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如何翻譯英文的電影標題

如何翻譯英文的電影標題

發布時間: 2023-02-10 19:38:23

❶ The 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Film Title 英譯漢

字幕用subtitle,title指電影的標題,名稱

❷ 電影《赤壁》的標題用英文翻譯

《赤壁》的英文譯名是「Red Cliff」(紅岩)。
盡管這樣的翻譯又遭到過很多質疑。

❸ 關於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問題

理論的話,現在比較統一的是目的論(Skopos Theory 或 Skopstheorie)。目的論主要包含四個基本規則The Skopos rule, The Coherence rule, The Fidelity rule, 以及The Loyalty principle。 結合電影片名的英譯來講,就是將電影固有英文片名以及電影內容相結合來進行翻譯,也可以看作是直譯和意譯的結合。其中主要運用的翻譯方式是歸化和異化,英文就是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最後補充一點,畢竟理論是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所以也不好說現在片名的翻譯有什麼通用理論,只能說根據翻譯成品,翻譯過程等等來講,大部分片名翻譯與某個理論相符合。
如果你對目的論指導下的電影片名英譯感興趣的話可以參考
代榮. 2004. 從目的論的角度看商標翻譯[J]. 商場現代化 學術版 12:182.
賀鶯. 2001. 電影片名的翻譯理論和方法[J]. 外語教學 1: 56-60.
或者隨便去網上找幾篇相關的碩士論文,就能有個大概了解了

