片結尾是一段非常經典的交叉蒙太奇,三個畫面頻繁的交替:徐文傑和昌萬年因為非法采礦案被警察問詢;同時徐文傑回憶起昌萬年拿起弓准備打獵時與磊子的場景;與此同時無助的張保民拿著尋人啟事張貼,其妻子抱著羊羔痛哭……
這段交叉蒙太奇剪輯地非常具有節奏感,吊足了觀眾胃口,同時也暗示了磊子失蹤的真相。而當警察問詢還有什麼要交代時,徐文傑戴上眼鏡回應「沒了」後,鏡頭切換到張保民落淚、山體崩塌,這段超現實主義的鏡頭,將底層人民的失語與無力展現地淋漓盡致,暗示著真相永遠被埋葬。
通過這三段交叉蒙太奇,將兒童失蹤案和非法采礦案串聯在了一起,在真相一步步揭曉時,將最終的答案給到了觀眾猜測,與此同時,更加生動地刻畫了事件中富人作惡、中產共同背鍋、窮人頂災的殘酷現實。
影片結尾的交叉蒙太奇
3、對比蒙太奇
對比蒙太奇類似文學作品中的對比描寫,通過鏡頭內容或者形式上的對比,產生畫面之間的相互沖突,以此來表達某種寓意,同時更進一步升華影片的主旨。
《暴裂無聲》中,導演多次運用了對比蒙太奇,放大了片中人物貧與富的對比,從而進一步展現社會的荒謬與窮人的無力感。
比如關於食物的對比:富人昌萬年吃的是高級機器自動切的羊肉卷;中產階級徐文傑家裡吃的是蝦;張保民尋子時到礦廠被施捨吃的是白饅頭;底層人民在羊肉館吃的是骨頭鍋,在村民威脅張保民簽字的那場鏡頭中,桌上是吃剩的羊骨頭……
通過這組對比蒙太奇,我們可以看到影片表達的更深層次的內涵:有錢人吃的是肉,窮人只能吃骨頭,甚至只能吃饅頭。正如昌萬年那句」羊也是吃素的」,底層的人如同吃素的羔羊一樣,等待著食物鏈頂端的人宰割。
此外,還有一組強烈的對比:村長喝著礦泉水,村民只能喝有怪味的井水並且並不知道為什麼水的味道這么怪,這組對比蒙太奇非常具有諷刺意義,比村民更高一級的村長,知道著真相也無法發聲,且自己也深陷其危害之中,卻又要扮演著惡人來逼迫村民簽土地徵用協議。到底誰是受害者誰又是施害者呢?
忻鈺坤正是通過蒙太奇手法,重新拼貼出了一幅壯觀又震撼的圖景,給了觀眾更多的啟發和思考空間。
03 在」蒙太奇「手法背後,是更深層次的現實思考
《暴裂無聲》通過蒙太奇的手法給我們帶來了極其有力量的視聽體驗與節奏層次,也讓我們更加深層次地感受到了這個故事的現實意義:主線的尋子故事背後,其實更多的是引發我們對於人性的思考與自我反思。
1、黑色暴力下的反思:比兇手更可怕的,是選擇成為幫凶
在本片黑色暴力的基調下,我們一直在跟著導演的節奏尋找著殺害磊子的真凶,然而到了影片結束,我們才發現:此時誰是兇手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誰選擇成為了幫凶。
開篇以暴力形象出現的屠夫,不計前嫌地幫助張保民躲過一截;而代表著法律與正義的律師徐文傑,卻為了利益逐漸喪失人性,不但不感恩於張保民救了他女兒,更是選擇成為殺害張保民兒子的幫凶,把秘密永遠埋藏在心底。
屠夫和律師,兩個反差角色做出的戲劇性行為,讓我們不禁唏噓,比真相更可怕的,是人性的黑暗,比兇手更可怕的,是選擇成為幫凶。
當徐文傑在警察面前選擇沉默,掩蓋磊子之死真相時,我不禁反思:換做是我們,當我們在利益面前有選擇發聲的權利時,有多少人能夠站起來說出真相,又有多少人會成為徐文傑一樣偽善的惡人呢?
