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步履不停電影講的什麼

步履不停電影講的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2-01 10:36:22

『壹』 如何從專業的角度解讀《步履不停》這本書的文學價值有多高

可以客觀從專業的角度解讀《步履不停》,這本書的文學價值有山一樣高。

4.《步履不停》是日本作家之裕和的作品,寫這本書《步履不停》的初衷來自於對母親去世的悔恨和記憶的敘述。作者用溫暖細膩的筆觸講述了橫山家族的故事。樸素而真實的生活非常像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對許多內在矛盾的分析也很容易引起同理心。以上就是對如何從專業的角度解讀《步履不停》?這本書的文學價值有多高這個問題的解答。

『貳』 《步履不停》:生活快一步,人生慢一拍

《步履不停》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一部經典家庭影片。影片講述了長子淳平15年前因救人溺水身亡。在他祭日這一特殊的日子裡,弟弟良多和姐姐千奈美分別帶著各自的家人趕回父母家中團聚。通過這樣一個家庭聚會,不經意間精準描繪出東方文化生活中的傳承、夫妻、父子、母女、贍養、婚姻、生育、收養、婆媳等矛盾關系。

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家庭影片。節奏非常緩慢而平和,兩個小時的電影,其時間跨度也就一天的時間。影片大量地採用了固定鏡頭,整潔精緻的房間、干凈的街道、紫薇盛開的夏日、綠樹成蔭的台階、脫落了瓦片的浴室,像一幀幀照片一樣。一場平凡的家庭聚會,在忙碌的廚房、熱鬧的客廳、滿桌的豐盛料理、進場出場的家人,家長里短的聊天中來回切換,緩慢推進,瑣碎而不冗雜。看似自然呈現,實則精心設計。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沒有戲劇化的沖突,只有行雲流水的平淡,平淡地人物對話零零碎碎勾勒出完整的故事,其中飽含喜怒哀樂,同樣有著最深沉的感情積淀。

這種如白開水一般寡淡無味、質朴無華的生活,必須靜下心來才能從對話中理清電影的來龍去脈,才能嘗出平凡生活下的人生況味。才能從影片展示的生活縮影中,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填補電影所隱藏的更多情節。

電影我看了兩遍,第一遍一開始是沒投入進去的,只是對良多不幫妻子拎重重的行李徑自走在前面,兒子自顧地玩耍的不和諧氣氛感到疑惑,然後再到聚會時,是不是冒出的「淳平」感到好奇,知道這個「淳平」是推動故事情節中的關鍵人物,才慢慢注意到情節的發展。結局是人生步履不停,卻總是慢一拍的遺憾和失落感。

當回頭看第二遍的時候,突然發現是枝裕和真的太厲害了,安排了好多的細節和伏筆,電影真的好細膩,沒有多餘的鏡頭,沒有多餘的台詞,一切都恰到好處。

每個人都是作為一個矛盾體而存在,這個家庭就是一個看似和諧實則暗潮湧動的矛盾關系。爸爸是一個嚴肅固執、要面子的人,一邊對良多娶個帶孩子的寡婦存在偏見,另一邊偷偷給那個孩子塞錢並誘惑他放棄自己當鋼琴調音師的夢想而做一名醫生;媽媽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家庭主婦,慈祥和藹,一邊和自己的大女兒對寡婦的身份嗤之以鼻,另一邊把自己珍貴的和服送給她;大女兒一邊是在家裡充當著調節矛盾的和事佬,另一邊惦記著父母的房子,在返程的車上跟丈夫埋怨父母對逝去大哥對偏愛;二兒子良多一邊不滿父母對淳平喜愛,不願管父母之間的矛盾,另一邊在生活困頓的情況下偷偷給母親塞零花錢,穿媽媽給買的卡通睡衣;妻子一邊討好著公婆,另一邊卻因婆婆只給自己兒子准備睡衣沒給孫子准備而生氣,還在離開的車上放鬆的說笑……除了人物,房間的精緻整潔和浴室脫落的瓷片也是一種矛盾的存在,暗示著這個家庭的矛盾問題,年久失修。