❹ 大多數英語電影標題都是短語動詞的形式嗎

摘要:英語電影片名具有簡潔凝練、重視重音和語調的特徵,和漢語表達有很大的不同。目前,我國的英語電影片名存在一名多譯、翻譯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英語電影片名文本具有信息功能和訴求功能,要求在翻譯中做到藝術性和商業性相結合,因此,對英語電影的片名翻譯應當遵循四大原則,靈活運用直譯、意譯等方法,在忠實於原片名的基礎上,盡可能取得最好的商業傳播效果。
關鍵詞:英語電影;翻譯策略;片名翻譯
引言:國內電影市場的飛速發展,讓觀眾對外語電影的需求日漸增長。外語電影又以英語電影為主,將這些英語電影翻譯成中文是首要任務。觀眾在接觸英語電影之前,最先看到的是電影片名,因此,對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十分重要,它關系著電影的傳播效果。一個好的英語電影片名翻譯,既能概括影片內容、傳達影片美感,又能引起觀眾強烈的觀看慾望,帶來良好的經濟收益。
一、英語電影片名的特徵
(一)簡潔明了,動詞和動詞短語使用極少
英語電影的取名偏好簡潔明了,片名以名詞、名詞短語、動名詞、形容詞短語為主,極少使用動詞或動詞短語。這就讓英語電影片名顯得十分開門見山,觀眾不需要太多思考,一眼就能從片名中提取到電影的關鍵信息。
以名詞為片名的英語電影,有Sunrise(《日出》)、The Godfather(《教父》)、Seven(《七宗罪》)等。英語電影也常用主人公名字、故事發生地點等專有名詞來做片名,如Sissi(《茜茜公主》)、Pearl Harbor(《珍珠港》)等。
以名詞短語為片名的英語電影,有Pretty Woman(《風月俏佳人》)、The Brave Heart(《勇敢的心》)等,常常在片名中暗含了電影創作者的情感傾向。
以動名詞短語為片名的英語電影,有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卧虎藏龍》)、Saving Private Ryan(《拯救大兵瑞恩》)等,在片名中即透著強烈的畫面感。
(二)運用修辭手法,讓片名生動形象
英語電影片名雖偏好簡潔凝練的表達,仍舊有著英語本身的美感。和漢語不同,英語語言的依靠重音和語調,頭韻和尾韻常在英語表達中出現,從而在發音上有所重復。另外,英語電影的起名會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有雙關、暗喻、提喻、壓頭韻、壓尾韻等,讓片名變得更為形象生動、引人注目。
如Gone With the Wind(《絕代佳人》)、The Best and Brightest(《最佳爸媽》)使用了壓頭韻的方法,Singing in the Rain(《雨中曲》)和When Harry Met Sally(《當哈里遇見薩莉》)則使用了壓尾韻的方法,讀來朗朗上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的現狀
(一)一名多譯,翻譯水平參差不齊
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一部英語電影在引進中國大陸和港澳台時,所用的譯名很可能是不一樣的。大陸偏重直譯,盡量保留英語電影片名的原本意思;而香港為了電影的上座率,會將片名翻譯得較為誇張聳動。如Inception這部電影在大陸名叫《盜夢空間》,在香港被稱為《潛行凶間》,而台灣則翻譯成《全面啟動》,可見一名多譯存在著明顯區別。
兩岸三地對於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各有優缺,並不存在地域性的優勢,英語電影片名的好壞,很大程度上還是決定於翻譯者的水平。如今譯者的翻譯水平參差不齊,會直接影響英語電影譯名的質量。對於施瓦辛格的電影,台灣譯者喜歡在片名翻譯中加上「魔鬼」二字,不論影片內容是否與魔鬼有關。如《Total Recall》,大陸直譯為《全面回憶》,香港翻譯成《宇宙威龍》,而台灣則譯成《魔鬼總動員》。單從片名上看,《魔鬼總動員》容易讓不了解電影內容的觀眾作出錯誤的判斷,這對電影的放映效果是不利的。