試想一下在生活中,有多少次我們自以為是的利己行為背後,傷害了無辜的人呢?多少次我們本可以做出改變的時候,選擇了沉默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2、集體沉默下的反思:比失語更可悲的,是選擇失語
很多人對本片的解讀,認為最可憐的是以張保民為代表的底層人民的失語。但在我看來,比啞巴張保民更可悲的,是選擇失語的村民:他們游離於真相之外,被權貴階層利用了他們的朴實和貪婪,為了補償款而轉讓土地,更是為了集體利益而要挾張保民做出妥協。
選擇拒絕謊言的張保民做著最後的反抗,但這些反抗在沉默的大多數面前顯得無力且徒勞,在這個集體失語的社會,張保民這類人是那麼渺小和無助,他們用盡全身力氣去做著最後一絲改變,卻無奈地發現自己身邊的人都在勸你「為了大家好,你就從了吧。」
如果說,徐文傑為了一己私利選擇成為了惡人的幫凶,那村民的集體選擇性失語,何嘗不成為罪惡的幫凶呢?更可悲的是,他們深陷於因土地開發造成的環境危害中卻不自知,無力地抱怨井水味太大而不作出質疑。一邊是他們選擇失語,一邊是本身話語權的淪喪,想來是那麼細思極恐。
愛德蒙·伯克說過,「邪惡獲得勝利的唯一條件,就是善良的人們保持沉默。」試想一下在生活中,我們中有多少人,在一次次事件中,都同樣選擇了做沉默的大多數呢?願善良的你我,都能做出那一點改變。
結語
《暴裂無聲》這一出悲劇在「蒙太奇」手法的拼貼下,我們看到了更有內涵、更有張力的故事內核。影片留給了我們太多關於人性的思考,正如導演忻鈺坤所說的:「人性是復雜的,我們要承認有陰暗面的存在。」
有位作家曾說過,」真話最不好聽,真相最不好看。「在這個充斥著謊言和荒誕的世界,即便人人都不待見真相和真話,也願你我都能保持那份真與善,不去做沉默的大多數。
『叄』 影視作品中,引人遐想並使人浮想聯翩的經典鏡頭有哪些
一、《還珠格格》想必是很多九零後、零零後的童年回憶。然而在拍《還珠格格》的時候,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出現了很多穿幫鏡頭。這個鏡頭就是關於紫薇的。要知道當時古代的襪子一般都是長襪,尤其是女子被別人看到了腳是一種非常不好的事情,但是從這張圖里來看,紫薇的小短襪也太 時尚 了吧。
二、在影視劇中,三國的孫尚香,騎著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下一個鏡頭就是穿著吊帶黑色絲襪,這就有點奇怪了,只能說劉備真的會享受啊,看後不由得浮想聯翩啊,真的是讓人尷尬臉紅啊。
三、抗戰劇中常常涉及到軍事武器的使用方法,就比如說下面這張圖,這個人在於使用步槍的時候直接把步槍的倍鏡頂在額頭上面,而倍鏡其實是用來瞄準敵人的,所以即使是這樣,使用槍也還能打中到底是什麼鬼?
四、台詞中也常常有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穿幫現象。就比如說下面這張圖中的台詞,也實在是雷人的非常經典了。「我父母在出生前就死了。」那請問你是從垃圾堆里撿出來的嗎?
五、即使是大製作也會在道具上出現紕漏,就比如說這部號稱大製作的《醉玲瓏》,女主角口中說著九轉靈石,手裡卻拿了一個鴨脖,拿鴨脖就算了還硬要給鴨脖一個特寫,讓觀眾都看清楚她的靈石是鴨脖。也不知道大製作的經費到底是花在了哪裡?
六、第六張圖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古天樂,他演過的非常多的電視劇質量都非常好,但是這張圖中,古天樂的手被銬在一節斷了的欄桿上,媽呀,這樣的欄桿真的能銬得住人嗎?以後導演可需要在電視劇的邏輯上面多花一些心思了。
影視劇中有很多經典的鏡頭讓人浮想聯翩,下面舉例說明:
三國里的孫尚香長得非常的漂亮,一襲白衣騎著馬似仙女,正面鏡頭中的孫尚香簡直太仙氣了。
但等到側面鏡頭時,抱歉,我以為跳台了,黑絲襪在三國時期都有了?