除了人物之間的矛盾,影片同時傳達了一個傳承的矛盾問題。「子承父業」一直是東方國家的傳統文化觀念,子若不從,便會背負「不孝」罪名。影片中父親同樣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繼承父親從醫的事業,將家中的診所傳承下去。可同樣身為醫生的長子淳平卻在一次見義勇為中不幸去世,次子良多寧可失業也不願接班,為此父子二人矛盾重重,兩人之間總隔著一層無形的膜,彼此保留,卻又不願開口。在新舊思想的沖擊下,父親耿耿於懷於良多的拒絕,卻又不得不勸誘良多的繼子這一非正統傳人來接自己的班。年輕一代違背父母初衷,為了理想遠離家鄉。久而久之,兩代人觀念的差異,慢慢形成不可逾越地代溝,因為相互不理解而漸行漸遠。這正是現代都市中存在的普遍現象的真實寫照。

我特別喜歡母親這個飽滿形象,就像現實中千千萬萬的母親一樣喜歡收集東西,塞得滿當當又不怎麼用,就像影片中的母親說的,塞滿會有安全感。讓我不禁想起自己的母親,然後會心一笑。母親是溫柔、慈祥的,可就是再慈祥的人也會因一些變故而展現殘酷的一面。母親因為淳平的死一直無法釋懷,要求被救者每年淳平忌日這天來家拜訪,其實對方是痛苦的,可是母親道出這么做的緣由:自己15年過去了,她依然無法走出喪子之痛。她是怕被救者多年後忘記,也怕因為不能恨他,自己會因獨自承受神明的懲罰而更加痛苦。良多說她太殘酷,她卻覺得每個人都一樣,做了父母就會理解了。一個兒子去世15年了,依然愛之有加,家庭合照都要帶著兒子的照片。看到黃色的蝴蝶飛進屋裡,她欣喜、小心地去追逐著,因為蝴蝶本身是白色的,熬過冬天倖存下來的蝴蝶第二年會變成黃色的。她以為是兒子的靈魂回來了,那一幕真的把對兒子的愛表達到了極致。這就是最真切的母愛!

每個人都有一首秘密聽的歌。母親最愛的一首歌是《BLUE LIGHT YOKOHAMA》。這首歌是她多年前背著良多外出,途經一女子的房子,聽到丈夫在屋子裡唱的這首歌。她把秘密藏在心中,第二天買了這張唱片,總在獨自在家時候聽。在晚餐時候她當著兒子一家的面放這首歌,戳穿了丈夫年輕時出軌一事,對其進行含蓄報復。

這不正是鮮活的個體飽滿的人生嗎,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口是心非從來不只是女人的特點,是每個人都有的。就像每個人都有一首秘密聽的歌,就像每個人都有殘酷可怕的一面,只是沒到時候呈現出來而已。

除了矛盾的存在,是枝裕和還在表達生活的美好和人類的純真。三個孩子在紫薇樹下玩耍,伸手觸碰紫薇花,多麼美好的畫面。如果說晚輩身上是自帶的純真,那長輩身上的純真可愛就更彌足珍貴了。威嚴的父親不喜歡人多的嘈雜獨自呆在房間,卻被廚房噼里啪啦炸玉米的聲音和香氣吸引,像個孩子一樣津津有味的吃,還聊起年輕時偷玉米的糗事。母親整天忙忙碌碌,笑臉盈盈,看似無憂無慮,實則內心因喪子之痛和丈夫的婚外情而一直鬱郁寡歡,背地裡偷偷玩彈珠解壓,因為她聽到彈珠的聲音會很放鬆。被大女兒發現像被發現犯錯的小孩一樣很不好意思地藏起彈珠。良多給母親零花錢,母親開心地像個孩子一樣。提及相撲選手,她還愛去模仿人家的特點,特別可愛的母親。縱使走了大半人生路,依然要保持珍貴地純真,這是我體會到的。