(二)缺乏系統性的電影片名翻譯理論
盡管目前已有許多較為成熟的翻譯理論,但是在電影片名翻譯這個領域,仍然很難找到系統性的翻譯理論,或是廣泛達成共識的翻譯原則。譯者們仍舊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翻譯水平,為形成完整的電影片名翻譯理論體系做努力。
三、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的功能
(一)電影片名的文本類型及功能
從紐馬克的理論來看,語言的功能分為六種:表達功能、信息功能、呼喚功能、審美功能、交際功能和元語言功能。根據功能特徵,語言文本又可以細分為表達功能文本、信息功能文本和訴求功能文本三種。英語電影片名的譯制,既要使目標語觀眾最大程度地理解原片名的意思,又要通過名字吸引人們眼球,從而推動電影票的售賣。因此,英語電影片名翻譯,帶有一定的廣告作用和商業屬性,它主要屬於信息功能文本和訴求功能文本。
(二)電影片名的翻譯原則
對於電影片名的翻譯,賀鶯提出了四個原則:信息價值原則,審美價值原則,商業價值原則和文化價值原則。
信息價值原則,指的是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需要透露有價值的信息。譯者需要准確把握電影內容,在譯名上盡量與原片內容相統一,傳達出正確的電影信息。
審美價值原則,要求電影片名的翻譯具有美感,譯名簡練但不落俗套,從內容和音韻上對片名進行精心打磨,讓電影譯名具備一定的審美價值。
商業價值原則,說明電影是一門文化性與藝術性兼具的藝術,必須考慮市場和票房。電影譯名猶如一個短小精悍的廣告,需要用盡可能少的成本達成宣傳效果。因此,電影片名翻譯要足夠能激發觀眾的買票慾望,達成商業價值。
文化價值原則,指的則是電影片名的翻譯應當促進文化交流。翻譯既是語言間的轉換,也是文化間的碰撞和交流。在翻譯電影片名的時候,譯者要理解源語言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情感,同時考慮目標語言觀眾的文化習慣,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出源語言片名所具有的文化價值。
四、從文化視角看英文電影片名翻譯
(一)歸化法
1995年,韋努迪用歸化法來概括使譯文盡量自然、准確、貼近目標語受眾的翻譯方法。歸化法以目標語為導向,將源語言的含義嵌入目標語的表達方式和文化背景中,優先考慮目標語讀者的接受效果。
尤金·奈達是歸化法的典型代表。奈達提出「等效翻譯」,認為翻譯的功能對等要優先於形式對等。在語言轉換中,不需要將源語言的字詞與目標語言的字詞分別對應,而是追求翻譯效果上的對等,包括風格對等、語言對等、社會文化對等。
以電影的商業取向來說,歸化法對電影片名的翻譯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電影是面向大眾的藝術,片名譯制需要考慮到大多數觀眾的文化素養,尋求能讓更多人接受的翻譯方法。等效翻譯注重翻譯效果,讓目標語觀眾能夠快速地理解源語言片名要表達的意思,有效地促進了兩種文化的交流,推動了語言障礙的消除。
例如Ghost這部電影,如果直譯成《鬼》或是《鬼魂》,容易使人誤解為恐怖電影。然而Ghost所講的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為了使譯名傳達出電影內容,譯者將Ghost翻譯成《人鬼情未了》。在「鬼」這一主題之外,增添了「人」(電影中男主人公的妻子)和「情未了」(電影的主要情節)這兩個元素,一下子讓片名的含義變得豐富起來,同時也令觀眾快速抓住了影片的精髓。
(二)異化法
與歸化法相對,異化法指的是盡量保持源語言特點,以源語言為導向的翻譯方法。異化法讓目標語言觀眾體會到外語的陌生之處,在譯文中感覺到異域風情。韋努迪認為異化法的使用能夠抵抗文化霸權主義,彰顯異國語言特有的文化特點,不被目標語言所同化。異化法盡可能保證了源語言文本的特質,促使讀者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想像力去理解外國文化,接受不同文化具有巨大差異的客觀事實。另外,異化法還可以為目標語注入新的語言元素,實現跨文化交流。