這個綁架也太敷衍了吧,繩子捆的鬆鬆垮垮,分分鍾可以掙脫束縛,從背後給你一圈,讓你還在那欣賞我的美鞋。
相比前一個綁架,《河東獅吼2》中劇組綁張柏芝就專業的多了,至少夠結實,沒那麼輕易能掙脫,觀眾又不是傻子,像前一個那樣的鏡頭,是在糊弄觀眾嗎?
電視劇《少年四大名捕》中,有這樣一個鏡頭,男主喝大了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妻子著急忙慌的想要叫醒他,動作台詞都沒有問題,問題是衣服口袋太淺了,現在人的手機怎麼穿越到古代啦?
《花千骨》中三屆中第一美貌的殺阡陌,老年妝看傻了網友們,這臉上盡是褶皺,看上好老了,可是,這手指是怎麼回事,這絲滑水嫩的手指,頂多也就20多歲的樣子啊,化妝師呀,用點心吧。
《軒轅劍之漢之雲》中,關曉彤一身粉色的服裝甚是好看,可能這個劇不像常規古裝劇中的角色那麼老派,看看,他們都穿的短袖,但是,面對鏡頭時,你這裙擺…?咱還是得稍微注意下形象好嗎。
導演,你老是說是不是連買番茄汁的錢都沒有,這么敷衍是在拍攝喜劇嗎?步驚雲這一劍根本就沒有刺中,無名和劍晨卻依舊演得實在投入,真的是戲精本精。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們在觀看影視中經常會因為一些場景使人想入非非,看了又想看,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幾個經典鏡頭。
1,在《大嫂》中徐冬冬扮演的啊蘭,是那麼的愛她的男朋友,可她的男朋友為了討好自己的老闆,竟然拿自己的女朋友去做交易,在啊蘭突然一句:"我也是被強奸的",咱也是淚崩了,男朋友的無情和漠視簡直就是渣男一枚。
2,有一抗日神劇,女主被敵人五花大綁看看她的衣服難道真的有防水功能?明明頭發都淋濕完了,可換了一個鏡頭,衣服確是干著的,這也太考驗吃瓜群眾的眼裡了吧。
3,在《少年四大名捕》中,楊洋的演技可以說也是非常的出色,但你衣服里的手機是怎麼回事啊?明明是古裝戲,偏偏要讓你的手機玩起了穿越,難道古代的信號比現在好,省點心吧,這么重要的場合還不忘聊手機。
4,看過《倚天屠龍記》的都應該記住這一瞬間吧,趙敏離開張無忌,回首一望等待張無忌來大都,這個回眸怕是要把人的魂都要勾走,多麼深情地眼神,可讓趙敏萬萬沒想到的一等就是25年,直接把張無忌熬成了白發蒼蒼的張三豐。
5,接下來看一種不一樣的微笑,《神鵰俠侶》小龍女,不經意間隨便露出一個微笑,就像那串串明珠 ,大小閃著光亮,彷彿陽光都融化成了一朵朵柔軟的絲絨,感動了無數像我一樣的觀眾。
以上分享就是自己記憶比較深刻的。
首推《新精武門1991》中周星馳吹簫那一段,看一次笑一次。
夏志珍:你喜歡吹蕭嗎?(一臉期待樣)
星爺:對,沒錯!
得到肯定回答後,女主眼神近乎花痴了。
夏:那現在來吧
周:現在?
夏:對呀,現在不吹等什麼時候
周:也好,我先吹
夏:你吹?(眼睛瞪得眼球都快出來)
周:那你先吹,其實大家都志在研究,誰先吹都一樣
夏:你會吹我倒要見識見識了
周:好
說著,星爺拿出了掛在前褲腰帶上的笛子,一板一眼的吹了起來。這反轉來得有點太大了,看女主的眼神就可知道。是什麼,讓她從樂不可知變成這幅生無可戀的表情。
一曲完畢,星爺還不忘顯擺自己的技藝,拋出了自己曾拿過冠軍,在廣州蕭王之稱。
周:輪到你了
夏:我不會吹這玩意
周:吹蕭萍不懂吹蕭,那你還要我吹?