有意思的是電影里也在諷刺一些現實,良多問繼子,兔子死了你為什麼會笑?兒子說,麗奈說可以給兔子寫信。可是現在誰還讀信啊?爸爸無言以對,沉默地低下頭。傳統文化繼承的意義在下一代身上缺失了,難免可悲可嘆。

母親和良多說現在電視沒什麼可看的,沒什麼有趣的事情,但他們卻那麼大聲的笑,那些笑聲不是真的。生活就是這樣,縱使沒有那麼有趣,也要大笑,也要笑對生活。這就是生活的意義吧。

看完真的是有太多的意猶未盡,太多想表達的細節點,反思中又增加了一層對生命意義的理解。片名《步履不停》,卻並未體會到步履不停的快感,反而展示的是生活快一步與人生慢一拍的矛盾現狀。未能和父親看一場球賽,未能開車帶母親去購物。該做的未做,該說的未說。有些人一轉身就不見,慢一拍就不在了。年少時不理解,理解時已無法回頭挽救。生活就是這樣,生命中正是有了遺憾,記憶才會長久;生活中正是因為有了問題,生命才變得真實,才會有厚度;平淡,才是生活的本真,才會在平淡中慢慢學會愛。人生總不會按照自己預想的方向繼續,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但我們仍需步履不停,繼續前行。

『叄』 《步履不停》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日語原文

提取碼:j2j3

《步履不停》是由是枝裕和執導,阿部寬、夏川結衣、樹木希林、原田芳雄、江原由希子主演的劇情片,於2008年6月28日在日本上映。該片講述橫山家的次子良多回到久別的老家,一家人因大哥純平的忌日團聚在一起的故事

『肆』 求《步履不停》百度雲電影,謝謝

《步履不停》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4ic5

該片講述橫山家的次子良多回到久別的老家,一家人因大哥純平的忌日團聚在一起的故事。


『伍』 電影《步履不停》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電影《步履不停》觀後感(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影《步履不停》觀後感 篇1

我想要尋求一份平靜,在人樓空的出租房裡,對面的燈光全部暗掉,聽不見任何一個人的聲音,只剩下夏天的蟬叫,此刻我是多麼懷念曾經被我嫌棄的樓上黑人聚會,我知道我開始煩躁了,我看到了《步履不停》,我知道它一定是一部清淡與素雅的片子,我祈求它觸動我的思緒,把我拉回最平實的感動,有些復雜,我有幾點想說。

1、影片一開始就是生活在小鎮上的父母等候在東京的兒子一家回來吃飯,女兒和母親聊著家常,兒子與妻子和小孩三人在列車途中,這一切都像極了《東京物語》。

2、前面說到像《東京物語》,但東京物語的的確確有一種緩慢柔和的生活流動感,而《步履不停》更像在設計問題和化解問題,導演似乎想要做出一種淡淡的溫暖,又將生活流動包裝著這些問題。

3、影片通過老式家庭的樣板性人物構造了這些問題。傳統固執脾氣執拗的爸爸(但其實有些小孩子氣)、看似客氣和藹其實內心有許多心結的媽媽、一個十分能說又很實際的女兒、死的大兒子、父親與二兒子的矛盾、二兒子妻子寡婦的身份融入到大家庭中,可以說矛盾重重。影片前半部分我沒太大感覺,可能是看了《東京物語》再看這個片子多少有些設計的痕跡,有了典型人物和事件卻少了些平實的細節。