五、從商業傳播視角看英文電影片名翻譯
紐馬克認為有兩種翻譯模式: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這兩種翻譯模式各有側重,運用的領域亦有所不同。
(一)語義翻譯
語義翻譯是指在目標語語義和結構允許的范圍之內,將源語言所表達的意思直接、准確地翻譯出來。語義翻譯重視源語言的形式和意思,強調「再現」而非「表現」。這種翻譯模式對准確性要求很高,更適合文學作品、科學文獻等體裁。
然而,准確不代表一字一句的機械翻譯,紐馬克認為,語義翻譯在具體的翻譯實踐中也要考慮直譯和意譯的取捨,獲取最合適的譯文。
(二)交際翻譯
交際翻譯理論認為譯文對譯文讀者所產生的效果,應當基本等同於原文對原文讀者產生的效果。交際翻譯側重於目標語的語義和應用方式,力求將譯文更自然地融入目標語的語境之中。
在紐馬克的理論里,交際翻譯將源語言文本視作一個信息,而不是一組語言單位。因此,交際翻譯不求兩種語言的一一對應關系,其精髓在於對信息的翻譯和轉述,強調譯文對讀者產生的效果,即「表現」。英語電影片名屬於信息功能文本和訴求功能文本,帶有強烈的商業屬性,因此,使用交際翻譯方法來譯制電影片名,能夠收到很好的廣告效果。
六、 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的方法
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方法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直譯;意譯;直譯與意譯相結合。
(一)直譯
直譯是指在遵循目標語語法的前提下,直接地譯出片名原本的意思。直譯在英語電影片名翻譯中使用非常廣泛,它忠實於原片名,簡潔、有效、直接地傳遞出原片名包含的信息。如Schindler』s List被譯成《辛德勒的名單》,The Perfect Word被譯成《美好世界》,Love Story被譯成《愛情故事》等,這些片名幾乎都能按照等值翻譯的原則,在漢語中找到對應的詞進行直接的翻譯。
(二)意譯
意譯在盡可能把握原片名意思的基礎上,不拘泥於文本形式和結構,以更為生動的表達方式貼近目標語語境,傳達電影的主要內容。比如Forrest Gump,其電影主人公是福雷斯特·甘普,他並非羅斯福、拿破崙這樣家喻戶曉的名人。如果直接譯成《福雷斯特·甘普》,就很難提起觀眾的興趣。而將這個勵志故事與魯迅的《阿Q正傳》結合,譯為《阿甘正傳》,就能讓中國觀眾領會到電影的主題:小人物的故事。意譯需要翻譯者同時了解源語言與目標語言的文化背景,才能在兩者之間做出精妙且准確的轉換。
(三)直譯與意譯結合
直譯法簡潔,卻容易呆板;意譯法生動,卻容易偏離真實語義。因此在一些時候,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需要直譯與意譯相結合,取得「中庸之道」,以達到最好的翻譯效果。
例如,All About Eve被翻譯成《彗星美人》,Speed被翻譯成《生死時速》,都是考慮了片名的原意和目標語的表達習慣,在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里折中得到的翻譯結果。
結語
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看上去雖「小」,其中卻大有門道。要想將英語電影的片名翻譯得既准確又生動,還能吸引票房,是件極為困難的事情。片名的翻譯,首先要尊重源語言文本的意思,在原文含義上進行適當的展開,運用多種翻譯技巧,力求在譯名中實現異國特質與目標語文化的完美融合,從而促進電影的傳播。為此,譯者們應當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翻譯水平。針對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理論的不足,譯者需要多多關心翻譯理論的發展,思考電影片名翻譯理論系統化的可能性,在與其他學者的交流、討論中,促進電影片名翻譯理論的不斷發展完善,推動跨文化交流。