接著,星爺被拎了出去。一臉無辜的星爺,壓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特殊的場景配上這正常的台詞,讓人笑得肚子疼,強烈建議去看這個片段。
在電視劇《少年派》中,張嘉譯飾演的父親擔心女兒妙妙早戀了。各種權衡之下,終於開了金口「你是處女嗎?」
從父親嘴巴微微顫動的微表情不難看出,父親對這個答案的緊張度。經過漫長的等待後,大概有十秒吧,妙妙終於開口了:我是射手,你忘了,我們倆都是射手。聽完這句話,父親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上面這兩個好像有點跑題了,稱為讓人浮想聯翩經典台詞+鏡頭更准確吧。
不可否認,反轉的台詞和演員精湛的表演,是一部影視劇的靈魂。很多電影之所以讓人津津樂道,與台詞實際上有很大的關系。
你收藏有哪些好看好玩的影視劇的經典台詞和鏡頭呢?一起來分享吧!
1、《無人區》
以律師潘肖(徐崢飾)為一個有罪的、販賣鷹隼的人辯護,強索 汽車 當作辯護尾款開始。片里的每個人,都為了生存,不惜手段不斷地向別人或自然索取著,潘肖出現在這里,是由於自己的貪婪,或說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影片背景在西北部荒無人煙,游離於法律之外的一個灰色地帶,塑造了這樣一波性格陰暗,充滿獸性的小人物,拍出了這樣一部黑色,冷酷到直擊人性陰暗面的異樣類型片,令人嘆為觀止,更發人深思,引人遐想浮想聯翩!
2、《小姐》引得多少人浮想聯翩,荷爾蒙旺盛,電影有一幕是女主角秀子歪在古典美式的貴妃榻上,僕人淑姬細心為小姐捏腳,小姐秀子「曖昧」的眼神,直達心底。貴妃榻對於曲線美極為推崇,
如靠背和榻尾多為蜷曲著的、榻身常引入圓形、弧線,即使是設計相對簡朴的田園風格貴妃榻也在邊角「飽滿」上暗示著曲線的美感。
貴妃榻的柔美曲線,和女子的曲線,似乎是「天作之合」,如此合拍。
非常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泰坦尼克號》傑克和露絲在船頭飛翔的片段絕對是史詩級的經典。
傑克和露絲的愛情故事在現在來說,就是一個屌絲如何戰勝高富帥,成就一份刻骨銘心的愛情。紅色晚霞讓現實主義和浪漫情懷相得益彰,如此的魔幻時刻轉瞬即逝。
故事以找尋「海洋之心」為切入,用一位海難倖存老者露絲的旁白做引子,用倒敘將觀眾引入一個不由自主的角色置換的意境中。追隨故事人物宛若身臨其境,妙不可言。
《無間道》陳永仁和劉建明在天台上對白,呈現了電影的思想。
生不如死,死才是永生!這與片名「無間道」暗合,其實悲劇色彩更為濃烈,
我不願意結束
我還沒有結束
無止境的旅途
看著我沒停下的腳步
我們都在夢中解脫清醒的苦
流浪在燈火闌珊處
去不到終點回到原點
享受那走不完的路
既然沒終點回到原點
我想我們都不不在乎
一路上演出難得糊塗
一路上回顧難得麻木
在這條親密無間的路
讓我像你你像我
怎麼會孤獨
以上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兩部經典電影,希望能幫到你!