4、我有兩個觸動的地方。一是是枝裕和偏愛的孩子,這個孩子是這部片子中最曖昧的存在,他的眼神靈活,他置身在這個大家庭之外來看待整個局面,同時又從屬於這個家庭。我看到了人和人的緣分,我能感覺到爺爺其實是喜歡他,他其實也喜歡爺爺,這是一種緣分的奇妙。奶奶卻始終是把他當做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來對待。爺爺卻是把他當做一個可愛的小孩對待。是枝裕和對待孩子的偏愛,讓他對嚴肅、深刻的事情不以為然的嗤嗤的笑,讓他用最直接的感受面對身邊人的復雜。還有一個地方就是一家人在吃晚飯的時候,奶奶找到她買的唱片放出聲音來,原本尷尬的氛圍多少有些緩和,我看到了人在面對美好的音樂時和自己想維持面子的掙扎,我看到了美好的力量。

5、我覺得人在降低自己個人慾望滿足整個家庭的和諧有序時多少回使自己內心變得黑暗,那些無法滿足的東西一天天的累積總會表現在對其它事物的憎恨上。片中的奶奶就是如此。

5、再次,音樂很美好,這是一部好片子的前提,節奏也是好的。

6、我好希望自己生活在臨海的小鎮,2層樓房錯落有致的安插在各個地方,有些蜿蜒的山路,有許多不高的樹木,有便捷的交通工具,每天慢慢的做些喜歡的菜。

7、爺爺應該是有外遇的吧。片子的開始也太直接了吧。

8、分享一句台詞:你爸爸在你裡面,你的一半是他製造的,另一半是從我這里來的。那RYO呢?RYO也會成為你的一部分,慢慢的,確定的。

9、這依舊是一部美好的電影,我喜歡他的名字。

電影《步履不停》觀後感 篇2

你所能看到的,是鏡頭底下,平淡十足的尋常生活。母親在教女兒做菜,隨意輕松交談。小孩子互相耍玩追逐。就連固執倔強的父親,似乎也是那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而次子,充其量不過娶了個喪夫帶子的女人,並無甚特別。大概每個人都能在這樣的家庭中找到自己曾經生活的影子。

然而,其樂融融的家庭歡樂景象背後,真正如此嗎?有人說,人生最緊要關頭,往往只有幾步。而生活未嘗不是如此。很多真相,被小心或無意掩蓋。不經意間探出頭來,足夠讓你心驚肉跳。

片中的母親,有著通常母親擁有的好手藝。她親切和藹,對待外孫也是疼愛有加。然而女兒一家離開後,照樣會說,如果她們一家搬過來,孩子過於吵鬧,女婿畢竟是外人,所以心不甘情不願。雖然看似溫柔地對待兒媳,也會在女兒面前抱怨兒子為何娶個二手貨。溫情脈脈向來是生活的假象,還好真相也不至於面目可憎。高潮發生在飯桌上的那場談話,母親提起父親會唱演歌,隨後又放起了一張唱片。父親聽完沉默不語。

隨後在某一時刻,不經意問她,你是什麼時候知道的。母親平靜的說,那天尾隨你,聽到你們在裡面唱這首歌,不想打擾你們。自己一個人默默離開,在回家路上買了這張唱片。說完轉身離開。這樣一場看似平常的對話,卻讓我心一驚。原來兩人之間還有這樣一段背叛,難以想像當初母親的心情。那天的回家路想必漫長又煎熬吧,可是依然要走下去,步履不停。

而大兒子的去世,除了給父親沉重的打擊,作為母親,更是經受了難以想像的悲痛吧。即使已經過了10年,這傷痛依然沒有絲毫減輕。大兒子為救溺水之人而死,所以就讓被救的孩子每年都過來拜訪。一年接一年,彷彿只有折磨活著的人,才能稍稍減輕喪子之痛。聽起來很陰暗,很不符合母親慣有的形象吧?也許這才是真實。人就是這樣一個矛盾復雜的集合體。

而那追逐小黃蝶而稍稍失控的母親,在周圍人的提醒下,立刻又恢復了常態。每個人心裡都有難以言說的秘密,甚至於其他人都不想去承受這秘密。

一夜過後,在回家的巴士上,兒子才想起了那個相撲選手的名字。可是已經來不及告訴母親了。幾年後,兒子也買了車。而父母已經雙雙過世了。我們以為過去的每一天都是平淡的一天,以為一切都來得及去做。然而,總有些事,卻是你在這一路步履不停中,不經意間慢了一拍,而成為永遠的遺憾。

