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十七年中國電影都有哪些類型

十七年中國電影都有哪些類型

發布時間: 2023-01-23 20:54:53

『壹』 建國 後十七年電影創作的突出特點

沒有找到專門的論述文章,只能在這里發表點個人拙見了.

先是模仿蘇聯的路子走,影片內容基本上都是搞革命,蘇聯怎麼拍,中國就學著翻拍.
再就是拍一些當時熱門的文學作品.魯迅的<祝福>就是那個時候拍的.
嗯,還有戲劇類的電影,戲劇類電影在當時一直挺火.
那個時期的動畫片也不錯,中國部分獲得國際大獎的動畫片就是那個時候拍的.
反映農村的生產活動,農民的生活,工業生產什麼的影片也有,應該都是在1956完成三大改造的時候拍的,還有大躍進的時候.
無論是什麼時候的中國電影,都是以反映當時中國社會的現狀為最大特點的.這個主旨無論在建國初還是到了現在都一直存在.
鑒於本人是泛90人士,對自己出生前的一切都沒親眼見證過,這些也是從平時老一輩們的話中得到的結論,有一些資料,你可以參考一下,從它們中也能看出一些當年中國電影的特點來.

[浙江電影]建國初期浙江電影
http://www.zjol.com.cn/05culture/system/2006/07/28/007773667.shtml

別的實在找不到,真不好意思...

『貳』 國產電影蓬勃發展體現在哪些方面

日前有媒體評論稱,2017年,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中國的國產電影類型蓬勃發展,體現了獨特的文化基因。

業內人士表示i,2017年上映的電影《綉春刀Ⅱ:修羅戰場》可以說便是武俠類型電影的升級版本,電影擁有著傳統武俠片的視覺外觀,以古裝呈現,人物懷著高強的武功,但人物在價值取向上卻具有了當代人文精神。

希望更多類型的國產電影可以不斷推出!

『叄』 什麼是17年電影

1949—1966文革前。
電影的十七年

其實也就是一種政治體系下電影的一種中立資態

『肆』 目前中國電影的主要類型

中國電影的類型也很齊全,有動作片、戰爭片、劇情片、故事片、喜劇片,最近幾年國內電影的票房也很火。

『伍』 十七年電影(1949至1966)哪些電影是謝晉的作品

1957年,《女籃五號》,成名之作!

1961年,《紅色娘子軍》,

1962年,《大李,小李和老李》

1965年,《舞台姐妹》

『陸』 「十七年」反特電影中的三部經典是:

十七年反特電中的三部經典是?十七年反特電影中的三部經典分別是《誓言無聲》《暗算》《潛伏》。

『柒』 十七年時期的少數民族題材影片有哪些

一個基本的共識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電影史絕不應該只是漢民族的電影史,其他55個少數民族理所當然應該被納入中國電影的生產、文化表徵和傳播消費范疇。最大的難點在於,對少數民族電影和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概念界定至今依然沒有定論,學者們各持己見、莫衷一是[1]。筆者以為,真正意義上的少數民族電影必須具備幾個要素:首先是電影的主創人員尤其是導演應當擁有少數民族身份,這種身份不是生物學上的類屬范疇,而是專指文化身份,不但延承著某個民族的血緣,而且熟悉、尊重並熱愛這個民族的世俗生活習性和內在精神信仰[2]。。其次,電影題材必須反映少數民族的歷史和現狀,這種反映不局限於影視人類學意義上的「原生態」紀錄,可以是源遠流長的神話傳說,也可以是人情世態的精細描摹,最忌諱誇大虛構的民俗奇觀化展示和對少數民族的圖騰文化和宗教文化理解膚淺、隔靴搔癢。再者,電影應當起用少數民族演員,賦予他們在視覺文化中的主體位置,避免以漢族中心視點所引起的文化隔閡。筆者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綜合了當前流行的「作者決定論」和「題材決定論」,事實上,這種考慮也還是處於尷尬的理想主義狀態,現實中更多的是導演身份和題材的交叉游移,絕大多數此類電影被懸置起來,難以判定是否屬於少數民族電影
由於我國少數民族電影領域尚未出現像戈達爾、特呂弗、費里尼、霍克斯那樣具有高度自覺意識的「電影作者」,加之復雜的歷史和現實政治原因,貼近少數民族電影這一標簽的導演屈指可數。內蒙古電影製片廠的塞夫、麥麗絲[3],天山電影製片廠的廣春蘭[4],藏族導演萬瑪才旦[5]最負盛譽。毋庸置疑,我們所觸及的少數民族電影大多隻是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甚至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少數民族題材。筆者此處也採用廣義上的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即主要的判定標準是電影以少數民族聚居區域為場景,反映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影片的主要角色中出現少數民族。
據考證,我國在1949年之前僅有為數不多的幾部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瑤山艷史》(1933)、《塞上風雲》(1940)和《花蓮港》(1948)。從新中國成立到新世紀之初,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經歷了兩次繁榮,第一次是在「十七年」時期,一批涉及多個民族的電影精品集中涌現,如《五朵金花》(白族)、《回民支隊》(回族)、《摩雅傣》(傣族)、《劉三姐》(壯族)、《農奴》(藏族)等。單就數量來看,1959年生產6部;1960年則出品10部,占那一年國產影片總數的近六分之一。[6] 第二次高峰出現在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初,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從奴隸到將軍》、《不當演員的姑娘》、《月落玉長河》等也廣有影響。比較而言,兩個時段擁有的共同特徵是都注重表現少數民族的新生活、新面貌,透過新舊社會的強烈反差,有效地實踐著新生政權合法化的意識形態運作。值得注意的是,「十七年」時期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不僅數量可觀,而且樣式豐富,涉及正劇片、人物傳記片、驚險片和戲曲片等,基本上內置於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文藝指導思想和「十七年」社會主義文藝的發展脈絡中。結合當時盛行的文藝政治論和當下掀起的老電影題材重拍之風[7],可以認為當時最具影響力和最為有效的少數民族題材敘事/電影樣式是反特片。作為一種較成功的驚險片亞/准類型,少數民族題材反特片負載著特殊的政治寓意和文化內涵:一方面,它與《無形的戰線》、《斬斷魔爪》、《秘密圖紙》、《羊城暗哨》等反特故事構成一組文本序列,分享著反特驚險片這一電影樣式某些共同的能指符號和敘事模式;另一方面,鑒於題材的特殊性,它與同時期的其他類別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如《蘆笙戀歌》、《阿娜爾罕》、《鄂爾多斯風暴》等表達著某種特定的「情感結構」。少數民族題材反特片是「十七年」電影這一多重話語的重要細部,由於其處於十分特殊的叉合位置,並且耦合著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社會語境,因此具有多重讀解的可能。