❺ 英文字母電影如何翻譯

電影片名的翻譯當然要比日常用語更書面化更正式,更有文學色彩,所以,用所有格當然不如of+名詞性物主代詞 更正式

中文電影片名的英文翻譯當然不是按照某種數學公式直接去套的,譯者覺得怎麼樣更好一些就怎麼譯,有的電影有不同的翻譯名稱,還有的電影名都是音譯的,像東邪西毒,不是 east bad west bad 什麼的,而是ashes of time,就是這個道理

❻ 到底怎麼把英語電影翻譯成中文電影

只有找專業的人士給你翻譯了,因為現在沒有能直接給英語電影翻譯成國語的。我們平時看的VCD或是DVD可以國語和英語轉換是回為這些帶子在製作的時候,有兩個聲道,一個聲道放的是英語,一個放的是國語,當我們要聽哪一個語言版本的時候就把另一個給關了,這就是我們平時看的帶子,而你說的什麼都沒有,是無法轉成中文的。

一般來說電影翻譯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 准確性 :要正確運用相關語法知識以及詞彙知識進行翻譯2、 靈活性:在遵循准確性的前提下,可以意譯3、 區域性:將英語翻譯成另一種語言,需要考慮到翻譯國家的語言,翻譯的內容應盡量貼近翻譯 國家的語言風格4、 通俗性:翻譯的內容不應該太過死板,應該賦予趣味性的語言或者能夠吸引人眼球的標題。大陸的電影翻譯值得吐槽的還真不多,准確性和靈活性應用的靈活到位。

英文片翻譯成中文字幕比較容易:到字幕網站找到英文字幕,選擇srt,ass 或者 ssa 格式的字幕文件,用記事本打開,對照英文,手動翻譯成中文;或者使用翻譯軟體來自動翻譯,在手動校對一下,保存即可。然後用支持外掛字幕的播放軟體,例如完美解碼、暴風影音、訊雷看看等,播放電影文件,自動或手動載入外掛字幕。翻譯為漢語語音,需要學習一定的配音知識,還需要原始音軌,對於一般的電影愛好者來說,難以實現。

❼ 英語電影字幕翻譯需要什麼技巧

不要逐字翻譯,一部電影的靈魂有一部分是在台詞里的,如果你的翻譯很生硬,沒有點感情,也不結合中國人的理解狀況的話,這部電影會被不好的翻譯廢掉。你要自己先去看幾遍,確定自己已經足夠了解電影的內容,深層含義,等等,關於他的一切,有時候你甚至可以加入一些中國的元素,比如流行語,一點方言(慎重)特別是喜劇的翻譯,必須好好斟酌,不能破壞笑點

❽ 英語翻譯:那個電影名是什麼(名是用name還是title啊)

那個電影名是什麼?
英語是
What's the name of that film?