電影《步履不停》觀後感 篇3

對一個平凡家庭特殊的一日聚焦,單靠時間推動的《步履不停》,其瑣碎的日常間卻暗藏著誘人入勝的戲劇張力,不動聲色靜謐的情緒里卻勾勒出了豐滿真摯的人物形象。這部是枝裕和的導演作品是平淡的,但它卻又有著讓人深愛的魔力,電影對人生的詮釋,於波瀾不驚處動人心房。

《步履不停》的故事以一個日本傳統家庭過世長子的忌日為展開,但電影本身所渲染的卻非單只是痛失親人的悲情,在歷經漫長的歲月後,長子的忌日儼然成為了這個本就矛盾重重的家庭難得的相聚之日,也成為了親人維系關系僅有的羈絆,而是枝裕和所做的則是在這一天里為觀眾打開了一個窺視這一家庭的窗口,並藉此去完成自己所欲的藝術表達。

這部電影給我最為直觀的感受就是仿若自己被拉入了這個家庭,在蟬鳴清新的夏日裡,走進了對於這個普通家庭來說特殊的一日,從做飯到吃飯,從午後的漫步到最後的分別,生活化的只言片語間電影便成功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和藹又會拌嘴的老夫妻,失業的次子和其二婚的妻子和孩子,他們之間的相聚本該是高潮迭起,但伴隨著瑣碎的日常,家人彼此間的矛盾與隱痛卻是在不經意的話語間被逐一展現。

是枝裕和電影充滿魔力的地方也就在於此,他能將本自家長里短的平凡,變成一杯辛辣卻又帶有回甘的美酒,而這一魔力的源泉其實就在於最為淳樸的家庭氣息,在於那台詞的自流行間中所不經意流露出的真情實感。例如倔強古板的父親在送別後自說自話的那句下次來就是新年了吧,不經意間已然就將一個父親的愛呼之欲出,而這樣的台詞在這部電影中是不勝枚舉的。

透過電影真誠質朴的情感勾勒,這部電影的貼切之處便在於沒有人的生活是完美的,也沒有絕對完美的家庭,即便是白頭偕老,對子女深愛的母親,仍舊有著無法釋懷的仇怨和秘密,而正是這樣的角色,使這部電影成功打破了文化與地域的隔閡,讓人不經意間豁然發現,這樣的父母,這樣的孩子,都是那麼的似曾相識,甚至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由此再來看這部電影的立意,始於家庭的《步履不停》,最終沒有把自身的格局放在對親情關系的解構上,而是讓人透過電影所勾勒的這段親情感悟以生活的本態。在《步履不停》里,是枝裕和只是拋出了每個人所面對的心結,他卻沒有如很多同類型的電影那樣去化解矛盾,以達到電影內核升華,而是讓我們感受到生活仍舊在延續,時間的腳步永遠不會停下,別將遺憾留給那些逝去後永遠無法再重塑的羈絆。

一天的時間里是枝裕和成功的用電影濃縮了整個人生,無論是在至暗的谷底,還是在高光的獎台,生活不論變成什麼樣,都會隨著時間被改變,快一步,慢一拍,都是生活,但在步履不停的人生之路上,不該被忽視的是家的羈絆,不該被遺忘的是愛的能力。

電影《步履不停》觀後感 篇4

周末,有幸觀看了日本電影《步履不停》。

在豆瓣上介紹該部影片的第一句就是:「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為何總是慢一拍」。

電影的畫面非常美,陽光炙熱、綠意盎然。這部《步履不停》,它的故事很平淡,講的是一個夏日的周末,住在東京的次子良多因為大哥的忌日帶著自己妻子和繼子,以及姐姐的一家人到在海邊小鎮居住的父母家中一起聚會祭拜的事。