『捌』 中國電影1949-1966這17年是怎樣發展的

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這段時期文藝史家一般稱為「17年時期」。根據記載這個時期新中國一共拍了507部電影,從題材看,這一時期比較著名的電影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主要是反映1949年建國以前社會生活的影片;一類是反映新中國建立以後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斗爭和生活的影片。◆反映舊時代、舊社會生活的影片 主要有,反映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歷史片:《林則徐》和《甲午風雲》等;反映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戰爭片:《紅色娘子軍》、《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東進序曲》、《回民支隊》、《永不消逝的電波》、《紅日》、《紅旗譜》、《苦菜花》、《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渡江偵察記》、《冰山上的來客》、《柳堡的故事》、《董存瑞》、《劉胡蘭》、《小兵張嘎》和《雞毛信》等;反映舊中國舊社會人民生活的、根據名著改編的「改編片」:《祝福》、《林家鋪子》、《家》、《早春二月》、《我這一輩子》、《白毛女》和《青春之歌》等;反映封建社會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與斗爭的「戲曲片」:黃梅戲《天仙配》、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京劇《野豬林》和《楊門女將》和崑曲《十五貫》等。◆反映新中國建立以後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斗爭和生活的影片 如,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戰爭片:《上甘嶺》和《英雄兒女》等;反映建國初期我公安幹警同潛伏的美蔣特務斗爭的「反特片」:《秘密圖紙》、《羊城暗哨》、《霓虹燈下的哨兵》和《鐵道衛士》等;反映農村社會主義改造的「農村片」:《李雙雙》、《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老兵新傳》和《劉巧兒》等;反映少數民族邊疆風情的「風情片」:《阿詩瑪》、《劉三姐》和《五朵金花》等;反映社會主義新人新事新面貌新風尚的歌頌片:《今天我休息》、《大李、小李和老李》和《滿意不滿意》等。◆「17年電影」的不足和貢獻 以上這些電影讓我們覺得這17年電影離我們既遙遠又不遙遠,說遙遠,這些電影離我們畢竟有40多年了,說不遙遠,我們當中的有些人,尤其是有些歲數的人都是看著這些電影長大的,這些電影當中有一些優美的插曲至今我們還能唱出來,像《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艷陽天》、《冰山上的來客》中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上甘嶺》中的《一條大河波浪寬》、《英雄兒女》中的《風雲滾滾唱英雄》、《鐵道游擊隊》中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等。聽著這些熟悉的旋律,就能讓人想起很多逝去的青春歲月,倍感親切,甚至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就是在看這些電影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形成的。然而作為中國百年電影史的一部分,我們今天在總體上評價這個時期的電影時要一分為二,「17年電影」有長處也有不足。 先來看它總體上的三個缺陷:首先,17年時期的電影基本上是在一種封閉的環境中創作的。第一,這17年時期的中國基本上和西方國家斷絕了關系,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缺少與外界的交流。第二,和整個中國古代文化也斷絕了關系,或者說基本摒棄了中國封建社會勞動人民和知識分子所創造的燦爛的古典文化,像唐詩元曲,《紅樓夢》、《三國演義》等當時都被打成封建主義的東西,老百姓是看不到的,電影文藝工作者也是不能看的。像《林則徐》那樣的電影可以說是漏網之魚,因為裡面含有反帝國主義和階級斗爭的內容,與當時的主流話語一致,所以才能僥幸出來。而且,即使當時「漏出」了這些影片,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這些電影的導演和演員也都受到了沖擊。第三,這17年與中國現代傳統也斷絕了關系。中國現代歷史上有兩大傳統,一是由毛澤東主席所領導的農民革命文化傳統,還有一個傳統是以魯迅為代表的「五四」知識分子所建構的「五四」文化傳統。