有一部放在現在都不敢播的狗血神劇《天若有情》!!十九歲少女愛上快四十歲的養父!還是董潔和車仁表演的,顏值超搭,台詞絕了,句句說在點上,巨無敵帶感!!你們品品這台詞
女主:「年輕的肉體是罪惡的嗎?你愛上我,是邪惡的嗎?我的青春,已經變成了我的原罪。」
女主:「等再過十年二十年你就會知道我是不是在胡鬧,我決定喜歡你一輩子,不是你的一輩子,是我的一輩子,哪怕你現在就死了,只要我活著,我就會一直喜歡下去。」
還有男主:「不是差二十歲的問題,如果今天我六十她四十,可以;我五十她三十,勉強;問題是她才十九歲,十九歲的孩子懂得什麼是愛情?她會後悔的,我不能害她。時間點錯了,關系位置錯了,幸福的可能性太小。」
在男主要求女主原諒她一直從未出現過的母親時,「阿忠給你買兩個地瓜你都知道心存感激···」 「阿忠不是我的任何人,他不愛我,我不怪他,他重視我,我會感動。而那個女人,全世界最應該愛我的女人,她活著卻沒有出現,她不瞎卻沒有看我一眼,沒有比這更讓人失望的。」
女主媽媽反駁女主的時候「那並不是愛,你只是愛著一個父親的影像,你對他所有的感覺,安全感,放心,依賴,被包容,不就是一個女兒對父親的要求嗎?」 「沒有女兒會想嫁給自己的父親。」
男主最後的掙扎和抉擇「我曾經是愛著她,如果她不是展顏,我不是季冬陽,如果她不是從十歲開始被我牽著手帶大,如果她的父親母親不是我的好朋友,如果不是她該喊我一聲季叔,我們為什麼不能相愛為什麼不能在一起,年齡算得了什麼,相差十八歲又怎麼樣,但是我知道,這一切的如果都不可能發生。」
女二懟男主裝傻的時候「她自己心裡清楚,她這輩子是吃定你了。反正都是這回事啊,誰愛誰,就欠誰,每一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債。」
最後來一段男女主飈戲的對白:
男主:「你才幾歲,就對人生不滿意。」
女主:「最該滿意的歲月不滿意,以後只會越來越不滿意。」
「告訴我,要怎麼樣你才會滿意。」
「告訴誰?」
「告訴我。」
「你是誰?」
「…」
「是長輩,季叔,還是一個我喜歡的男人?你先決定了你是誰,我再好告訴你。」
「我…我是季叔。」
「那就不說了,讓我自己面對不滿意的人生吧。」
這部劇的編劇是真的牛,台詞持續高能。
六名女子相約進行一次洞穴探險之旅,她們來到一個深不可測的岩洞中,然而就在她們進入洞中不久,突然發生的崩塌封住了地洞的入口,讓她們斷絕了和外界的聯系,六名女子在無邊而未知的黑暗中開始尋找生機,但是很快,她們就意識到,在這個不知道多少萬年前形成的、距地面數英里的古老岩洞里,她們並不是唯一的生物…
(《The Descent》),英國拍的一部很刺激的恐怖片。絕對是那種壓抑你的神經但又讓你欲罷不能的電影,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直到影片結束,你也會問:「就這樣結束了嗎?」
剛開始看的時候不知道這是一部什麼類型的電影,也不知道故事梗概。影片的開頭表現的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曖昧的眼神交流讓我以為這是一部很平淡的愛情劇,然後那個男人和他的老婆還有女兒開車回家,發生車禍,男人和他們的女兒死了,女人活了下來,然後我才知道原來此女才是主角。值得一提的是,那個撞車的場面真是出人意料,過程讓人印象深刻。
從女主角在醫院里做夢開始,我才知道這是一部恐怖片。
繼續講影片:一年後,女主角和她的五個女朋友們一起去一個神秘的洞穴探險玩,進去後險象環生:先是入口被堵住了,然後一個同伴腿摔斷了,然後她們迷失了方向,在地底,在黑暗中。
開始絕望了。