這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發生的故事,沒有兇殺、沒有英雄、沒有怪物,沒有戲劇沖突、沒有懸念劇情、沒有狗血煽情,除了生活的細節外什麼都沒有,所以,看的時候不太像看一部電影,倒像是跟著良多一家人去鄉下過了一個周末,看著母親做著飯、聽著家人聊著天、去掃了墓,有些對父親的不滿,對家裡緩慢生活的不適……但恰恰吸引人的,就是這樣平淡無奇。其實,反過來想,這不就是我們的生活嘛,乏味且無法逃脫。情節上有點類似電影《比海更深》。

生活無所謂好不好看,它就是我們日常的一部分。有的人活著很粗糙,難以體會人世之間細微感情,所以有時要通過電影來喚起心中潛藏的情感,好的電影會讓我們的`心更敏感些、柔軟些,能夠體會到他人的苦痛和哀傷。

我們永遠趕不上人生的步子,人生如意者十之八九,遺憾總會填滿我們大部分的人生。人在年輕的時候不會覺得自己的無力和無能,要到30歲以後也許才慢慢體會到孤身為人的難處。

一個人的真正獨立之時,是離開父母的懷抱。但要真正的悟到,是要等到已經為人之父(母),乃至於父母離世,人已經不在時,你才會有難忘的遺憾和回憶。

因為時光並不會為你而等待,有些事當下沒有做就是一輩子也做不了。

這也許就是我們的人生,盡管有許多遺憾,但時間仍然步履不停。

電影《步履不停》觀後感 篇5

那隻黃色的蝴蝶,就算在冬天也不會死去,它們的蛹在第二年又會重新綻放出美麗的蝴蝶。

細膩與緩慢的鏡頭總能反映出生活中最為真切的一面,其中的獨白便如流水一般悄無聲息的進入觀賞者的心裡。《步履不停》作為日本的影視,和「松子」類似,以它獨有的風格----平常的筆觸,看似波瀾不驚,只是簡單的闡述、刻畫而已,卻是生活最原本的模樣。

喜歡裡面的一句台詞,「那隻黃色的蝴蝶,就算在冬天也不會死去,它們的蛹在第二年又會重新綻放出美麗的蝴蝶。」

黃蝴蝶並非是單純的黃蝴蝶,它無非是一種執念,一個藏在心底無法放下的心結。

我們總郁結於過去,過去的人或過去的事,一旦成了記憶的突觸,每一次的回想,都會被無形的放大。

於是,充斥於生活中的所有都成了一種苦楚。

別的人想要去靠近,去表達自己的心意,便會成為一種視而不見。

有些人在時間的長河中停下了腳步,但時間並未因為他的駐足停留而停止運轉,恰如片名一樣。

心中結下的郁,停留在過往,就算腳步再匆匆,心也無法逃脫。

在劇中的良多爸爸總偏袒著他的大兒子,即使已經去世,他每天徒步去海邊,並不是戀海,而是想看見他兒子能夠從那邊向他招手......

良多想被父親認可,良多母親想真正走進丈夫的心裡......似乎每個人對過往都懷著恨意,卻又不想說出來,藏在心裡成了秘密。

當秘密被鎖進了心裡,雖然大家在努力營造美好的氣氛,但總會給人以一種格格不入感。

小孩子的天真爛漫,在樹蔭下細數陽光,總是會讓人覺得大人的世界裡充滿了諷刺感。

唯有當故人已逝,身處在當時那人的處境之時,才感受到別人的難處。

只是,故人已不在。

直到後來,一句她以前說過的話,他的一個喜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從你的口裡說出,那一刻,你可能會感覺很熟悉,卻總也想不到是在哪聽過,恰如那隻從眼前飛過的黃蝴蝶一樣。