而整個17年電影反映的都是工人、農民的斗爭,反映的是農民革命文化傳統,關於知識分子的文化傳統實際上是看不到的,僅有的兩部《早春二月》和《青春之歌》,前者一出來就受到了批判,後者還是和「五四」文化思想背道而馳的。所以,17年時期的電影基本上是在封閉的環境中創作的。 其次,以一種絕對的集體主義排斥個人的自我。我們說,集體主義是好的,但將它強調到極端的地步,不允許你有任何個人的私心雜念,也不允許你有個人的正常合理要求,這就可怕了。表現在文藝作品上,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都不許描寫愛情,不許談情說愛。即便可以,也是革命加愛情,愛情要和革命、集體主義掛上鉤才能露面。那時的詩歌是這么寫的,「要我嫁給你嗎?你的胸前還缺少一枚獎章」,你是勞模,是英雄我才嫁給你!還有一首,「小夥子,不要在我的窗前彈唱,我的心已飛向遠方,我的心上人正手握鋼槍,保衛著祖國的邊防」,也就是革命加愛情。17年中有一部寫愛情的電影《柳堡的故事》,其中描繪的就是一個革命戰士愛上了一位農村姑娘,但是為了革命放棄了愛情,整個電影表達的就是「先國後家」,在國家民族危難的時候,「我」是不能談戀愛的。還有一部電影《劉巧兒》,裡面有個唱段:巧兒今天去趕集,碰上了一個他,他又能寫又能算,他的名字叫趙振華……關鍵是最後一句話——他還是個勞模啊!17年時間社會將集體主義擺在最高位,用絕對的集體主義排斥了個人的自我,所以這個時期許多歌頌型的電影都有先人後己、先國後家的要求,像《李雙雙》和《今天我休息》等。 再次,流露了一種膚淺的樂觀主義。這個時期的電影都拍得比較樂觀,整個影片的基調是明亮的,充滿了歡聲笑語,因為新中國成立了,舊社會過去了,人民翻身解放了,精神舒展了,這是好事。但問題是,這些影片里所傳達的樂觀主義隱含著一種歷史觀,好像使我們在看完這些電影後有一個錯覺——新中國成立了,從此一切就萬事大吉了,好像解放戰爭的炮火已經把舊世界徹底埋葬了,從此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就是一條平坦的、充滿鮮花美酒的康莊大道,這就否認了歷史的曲折性和復雜性!我們知道,歷史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中間布滿坎坷和曲折。所以樂觀主義是好的,但這種樂觀主義背後所隱藏的歷史觀是值得我們警戒的。 再看「17年電影」的貢獻:以上所說的缺陷只是我們站在今天的社會、今天的境況,以比較高的要求來看待過去的東西。其實,「17年電影」的成就是巨大的!當時美國好萊塢的電影將世界其他地方的電影沖擊得稀里嘩啦,但我們中國的電影卻能一花獨秀!在一種近似保護的環境下,中國的電影人以一種比較平和的心態創造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另外,它貢獻了一大批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或為了保衛新中國而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群像。今天,我們可以說出一連串的「17年時期」的英雄形象,像林則徐、鄧世昌、洪常青、江姐、楊子榮、董存瑞、劉胡蘭、小兵張嘎、王成等等。這些人就是魯迅先生說過的「中國自古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民族的脊樑」!也就是說,新中國的成立是來之不易的,是相當一批先烈貢獻了自己的青春熱血甚至性命換來的!今天的江山含著先烈的犧牲,所以無論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的未來是多麼輝煌,共和國將永遠不會忘記這些民族的脊樑!17年電影全面、深刻地展現了這些先烈和前輩,將他們的精神和品質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傳承了下來!這是一筆重要的精神資源,我們中國電影要和西方電影抗衡,首先要依託傳統的資源,再晚就不行了,美國都已經拍了《花木蘭》,已經拿著我們的傳統資源賺錢了。其次就是要依託我國近現代歷史所提供的若干資源,譬如中國現代史上那些先烈們傳奇性的經歷,他們的那種捨身成仁的高尚精神,就完全屬於中國電影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和資源,是我們同西方電影競爭的重要的文化資本。圖片: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photos/11025921/20050309/12156817.html

『玖』 1949到1966年間中國電影迎來了第一次高潮在電影史上稱之

1949到1966年間中國電影迎來了第一次高潮在電影史上稱之為十七年中國電影自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7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5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4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2