What's that film called?(口語)
雖然 title (標題) 語法沒有錯,
一般不這么說.
希望幫到了你,

❾ 中英文電影名的互譯

一般都是採用意義譯法或內容譯法 前者直接翻譯 後者在譯者看了電影後 再把名字改成可以直觀理解的漢語 如〈The Other>意義譯法是〈陌生人〉 內容譯法是〈小島驚魂〉

❿ 電影名字如何翻譯翻譯的一個電影名通用,有什麼規則嗎

片名是電影的招牌,有一種說法「好的名字是成功的一半」,那麼對於一部外國電影來說,好的譯名則是翻譯成功的一半。
花樣百出的港台譯名
倘若一位影迷能夠看懂外國影片的原名,恐怕會吃驚,一貫聰明的外國人何以把影片的名字起得如此平淡無奇。究其原因,一是西方電影在宣傳方面比較完善和發達,觀眾可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影片的情況,而不必僅靠一個聳人聽聞的名字來吸引人,如《TheCrucible》,憑編劇阿瑟·米勒和兩位主演丹尼爾·戴·劉易斯和薇諾娜·賴德的大名,已能號召起足夠的觀眾,所以原名就是《煉獄》。但譯成中文,在香港成了《妒焰飛灰》,在台灣變成了《激情年代》。二是當地觀眾不需一些直露刺激的名字來挑逗,如香港所翻譯的《剛果驚魂》、《網路驚魂》,其原名其實只是《剛果》與《網路》而已。三就是要歸於文化傳統和文字習慣的不同了,有許多片名用其本土語言來表示非常響亮,而譯成漢語就無論如何也沒有了原來的味道,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加些字眼進去,像《Heat》短促乾脆而有爆發力,譯成《熱》或《熱力》都顯得單薄了些,於是香港人將其譯成了《盜火線》,台灣人則將其譯為《烈火悍將》。
如今對外國電影片名的翻譯,已不是簡單的直譯漢化,而是對那些片名的再次加工、重新打造。
這種重造在商業高度發達的港台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如1997年獲第6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五部影片中,除了非主流商業片《秘密與謊言》的名字沒有其他化身外,其餘四部《英國病人》、《閃耀》、《法爾戈》(地名)、《傑里·馬圭爾》(人名),分別被譯作《別問我是誰》(港)與《英倫情人》(台);《閃亮的風采》(港)與《鋼琴師》(台);《雪花膏離奇命案》(港)與《冰血暴》(台);《甜心先生》(港)與《征服情海》(台)。
而1998年獲第7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五部影片,除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號》外,其餘四部也都有令人眼花繚亂的化身:《漸入佳境》成了《貓屎先生》(港)和《愛你在心口難開》(台);《一脫到底》成了《光豬六壯士》(港)和《脫線舞男》(台);《好人威爾·杭汀》成了《驕陽似我》(港)和《心靈捕手》(台);《洛城機密》成了《幕後嫌疑犯》(港)和《鐵面特警隊》(台)。
隨著兩岸三地間文化交流的增多、盜版影碟的橫行,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港台翻譯的外國電影,也越來越能體會到相互之間翻譯習慣的差異,經常是同一部影片在三地間有著幾乎風馬牛不相及的名字。如大陸所譯的《普通嫌疑犯》,在香港成了截然相反的《非常嫌疑犯》,在台灣則成了《刺激驚爆點》。
由於外國影片的原名往往非常簡單平實,大多僅是人名、地名或其他名詞,港台片商肯定不甘於這種乏味的招牌,故而要改成一種更有動感和沖擊力的名字,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將原名中的名詞動詞化,或加一個震撼力十足的形容詞。於是,我們看到《速度》成了《生死時速》,《日光》成了《十萬火急》,《百老匯上空的子彈》成了《子彈橫飛百老匯》,《尼克松》成了《驚世謊言》,《迫切的危險》成了《燃眉追擊》,《勇敢的心》成了《驚世未了緣》,《毒氣室》成了《毒氣裁決》,而《艾瑪》則更為乾脆,變成了《艾瑪姑娘要出嫁》。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將地名「風雲化」,這使得美國的城鎮都彌漫著史詩的磅礴味道,如《賭城風雲》、《芝加哥風雲》、《邁阿密風雲》。
這種加工經常變得誇張,造成片名中到處是「虎膽」與「威龍」、「危機」與「激情」、「悍將」與「狂花」、「超級」與「非常」、「奪命」與「驚魂」等等,而陷入雷同的窠臼。如香港譯名中的「風暴」一詞:《贖金風暴》、《檔案風暴》、《龍卷風暴》、《情色風暴》、《霓裳風暴》、《紅潮風暴》……至於台灣譯名中所充斥的「追緝令」與「總動員」,到了混淆不清的地步,如《黑色追緝令》、《終極追緝令》、《火線追緝令》、《桃色追緝令》、《第六感追緝令》,我們很難相信它們就是我們所說的《低俗小說》、《殺手萊昂》、(《這個殺手不太冷》)、《七宗罪》、《叛逆性騷擾》與《本能》。
跟風譯名難分仲伯
如果一部影片引起轟動,喜歡跟風的港台影人便要把其後來者與前者「系列」化,以求後者能沾上前者的光,哪怕這些影片既非續集,又沒什麼相關的「親緣」關系。如《天煞》(原名《獨立日》)一炮而紅後,凡是跟外星人有關的科幻片均被他們帶個「天」字,有《天襲》、《天魔》、《天繭》、《天威》等等,構成了好大一片天。