在夢里,看見到了那隻蝴蝶,一直飛到了童年。醒來,眼角有淡淡的淚痕。總有些觸手可及的愛,開不了口,終成遺憾。

電影《步履不停》觀後感 篇6

充滿煙火氣的廚房,朴實的母親和乖巧的女兒聊著家常做著菜,有著男子漢氣概的老父親出門買醬油,干凈的道路兩旁野花爛漫,就連和鄰居打招呼的言語既活潑又充滿哲理。

普通的一家人因為大兒子忌日相聚一天的故事,看似平淡,但道盡人間酸甜苦辣。從來沒有工作過的母親就算知道先生和別人一起唱情歌,但為了愛和孩子們,選擇了悄悄地回家,就當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當然也會獨自療傷。大兒子因為救人而離開,證明這家人的教育三觀極端正,最起碼在大兒子身上充分體現。女兒家雖然條件不是太好,但是一家人和睦相處,歡樂有愛。最讓父母生氣的是最俊的小兒子既不當醫生,並且還找了位二手貨,但善良的父母對待並不是親孫子的孩子還是非常好。當然也有母親的小自私,就是讓大兒子救起的男孩每年來拜祭。

不管如何,我還是喜歡有座帶院子的小房子,每逢節假日,有兒孫滿堂相聚,我會做小菜,也會調素琴,更會泡茶一壺……

電影《步履不停》觀後感 篇7

是枝裕和說:「因為我想要寫一個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故事……一個什麼事都沒發生,但卻很有趣的故事。」

《步履不停》娓娓道來的就是這樣平靜、緩緩、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的故事,卻又像生命的哀傷,靜默而漫長。故事很平凡,講述了橫山家的次子良多在大哥純平的忌日攜曾為寡婦、帶有孩子的妻子返家滯留一日的日常生活。電影開場的鏡頭里就是奶奶瑣碎的嘮叨、忙碌熱鬧的廚房、細細的家長里短,而後的鏡頭里也不過是一家人在飯桌天南地北的聊天與細小的摩擦埋怨。光圈裡的圖景柔軟細膩,一個一個鏡頭如一條平靜的河流,緩緩流動。

可生活哪會如人所願。平靜的河流里暗流涌動,微笑的陰影里累累傷痕。《步履不停》里的靜靜的笑容、陽光,灑在我身上時,卻只覺悲哀浸透心臟,如月亮的火焰般寒冷。只覺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好似捕風。

橫山家的長子因救落水兒童早逝,化作了橫山家的黃蝴蝶,飛在每個人微笑的陰影里。而後寡言的醫生父親因無人接替診所與次子不合,倔犟的父子倆也因此再沒好好的談過心。被純平用生命救起來的孩子長大後卻平庸落俗,只道歉自己還活著。良多與父親約定的足球賽也再沒去看……最後父親死了,不多久母親也走了,她最終也沒坐上次子買的車。

如此種種平淡如水的一一道來,卻又像尖銳的利刃,無聲劃破心臟,找不到傷口,卻感血流如注。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和解、陪伴總是慢死亡一步。一切來的都那麼慢,一切離去的又都那麼快。想說聲道歉都來不及。我們只得淚如泉涌卻步履不停。誰又能逃得掉過去呢?大家都是水中的櫻。

但,生而蜘蛛,就須結網;生而為人,步履不停。縱使櫻花朝開夕凋,默然轉瞬逝,但也會有那麼頃刻迷醉青空。人呢?難道就因害怕、看透,天天念著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道歉自己還活著?這樣的人生太過陰郁苟且。記得《步履不停》里帶著兒子改嫁的母親對兒子說:「他(繼父)會緩慢而堅定地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如影評所言:「這恐怕就是一代一代向死而生,生活百般復雜和磨難,人們卻步履不停的彼此支撐」。縱然會有慢半拍的錯過讓人心碎,也會有無人理解的狼狽讓人凄憐。但我們要走下去,為尚未出生的人,為在路上蹣跚的人,為死去的人。一代一代這么步履不停的走下去。這就是生而為人的責任,這才是生而為人的勇氣。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我去你留,兩個秋,還須珍重,珍重。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