接下來,終於開始影片的高潮部分:黑暗地底下的不明生物出現了!這種生物外形像人,皮膚很白,沒有毛發,目盲,聽覺敏銳,行動迅速,兇殘,嗜血。這些生物向六個女人發起了攻擊,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影片充分展現了那些女人比地底生物更加兇殘以及她們是如何大肆殘殺那些地底生物的。雖然女人們很猛,但陸續死掉了幾個,其中有一個是直接被同伴殺死的,還有一個是間接被同伴殺死的。女人和不明生物、女人和女人們彼此殺來殺去,最後女的只剩下了一個,就是片頭出現過的女主角了。在影片接近結尾處,所有的觀眾都被導演玩了一把:女主角終於找到出去的路了,觀眾和她一起歡呼,和她一起喜極而泣,但馬上,無情的導演把鏡頭拉回了黑暗的地底:告訴我們女主角剛才在做夢而已。實在是fuck啊……影片的結尾很讓人壓抑,因為女主角仍然呆在地底,找不到出去的路,沒有食物、沒有光、沒有同伴,只有無數隱藏在黑暗中隨時會攻擊她的地底生物。
這是一部時刻讓人感到絕望直到最後也是絕望的影片,結尾很好,耐人回味,讓人浮想聯翩、心有餘悸。沒有人知道女主角究竟有沒有逃離地底,是否活著回到了城市,一切都是未知數了。但結尾沒有顯示女主角被不明生物幹掉了,所以我們還是應該懷有希望的。
1.神鵰俠侶里小龍女和尹志平
相信說起來那樣一個冰清玉潔的小龍女,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個夢啊,但是這樣的一個情節確實讓他的身份得到一個玷污。一直以來他都不沾邊的人或氣味,讓人覺得根本沒有辦法直視,但是唯一一個讓人覺得不妥的,就是當時她被尹志平強暴玷污這樣的一個環境。感覺讓人覺得心裡有一個缺憾,因為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情節的話,小龍女可能一輩子生活在古墓裡面,根本就不可能走出國門,也不可能認識楊過
2.老炮兒中的許晴
其實這也是當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點了,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馮小剛安排這樣的一個情節,讓很多人都是覺得非常的不理解的。沒有想到這樣的一個激情戲,其實也是說明了很多的問題,在最開始的時候,她只是一個無知的少女。咬定青山不放鬆,但是沒有想到這樣的一個用自己青春的身體,去點燃喪偶大哥孤獨苦悶心,其實也是讓人覺得非常的有意思。
3.邪不壓正里打針的情節。
這樣的一個的情節,就是想將這個情節演得非常好的,因為許晴身上就有一個菲比尋常的風韻。所以說他演這樣的一個角色就是讓人覺得魅而不騷,雖然說並沒有什麼太多的裸露,但是真的是讓人想的特別多浮想聯翩。
您好,很高興回到這個問題,我是一名從事影視行業六年的導演,我根據自身所了解到的電影,來回倒您的問題,我下面給大家推薦三部電影中的經典鏡頭。
在這部朱佩塞·托納托雷的電影中,講述了一名小男孩雷納多青春期躁動時期,對同在小鎮上的瑪蓮娜有著自己的想像,其中有一場戲,就是雷納多騎著自行車到了瑪蓮娜家裡面,看到了瑪蓮娜剛剛洗完澡出來,在庭院里曬太陽,雷納多望著瑪蓮娜剛洗完的頭發上面還在滴著水滴,整個人開始產生了一種幻想出來,那種躁動鏡頭處理讓人稱贊。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這部電影中有很多隱喻的鏡頭,其中我們都知道的就是中年之後的莫那魯道,在日本駐扎所轄下的馬赫坡下面生活,給到的第一個鏡頭,身坐在屋檐下莫那魯道,看著別處,深思熟慮的抽著旱煙,把一個身處屋檐下的莫那魯道不得不低頭隱喻強烈通過鏡頭展現了出來。
說到《葯神》這部電影,大家都不陌生,這部電影中也有很多我認為比較經典的鏡頭,其中有一場戲,就是徐崢飾演的程勇在此到印度買葯的時候,程勇從葯店出來之後,碰上了印度人的杜爾迦節,人們在神棚中聆聽祭司們朗誦歌頌女神的梵文,並祈禱女神為他們驅災避難。節日的高潮是送女神回家。正好和此刻程勇要為國內的白血病患者驅災避難形成了呼應,有很強的寓意。
『肆』 請介紹一些運用了較多蒙太奇手法的電影給我
《末代皇帝》《驚魂計》《鬥牛》《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穆赫蘭道》《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