還有就是把同一個影星演的不同影片系列化,如法國美女艾曼紐·貝阿的三部影片分別被譯作《今生情未了》、《真愛未了情》、《一生的愛都給你》,這恐怕要讓世上最多情的人都困惑不已。義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托雷三部風格迥異的影片變成了孿生兄弟:《星光伴我心》(《天堂電影院》)、《聲光伴我飛》(《海上鋼琴師》)、《真愛伴我行》(《瑪蓮娜》)。構成一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吉娜·戴維斯的《末路狂花》使她獲得奧斯卡提名,後來她主演的《長吻晚安》被譯成《特工狂花》似乎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當紅小生基努·里夫斯則受到了台灣人的「捍衛」:《生死時速》被譯成《捍衛戰警》,《非常任務》被譯成《捍衛機密》,《連鎖反應》也就成了《捍衛追緝令》。而施瓦辛格幾乎所有影片都被冠以「魔鬼」字樣,如《魔鬼戰將》、《魔鬼殺陣》、《魔鬼司令》、《魔鬼總動員》、《魔鬼終結者》,《蒸發密令》成了《魔鬼毀滅者》,《真實的謊言》被譯作《魔鬼大帝》,連他主演的喜劇片也未能倖免,《幼兒園特警》成了《魔鬼孩子王》,《威龍二世》成了《魔鬼二世》。據說施瓦辛格構成的這片「魔鬼世界」連美國片商也大光其火,提出抗議。
譯名中的詩詞成語
解放前的中國電影翻譯家往往喜歡用那些典雅的字眼來充任譯名,如《翠堤春曉》、《瓊宮恨史》、《乳鶯出谷》、《桃李爭春》等。港台影人也秉承了這個傳統,《羅馬假日》被譯作《金枝玉葉》,《第梵尼早餐》成了《珠光寶氣》,《音樂之聲》也成了《仙樂飄飄處處聞》,一派詩意盎然。
這種譯法對原名的篡改使觀眾很容易不明所以,如《心外幽情》、《淑女本色》,很難讓人們想到它們就是《純真年代》和《一個貴婦人的畫像》。這一傾向用在生活片和愛情片中,則顯出濃厚的「鴛鴦蝴蝶」味道,如《鍾愛一生》(《我最愛的季節》)、《春風化雨》(《死亡詩社》)、《手足情深》(《雨人》)、《熱淚傷痕》(《驚鳥》)、《此情可問天》(《霍華德庄園》)、《山水喜相逢》(《為戴茜小姐開車》)、《愛在天地蒼茫時》(《屋頂上的騎兵》)、《一支梨花壓海棠》(《洛麗塔》)等。
譯名的古典化傾嚮往往是直接借用中國文學中的成語或詩詞,哪怕與原名毫不相關。而有時現成的詞語不足於表達影片的主題和內涵,在這種情況下便要改動或偷換一些詞語。當你看到這類片子的海報後,千萬不要以為是出了錯別字:如《引郎入室》、《優柔不斷》、《艷倒群雌》、《窈窕奶爸》、《胡說霸道》、《緣來是你》、《神通鬼大》、《一路順瘋》、《二見鍾情》、《猩猩知我心》、《天高地不厚》、《殺手·蝴蝶·夢》、《擋不住的瘋情》、《眾里尋她兜錯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煙》等等。
還有一些譯名成為譯者玩弄的一種文字游戲,如《我們跳舞嗎》譯成《談談情,跳跳舞》,《如果牆壁會說話》譯成《你的生命,我的決定》,《離開拉斯維加斯》譯成《兩顆絕望的心》,《弗蘭德先生的樂曲》譯成《生命因你而動聽》,《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譯成《你是我今生的新娘》。有時也使原名變得意味深遠,如《藍》、《白》、《紅》三部曲被譯成《藍色情挑》、《白色情迷》和《紅色情深》。而冗長拗口的《異常快樂的愛妻事件》、《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不可思議的勾魂事件》,原名只不過是簡單的《忠實》、《郵差》、《受驚嚇的人》而已。
為造賣點煞費苦心
對原名大動「手術」不僅成了港台影人的習慣,許多大陸影片也未能倖免:《遭遇激情》成了《北京秋天的故事》,《大撒把》成了《北京痴男怨女》,《黑駿馬》成了《愛在草原的天空》,《被告山杠爺》則成了《沒有原告的殺人事件》,而《離婚了,就別再來找我》這個名字明顯不符合香港人的口味,於是成了《一個闖進我生命的女人》。這些使大陸片名「入境隨俗」的改動,其優劣姑且不論,但至少體現了片商為影片製造「賣點」的苦心。
大陸的譯名從前考慮商業因素較少,大多採取平實的直譯方式。但近幾年也開始在譯名上大作文章,以求吸引觀眾眼球。其大約有以下幾種表現:一是照搬港台的翻譯,如《變相怪傑》、《特工狂花》、《十萬火急》、《玩具總動員》等,這種「總動員」在前幾年恐怕是不可想像的。二是模仿港台的意譯,如《廊橋遺夢》比《麥迪遜郡橋》要意境深遠低徊;又如《雲中漫步》,也比港譯《真愛的風采》和台譯《漫步在雲端》要高出一籌。但這種模仿也往往有弄巧成拙之累,如港譯《機械戰警》在內地公映時被譯作《威龍爭雄》,過於流俗;又如一部電影講的是一位平時臨陣畏縮的老警官誤以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於是勇猛無比,只想與罪犯拼個你死我活,香港譯作《搏錯命》,非常傳神,可被內地譯作《猛警惡匪》,實在是得不償失。三是試圖推陳出新,結果卻作繭自縛,如《Atimetokill》一片,港台都直譯為《殺戮時刻》,夠滋夠味,而內地則譯作《復仇殺機》毫無個性。又如《Therock》,香港譯為《石破天驚》,台灣譯為《絕地任務》,內地譯為《勇闖奪命島》,三名相較,高下自見。四是由於譯者的外語素質不夠,導致一些貽笑大方的錯誤,如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原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中的「The Shawshank」,是指那座「鯊堡監獄」,譯成《鯊堡救贖》順理成章,結果卻被譯成了《刺激一九九五》、《鐵窗歲月》、《月黑高飛》等,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